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同步脱氮除磷增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911112486.7
  • IPC分类号:B01J20/12;B01J20/14;B01J20/20;C02F1/28;C02F7/00;B01J20/30;C02F101/10;C02F101/16
  • 申请日期:
    2019-11-14
  •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同步脱氮除磷增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CN201911112486.7申请日期2019-11-14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20-01-21公开/公告号CN110711552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B01J20/12IPC分类号B;0;1;J;2;0;/;1;2;;;B;0;1;J;2;0;/;1;4;;;B;0;1;J;2;0;/;2;0;;;C;0;2;F;1;/;2;8;;;C;0;2;F;7;/;0;0;;;B;0;1;J;2;0;/;3;0;;;C;0;2;F;1;0;1;/;1;0;;;C;0;2;F;1;0;1;/;1;6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雁栖东二路5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当前权利人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发明人王丽静;王志斌;王义超;姜晓明;潘纲
代理机构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代理人张敏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脱氮除磷增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具有氨氮吸附性能的生物质材料和/或矿物质材料作为改性基质材料,先采用氯化钠溶液浸泡增加对氨氮的吸收量,而后采用金属化合物对改性基质材料进行改性,使其能够同时吸附磷酸盐;最后,对改性后的基质材料进行负载微纳米气泡,使其具备水体增氧和提升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的功效,最终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增氧的功效。本发明的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态安全性高、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潜力。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