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 |
申请号 | CN201510514751.X | 申请日期 | 2015-08-20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3991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1G3/28 | IPC分类号 | B;2;1;G;3;/;2;8;;;B;2;1;G;5;/;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海盐鸿强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澉浦镇六里集镇紫金山村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海盐鸿强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海盐鸿强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钟岳祥 |
代理机构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洪 |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包括支撑装置、液压缸、压制装置、工作台、液压泵和上料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控制器和横梁,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急停按钮和控制按钮,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方,所述液压缸还包括进油管、出油管和液压轴,所述进油管设于所述液压缸左侧,所述出油管位于所述液压缸右侧,所述液压轴位于所述液压缸下端,所述液压轴下端连接所述压制装置,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前端,本发明铆合原理简单,铆合质量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安全性能好,一次能够压制多个,并且上料和下料互不耽搁,工作效率高。
1.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液压缸(2)、压制装置(3)、工作台(4)、液压泵(5)和上料装置(6),所述支撑装置(1)还包括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控制器(13)和横梁(14),所述第一支撑板(11)位于所述支撑装置(1)的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板(12)位于所述支撑装置(1)的右侧,所述横梁(14)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上端中间,所述控制器(13)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外侧,所述控制器(13)还包括急停按钮(131)和控制按钮(132),所述急停按钮(131)位于所述控制器(13)上方,所述控制按钮(132)位于所述急停按钮(131)下方,所述液压缸(2)固定在所述横梁(14)上方,所述液压缸(2)还包括进油管(21)、出油管(22)和液压轴(23),所述进油管(21)设于所述液压缸(2)左侧,所述出油管(22)位于所述液压缸(2)右侧,所述液压轴(23)位于所述液压缸(2)下端,所述液压轴(23)下端连接所述压制装置(3),所述工作台(4)设于上料装置(6)上,所述液压泵(5)位于所述支撑装置(1)下方,所述进油管(21)和所述出油管(22)与所述液压泵(5)连接,所述上料装置(6)位于所述支撑装置(1)前端,所述上料装置(6)还包括电机(61)、履带(62)、旋转轴(63)、第一支撑轴(64)、第三支撑板(65)、第二支撑轴(66),所述第一支撑轴(64)和所述第二支撑轴(66)数量均为2个,且所述第一支撑轴(64)位于所述上料装置(6)的右侧,所述第二支撑轴(66)位于所述上料装置(6)的左侧,所述第三支撑板(65)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轴(66)上,所述电机(61)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61)上,所述旋转轴(63)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支撑轴(64)和所述第二支撑轴(66)各可旋转的连接有一个所述旋转轴(63),所述履带(62)缠绕在所述旋转轴(63)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轴(66)上的所述旋转轴(63)与所述电机(61)连接,所述工作台(4)还包括橡胶支撑套(41)、底座(42)和压制块(43),所述橡胶支撑套(41)与所述底座(42)横截面均为圆型,且过盈配合,所述橡胶支撑套(41)固定在所述履带(62)上,所述压制块(43)位于所述底座(42)的上表面,所述压制块(43)数量为6块,均匀的呈环形的分布在所述底座(42)上,所述压制块(43)还包括第一连接螺钉(431)和安装孔(432),所述安装孔(432)位于所述压制块(43)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连接螺钉(431)把所述压制块(43)固定在所述底座(42)上,所述底座(42)上还设有定位块(44),所述定位块(44)为正六边形,位于6个所述压制块(43)中间,所述定位块(44)上每一边对准一个所述压制块(43),所述定位块(44)中间还设有定位孔(442),所述定位块(44)通过第二连接螺钉(441)固定在所述底座(42)上,所述压制装置(3)为圆盘状,还包括压制锤(31)、定位片(32)和定位轴(33),所述定位片(32)位于所述压制装置(3)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轴(33)位于所述定位片(32)下端,所述压制锤(31)数量为六个均匀分布位于所述压制装置(3)周边位置,所述压制锤(31)和所述定位轴(33)均呈圆柱形,且所述定位轴(33)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压制锤(31)的底面直径,所述定位轴(33)长度大于所述压制锤(31)的长度,所述定位孔(442)的直径比所述定位轴(33)的直径稍大,所述定位孔(442)对准所述定位轴(33),所述压制锤(31)的中心对准所述压制块(43)的中心,所述控制器(13)与所述电机(16)和所述液压泵(5)电连接。
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铆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n【背景技术】\n[0002] 钉子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及其广泛的一种连接固定两个物品之间的工具,但是钉子的尾部比较小,有时容易使得嵌入到物体内部去从而使得连接不牢固,而且有时需要钉子尾部具有较大的面积以减少压强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钉子还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或克服这些缺点,因此人们想到在铁片上打一个孔使得钉子和铁片铆接起来从而使得改变钉子的形态形成一种新的工具,从而扩大钉子的使用范围以及使得能够克服钉子的一些缺点,但是,要把钉子和铁片铆接在一起,现有的铆接设备还没有类似的专用铆接设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铆接钉子和铁片的铆压设备。\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用于铆压钉子和铁片,能够很好的针对钉子和铁片的铆压,提高铆压效率和铆压质量。\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包括支撑装置、液压缸、压制装置、工作台、液压泵和上料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控制器和横梁,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右侧,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中间,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外侧,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急停按钮和控制按钮,所述急停按钮位于所述控制器上方,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所述急停按钮下方,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方,所述液压缸还包括进油管、出油管和液压轴,所述进油管设于所述液压缸左侧,所述出油管位于所述液压缸右侧,所述液压轴位于所述液压缸下端,所述液压轴下端连接所述压制装置,所述工作台设于上料装置上,所述液压泵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下方,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前端,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电机、履带、旋转轴、第一支撑轴、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数量均为2个,且所述第一支撑轴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右侧,所述第二支撑轴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左侧,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上,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所述旋转轴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各可旋转的连接有一个所述旋转轴,所述履带缠绕在所述旋转轴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上的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工作台还包括橡胶支撑套、底座和压制块,所述橡胶支撑套与所述底座横截面均为圆型,且过盈配合,所述橡胶支撑套固定在所述履带上,所述压制块位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压制块数量为6块,均匀的呈环形的分布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制块还包括第一连接螺钉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压制块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连接螺钉把所述压制块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正六边形,位于6个所述压制块中间,所述定位块上每一边对准一个所述压制块,所述定位块中间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通过第二连接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制装置为圆盘状,还包括压制锤、定位片和定位轴,所述定位片位于所述压制装置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轴位于所述定位片下端,所述压制锤数量为六个均匀分布位于所述压制装置周边位置,所述压制锤和所述定位轴均呈圆柱形,且所述定位轴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压制锤的底面直径,所述定位轴长度大于所述压制锤的长度,所述定位孔的直径比所述定位轴的直径稍大,所述定位孔对准所述定位轴,所述压制锤的中心对准所述压制块的中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和所述液压泵电连接。\n[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首先工人把中间穿有孔的铁片上穿入钉子,然后把钉子放置在安装孔上,然后铁片就放置在压制块上,通过控制器开动电机,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旋转轴旋转,电机每次固定的角度,使得工作台恰好压制装置的正下方,再然后使得液压轴下压一次,下压时定位轴插入定位孔上,压制锤压制钉子和铁片使它们铆合在一起,压完再使得压制装置上升,电机旋转,使得工作台随着履带往前,而后一个工作台又运动到压制装置下方,电机停止,工人则把工作台从橡胶支撑套上取走,换上新的工作台即可,如遇紧急情况可按下急停按钮停下装置,本发明铆合原理简单,铆合质量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安全性能好,一次能够压制多个,并且上料和下料互不耽搁,工作效率高。\n[0006]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n【附图说明】\n[000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n[000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左视图;\n[0009]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台的俯视图;\n[001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制装置仰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n[0012]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液压缸2、压制装置3、工作台4、液压泵5和上料装置6,支撑装置1还包括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控制器13和横梁14,第一支撑板11位于支撑装置1的左侧,第二支撑板12位于支撑装置1的右侧,横梁14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1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板12的上端中间,控制器13设于第二支撑板12外侧,控制器13还包括急停按钮131和控制按钮132,急停按钮131位于控制器13上方,控制按钮132位于急停按钮131下方,液压缸2固定在横梁14上方,液压缸2还包括进油管21、出油管22和液压轴23,进油管21设于液压缸2左侧,出油管22位于液压缸2右侧,液压轴23位于液压缸2下端,液压轴23下端连接压制装置3,工作台4设于上料装置6上,液压泵5位于支撑装置1下方,进油管21和出油管22与液压泵5连接,上料装置6位于支撑装置1前端,上料装置6还包括电机61、履带62、旋转轴63、第一支撑轴64、第三支撑板65、第二支撑轴66,第一支撑轴64和第二支撑轴66数量均为2个,且第一支撑轴64位于上料装置6的右侧,第二支撑轴66位于上料装置6的左侧,第三支撑板65位于第二支撑轴66上,电机61位于第三支撑板61上,旋转轴63数量为2个,第一支撑轴64和第二支撑轴66各可旋转的连接有一个旋转轴63,履带62位于缠绕在旋转轴63上,位于第二支撑轴66上的旋转轴63与电机\n61连接,工作台4还包括橡胶支撑套41、底座42和压制块43,橡胶支撑套41与底座42横截面均为圆型,且过盈配合,橡胶支撑套41固定在履带62上,压制块43位于底座42的上表面,压制块43数量为6块,均匀的呈环形的分布在底座42上,压制块43还包括第一连接螺钉431和安装孔432,安装孔432位于压制块43中间位置,第一连接螺钉431把压制块43固定在底座42上,底座42上还设有定位块44,定位块44为正六边形,位于6个压制块43中间,定位块44上每一边对准一个压制块43,定位块44中间还设有定位孔442,定位块44通过第二连接螺钉441固定在底座42上,压制装置3为圆盘状,还包括压制锤31、定位片32和定位轴33,定位片32位于压制装置3的中部位置,定位轴33位于定位片32下端,压制锤31数量为六个均匀分布位于压制装置3周边位置,压制锤31和定位轴33均呈圆柱形,且定位轴33底面直径小于压制锤31的底面直径,定位轴33长度大于压制锤31的长度,定位孔442的直径比定位轴33的直径稍大,定位孔442对准定位轴33,压制锤31的中心对准压制块43的中心,控制器13与电机16和液压泵5电连接。\n[0013] 本发明工作过程:\n[0014] 本发明工作过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效率高的铆压设备,首先工人把中间穿有孔的铁片上穿入钉子,然后把钉子放置在安装孔432上,然后铁片就放置在压制块43上,通过控制器13开动电机61,电机61通过电机轴带动旋转轴63旋转,电机61每次固定的角度,使得工作台4恰好压制装置3的正下方,再然后使得液压轴23下压一次,下压时定位轴33插入定位孔442上,压制锤31压制钉子和铁片使它们铆合在一起,压完再使得压制装置3上升,电机61旋转,使得工作台4随着履带62往前,而后一个工作台4又运动到压制装置3下方,电机\n61停止,工人则把工作台4从橡胶支撑套41上取走,换上新的工作台4即可,如遇紧急情况可按下急停按钮131停下装置。\n[001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22-07-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21G 3/28
专利号: ZL 201510514751.X
申请日: 2015.08.20
授权公告日: 2017.10.27
- 2017-10-27
- 2015-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1G 3/28
专利申请号: 201510514751.X
申请日: 2015.08.20
- 2015-11-0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14-08-21
| | |
2
| |
2012-02-22
|
2011-09-20
| | |
3
| | 暂无 |
2013-07-03
| | |
4
| | 暂无 |
2011-03-30
| | |
5
| | 暂无 |
1992-03-23
| | |
6
| |
2010-10-13
|
2009-04-11
| | |
7
| | 暂无 |
2015-08-2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