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膀胱功能恢复装置 |
申请号 | CN201210184356.6 | 申请日期 | 2012-06-06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898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61B5/03 | IPC分类号 | A;6;1;B;5;/;0;3;;;A;6;3;B;2;3;/;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苏州达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开发区庞金路庞金工业坊E03幢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苏州达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苏州达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史跃年;赵野 |
代理机构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包括:灌注装置,包括灌注袋、灌注管和第一控制组件,用于将灌注袋中的液体介质灌注至膀胱;排尿装置,包括引流袋、排尿管和第二控制组件,用于将膀胱中的液体介质排至引流袋;膀胱压力采集单元,与排尿装置相连通;中央处理单元,与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及膀胱压力采集单元连接,以将膀胱压力与最大预设压力和最小预设压力相比较;当该膀胱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时,关闭第一控制组件、开启第二控制组件;当该膀胱压力小于或等于最小预设压力时,关闭第二控制组件、开启第一控制组件。本发明提供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可实现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恢复训练,防止因长期排尿障碍引起的膀胱萎缩。
1.一种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灌注装置,包括灌注袋、灌注管和设置在所述灌注管上的第一控制组件,用于将所述灌注袋中的液体介质灌注至膀胱;
排尿装置,包括引流袋、排尿管和设置在所述排尿管上的第二控制组件,用于将所述膀胱中的所述液体介质排出至所述引流袋;
膀胱压力采集单元,与所述排尿装置相连通,用于实时采集膀胱压力;
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及所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膀胱压力与最大预设压力和最小预设压力相比较;若比较结果为该膀胱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若比较结果为该膀胱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小预设压力时,则关闭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控制组件;
所述灌注管的一端与所述灌注袋相连通,所述灌注管的另一端用于置入所述膀胱内,所述排尿管的一端与所述引流袋连通,所述排尿管的另一端用于置入所述膀胱内,且所述排尿管上还连通有一用于与所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相连接的采集支管;
所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与所述采集支管之间通过毛细管连通,所述毛细管呈U形,且一端较粗,另一端较细,所述U形毛细管较粗的一端与所述采集支管连通,较细的另一端与所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连接,并且所述U形毛细管的内部填充有压力传递介质,以保证所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在采集膀胱压力的同时不会与所述排尿管中的尿液直接接触;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灌注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和设置在所述灌注管与所述灌注袋连接处的、用于将所述灌注袋内的液体介质泵送至所述膀胱的灌注泵;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尿管上的、且位于所述采集支管和所述引流袋之间的第二控制阀;
存储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用以预先存储多组所述最大预设压力和所述最小预设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袋和所述引流袋为分别独立的两个透明袋,所述灌注袋的灌注接口和所述引流袋的引流接口相邻设置;一具有两条平行导尿通道的双向导尿管一端的两个接头分别与所述灌注接口和引流接口连接,所述双向导尿管与所述灌注接口连接的接头所在的所述导尿通道为所述灌注管,所述双向导尿管与所述引流接口连接的接头所在的所述导尿通道为所述排尿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设置在所述灌注袋内,所述引流袋的引流接口连接有一胶管制成的排尿管,所述排尿管上还同轴套设有外层胶管,所述外层胶管与所述灌注袋的灌注接口连接,所述外层胶管与所述排尿管之间形成的通道作为所述灌注管,所述采集支管穿过所述外层胶管的侧壁以与所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单向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为低压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用以实时地显示所述膀胱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手动输入信号给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以关闭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或是开启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组件。
膀胱功能恢复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膀胱功能恢复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在临床治疗中,为患者留置尿管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操作,而且留置尿管的处理对于手术患者也是术后恢复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留置尿管保持开放状态,即膀胱长时间处于开放引流状态,会使膀胱贮存功能暂时停用,排尿反射暂时中断,若这种状态维持较长时间,逐渐地,膀胱顺应了有尿就流的状态,易引起膀胱张力消失,迷走神经兴奋受抑制,最终可能导致膀胱收缩力下降,使患者在拔出尿管后仍不能主动恢复膀胱的自主功能。\n因此,需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以保留和锻炼膀胱的储存和排尿功能。\n[0003] 现有技术中,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训练主要是通过间断夹闭尿管来实现的;即,在训练期间,采用适当的夹具将尿管夹闭,每隔固定时间后,打开尿管以排出固定量的尿液。现有技术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n[0004] 第一,不同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且,即便对于同一患者,当患者摄入水分量过多或服用利尿脱水药物时,也可能使尿量增多,此时,如果还按照原有的时间和量来排放尿液,很可能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从而造成膀胱损伤;另外,定时定量放尿虽可以保证膀胱不至萎缩丧失功能,但这种方式对锻炼膀胱自身肌肉张力来说,强度过低,还很难达到恢复膀胱功能的效果。\n[0005] 第二,如果护理人员因疏忽忘记开放尿管,就很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膀胱过度充盈,造成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甚至膀胱破裂。\n[0006] 第三,人工定时开放尿管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使患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不利于病情的恢复。\n[0007] 第四,按时开放尿管增加了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家属的工作量[0008] 可见,现有技术中仍缺乏一种有效手段来锻炼留置尿管的患者的膀胱功能,即使通过医护人员高业务水平避免误操作而带来的致命危害,但是,由于长期缺乏训练,最终还是很可能导致患者的膀胱容量缩小、逼尿肌无力、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困难等情况的出现。\n发明内容\n[0009]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可以对留置尿管的患者或未留置尿管、但膀胱功能衰退的患者进行膀胱恢复训练,以使此类患者的膀胱恢复正常储尿和排尿功能。\n[0010] 本发明提供一种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包括:\n[0011] 灌注装置,包括灌注袋、灌注管和设置在所述灌注管上的第一控制组件,用于将所述灌注袋中的液体介质灌注至膀胱;\n[0012] 排尿装置,包括引流袋、排尿管和设置在所述排尿管上的第二控制组件,用于将所述膀胱中的所述液体介质排出至所述引流袋;\n[0013] 膀胱压力采集单元,与所述排尿装置相连通,用于实时采集膀胱压力;\n[0014] 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及所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膀胱压力与最大预设压力和最小预设压力相比较;若比较结果为该膀胱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若比较结果为该膀胱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小预设压力时,则关闭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控制组件。\n[0015] 本发明提供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通过模拟正常膀胱排尿过程、可实现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恢复训练,促进患者脊髓低位中枢神与大脑之间的联系,使膀胱形成节律性充盈和排空的条件反射,从而防止因长期排尿障碍引起的膀胱萎缩;更能避免定时定量开放尿管方式给病人带来的压力,以及医护人员操作失误时可能给患者造成的危险,也减轻了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的工作量。\n附图说明\n[0016] 图1为本发明膀胱功能恢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n[0017] 图2为本发明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图1为本发明膀胱功能恢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包括:\n[0019] 灌注装置,包括灌注袋11、灌注管12和设置在灌注管12上的第一控制组件,用于将灌注袋11中的液体介质灌注至膀胱;\n[0020] 排尿装置,包括引流袋21、排尿管22和设置在排尿管22上的第二控制组件,用于将膀胱中的液体介质排出至引流袋21;\n[0021] 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与所述排尿装置相连通,用于实时采集膀胱压力;\n[0022] 中央处理单元4,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及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连接,用于将所述膀胱压力与最大预设压力和最小预设压力相比较;若比较结果为该膀胱压力等于或大于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若比较结果为该膀胱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小预设压力时,则关闭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同时开启所述第一控制组件。\n[0023] 具体地,灌注管12和导尿管22均可以采用塑料或橡胶软管,灌注管12的一端可以与灌注袋11相连通,灌注管12的另一端用于置入膀胱内,排尿管22的一端与引流袋21连通,排尿管22的另一端用于置入膀胱内(当然,也可以通过与已留置在膀胱内的尿管相连实现);并且,还可以在排尿管22上连通一用于与膀胱压力采集单元相连接的采集支管\n32,具体地,可通过一个三通接头来实现该采集支管32与排尿管22之间的连接。灌注袋11内的液体介质可以为生理盐水,或其它对人体排尿系统无害的液体;通过第一控制组件可以控制灌注袋11内的液体介质经由灌注管12流向或停止流向膀胱,第二控制组件可以控制排尿管22排尿或停止排尿。其中,最大预设压力的值可以为尿流动力学上规定的膀胱安全压力,最小预设压力可以根据尿流动力学上膀胱处于排空时的压力值来确定。\n[0024] 本实施例提供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排尿管22与已置入在患者的膀胱上的尿管连接,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单元4控制第一控制组件开启,以使灌注袋11中的液体介质经灌注管12、以恒定或滚动的流量流入患者的膀胱;在这一过程中,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实时采集膀胱压力,并将该膀胱压力转换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4;中央处理单元4不断地将实时的膀胱压力与最大预设压力相比较,当发现膀胱压力大于或等于最大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即停止灌注过程、开始排尿过程;在排尿过程中,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同样实时采集膀胱压力,并将该膀胱压力转换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4,以使中央处理单元4不断地将实时的膀胱压力与最小预设压力相比较,当出现膀胱压力小于或等于最小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即,停止排尿过程、重新开始新的灌注过程。在临床上,可利用本实施例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对神经源性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训练,具体地,该恢复训练可分两个阶段进行:\n[0025] 第一阶段、进行干预性容量感觉训练;先排尽膀胱内尿液,然后通过灌注装置向膀胱内以一恒定的速度注入生理盐水,直至膀胱压力上升至最大预设压力时停止,使膀胱产生排尿感即而达到训练排尿反射的目的,人为地给予膀胱合理性的容量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改善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之间的协同作用。\n[0026] 第二阶段、进行生理性容量感觉训练;采用个性化放尿的方式,即当病人膀胱高度充盈或膀胱区压力达到最大预设压力(此时将该最大预设压力设定为医学上规定的膀胱安全压力值)时,利用排尿装置将机体自生的尿液及灌注的生理盐水排出膀胱,以逐步建立按膀胱容量放尿的机制,通过上述两个过程的循环便可达到对神经源性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训练的目的。\n[0027] 本实施例提供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通过模拟正常膀胱排尿过程,可实现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恢复训练,促进患者脊髓低位中枢神与大脑之间的联系,使膀胱形成节律性充盈和排空的条件反射,从而防止因长期排尿障碍引起的膀胱萎缩;更能避免定时定量开放尿管方式给病人带来的压力,以及医护人员操作失误时可能给患者造成的危险,也减轻了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的工作量。\n[0028]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4连接的存储单元(图未示),用以预先存储所述最大预设压力和所述最小预设压力。进一步地,存储单元内可以存储多组最大预设压力和最小预设压力;例如,可以分别存储对应少儿、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最大预设压力和最小预设压力,并可在开始膀胱功能恢复训练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人工选择对应的一组最大预设压力和最小预设压力,从而使后续的膀胱功能恢复训练更能适应个体差异,也更安全。\n[0029]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可以采用电磁控制阀,此时,为保证灌注袋11的液体介质能够经由灌注管12流至患者的膀胱,可以将灌注袋11内充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介质。\n[0030] 更优选地,灌注袋内的液体介质当然也可以不具有压力,此时,第一控制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灌注管12上的第一控制阀121、和设置在灌注管12与灌注袋11连接处的、用于将灌注袋11内的液体介质泵送至膀胱的灌注泵122;第二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排尿管上的、且位于采集支管32和引流袋21之间的第二控制阀222。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121和灌注泵122,并保证第二控制阀222关闭时,可实现向膀胱灌注液体介质;当关闭第一控制阀\n121和灌注泵122,并开启第二控制阀222时,可实现排尿过程。采用灌注泵将液体介质由灌注袋内泵出,可以保证在灌注管不工作时处于较低的压力,有利于提高管理和第一控制阀的使用寿命。\n[0031]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灌注袋11和引流袋21为分别独立的两个透明袋,灌注袋11的灌注接口和引流袋的引流接口相邻设置;一具有两条平行导尿通道的双向导尿管一端的两个接头分别与所述灌注接口和引流接口连接,该双向导尿管与所述灌注接口连接的接头所在的导尿通道为灌注管12,该双向导尿管与引流接口连接的接头所在的导尿通道为排尿管22。即,本实施例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可以采用医学临床上常用的双向导尿管,还可以将一个存储袋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分别作为灌注袋11和引流袋12,而灌注接口和引流接口则可以相邻设置,以方便灌注袋11和引流袋21与双向导尿管的连接。\n[0032] 本实施例提供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更大范围地推广使用。\n[0033] 图2为本发明膀胱功能恢复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膀胱功能恢复装置,采用了一种具有双层管壁的套嵌式胶管。在本实施例中,引流袋21可以设置在灌注袋11内,引流袋21的引流接口连接有一胶管制成的排尿管\n22,排尿管22上还同轴套设有外层胶管,外层胶管与灌注袋11的灌注接口连接,该外层胶管与排尿管22之间形成的通道作为灌注管12;采集支管32的一端与排尿管22相连通采集支管32的另一端则穿过外层胶管的侧壁以与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相连接,优选地,采集支管32与外层胶管之间可以通过密封件或密封胶密封,以防止灌注过程中液体介质泄漏。\n[0034]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121和第二控制阀222可以均为单向电磁阀,以保证任何情况下液体介质都不会由灌注管12回流至灌注袋11、尿液也不会由排尿管22回流至膀胱,防止因操作失误或信号传递有误时对灌注袋的污染或尿液回流而引发患者膀胱的反复感染。\n[0035] 上述各实施例中,膀胱压力采集单元可以采用低压压力传感器。\n[0036] 优选地,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与采集支管32之间还可以通过毛细管33连通;该毛细管33呈U形,且一端较粗,另一端较细,该U形毛细管33较粗的一端与采集支管32连通,较细的另一端与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连接;并且毛细管9的内部填充有压力传递介质,例如空气或硅油,以进一步保证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在采集膀胱压力的同时不会与排尿管22中的尿液直接接触,从而,对于不同患者,无需更换膀胱压力采集单元3,大大降低了本发明大规模推广使用的成本,同时,也能防止患者交叉感染。\n[0037] 进一步地,本膀胱功能恢复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5,与中央处理单元4连接,用以实时地显示膀胱压力,可以使医护人员及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更为直观了解自身所处的状态。\n[0038] 更进一步地,上述膀胱功能恢复装置,还可以包括:\n[0039] 输入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4连接,用于手动输入信号给中央处理单元4以关闭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开启第二控制组件或是开启第一控制组件、同时关闭第二控制组件;这样,当患者感受到有尿意时,可以通过该输入单元手动开始排尿过程,更能满足患者的多方面需求。\n[004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n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法律信息
- 2015-06-17
- 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61B 5/03
专利申请号: 201210184356.6
申请日: 2012.06.06
- 2012-10-1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10-01-07
| | |
2
| | 暂无 |
2001-05-16
| | |
3
| | 暂无 |
2008-12-16
| | |
4
| |
2008-09-03
|
2008-02-27
| | |
5
| |
2008-03-19
|
2007-11-07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