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 |
申请号 | CN200910051847.1 | 申请日期 | 2009-05-22 |
法律状态 | 撤回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461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IPC分类号 | G08G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上海市宝山区杨行工业园区锦富路2***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石征华;张志宁;张磊;顾应欣;杨晓丹;王威翀;章迪莎;张静 |
代理机构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玮 |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利用路段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及信号控制设备所采集的实时交通流数据与交通工程中车流的到达和离散函数相匹配,通过计算模型计算出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车流量;再将路口各行驶方向的车流量、饱和度、路口信号配时的周期、绿信比等参数,统一输入到根据经验建立起来的模型中,从而计算出此时该路段的行程时间,其能够对城市路网中的行程时间进行预测,进而选择行程时间最小的最优路径。
1.一种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确定行程时间检测及发布的周期;
第二步:收集分时段、分行驶方向的历史样本数据;
第三步:建立路段分时段分行驶方向的各自行程时间模型;
第四步:检测路段分行驶方向的实时交通参数;
第五步:分析车辆到达及离散所服从的分布,计算平均排队长度或平均等待时间;
第六步:将各交通参数代入不同行驶方向对应时段的模型,计算分方向的行程时间;
第七步:不同行驶方向的行程时间预测;
第八步:此周期的行程时间计算完毕,进入下一周期计算,回到第四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行程时间统计周期为2分钟至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样本数量不少于5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样本包括各行驶方向的行程时间、路段距离、路口渠化处该行驶方向所用车道数、交通检测器及信号控制的线圈检测流量数据、该行驶方向信号线圈对应的车道检测流量、饱和度或者占有率、路段下游路口信号控制周期、信号控制相位的绿信比、该信号相位与路段上游来车对应的主要来车相位的相位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利用交通检测器及信号控制的线圈检测流量数据分析各时段各行驶方向所服从的分布,由此计算各时段各行驶方向的平均排队长度、平均等待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使用泊松分布、二项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公式计算车辆的平均到达率和相邻车辆到达之间的平均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面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中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行程时间进行预测。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1-09-30 | 2011-09-30 | | |
2 | | 2012-10-26 | 2012-10-26 | | |
3 | | 2011-09-30 | 2011-09-30 | | |
4 | | 2016-12-28 | 2016-12-28 | | |
5 | | 2014-11-11 | 2014-11-11 | | |
6 | | 2014-06-06 | 2014-06-06 | | |
7 | | 2013-04-26 | 2013-04-26 | | |
8 | | 2014-06-17 | 2014-06-17 | | |
9 | | 2016-12-28 | 2016-12-28 | | |
10 | | 2014-06-17 | 2014-06-17 | | |
11 | | 2014-06-06 | 2014-06-06 | | |
12 | | 2013-06-08 | 2013-06-08 | | |
13 | | 2014-10-15 | 2014-10-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