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用于盘绕带材材料的设备和方法 |
申请号 | CN201580037084.9 | 申请日期 | 2015-05-20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8812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1C47/24 | IPC分类号 | B;2;1;C;4;7;/;2;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德国杜塞尔多夫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U·帕策尔特;W·邓科 |
代理机构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娟;王菲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带材材料(2)盘绕成卷材(3)的设备(1),具有转子卷取机(4),该转子卷取机包括可围绕共同的转子轴线(5)转动的两个转子侧部件(6、7),两个转子侧部件沿转子轴线(5)的轴向方向(8)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使得受驱动转动的卷取芯轴(9)可固定在它们之间,其中,设备(1)在转子卷取机(4)之外包括可彼此独立地摆动的两个摆动件(43、44),所述摆动件以可相对于两个转子侧部件(6、7)摆动的方式受支承,其中,所述摆动件(43、44)中的每一个摆动件均包括轴向移位装置(47),借助于该轴向移位装置可使固定在相应的摆动件(43、44)上的卷取芯轴(9A、9B)沿轴向方向(8)移位。
1.一种用于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或用于展开卷材的设备(1),具有转子卷取机(4),该转子卷取机包括能围绕共同的转子轴线(5)转动的两个转子侧部件(6、7),两个转子侧部件沿所述转子轴线(5)的轴向方向(8)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使得受驱动转动的卷取芯轴(9A、9B)能固定在它们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包括在所述转子卷取机(4)之外的能彼此独立地摆动的两个摆动件(43、44),所述摆动件以能相对于所述两个转子侧部件(6、
7)摆动的方式受支承,其中,所述摆动件(43、44)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轴向移位装置(47),借助于该轴向移位装置能使固定在相应的摆动件(43、44)上的卷取芯轴(9A、9B)沿轴向方向(8)移动到所述转子卷取机中或者又从该转子卷取机中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或用于展开卷材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摆动件(43、44)能与能转动的所述转子侧部件(6、7)无关地分别围绕所述转子卷取机(4)的转子轴线(5)摆动至少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或用于展开卷材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摆动件(43、44)分别包括具有导轨(48)的固定部,该导轨沿轴向方向(8)沿着相应的摆动件延伸,以便分别使所述卷取芯轴(9A、9B)在所述两个转子侧部件(6、7)的卷取芯轴固定部之外以能相对于所述转子卷取机(4)平移移位的方式固定。
4.一种用于利用能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卷取机(4)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的方法,
其中,为了卷绕所述卷材(3),第一卷取芯轴(9A)借助于能摆动的第一摆动件(43)首先摆动到沿轴向在开始卷绕位置(11)旁边的位置中,并且紧接着借助于第一轴向移位装置(47)沿所述转子轴线(5)的轴向方向(8)移动到开始卷绕位置中;
其中,所述卷材(3)在开始卷绕位置中卷绕到固定在所述转子卷取机(4)的第一转子侧部件和第二转子侧部件(6、7)之间的第一卷取芯轴(9A)上,并且
其中,卷绕的所述卷材(3)紧接着从所述开始卷绕位置(11)转动到所述转子卷取机(4)的盘绕位置(12)中,以借助于所述转子卷取机(4)完成盘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摆动件(43)在所述转子卷取机之外转动;
使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借助于所述第一摆动件在所述转子卷取机(4)之外摆动到沿轴向在所述开始卷绕位置旁边的位置中;并且
使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紧接着借助于所述第一轴向移位装置(47)相对于所述第一摆动件(43)沿所述转子轴线(5)的轴向方向(8)移动到所述第一转子侧部件和所述第二转子侧部件(6、7)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的驱动侧的第一端部(15)与卷取芯轴驱动器(17C)的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子侧部件(6)上的从动元件有效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的第二端部(16)固定在第二转子侧部件(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利用能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卷取机(4)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从所述开始卷绕位置(11)转动到所述盘绕位置(12)中时,所述第一摆动件(43)与所述转子卷取机(4)同步地围绕所述转子轴线(5)在同一方向上一起转动,之前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已从所述第一摆动件沿轴向移动到所述开始卷绕位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利用能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卷取机(4)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盘绕之后,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从完成盘绕的所述卷材(3)中沿轴向拉出并且在所述转子卷取机(4)之外的旁侧暂时停留在一起转动到所述盘绕位置中的第一摆动件(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利用能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卷取机(4)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盘绕之后将所述带材材料(2)剪断,并且在完成盘绕之后将所述卷材沿线从所述转子卷取机(4)移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利用能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卷取机(4)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卷绕的卷材(3)的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借助于所述转子卷取机(4)从所述开始卷绕位置(11)转动到所述盘绕位置(12)中期间或之后,支承在所述转子卷取机(4)之外的第二卷取芯轴(9B)借助于布置在所述转子卷取机(4)之外的第二摆动件(44)放置到沿轴向在所述开始卷绕位置(11)旁边的位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利用能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卷取机(4)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第二卷取芯轴(9B)的所述第二摆动件(44)从沿轴向在所述盘绕位置旁边的位置转动到沿轴向在所述开始卷绕位置旁边的位置中,而所述第一摆动件(43)以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到所述盘绕位置(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利用能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卷取机(4)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材(3)在所述第一卷取芯轴(9A)上完成盘绕期间或之后,所述第二卷取芯轴(9B)借助于第二轴向移位装置(47)相对于所述第二摆动件(44)沿所述转子轴线(5)的轴向方向(8)从所述转子卷取机之外移动到在所述第一转子侧部件和所述第二转子侧部件(6、7)之间的开始卷绕位置中,其中,所述第二卷取芯轴(9B)的驱动侧的第一端部(15)与另一卷取芯轴驱动器(17D)的布置在所述第二转子侧部件(7)上的从动元件有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卷取芯轴(9B)的第二端部(16)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子侧部件(6)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利用能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卷取机(4)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复根据权利要求4至10所述的方法的情况下盘绕新的卷材(3),其中,第二卷取芯轴(9B)进入第一卷取芯轴(9A)的位置处,并且反之亦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带材材料(2)卷起成卷材(3)或用于展开卷材的设备的应用,其用于根据权利要求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将带材材料卷起成卷材,或用于以和在权利要求4至11中要求保护的方法顺序相反的方法顺序使带材材料从卷材展开。
用于盘绕带材材料的设备和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带材材料盘绕成卷材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转子卷取机,该转子卷取机包括两个可围绕共同的转子轴线转动的转子侧部件,转子侧部件沿转子轴线的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即,受驱动转动的卷取芯轴可固定在它们之间。\n[000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利用可围绕转子轴线转动的转子卷取机将带材材料盘绕成卷材的方法,其中,为了卷绕卷材,第一卷取芯轴借助于可摆动的第一摆动件首先摆动到沿轴向在开始卷绕位置旁边的位置中,并且紧接着借助于第一轴向移位装置沿转子轴线的轴向方向移动到开始卷绕位置中;其中,卷材在开始卷绕位置中卷绕在固定在转子卷取机的第一转子侧部件和第二转子侧部件之间的第一卷取芯轴上,并且其中,卷绕的卷材紧接着借助于转子卷取机从开始卷绕位置转动到转子卷取机的盘绕位置中,以完成盘绕。\n背景技术\n[0003]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这种类型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通常设置在热轧机或冷轧机或用于制造带式扁平产品(例如金属带材)的其他机器的终点或出口处,以便可将带式扁平产品在盘绕过程中借助于卷取芯轴卷起成卷材或捆束,并且由此可紧凑地提供用于再加工。\n[0004] 不同的设备思想可用于实现尤其这种设备。这种设备例如可实施为单路卷取设备,或为了提高产量例如实施为具有带材转辙器的单独地设置的双路卷取设备。或者设置成旋转木马式卷取设备,其通常还被称为转子式或旋转式卷取设备,在该转子式或旋转式卷取设备中卷取芯轴为了卷绕带材材料而处在最佳的开始卷绕位置中,其中,卷取芯轴在卷绕之后随后转移到盘绕位置中,并且在此立刻使另一卷取芯轴移位到开始卷绕位置中,以便为紧接着的卷材的另一卷绕作好准备。因此,单路卷取设备具有最长的捆束续接时间,因为接着卷材的取出过程,还必须首先为卷绕新的卷材进行准备。在具有带材转辙器的双路卷取设备中和在旋转木马式卷取设备中可实现明显更短的捆束续接时间,因为可以不耽搁时间地做好准备。\n[0005] 在已知的设备思想中,卷取芯轴在相应的设备的驱动侧处以一端总是固定地、即不可松开地集成在其旋转驱动装置中,其支承设计为,作用到悬臂式卷取芯轴上的巨大的重力和作用力可运行可靠地经由旋转驱动装置的支承或与此有关的在驱动侧的传动器支承导出到用于盘绕的相应的设备的支架中。然而,这种结构方式的缺点是,对于盘绕所需的充分的带材张力经常在保持芯轴旋转多圈以及悬臂式卷取芯轴的自由端额外地支承在支撑轴承中之后才可实现。尤其直至该自由端受到额外支承,该卷取芯轴受到非常高的力矩加载。鉴于待盘绕的带材越来越宽的当前趋势,直至带材宽度大于2m,卷取芯轴以及尤其其传动器支承经受极高的负荷。还发生的另一趋势是生产高强度的带材品质,其需要用于卷绕的极高的带材张力。\n[0006] 除了驱动侧之外,还存在操纵侧,其通过卷取芯轴的相应自由的悬臂端形成。从操纵侧操纵卷取芯轴。也就是说,从该操纵侧例如借助于套筒处理系统将空的盘绕套筒沿轴向推到卷取芯轴上。或者从此处例如借助于卷材升降台车将完成盘绕的卷材沿轴向从卷取芯轴拔出并且将其运送给其他运输装置或暂存装置。\n[0007] 例如由文献CN101642783已知这种类型的用于利用旋转木马式卷取机盘绕带材材料的设备,该旋转木马式卷取机具有卷取芯轴驱动器,然而,该卷取芯轴驱动器具有相当昂贵地构造的分动器单元,以便传递转动驱动功率。在驱动侧处昂贵且复杂地构造的分动器单元需要最高的制造技术精度,以便完成大量的精确起作用的齿啮合。就此而言,每个分动器单元是复杂的特殊结构。因此,卷取芯轴驱动器的制造非常昂贵。在维修或维护的情况下,整个设备停机,因为不可替代或应急运行。由于分动器单元的复杂性,对于维护工作的可接近性也很困难。此外,在此示出的卷取芯轴驱动器的特征在于从卷取芯轴驱动器的驱动马达直至卷取芯轴自由端的相对很长延伸的结构,由此很高的传动器支承力特别是可作用到卷取芯轴驱动器的传动器支承上。此外,卷取芯轴驱动器鉴于其具有非常多润滑部位的传动器润滑并且鉴于旋转木马式卷取机的旋转而具有复杂的介质引入和引出以及由于昂贵且易磨损的转动用油输送部而复杂的液压油供给。\n[0008] 此外,由文献DE 10 2006 038 493A1已知这种类型的用于利用旋转式卷取机盘绕带材材料的设备,在该设备中卷取芯轴由两个卷取芯轴半部件构成。也就是说,两个沿轴向相对而置的卷取芯轴半部件一起形成用于卷取卷材的单根卷取芯轴。因为卷取芯轴半部件没有从相应的驱动侧伸出很多,所以较为不高的弯曲力矩作用到卷取芯轴半部件和其卷取芯轴驱动器上。相应形成一根卷取芯轴的卷取芯轴半部件没有彼此连接,由此每个卷取芯轴半部件具有单独的驱动部。从两侧(即,一方面从驱动侧以及另一方面从操纵侧)分开且同时进行驱动通常在盘绕的卷材中引起不希望的扭曲。短的卷取芯轴半部件借助于引导装置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运动。这导致引导装置在高的卷材质量和/或更宽的待盘绕的带材和/或更高的带材张力的情况下承受极大的负荷,由此尤其引导装置必须相应地设计为实心的。然而,这很昂贵,并且因此这种引导装置在结构上具有限制。\n发明内容\n[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这种类型的用于盘绕带材材料的设备和方法,以便例如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缺点。\n[0010]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带材材料盘绕成卷材的设备实现,设备具有转子卷取机,该转子卷取机包括可围绕共同的转子轴线转动的两个转子侧部件,它们沿转子轴线的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使得受驱动转动的卷取芯轴可固定在转子侧部件之间,其中,设备在转子卷取机之外包括两个可彼此独立地摆动的摆动件,所述摆动件相对于两个转子侧部件可摆动地支承,其中,摆动件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轴向移位装置,借助于该轴向移位装置可使固定在相应的摆动件上的卷取芯轴沿轴向方向移位。\n[0011] 通过两个在转子卷取机之外可彼此独立地摆动的摆动件(其相对于两个转子侧部件可摆动地支承)实现卷取芯轴的特别有利的操作,即,例如第二卷取芯轴可几乎任意地相对于转子卷取机摆动,而第一卷取芯轴在转子卷取机之内处于使用中,更准确地说,在第一卷取芯轴上卷起带材材料。此外,卷取芯轴可推到转子卷取机中或又从中拉出,由此相应位于转子卷取机之外的卷取芯轴可在不同的位置之间转动,而另一卷取芯轴处于盘绕使用中。借助于轴向移位装置可在结构上简单地使相应的卷取芯轴相对于相关的摆动件沿轴向方向移位。由此可使在该设备上的卷取芯轴的操纵进一步自动化和简化。\n[0012] 术语“带材材料”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说明了任何带状的扁平产品,该扁平产品在其制造过程期间卷起成卷材、捆束等等。带状的扁平产品可优选地为由钢或有色金属制成的轧制带材。\n[0013] 概念“卷取芯轴”在此说明了旋转构件,在它上面或者直接卷起待盘绕的带材材料。或者事先将套筒元件推到卷取芯轴上,然后在该套筒元件上在卷取芯轴的旋转下卷起待盘绕的带材材料。\n[0014] 卷取芯轴在此一件式地来构造,并且就这方案而言不是如在现有技术中部分常见的那样由两个在端侧相对于彼此保持住的卷取芯轴半部件构成。\n[0015] 概念“转子卷取机”可和现有技术中的术语“旋转式卷取机”或“旋转木马式卷取机”看成一样。\n[0016] 术语“卷材”和“捆束”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同义地使用。\n[0017] 概念“盘绕”不仅理解成带材材料在卷取芯轴上卷起成卷材,而且理解成卷材从这种卷取芯轴上展开。\n[0018] 就此而言,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不仅可放置在例如轧制设备等等的出口侧以用于将带材材料卷起成卷材,而且可放置在轧制设备等等的出口侧以用于从卷材展开带材。就此而言,所说明的设备可安装和使用在加工设备的完全不同的位置且用于完全不同的目的。\n[0019] 在此,借助于两个在转子卷取机之外可彼此独立地摆动的摆动件提供与转子卷取机的旋转无关地工作的交付装置,借助于该交付装置可在转子卷取机没有旋转的情况下将卷取芯轴例如从第一工作位置带到至少另一工作位置。\n[0020] 第一工作位置例如为在当前设备的开始卷绕位置侧面的位置,在所述开始卷绕位置卷绕卷材。另一工作位置例如可为在盘绕位置侧面的位置,在所述盘绕位置卷绕的卷材完成盘绕。\n[0021] 术语“盘绕位置”在此说明了相应的卷取芯轴在转子卷取机之内的位置,在该位置中,卷起在卷取芯轴上的带材材料完成盘绕成卷材。与此相比,开始卷绕位置指的是,在该位置中仅仅将带材材料卷绕在相应的卷取芯轴上。\n[0022] 如果交付装置或其摆动件具有的摆动轴线与转子卷取机的转子轴线重合,说明的交付装置可非常好地集成到说明的设备中。\n[0023] 此外,有利的是,交付装置或其摆动件以可与转子卷取机一起转动的方式被支承。\n由此支承在交付装置中的卷取芯轴本身可在转子卷取机转动期间固定在交付装置或摆动件上。\n[0024] 此外,特别有利的是,两个摆动件可与可转动的转子侧部件无关地分别围绕转子卷取机的转子轴线摆动至少180°。由此可将固定在摆动件之一上的卷取芯轴例如从盘绕位置转移到开始卷绕位置中,而不必为此使转子卷取机转动。\n[0025] 有利地,摆动件中的每一个均具有自己的摆动驱动装置。\n[0026] 此外,对于运行可靠的操纵有利的是,两个摆动件分别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优选线性构造的导轨,该导轨在轴向方向上沿着相应的摆动件延伸,以便分别使卷取芯轴在两个转子侧部件的卷取芯轴固定部之外相对于转子卷取机可平移移位地固定。\n[0027] 如已经阐述的那样,有利的是,摆动件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轴向移位装置,借助于该轴向移位装置可使相应的卷取芯轴沿转子轴线的轴向方向沿轴向移位,以便将卷取芯轴的驱动轴颈在驱动侧推到受驱动的保持器件的容纳元件中。\n[0028] 例如可借助于在每个摆动件处的轴向移位装置在构造上简单地实现用于卷取芯轴的行进机构,该行进机构使相应的由摆动件保持的卷取芯轴沿轴向在转子轴线的方向上行进到其运行位置中或离开运行位置。例如以便相对于受驱动的保持器件的容纳元件进行相对平移移位。\n[0029] 轴向移位装置可不同地设计。特别有利的是,轴向移位装置具有导轨,该导轨优选线性地在轴向方向上沿着相应的摆动件延伸。摆动件在此提供横梁元件,导轨沿着该横梁元件延伸。优选地,导轨通到转子卷取机的转子轴线中。\n[0030] 此外,有利的是,轴向移位装置包括滑块件,该滑块件可沿着导轨平移行进。\n[0031] 滑块件驱动部在此可不同地实施。它本身安装在相应的摆动件之内或滑块件中。\n[0032] 在结构上有利的是,在滑块件中同时布置有扩张机构,以用于使相应的卷取芯轴的外表面区域沿径向扩张,或用于使之前扩张的外表面区域萎陷。\n[0033] 无论如何有利的是,滑块件与卷取芯轴持久连接。优选地,滑块件是卷取芯轴的功能部件。\n[0034] 另一重要特征是,如果为摆动件分配的卷取芯轴尤其以其驱动侧的第一端部与相关的卷取芯轴驱动器的从动元件有效连接,摆动件与转子卷取机的转子侧部件一起且同步地转动。然而,如果卷取芯轴与从动元件分开并且沿轴向行进到转子卷取机旁边,那么包括卷取芯轴的摆动件可与转子卷取机的两个转子侧部件无关地围绕转子卷取机的转子轴线转动。\n[0035] 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用于利用可围绕转子轴线转动的转子卷取机将带材材料盘绕成卷材的方法实现,其中,为了卷绕卷材,第一卷取芯轴借助于可摆动的第一摆动件首先摆动到沿轴向在开始卷绕位置旁边的位置中,并且紧接着借助于第一轴向移位装置沿转子轴线的轴向方向移动到开始卷绕位置中;其中,卷材在开始卷绕位置中卷绕在固定在转子卷取机的第一转子侧部件和第二转子侧部件之间的第一卷取芯轴上,其中,卷绕的卷材紧接着为了完成盘绕借助于转子卷取机从开始卷绕位置转动到转子卷取机的盘绕位置中,并且其中,方法的特征特别在于,第一摆动件在转子卷取机之外转动;第一卷取芯轴借助于第一摆动件在转子卷取机之外摆动到沿轴向在开始卷绕位置旁边的位置中;并且卷取芯轴紧接着借助于第一轴向移位装置相对于第一摆动件沿转子轴线的轴向方向移动到第一转子侧部件和第二转子侧部件之间,即,第一卷取芯轴的驱动侧的第一端部与卷取芯轴驱动器的布置在第一转子侧部件上的从动元件有效连接,并且第一卷取芯轴的第二端部固定在第二转子侧部件上。\n[0036]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显著加速用于将带材材料盘绕成卷材的盘绕工艺,因为各个单独的方法流程可部分并行地在所述设备上进行。\n[0037] 有利的第一方法变型规定,如果第一卷取芯轴从开始卷绕位置转动到盘绕位置中,第一摆动件与转子卷取机同步地围绕转子轴线在同一方向上一起转动,第一卷取芯轴已从第一摆动件沿轴向移动到开始卷绕位置中。由此第一卷取芯轴可保持与第一摆动件处于有效接触中,因此可进一步简化说明的方法。\n[0038] 此外,有利的是,在完成盘绕之后将第一卷取芯轴从完成盘绕的卷材沿轴向拉出,并且在转子卷取机之外的旁侧暂时停留在一起转动到盘绕位置中的第一摆动件上。由此可特别简单地释放卷材以用于从盘绕位置继续运输。\n[0039] 如果带材材料在完成盘绕之后被剪断,并且卷材在完成盘绕之后沿线从转子卷取机移走,可进一步简化方法。\n[0040] 如果在具有卷绕的卷材的第一卷取芯轴借助于转子卷取机从开始卷绕位置转动到盘绕位置期间或之后,支承在转子卷取机之外的第二卷取芯轴借助于布置在转子卷取机之外的第二摆动件放置到沿轴向在开始卷绕位置旁边的位置中,那么另一卷材的卷绕过程可已经由设备准备好。\n[0041] 如果第二摆动件与第二卷取芯轴从沿轴向在盘绕位置旁边的位置转动到沿轴向在开始卷绕位置旁边的位置,而第一摆动件以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到盘绕位置,那么可进一步优化盘绕工艺。\n[0042] 如果在卷材在第一卷取芯轴上完成盘绕期间或之后,第二卷取芯轴借助于第二轴向移位装置相对于第二摆动件沿转子轴线的轴向方向从转子卷取机之外移动到在第一转子侧部件和第二转子侧部件之间的开始卷绕位置中,那么可实现另一方法优化方案,其中,第二卷取芯轴的驱动侧的第一端部与另一卷取芯轴驱动器的布置在第二转子侧部件上的从动元件有效连接,并且第二卷取芯轴的第二端部固定在第一转子侧部件上。\n[0043] 如果在重复在此阐述的方法步骤的情况下盘绕新的卷材,可实现高的产量,其中,第二装置、尤其第二卷取芯轴进入第一装置的位置处,并且反之亦然。\n[0044] 通过本发明,高产的转子卷取机可建造得在结构上非常简单,并且卷取芯轴以可完全移开的方式布置在该转子卷取机上。\n[0045] 有利地,在转子侧部件中的每一个上,不仅布置有通过卷取芯轴驱动器驱动的保持器件,而且布置有无驱动的、即没有通过卷取芯轴驱动器驱动的保持器件,由此,转子卷取机可建造得在结构上非常简单,并且卷取芯轴以可完全移开的方式布置在该转子卷取机上。由此得到全新的设备思想。\n[0046] 尤其由此取消了直到现在还有的在用于将带材材料盘绕成卷材的设备的驱动侧和操纵侧之间的区分,因此尤其转子卷取机可对称地建造。因此,在用于盘绕带材材料的设备中出现的力和力矩可明显更好地得到控制和吸收。就此而言,一方面,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可实现更宽的待盘绕的带材和/或更高的带材张力。\n[0047] 此外,卷取芯轴从一开始(即,已经在卷绕新的卷材时)在其两个端部处(即,驱动侧以及支撑或支承侧)支承并且因此支撑在转子侧部件处的相应构造的卷取芯轴固定部中。由此保证尽可能最快地建立足够高的带材张力,以便通过高的带材张力一方面盘绕稳定的捆束孔(内圈)并且另一方面盘绕高强度的带材材料。\n[0048] 就此而言有利的是,转子卷取机具有用于将金属带材卷绕到卷取芯轴上的开始卷绕位置,在该开始卷绕位置中卷取芯轴在两侧的端侧固定在两个转子侧部件的两个相对而置的卷取芯轴固定部中。\n[0049] 此外得到各构件或组件的很好的可接近性,由此例如可实现简化的维护并且必要时可实现简化的维修。\n[0050] 此外提高了更大的带材宽度的潜力,优选地连同更小的卷取芯轴直径。\n[0051] 说明的设备的特征尤其还在于不寻常的特征:卷取芯轴以可移走的方式支承在转子侧部件上,使得该卷取芯轴可从两个转子侧部件上完全松开和取走,以便操纵设备。设备的操纵例如包括装上套筒,在一个相应的套筒推到卷取芯轴上之后,带材材料可盘绕在套筒上。或者例如包括从卷取芯轴上脱下盘绕的卷材。\n[0052] 说明的设备例如在轧机机组的出口处,在该出口处卷材处理(即,运走完成盘绕的卷材)可在轧制线中进行,并且卷材可卷绕在通常的有或没有套筒的卷取芯轴上且完成盘绕。也就是说,卷材仅需要下降到简单的运输装置上,例如呈链条元件形式的运输装置上。\n[0053] 不仅受驱动的保持器而且无驱动的保持器件都是布置在转子侧部件上的、用于固定相应的保持芯轴的卷取芯轴固定部的组成部分。\n[0054] 术语“受驱动的保持器件”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说明了在转子侧部件上的卷取芯轴固定部,卷取芯轴固定部包括卷取芯轴驱动器的传动系的从动元件,并且借助于卷取芯轴固定部将保持芯轴的相应成形的受驱动的端部通过卷取芯轴驱动器支承在转子侧部件上。\n[0055] 与此相应地,术语“无驱动的保持器件”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说明了在相同的转子侧部件上的另一卷取芯轴固定部,借助于该另一卷取芯轴固定部将另一保持芯轴的相应成形的不受驱动的另一端部在绕过与卷取芯轴驱动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支承在转子侧部件上。\n也就是说,无驱动的保持器件没有受到使其可将卷取芯轴之一置于旋转中的驱动。其实是,无驱动的保持器仅仅支承相应的卷取芯轴的另一端部或其仅支撑该另一端部并且在此仅仅与连接的卷取芯轴一起旋转。\n[0056] 相比于迄今已知的解决方案有利的是,卷取芯轴在两个转子侧部件上以可松开的方式支承在卷取芯轴固定部中,使得卷取芯轴可完全从两个转子侧部件上移走,以用于操纵设备。操纵例如包括装上推到卷取芯轴上的套筒,带材材料可盘绕在套筒上。或操纵例如包括从卷取芯轴上脱下盘绕的卷材。\n[0057] 另一有利的实施方案变型规定,两个转子侧部件相对于彼此围绕转子轴线转动\n180°地布置,即,第一转子侧部件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和第二转子侧部件的无驱动的保持器件以及第一转子侧部件的无驱动的保持器件和第二转子侧部件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相对而置地布置。由此可在结构上特别简单地对称地提供说明的转子卷取机。\n[0058] 如果两个转子侧部件至少在其主要功能构件方面相同地设计,可有利地进一步降低不同构件或组件的数量。由此还可实现降低备件储存。在此,统一性主要针对转子侧部件的主要的功能部件或功能区域。\n[0059] 如果转子卷取机的两个转子侧部件的保持器件沿转子轴线的轴向方向彼此位置固定地布置,可进一步改善尤其转子卷取机的稳定性。但这不是必须强制性的。\n[0060] 如果两个转子侧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和无驱动的保持器件沿径向与转子轴线间隔开地布置在转子轴线的不同侧上,可在结构上进一步简化转子卷取机。\n[0061] 如果布置在两个转子侧部件上的保持器件和固定在此处的卷取芯轴借助于可松开的离合装置彼此相互作用地固定地、但可松开地连接,则实现特别快地将卷取芯轴安装在两个转子侧部件上且实现特别快地将卷取芯轴从两个转子侧部件上取下。\n[0062] 易于理解的是,这种离合装置可以是多样化的形式。下面阐述一些示例,可如何实现与此有关的快速接合的保持器件。\n[0063] 如果受驱动的保持器件包括容纳元件,借助于该容纳元件可使卷取芯轴的驱动轴颈件通过形状配合连接和/或摩擦连接的方式与卷取芯轴驱动器的传动系固定地、但可松开地接合,卷取芯轴可在驱动侧快速地与传动系的从动元件联接或与从动元件脱离。必要时,保持芯轴还可借助于扩张盘夹紧。\n[0064] 如果受驱动的保持器件包括在转子侧部件上的夹紧单元,借助于该夹紧单元能够固定、但可松开地夹持卷取芯轴的驱动轴颈件,卷取芯轴可运行可靠地固定在从动元件上。\n[0065] 如果无驱动的保持器件包括在转子侧部件上的另一夹紧单元,借助于此能够固定地、但可松开地夹持卷取芯轴的与驱动轴颈相对而置的支承部位,卷取芯轴的与驱动轴颈相对而置的自由端可运行可靠地固定在无驱动的保持器件处。\n[0066] 如果两个转子侧部件具有共同的驱动装置,则设备可在结构上进一步得到简化。\n[0067] 此外,说明的设备的特征在于用于固定或支承相应的卷取芯轴的自由端的卷取芯轴固定部。该自由端与卷取芯轴的驱动侧的端部相对而置。然而,无驱动的保持器件在卷取芯轴的开始卷绕位置中已经在卷取芯轴的未受驱动的卷取芯轴侧处支撑卷取芯轴,并且因此不仅在卷取时、而且在在张力下卷绕时已经满足配合支承的功能。相应的卷取芯轴固定部在此用于在本来圆形的卷取芯轴和其在摆动件上的引导部之间的连接、用于有利地在不起驱动作用的保持器件处以可松开的方式固定在转子侧部件上并且用于行进机构的作用点。附加地,卷取芯轴固定部引导卷取芯轴并且将卷取芯轴锁定在运行位置中。\n[0068] 此外,如果设备具有套筒处理系统,可进一步改善设备的功能。套筒处理用于将新的套筒装到两个卷取芯轴中的作为下一个摆动到开始卷绕位置的那一个卷取芯轴上。如果卷材完成盘绕并且卷取芯轴从卷材的孔眼抽回,则新的套筒等待在中间位置或停靠位置中。抽回的卷取芯轴借助于摆动件摆动到该中间位置,并且套筒推到卷取芯轴上(交付位置)。之后,套筒与卷取芯轴一起摆动到盘绕位置。因为所述一个卷取芯轴在“驱动侧”并且另一卷取芯轴在“操纵侧”在摇杆上摆动,所以套筒处理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停靠位置(例如在轧制线中)和至少两个交付位置(即,在相应的卷取芯轴处)。套筒处理系统可在结构上基本上非常简单地通过具有用于容纳套筒的固定的半壳的行进装置来补充。代替半壳还可使用其他构件,例如钳子等等。在使用具有不同直径的不同的套筒类型时,容纳部还可竖向地定位。如果为了配备套筒处理由于设备布局而需要不同的交付水平,则需要相同的功能。这种套筒处理系统已经很好地已知并且因此在此不进行特别阐述。\n[0069] 就此而言有利的是,卷取芯轴从完成盘绕的卷材沿轴向拉出并且在转子卷取机之外的旁侧暂时停留,其中,完成盘绕的卷材沿线从转子卷取机移走。在相应的中间位置暂时停留时例如可很好地使用上述的套筒处理系统。\n[0070] 从改进这种类型的用于盘绕带材材料的设备的其他突出的特征得到多个附加的优点。\n[0071] 就此而言,尤其应提到的是设备的有利的对称的结构形式,其使得能够实现使用穿透的或普通的并且因此极其稳定的卷取芯轴,该卷取芯轴在卷绕卷材时已经总是支撑在两个转子侧部件上。这意味着,卷绕自约第三圈起,尤其当皮带助卷机拉回时,已经可在充分的带材张力下进行。这相比于传统的旋转式卷取机是一重要优点,在传统的旋转式卷绕机中,当卷取芯轴以其自由悬臂端在操纵侧相对支承在附加的支撑轴承中时,即,在转子卷取机转动到盘绕位置中之后,才可建立充分的带材张力。\n[0072] 此外,卷取芯轴的真正的转动驱动部总是位于卷取芯轴的简单支承部的相对一侧上。这就是说,扩张机构或无驱动的保持器件所处的扩张侧和受驱动的保持器件所处的驱动侧相对于卷取芯轴总是相对地放置。由此可实现尤其卷取芯轴的更紧凑的结构方式。\n[0073] 此外,卷取芯轴特别在驱动侧上具有离合装置,以便可快速地与相应的卷取芯轴固定部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接合,例如呈平轴颈或星形构造的驱动轴颈的形式。就此而言,转子侧部件具有这种离合装置,以便可快速地固定推入的卷取芯轴、可可靠地传递驱动功率以及需要时又可松开卷取芯轴。\n[0074] 通过使转子卷取机的完整360°的旋转与摆动件的180°的摆动脱离耦合,还有利地取消了安装昂贵且维护工作量大的转动用油输送部的必要。\n[0075] 此外,通过在卷取芯轴固定部处的保持器件和卷取芯轴之间的可快速松开的有效连接(即,一方面通过可松开的驱动连接以及另一方面通过卷取芯轴的相对而置的可松开的自由支承),成功实现了产生在卷取芯轴快速更换方面迄今未知的潜力。\n[0076] 尤其可通过该设备实现在损坏后、在变更卷取芯轴直径之后或在安装特殊芯轴(例如具有橡胶涂层)之后快速地更换卷取芯轴。\n[0077] 此外,有利的是,设备包括圈层止挡,以避免在从卷材的孔眼中拉出卷取芯轴时产生像单筒望远镜那样套叠的内圈。该圈层止挡可以结构上已经已知的结构方式定向。\n[0078] 此外,设备优选地包括本身已知的压紧辊子,该压紧辊子可用于在卷绕最后几圈时将带材材料端部压紧到卷材表面上。由此尤其在取消盘绕所需的带材张力时防止带材材料自由端翻卷。\n[0079] 设备也可配备有本身已知的皮带助卷机。皮带助卷机支持在盘绕位置中卷绕带材材料始端。当带材材料进入开始卷绕位置时,皮带助卷机优选地进入运行位置中。在此,皮带助卷机借助于引导部和导引台支撑和引导带材材料。\n[0080] 在卷绕过程中,卷取芯轴转动,必要时与套上和夹持的套筒一起以和皮带助卷机的带子相同的速度运行,并且由此帮助固定绕在卷取芯轴或套筒上的带材材料的最初几圈。在大约三圈之后,将皮带助卷机从卷取芯轴移开,并且实际的卷取过程在带材张力下开始。\n[0081] 此外,设备还可配有卷材或捆束处理系统。沿线运走完成盘绕的卷材。这就是说,卷材仅需要通过合适的下降装置下降到简单构造的运输装置上,例如呈链条形式等等的运输装置上。由此可取消经由卷材升降台车的昂贵的卷材处理。\n[0082] 通过该设备可实现许多优点,即,例如比在具有传统的旋转木马式卷取机的传统的设备中更快的卷材续接时间,由此可总地实现设备的充分利用并且可实现还与此相关的产量提升。此外,说明的设备的特征在于使用简单的构件;也就是说,特别实现安装的部件、构件和/或组件的简化,由此可显著降低维护强度、停机时间和投资成本。此外,可实现尽可能快地建立张力并且由此还实现稳定的卷材或捆束孔眼,因此可降低在后续工艺中(例如在罩式退火时)卷材或捆束孔眼萎陷的风险。特别有利的是,借助于该设备可在适当设计的情况下一般地以及特殊地朝更大的带材材料宽度、更高的带材张力、更小的卷取芯轴直径、产品特定的卷取芯轴的使用、在进行的生产中显著缩短的卷取芯轴更换时间等等方向实现拓宽设备潜力。\n[0083] 此外,说明的设备的特征还在于,其比传统的旋转木马式卷取机更易于维护。附加地,特征还在于基本上对称的布置方案,这就是说,在转子卷取机的两侧利用至少在很大程度上相同的构件,由此还实现降低备件存储。特别有利的是,说明的设备具有极其简单的传动实施方案。此外,实现了非常简单的套筒交付。通过说明的设备可在连续运行中实现特别简单的带材试样提取,即用于在线检查。此外,可传递更高的驱动力矩,这特别对于高强度的今后使用的带材材料或巨大卷材等等是有利的。\n[0084] 通过在此说明的设备可尤其克服的缺点是,卷取芯轴、其驱动侧的传动器支承的设计以及整个转子卷取机的设计在技术上受限。\n[0085] 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请求保护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还用于展开卷材的应用来实现。该解决方案的优点相应于之前关于请求保护的设备和请求保护的卷绕方法所提到的优点。\n附图说明\n[0086]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效果和优点借助于附图和随后的说明来阐述,在其中示例性地示出和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带材材料盘绕成卷材的设备和对此可行的第一方法流程。为了清楚明了,不必在所有的附图中对设备的已阐述的构件重复编号和阐述。附图中:\n[0087]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盘绕带材材料的设备的部分视图,该设备具有转子卷取机和两个摆动件,转子卷取机包括两个可围绕共同的转子轴线转动的转子侧部件,两个摆动件布置在转子卷取机之外;\n[0088]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设备的完整视图;\n[0089]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和图2的设备在任意选择的第一工作步骤中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一摆动件相对于转子卷取机转动;\n[0090]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图3的设备在另一工作步骤中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一卷取芯轴沿轴向移动到开始卷绕位置中;\n[0091]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图4的设备在另一工作步骤中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带材材料卷绕在第一卷取芯轴上;\n[0092]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图5的设备在另一工作步骤中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二卷取芯轴相对于转子卷取机转动;\n[0093]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图6的设备在另一工作步骤中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二卷取芯轴进一步相对于转子卷取机转动;\n[0094]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图7的设备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一卷取芯轴与转子卷取机同步地转动;\n[0095]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图8的设备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一卷取芯轴与转子卷取机同步地进一步转动到下方位置中;\n[0096]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图9的设备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二卷取芯轴沿轴向移动到开始卷绕位置中;\n[0097]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10的设备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二卷取芯轴沿轴向进一步移动到开始卷绕位置中,并且卷材同时在盘绕位置中完成盘绕;\n[0098]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11的设备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在盘绕位置中完成盘绕的卷材的带材材料被切开,并且带材材料卷起在第二卷取芯轴上;\n[0099]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12的设备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第二卷取芯轴沿轴向从盘绕位置拉出,而带材材料进一步卷起在第二保持芯轴上;并且\n[0100]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至13的设备的另一部分视图,在其中借助于第一摆动件使第一摆动件再次摆动到上方位置中,而带材材料进一步卷起在第二保持芯轴上。\n具体实施方式\n[0101] 在图1至图14中示例性地示出和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带材材料2盘绕成卷材3的设备1的第一实施例以及其工作原理,其中,按照根据图1和图2的图示,主要阐述设备\n1的与第一功能关系有关的结构构造。紧接着按照根据图3至图14的图示再次具体阐述可行的方法流程。\n[0102] 在图1至图14中示出的用于将带材材料2盘绕成卷材3的设备1具有转子卷取机4,该转子卷取机包括两个可围绕共同的转子轴线5转动的转子侧部件6和7。\n[0103] 转子卷取机4可转动运动地支承在设备1的支架1A中,其中,设备1借助于支架1A固定在在此未示出的基座处。\n[0104] 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沿转子轴线5的轴向方向8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使得在它们之间可固定有受驱动转动的卷取芯轴9A和9B。\n[0105] 按照根据图1的图示,右卷取芯轴、即第二卷取芯轴9B已经支承在转子卷取机4的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处,即,在转子卷取机4之内支承在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之间。在图1和图2中在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之间示例性地示出的受驱动转动的第二卷取芯轴9B在卷绕卷材3或卷材3完成盘绕时围绕其旋转轴线10旋转。左卷取芯轴、即第一卷取芯轴9A仍放置在转子卷取机4之外,即,沿轴向在第一转子侧部件6旁的左侧。\n[0106] 在此,转子卷取机4的转子侧部件6和7可至少转动360°,从而分别支承在转子卷取机4之内的卷取芯轴9A或9B可要么定位在开始卷绕位置11(上方位置)中,要么定位在盘绕位置12(下方位置)中。\n[0107] 仅仅通过以下方式已得到转子卷取机4的特别简单的结构,即,转子侧部件6和7至少在其主要功能构件方面相同地构造。就此而言,所阐述的仅在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中的一个处示例性地示出和/或阐述的特征和/或功能总是适用于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n[0108] 为了最迟在开始卷绕位置11中的卷绕过程中就已可使卷取芯轴9A和9B在其两个端部15和16处固定和支承在转子卷取机4中,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具有特定结构,即,转子侧部件6和7中的每一个转子侧部件均一方面具有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以用于驱动卷取芯轴9A或9B的驱动侧的第一端部15,并且另一方面具有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以用于仅仅固定另一卷取芯轴9A或9B的另一端部16,其中,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相比于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分别与卷取芯轴驱动器17C或17D的传动系17A或17B有效连接(尤其参见图2)。\n[0109] 因此,如根据图2可很好地看出的那样,设备1具有两个卷取芯轴驱动器17C和17D;\n每个传动系17A或17B并且因此每个转子侧部件6或7具有自己的卷取芯轴驱动器17C或17D。\n[0110] 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保持器件17和18,卷取芯轴9A和9B两者可分别可替换地支承在两个转子侧部件6、7处,使得卷取芯轴9A和9B可完全从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松开,以便操纵设备1。\n[0111] 基于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至少在其主要的功能构件方面相同地构造并且因此相应的卷取芯轴9A或9B可在一侧以其驱动侧的第一端部15与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有效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以其第二端部16与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有效连接的事实,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以相对彼此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180°的方式布置。由此保证,第一转子侧部件6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和第二转子侧部件7的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就第一保持器件副的意义而言以及第一转子侧部件6的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和第二转子侧部件7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就第二保持器件副的意义而言总是相对而置地布置。\n[0112] 就此而言,两个转子侧部件6、7中的每一个转子侧部件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和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在径向方向19上沿径向与转子轴线5间隔开地参考转子轴线5布置在转子卷取机4的转子轴线5的不同侧20或21上。\n[0113] 因此,取消了迄今常用的在纯粹的驱动侧和纯粹的操纵侧之间的划分,其中,从驱动侧旋转地驱动卷取芯轴9A或9B,从操纵侧操纵卷取芯轴9A或9B,即,从操纵侧可将完成盘绕的卷材3从卷取芯轴9A或9B取下并且必要时可将新的盘绕套筒推到卷取芯轴9A或9B上。\n[0114] 为了可将各单个卷取芯轴9A或9B快速地固定在转子侧部件6和7处或从转子侧部件6和7松开,转子侧部件具有可快速地松开的离合装置(没有明确编号)。离合装置尤其通过保持器件17或18的在下文仅仅示例性地提及的特征在结构上可靠地提供。\n[0115] 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例如包括容纳元件25,相应的卷取芯轴9的驱动轴颈部分(未示出)可借助于该容纳元件以形状配合连接的方式和/或摩擦连接的方式与卷取芯轴驱动器的传动系接合。\n[0116] 卷取芯轴9A和9B可运行可靠地暂时固定在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上,因为在该实施例中,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还具有用于夹紧驱动轴颈的夹紧单元(在此未示出)。然而,这种夹紧单元也可为卷取芯轴9A或9B的功能构件。\n[0117] 为了还可将卷取芯轴9A和9B运行可靠地暂时固定在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上,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具有另一夹紧单元,从而还可夹紧与驱动轴颈相对而置的支承部位。\n[0118] 因为相应的卷取芯轴驱动器17C或17D的相应的传动系17A或17B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转子侧部件6或7中并且安置在此处,所以转子侧部件6和7分别设计为矩形的变速箱部件\n27(仅示例性地编号),尤其是通过卷取芯轴驱动器驱动的保持器件17布置在该变速箱部件上。\n[0119] 但是,不仅保持器件17和18布置在该变速箱部件27上,而且用于转子卷取机4的转子驱动器29的外齿圈也还固定地与变速箱部件27或相应的转子侧部件6和7连接。\n[0120] 转子驱动器29在此是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的共同的驱动装置30的组成部分。\n[0121] 该驱动装置30具有分动器,该分动器具有两个分动器轴,分动器轴分别通过齿轮连接与齿轮环元件啮合,其中,齿轮环元件中的每个分别与固定在转子侧部件6和7上的外齿圈相互作用,使得转子卷取机4可通过转子驱动器29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n[0122] 为了尤其可在结构上简单地再次将用于相应的卷取芯轴驱动器17C或17D的相应的传动系17A或17B的位于转子侧部件6和7的变速箱部件27中且转动的变速箱部件(未示出)的多余的润滑剂引出,在转子卷取机4上仅还设置有两个转动用油引出装置38,其在该实施例中有利地分别仅利用四个油引出管路39(仅仅示例性地编号)与变速箱部件27处于流体的有效连接中。相应的转动用油供给装置居中地布置在共同的转子轴线5的区域中,然而在此没有示出该转动用油供给装置。\n[0123] 设备1还包括作为主要的功能部件的交付装置40,借助于该交付装置可使卷取芯轴9A或9B附加地且与转子卷取机4的旋转无关地移位,尽管交付装置40以也可与转子卷取机4一起转动的方式支承。由此显著提升可利用该设备1实现的效率。\n[0124] 交付装置40包括两个摆动件43和44,其在该实施例中围绕摆动轴线41转动,摆动轴线与转子轴线5相同,从而尽管存在交付装置40,设备1在功能上建造得非常紧凑。\n[0125] 借助于两个摆动件43和44,相应的卷取芯轴9A或9B可运行可靠地由交付装置40撑住、沿轴向方向8交付或装配到转子卷取机4上或从转子卷取机上接纳过来或拆卸下来。摆动件43和44中的每一个在此均围绕摆动轴线41摆动。\n[0126] 第一摆动件43沿轴向布置在转子卷取机4旁的左侧并且因此为设备1的左摆动件\n43。\n[0127] 与此相应地,第二摆动件沿轴向布置在转子卷取机4旁的右侧,并且因此为设备1的右摆动件44。\n[0128] 左摆动件43在此通过左摆动驱动装置45(参见图2)被驱动摆动。与此无关地,右摆动件44通过右摆动驱动装置46(参见图2)被驱动摆动。\n[0129] 两个摆动件43和44分别包括轴向移位装置47(仅仅示例性地编号),其具有导轨48和可在导轨上平移移动的滑块件49。\n[0130] 滑块件49包括相应的卷取芯轴9A或9B,从而相应的卷取芯轴9A或9B可在转子轴线\n5的轴向方向8上移位,其中,每个卷取芯轴9A或9B和其相关的滑块件49固定连接。就此而言,每个卷取芯轴9A或9B总是、即尤其在每个方法步骤中保持与相关的摆动件43或44固定连接。\n[0131] 易于理解的是,在导轨48和滑块件49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在结构上不同地设计。在该实施例中,在此未示出的滑块件移动驱动部布置在滑块件壳体50之内。\n[0132] 在滑块件壳体50中还在结构上紧凑地安放有扩张机构51,以用于使相应的卷取芯轴9A或9B的外表面区域沿径向扩张或用于使之前扩张的外表面区域萎陷。\n[0133] 相应的摆动件43或44以可围绕转子轴线5或与之相同的摆动轴线41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摆动件固定部52(也参见图2)中。\n[0134] 现在,借助于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设备1,在下文中示例性地阐述的第一工作原理是可行的。\n[0135] 按照根据图1的图示,第二卷取芯轴9B已经位于开始卷绕位置11中,并且卷材3已经卷绕在第二卷取芯轴上。右摆动件44已经事先向上摆动,从而第二卷取芯轴9B沿轴向放置在开始卷绕位置11旁的右侧。紧接着,该第二卷取芯轴9B借助于轴向移位装置47沿轴向方向8推入到转子卷取机4中并且与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有效连接。为此,滑块件49借助于其滑块移动驱动器沿着导轨48朝转子卷取机4的方向运动。第二卷取芯轴9B的驱动侧的第一端部15在此在开始卷绕位置11中被引入到保持芯轴固定部之中一个保持芯轴固定部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的容纳元件25中,并且在此处借助于相应的夹紧单元由此固定在第一转子侧部件6上。第二卷取芯轴9B的不受驱动的第二端部16,即具有用于使第二卷取芯轴9B的外表面区域沿径向扩张或用于使之前扩张的外表面区域萎陷的扩张机构51的端部,固定在第二转子侧部件7上。\n[0136] 为了卷绕卷材3,第一卷取芯轴驱动器17C(参见图2)的马达通过在第一转子侧部件6的变速箱部件27中驱动容纳元件25并且因此还驱动固定在开始卷绕位置11中的第二卷取芯轴9B。\n[0137] 在未示出的皮带助卷机从开始卷绕位置11拉回之后和/或在带材材料2卷起约三圈之后,施加到带材材料2上的卷取拉力上升到计算出的所需的强度上。在卷起几圈之后(或在通过皮带助卷机释放之后),此时,在充分的带材张力的情况下,卷绕的卷材3重新定位到盘绕位置12中,为此转子卷取机4围绕转子轴线5转动180°。现在,之前在开始卷绕位置\n11中示出的第二卷取芯轴9B位于盘绕位置12中;类似于根据图2的图示关于第一卷取芯轴\n9A所示出的那样。在此,即,在转子卷取机4转动期间,带材材料2继续且以充分的带材张力卷绕上。\n[0138] 也就是说,第二卷取芯轴9B、右摆动件44和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与此同步地围绕转子轴线5旋转。\n[0139] 具有自此以后不断递增的卷材直径的第二卷取芯轴9B现在位于盘绕位置12中(未示出,但参见图2)。\n[0140] 按照根据图1的图示,第一卷取芯轴9A与此相反地由左摆动件43撑住并且还在等待位置中沿轴向位于转子卷取机4旁的左侧。布置在左摆动件43上的第一卷取芯轴9A从等待位置稍后沿轴向放置在开始卷绕位置11旁的左侧。紧接着,该第一卷取芯轴9A可在另外的步骤中通过轴向移位装置47在轧制线中移动到开始卷绕位置11中(类似于上文关于第二卷取芯轴9B已经说明的那样)并且与第二转子侧部件7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连接。在此,第一卷取芯轴9A的未受驱动的端部位于在第一转子侧部件6上的未受驱动的、无驱动的保持器件18中并支撑、固定。\n[0141] 第一卷取芯轴9A在开始卷绕位置11中等待下一卷绕过程的开始,而卷材3在盘绕位置12中完成盘绕(未示出,但参见图2)。\n[0142] 卷材3的带材端部在压紧辊子60的支撑下被压到完成盘绕的卷材3上,以便防止卷材3弹开。\n[0143] 如果位于盘绕位置12中的卷材3完成盘绕,则第一卷取芯轴9A或第二卷取芯轴9B借助于扩张机构51萎陷,并且紧接着将第一卷取芯轴9A或第二卷取芯轴9B从卷材3的孔眼从轧制线沿轴向向右抽出。在该过程结束时,第一卷取芯轴9A再次完全坐落在其左摆动件\n43上,或第二卷取芯轴9B再次完全坐落在其右摆动件44上,并且准备好再次摆动到开始卷绕位置11旁边。\n[0144] 虽然在上述示例性地阐述的第一工作原理中省去了套筒处理系统,然而,此外,设备1也还可配备有在此未示出的套筒处理系统,由此可实现下述的示例性地阐述的工作原理。\n[0145] 如果带材材料2例如在此处未示出的套筒上卷绕成卷材3,则必须考虑到用于在摆动件43和44之一摆动时相应地进行套筒处理的、呈其他中间位置或等待位置形式的操作位置。为此,在卷取芯轴在盘绕过程结束时借助于分配的轴向移位装置47从盘绕的卷材3的孔眼中抽出之后,卷取芯轴9A或9B借助于摆动件43或44摆动到等待位置中。优选地,在轧制线中,空的套筒已经等待由相应的卷取芯轴9A或9B来接收。套筒被套筒处理系统推到卷取芯轴9A或9B上。这适宜地在在开始卷绕位置11中卷绕新的卷材3期间已经发生。在套筒固定在卷取芯轴9A或9B上之后,具有卷取芯轴9A或9B和推到上面的套筒的相应的摆动件43或44摆动到开始卷绕位置11中,以便紧接着为了卷绕被推入轧制线和相应的转子侧部件6或7的与轴向移位装置47相对而置的卷取芯轴固定部中。之后可进行新的卷绕。\n[0146] 按照根据图2的图示,示例性地在另一工作阶段中示出了设备1,在其中第一卷取芯轴9A从完成盘绕的卷材3的孔眼沿轴向向左抽出,而第二卷取芯轴9B已经位于开始卷绕位置11中。在此,右摆动件44与其导轨48朝向上地摆动,并且左摆动件43与其导轨48朝向下地摆动。\n[0147] 对于本发明非常重要的是,两个摆动件43和44在相对而置的端侧处布置在转子卷取机4之外,从而不管摆动件位于哪个位置中,它们都不会影响在转子卷取机4中的盘绕阶段。\n[0148] 补充上文已经示例性地说明的可行的工作原理,借助于随后的图3至图14非常具体地用图描绘可行的方法流程,以便还更清楚地介绍各设备构件的作用关系。\n[0149] 按照根据图3的图示,作为在图1和2中所示的设备1处进入到一可能的方法流程中的开始,示出了一种工作情况,在该工作情况中第一卷取芯轴9A与左摆动件43在转子卷取机4之外示例性地根据箭头方向61摆动到沿轴向在第一转子侧部件6旁左侧或开始卷绕位置11旁左侧的上方位置中。如果就在此之前尚没有带材处于连续的工艺中,该工作情况相应于以第一带材启动设备。然后连续地处理其他紧接着的带材。第二卷取芯轴9B在启动设备时示例性地与右摆动件44一起在转子卷取机4之外处于下方位置中并且沿轴向在第二转子侧部件7旁的右侧或盘绕位置12旁的右侧。第二卷取芯轴9B已经从完成盘绕的卷材3抽出,其沿线从盘绕位置12移走。在连续的工艺中,第一转子侧部件和第二转子侧部件6、7分别共同或并行地摆动。\n[0150] 按照根据图4的图示,左摆动件43摆到上方位置中,从而第一卷取芯轴9A直接沿轴向位于开始卷绕位置11旁的左侧。如可很好地看出的那样,第一卷取芯轴9A借助于左摆动件43的轴向移位装置47沿轴向方向8移位到开始卷绕位置11中,直至第一卷取芯轴9A位于两个转子侧部件6和7之间(参见图5)。第二卷取芯轴9B与其右摆动件44仍未改变地在下方位置中在位于盘绕位置旁的右侧。\n[0151] 按照根据图5的图示,第一卷取芯轴9A以其驱动侧的端部15与第二转子侧部件7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有效连接。在第一卷取芯轴9A上已经卷绕有带材材料2的输送给第一卷取芯轴9A的端部。第二卷取芯轴9B与其右摆动件44仍未改变地在下方位置中位于盘绕位置旁的右侧。\n[0152] 按照根据图6的图示,带材材料2在充分的卷取拉力下进一步卷绕到第一卷取芯轴\n9A上,而右摆动件44与固定在它上面的第二卷取芯轴9B此时从下方位置摆出并且进一步向上摆动到上方位置中。\n[0153] 按照根据图7的图示,之前示例性地绘出的完成盘绕的所有卷材3从盘绕位置12移开,并且带材材料2在此期间按照规定卷绕到第一卷取芯轴9A上,从而新卷绕的卷材3可从开始卷绕位置11进入到盘绕位置12中。\n[0154] 按照根据图8的图示,对此,左摆动件43与转子卷取机4一起开始从其上方位置根据箭头反方向62摆动,其中,带材材料2继续在充分的卷取拉力下卷起到第一卷取芯轴9A上。也就是说,转子卷取机4从开始卷绕位置11转动180°到盘绕位置12中。这很好地成功了,因为左摆动件43与第一卷取芯轴9A并且与转子卷取机4逆着带材材料2的带材运动方向摆动。也就是说,第一摆动件43与转子卷取机4同步地从上方位置转动到下方位置中。同时,右摆动件44逆着转子卷取机转动方向进一步朝上方位置的方向摆动,直至该右摆动件沿轴向在开始卷绕位置11旁的右侧(参见图9)。也就是说,第二摆动件44与转子卷取机4不同步地转动。\n[0155] 按照图9的图示,第二卷取芯轴9B已经沿轴向位于开始卷绕位置11旁的右侧,即,右摆动件44摆动到其上方位置中,而第一卷取芯轴9A与左摆动件43进一步朝下方位置的方向摆动。\n[0156] 按照根据图10的图示,左摆动件43到达下方位置,从而第一卷取芯轴9A位于盘绕位置12中,并且卷绕在第一卷取芯轴9A上的卷材3可在盘绕位置12中完成盘绕。与此同时,第二卷取芯轴9B借助于右摆动件44的轴向移位装置47沿轴向方向8移位到开始卷绕位置11中,从而第二卷取芯轴9B为下次卷绕过程已经做好准备,而卷材3在第一卷取芯轴9A上已经完成盘绕。\n[0157] 按照根据图11的图示,第二卷取芯轴9B进一步沿轴向方向8运动到位于第一转子侧部件6上的受驱动的保持器件17上。在此期间,带材材料2在第一卷取芯轴9A上同时完成盘绕。\n[0158] 按照根据图12的图示,卷材3在第一卷取芯轴9A上完成盘绕。带材材料2的盘绕速度降到切割速度上并且进行剪断,从而卷材3准备好沿线运走。紧接着切割之后可将带材材料2卷绕到定位在开始卷绕位置11中的第二卷取芯轴9B上,由此可实现近乎无间断的盘绕过程。\n[0159] 按照根据图13的图示,在开始卷绕位置11中,使新卷绕的卷材3继续卷绕在第二卷取芯轴9B上,而第一卷取芯轴9A从盘绕位置12并且因此还从刚刚完成盘绕的卷材3拉出并且在转子卷取机4之外定位在左摆动件43上。已经在盘绕位置12中完成盘绕的卷材3沿运出方向63(其又与带材输送方向指向相同)运动离开盘绕位置12。\n[0160] 按照根据图14的图示,左摆动件43摆动离开下方位置并且又运动到上方位置中,从而第一卷取芯轴9A又沿轴向放置在开始卷绕位置11旁边。\n[0161] 随后可利用返回的卷取芯轴9A和9B重复之前根据图3至图13阐述的方法步骤。\n[0162] 可选地,还可借助于在此未示出的套筒处理系统在卷取芯轴的从下方位置到上方位置的相应的路径中将套筒元件64推到空的卷取芯轴9A或9B上。\n[0163] 在此应明确指出的是,在上文中或在权利要求书和/或附图中说明的解决方案的特征必要时还可进行组合,以便可相应集合地执行或实现阐述的特征、效果和优点。\n[0164] 易于理解的是,在上文中阐述的实施例和尤其示例性阐述的工作原理或方法过程仅仅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盘绕带材材料2的设备1的首要设计方案。就此而言,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n[0165]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可不仅用于将带材材料卷起成卷材,而且可用于从卷材中展开带材材料。展开典型地基本上以和之前说明的卷起卷材相反的步骤顺序进行。\n[0166] 附图标记列表:\n[0167] 1 设备\n[0168] 1A 设备1的支架\n[0169] 2 带材材料\n[0170] 3 卷材\n[0171] 4 转子卷取机\n[0172] 5 共同的转子轴线\n[0173] 6 第一转子侧部件\n[0174] 7 第二转子侧部件\n[0175] 8 轴向方向\n[0176] 9A 第一卷取芯轴\n[0177] 9B 第二卷取芯轴=另一卷取芯轴\n[0178] 10 旋转轴线\n[0179] 11 开始卷绕位置\n[0180] 12 盘绕位置\n[0181] 15 第一端部(驱动侧的端部)\n[0182] 16 第二端部\n[0183] 17 受驱动的保持器件\n[0184] 17A 第一传动系\n[0185] 17B 第二传动系\n[0186] 17C 第一卷取芯轴驱动器\n[0187] 17D 第二卷取芯轴驱动器\n[0188] 18 无驱动的保持器件\n[0189] 19 径向方向\n[0190] 20 第一侧\n[0191] 21 相对而置的一侧\n[0192] 25 容纳元件\n[0193] 27 变速箱部件\n[0194] 29 转子驱动器\n[0195] 30 驱动装置\n[0196] 38 转动用油引出装置\n[0197] 39 油引出管路\n[0198] 40 交付装置\n[0199] 41 摆动轴线\n[0200] 43 左摆动件=第一摆动件\n[0201] 44 右摆动件=第二摆动件\n[0202] 45 左摆动驱动装置\n[0203] 46 右摆动驱动装置\n[0204] 47 轴向移位装置\n[0205] 48 导轨\n[0206] 49 滑块件\n[0207] 50 滑块件壳体\n[0208] 51 扩张机构\n[0209] 52 摆动件固定部\n[0210] 60 压紧辊子\n[0211] 61 箭头方向\n[0212] 62 箭头反方向\n[0213] 63 运出方向\n[0214] 64 套筒元件
法律信息
- 2018-12-14
- 2017-04-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1C 47/24
专利申请号: 201580037084.9
申请日: 2015.05.20
- 2017-03-0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