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电流监测装置 |
申请号 | CN202123456547.7 | 申请日期 | 2021-12-31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IPC分类号 | G;0;1;R;1;9;/;2;5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三为电力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文津路300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三为电力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三为电力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发明人 | 汤春俊;徐瑞琴;应健;胡立新;张丹阳;方程聪;金伟青;舒俊;章基辉;宋妙金;沈炜;王伟;应思远;叶卓隽 |
代理机构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平丽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监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调节单元和手持件,所述检测单元经由所述调节单元与手持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改变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的夹角时,先将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到设定角度,之后通过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支撑架和固定座固定连接即可,且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支撑架伸缩连接,即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电流监测装置,当工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持件且与电线或电缆有一定距离时,设置所述调节单元和手持件使得检测单元的位置便于调节,所述手持件与检测单元之间的夹角能够调节,且检测单元既可转动也可伸长,便于实际应用。
1.一种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调节单元和手持件,所述检测单元经由所述调节单元与手持件相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检测单元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支撑架,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
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手持件具有一相对所述支撑架移动的伸缩端,当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支撑架和固定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连接件、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和弹性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分别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并检测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的检测空间,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之间的距离,以供调节所述检测空间的开合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控制器和预警单元,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和预警单元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检测电线或电缆带电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的电信号控制所述预警单元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和预警单元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单元为蜂鸣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一转动轴,所述支撑架经由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固定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穿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拧紧螺栓,所述固定座对应所述拧紧螺栓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轴的侧面且沿其周向环绕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当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螺纹孔与一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所述拧紧螺栓经由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固定座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以供改变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连接盒,与所述连接盒伸缩式连接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盒上的插销,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盒一端的把手,所述连接杆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槽,当所述插销与一所述卡接槽对应设置时,所述插销用于卡接所述卡接槽以固定所述连接盒和连接杆,以供调节所述连接杆伸出所述连接盒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远离所述连接盒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层或防滑凸起。
一种电流监测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监测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一般为高压或者超高压线路,如果发生电流不正常而造成线路过载或者其他问题,将会产生很严重的隐患,所以对输电线路的检测至关重要。\n[0003] 目前国内外的旁路设备只是在结构、容量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和应用,但都不包含能够智能监测电流参数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技术。因此,有必要研制可实时监测旁路系统作业设备,进一步提高旁路作业智能化水平,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随着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大力开展,旁路系统运行情况监测装置将大大减低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旁路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n[0004] 专利CN209372939U公布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新型电流监测装置,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新型电流监测装置,该用于输电线路的新型电流监测装置,利用水泵将蓄液池内部的冷却液通过输液管运输到雾化器内部,以光纤为介质的光纤光栅传测量装置,通过计算机分析出反射光波长改变对应的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以实时监测被测输电线路的电流变化。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新型电流监测装置,包括集成装置、光源输入装置、检测装置和信号输出装置,所述光源输入装置的输出端与检测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集成装置的内部设有光源输入装置和信号输出装置。所述集成装置包括集成柜,所述集成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顶部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底部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表面套设有水箱。所述光源输入装置包括调节光源,所述调节光源的输出端通过主光纤与第一WDM耦合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WDM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正向耦合器的输入端通过主光纤电性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单色滤光模块,所述单色滤光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支路光纤与电磁传感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磁传感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支路光纤与检偏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检偏器的输出端通过支路光纤与反向耦合器。\n所述信号输出装置包括第二WDM耦合器,所述第二WDM耦合器的输出端通过主光纤与分光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通过主光纤与图像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图像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FPC排线与计算机电性连接。\n[0005] 现有的电流监测装置的不足之处:1、当工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持件且与电线或电缆有一定距离时,检测部的位置不便于调节,检测部既不可伸长也不可转动,不便于实际应用;2、检测部的检测空间开合程度不能调节,不能卡接并检测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或电缆,通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电流监测装置。\n实用新型内容\n[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监测装置,当工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持件且与电线或电缆有一定距离时,设置所述调节单元和手持件使得检测单元的位置便于调节,所述手持件与检测单元之间的夹角能够调节,且检测单元既可转动也可伸长,便于实际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流监测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n[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n[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监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调节单元和手持件,所述检测单元经由所述调节单元与手持件相连接。\n[0009]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n[0010]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检测单元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支撑架,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n[0011] 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手持件具有一相对所述支撑架移动的伸缩端,当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支撑架和固定座固定。\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连接件、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和弹性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分别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并检测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的检测空间,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之间的距离,以供调节所述检测空间的开合程度。\n[0013]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控制器和预警单元,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和预警单元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检测电线或电缆带电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的电信号控制所述预警单元报警。\n[0014]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和预警单元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内部。\n[0015]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单元为蜂鸣器。\n[0016]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一转动轴,所述支撑架经由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固定座上。\n[0017]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穿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拧紧螺栓,所述固定座对应所述拧紧螺栓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轴的侧面且沿其周向环绕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当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螺纹孔与一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所述拧紧螺栓经由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固定座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以供改变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的夹角。\n[0018]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连接盒,与所述连接盒伸缩式连接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盒上的插销,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盒一端的把手,所述连接杆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槽,当所述插销与一所述卡接槽对应设置时,所述插销用于卡接所述卡接槽以固定所述连接盒和连接杆,以供调节所述连接杆伸出所述连接盒的长度。\n[0019]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远离所述连接盒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块。\n[0020]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层或防滑凸起。\n[002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n[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改变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的夹角时,先将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到设定角度,之后通过所述紧固件将所述支撑架和固定座固定连接即可,且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支撑架伸缩连接,即所述手持件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电流监测装置,当工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持件且与电线或电缆有一定距离时,设置所述调节单元和手持件使得检测单元的位置便于调节,所述手持件与检测单元之间的夹角能够调节,且检测单元既可转动也可伸长,便于实际应用。\n附图说明\n[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n[0025] 图3为图2中A‑A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6]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n[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n[0028] 附图标记:1、检测单元;11、连接件;12、第一检测部;13、第二检测部;14、弹性件;\n100、检测空间;2、调节单元;21、固定座;22、支撑架;23、紧固件;231、连接板;232、拧紧螺栓;24、转动轴;241、第二螺纹孔;3、手持件;31、连接盒;32、连接杆;321、卡接槽;33、插销;\n331、阻挡块;34、把手。\n具体实施方式\n[0029]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n[0030] 如图1至5所示,一种电流监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1、调节单元2和手持件3,所述检测单元1经由所述调节单元2与手持件3相连接。\n[0031] 所述检测单元1用于检测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n[0032] 所述调节单元2包括与所述检测单元1固定连接的固定座21,与所述固定座21转动连接的支撑架22,以及紧固件23,所述紧固件23用于将所述固定座21与所述支撑架22固定。\n[0033] 所述手持件3与所述支撑架22固定连接,所述手持件3具有一相对所述支撑架22移动的伸缩端,当所述支撑架22相对所述固定座21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紧固件23用于将所述支撑架22和固定座21固定。\n[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改变所述手持件3与所述检测单元1之间的夹角时,先将所述支撑架22相对所述固定座21转动到设定角度,之后通过所述紧固件23将所述支撑架22和固定座21固定连接即可,且所述手持件3与所述支撑架22伸缩连接,即所述手持件3与所述检测单元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电流监测装置,当工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持件3且与电线或电缆有一定距离时,设置所述调节单元2和手持件3使得检测单元1的位置便于调节,所述手持件3与检测单元1之间的夹角能够调节,且检测单元1既可转动也可伸长,便于实际应用。\n[0035] 其中,所述支撑架22相对所述固定座21转动的设定角度,此设定角度可以是30°、\n45°、60°或90°,且此设定角度还可以是自行设定的不规则的角度大小,所述固定座21与支撑架22之间形成的转动部上可设置相对于的刻度,以便于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有鉴于此刻度部分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这里不在作过多累赘的描述。\n[0036]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万用表,当所述万用表与电线或电缆接触时,通过观察万用表上的数值变化来检测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n[0037] 参考图1,所述检测单元1包括连接件11、第一检测部12、第二检测部13和弹性件\n14,所述连接件11与所述固定座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分别与所述连接件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并检测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的检测空间100,所述弹性件14设于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之间,所述弹性件14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之间的距离,以供调节所述检测空间100的开合程度。由于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分别与所述连接件11转动连接,且所述弹性件14设于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之间,因此,当所述检测空间\n100中伸入电线或电缆时,且当电线或电缆的尺寸较大时,所述检测空间100的开合程度可经由所述弹性件14增大,检测部的检测空间100开合程度能够调节,能够卡接并检测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或电缆,通用性较好。\n[0038]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1包括控制器和预警单元,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部12、第二检测部13和预警单元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检测电线或电缆带电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的电信号控制所述预警单元报警。所述控制器和预警单元设于所述连接件11的内部。所述预警单元为蜂鸣器。这样设计便于知道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当电线或电缆带电时,所述蜂鸣器发出响声;当电线或电缆不带电时,所述蜂鸣器不发出响声。\n[0039]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万用表的两个触点,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也可以是电流互感器,当所述检测空间100中伸入电线或电缆时,所述第一检测部12和第二检测部13用于将检测到的电流传送给所述控制器,以供所述预警单元报警,以便于工作人员清楚的知道电线或电缆是否带电。\n[0040] 参考图1所示,所述调节单元2还包括一转动轴24,所述支撑架22经由所述转动轴\n24与所述固定座2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4穿设于所述固定座21上。设置所述转动轴24,便于所述支撑架22相对所述固定座21转动,且可将上述刻度设于所述转动轴24的端部,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手持件3的角度调整。\n[0041] 参考图1至4所示,所述紧固件23包括与所述固定座21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31,穿设于所述连接板231上的拧紧螺栓232,所述固定座21对应所述拧紧螺栓232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轴24的侧面且沿其周向环绕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41,当所述支撑架22相对所述固定座21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螺纹孔与一所述第二螺纹孔241对应设置,所述拧紧螺栓232经由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241将所述固定座21与转动轴\n24固定连接,以供改变所述手持件3与所述检测单元1之间的夹角。实际应用中,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241与上述转动轴24上的刻度分别一一对应,当所述支撑架22相对所述固定座21转动到设定角度时,即所述转动轴24转动到其对应的刻度时,所述第一螺纹孔与一所述第二螺纹孔241对应设置,所述拧紧螺栓232经由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n241将所述固定座21与转动轴24固定连接。\n[0042] 参考图2至5所示,所述手持件3包括与所述支撑架22固定连接的连接盒31,与所述连接盒31伸缩式连接的连接杆32,设置在所述连接盒31上的插销33,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2远离所述连接盒31一端的把手34,所述连接杆32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槽\n321,当所述插销33与一所述卡接槽321对应设置时,所述插销33用于卡接所述卡接槽321以固定所述连接盒31和连接杆32,以供调节所述连接杆32伸出所述连接盒31的长度。所述插销33远离所述连接盒31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块331。所述把手34上设置有防滑层或防滑凸起。\n这样设计使得手持件3的长度调节方便,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墙面进行刷漆,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刷漆难度,省时省力,同时也提高了刷漆的工作效率。且设置所述阻挡块331便于推进或拉出所述插销33。设置所述防滑层或防滑凸起,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握持所述把手34的稳定性,同时也能缓解工作人员的手部握持疲劳,便于工作人员刷漆,以提高工作人员刷漆的工作效率。\n[004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流监测装置有以下有益效果:\n[004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改变所述手持件3与所述检测单元1之间的夹角时,先将所述支撑架22相对所述固定座21转动到设定角度,之后通过所述紧固件23将所述支撑架22和固定座21固定连接即可,且所述手持件3与所述支撑架22伸缩连接,即所述手持件3与所述检测单元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电流监测装置,当工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持件3且与电线或电缆有一定距离时,设置所述调节单元2和手持件3使得检测单元1的位置便于调节,所述手持件3与检测单元1之间的夹角能够调节,且检测单元1既可转动也可伸长,便于实际应用。\n[00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