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顶盖及空调器 |
申请号 | CN202123307012.3 | 申请日期 | 2021-12-2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IPC分类号 | F;2;4;F;1;3;/;2;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赫明亮;张雄菲;张昊;成汝振 |
代理机构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泽;臧建明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及空调器,空调器技术领域。其中,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翻边;顶盖本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过渡段,过渡段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顶盖。过渡段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通过过渡段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平缓过渡,从而可以减少顶盖在注塑成型后出现缩水痕迹。此外,通过将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可以减少熔料的使用,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1.一种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本体和翻边;
所述顶盖本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翻边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边缘,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平缓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第二厚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差等于所述第二厚度差,所述第一厚度差为0.08~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设置有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过渡面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均为斜曲面或斜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皮纹面,所述皮纹面紧贴所述第二本体的边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纹面所在的区域为以所述第二本体的边缘为起始往所述第二本体的中心的方向上8~10mm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厚度为2~3mm,在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本体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翻边的长度为40~45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背离所述过渡段的边缘,所述卡合部与空调器的壳体卡合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顶盖及空调器\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盖及空调器。\n背景技术\n[0002] 空调器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庭设备,其能够对房间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的要求。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换热器,机壳包括壳体和顶盖,壳体呈管状,顶盖设置在壳体顶端。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翻边,顶盖本体的边缘部分设置翻边,顶盖一般采用壁厚一致原则进行设计。\n[0003]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顶盖的美观性,顶盖的顶盖本体和翻边采用厚壁设置,翻边显著凸出于顶盖本体。\n[0004] 然而,顶盖通过注塑成型后,顶盖的外表面会出现大面积缩水的问题。\n实用新型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及空调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的顶盖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会出现缩水的问题。\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n[000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翻边;所述顶盖本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翻边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边缘,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平缓过渡。\n[0008]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第二厚度差。\n[0009]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厚度差等于所述第二厚度差,所述第一厚度差为0.08~0.12mm。\n[0010]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段设置有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过渡面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n[0011]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均为斜曲面或斜平面。\n[0012]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皮纹面,所述皮纹面紧贴所述第二本体的边缘设置。\n[0013]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皮纹面所在的区域为以所述第二本体的边缘为起始往所述第二本体的中心的方向上8~10mm的区域。\n[0014]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本体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翻边的长度为40~45mm;所述翻边的厚度为2~3mm。\n[0015]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背离所述过渡段的边缘,所述卡合部与空调器的壳体卡合连接。\n[00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如上所述的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壳体上。\n[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及空调器,顶盖本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过渡段,过渡段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通过过渡段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平缓过渡,从而可以减少顶盖在注塑成型后出现缩水痕迹。此外,通过将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可以减少熔料的使用,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n[0018]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n附图说明\n[0019] 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n[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顶盖的结构示意图;\n[0021] 图2为图1中的顶盖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n[0022] 图3为1中的顶盖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n[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的结构示意图。\n[0024] 附图标记说明:\n[0025] 1‑顶盖;\n[0026] 10‑顶盖本体;\n[0027] 101‑通孔;\n[0028] 102‑‑加强筋;\n[0029] 11‑第一本体;\n[0030] 12‑第二本体;\n[0031] 121‑皮纹面;\n[0032] 122‑卡合部;\n[0033] 13‑过渡段;\n[0034] 20‑翻边;\n[0035] 2‑壳体。\n[0036]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n具体实施方式\n[0037] 在相关技术中,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翻边,顶盖本体的边缘部分设置翻边,顶盖一般采用壁厚一致原则进行设计。顶盖的顶盖本体和翻边采用厚壁设置,翻边显著凸出于顶盖本体,会提高顶盖的美观性。顶盖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浇口位于顶盖本体远离边沿的一端,由于顶盖本体采用厚壁设置,导致顶盖本体靠近浇口的位置出现注塑打不满的情况,从而导致顶盖的外表面成型后出现大面积缩水问题。\n[0038]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发现可将顶盖本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过渡段,过渡段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通过过渡段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平缓过渡,从而可以减少顶盖的外表面在注塑成型后出现缩水痕迹。此外,通过将第一本体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可以减少熔料的使用,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n[003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n[004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顶盖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1中的顶盖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的结构示意图。\n[0041] 实施例一\n[0042]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以附图中箭头X所指的方向为顶盖的左侧,则与之相反的方向的为顶盖的右侧;以箭头Y所指的方向为顶盖的前侧,则与之相反的方向为顶盖的后侧;以箭头Z所指的方向为顶盖的上侧,则与之相反的方向为顶盖的下侧。\n[0043]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盖1,包括顶盖本体10和翻边20;顶盖本体10包括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过渡段13,过渡段13设置在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之间,翻边20垂直设置在第一本体11的边缘,第一本体11的厚度大于第二本体12的厚度,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h1,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平缓过渡。\n[0044] 其中,顶盖1是通过注塑方式形成。由于顶盖本体10的第一本体11的边缘设置有翻边20,且第一本体11的厚度较厚,还考虑到第一本体11的美观性,顶盖1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浇口不可埋设在第一本体11附近;第二本体12的边缘没有翻边20,第二本体12的厚度较薄,顶盖1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浇口埋设在第二本体12的边缘附近,由于第二本体12与空调器的壳体2连接,浇口可隐藏在顶盖1与空调器的壳体2之间,从而不影响第二本体12的美观性。\n[0045] 顶盖本体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方形等形状,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制。\n[0046] 第一本体11的厚度等于翻边20的厚度,第一本体11的厚度大于第二本体12的厚度,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h1。\n[0047] 第一本体11的形状与第二本体1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设置。\n[0048] 第一本体11的厚度可以为2~3mm。在其它方式中,第一本体11的厚度也可以为其它值,在此不做具体设置。\n[0049] 第一厚度差h1可以为0.08~0.12mm。在其它方式中,第一厚度也可以为其它值,在此不做具体设置。\n[005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是指顶盖本体10安装在空调器的壳体2上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暴露出的表面,也即是,图2中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n12位于+Z方向的表面。\n[0051] 在一些实施中,顶盖本体10的形状为近似圆形。顶盖本体10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本体11、过渡段13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的厚度为2.5mm,第二本体12的厚度为\n2.4mm,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差h1为0.1mm,过渡段\n13使得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平缓过渡。在此实施例中,过渡段13使得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平缓过渡。\n[0052] 第一方向可以为顶盖本体10的对称线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为顶盖1的安装方向,在此不做具体设置。\n[005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顶盖本体10包括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和过渡段13,过渡段13设置在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之间,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h1,通过过渡段13使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平缓过渡,从而可以减少顶盖1的外表面在注塑成型后出现缩水痕迹。此外,通过将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一厚度差h1,可以减少熔料的使用,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还可以降低顶盖1的整体重量。\n[0054] 可选的,如图2所示,第一本体11的内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第二厚度差h2。如此设置,通过过渡段13使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平缓过渡,从而可以减少顶盖1的内表面在注塑成型后出现缩水痕迹,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顶盖1的生产质量。\n[0055] 其中,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内表面是指顶盖本体10安装在空调器的壳体2上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未暴露出的表面,也即是,图2中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位于‑Z方向的表面。\n[0056] 第一厚度差h1可以等于第二厚度差h2,也可以不等于第二厚度差h2,在此不做具体设置。为了便于顶盖1的设计和加工,第一厚度差h1可以等于第二厚度差h2。\n[0057] 在一些实施中,顶盖本体10的形状为近似圆形。顶盖本体10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本体11、过渡段13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的厚度为2.5mm,第二本体12的厚度为\n2.3mm,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差h1为0.1mm,第一本体11的内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差h2为0.1mm,过渡段13使得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平缓过渡。在此实施例中,过渡段13使得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以及第一本体11的内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内表面之间平缓过渡。\n[0058] 可选地,如图3所示,顶盖本体10的内表面上设置加强筋102。如此设置,可提高顶盖1的整体强度。\n[0059] 其中,加强筋1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强筋102在顶盖本体10的内表面上交错设置。\n[0060] 可选地,过渡段13设置有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第一过渡面连接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和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第二过渡面连接第一本体11的内表面和第二本体12的内表面。如此设置,可以避免由于顶盖1的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厚度突然变化,在顶盖1注塑成型后第一本体11冷却速度慢,第二本体12冷却速度快,一快一慢造成顶盖1的表面出现缩水问题。\n[0061] 其中,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设置。第一过渡面可以为斜曲面或斜平面。\n[0062] 第一过渡面为是指顶盖本体10安装在空调器的壳体2上过渡段13暴露出的表面。\n第二过渡面为是指顶盖本体10安装在空调器的壳体2上过渡段13未暴露出的表面。\n[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本体10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本体11、过渡段13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差h1,第一本体11的内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差h2,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和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设置第一过渡面,第一本体11的内表面和第二本体12的内表面之间设置第二过渡面,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均为斜曲面。\n[0064]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皮纹面121,皮纹面121紧贴第二本体12的边缘设置。如此设置,可以遮挡顶盖1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第二本体12紧邻浇口的位置出现的缩水痕迹,进而可以提高顶盖1的美观性。\n[0065] 其中,皮纹面121所在的区域可以为以第二本体12的边缘为起始往第二本体12的中心的方向上8~10mm的区域。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皮纹面121所在的区域也可以根据生产质量设置皮纹面在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上的位置。皮纹面是指在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密密麻麻的小凸起的表面。\n[0066] 在一些实施中,顶盖本体10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本体11、过渡段13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差h1第一本体11的内表面与第二本体12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差h2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皮纹面\n121,皮纹面121所在的区域以第二本体12的边缘为起始往第二本体12的中心的方向上10mm的区域。\n[0067] 可选地,为了提高顶盖1与空调器的壳体2安装后的整体美观性,翻边20的厚度可以为2~3mm,在翻边20与第一本体11垂直的方向上,翻边20的长度可以为40~45mm。\n[0068] 其中,过渡段13的边缘可以设置翻边20,也可以不设置翻边20,在此不做具体设置。\n[0069]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本体12的边缘设置有卡合部122,卡合部122设置在第二本体12背离过渡段13的边缘,卡合部122与空调器的壳体2卡合连接。如此设置,通过将卡合部122与空调器的壳体2卡合连接,可以实现对顶盖1进行限位。\n[0070] 其中,空调器的壳体2上设置有与第二本体为的卡合部122相对应的卡槽,通过卡合部122卡合在壳体2的卡槽中,从而将顶盖1和空调的壳体2卡合连接在一起。\n[0071] 卡合部122可以为板体,也可以为卡扣,在此不做具体设置。\n[0072] 卡合部122的数量为可以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做具体设置。\n[0073] 在一些示例中,卡合部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合部122间隔设置在第二本体12的边缘。\n[0074] 可选地,如图3所示,顶盖本体10上设置有通孔101。如此设置,顶盖1通过螺栓穿过通孔101可固定在空调器的壳体2上。\n[0075] 其中,通孔1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101间隔设置在顶盖本体10上。\n[0076] 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上可以均设置有通孔101。\n[0077] 在一些示例中,在顶盖本体10上设置四个通孔101,第一本体11上设置有三个通孔\n101,第二本体12上设置有一个通孔101,第一本体11上的三个通孔101沿着第一本体11的边缘间隔设置,第二本体12的边缘设置有两个卡合部122,两个卡合部122间隔设置在第二本体12的边缘,第二本体12上的通孔101靠近卡合部122设置。通过两个卡合部122卡合在壳体\n2内的卡槽中,然后四个螺栓穿过四个通孔101螺接在空调的壳体2内,从而将顶盖1和空调器的壳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n[0078] 实施例二\n[007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如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换热器,机壳包括壳体2和顶盖1,壳体2呈管状,顶盖1可拆卸固定于壳体2上。\n[0080] 本实施例中的顶盖1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n[0081]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n[008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n[0083]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n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n[008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n[008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