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利用有益菌和植物纤维生产反刍动物新型饲料的方法 |
申请号 | CN201210494687.X | 申请日期 | 2012-11-2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7140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IPC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张有聪 | 申请人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安宁庄西路15号怡美家园1号楼3单元102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张有聪 | 当前权利人 | 张有聪 |
发明人 | 岳彦;张有聪;史彬林;郝永清;任宏伟 |
代理机构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淳 |
摘要
一种利用有益菌和植物纤维生产反刍动物新型饲料的方法,其是将各种发酵底物原料加入调质混合机内进行混合、灭菌、冷却后接种第一混合菌液恒温发酵32~48h;结束后按相同的操作接种第二混合菌液二次发酵48~72h;发酵好的物料经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成品;发酵底物的组成为稻壳糠8~11重量份、向日葵壳粉8~11重量份、玉米皮8~11重量份、麸皮8~11重量份、白酒糟8~11重量份、马铃薯渣8~11重量份、苹果渣2~5重量份、番茄渣8~11重量份、玉米秸秆粉8~11重量份、玉米糖蛋白8~11重量份、豆渣2~5重量份、尿素1~3重量份;第一混合菌液为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菌液混合而成,第二混合菌液为饲料类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液混合而成。
1.一种利用有益菌和植物纤维生产反刍动物新型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各种发酵底物原料加入调质混合机内进行混合、灭菌、冷却,然后接种第一混合菌液进行首次发酵;
(2)接种后的发酵底物填装到移动式发酵车中,在发酵室内恒温发酵32~48h;
(3)首次发酵结束后,按与首次发酵相同的操作继续接种第二混合菌液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时间为48~72h;
(4)发酵好的物料经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所述反刍动物新型饲料成品;
所述的发酵底物的组成为:稻壳糠8~11重量份、向日葵壳粉8~11重量份、玉米皮
8~11重量份、麸皮8~11重量份、白酒糟8~11重量份、马铃薯渣8~11重量份、苹果渣2~5重量份、番茄渣8~11重量份、玉米秸秆粉8~11重量份、玉米糖蛋白8~11重量份、豆渣2~5重量份、尿素1~3重量份;
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混合菌液为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菌液混合而成,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混合菌液为饲料类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液混合而成;
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混合菌液中2种菌液的混合比例和第一混合菌液的接种量分别为:
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的混合比例为5~6:4~5,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5~10%;
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混合菌液中2种菌液的混合比例和第二混合菌液的接种量分别为:
产朊假丝酵母和饲料类芽孢杆菌的混合比例为5~7:3~5,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5~10%;
步骤(4)中所述的低温烘干的温度为70~80℃,所述烘干后物料的粉碎的粒度为至少
95%通过60目筛且100%通过50目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底物按比例在调质混合机中混合好后,向调质混合机内通入0.2~0.3MPa的饱和蒸汽,在135~145℃条件下进行蒸煮灭菌4~6min,蒸煮过程中保持混合机正常运转;
灭菌结束后,向调质混合机内进行喷水、通风、冷却,将物料温度降至30~35℃,水分调节到40~50%之间,冷却过程中保持混合机正常运转;
发酵底物冷却后,向调质混合机中按发酵底物5~10%的重量百分比接种第一混合菌液;
步骤(2)中,所述在发酵室内的恒温发酵,是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32~48h;
步骤(3)中,所述的二次发酵,是在首次发酵结束后,按发酵底物5~10%的重量百分比接种第二混合菌液进行二次发酵,所述二次发酵是在发酵室内28~30℃、相对湿度85~
90%的条件下发酵48~7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宁木霉菌液和绿色木霉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g,马铃薯浸取液1000mL,混合均匀,pH自然,在温度
115~121℃下灭菌20~30min;其中马铃薯浸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去皮的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煮沸30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mL;
制备二级固体种子培养基:麸皮80kg、豆粕粉16kg、硫酸铵2.5kg、KH2PO41.5kg,无菌纯水1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接入菌种斜面制成浓度为
8
1.0~2.0×10 个/mL的孢子悬液25mL,25~28℃下以120~150r/min振荡培养24~
48h;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固体种子培养基中,25~28℃、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24~48h,发酵过程中每隔2~
3h通风、翻料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130.1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115~
121℃下灭菌15~30min;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玉米粉10kg、蔗糖蜜100kg、葡萄糖10kg、麦芽浸粉10kg、大豆蛋白胨5kg、MgSO4·7H2O1kg、KH2PO41.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
115~121℃下灭菌20~30min;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
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5~28℃下以100~130r/min振荡培养24~
48h;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25~28℃、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机械搅拌100~130r/min、培养24~48h;
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在25~28℃、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130r/min机械搅拌,培养
24~4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类芽孢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浸膏3g、NaCl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min~30min;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5kg、酵母浸粉5kg、MgSO4·7H2O0.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
7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8~31℃下以120~150r/min、振荡培养24~
48h;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在28~31℃、通风量体积比为1:0.8~1.2的条件下、以120~15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48h;
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在28~31℃、通风量体积比为1:0.8~1.2的条件下、以120~150r/min机械搅拌,培养
24~48h。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反刍动物新型饲料。
一种利用有益菌和植物纤维生产反刍动物新型饲料的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利用有益菌和植物纤维生产反刍动物新型饲料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我国农牧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废弃物也日趋增加,我国每年约有数亿吨的植物秸秆资源和数千万吨的谷物糠麸、向日葵籽皮、玉米皮、酒糟、醋糟、淀粉渣、马铃薯渣、苹果渣、番茄渣、玉米糖渣、豆渣等农副产品。其中,大部分农副产品由于其含有的纤维类物质较多且不易分解,营养价值相对较低而被遗弃,继而造成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环境。因此,如何能科学合理的解决农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问题,成为我国现阶段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点。\n[0003] 我国饲用粮短缺,人畜争粮现象进一步加剧,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农副产品废弃物是具有巨大潜力而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资源,将其通过微生物发酵降解后用做反刍动物饲粮,将对缓解我国畜牧业饲粮压力具有积极意义,微生物又是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三大生物资源之一,而农副产品废弃物生物发酵饲料能将上述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新型的饲料资源是解决畜牧业饲料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其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将为农副产品废弃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广阔的前景。\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适应上述形式,提供一种利用有益菌和植物纤维生产反刍动物新型饲料的方法。\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n[0006] 一种利用有益菌和植物纤维生产反刍动物新型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0007] (1)将各种发酵底物原料加入调质混合机内进行混合、灭菌、冷却,然后接种第一混合菌液进行首次发酵;\n[0008] (2)接种后的发酵底物填装到移动式发酵车中,在发酵室内恒温发酵32~48h;\n[0009] (3)首次发酵结束后,按与首次发酵相同的操作继续接种第二混合菌液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时间为48~72h;\n[0010] (4)发酵好的物料经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所述反刍动物新型饲料成品;\n[0011] 所述的发酵底物的组成为:稻壳糠8~11重量份、向日葵壳粉8~11重量份、玉米皮8~11重量份、麸皮8~11重量份、白酒糟8~11重量份、马铃薯渣8~11重量份、苹果渣2~5重量份、番茄渣8~11重量份、玉米秸秆粉8~11重量份、玉米糖蛋白8~\n11重量份、豆渣2~5重量份、尿素1~3重量份;\n[0012] 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混合菌液为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gii)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液混合而成,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混合菌液为饲料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菌液混合而成。\n[0013]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底物按比例在调质混合机中混合好后,向调质混合机内通入0.2~0.3MPa的饱和蒸汽,在135~145℃条件下进行蒸煮灭菌4~6min,蒸煮过程中保持混合机正常运转;\n[0014] 灭菌结束后,向调质混合机内进行喷水、通风、冷却,将物料温度降至30~35℃,水分调节到40~50%之间,冷却过程中保持混合机正常运转;\n[0015] 发酵底物冷却后,向调质混合机中按发酵底物5~10%的重量百分比接种第一混合菌液;\n[0016] 步骤(2)中,所述在发酵室内的恒温发酵,是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32~48h;\n[0017] 步骤(3)中,所述的二次发酵,是在首次发酵结束后,按发酵底物5~10%的重量百分比接种第二混合菌液进行二次发酵,所述二次发酵是在发酵室内28~30℃、相对湿度\n85~90%的条件下发酵48~72h。\n[0018]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康宁木霉菌液和绿色木霉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n[0019]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g,马铃薯浸取液1000mL,混合均匀,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其中马铃薯浸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去皮的马铃薯\n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煮沸30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mL;\n[0020] 制备二级固体种子培养基:麸皮80kg、豆粕粉16kg、硫酸铵2.5kg、KH2PO41.5kg,无菌纯水1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n[0021]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接入菌种斜面制成浓\n8\n度为1.0~2.0×10 个/mL的孢子悬液25mL,25~28℃下以120~150r/min振荡培养\n24~48h;\n[0022]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固体种子培养基中,25~28℃、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24~48h,发酵过程中每隔\n2~3h通风、翻料一次。\n[0023]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n[0024]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130.1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n115~121℃下灭菌15~30min;\n[0025]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玉米粉10kg、蔗糖蜜100kg、葡萄糖10kg、麦芽浸粉10kg、大豆蛋白胨5kg、MgSO4·7H2O1kg、KH2PO41.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n[0026]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n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5~28℃下以100~130r/min振荡培养24~\n48h;\n[0027]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25~28℃、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机械搅拌100~130r/min、培养24~\n48h;\n[0028] 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在25~28℃、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13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48h。\n[0029]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饲料类芽孢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n[0030]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浸膏3g、NaCl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min~30min;\n[0031]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5kg、酵母浸粉5kg、MgSO4·7H2O0.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n[0032]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n7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8~31℃下以120~150r/min、振荡培养24~\n48h;\n[0033]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在28~31℃、通风量体积比为1:0.8~1.2的条件下、以120~15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48h;\n[0034] 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在28~31℃、通风量体积比为1:0.8~1.2的条件下、以120~15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48h。\n[0035]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混合菌液中2种菌液的混合比例和第一混合菌液的接种量分别为:\n[0036] 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的混合比例为5~6:4~5,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5~\n10%;\n[0037] 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混合菌液中2种菌液的混合比例和第二混合菌液的接种量分别为:\n[0038] 产朊假丝酵母和饲料类芽孢杆菌的混合比例为5~7:3~5,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5~10%。\n[0039]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的低温烘干的温度为70~80℃,所述烘干后物料的粉碎的粒度为至少95%通过60目筛且100%通过50目筛。\n[0040] 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反刍动物新型饲料。\n[0041] 如上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反刍动物新型饲料,其中的粗蛋白(DM)≥22.13%、真蛋白(DM)≥18.94%、粗纤维(DM)≤13.00%、CMC酶活≥1050u/g、产朊假丝酵母(CFU/g)\n8 9\n≥5.0×10、饲料类芽孢杆菌(CFU/g)≥1.00×10。粗蛋白和真蛋白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n20.79%和85.68%,粗纤维的降解率达到了56.85%。\n[004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n[0043] 本发明选用稻壳糠、向日葵壳粉、玉米皮、麸皮、白酒糟、马铃薯渣、苹果渣、番茄渣、玉米秸秆粉、玉米糖蛋白、豆渣等农副产品为原料,配比一定比例的非蛋白氮,经混合、蒸煮灭菌后,采用性能优良的纤维素分解菌种和产单细胞蛋白菌种,进行二次固态发酵,最后进行烘干、粉碎制得的微生物发酵饲料产品。本发明产品较其他粗饲料产品的优点在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消化率和利用率以及使用价值较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从而可以满足畜禽动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n[0044]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有益菌和植物纤维生产反刍动物新型饲料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n[0045] 1、采用本发明方法,粗饲料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可以有效改善粗饲料品质,提升非常规饲料的营养和利用价值。\n[0046] 2、采用本发明方法,粗饲料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分解并去了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成分,并且还产生了许多对畜禽生长发育有益的营养物质,经过专业的发酵菌种加工工艺处理后,能够产生并积累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及有益的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有机酸、免疫球蛋白、维生素、消化酶、活化的微量元素和多种促生长因子,开发成为成本低廉、效益可观的新型饲料资源。\n[0047] 3、采用本发明方法,饲料发酵后气味芳香,能改善消化率和适口性,提高畜禽采食量。\n[0048] 4、本发明的方法使植物蛋白降解为可溶性蛋白、小分子肽类和氨基酸,利于动物消化吸收。\n[0049] 5、采用本发明方法,粗饲料发酵后富含高活性益生菌,能改善畜禽肠道菌群平衡,防止下痢,降低粪便臭味。\n[0050] 6、本发明方法投资少、耗能低、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便,且其废料少、无污染,将会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n[0051] 7、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反刍动物新型饲料中,粗蛋白(DM)≥22.13%、真蛋白(DM)≥18.94%、粗纤维(DM)≤13.00%、CMC酶活≥1050u/g、产朊假丝酵母(CFU/g)\n8 9\n≥5.0×10、饲料类芽孢杆菌(CFU/g)≥1.00×10。粗蛋白和真蛋白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n20.79%和85.68%,粗纤维的降解率达到了56.85%。\n附图说明\n[0052]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53]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及特点,但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n[0054]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gii)、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饲料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菌种是分别购买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和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的野生菌种。保藏号分别为:ACCC30167、CGMCC3.3744、CGMCC2.281、ACCC10273。\n[0055] 实施例1\n[0056] 参见图1,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反刍动物新型饲料:\n[0057] 1.准确称取稻壳糠100kg、向日葵壳粉100kg、玉米皮100kg、麸皮100kg、白酒糟\n100kg、马铃薯渣80kg、苹果渣50kg、番茄渣100kg、玉米秸秆粉100kg、玉米糖蛋白100kg、豆渣50kg、尿素20kg,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底物。\n[0058] 2.发酵底物按比例混合好后,向调质混合机内通入0.3MPa的饱和蒸汽,在145℃条件下进行蒸煮灭菌5min,蒸煮过程中保持混合机正常运转。\n[0059] 灭菌结束后,向调质混合机内进行喷水、通风、冷却,发酵底物与加水量比为1:\n0.1,将物料温度降至30℃,水分调节到45%左右。冷却过程中保持混合机正常运转。\n[0060] 发酵底物冷却后按其10%的重量百分比,接种由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组成的第一混合菌液,接种后的发酵底物填装到移动式发酵车中,在发酵室内28℃、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48h。\n[0061] 3.首次发酵结束后,按照首次发酵的操作工艺,按发酵底物10%的重量百分比接种由饲料类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的第二混合菌液进行二次发酵,在发酵室内\n30℃、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72h。\n[0062] 4.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混合菌液分别是将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gii)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以及饲料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分别按以下方法进行增菌培养和固、液态发酵后混合而成,具体来说:\n[0063] (1)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gii)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0064] A.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g,马铃薯浸取液1000mL,混合均匀,pH自然,在温度121℃下灭菌30min。\n[0065] 马铃薯浸取液的制备方法:取去皮的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煮沸\n30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mL。\n[0066] B.制备二级固体种子培养基:麸皮80kg、豆粕粉16kg、硫酸铵2.5kg、KH2PO41.5kg、无菌纯水100L,pH自然,在温度121℃下灭菌30min。\n[0067] C.培养条件:\n[0068]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接入菌种斜面制成的\n8\n孢子悬液(1.5×10 个/mL)25mL,28℃、130r/min、振荡培养24h。\n[0069] 二级种子培养:200L自动固态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100kg,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固体种子培养基中,28℃、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48h,发酵过程中每隔2h通风、翻料一次。\n[0070] (2)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n[0071] A.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130.1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n115℃下灭菌15min。\n[0072] B.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玉米粉10kg、蔗糖蜜100kg、葡萄糖10kg、麦芽浸粉10kg、大豆蛋白胨5kg、MgSO4·7H2O1kg、KH2PO41.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21℃下灭菌30min。\n[0073] C.培养条件:\n[0074]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8℃、120r/min、振荡培养24h。\n[0075] 二级种子培养:1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5L,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28℃、通风量体积比为1:1、机械搅拌120r/min、培养24h。\n[0076] 液体发酵培养:10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50L,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28℃、通风量体积比为1:1、机械搅拌120r/min、培养24h。\n[0077] (3)饲料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n[0078] A.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浸膏3g、NaCl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121℃下灭菌30min。\n[0079] B.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5kg、酵母浸粉5kg、MgSO4·7H2O0.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21℃下灭菌30min。\n[0080] C.培养条件:\n[0081]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0℃、150r/min、振荡培养24h。\n[0082] 二级种子培养:1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5L,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30℃、通风量体积比为1:1.2、机械搅拌150r/min、培养24h。\n[0083] 液体发酵培养:10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50L,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30℃、通风量体积比为1:1.2、机械搅拌150r/min、培养24h。\n[0084] 5.首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时,各菌种的接种混合比例和接种量分别为:\n[0085] 第一混合菌液中,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的混合比例为5:5,第一混合菌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10%;\n[0086] 第二混合菌液中,产朊假丝酵母和饲料类芽孢杆菌的混合比例为5:5,第二混合菌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10%。\n[0087] 6.发酵好的物料经70℃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成品,粉碎粒度为至少95%通过\n60目筛、100%通过50目筛。\n[0088] 7.按照以上方法制备得到的反刍动物新型饲料,测得粗蛋白(DM)≥22.13%、真蛋白(DM)≥18.94%、粗纤维(DM)≤13.00%、CMC酶活≥1050u/g、产朊假丝酵母(CFU/g)\n8 9\n≥5.00×10、饲料类芽孢杆菌(CFU/g)≥1.00×10。粗蛋白和真蛋白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20.79%和85.68%,粗纤维的降解率达到了56.85%。各项指标参见表1。\n[0089] 表一底物发酵前与发酵后营养指标比对表(DM)\n[0090] \n[0091] 实施例2\n[0092] 参见图1,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反刍动物新型饲料:\n[0093] 1.准确称取稻壳糠110kg、向日葵壳粉110kg、玉米皮110kg、麸皮110kg、白酒糟\n110kg、马铃薯渣80kg、苹果渣20kg、番茄渣80kg、玉米秸秆粉100kg、玉米糖蛋白100kg、豆渣50kg、尿素20kg,混合均匀制成发酵底物。\n[0094] 2.发酵底物按比例混合好后,向调质混合机内通入0.3MPa的饱和蒸汽,在145℃条件下进行蒸煮灭菌5min,蒸煮过程中保持混合机正常运转。\n[0095] 灭菌结束后,向调质混合机内进行喷水、通风、冷却,发酵底物与加水量比为1:\n0.1,将物料温度降至30℃,水分调节到45%左右。冷却过程中保持混合机正常运转。\n[0096] 发酵底物冷却后按其10%的重量百分比,接种由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组成的第一混合菌液,接种后的发酵底物填装到移动式发酵车中,在发酵室内28℃、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48h。\n[0097] 3.首次发酵结束后,按照首次发酵的操作工艺,按发酵底物10%的重量百分比接种由饲料类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的第二混合菌液进行二次发酵,在发酵室内\n30℃、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72h。\n[0098] 4.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混合菌液分别是将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gii)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以及饲料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分别按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增菌培养和固、液态发酵后混合而成。\n[0099] 5.首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时,各菌种的接种混合比例和接种量分别为:\n[0100] 第一混合菌液中,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的混合比例为6:4,第一混合菌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10%;\n[0101] 第二混合菌液中,产朊假丝酵母和饲料类芽孢杆菌的混合比例为7:3,第二混合菌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10%。\n[0102] 6.发酵好的物料经70℃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成品,粉碎粒度为至少95%通过\n60目筛、100%通过50目筛。\n[0103] 7.按照以上方法制备得到的反刍动物新型饲料,测得粗蛋白(DM)≥23.95%、真蛋白(DM)≥21.05%、粗纤维(DM)≤12.13%、CMC酶活≥1200u/g、产朊假丝酵母(CFU/g)\n8 8\n≥6.50×10、饲料类芽孢杆菌(CFU/g)≥6.00×10。粗蛋白和真蛋白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22.75%和84.00%,粗纤维的降解率达到了61.16%。各项指标参见表2。\n[0104] 表二底物发酵前与发酵后营养指标比对表(DM)\n[0105]
法律信息
- 2014-07-09
- 2013-04-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23K 1/18
专利申请号: 201210494687.X
申请日: 2012.11.28
- 2013-03-2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10-31
|
2011-04-29
| | |
2
| |
2011-07-06
|
2011-03-17
| | |
3
| |
2011-12-21
|
2011-08-18
| | |
4
| |
2012-02-22
|
2011-09-16
| | |
5
| | 暂无 |
2010-11-29
| | |
6
| |
2011-11-09
|
2010-05-04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