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申请号 | CN201210333433.X | 申请日期 | 2012-09-11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2802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IPC分类号 | H;0;1;R;1;3;/;5;0;2;;;H;0;1;R;4;3;/;2;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板头管理区金岭北路526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冯武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壳体,其上设有至少一通槽;提供一本体,本体由壳体的后端装入壳体内,一凹槽凹设于通槽下方且贯穿本体后端,于凹槽内设有一凸块,凸块与通槽的一侧壁面形成一让位空间;提供一挂钩,挂钩具有一弹性臂,弹性臂向前延伸一头部,该头部尺寸小于让位空间的间距,弹性臂从壳体的后端斜插入让位空间时,头部无干涉进入凹槽并固持于本体内,该方法不仅组装操作时简易不费力,提高生产效率,且不会造成所述弹性臂弹性疲乏,提高生产质量,使用时该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稳固配合不易松脱。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通槽,所述通槽具有一侧壁面接近所述壳体的后端面;
一本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一凹槽凹设于所述通槽下方且贯穿所述本体后端,于所述凹槽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侧壁面的前端,且所述凸块与所述侧壁面形成一让位空间;
一挂钩,固持于所述本体,所述挂钩具有一弹性臂位于凹槽内且设于凸块上方,所述弹性臂延伸一头部穿过所述通槽显露于所述壳体;
所述头部尺寸小于所述让位空间的间距,所述让位空间可供所述头部插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后端缘位于所述侧壁面的前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进一步具有一基部位于所述弹性臂后端且抵靠所述本体,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弹性臂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一固持部位于所述弹性臂下方并与其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后塞套设在所述本体后端,所述后塞开设至少一定位孔与所述挂钩配合。
6.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壳体,其上设有至少一通槽,所述通槽具有一侧壁面接近所述壳体的后端面;
提供一本体,所述本体由所述壳体的后端装入所述壳体内,一凹槽凹设于所述通槽下方且贯穿所述本体后端,于所述凹槽内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侧壁面的前端,所述凸块与所述侧壁面形成一让位空间;
提供一挂钩,所述挂钩具有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向前延伸一头部,所述头部尺寸小于所述让位空间的间距,所述弹性臂从所述壳体的后端斜插入所述让位空间时,所述头部穿过所述让位空间并固持于所述本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后塞,所述后塞开设至少一定位孔与所述挂钩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挂钩固持于所述本体后,所述后塞从所述壳体后端装入并与之配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斜插入所述让位空间一定深度后,将所述挂钩转回到水平方向装入并固持于所述本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插入所述让位空间并固定在所述本体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头部均不受干涉。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业界常用的小型化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一本体以及一挂钩,所述壳体上壁设有二通槽,所述本体具有一上表面,自所述上表面向下凹设二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槽对应设置。组装时,先将所述挂钩装设于所述凹槽内,使所述挂钩具有一弹性臂,由所述弹性臂末端延伸一头部穿过所述凹槽显露出于所述上表面,然后将装设有所述挂钩的所述本体装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挂钩的所述头部沿所述上壁的内表面滑动进入所述凹槽,所述弹性臂的长度比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较长,故所述弹性臂必须穿过这段距离后才能使得所述头部显露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壁。\n[0003] 在组装过程中,由于所述头部与所述壳体内表面干涉,所述头部受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挤压使得所述弹性臂弹性变形,直到所述头部抵达并穿过所述通孔显露于所述壳体上壁,不仅造成所述电连接器组装操作困难,生产效率低,而且,很容易使得所述弹性臂弹性疲乏,造成消费者使用时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容易松脱。\n[0004] 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挂钩组装入让位空间时无干涉的一种组装方法。\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技术方案:\n[0007]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通槽;一本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一凹槽凹设于所述通槽下方且贯穿所述本体后端,于所述凹槽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通槽的一侧壁面形成一让位空间;一挂钩,固持于所述本体,所述挂钩具有一弹性臂位于凹槽内且设于凸块上方,所述弹性臂延伸一头部穿过所述通槽显露于所述壳体;所述让位空间可供所述头部插入。\n[0008] 进一步, 所述头部尺寸小于所述让位空间的间距;\n[0009] 进一步,所述侧壁面接近所述壳体的后端面;\n[0010] 进一步,所述凸块位于所述侧壁面的前端;\n[0011] 进一步,所述挂钩进一步具有一基部位于所述弹性臂后端且抵靠所述本体,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弹性臂的前端;\n[0012] 进一步, 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一固持部位于所述弹性臂下方并与其平行;\n[0013] 进一步,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后塞套设在所述本体后端,所述后塞开设至少一定位孔与所述挂钩配合;\n[0014] 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壳体,其上设有至少一通槽;提供一本体,所述本体由所述壳体的后端装入所述壳体内,一凹槽凹设于所述通槽下方且贯穿所述本体后端,于所述凹槽内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通槽的一侧壁面形成一让位空间;提供一挂钩,所述挂钩具有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向前延伸一头部,所述弹性臂从所述壳体的后端斜插入所述让位空间时,所述头部穿过所述让位空间并固持于所述本体上;\n[0015] 进一步,所述头部尺寸小于所述让位空间的间距;\n[0016] 进一步,所述侧壁面接近所述壳体的后端面;\n[0017] 进一步,所述凸块位于所述侧壁面的前端;\n[0018]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后塞,所述后塞开设至少一定位孔与所述挂钩配合;\n[0019] 进一步,当所述挂钩固持于所述本体后,所述后塞从所述壳体后端装入并与之配合;\n[0020] 进一步,所述挂钩斜插入所述让位空间一定深度后,将所述挂钩转回到水平方向装入并固持于所述本体;\n[0021] 进一步,所述挂钩插入所述让位空间并固定在所述本体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头部均不受干涉。\n[0022] 与先前技术相比较,当所述挂钩呈一定角度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凹槽时,所述弹性臂通过所述导引面斜插入所述让位空间,所述头部的尺寸距离小于所述让位空间的间距,所述头部不受所述壳体的干涉力作用,在满足小型化的电连接器高度要求的前提下,该方法不仅组装操作时简易不费力,提高生产效率,且不会造成所述弹性臂弹性疲乏,提高生产质量,使用时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稳固配合不易松脱。\n[0023] 【附图说明】\n[0024] 图1为本发明创作的立体分解图;\n[0025] 图2为本发明创作的立体组合图;\n[0026] 图3为本发明创作局部剖的立体组合图;\n[0027] 图4为本发明创作所述端子转入所述本体的剖视图;\n[0028] 图5为本发明创作所述挂钩斜插入让位空间的剖视图;\n[0029] 图6为本发明创作所述挂钩转回水平位置的剖视图;\n[0030] 图7为本发明创作组装完成后的剖视图。\n[0031]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n[0032] \n电连接器 100 壳体 1 上壁 10\n下壁 11 侧壁 12 收容空间 13\n止挡口 14 通槽 15 端面 16\n突伸部 17 扣合孔 171 弯折部 172\n卡持部 173 开口 18 弹片 19\n本体 2 板状部 20 收容槽 21\n凹槽 22 凸块 221 导引面 222\n固持孔 223 条状部 23 端子 3\n主体部 31 接触部 32 焊接部 33\n挂钩 4 基部 41 弹性臂 42\n头部 421 固持部 43 定位部 44\n后塞 5 纵长部 51 焊接孔 52\n定位孔 53 挡部 54 导引槽 55\n扣合部 56 阶梯部 57 让位空间 6\n[0033] 【具体实施方式】\n[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n[0035]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包括:一壳体1、一本体2、多个端子3、二挂钩4、一后塞5。\n[0036] 所述壳体1为一金属板材冲压形成,所述壳体1具有一上壁10,以及分别向所述上壁10两侧延伸一侧壁12,所述侧壁12分别向下弯折延伸一下壁11相互扣合,所述上壁\n10、所述下壁11与所述侧壁12围成一收容空间13,所述收容空间13用于收容所述本体2;\n所述上壁10开设有至少一通槽15(本实施例以所述通槽为二),且所述通槽15分别位于所述上壁10的两侧;所述通槽15接近所述壳体1后壁面的一端具有一端面16;所述上壁10与所述下壁11的后端中部分别开设有一止挡口14;所述二侧壁12分别向后延伸一突伸部\n17,所述突伸部17开设有一扣合孔171,所述扣合孔171用于扣持所述后塞5;所述突伸部\n17于上下分别向内弯折形成一弯折部172,且弯折部172向内弯折的宽度小于所述通槽15的侧面到所述侧壁12的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突伸部17后端向内弯折延伸一卡持部173,用于防止所述后塞5滑出;所述二突伸部17之间围成一开口18(即是所述壳体1后端具有一开口18),所述开口18与所述收容空间13连通,所述上壁10后端向后延伸设有一弹片19(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片19可为多个),所述弹片19用于导引所述本体2,使得所述本体\n2正确装入所述壳体1,且所述弹片19可用于导引所述后塞5,使得所述后塞5与所述本体\n2正确配合,由图1俯视看,所述弹片19位于所述二通槽15之间,且位于所述止挡口14一侧,所述弹片19略长于所述突伸部17。\n[0037] 所述本体2具有一板状部20,所述本体2设有多个收容槽21贯通所述板状部20前后端;多个所述收容槽21呈上下两行交错排列。所述板状部20上表面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凹槽22,所述凹槽22贯通所述本体2后端,所述凹槽22用于收容所述挂钩4。另外,所述凹槽22内自底面向上延伸设有一凸块221,所述凸块221邻近所述壳体1后端设有一导引面222,所述导引面222用于导引所述挂钩4装入所述本体2。所述凸块221下方设有一固持孔223,所述固持孔223可将所述挂钩4固持于所述本体2上。所述板状部20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后端中部分别凸设一条状部23,用于与所述壳体1的所述止挡口14配合。\n[0038] 所述端子3具有一主体部31,自所述主体部31向前延伸一接触部32,以及自其向后延伸一焊接部33,所述端子3收容于所述本体2内。\n[0039] 所述挂钩4具有一基部41,所述基部41成平板状。自所述基部41向前延伸一弹性臂42,所述弹性臂42末端延伸一头部421,所述头部421的尺寸为A(如图5所示)。自所述基部41向前延伸一固持部43,所述固持部43位于所述弹性臂42下方,以及自所述基部41向后延伸一定位部44,用于与所述后塞5配合。所述挂钩4收容于所述本体2内。\n[0040] 所述后塞5具有一纵长部51,所述纵长部51具有多个焊接孔52贯穿其前后端,用于定位所述焊接部33。所述纵长部51前壁面的两侧分别凹设一定位孔53,所述定位孔53用于固定所述定位部44。所述纵长部5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呈“凸”字状的挡部54,所述挡部54用于与所述壳体1的所述止挡口14配合,所述挡部54一侧设有一导引槽55,所述导引槽55用于与所述壳体1的所述弹片19配合。所述纵长部51两侧壁面分别凸设有一扣合部56,所述扣合部56扣于所述壳体1的所述扣合孔171。所述纵长部51两侧面向后分别凸设一阶梯部57,用于与所述壳体1的所述卡持部173配合。\n[0041] 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组装方法如下:\n[0042] 图4为本方法步骤第一步,(请参照图1、图3和图4),先将多个所述端子3装入多个所述收容槽21固定于所述本体2,使得所述主体部31与所述接触部32收容在所述收容槽21内,所述焊接部33显露于所述本体2后端。\n[0043] 图5为本方法步骤第二步(请参照图1、图3和图5),通过所述弹片19的导引,将所述本体2从所述开口18装入所述壳体1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13内,使得所述二凹槽\n22分别位于所述二通槽15下方,所述凹槽22内的所述凸块221位于所述端面16前下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块221可位于所述端面16的正下方或者后下方;所述凸块\n221与所述端面16形成一让位空间6可供所述头部421插入,所述让位空间6的间距为B(所述让位空间6的间距B为所述导引面222与所述端面16之间最短的距离),而且所述头部421的尺寸A小于所述让位空间6的间距B;所述条状部23抵持于所述壳体1的所述止挡口14,可以防止所述本体2过度装入所述壳体1。\n[0044] 图6为本方法步骤第三步(请参照图1、图3和图6),将所述挂钩4呈一定角度,从所述开口18插入所述壳体1时,所述头部421进入所述凹槽22,进一步,所述头部421通过所述导引面222斜向插入所述让位空间6,由于所述头部421的尺寸A小于所述让位空间6的间距B,所述头部421不受所述壳体1的干涉力作用,所述挂钩4插入所述让位空间6一定深度后将所述挂钩4转回到水平方向,再将所述挂钩4水平装入并固持于所述本体2,使得所述固持部43固定在所述本体2的所述固持孔223内,所述弹性臂42位于所述凹槽22内,并抵持在所述凸块221上方,而所述头部421穿过所述通槽15显露出所述壳体1,所述基部41与所述定位部44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3内。\n[0045] 图7为本方法步骤第四步 (请参照图1、图3和图7),通过所述弹片19导引,将所述后塞5从所述开口18装入所述壳体1,使得所述后塞5部分位于所述开口18处,所述端子3的所述焊接部33穿过所述焊接孔52显露于所述后塞5后端;所述定位孔53与所述挂钩4上的所述定位部44配合定位,可防止所述挂钩4向后松脱;所述扣合部56与所述壳体\n1上的所述扣合孔171配合固定,所述壳体1上的所述卡持部173卡持于所述阶梯部57上,可防止所述后塞5脱离所述壳体1;所述弹片19进入所述导引槽55与其配合定位;所述挡部54与所述壳体1上的所述止挡口14配合,且抵持所述本体2上的所述条状部23,防止所述后塞5过度插入,此时组装完成。\n[0046]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100有以下有益效果:\n[0047] 1.所述挂钩4呈一定角度从所述开口18插入所述凹槽22时,所述弹性臂42通过所述导引面222斜向插入所述让位空间6,所述头部421的尺寸A小于所述让位空间6的间距B,所述头部421不受所述壳体1的干涉力作用,在满足小型的电连接器高度要求内,该方法组装操作时,所述头部421不会划伤所述壳体1,使得生产者组装所述电连接器100时简易不费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n[0048] 2.由于所述挂钩4零插入力进入所述壳体1并固持于所述本体2,所述弹性臂42不会因为所述头部421被挤压而造成弹性疲乏,在组织过程中提高了生产质量,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可以达到稳固配合且不易松脱。\n[0049] 3.所述挂钩4的所述固持部43与所述本体2的所述固持孔223配合固定,所述后塞5的所述定位孔53与所述挂钩4上的所述定位部44配合定位,所述本体2与所述后塞5共同将所述挂钩4包覆并固持于所述壳体1内,当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可防止所述挂钩4在受压力挤压而出现所述挂钩4脱落的现象。\n[0050]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发明 所涵盖专利范围。
法律信息
- 2014-12-10
- 2013-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1R 13/502
专利申请号: 201210333433.X
申请日: 2012.09.11
- 2012-12-26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7-05-16
| | |
2
| | 暂无 |
2010-09-09
| | |
3
| | 暂无 |
2009-06-01
| | |
4
| | 暂无 |
2008-04-10
| | |
5
| | 暂无 |
2006-09-21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