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 |
申请号 | CN03108366.8 | 申请日期 | 2003-03-28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4-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533819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63H27/20 | IPC分类号 | A;6;3;H;2;7;/;2;0;;;A;6;3;H;2;7;/;1;3;3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京商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东京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京商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京商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国井信;神谷裕司 |
代理机构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摘要
在现有的玩具用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中,通过希勒控制杆来改变稳定杆、稳定板、跷跷板、混合杆以及主转动翼柄的主转动翼的节距角,因此,构造复杂组装工时多,并且部件数量多成本高,同时,由于混合杆固定在跷跷板上,所以存在跷跷板部分面积大而变得大型化的问题。本发明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中,混合杆(11)枢轴支承在安装于跷跷板(10)的稳定杆(14)上,所述混合杆(11)的一端通过连杆(12)连接在上斜盘(1)上、另一端通过连杆(13)连接在主转动翼柄(9)上。
1.一种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盘,所述斜盘包括上斜盘(1)和下斜盘;
冲刷臂连杆(5),所述冲刷臂连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 第一端枢轴支承在所述上斜盘(1)上;
冲刷臂(4),所述冲刷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冲刷臂的 第一端枢轴支承在所述冲刷臂连杆(5)的第二端;
转向柱(2);
滑块(3),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转向柱(2)垂直移动,所 述冲刷臂(4)的中间部分枢轴支承在所述滑块(3)上;
中心毂(7);
翘翘板(10),所述翘翘板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毂(7) 中;
稳定杆(14),所述稳定杆具有相对的端;
稳定板(15),所述稳定板连接至所述稳定杆(14)的所述相 对的端;
希勒控制杆(17),所述希勒控制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 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稳定杆(14),而所述第二端通过第一连杆 (6)连接至所述冲刷臂(4)的第二端;
混合杆(11),所述混合杆具有第一端、中间部分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杆(12)连接至所述上斜盘(1),所述中间 部分可旋转地枢轴支承在所述稳定杆(14)上;和主转动翼柄(9),所述主转动翼柄通过第三连杆(13)连接至 所述混合杆(11)的所述第二端,所述主转动翼柄(9)的节距可通 过所述第三连杆(13)调节;
所述上斜盘随着所述斜盘上的所述下斜盘的上下移动、向左右 以及前后方向的摆动而作相同的运动,该下斜盘的所述移动和摆动由 副翼伺服机构、升降机伺服机构以及节距伺服机构驱动产生。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该模型直升 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在包括用来在模型直升飞机向前后、左右 方向进行盘旋时提高飞行稳定性用的稳定杆,和获得直升飞机的上升、 下降以及推进力的主转动翼的贝尔·希勒控制方式(ベル·ヒラ一 (BELL·HILLER)制御方式)中,用来控制上述两个转动翼的节距 角。\n背景技术\n参照图3说明现有的贝尔·希勒控制方式的模型直升飞机中的转 动翼节距控制机构。\n1是上斜盘(アツパ一スワツシユプレ一ト),该上斜盘伴随斜 盘(スワツシユプレ一ト)上的下斜盘通过副翼伺服机构、升降机伺 服机构以及节距伺服机构(都未图示)上下移动、向左右以及前后方 向摆动而相同地移动。\n四方形的滑块3上下移动自如地插通在所述上斜盘1所插通的 转向柱2中,冲刷臂(ウオツシアウトア一ム)4转动自如地枢轴支 承在该滑块3的相对置的面上。一端枢轴支承在上述上斜盘上的冲刷 臂连杆5枢轴支承在各个冲刷臂4的一端,连杆6枢轴支承在该冲刷 臂4的另一端。\n7是固定在上述转向柱2的上端的中心毂,叉形件8固定在该中 心毂7的上端,该叉形件8转动自如地安装着装有主转动翼的主转动 翼柄9。10是以覆盖上述中心毂7的方式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着的跷 跷板,在相对置的面上枢轴支承着混合杆11的大致中央部。\n而且,一端安装在上述上斜盘1上的连杆12的另一端枢轴支承 在混合杆11的一端,一端连接在后述的主转动翼柄9上的臂13的另 一端枢轴支承在混合杆11的另一端。\n在与上述跷跷板10的上述混合杆11相垂直的面上,贯通后述 的希勒控制杆(ヒラ一コントロ一ルレバ一)16以及中心毂7;两端 安装了稳定板15的稳定杆14不能转动地固定在上述希勒控制杆16 上。从而,稳定杆14借助希勒控制杆16的摆动而转动。\n16是以包围上述跷跷板10外周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固定上述 稳定杆14的框状的希勒控制杆,连杆6的一端枢轴支承在上述混合 杆11上,连杆6的另一端枢轴支承在与上述稳定杆14平行的轴部。\n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驱动节距伺服机 构、上斜盘1上下移动时,混合杆11借助连杆12转动,该转动力通 过连杆13使主转动翼柄9以叉形件8为支点转动,因而,可以改变 主转动翼的节距角、直升飞机可以上升、下降。\n另外,由于此时,滑块3通过冲刷臂连杆5连接在上斜盘1 上,所以,滑块3伴随该上斜盘1的上下动作而上下移动,不影响主 转动翼的节距角变化。\n接着,驱动副翼或升降机伺服机构,使上斜盘1向左右或前后 方向摆动时,冲刷臂4通过冲刷臂连杆5伴随上斜盘1的转动而转 动,因而,希勒控制杆16通过连杆6以稳定杆14为支点摆动。\n上述希勒控制杆16摆动时,安装在固定于该希勒控制杆16上 的稳定杆14上的稳定板15的节距角、伴随上斜盘1的转动而变化, 枢轴支承在中心毂7上的跷跷板10借助稳定板15的举升力平衡的变 化而转动,枢轴支承在该跷跷板10上的混合杆11以枢轴支承在上斜 盘1上的连杆12的另一端为支点摆动,因此,枢轴支承在混合杆11 的另一端上的连杆13将举升力平衡的改变传递到主转动翼柄9,使 主转动翼的节距角变化,从而,在驱动副翼伺服机构时、直升飞机进 行左右方向的盘旋,而驱动升降机伺服机构时、直升飞机向前后方向 飞行。\n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玩具用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 中,通过希勒控制杆来改变稳定杆14、稳定板15、跷跷板10、混合 杆11以及主转动翼柄9的主转动翼的节距角,因此,构造复杂组装 工时多,并且部件数量多成本高,同时,由于混合杆11固定在跷跷 板10上,所以存在跷跷板部分面积大而变得大型化的问题。\n发明内容\n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谋求通过 使跷跷板小型化来降低模型直升飞机的生产成本并同时使模型直升飞 机小型化,另外,可以通过跷跷板的固定位置的有利性来提高决定直 升飞机的飞行特性的混合杆比例的自由度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模型直 升飞机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n本发明的模型直升飞机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是用来达成上述 目的的,其技术手段是,包括:斜盘,所述斜盘包括上斜盘和下斜 盘;冲刷臂连杆,所述冲刷臂连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 枢轴支承在所述上斜盘上;冲刷臂,所述冲刷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 端,所述冲刷臂的第一端枢轴支承在所述冲刷臂连杆的第二端;转向 柱;滑块,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转向柱垂直移动,所述冲刷臂的中 间部分枢轴支承在所述滑块上;中心毂;翘翘板,所述翘翘板可摆动 地设置在所述中心毂中;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具有相对的端;稳定 板,所述稳定板连接至所述稳定杆的所述相对的端;希勒控制杆,所 述希勒控制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稳定杆, 而所述第二端通过第一连杆连接至所述冲刷臂的第二端;混合杆,所 述混合杆具有第一端、中间部分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杆 连接至所述上斜盘,所述中间部分可旋转地枢轴支承在所述稳定杆 上;和主转动翼柄,所述主转动翼柄通过第三连杆连接至所述混合杆 的所述第二端,所述主转动翼柄的节距可通过所述第三连杆调节;所 述上斜盘随着斜盘上的下斜盘的上下移动、向左右以及前后方向的摆 动而作相同的运动,该下斜盘的所述移动和摆动由副翼伺服机构、升 降机伺服机构以及节距伺服机构驱动产生。\n附图说明\n图1是本发明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的分解立 体图。\n图2是表示与图1相同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距控制机构 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n图3是现有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的分解立体图。\n具体实施方式\n下面参照图1、图2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模型直升飞机的旋转翼节 距控制机构的构成。而且,与图3的现有例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 件并省略其说明。\n首先,与现有例的图3相同的构成是,通过对上斜盘1相对置 的冲刷臂连杆5枢轴支承冲刷臂4的一端,同时,将该冲刷臂4的中 间部分枢轴支承在滑块3上,进而,在上述冲刷臂4的另一端枢轴支 承连杆6的一端,将该连杆6的另一端枢轴支承在L字形的希勒控 制杆17的一端。\n另外,中间部分枢轴支承在稳定杆14上的混合杆11的一端, 通过连杆13连接在安装了主转动翼18的主转动翼柄9上,并且,该 混合杆11的另一端枢轴支承着连杆12的前端,该连杆12的一端枢 轴支承在上述上斜盘1的、与枢轴支承上述冲刷臂连杆5的部分相垂 直的位置。\n这样地构成的本发明的转动翼节距控制机构中,驱动节距伺服 机构使上斜盘1上下动作时,使混合杆11通过连杆12转动,所述转 动力通过连杆13使主转动翼柄9以叉形件8为支点转动,从而,改 变主转动翼18的节距角,直升飞机上升、下降。\n接着,驱动副翼或升降机伺服机构。使上斜盘1向左右或前后 方向摆动时,通过冲刷臂连杆5使冲刷臂4伴随上斜盘1的转动而转 动,从而,使希勒控制杆17通过连杆6转动。\n结果,由于旋转自如地枢轴支承在跷跷板10上的稳定杆14转 动,所以,稳定板15的节距角伴随上斜盘1的转动而变化,枢轴支 承在中心毂7上的跷跷板10因举升力平衡的变化而转动,使枢轴支 承在该跷跷板10上的混合杆11以枢轴支承在上斜盘1上的连杆12 的另一端为支点摆动,因而,枢轴支承在混合杆11的另一端的连杆 向主旋转翼柄9传递举升力平衡的变化,使主旋转翼18的节距角变 化。\n这样,驱动副翼伺服机构时,直升飞机左右方向盘旋;而驱动 升降机伺服机构时,直升飞机向前后方向飞行。\n本发明如上所述,混合杆枢轴支承在安装于跷跷板上的稳定杆 上,所述混合杆的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上斜盘上、另一端通过连杆连 接在主转动翼柄上。因而,当发生举升力平衡变化的时候,该举升力 平衡的变化被传递到主旋转翼柄使得主旋转翼的节距角变化,从而提 高了飞行的稳定性。\n另外,混合杆不是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安装在跷跷板上,而是枢 轴支承在稳定杆上,所以具有可以使跷跷板小型化的同时,由于使构 造简单而可以谋求制造工序的简化,并且,由于可以削减部件数量所 以可以谋求降低成本等的效果。
法律信息
- 2012-06-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63H 27/20
专利号: ZL 03108366.8
申请日: 2003.03.28
授权公告日: 2007.08.08
- 2007-08-08
- 2004-12-22
- 2004-10-06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