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电连接器 |
申请号 | CN02104993.9 | 申请日期 | 2002-03-29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79508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IPC分类号 | H;0;1;R;1;2;/;1;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发明人 | 桥本信一;笹目直孝 |
代理机构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王忠忠 |
摘要
电连接器(1)包括一外壳(10),它具有一些板连接面(13a),这些板连接面相对于同与该配套电连接器配接的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一特定的角度θ°;很多的接触(20),这些接触都具有一些平行于该配接方向延伸并插入该电路板PCB通孔(TH)的引脚部分;以及一引脚部分对准板(30),与该引脚部分(24)对准。该电连接器(1)还包括一些固定件(40)。这些固定件又具有螺栓连接板部分(4),该螺栓连接板部分是平行于该板连接面(13a)延伸的,且其中,在螺栓连接板部分(41)的近似中心处形成有与该板连接面垂直延伸的阴螺纹部分(45),以及紧固引脚部分(44),该紧固引脚部分的延伸方向与该配接方向平行。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它是这样设计的,以使得与其配套的电 连接器的接插方向相对于该电路板是倾斜的。\n背景技术\n在过去,已知一种技术,在这种技术中两块电路板的相互连接, 或电路板与电线的相互连接是通过一套电连接器和与其配套的连接件 相互配接来实现的。\n这里,在将两块电路板相互连接,或将一电路板与电线相互连接 时,一般使用如下的方法,使该电连接器外壳中的板连接面的取向与 其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因而该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 向就是与该电路板垂直的。\n但是,根据这样的电连接器和配套件的安装情况的不同,可能存 在有一些情形,需要将该电连接器外壳中的板连接面倾斜,使其同与 该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成一特定的倾斜角度,以便 使配接方向相对于该电路板是倾斜的。\n例如,图14中所示的该电连接器就被认为是一传统的这种类型的 电连接器(参看Japanese Utility Model Application Kokai No.s62-18984)。\n这种电连接器200是由一外壳210,和一些成两排附着在该外壳 210上的多个接触220构成。此外,该外壳210还包括一与配套电连 接器250接合的接合面210a和一与电路板PCB相连接的板连接面 210b,电线w就连接在该配套电连接器250上。这里,该板连接面210b 被做成这样,使得这个面同与该配套电连接器250的配接方向(它与 该接合面210a的法线方向一致)垂直的平面倾斜一特定的角度α°。 此外,每个接触220由一附着在该外壳上的附着部分221、一接触部分 222、以及一连接部分223构成,该接触部分由该附着部分221的一端 伸出并与该配套电连接器250接触,而连接部分223由该附着部分221 的另一端伸出并于该电路板PCB相连。这里,接触部分222的延伸方 向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它与该接合面210a的法线方向一 致)平行,附着部分221和连接部分223的延伸方向则与该板连接面 210b垂直。\n这种电连接器200是通过下述方法制造的,即在将该相应接触220 的附着部分压配进该外壳210之后,一次性地将所有相应的接触部分 222相对于附着部分221弯折。然后,将该接触220的连接部分223 穿过该电路板片PCB上的通孔(图中未画出),并用焊料焊接将该电 连接器200安装在该电路板PCB上。\n此外,图15所示的电连接器也作为另一电连接器的例子而公知, 在这例子中该板连接面相对于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 面倾斜一特定的角度(参看Japanese Utility Model Application Kokai No.S63-192689)。\n这种电连接器300是由一外壳310,和以单排方式附连在该外壳 310上的多个接触320所构成。此外,该外壳310又包括一接合面310a 和一板连接面310b,该接合面与一同电线(图中未画出)连接的配套 电连接器(图中未画出)接合,而该板连接面则与一电路板(图中未 画出)附连。这里,该板连接面310b被形成为这样,使得这个面相对 于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它与该接合面310a的法线方向一 致)垂直的平面倾斜一特定的角度α°。而且,每个接触320由一附 着部分321、一接触部分322、以及一连接部分323构成,该附着部分 321附着在该外壳310上,该接触部分由该附着部分321的一端伸出 并与该配套电连接器接触,而连接部分由该附着部分321的另一端伸 出并与该电路板PCB相连。这里,接触部分322的延伸方向与该配套 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它与该接合面310a的法线方向一致)平行,而 附着部分321和连接部分323的延伸方向则与该板连接面310b垂直。\n这种电连接器300是通过下述方法制造的,即将所有的相应的接 触部分322相对于附着部分321弯折,然后将该附着部分321和接触 部分322的根部插入-模压(insert-molding)进该外壳310。然 后,将该接触320的接触部分323穿过该电路板片上的通孔(图中未 画出),并用焊料焊接的方法将该电连接器300安装在该电路板上。\n但是,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这些传统电连接器200和300中却 遇到了下述问题。\n具体地说,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两种传统电连接器200和300 中,需要将接触220、320的接触部分222、322相对于附着部分221、 321弯折一角度α°。由于在这弯折的过程中会发生反弹效应,因而很 难将该接触220、320的接触部分222、322很精确地弯到合适的角度。 而且,由于在各个接触220、320之间的反弹力的大小存在一些变化, 因而借助一种单一的弯折操作就不可能将所有的接触220、320的接触 部分222、322很精确地弯折到合适的角度。因此,可能存在有下述情 况,为了提高该接触部分222、322弯折角度的精度,就需要进行分别 的弯折操作,因而将导致较高的制造成本。\n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电连接器中,相对于该电路板,与配 套连接器配接的方向是倾斜的,就不再需要将许多的接触引脚部分 (leg part)相对于与该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弯折一倾角,因 而就可避免该引脚部分位置精度的下降,从而可避免由这样的弯折过 程所引起的制造成本的升高。\n发明内容\n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的一个电连接器应是这样的电连接 器,它包括一外壳、很多的接触、以及一引脚部分对准板(leg part alignment plate);所述外壳具有倾斜的板连接面,它和与该配套的 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构成一特定的夹角;所述很多的接触 与上述的外壳相连,而且具有一些平行于该配接方向延伸并插入该电 路板通孔的引脚部分;而该引脚部分对准板具有很多与该引脚部分对 准的通孔,而且它还可沿该配接方向移动;这种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该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件,这些固定件具有螺栓连接板部分,所述螺 栓连接板部分是平行于该板连接面延伸的,且其中,在近似螺栓连接 板部分地中心处形成有与该板连接面垂直延伸的阴螺纹部分,以及紧 固引脚部分,所述紧固引脚部分与这些螺栓连接板部分连接,而且其 延伸方向与该配接方向平行。\n在这种电连接器中,通过该引脚部分对准板来对准很多接触的引 脚部分,以及固定件的紧固引脚部分分别沿与该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 接方向插入到该电路板的通孔中,而且当该外壳的各板连接面的一个 边缘与电路板接触时,使该外壳或电路板转动,以使得该电路板沿该 外壳的板连接面安置。因此,该电路板就被该固定件的紧固引脚部分 紧固在一种状态上,其中,同该配套的电连接器配接的方向相对于该 电路板来说是倾斜的。之后,连接螺栓被螺纹固定在该固定件的阴螺 纹部分上,同时该电路板就被夹在连接螺栓和阴螺纹部分之间。因此 该电连接器就被固定在该电路板上。然后,再通过将该接触的引脚部 分焊接在该电路板上将该电连接器安装在该电路板上。这里,由于不 需将很多的接触的引脚部分相对于与该配套电连接器配接的方向作倾 斜弯折,因此就可避免该引脚部分的位置精度的下降,和避免由这样 的弯折过程所引起的制造成本的上升。此外,当该电路板沿该板连接 面放置时,由于该板连接面与同该配套电连接器配接的方向垂直的平 面倾斜了一特定的角度,同时该接触的引脚部分是平行于该配接方向 延伸的,因此该接触的引脚部分就与该电路板中的通孔的上边缘接 触,因而,使该电路板向垂直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的平面返 回的力就会起作用,从而使该电连接器从该电路板向上浮起(float up)。在这种情形,由于该电路板是被该固定件的紧固引脚所紧固, 和由于该连接螺栓是被螺纹固定在该固定件的阴螺纹部分中,同时该 电路板夹持在该连接螺栓和该阴螺纹部分之间,因而该电连接器就不 会从该电路板向上浮起。而且,由于该阴螺纹部分的延伸方向是与该 板连接面垂直的,所以该连接螺栓的连接姿态就是与该板连接面垂直 的,因而上述的使该电连接器从该电路板向上浮起的力就可有效地被 阻止。\n此外,本申请的电连接器的优选特征是,该外壳具有螺栓插入孔, 它与阴螺纹部分是相通的,而且这些螺栓插入孔都是在沿该配接方向 的模取出方向上形成的。\n在这电连接器中,不需要滑模(slide mold)来形成该螺栓插入 孔;因此就可降低该外壳的制造成本。\n而且,本申请的另一电连接器是这样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 外壳,该外壳具有一些板连接面,该板连接面相对于与该配套电连接 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了一特定的角度;很多的接触,这些接 触与该外壳相连,而且这些接触还具有与配接方向平行并插入电路板 的通孔的引脚部分;以及一引脚部分对准板,其上具有很多与该引脚 对准的通孔,而且该板是还可沿配接方向移动的。这个电连接器的特 征是,平行于板连接面延伸的螺母容纳孔(nut accommodating hole) 是做在该外壳中的,并将螺母这样插入螺母容纳孔中,以使得阴螺纹 部分的取向与该板连接面垂直。\n在这电连接器中,将被引脚部分对准板所对准的该很多接触的引 脚部分沿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插入该电路板的通孔中,而且 当该外壳的各板连接面的一个边缘与该电路板接触时,使该外壳或电 路板转动,以便将该电路板沿该外壳的板连接面放置。之后,将连接 螺栓与该螺母的阴螺纹部分螺纹固定,这样就将该电路板夹持在这些 连接螺栓和阴螺纹部分之间。因此,该电连接器就被固定在该电路板 上。然后,再通过将该接触的引脚部分焊接在该电路板上就可将该电 连接器安装在该电路板上。这里,由于不需将很多的接触的引脚部分 相对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作倾斜弯折,因此就可避免该引脚 部分位置精度的下降,和避免由这样的弯折过程所引起的制造成本的 上升。此外,当该电路板沿该板连接面放置时,由于该板连接面相对 于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了一特定的角度,同 时该接触的引脚部分是平行于该配接方向延伸的,该接触的引脚部分 就会触及该电路板中通孔的上边缘,因而使该电路板返回与该配套电 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的力就会起作用,从而使该电连接器从 该电路板向上浮起。在这种情形,由于该连接螺栓是用螺纹固定在该 螺母的阴螺纹部分中,这样就将该电路板夹持在该连接螺栓和该阴螺 纹部分之间,因而该电连接器就不会从该电路板向上浮起。而且,由 于该螺母是这样插入该螺母容纳孔中,使得阴螺纹部分的延伸方向是 与该板连接面垂直的,所以该连接螺栓的连接姿态就是与该板连接面 垂直的,因而上述的使该电连接器从该电路板向上浮起的力就可有效 地被阻止。\n本申请的另一电连接器的优选特征在于,该很多接触的引脚部分 的长度从该电连接器的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变长,因而该引脚部分对准 板的至少底表面的位置应按该引脚部分的相应长度来设置,以便使从 该底面伸出的引脚部分的长度保持基本恒定。\n在这种电连接器中,位于该第二侧的较长的引脚部分可得到有效 的保护。\n附图说明\n图1画出了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第一种工作配置;图1(A)是一 顶视图,图1(B)是一前视图,图1(C)是一右侧视图。\n图2是沿图1(B)的线2-2截取的剖面图。\n图3是沿图1(B)的线3-3截取的剖面图。\n图4画出了去掉了固定件和引脚部分对准板的图1所示的电连接 器;图4(A)是一顶视图,而图4(B)是一前视图。\n图5是一沿图4(B)的线5-5截取的剖面图。\n图6画出了用于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一个固定件;图6(A) 是一顶视图,图6(B)是一前视图,图6(C)是一左视图,图6(D) 是一右视图。\n图7画出了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安装在一电路板上的状态;图7 (A)是一右视图,图7(B)是沿图1的线7B-7B截取的剖面图。\n图8图示出本发明的该电连接器的第二种工作配置,图8(A)是 是一顶视图,图8(B)是一前视图,图8(C)是一右视图。\n图9是一沿图8(B)的线9-9截取的剖面图。\n图10画出了用于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一个固定件;图10(A) 是一顶视图,图10(B)是一前视图,图10(C)是一右视图。\n图11画出了用于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一个螺母;图11(A) 是一左视图,图11(B)是一顶视图,图11(C)是一前视图。\n图12是一表示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安装在一电路板上的状态的右 视图;\n图13是一使用了引脚部分对准板的改进例子的电连接器的剖面 图。\n图14画出了一电连接器的传统例子,图14(A)是一侧视图,图 14(B)是一表示一配套电连接器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该电连接器啮合 时的侧视图。\n图15画出了电连接器的另一传统例子;图15(A)是一透视图, 而图15(B)是一剖面图。\n具体实施方式\n其次,本发明的工作配置将借助所附的数字来描述。图1画出了 本发明的该电连接器的第一种工作配置;图1(A)是一顶视图,图1 (B)是一前视图,图1(C)是一右视图。图2是沿图1(B)的线2- 2截取的剖面图。图3是沿图1(B)的线3-3截取的剖面图。图4画 出了去掉了固定件和引脚部分对准板的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图4(A) 是一顶视图,而图4(B)是一前视图。图5是一沿图4(B)的线5-5 截取的剖面图。图6画出了用于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一个固定件; 图6(A)是一顶视图,图6(B)是一前视图,图6(C)是一左视图, 图6(D)是一右视图。图7画出了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安装在一电路 板上的状态;图7(A)是一右视图,图7(B)是沿图1的线7B-7B截 取的剖面图。\n如图1所示,该电连接器1包括一外壳10,很多的接触20,一引 脚部分对准板30,一对固定件40,和一金属壳(metal shell)50。\n这里,该外壳10包括基本上矩形的向长度方向(就是图1(A)的 左右方向)延伸的基座部分(base part)11,和基本上矩形的配接部 分(mating part)12,它是从该基座部分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 这外壳10是用绝缘树脂模制而成的。\n一对板连接部分13设置在该基座部分11的两端(相对于该基座 部分的长度方向),从该基座部分11的底表面向下突出。在相应板连 接部分13的底表面上形成的板连接面13a相对于与配套的电连接器 (未画出)的配接方向(也就是,图1(C)和图2中中心轴CL延伸的 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一特定的角度θ°。这些板连接面13a这样倾 斜,为的是使该面从该板连接部分13的前面(就是图1(C)和图2 的左面)到该板连接部分13的后面逐渐升高。此外,在每个板连接部 分13中都做有一固定件容纳凹槽13b,从相应的板连接部分13的上表 面向下凹进,而且这固定件的容纳凹槽13b的下表面13c被形成为与 相应的板连接面13a平行。如图2和图4(A)所示,在每个固定件容 纳凹槽13b的下表面13c的前后端部形成有一对固定件压配通孔 (press-fitting through-hole)13d。该相应的固定件的压配通孔 13d的延伸方向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平行。而且,在图2中很 清楚地表明,连通底表面13c和板连接面13a的螺栓插入孔13e被做 在每个固定件的容纳凹槽13b的底表面13c的近似中心的地方。这个 螺栓插入孔13e是沿配接方向模具取出方向形成的。因此,并不需要 滑模来形成该螺栓插入孔13e,因而就可降低该外壳10的制造成本。 此外,如图1和图4所示,在基座部分11的前后面的两端部上开有两 对沟槽11a,这些沟槽能使该引脚部分对准板30的紧固臂33沿该配套 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移动。如图1、3、4和5所示,将紧固突起11b 和11c形成为这样,以使这些紧固突起11b和11c能突进相应的沟槽 11a中,紧固突起11b和11c位于紧固臂33的紧固突起34的上面和 下面,并能临时将该引脚部分对准板30紧固住。\n此外,如在图1、4、和7中所示那样,在配接部分12中形成有两 个与该配套的电连接器啮合的配接凹槽(mating recess)15(前面和 后面),该配接部分12具有一沿长度方向插入这些配接凹槽15之间 的分隔板14。很多的接触插入孔16以一特定的间距沿长度方向形成在 相应的配接凹槽15的前部和后部。该相应的接触插入孔16与基座部 分11的底表面相通。此外,制做了一对引导与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的 导向柱17,使得这些导向柱17从该配接部分12的(相对于长度方向 上的)两端部伸出。\n其次,每个接触20具有一沿着该配套电连接器配接的方向伸出的 压配部分21,并被压配进该外壳10的相应接触插入孔16中;这些接 触20都是用金属片冲压成形制作的。而且,每个接触20都具有:一 从该压配部分21向上延伸并凸进该外壳10的配接凹槽15的弹性接触 部分22;一过渡部分23,它从该压配部分21的下端与配接方向成直 角地弯折;以及一引脚部分24,它是从过渡部分23的小端这样弯折而 成,使得这引脚部分24与配接方向平行。该相应的接触20是通过压 配的方法将其压配进接触插入孔16来固定的,这些接触插入孔在该外 壳10的相应配接凹槽15中形成为两列。然后通过调节该过渡部分23 的长度将该接触的引脚部分24以交错排列的配置沿相应列的方向排 列,并在穿过该引脚部分对准板30的通孔31后插入做在该电路板PCB 中的通孔TH中。此外,在图7中很清楚的画出,该很多接触20的引 脚部分24从后侧向前侧逐渐变长。\n此外,该引脚部分对准板30由一矩形平板构成,该矩形平板具有 多个与接触的引脚部分24对准的通孔31;这引脚部分对准板30是用 绝缘树脂模制而成。在图7(B)中很清楚的画出,在该引脚部分对准 板30的通孔31的上边缘形成有一锥形表面32,用来引导该接触20 的引脚部分24的插入。而且,两对紧固臂33被形成为这样,使得这 些紧固臂33从该引脚部分对准板30的两端部(相对于长度方向)的 前、后边缘向上伸出,该紧固臂33进入该外壳10的沟槽11a和允许 该引脚部分对准板30沿配接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紧固突起34都 形成为从该相应的紧固臂33的小端向内突出,以便进入该外壳10的 突起11b和11a之间的空间中。此外,如图7(B)所示,多个与该电 路板PCB的上表面接触的托脚(standoff)35和插入做在电路板PCB 内的通孔(图中未画出)以使引脚部分对准板30被定位的两个柱36 被形成为这样,使得它们都从该引脚部分对准板30的下表面突出。\n每个固定件40都具有一螺栓连接板部分41,一对压配固定部分 42,和一对紧固引脚部分44;这些固定件是通过将金属板片冲压成形 的方法制做的。这里,在图2中很清楚画出,螺栓连接板部分41与该 外壳10的相应板连接面13a平行延伸,并被支撑在相应的固定件容纳 凹槽13b的底表面13c上。而且,在螺栓连接板部分41的近似中心的 地方做有一与相应的板连接面13a垂直的阴螺纹部分45。而且,该压 配固定部分42从该螺栓连接板部分41的前后端平行于该配套电连接 器的配接方向向下延伸,并通过压配固定在该外壳10的固定件的压配 通孔13d中。在每个压配固定部分42的两侧边缘上都做有用于压配的 倒勾43。而且紧固引脚部分44平行于该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从该 压配固定部分42的下端向下延伸;这些紧固引脚部分44穿过该固定 件的压配通孔13d,并从该板连接面13a向下伸出。在图6中很清楚的 表示出,每个紧固引脚部分44都是由一对弹性臂44a形成,在该臂的 小端具有紧固部分44b。\n此外,该金属壳50具有一主体部分51、多个舌片部分(tongue part)52、和多对引脚部分53,主体部分设置在该外壳10的基座部 分11之内,并具有下述配置,它包围着配接部分12的外周,多个舌 片部分52从该主体部分51的上端向上延伸并设置在该配接部分12的 前面和后面上,而该多对引脚部分53从该主体部分51的前、后下端 向下延伸,并在相对于配接方向作直角弯折后与配接方向平行。该金 属壳50是通过使金属片冲压成形的方法来制作的。弹性紧固部分52a 被安装在相应的舌片部分52上,与外壳10的基座部分11的表面接触 并阻止该金属壳50向下移动。而且该引脚部分53在通过做在该引脚 部分对准板30上的通孔31之后,插入做在该电路板PCB上的通孔TH 中。而且,在图7中很清楚地表示出,在前侧的引脚部分53的长度比 在后面的引脚部分的长度长。\n此外,在图1中,符号60表示电源接线端;这些电源接线端在通 过做在引脚部分对准板30上的通孔31之后,也被插入做在电路板PCB 上的通孔TH中。\n下面,将主要借助图7来对用来将电连接器1安装在电路板PCB 上的一个方法实例进行描述。\n首先,引脚部分对准板30的柱36、被引脚部分对准板30对准的 很多接触的引脚部分24、金属壳50的引脚部分53和固定件的紧固引 脚部分44都分别沿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插进电路板PCB的通孔 TH中。使这种插入继续进行,当外壳10的板连接面13a的前边缘与电 路板PCB的表面接触时,将电路板PCB朝图7(A)和7(B)中的箭头 A所示方向转动,或将外壳10朝箭头A所示的相反方向转动,以便使 电路板PCB顺着外壳10的板连接面13a放置。当这样做时,紧固突起 34的临时紧固状态就被释放,因而引脚部分对准板30也与电路板PCB 一起朝箭头A所示方向向上转动;因此,由配接方向(与配套的电连 接器配接的方向)和电路板PCB所形成的夹角就变成90°-θ°,因 而电路板PCB就被固定件40的紧固部分44b紧固在这种状态上,配接 方向相对于电路板PCB是倾斜的。之后,从电路板PCB下面将连接螺 栓70的螺纹拧紧在固定件40的阴螺纹部分45上,这时电路板PCB就 被夹持在连接螺栓70与阴螺纹部分45之间。因此,电连接器1就被 固定在电路板PCB上。然后,再通过将接触20的引脚部分24、金属壳 50的引脚部分53、以及电源接线端60焊接在电路板PCB上就可将电 连接器1安装在电路板上。此外,还可将固定件40的紧固引脚部分44 焊接在电路板PCB上,以便增加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PCB的连接强度。\n在上述的安装中,不需要将很多的接触20的引脚部分24向配套 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弯折。因此,就避免了引脚部分的定位精度的 下降,从而也可避免由这种弯折过程所引起的制造成本的升高。此外, 虽然板连接面13a相对于与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倾 斜了一特定的角度θ°,但接触20的引脚部分24的延伸方向却是与 这个配接方向平行的。因此,当电路板PCB沿板连接面13a放置时, 如图7(B)所示,接触20的引脚部分24就与做在电路板PCB中的通 孔TH的上边缘接触,因而使电路板PCB向垂直于配接方向的平面返回 的力就起作用,因而使电连接器1从电路板PCB向上浮起(float up)。 在本情形中,电路板PCB是被固定件40的紧固部分44b紧固,而且 连接螺栓70的螺纹是拧紧在固定件40的阴螺纹部分45上,这样电路 板PCB就被夹持在连接螺栓70与阴螺纹部分45之间。因此,电连接 器1就不会从电路板PCB向上浮起。而且,由于阴螺纹部分45的延伸 方向是与板连接面13a垂直的,因而连接螺栓70就可垂直地连接在板 连接面13a上,因此上述的使电连接器1从电路板PCB向上浮起的力 就可被有效地阻止。\n下面,将借助图8-图12来对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第二种工作配 置加以描述。图8图示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第二种工作配置;图8 (A)是一顶视图,图8(B)是一前视图,而图8(C)是一右视图。 图9是一沿图8(B)的9-9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0表示一个用于图 8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固定件;图10(A)是一顶视图,图10(B)是一 前视图,而图10(C)是一右视图。图11表示一个用于图8所示的电 连接器的螺母;图11(A)是一左视图,图11(B)是一顶视图,而图 11(C)是一前视图。图12是一表示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安装在一电 路板上的状态的右视图。\n如图8所示,电连接器101具有一外壳110、很多的接触120、 一引脚部分对准板130、一对固定件140、一金属壳150、以及一对螺 母160。\n这里,与图1所示的外壳10相同,外壳110具有一基本上是矩形 的沿长度方向延伸(也就是,图8(A)中的左右方向)的基座部分111, 和一基本上是矩形的从基座部分1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配接部分 112。这个外壳110是用绝缘树脂模制而成。\n一对从基座部分111的底表面向下突出的螺母连接部分118设置 在基座部分111的两个端部(相对于长度方向),和一对从螺母连接 部分118的底表面向下突出的板连接部分113设置在两个螺母连接部 分118的外侧(相对于长度方向)。板连接面113a形成在每个板连接 部分113的底表面上并相对于垂直于配套电连接器(图中未画出)的 配接方向(就是图8(C)的中心轴CL延伸的方向)的平面倾斜一特定 的角度θ°。这些板连接面113a这样倾斜,为的是使得面从板连接部 分113的前面(就是图8(C)的左侧)到板连接部分113的后面逐渐 升高。而且,在每个板连接部分113的近似中心的地方(相对于前-后 方向来说)形成有一固定件的压配通孔113b,通孔的延伸方向是与配 接方向平行的。\n此外,在图9中很清楚地画出,在相应的螺母连接部分118的前 面和后面形成有沟槽118a,它允许引脚部分对准板130的紧固臂131 沿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移动。紧固突起118b和118C被形成为 这样,以使得这些突起118b和118c能伸进相应的沟槽118a中,这些 突起处于紧固臂131的紧固突起132的上面和下面并暂时将引脚部分 对准板130紧固。又,如象在图9中很清楚地画出的那样,螺母容纳 孔118d被做在相应螺母连接部分118的前面上的紧固突起118c的下 面,孔118d的延伸方向与底表面平行,而底表面是平行于板连接面 113a制做的。又在相应螺母连接部分118的底表面的近似中心的地 方,这样形成螺栓插入孔118e,使得这些螺栓插入孔118e与螺母容 纳孔118d垂直。\n此外,正如图1所示的配接部分12那样,在带有隔板部分114 的配接部分中形成有两个可与配套电连接器配接的配接凹槽115(前面 和后面的配接凹槽),隔板沿长度方向延伸并插入这些配接凹槽115 之间。多个接触插入孔116以一特定的间距沿长度方向形成于相应配 接凹槽115的前部和后部。相应的接触插入孔116是与基座部分111 的底面相通的。而且,一对导向柱117被形成为这样,以使得导向柱 117从配接部分112的两个端部突出(相对于长度方向),它可引导 与配接部分的配接。\n其次,相应的接触120具有与图1,4和7中所示接触完全相同的 构造和形状;每个接触120都具有一压配部分、一弹性接触部分、一 过渡部分、和一引脚部分121,引脚部分被从过渡部分的小端这样弯 折,以便使这引脚部分121平行于配接方向延伸。而且,在通过引脚 部分对准板130上开的通孔(图中未画出)之后,就将接触20的引脚 部分121插入在电路板PCB上开的通孔(图中未画出)中。此外,在 图12中很清楚地表明,很多接触120的引脚部分121在长度上从后面 到前面是逐渐增加的。\n此外,引脚部分对准板130的基本结构是与图1所示的引脚部分 对准板30的结构相同的;这个引脚部分对准板130是由一具有多个通 孔的矩形平板构成,这些通孔是对准接触120的引脚部分121的,而 且这个引脚部分对准板130是用绝缘树脂模制而成。而且,两对紧固 臂131被形成为这样,使得这些紧固臂131在引脚部分对准板130的 两端部(相对于长度方向)的前后边缘处向上伸出,这些紧固臂进入 外壳110的沟槽118a,并允许引脚部分对准板130沿配接方向移动。 如图9所示,紧固突起132被形成为这样,使得这些紧固突起132从 相应紧固臂131的末端向内突出,进入外壳110的紧固突起118b和 118c之间的空间中并暂时将引脚部分对准板130紧固。此外,多个与 电路板PCB的上表面接触的托脚(图中未画出)和两个插进在电路板 PCB上形成的通孔中从而将引脚部分对准板130定位的柱子133被形 成为这样,使得这些部分从引脚部分对准板130的下表面伸出。\n如图10所示,每个固定件140都具有一矩形平板形的压配部分141 和一从压配部分141向下伸出的紧固引脚部分143。这些固定件140 是用金属板冲压而成。这里,压配部分141是被压配进做在外壳110 中的相应固定件的压配通孔113b内。在压配部分141的两侧边缘做有 压配倒勾142。而且,紧固引脚部分143是由一对弹性臂143a构成, 在这紧固臂的小端设有紧固部分143b;当压配固定件140时,这紧固 引脚部分143就从相应的板连接面113a向下突出。\n此外,金属壳150具有与图1和图7所示的金属壳50完全相同的 结构;这金属壳150具有一主体部分(图中未画出)、多个舌片部分 151、和多对引脚部分152,主体部分设置在外壳110的基座部分111 的里面,配置成将配接部分112的的周边包围起来,舌片部分从主体 部分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安置在配接部分112的前面和后面,引脚部分 从主体部分的前和后下端向下延伸,并在作直角弯折后与配接方向平 行。此外,在每个舌片部分151上还设置有一弹性的紧固部分151a, 这弹性部分与外壳110的基座部分111的表面接触,并阻止金属壳150 向下移动。又,引脚部分152在通过做在引脚部分对准板130上的通 孔之后就插入电路板PCB的通孔中。如图12所示,在前面的引脚部分 152的长度比在后面的引脚部分152的长度长。\n此外,如图11所示,每个螺母160在中心都具有一阴螺纹部分 161和在两侧具有一对耳朵部分162。在图9中很清楚地表示出,从螺 母连接部分118的前表面将相应的螺母160这样插入并固定在螺母容 纳孔118d中,使得螺母的阴螺纹部分161与螺栓插入孔118e相通。 因此,螺母160相对于同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就倾斜 一特定的角度θ°,而且阴螺纹部分161的延伸方向就与板连接面 113a垂直。\n此外,在图8中,符号170表示电源接线端;这些电源接线端在 通过形成在引脚部分对准板130中的通孔后,也被插进在电路板PCB 内形成的通孔中。\n下面,将主要借助图12来对用于将电连接器101安装在电路板PCB 上的一个方法实例加以描述。\n首先,引脚部分对准板130的柱子133、被引脚部分对准板130 对准的很多接触120的引脚部分121、金属壳150的引脚部分152、以 及固定件140的紧固引脚部分143都沿同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分 别插入电路板PCB的通孔之中。使这种插入继续进行,当外壳110的 板连接面113a的前边缘触及电路板PCB的表面时,电路板PCB朝图12 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或者外壳110朝箭头A所示的相反方向转 动,以便将电路板PCB沿板连接面113a安置。完成后,引脚部分对准 板130也会与电路板PCB一起朝箭头A所示的方向向上转动;因此, (与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和电路板PCB所形成的夹角就成为 90°-θ°,因而在电路板PCB就被固定件140的紧固部分143b紧固 在这种状态上,其中配接方向相对于电路板PCB就是倾斜的。之后, 从电路板PCB下面将连接螺栓80的螺纹拧紧在螺母160的阴螺纹部分 161上,这时电路板PCB就被夹持在连接螺栓80与阴螺纹部分161之 间。因此,电连接器101就被固定在电路板PCB上。然后,再通过将 接触120的引脚部分121、金属壳150的引脚部分152、以及电源接线 端170焊接在电路板PCB上的方法就可将电连接器1安装在电路板PCB 上。此外,还可将固定件140的紧固引脚部分143焊接在电路板PCB 上。\n同第一种工作配置一样,上述的安装过程也不需要将很多接触120 的引脚部分121向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作倾斜弯折。因此就可避 免引脚部分的位置精度的下降,同时还可避免由这样的弯折过程所引 起的制造成本的上升。\n此外,当将电路板PCB沿板连接面113a放置时,一个使电连接器 101从电路板PCB向上浮起的力就起作用;但是,由于电路板PCB是 被固定件140的紧固部分143b所紧固,和由于连接螺栓80是用螺纹 拧紧在螺母160的阴螺纹部分161上,这样电路板PCB就被夹持在连 接螺栓80和阴螺纹部分161之间,因而电连接器101就不会从电路板 PCB向上浮起。而且,由于阴螺纹部分161的延伸方向是与板连接面 113a垂直的,因此连接螺栓80就能与板连接面113a垂直连接,因而 上述的引起电连接器101从电路板PCB向上浮起的力就可被有效地阻 止。\n本发明的一些工作配置已在上面作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 于这些工作配置;各种改变都是可能的。\n例如,用于第一种工作配置的引脚部分对准板30是被构造成一矩 形平板;但是,如图13所示,也可将这种引脚部分对准板形成为一阶 梯形部分,该阶梯形部分按照引脚部分24,53的长度在从电路板PCB 的转动中心一侧(就是前侧)向相对侧(就是后侧)的横截面是逐步 升高的,以这种状态,其中电路板PCB是沿板连接面13a放置的,而 且,还在相应的阶梯上形成有沿配接方向延伸的通孔31。这样,就可 使从引脚部分对准板30的下表面伸出的引脚部分24、53的长度做得 基本恒定,因而就可使位于前面的(就是图13左侧的)较长的引脚部 分24、53得到特别有效的保护。此外,代替使用阶梯形,还可将至少 引脚部分对准板30的底表面形成为一平表面,它在安装好之后就是一 平行于电路板PCB的上表面的倾斜表面。而且,在第二种工作配置中 所使用的引脚部分对准板130也可形成为与图13所示的引脚部分对准 板30相同的形状。\n在本申请的一个电连接器中,如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外壳, 它具有板连接面,该面与同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构 成一特定的倾斜角;很多的与这个外壳相连的接触,这些接触具有与 配接方向平行延伸并插入电路板的通孔中的引脚部分;以及引脚部分 对准板,它具有很多的与引脚部分对准的通孔,而且它还可沿配接方 向移动;这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件,这些固定件又具有与板连接面 平行延伸的螺栓连接板部分,且其中与板连接面垂直延伸形成于这些 螺栓连接板部分的近似中心处;以及紧固引脚部分,其与这些螺栓连 接板部分相连而且其延伸方向与配接方向平行。因此,在这种电连接 器中,由于与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相对于电路板来说是倾斜 的,因此就不需要将很多接触的引脚部分向配套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 倾斜弯折,因而就可避免引脚部分的位置精度的下降,和避免由这样 的弯折过程所引起的制造成本的上升。而且,由于阴螺纹部分的延伸 方向是与板连接面垂直的,因此连接螺栓就可垂直地连接在板连接面 上,因而上述的使电连接器从电路板向上浮起的力(这是由于与配套 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相对于电路板是倾斜的原因所引起的)就可被有 效地阻止。\n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外壳具有与阴螺纹部 分相通的螺栓插入孔,而且这些螺栓插入孔都是沿配接方向在模具取 出方向形成的。因此不需要使用滑动模具来形成螺栓插入孔,因而就 可降低外壳的制造成本。\n此外,在本申请的另一电连接器中,电连接器包括:一外壳,它 具有板连接面,连接面同与配套的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垂直的平面构 成一特定的倾斜角;很多的与这个外壳相连的接触,这些接触具有与 配接方向平行延伸并插入一电路板的通孔中的引脚部分;以及引脚部 分对准板,它具有很多的与引脚部分对准的通孔,而且它还可沿配接 方向移动;而且,在这电连接器中,外壳中还做有与板连接面平行的 螺母容纳孔,将螺母这样插入这些螺母容纳孔中,以便使阴螺纹部分 的取向与板连接面垂直。因此,在这电连接器中,由于与配套电连接 器的配接方向相对于电路板来说是倾斜的,因此就不需要向与配套的 电连接器的配接方向弯折,因而就避免了引脚部分的定位精度的下 降,和避免由这种弯折过程所引起的制造成本的升高。此外,由于螺 母这样插入螺母容纳孔中,使得阴螺纹部分的延伸方向与板连接面垂 直,因而连接螺栓就可与板连接面垂直连接,因而使电连接器从电路 板向上浮起的力就可被有效地阻止。\n本申请的该另一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多个接触的引脚部分的长 度从电连接器的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变长,因而引脚部分对准板的至少 底表面的位置可按引脚部分的相应长度来设置,以便使从底表面伸出 的引脚部分的长度基本保持恒定。因此,位于第二侧的较长的引脚部 分就可得到有效的保护。
法律信息
- 2013-05-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H01R 12/14
专利号: ZL 02104993.9
申请日: 2002.03.29
授权公告日: 2006.12.13
- 2010-05-1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变更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地址由日本神奈川县变更为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
- 2006-12-13
- 2004-06-09
- 2002-11-13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