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和驱动装置 |
申请号 | CN200410062229.4 | 申请日期 | 2004-06-30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619627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IPC分类号 | G09G3/3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韩***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白星豪 |
代理机构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祁建国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和驱动装置,能够对应着所要显示的数据来稳定背光亮度的变化。按照这种方法,数据被变换成亮度分量。亮度分量被划分成多个亮度区。亮度分量被布置成各帧的直方图,然后提取控制值在直方图中的最高频率值或平均值。随同其它控制值存储提取的控制值,其它控制值包括从比当前帧的控制值至少提前两帧的那一帧中提取的控制值。用提取的当前帧的控制值及一或多个其它存储的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
1.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包括:
(A)将当前帧要显示的数据变换成亮度分量;
(B)将亮度分量划分成多个亮度区;
(C)将亮度分量布置成灰度级的直方图,然后从直方图中提取一当前控制 值;
(D)存储当前控制值;以及
(E)用当前控制值和紧接当前帧之前的前一帧前面的先前帧的先前控制值 控制背光的亮度,
其中控制值是亮度分量在直方图中拥有最大数量亮度分量的最高频率值 或是亮度分量在直方图中的平均值。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E)包括在当前控制值等于前一 控制值时根据前一帧的亮度保持背光的亮度。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E)包括在当前控制值不同于先 前控制值时根据当前控制值改变背光的亮度。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E)包括根据控制值所属的亮度 区改变背光的亮度。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按照预定条件根据前 一帧的亮度保持背光的亮度,而不考虑当前控制值,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背 光的亮度从先前帧之前一帧到当前帧在一个方向上连续改变,然后在当前帧处 朝相反方向改变。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按照预定条件根据前 一帧的亮度保持背光的亮度,而不考虑当前控制值,其中预定条件包括背光的 亮度从先前帧的再前一帧到当前帧在一个方向上连续改变。
7.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当前帧的方法包括:
(A)设置条件,在背光上保持前一帧的亮度,与当前控制值无关;
(B)将当前帧的数据变换成亮度分量;
(C)将亮度分量划分成多个亮度区;
(D)将亮度分量布置成直方图,然后从直方图中提取当前控制值;以及
(E)如果当前控制值不满足条件,就根据当前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
其中控制值是直方图中拥有最大数量亮度分量的最高频率值或是亮度分 量在直方图中的平均值,并且其中设置的条件还包括背光的亮度在当前帧之前 的至少两帧中在一个方向上连续改变,然后在当前帧处改变成相反方向。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控制值所属的各个亮度区设置 不同的背光亮度。
9.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当前帧的方法,包括:
(A)设置条件,在背光上保持前一帧的亮度,与当前控制值无关;
(B)将当前帧的数据变换成亮度分量;
(C)将亮度分量划分成多个亮度区;
(D)将亮度分量布置成直方图,然后从直方图中提取当前控制值;以及
(E)如果当前控制值不满足条件,就根据当前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
其中控制值是直方图中拥有最大数量亮度分量的最高频率值或是亮度分 量在直方图中的平均值,并且其中设置的条件还包括背光的亮度从当前帧之前 的至少两帧到当前帧在一个方向上连续改变。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当前控制值等于 先前控制值时保持当前帧中背光的亮度等于前一帧的亮度。
11.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装置,包括:
一个亮度/色度分离器,用来将当前帧的数据变换成亮度分量;
一个直方图分析器,将亮度分量布置成直方图;
一个为显示器提供光的背光;和
一个背光控制部分,它从直方图中提取一个控制值来确定背光的亮度,并 且用当前控制值、紧接在当前帧之前的前一帧的前一控制值、和紧接在前一帧 之前的先前一帧的先前控制值来控制背光的亮度,其中控制值是直方图中拥有 最大数量亮度分量的最高频率值或是亮度分量在直方图中的平均值。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背光控制部分包括:
从直方图中提取当前控制值的一个控制值提取器;
用来存储来自控制值提取器的当前控制值的一个存储器;以及
一个背光控制器,它用来自控制值提取器的当前控制值和来自存储器的前 一控制值和先前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当前控制值等于先前 控制值,背光控制器就控制背光的亮度保持前一帧的亮度。
14.按照权利要求12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当前控制值不同于先 前控制值,背光控制器就控制背光的亮度产生对应着当前控制值的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液晶显示器,具体涉及到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和驱动装 置,能够对应着所要显示的数据来稳定背光的亮度。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都是按照视频信号控制液晶单元的光透射比来显示图 像。由有源矩阵形式构成的这种LCD的每一个单元有一个开关器件,可以用作 计算机监视器,办公设备,蜂窝电话等等的显示器件。有源矩阵LCD的开关器 件普遍采用一种薄膜晶体管(TFT)。
图1的示意图表示一种常规LCD驱动装置。
参见图1,常规LCD驱动装置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2,它具有按矩阵形式布 置的m×n个液晶单元Clc,彼此交叉的m条数据线D1到Dm和n条栅极线G1 到Gn,以及设在交叉点上的薄膜晶体管TFT,一个数据驱动器4向液晶显示面 板2的数据线D1到Dm提供数据信号,一个栅极驱动器6向栅极线G1到Gn 提供扫描信号,一个伽玛电压提供器8向数据驱动器4提供伽玛电压,一个时 序控制器10用来自系统20的同步信号控制数据驱动器4和栅极驱动器6,被 称为“DC/DC变换器”的一个直流变直流变换器14用来自电源12的电压产生 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2的电压,以及一转换器16用来驱动背光18。
系统20向时序控制器10提供垂直/水平信号Vsync和Hsync,时钟信号 DCLK,数据使能信号DE,和数据R,G,B。
液晶显示面板2包括按矩阵形式布置在数据线D1到Dm和栅极线G1到Gn 的交叉点上的多个液晶单元Clc。设在各个液晶单元Clc上的薄膜晶体管TFT 响应来自栅极线G的扫描信号将来自各条数据线D1到Dm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液 晶单元Clc。各个液晶单元Clc还设有一个存储电容Cst。存储电容Cst被设 置在液晶单元Clc的象素电极与前级栅极线之间,或是设置在液晶单元Clc 的象素电极与一条公共电极线之间,用来稳定维持液晶单元Clc的电压。
伽玛电压提供器8向数据驱动器4提供多个伽玛电压。
数据驱动器4响应来自时序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CS,将数字视频数据R,G 和B变换成对应着灰度级值的模拟伽玛电压(即数据信号),并将伽玛电压提供 给数据线D1到Dm。
栅极驱动器6响应来自时序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CS,依次向栅极线G1到 Gn提供扫描脉冲,为液晶显示面板2的水平线选择提供数据信号。
时序控制器10用从系统20输入的垂直/水平同步信号Vsync和Hsync以 及时钟信号DCLK产生用来控制栅极驱动器6和数据驱动器4的控制信号CS。 用来控制栅极驱动器6的控制信号CS是由栅极起始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 GSC和栅极输出使能信号GOE等等组成的。而用来控制数据驱动器4的控制信 号CS是由源极起始脉冲SSP,源极移位时钟SSC,源极输出使能信号SOE和一 个极性信号POL等等组成的。时序控制器10重新排列来自系统20的数据R,G 和B,将它们提供给数据驱动器4。
DC/DC变换器14增强或衰减从电源12输入的3.3V电压,产生提供给液 晶显示面板2的电压。DC/DC变换器14产生一个伽玛参考电压,一个栅极高 电压VGH,一个栅极低电压VGL,和一个公共电压Vcom等等。
转换器16提供一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到背光18,用来驱动背光18。背 光18对应着来自转换器16的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产生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 2的光。
为了在按这种方式驱动的液晶显示面板2上显示出清晰的图像,必须要对 应着输入到显示器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明、暗度之间的明显对比度。然而,由于 常规的背光18会产生与数据无关的固定亮度,因此,难以显示出动态和逼真 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和装置,对应着需要显示的数据 来稳定背光亮度的变化。
按照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包括:(A)将数据变换成亮 度分量;(B)将亮度分量划分成多个亮度区;(C)将亮度分量布置成各帧的直方 图,然后提取一个控制值;(D)存储提取的控制值;以及(E)用(C)中提取的当 前一帧的当前控制值和(D)中存储的当前控制值之前至少两帧的在先控制值控 制背光的亮度,其中控制值是亮度分量在直方图中拥有最大数量亮度分量的最 高频率值和亮度分量在直方图中的平均值。
控制亮度包括在当前控制值等于先前控制值时保持背光的亮度等于前一 帧的亮度。
控制亮度包括在当前控制值不同于先前控制值时对应着当前控制值改变 背光的亮度。
控制亮度包括将直方图划分成多个亮度区,并对应着当前控制值所属的亮 度区改变背光的亮度。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满足某些预定条件,就保持背光的亮度等于领先于当 前一帧的前一帧的亮度,不考虑本帧的当前控制值,预定条件包括,背光的亮 度在当前帧之前在一个方向上连续改变,然后在当前帧处改变方向。或者预定 条件还可以包括,背光的亮度从前一帧的再前一帧到当前帧连续改变。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包括(A)设置条件,在背 光上保持前一帧的亮度,与当前帧的控制值无关;(B)将准备显示的数据变换 成亮度分量;(C)将亮度分量划分成多个亮度区;(D)将亮度分量布置成各帧的 直方图,然后提取一个控制值;以及(E)如果提取的控制值没有被包括在保持 前一帧亮度的条件中,就对应着提取的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其中,控制值 是直方图中的最高频率值或平均值,并且保持前一帧亮度的条件包括背光的亮 度在当前帧之前的两帧中连续改变,然后在本帧处按相反方式改变。
对控制值所属的各个亮度区设置不同的背光亮度。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包括(A)设置条件,在背 光上保持前一帧的亮度,与当前帧的控制值无关;(B)将准备显示的数据变换 成亮度分量;(C)将亮度分量划分成多个亮度区;(D)将亮度分量布置成各帧的 直方图,然后提取一个控制值;以及(E)如果提取的控制值没有被包括在保持 前一帧亮度的条件中,就对应着提取的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其中,控制值 是直方图中的最高频率值或平均值,并且保持前一帧亮度的条件包括背光的亮 度在当前帧之前的两帧中连续改变,并在本帧处按相同的方式继续改变。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当前控制值等于前一控制值时保持背光的亮度等于 前一帧的亮度。
按照本发明再一方面的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装置包括一个亮度/色度分离 器,用来将准备显示的数据变换成亮度分量;一个直方图分析器,将亮度分量 布置成各帧的直方图;一个背光;和一个背光控制单元,它提取一个控制值, 根据直方图确定背光的亮度,并且用提取的当前帧的控制值和当前帧之前至少 两帧的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其中控制值是最高频率值或平均值。
背光控制单元包括从直方图中提取控制值的一个控制值提取器;用来存储 控制值提取器提取的控制值的一个存储器;以及一个背光控制器,它用来自控 制值提取器的当前控制值和来自存储器的先前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
如果当前控制值等于先前控制值,背光控制器就控制背光的亮度保持前一 帧的亮度。如果当前控制值不同于先前控制值,背光控制器就控制背光的亮度 产生对应着当前控制值的亮度。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就能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 面,在附图中:
图1的示意性方框图表示一种常规液晶显示器驱动装置的结构;
图2的示意性方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 装置的结构;
图3是图2中所示图像质量增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框图;
图4的曲线表示图3中所示直方图分析器所分析的一例直方图;
图5表示图3中所示背光控制器上用来控制亮度的一个亮度区;
图6是图2中所示图像质量增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框图;以及
图7A,7B,8A和8B的曲线表示一种条件,在此条件下维持图6中所示背光 控制器中前一帧的亮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的示意图表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器(LCD)驱动装 置。
参见图2,按照本发明这一实施例的LCD驱动装置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22, 它具有按矩阵形式布置的m×n个液晶单元Clc,彼此交叉的m条数据线D1到 Dm和n条栅极线G1到Gn,以及设在交叉点上的薄膜晶体管TFT,一个数据驱 动器24向液晶显示面板22的数据线D1到Dm提供数据信号,一个栅极驱动器 26向栅极线G1到Gn提供扫描信号,一个伽玛电压提供器28向数据驱动器24 提供伽玛电压,一个时序控制器30用来自图像质量增强器42的第二同步信号 控制数据驱动器24和栅极驱动器26,一个DC/DC变换器34用来自电源32的 电压产生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22的电压,一个转换器36用来驱动背光38, 以及一个图像质量增强器42用来选择加重输入信号的对比度,并且向转换器 36提供对应着输入数据的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
系统40向图像质量增强器42提供第一垂直/水平信号Vsync1和Hsync1, 第一时钟信号DCLK1,第一数据使能信号DE1,和第一数据Ri,Gi,Bi。
液晶显示面板22包括按矩阵形式布置在数据线D1到Dm和栅极线G1到 Gn的交叉点上的多个液晶单元Clc。设在各个液晶单元Clc上的薄膜晶体管 TFT响应来自栅极线G的扫描信号将来自各条数据线D1到Dm的数据信号提供 给液晶单元Clc。各个液晶单元Clc还设有一个存储电容Cst。存储电容Cst 被设置在液晶单元Clc的象素电极与前级栅极线之间,或是设置在液晶单元 Clc的象素电极与一条公共电极线之间,用来稳定维持液晶单元Clc的电压。
伽玛电压提供器28向数据驱动器24提供多个伽玛电压。
数据驱动器24响应来自时序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CS,将数字视频数据 Ro,Go和Bo变换成对应着灰度级值的模拟伽玛电压(即数据信号),并将伽玛 电压提供给数据线D1到Dm。
栅极驱动器26响应来自时序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CS,依次向栅极线G1 到Gn提供扫描脉冲,为液晶显示面板22的水平线选择提供数据信号。
时序控制器30用从图像质量增强器42输入的第二垂直/水平同步信号 Vsync2和Hsync2以及第二时钟信号DCLK2产生用来控制栅极驱动器26和数 据驱动器24的控制信号CS。用来控制栅极驱动器26的控制信号CS是由栅极 起始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GSC和栅极输出使能信号GOE等等组成的。而用 来控制数据驱动器24的控制信号CS是由源极起始脉冲SSP,源极移位时钟 SSC,源极输出使能信号SOE和一个极性信号POL等等组成的。时序控制器30 重新排列来自图像质量增强器42的第二数据Ro,Go和Bo,将它们提供给数据 驱动器24。
DC/DC变换器34增强或衰减从电源32输入的3.3V电压,产生提供给液 晶显示面板22的电压。DC/DC变换器34产生一个伽玛参考电压,一个栅极高 电压VGH,一个栅极低电压VGL,和一个公共电压Vcom。
转换器36向背光38提供一个对应着来自图像质量增强器42的亮度控制 信号Dimming的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换句话说,转换器36向背光38提供 的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是由来自图像质量增强器42的亮度控制信号 Dimming确定的。背光38对应着来自转换器36的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为液 晶显显示板22提供光。
图像质量增强器42用来自系统40的第一数据Ri,Gi和Bi提取亮度分量, 并且对应着提取的亮度分量改变第一数据Ri,Gi和Bi的灰度级值,从而产生 第二数据Ro,Go和Bo。在这种情况下,图像质量增强器42产生的第二数据 Ro,Go和Bo使得对比度相对于输入数据Ri,Gi和Bi有选择地扩展。
图像质量增强器42还要产生对应着亮度分量的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 将亮度控制信号提供给转换器36。图像质量增强器42提取一个能够控制背光 的控制值,例如是最高频率值(即一帧中拥有最大数量亮度分量的灰度级值) 和/或一个平均值(即一帧中亮度分量的平均值),并且用提取的控制值产生亮 度控制信号Dimming。图像质量增强器42将背光的亮度对应着亮度分量的灰 度级划分成至少两个区域,并且产生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其中亮度的区域 是对应着控制值来选择的。
图像质量增强器42还要借助于从系统40输入的第一垂直/水平同步信号 Vsync1和Hsync1,第一时钟信号DCLK1,和第一数据使能信号DE1来产生与第 二数据Ro,Go和Bo同步的第二垂直/水平同步信号Vsync2和Hsync2,第二时 钟信号DCLK2,以及第二数据使能信号DE2。
为此,如图3所示的图像质量增强器42包括一个图像信号调制器70,用 第一数据Ri,Gi和Bi产生第二数据Ro,Go和Bo,一个背光控制部分72,在图 像信号控制器70的控制下产生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和一个控制单元68, 用来产生第二垂直/水平同步信号Vsync2和Hsync2,第二时钟信号DCLK2,以 及第二数据使能信号DE2。
图像信号调制器70从第一数据Ri,Gi和Bi中提取亮度分量Y,并且产生 第二数据Ro,Go和Bo,在其中借助于提取的亮度分量Y局部加重对比度。为 此,图像信号调制器70包括一个亮度/色度分离器50,一个延迟装置52,一个 亮度/色度合成器54,一个直方图分析器56,和一个数据处理器58。
亮度/色度分离器50将第一数据Ri,Gi和Bi分离成亮度分量Y及色度分 量U和V。亮度分量Y及色度分量U和V是按以下公式获得的:
Y=0.229×Ri+0.587×Gi+0.114×Bi ...(1)
U=0.493×(Bi-Y) ...(2)
V=0.887×(Ri-Y) ...(3)
直方图分析器56将亮度分量Y划分成各帧中的灰度级。换句话说,直方 图分析器56对应着灰度级布置各帧的亮度分量Y,从而获得图4所示的直方 图。直方图的形状取决于第一数据Ri,Gi和Bi的亮度分量。
数据处理器58用来自直方图分析器56的经过分析的直方图产生调制的亮 度分量YM,它具有选择加重的对比度。数据处理器58用各种方式产生调制的 亮度分量YM,例如可以参见本申请之前提交的并可作为参考资料的韩国专利 申请2003-036289,2003-040127和2003-041127号。
延迟装置52延迟色度分量U和V直至产生用数据处理器58调制的亮度分 量YM。延迟装置52还要将延迟的色度分量VD和UD提供给亮度/色度合成器 54与调制的亮度分量YM实现同步。
亮度/色度合成器54借助于调制的亮度分量YM和延迟的色度分量UD和 VD产生第二数据Ro,Go和Bo。第二数据Ro,Go和Bo是按以下公式获得的:
Ro=YM+0.000×UD+1.140×VD ...(4)
Go=YM-0.396×UD-0.581×VD ...(5)
Bo=YM+2.029×UD+0.000×VD ...(6)
由于亮度/色度合成器54获得的第二数据Ro,Go和Bo是由具有扩展对比 度的调制的亮度分量YM产生的,它们比第一数据Ri,Gi和Bi具有进一步扩展 的对比度。产生的第二数据Ro,Go和Bo可以扩展对比度,并且如上所述提供 给时序控制器30。
控制单元68从系统40接收第一垂直/水平同步信号Vsync1和Hsync1, 第一时钟信号DCLK1,和第一数据使能信号DE1。控制单元68还要产生与第二 数据Ro,Go和Bo同步的第二垂直/水平同步信号Vsync2和Hsync2,第二时钟 信号DCLK2,以及第二数据使能信号DE2,并将它们提供给时序控制器30。
背光控制部分72从直方图分析器56提取一个控制值,并且用提取的控制 值产生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控制值控制背光38的亮度。例如,最高频率 值和/或平均值可以用作控制值。背光控制部分72包括控制值提取器60和背 光控制器64。
如图5所示,背光控制器64将亮度分量Y的灰度级划分成多个区,并且 可以按各个区提供不同亮度来控制背光38。换句话说,背光控制器64确定控 制值的灰度级,并且对应着控制值所属的区产生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
控制值提取器60从直方图分析器56提取一个控制值提供给背光控制器 64。
以下要具体描述背光控制部分72的操作程序。
首先由控制值提取器60提取经直方图分析器56分析的直方图,将提取的 控制值提供给背光控制器64。接收到控制值的背光控制器64检查所提供的控 制值所属的区(即灰度级值)。换句话说,背光控制器64检查控制值是属于如 图5所示被划分成多个灰度级值当中的哪个区,并对应着该区产生亮度控制信 号Dimming。背光控制器64随之产生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随着控制值所属 区的增大而产生提高亮度的光。
来自背光控制器64的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被提供给转换器36。转换器 36响应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控制背光38,为液晶显示面板22提供对应着亮 度控制信号Dimming的光。换句话说,背光控制部分72将灰度级划分成多个 区,并且提供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以便能对应着控制值为各区产生不同亮 度的光,显示出清晰的图像。也就是说,亮度是按照控制值所属的区来控制的, 这样就能在液晶显示面板22上显示出具有清晰对比度的图像。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背光38的亮度对控制值很敏感,这样会造成闪烁。 例如,如果控制值的位置与两个区之间的边界靠得太近,使得控制值所属的区 在连续帧之间交替,那么,即使图像的亮度稍有改变,背光38的亮度也会在 连续的帧内有明显的改变。例如,如果按图5所示来划分灰度级的区,在灰度 级165和灰度级175之间切换时就会发生闪烁。在这种情况下,背光控制器 64控制转换器36,在控制值代表灰度级165时提供第一亮度,并且控制转换器 36在控制值代表灰度级175时提供大于第一亮度的第二亮度的光。控制值在 连续帧的两个相邻区之间多次来回改变会在液晶显示面板22上造成闪烁。
如图6所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像质量增强器能够解决这一问 题。由于图6所示实施例的图像信号调制器70和控制单元68的结构和功能中 除背光控制部分72之外均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相同,在此省略了对这些元件 的说明。
参见图6,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控制部分72从直方图分析器56 中提取一个控制值,并且用提取的控制值产生一个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背 光控制部分72将灰度级划分成多个区,并且对应着控制值所属的区控制背光 38的亮度。从中提取控制值的各个区使得背光38被控制在不同的亮度。背光 控制部分72还要将当前帧的控制值与领先当前帧的至少一帧的控制值相比 较,防止背光38的亮度对当前帧的控制值过于敏感。
为此,背光控制部分72包括一个控制值提取器60,一个存储单元62和一 个背光控制器64。如上所述,控制值可以是最高频率值和/或平均值。
控制值提取器60从直方图分析器56中提取控制值,将其提供给存储单元 62和背光控制器64。
存储单元62存储的至少一个控制值是从当前帧之前的两帧中提取的。换 句话说,前一帧的控制值(紧接在当前帧之前的那一帧,以下称为前一控制值) 和紧接在前一帧之前的那一帧的控制值(当前帧之前两帧的那一帧,以下称为 先前控制值)被存储在存储单元62中。先前控制值也可以是前一帧之前的任何 一帧,而不仅仅是紧接在前一帧之前的那一帧。
背光控制器64将亮度分量Y的灰度级划分成如图5所示的多个区,并且 控制背光38按各个区提供不同的亮度。换句话说,背光控制器64确定控制值 的灰度级,并且对应着控制值所属的区产生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背光控制 器64这样来产生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如果存储单元62所提供的先前控制 值与控制值提取器60提供的当前控制值相同,就保持前一帧的亮度。
以下要具体说明背光控制部分72的操作程序。
首先,控制值提取器60从经过直方图分析器56分析的直方图中提取一个 控制值,将其提供给存储单元62和背光控制器64。
接收到控制值的存储单元62存储当前控制值,并同时将所存储的先前控 制值提供给背光控制器64。
背光控制器64从控制值提取器60接收当前控制值,并且从存储单元62 接收先前控制值。接收到当前控制值和先前控制值的背光控制器64要检查当 前控制值是否等于先前控制值。如果当前控制值等于先前控制值,背光控制器 64就产生一个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维持前一帧的亮度(即前一亮度),不考 虑当前控制值。另一方面,如果当前控制值不等于先前控制值,背光控制器 64就对应着当前控制值所属的区产生一个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
背光控制器64产生的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被提供给转换器36。转换器 36响应这一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控制背光38,为液晶显示面板22提供对应 着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的光。换句话说,背光控制部分72将灰度级划分成 多个区,并且提供亮度控制信号Dimming,以便能对应着控制值为各区产生不 同亮度的光,显示出清晰的图像。也就是说,背光控制部分72是按照控制值 所属的区来控制光的亮度的,这样就能在液晶显示面板22上显示出具有清晰 对比度的图像。
背光控制器64还要将先前控制值与当前控制值相比较,如果确定先前控 制值等于当前控制值,就维持前一帧的亮度。这样就能对应着一个控制值来改 变亮度,从而有可能防止发生闪烁。
例如是在按图5所示划分灰度级区的情况下,如果控制值在灰度级165与 灰度级175之间交换,背光38就维持前一帧的亮度,不考虑当前控制值。假 定的条件是在存储单元62中已存储了先前控制值。换句话说,由于当前控制 值等于先前控制值,液晶显示面板22维持在前一帧的亮度。也就是说,即使 帧与帧之间的控制值跨区,帧与帧之间的亮度也不会改变。
另外,背光控制器64在可能出现闪烁的特定条件下相对于前一帧保持亮 度不变。对应这一特定条件的控制值被存储在存储单元62中。
以下要具体说明在背光控制器64上对应着特定条件相对于前一帧保持亮 度不变的方法。
首先,图7A代表的图像是连续亮度,并在当前帧处变暗。在这种情况下, 背光控制器64用前一控制值控制背光38的亮度。换句话说,在上述情况下, 背光控制器64控制背光38的方式是保持前一帧的亮度,不考虑当前控制值, 这样就能防止发生闪烁。如果控制值满足以下条件,背光控制器64就确定图 像的亮度增大,然后在当前帧处变暗:
CSN1<CSN2,CSN2≥CSN3,CSN3≥CSN4,CSN4≥CSN5,.....(7)
在以上公式中,“CSN”代表控制值,而“X”代表帧的位置。“X”值较大 表明控制值距当前帧较远,而“X”值较小表明控制值距当前帧较近。
从以上公式(7)中可以看出,控制值随着从最远一帧(在时间上距当前帧最 远的一帧)到紧接当前帧之前的一帧(前一帧)的距离缩短而变大。而由控制值 确定的背光38的亮度也会逐渐变大。当前控制值CSN1的灰度级值比前一控制 值CSN2的灰度级值要小。如果当前控制值CSN1的灰度级值比前一控制值CSN2 的灰度级值小,就应该降低背光38的亮度。然而,如果背光38的亮度逐渐增 大然后又突然下降,在液晶显示面板22上就可能出现闪烁,本实施例在控制 值满足公式(7)中所示条件时保持当前帧的亮度等于前一帧的亮度。
图7B表示的图像是持续暗淡后在当前帧处变亮。在这种情况下,背光控 制器64就用前一控制值控制背光38的亮度。换句话说,在上述情况下,背光 控制器64控制背光38保持前一帧的亮度,不考虑当前控制值,这样能防止发 生闪烁。同时,如果控制值满足以下条件,背光控制器64就确定图像是暗淡 的,然后在当前帧处变亮:
CSN1>CSN2,CSN2≤CSN3,CSN3≤CSN4,CSN4≤CSN5,.....(8)
从以上公式(8)中可以看出,控制值随着从最远一帧推进到前一帧逐渐变 小。而由控制值确定的背光38的亮度也会逐渐变小。同时,当前控制值CSN1 的灰度级值比前一控制值CSN2的灰度级值要大。如果当前控制值CSN1的灰度 级值比前一控制值CSN2的灰度级值大,就应该增大背光38的亮度。然而,如 果背光38的亮度逐渐增大然后又突然增大,在液晶显示面板22上就可能出现 闪烁,本实施例在控制值满足公式(8)中所示条件时保持当前帧的亮度等于前 一帧的亮度。
换句话说,图7B的实施例在图像持续变亮然后在当前帧处变暗时以及图 像持续变暗然后在当前帧处变亮时保持前一帧的亮度,防止在以及液晶显示面 板22中出现闪烁。
另外,本发明的背光控制器64控制背光38的亮度,在背光38的亮度如 图8A所示降低并满足以下公式(9)时以及在背光38的亮度如图8B所示增大并 满足以下公式(10)时均保持前一帧的亮度。由于液晶显示面板22的亮度在背 光38的亮度持续增大或降低时是连续改变的,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22上会 出现闪烁。
CSN1≤CSN2,CSN2≤CSN3,CSN3≤CSN4,CSN4≤CSN5,.....(9)
CSN1≥CSN2,CSN2≥CSN3,CSN3≥CSN4,CSN4≥CSN5,.....(10)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早先帧CSN2,CSN3,...的控制值与当前控制值相比 较,从中确定图7A,7B,8A和8B中所示的条件。具体地说,存储单元62要存 储早先帧的控制值,不仅仅是当前帧之前两帧的控制值。因此,尽管有些实施 例仅仅需要存储三个控制值(当前控制值,前一控制值,和先前控制值),但是,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另外存储早先帧的控制值。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数据被变换成亮度分量,按各个帧布置成直方图, 并且用从直方图中提取的控制值控制背光的亮度,从而显示出清晰的图像。另 外,在当前帧先前一帧的控制值等于当前控制值时保持前一帧的控制值,这样 就能防止背光的亮度对应控制值发生敏感的改变,从而防止液晶显示面板中产 生闪烁。还要对背光进行控制,在液晶显示面板出现闪烁的特定条件下保持前 一帧的亮度,这样就能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出现闪烁。
尽管本发明是按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描述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 理解,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反而是无需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还 能作出各种各样的修改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效物来确定。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3年11月17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P2003-81175号的权益,该申请在此可供参考。
法律信息
- 2008-07-3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地址: 韩国首尔变更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地址: 韩国首尔
- 2008-02-06
- 2005-07-27
- 2005-05-2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1-07-18
|
2000-05-09
| | |
2
| | 暂无 |
1998-11-04
| | |
3
| | 暂无 |
2001-03-28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