1.一种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身体参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
获取所述终端所在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运动场所类型;
根据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类型生成运动方案,并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睡眠质量,以确定与所述睡眠质量对应的运动系数;
获取所述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计算所述运动系数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的乘积作为所述参考运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参考运动量,且修改后的参考运动量大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类型生成运动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在所述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与所述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
将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作为所述运动方案的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
若所述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
6.一种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身体参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所在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运动场所类型;
推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类型生成运动方案,并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睡眠质量,以确定与所述睡眠质量对应的运动系数;
计算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计算所述运动系数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的乘积作为所述参考运动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修改单元,用于若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参考运动量,且修改后的参考运动量大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在所述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与所述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
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作为所述运动方案的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
所述推送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
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推送装置和终端\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一种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和一种终端。\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为自己设定固定的运动方案,如设定每日行走7千步,跑4千米等。但是,在用户设置运动方案之后,每天的运动方案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很难产生用户粘性。\n[0003] 因此,如何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智能地为用户推送运动方案,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智能地为用户推送运动方案,从而提升用户体验。\n[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身体参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获取所述终端所在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运动场所类型;根据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类型生成运动方案,并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n[0006]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在睡眠时的身体参数和当前的环境参数来为用户推送对应的运动方案,不仅使用户的运动计划更加合理,而且还避免了用户主动定制运动计划,从而使得终端更加智能化。\n[0007] 具体地,根据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用户动作是否变化来确定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或是浅度睡眠,并检测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来确定用户的睡眠质量,例如,有三个预设深度睡眠时间范围,每个深度睡眠时间范围对应有一个睡眠质量,其中,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越长,用户的睡眠质量就越高。然后,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就可以确定参考运动量,睡眠质量越高,参考运动量就越大。同时获取终端的当地实时天气情况和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阴雨天时,不论当地实时空气质量如何,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良好,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外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较差,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n[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睡眠质量,以确定与所述睡眠质量对应的运动系数;获取所述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计算所述运动系数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的乘积作为所述参考运动量。\n[0009]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确定对应的运动系数,并结合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来确定为用户推送的参考运动量,使得该参考运动量更加符合用户的个人运动需求。\n[001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参考运动量,且修改后的参考运动量大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n[0011]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的运动量过小,需要多加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则在参考运动量的基础上增大运动量推送给用户,使得用户执行推送的运动方案时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n[0012]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类型生成运动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在所述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与所述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将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作为所述运动方案的内容。\n[0013] 在该技术方案中,向用户推送与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并且该运动场在终端的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避免了用户手动搜索其附近的运动场所,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n[001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若所述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n[0015]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缺乏运动,则将运动方案推送给终端,否则,说明用户的实际运动量比较大,不需要该运动方案,以避免推送的运动方案给用户带来干扰。\n[0016]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身体参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所在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运动场所类型;推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类型生成运动方案,并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n[0017]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在睡眠时的身体参数和当前的环境参数来为用户推送对应的运动方案,不仅使用户的运动计划更加合理,而且还避免了用户主动定制运动计划,从而使得终端更加智能化。\n[0018] 具体地,根据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用户动作是否变化来确定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或是浅度睡眠,并检测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来确定用户的睡眠质量。然后,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就可以确定参考运动量,睡眠质量越高,参考运动量就越大。同时获取终端的当地实时天气情况和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阴雨天时,不论当地实时空气质量如何,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良好,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外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较差,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n[001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睡眠质量,以确定与所述睡眠质量对应的运动系数;计算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计算所述运动系数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的乘积作为所述参考运动量。\n[0020]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确定对应的运动系数,并结合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来确定为用户推送的参考运动量,使得该参考运动量更加符合用户的个人运动需求。\n[002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修改单元,用于若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参考运动量,且修改后的参考运动量大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n[0022]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的运动量过小,需要多加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则在参考运动量的基础上增大运动量推送给用户,使得用户执行推送的运动方案时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n[0023]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推送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在所述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与所述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作为所述运动方案的内容。\n[0024] 在该技术方案中,向用户推送与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并且该运动场在终端的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避免了用户手动搜索其附近的运动场所,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n[002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所述推送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n[0026]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缺乏运动,则将运动方案推送给终端,否则,说明用户的实际运动量比较大,不需要该运动方案,以避免推送的运动方案给用户带来干扰。\n[0027]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因此,该终端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n[0028]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智能地为用户推送运动方案,从而提升用户体验。\n附图说明\n[002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n[003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31]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n[003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送运动信息的原理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3]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n[0034]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n[0035]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n[0036]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信息的推送方法,包括:\n[0037] 步骤102,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身体参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n[0038] 具体地,根据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用户动作是否变化来确定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或是浅度睡眠,并检测用户在各个睡眠状态下的睡眠时间来确定用户的睡眠质量,例如,有三个预设睡眠时间范围,每个睡眠时间范围对应有一个睡眠质量,其中,用户处于睡眠状态的时间越长,用户的睡眠质量就越高。然后,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就可以确定参考运动量,睡眠质量越高,参考运动量就越大。参考运动量包括但不限于:运动步数和/或运动距离。\n[0039] 步骤104,获取所述终端所在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运动场所类型。\n[0040] 具体地,获取终端的当地实时天气情况和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阴雨天时,不论当地实时空气质量如何,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n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良好,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外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较差,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n[0041] 步骤106,根据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类型生成运动方案,并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n[0042]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在睡眠时的身体参数和当前的环境参数来为用户推送对应的运动方案,不仅使用户的运动计划更加合理,而且还避免了用户主动定制运动计划,从而使得终端更加智能化。\n[0043] 上述方案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述的终端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即移动终端接收可穿戴智能设备发来的用户在睡眠时的身体参数,并结合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来生成对应的运动方案。当然,上述方案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服务器,上述的终端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即服务器接收可穿戴智能设备发来的用户在睡眠时的身体参数,并结合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来生成对应的运动方案。另外,生成的运动方案并不限于推送给终端,例如可穿戴智能设备,还可以推送给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绑定的移动终端。\n[004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睡眠质量,以确定与所述睡眠质量对应的运动系数;获取所述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计算所述运动系数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的乘积作为所述参考运动量。\n[0045]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确定对应的运动系数,并结合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来确定为用户推送的参考运动量,使得该参考运动量更加符合用户的个人运动需求。例如,当用户的睡眠质量良好时,说明用户在当天的精神状态比较好,则为用户推送的参考运动量也就相对较大。以及当用户的平均运动量较大时,为用户推送的参考运动量也较大,这样避免了由于推送给用户的参考运动量过小而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或者避免了由于推送给用户的参考运动量过大而使得用户不能按照该参考运动量完成运动,从而使得推送给用户的参考运动量可以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其中,对于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可以获取该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实际运动量,然后取该实际运动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平均运动量。例如,获取用户在最近七天内每天的实际运动步数,然后计算每天的实际运动步数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平均运动步数。\n[0046]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参考运动量,且修改后的参考运动量大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n[0047]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的运动量过小,需要多加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则在参考运动量的基础上增大运动量推送给用户,使得用户执行推送的运动方案时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n[0048]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6具体包括:获取在所述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与所述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将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作为所述运动方案的内容。\n[0049] 在该技术方案中,向用户推送与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并且该运动场在终端的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避免了用户手动搜索其附近的运动场所,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若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则获取终端当前位置的1000米范围内的所有的健身房,并推动给用户,当然,可以按照健身房的好评率依次展示给用户。若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外运动,则获取终端当前位置的1000米范围内的所有的公园和室外锻炼场所,并推送给用户。\n[005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若所述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n[0051]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缺乏运动,则将运动方案推送给终端,否则,说明用户的实际运动量比较大,不需要该运动方案,以避免推送的运动方案给用户带来干扰。\n[005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53]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2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202、第二确定单元204和推送单元206,其中,第一确定单元20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身体参数,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参考运动量;第二确定单元204,用于获取所述终端所在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运动场所类型;推送单元\n206,用于根据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类型生成运动方案,并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n[0054]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在睡眠时的身体参数和当前的环境参数来为用户推送对应的运动方案,不仅使用户的运动计划更加合理,而且还避免了用户主动定制运动计划,从而使得终端更加智能化。\n[0055] 具体地,根据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用户动作是否变化来确定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或是浅度睡眠,并检测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来确定用户的睡眠质量,例如,有三个预设深度睡眠时间范围,每个深度睡眠时间范围对应有一个睡眠质量,其中,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越长,用户的睡眠质量就越高。然后,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就可以确定参考运动量,睡眠质量越高,参考运动量就越大。同时获取终端的当地实时天气情况和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阴雨天时,不论当地实时空气质量如何,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良好,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外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较差,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n[0056] 上述方案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述的终端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即移动终端接收可穿戴智能设备发来的用户在睡眠时的身体参数,并结合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来生成对应的运动方案。当然,上述方案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服务器,上述的终端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即服务器接收可穿戴智能设备发来的用户在睡眠时的身体参数,并结合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当前位置的环境参数来生成对应的运动方案。另外,生成的运动方案并不限于推送给终端,例如可穿戴智能设备,还可以推送给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绑定的移动终端。\n[005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02包括:确定子单元2022,用于根据所述身体参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睡眠质量,以确定与所述睡眠质量对应的运动系数;计算子单元2024,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计算所述运动系数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的乘积作为所述参考运动量。\n[0058]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确定对应的运动系数,并结合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来确定为用户推送的参考运动量,使得该参考运动量更加符合用户的个人运动需求。例如,当用户的睡眠质量良好时,说明用户在当天的精神状态比较好,则为用户推送的参考运动量也就相对较大。以及当用户的平均运动量较大时,为用户推送的参考运动量也较大,这样避免了由于推送给用户的参考运动量过小而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或者避免了由于推送给用户的参考运动量过大而使得用户不能按照该参考运动量完成运动,从而使得推送给用户的参考运动量可以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其中,对于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可以获取该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实际运动量,然后取该实际运动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平均运动量。例如,获取用户在最近七天内每天的实际运动步数,然后计算每天的实际运动步数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平均运动步数。\n[0059]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修改单元208,用于若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参考运动量,且修改后的参考运动量大于所述实际平均运动量。\n[0060]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实际平均运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的运动量过小,需要多加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则在参考运动量的基础上增大运动量推送给用户,使得用户执行推送的运动方案时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n[006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推送单元206包括:获取子单元2062,用于获取在所述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与所述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生成子单元\n2064,用于将所述参考运动量和所述运动场所作为所述运动方案的内容。\n[0062] 在该技术方案中,向用户推送与运动场所类型对应的运动场所,并且该运动场在终端的当前位置的预设范围内,避免了用户手动搜索其附近的运动场所,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若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则获取终端当前位置的1000米范围内的所有的健身房,并推动给用户,当然,可以按照健身房的好评率依次展示给用户。若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外运动,则获取终端当前位置的1000米范围内的所有的公园和室外锻炼场所,并推送给用户。\n[0063]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所述推送单元206具体用于,若所述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将所述运动方案推送给所述终端。\n[0064]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总运动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用户缺乏运动,则将运动方案推送给终端,否则,说明用户的实际运动量比较大,不需要该运动方案,以避免推送的运动方案给用户带来干扰。\n[0065]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n[0066]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300,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200,因此,该终端300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信息的推送装置200相同的技术效果。\n[0067]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送运动信息的原理示意图。\n[0068] 如图4所示,当用户穿戴有可穿戴智能设备进入睡眠状态时,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检测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的身体参数,根据该身体参数确定用户的睡眠质量。使用公式Y=a×X来计算为用户推送的运动量(即参考运动量),其中,Y表示为向用户推送的运动量,X表示用户的实际平均运动量,a表示运动系数,当用户的睡眠质量良好时,a=1.2,当用户的睡眠质量一般时,a=1,当用户的睡眠质量较差时,a=0.6。同时获取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当地实时天气情况和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阴雨天时,不论当地实时空气质量如何,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良好,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外运动;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较差,则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n优选地,还可以结合当地实时室外温度来确定运动场所类型。例如,若当地实时天气情况为晴天时,且当地实时空气质量良好,在当地实时室外温度为30°以上的情况下,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内运动;在当地实时室外温度为30°以下的情况下,确定为用户推送的运动场所类型为室外运动,从而避免由于室外温度过高使用户出现中暑的情况。最后,可以将计算得到的运动量和运动场所类型上传到云端,云端根据上述的运动量和运动场所类型来生成合理的运动路线或者室内方案。\n[0069]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智能地为用户推送运动方案,从而提升用户体验。\n[0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20-01-03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 H04L 29/08
专利申请号: 201610195440.6
申请公布日: 2016.07.06
- 2016-09-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L 29/08
专利申请号: 201610195440.6
申请日: 2016.03.31
- 2016-07-06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3-26
|
2013-11-29
| | |
2
| |
2013-09-11
|
2013-06-08
| | |
3
| |
2015-04-22
|
2014-12-09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