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柱模机构、墙模机构、梁模机构和支撑机构;
所述柱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木方(3)、对拉螺杆(4)和主楞骨(5),所述面板(2)分别设置在柱体的四周,面板(2)组成方形框,凹槽式矩管(1)竖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2)的外侧,木方(3)设置在面板(2)所组成方形框的四角处,且木方(3)与凹槽式矩管(1)相平行,主楞骨(5)水平设置,且主楞骨(5)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木方(3)和凹槽式矩管(1)的外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对称设置在柱体两侧的主楞骨(5)之间通过对拉螺杆(4)相连;
所述墙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对拉螺杆(4)和主楞骨(5),所述面板(2)分别设置在墙体的两侧,凹槽式矩管(1)竖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2)的外侧,主楞骨(5)水平设置,且主楞骨(5)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外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对称设置在墙体两侧的主楞骨(5)之间通过对拉螺杆(4)相连;
所述梁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木方(3)、主楞骨(5)、支撑杆(6)、梁侧面板(10)、梁底小横杆(12),所述面板(2)设置在梁体两侧的顶板的下侧,凹槽式矩管(1)水平设置,且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2)下侧,主楞骨(5)水平设置,且主楞骨(5)与凹槽式矩管(1)呈垂直状态,主楞骨(5)沿着凹槽式矩管(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下侧,支撑杆(6)顶端通过顶托(8)支撑连接主楞骨(5),梁侧面板(10)分别设置在梁体的两侧面以及底面,位于梁体的两侧面的梁侧面板(10)之间设置有预制砼内衬(7),梁底小横杆(1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位于梁体两侧的支撑杆(6),梁底小横杆(12)上固定有用于对位于梁体底面的梁侧面板(10)提供支撑的木方(3),位于梁体的两侧面的梁侧面板(10)的中部还安装有梁腹凹槽式矩管(9),面板(2)与梁侧面板(10)之间的连接处还安装有木方(3);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主楞骨(5)和支撑杆(6),所述面板(2)位于支撑面的下侧,凹槽式矩管(1)水平设置,且凹槽式矩管(1)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2)下侧,主楞骨(5)水平设置,且主楞骨(5)与凹槽式矩管(1)呈垂直状态,主楞骨(5)沿着凹槽式矩管(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下侧,支撑杆(6)顶端支撑连接主楞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小横杆(12)上通过步步紧(11)固定木方(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采用覆面木胶合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楞骨(5)采用Φ48.3×3.6mm的钢管。
一种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施工经验积累,现阶段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整体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柱、墙、梁板模板施工过程中,均需要搭设模板架,在模板架施工完毕后进行浇筑混凝土,以完成柱、墙、梁板的建设。目前在搭建模板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方,木材用量大,增加了森林树木的砍伐,不利于环境保护,且木方的强度不足,容易产生损坏,不同规格木方混用还可能造成板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的混凝土的表面不平整,在后续修补过程中还会产生修补费用。木方的截面积较大,自重大,在材料上下车、现场搬运、拼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减缓了施工进度,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木方损耗较大,且达到周转次数后木方只能以废旧木材价格处理,成本较高。\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n[0005] 一种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包括柱模机构、墙模机构、梁模机构和支撑机构;\n[0006] 所述柱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面板、木方、对拉螺杆和主楞骨,所述面板分别设置在柱体的四周,面板组成方形框,凹槽式矩管竖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的外侧,木方设置在面板所组成方形框的四角处,且木方与凹槽式矩管相平行,主楞骨水平设置,且主楞骨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木方和凹槽式矩管的外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对称设置在柱体两侧的主楞骨之间通过对拉螺杆相连;\n[0007] 所述墙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面板、对拉螺杆和主楞骨,所述面板分别设置在墙体的两侧,凹槽式矩管竖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的外侧,主楞骨水平设置,且主楞骨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的外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对称设置在墙体两侧的主楞骨之间通过对拉螺杆相连;\n[0008] 所述梁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面板、木方、主楞骨、支撑杆、梁侧面板、梁底小横杆,所述面板设置在梁体两侧的顶板的下侧,凹槽式矩管水平设置,且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下侧,主楞骨水平设置,且主楞骨与凹槽式矩管呈垂直状态,主楞骨沿着凹槽式矩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的下侧,支撑杆顶端通过顶托支撑连接主楞骨,梁侧面板分别设置在梁体的两侧面以及底面,位于梁体的两侧面的梁侧面板之间设置有预制砼内衬,梁底小横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位于梁体两侧的支撑杆,梁底小横杆上固定有用于对位于梁体底面的梁侧面板提供支撑的木方,位于梁体的两侧面的梁侧面板的中部还安装有梁腹凹槽式矩管,面板与梁侧面板之间的连接处还安装有木方;\n[0009]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面板、主楞骨和支撑杆,所述面板位于支撑面的下侧,凹槽式矩管水平设置,且凹槽式矩管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下侧,主楞骨水平设置,且主楞骨与凹槽式矩管呈垂直状态,主楞骨沿着凹槽式矩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的下侧,支撑杆顶端支撑连接主楞骨。\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梁底小横杆上通过步步紧固定木方。\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板采用覆面木胶合板。\n[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楞骨采用Φ48.3×3.6mm的钢管。\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n[0014] 1、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可以减少木方的使用,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木材资源,减少森林树木的砍伐,土壤的流失,具有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的意义;\n[0015] 2、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由于凹槽式矩管截面面积小,自重较轻,材料上下车、现场搬运、拼装都十分方便快捷,可降低劳动力,加快施工进度;\n[0016] 3、本实用新型以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可提高模板系统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保证主体结构施工安全,同时可避免了木方易损坏的问题,以及不同规格木方混用造成板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的混凝土的表面不平整问题,以及在后续修补过程中还会产生修补费用的问题,由于凹槽式矩管截面面积小,自重较轻,可节约搬运吊装费,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n[0017] 4、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与传统木摸板相比,凹槽式矩管具有周转次数多、回收价值高等优势。\n附图说明\n[0018] 图1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中柱模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n[0019] 图2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中墙模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n[0020] 图3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中墙模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n[0021] 图4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中梁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n[0022] 图5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n[0023] 图中:1-凹槽式矩管、2-面板、3-木方、4-对拉螺杆、5-主楞骨、6-支撑杆、7-预制砼内衬、8-顶托、9-梁腹凹槽式矩管、10-梁侧面板、11-步步紧、12-梁底小横杆。\n具体实施方式\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25]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统,包括柱模机构、墙模机构、梁模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柱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木方3、对拉螺杆4和主楞骨5,所述面板2分别设置在柱体的四周,面板2组成方形框,凹槽式矩管1竖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2的外侧,木方3设置在面板2所组成方形框的四角处,且木方3与凹槽式矩管1相平行,主楞骨5水平设置,且主楞骨5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木方3和凹槽式矩管1的外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对称设置在柱体两侧的主楞骨5之间通过对拉螺杆4相连,通过对拉螺杆4将该柱模机构固定;\n[0026] 所述墙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对拉螺杆4和主楞骨5,所述面板2分别设置在墙体的两侧,凹槽式矩管1竖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2的外侧,主楞骨5水平设置,且主楞骨5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外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对称设置在墙体两侧的主楞骨5之间通过对拉螺杆4相连,通过对拉螺杆4将该墙模机构固定;\n[0027] 所述梁模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木方3、主楞骨5、支撑杆6、梁侧面板10、梁底小横杆12,所述面板2设置在梁体两侧的顶板的下侧,凹槽式矩管1水平设置,且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2下侧,主楞骨5水平设置,且主楞骨5与凹槽式矩管1呈垂直状态,主楞骨5沿着凹槽式矩管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下侧,支撑杆6顶端通过顶托8支撑连接主楞骨5,梁侧面板10分别设置在梁体的两侧面以及底面,位于梁体的两侧面的梁侧面板10之间设置有预制砼内衬7,预制砼内衬7将位于梁体两侧面的两个梁侧面板10连接固定,梁底小横杆1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位于梁体两侧的支撑杆6,梁底小横杆12上固定有用于对位于梁体底面的梁侧面板10提供支撑的木方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梁底小横杆\n12上通过步步紧11固定木方3,位于梁体的两侧面的梁侧面板10的中部还安装有梁腹凹槽式矩管9,用于对梁体腹部进行加固,面板2与梁侧面板10之间的连接处还安装有木方3,起到强化加固的效果;\n[0028]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主楞骨5和支撑杆6,所述面板2位于支撑面的下侧,凹槽式矩管1水平设置,且凹槽式矩管1均匀间隔设置在面板2下侧,主楞骨5水平设置,且主楞骨5与凹槽式矩管1呈垂直状态,主楞骨5沿着凹槽式矩管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下侧,支撑杆6顶端支撑连接主楞骨5。\n[0029] 所述面板2采用覆面木胶合板,所述主楞骨5采用Φ48.3×3.6mm的钢管。\n[0030] 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可以减少木方的使用,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木材资源,减少森林树木的砍伐,土壤的流失,具有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的意义;\n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由于凹槽式矩管截面面积小,自重较轻,材料上下车、现场搬运、拼装都十分方便快捷,可降低劳动力,加快施工进度;本实用新型以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可提高模板系统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保证主体结构施工安全,同时可避免了木方易损坏的问题,以及不同规格木方混用造成板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的混凝土的表面不平整问题,以及在后续修补过程中还会产生修补费用的问题,由于凹槽式矩管截面面积小,自重较轻,可节约搬运吊装费,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与传统木摸板相比,凹槽式矩管具有周转次数多、回收价值高等优势。\n[003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n[0032]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法律信息
- 2021-07-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E04G 9/02
专利号: ZL 201620754565.3
申请日: 2016.07.18
授权公告日: 2017.01.11
- 2017-01-1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6-07-18 | 2016-07-18 | | |
2 | | 2016-07-18 | 2016-07-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