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在终端中增加寻呼接收单元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
申请号 | CN02134352.7 | 申请日期 | 2002-07-10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468009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4Q7/14 | IPC分类号 | H;0;4;Q;7;/;1;4;;;H;0;4;Q;7;/;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协同智迅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一路北腾邦大楼3层A区、5-11层A区、B栋2层A区、4层A区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协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协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浙安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锁林 |
摘要
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各类通信网络、寻呼网络及用于与相应网络配套的“双模功能”终端,“双模功能”终端含通用终端和寻呼接收单元;其中,所有向任何一个被叫终端发出的呼叫,均通过寻呼中心转发;被叫终端通过其寻呼接收单元接收和处理信息,并回复呼叫寻呼中心;由寻呼中心实时完成主、被叫终端之间的线路接续,使两者进行实时双向通信。其实现了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信号覆盖范围广,缓解了传统系统交换流量的非平衡状态,确保了用户实时双向快捷通信和信息的完整获取。
1.一种在通信终端增加寻呼接收单元并在同步漫游协议规程支持下实 现的通信方法,包括:各类通信网络系统、寻呼网络系统以及用于与所述相 应网络系统配套的“双模功能”终端,所述“双模功能”终端包含通用通信 终端部分和与其连接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其中,所有向任何一个被叫“双 模功能”终端发出的呼叫,均通过无线寻呼中心进行转发;被叫“双模功能” 终端通过其内置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接收和处理所述的呼叫信息,并回复呼 叫无线寻呼中心;由无线寻呼中心实时完成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线路 接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实时双向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针对同一用户的通 用固定终端、移动终端的所有呼叫,转移到其“双模功能”终端之寻呼接收 单元上,完成与主叫终端之间的实时双向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寻呼中心通过其 具有定向性交换功能的交换平台向被叫终端转发主叫信息,并完成线路接 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一用户的固定终 端和移动终端均为“双模功能”终端,且它们所有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均设 置为统一的用户号码时,无线寻呼中心的交换平台对所述的用户终端进行群 呼,使每一个用户终端均能够进行实时双向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一用户的固定终 端和移动终端均为“双模功能”终端,且它们所有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均设 置为统一的用户号码时,无线寻呼中心的交换平台对所述的用户终端进行轮 呼,并定时等待用户回复,使之完成实时双向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一用户的固定终 端和移动终端均为“双模功能”终端,且它们所有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均设 置为统一的用户号码时,无线寻呼中心的交换平台对所述的用户终端进行指 定呼叫,使指定的用户终端完成实时双向通信。
7.一种利用寻呼信道的通信系统,包括各种通信网络系统和寻呼网络 系统,其特征在于:寻呼网络系统的无线寻呼中心设有一个定向性交换功能 的交换平台,它与寻呼平台连接,用于向被叫终端转发主叫信息,并完成线 路接续;与所述相应网络系统配套的通信终端采用“双模功能”终端,所述 “双模功能”终端包含通用通信终端部分和与其连接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 “双模功能”终端在同步漫游协议规程支持下通信,其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用 于处理寻呼信息和控制终端呼叫寻呼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寻呼中心的交换平 台包括:中央控制与处理单元,与中央控制与处理单元相应端口连接的内部 定向交换数据库、漫游登记数据库,依次连接的呼叫接收平台、线路控制单 元、寻呼信息接口、寻呼中心平台和寻呼同播网络,呼叫接收平台、线路控 制单元和寻呼信息接口分别与中央控制与处理单元的相应的端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模功能” 终端是“双模功能”移动电话,或“双模功能”固定电话,或“双模功能” 无绳电话。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功能”终 端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由中央控制处理单元,连接在中央控制处理单元相应 端口的键盘和LCD显示屏,寻呼信息接收,目标号码处理单元以及功能接口 组成;寻呼信息接收和目标号码处理单元分别接于中央控制处理单元的输 入、输出端,目标号码处理单元通过功能接口与原终端部分连接。
技术领域\n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在普通终端中增加寻呼接收单元 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以对现有通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拓展通信的范围, 确保通信信息的快捷、完整接收。\n背景技术\n目前,通信技术包括基于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有线网络系统的多种通信方式,各自具有其优 点,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n公众蜂房移动通信方式的主要优点为移动范围大,可实现大范围漫游, 但运营成本高,许多地域难以全面覆盖,从而限制了系统终端的移动通信范 围,无法保证信息获取的完整性或导致信息丢失。\n有线网络(包括电信公网)通信方式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网络覆盖区域 和资源规模,但由于用户终端固定,机主必须守候在终端所在位置方能及时 应答呼叫,从而给信息的完整获取造成困难。\n无绳通信系统作为有线公网的无线延伸而直接利用有线电信网络的各 类增值服务及庞大的网络覆盖区域和资源,但由于移动通信范围小,限制了 移动通信能力,从而无法保证信息获取的完整性。\n无线集群方式,其系统通常为内部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终端难以直接 作为公共通信终端使用,系统的应用功能及范围有限,导致个人信息的丢失。\n无线寻呼方式,其无线寻呼系统具有低成本大范围移动通信能力,且信 号覆盖区域与效果优于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特别在乡镇、山区、湖区、 边唾、旅游区等地域),对于个人通信服务,几乎可以覆盖各类地区的各类 用户群,如果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可以做到信息丢失率为零的理想状态 但由于该系统目前仅支持单向文本通信,从而限制了人们在实时语音和双向 数字方面的通信需求。\n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具有交换平台的通信(网络)系统,由于系统协议 的限制,交换平台的容量必须根据终端数量进行配置,如此将导致两个方面 的问题:\n(1)当终端数量增长过快,交换平台将由于迅速增长的业务流量而呈现 饱和状态,导致呼损率大幅上升。而这种饱和通常以非平衡状态体现,即业 务流量的大小在每天的时间一区域分布中,体现为随机形式。通常的解决方 法是对交换平台进行扩容,不仅成本高,而且对用户的正常通信影响较大。\n(2)由于业务流量的分布具有随机性质,交换平台的扩容将导致系统资 源的巨大浪费。\n发明内容\n鉴于现有通信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各类通信终端在同 步漫游协议规程支持下,经由寻呼信道实现呼叫和实时双向通信的方法及其 系统,从而提供个人通信信息完整获取的的保障体系、实现方便高效的呼叫 模式、节省与优化通信系统资源。\n本发明提出的在通信终端增加寻呼接收单元并在同步漫游协议规程支 持下实现的通信方法,包括:各类通信网络系统、寻呼网络系统以及用于与 所述相应网络系统配套的“双模功能”终端,所述“双模功能”终端包含通 用通信终端部分和与其连接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其中,所有向任何一个被 叫“双模功能”终端发出的呼叫,均通过无线寻呼中心进行转发;被叫“双 模功能”终端通过其内置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接收和处理所述的呼叫信息, 并回复呼叫无线寻呼中心;由无线寻呼中心实时完成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 间的线路接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实时双向通信。\n将针对同一用户的通用固定终端、移动终端的所有呼叫,转移到其“双 模功能”终端之寻呼接收单元上,则可使所有终端完成与主叫终端之间的实 时双向通信。\n上述的无线寻呼中心通过其具有定向性交换功能的交换平台向被叫终 端转发主叫信息,并完成线路接续。当同一用户的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均为 “双模功能”终端,且它们所有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均设置为统一的用户号 码时,无线寻呼中心的交换平台能够对所述的用户终端进行群呼、或选呼、 或指定呼叫,使相应终端完成实时双向通信。\n一种利用寻呼信道的通信系统,包括各种通信网络系统和寻呼网络系 统,其特征在于:寻呼网络系统的无线寻呼中心设有一个定向性交换功能的 交换平台,它和寻呼平台连接,用于向被叫终端转发主叫信息,并完成线路 接续;与所述相应网络系统配套的通信终端采用“双模功能”终端,所述“双 模功能”终端包含通用通信终端部分和与其连接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双 模功能”终端在同步漫游协议规程支持下通信,其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用于处 理寻呼信息和控制终端呼叫寻呼中心。\n本发明通过由现有通信网络、无线寻呼网络以及各类内置寻呼接收单元 的“双模功能”通信终端组成的系统来完成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实时 双向通信。所有针对通信终端所发起的呼叫,均通过无线寻呼中心进行转发, 由镶嵌在通信终端内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完成呼叫信息接收、处理并回复呼叫 无线寻呼中心,由无线寻呼中心完成主叫与被叫之间的线路接续,且线路接 续过程是实时的,不需要主叫方挂机等待回复。\n其充分利用了现有通信网络的系统资源,系统信号覆盖范围广,以低成 本的交换平台解决了一些通信(网络)系统交换流量的非平衡状态问题,对 于主叫方而言,整个呼叫及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的通信过程是透明的,与常 规呼叫及线路接续进程所体现的特征一致,确保了通信用户实时双向快捷通 信和通信信息的完整获取。\n附图说明\n图1为常规方法的通信建立过程示意图;\n图2为本通信方法的通信建立过程示意图;\n图3为在呼叫转移模式下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n图4为图3所示呼叫转移应用模式流程图;\n图5为以“统一通信号”模式的应用系统示例;\n图6为的图5系统的工作流程图;\n图7为本发明对应系统中寻呼中心配套的交换平台原理框图;\n图8为本发明的“双模功能”通信终端原理框图。\n具体实施方式\n实现本发明方法的通信系统,包括:现有通信网络系统、无线寻呼网络 系统以及各类内置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的“双模功能”通信终端。通信终端 所属的系统(网络)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类型: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例 如GSM、CDMA等);无绳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常规无绳电话、DECT技术系统、 PHS系统、SCDMA系统等各类无绳通信系统);无线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有线 网络系统(例如PSTN网络系统、IP网络系统,等等);其它各类有线/无线 公网或专网通信系统。\n本发明之通信方式主要的功能支持单元为三个部分:\nA.无线寻呼中心,含传统的寻呼平台和本发明所包含的交换平台及其 系统功能。\nB.在常规通信终端功能基础上嵌入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及相应的控制管 理功能。\nC.支持本发明配套“双模功能”通信终端内原功能终端和嵌入之无线 寻呼接收单元实现同步漫游登记的系统协议方式。\n其中原功能终端是指:直接采用相关通信网络系统协议所构造的终端, 例如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终端、无绳通信系统终端、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终 端、有线电信终端等等。在原功能终端技术基础上嵌入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并 构成本发明之“双模功能”终端。因此,本发明的“双模功能”终端为同时 工作在两个不同通信网络下的终端结合,一为原功能终端部分,另一为无线 寻呼接收部分。所述的“双模功能”终端可以是“双模功能”移动电话、“双 模功能”固定电话以及“双模功能”无绳电话等等。\n图1表示常规呼叫、被叫应答及通信链路建立的过程。主叫终端对被叫 终端的呼叫,首先通过主叫终端所属网络系统对被叫终端所属网络系统的交 换中心进行呼叫,由该交换中心根据主叫信息呼叫被叫终端,当被叫终端应 答(摘机)后由被叫终端所属网络系统的交换平台完成被叫终端与主叫终端 之间的通信链路接续。\n图2表示本发明对应之通信方法实现的呼叫、被叫应答及通信链路建立 的过程。主叫终端对被叫终端的呼叫,首先通过主叫终端所属(网络)系统 对被叫终端嵌入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所属寻呼中心进行呼叫,由寻呼中心的 交换平台根据主叫信息对被叫终端的内嵌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发送信息(包含 主叫电话号码),当被叫终端用户收到寻呼信息后,根据对主叫信息的简单 浏览判断并应答(按下“回复”键)后通过被叫终端所属(网络)系统对终 端内嵌无线寻呼接收单元所对应的寻呼中心发起呼叫,寻呼中心收到被叫终 端呼叫后,由寻呼中心交换平台完成被叫终端与主叫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接 续。\n以下介绍本发明对应之通信方式下的几种应用。\n(一)建立在“呼叫转移”模式下的应用\n将各类无线移动通信终端及有线固定终端的呼叫转移目标设置为无线 寻呼终端,是目前保证信息获取完整性方面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该手段比其 它转移方式(例如转移到固定终端、秘书服务、语音信箱等)具有更直接便 利的特性,而且对于覆盖面广的全国联网无线寻呼系统,几乎可以做到人到 哪儿,信息便跟到哪儿。例如,尽管公众蜂房无线移动电话具有大范围漫游 移动通信特点,但旅游中经常无法实现有效通信联络,在山区、湖区、边陲, 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更是鞭长莫及,只有无线寻呼系统能够保持提供良好 的服务。\n将无线寻呼接收终端(BP机)作为功能单元而嵌入到诸如公众蜂房无 线移动终端、有线固定终端、无绳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集群终端中,当用户通 过通信终端所属(网络)系统平台设置了呼叫转移后,则针对该通信终端的 呼叫将转移到终端内嵌之无线寻呼接收单元所属的寻呼中心,由寻呼中心以 无线同播寻呼方式将呼叫信息发送到该用户终端之内嵌无线寻呼接收单元 中并显示。若该通信终端为无线移动终端并位于所属系统平台的有效服务区 间内,则用户在收到寻呼信息后通过简单地信息判断并按下“回复”按键后, 即可直接与呼叫方进行通信(注:呼叫方无需挂机等待对方回复)。如果无 线移动终端离开所属(网络)系统服务区,则终端自动存储信息,一旦用户 进入终端所属服务区后,即刻提示用户回复相关呼叫。\n如果同时对家庭或办公室固定终端也设置了呼叫转移,则嵌入了无线寻 呼接收单元的终端将作为用户全部个人通信工具(有线形式终端和无线形式 终端)的呼叫目标机,从而确保用户信息的完整获取。\n对于有线终端,同样可以嵌入寻呼接收单元来保证信息的完整获取。当 对有线终端设置呼叫转移,并以内嵌的寻呼接收单元为转移目标机,则针对 固定终端的呼叫被转移到寻呼单元,如果用户位于现场,在查看呼叫方信息 后则可通过按下“回复”键后直接与呼叫方进行通信;如果用户不在终端现 场,则寻呼单元可作为信息记录装置使用,并定时就记录信息产生提示信号。\n更具有利用价值的应用方式是:若用户同时拥有本发明所属之嵌入寻呼 单元的固定终端(例如电信网固定电话等)和移动终端(例如公众蜂房无线 移动通信终端或无绳移动通信终端等),则可以将固定终端内嵌的寻呼单元 用户号设置为与移动终端内嵌寻呼单元用户号一致,无论是针对固定终端还 是针对移动终端所发起的呼叫,均通过终端所属系统平台按照用户的呼叫转 移设置,变换为由寻呼中心呼叫终端嵌入之寻呼接收单元的模式。任何一部 终端在收到由寻呼中心发送的呼叫信息后,均可简单地按下“回复”键而直 接与呼叫方通话或进行数据通信(不需要呼叫方挂机等待)。如此便可以从 根本上保证信息不发生丢失现象。\n这里,通信终端所收到的寻呼信号并非呼叫方针对寻呼终端用户号直接 发起的呼叫,而是针对固定或移动终端用户号所发起的呼叫,通过呼叫转移 后由寻呼中心转发。因此,嵌入的寻呼单元用户号对公众是不存在的,仅仅 作为移动终端用户需要确保所有信息跟随自己而利用呼叫转移功能时的操 作设置号码。\n(二)建立在“统一通信号”模式下的应用\n本发明所支持的应用方式,除建立在呼叫转移机制下的呼叫汇集外,还 可以实现多部终端使用同一用户号码,即无论用户拥有多少类型或数量的通 信终端,对外公布的用户号码只有一个,构成该用户的统一通信号。当有针 对用户的呼叫时,无论被叫用户位于何处,总能及时收到呼叫并及时进入双 向通信状态。\n建立在“统一通信号”模式下的应用方式,是直接将用户拥有的多部本 发明“双模功能”终端内嵌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用户号(对应于无线寻呼终 端用户号)统一为一个号码,并作为对外公开的通信呼叫号,而将各类原功 能终端(如蜂房移动电话、家庭固定电话等)的用户号仅对亲朋好友公开, 如此便将常规上针对用户终端的呼叫,变为针对用户统一通信号的呼叫,而 (以振铃或其它方式)响应呼叫的终端为用户拥有的全部终端。即针对用户 通信号的呼叫,均通过无线寻呼系统到达所有配置内嵌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的 终端,同一用户的所有终端均响应呼叫而提示用户(振铃或其它方式),用 户则可通过任何一部响应呼叫的终端进行直接回复通信,具体操作方式为: 通过对呼叫信息的简单甄别后决定立刻进入通信状态,则只需要按下“回复” 键即可(不需要呼叫方挂机等待回复)。\n当用户拥有的所有通信终端均为本发明“双模功能”终端情况下,“统 一用户号”的应用模式将发挥最大功效,达到信息获取完整性的理想状态。\n(三)建立在“平衡交换业务流量”模式下的应用\n对于某些具有交换中心的通信网络系统,由于实际中交换流量的时间- 区域分布是随机和不平衡的,若仅仅根据网络终端量来配置交换设备容量, 将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特别是有线电信网络)。从本发明对应之通信方式 的基本模式可见,其所配套的寻呼中心交换平台采用低容量交换设备,即可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换流量的随机性和非平衡性分布问题。\n(四)建立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方式\n由于通信(网络)系统的容量有限,终端用户量发展到一定程度,数据 业务的发展将对系统设计容量的超限构成压力。若将一部分数据业务通过无 线寻呼系统及其同播网络完成,则不仅节省投资,缓解系统扩容压力,降低 数据通信的运营成本(基于无线寻呼系统的低成本大范围覆盖效果),还可 以增加目前已形成庞大规模的无线寻呼同播网络系统资源的应用价值。例 如,有线电信终端若嵌入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则实现数据通信(包括各类短 信服务)的模式比完全利用有线方式在电信公网上实现双向数据通信大幅节 省网络线路资源。\n以下结合典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n现代通信系统几乎都具备呼叫转移增值服务功能,若将呼叫转移目标机 设置为“双模功能”终端嵌入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即可实现信息完整获取 的理想通信状态。在呼叫转移模式下本发明的实现系统如图3所示。其中,\n被叫终端为本发明“双模功能”终端,其在原功能终端基础上增加无 线寻呼接收单元,并配套与原终端功能协同工作的控制管理单元。原功能终 端是指:直接采用相关通信(网络)系统协议所构造的终端,例如公众蜂房 移动通信系统终端、无绳通信系统终端、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终端、有线电信 终端,等等。\n被叫终端所属(网络)系统是指原功能终端所属(网络)系统。例如, 若被叫终端是在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基础上嵌入无线寻呼接收单元 及其控制管理功能,则被叫终端所属(网络)系统便是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系 统。\n主叫终端为任何形式的可实行远程呼叫及通信的终端,包括本发明的附 加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的“双模功能”终端。\n呼叫转移业务平台是指:被叫终端所属系统拥有的呼叫转移功能系统平 台。该系统平台为一增值服务平台(目前已普遍作为各类通信系统的标准配 置),允许用户利用指定的方式(例如语音操作方式等)进行呼叫转移设置。 当用户在终端所属系统的呼叫转移平台上完成呼叫转移设置后,所有针对用 户终端所发起的呼叫,均被终端所属系统转移到用户指定的目标终端上。\n图中列示了寻呼中心与本发明有关的两个部分:寻呼平台和交换平台。 寻呼平台是将寻呼信息通过寻呼同播网络发送给无线寻呼接收终端的系统 平台,该平台为寻呼中心所必备系统。\n交换平台是本发明配套的部分,用于接收被叫终端所属系统所转移的主 叫终端呼叫信息,并完成相应的主叫处理(例如遇忙提示、线路连通并保持、 反馈振铃回音等),然后将呼叫信息通过寻呼平台及其无线同播网络转发到 被叫终端内嵌之无线寻呼接收单元。被叫终端对呼叫信息进行处理并回复呼 叫后,由交换平台接收回复之呼叫并完成回复线路与主叫线路的接续,从而 实现主叫终端到被叫终端之间的线路交换。\n由呼叫转移应用模式流程图4可见,实现信息跟随用户的基本方式,是 终端所属通信系统将针对用户终端的呼叫通过其所属系统平台按预先设置 转发到寻呼中心,再由寻呼中心根据嵌入到终端之寻呼接收单元的漫游登记 情况实现同播寻呼。用户在简单浏览呼叫方信息(如电话号码)后按下“回 复”键(无线移动终端需位于所属系统有效服务半径内),则寻呼中心将完 成被呼叫终端与呼叫终端之间的线路接续,然后双方即可进入通信状态。\n图5为本发明之“统一通信号”模式下的应用系统示例,其工作流程如 图6所示。图5的在“统一通信号”模式下的实现方法,与上述建立在“呼 叫转移”应用模式下的实现方法类似,但主叫方所发被叫号码不是通信终端 用户号码,而是终端内嵌之寻呼接收单元用户号码。用户所拥有的全部各类 终端可以是各自不同的用户号,也可以拥有统一用户号。在统一用户号情况 下,当寻呼中心收到呼叫后,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完成对终端的呼叫:\n第一种:群呼方式——在此方式下,所有在寻呼中心进行位置登记的通 信终端均会收到寻呼信息而产生提醒音,操作其中任何一部终端进行应答, 则视为整体完成应答操作。\n第二种:轮呼方式——在此方式下,寻呼中心对全部进行位置登记的用 户终端轮流发送寻呼信息,并定时等待用户回复寻呼。\n第三种:指定方式——在此方式下,寻呼中心按照用户预先的设置将呼 叫全部集中到某一部指定终端上,并由该终端完成应答回复操作。\n上述三种建立在统一通信号基础上的呼叫及应答方式,是以本发明配套 之具有定向性交换功能的交换单元为平台,并配置在寻呼中心。\n定向性交换功能是指——针对某一用户所拥有的终端集合,在使用统一 用户号的基础上另外再分配子号,其协议模式就如同利用某部有线电话呼叫 某个单位的内部交换机,由该内部交换机将外线呼叫根据设置采用群呼、轮 呼、指定呼三中选一方式对内线分机进行呼叫。\n其中,图6中“根据用户设置的呼叫方式发出同播寻呼信息”功能项是 指用户可以将所有终端内嵌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进行编码设置,由寻呼中心 根据用户的设置而以群呼、轮呼及指定呼三种方式之一进行寻呼呼叫。\n“直接回复寻呼”功能为本发明的主要特点之一。本发明之通信方法是建 立在将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嵌入各类通信终端的基础之上,而原通信终端嵌入 无线寻呼接收单元后所具备的基本功能,是在本发明之通信方式配套的功能 单元及系统协议支持下所实现的“直接回复寻呼”功能——即当呼叫方针对 本发明配套终端发出呼叫时,终端接收并显示寻呼信息(包括主叫方的电话 号码),用户可以在简单浏览呼叫方信息后通过按下“回复”键而直接与呼 叫方通信(包括实时的语音和数据通信),不需要主叫方完成呼叫后挂机等 待回复。这种“直接回复寻呼”的功能,与常规被叫终端操作“摘机”响应 主叫的方式,在操作形式上是一致的。因此,“直接回复寻呼”功能是构成 本发明之通信方式的重要核心部分。在该功能的支持下,整个呼叫与通信过 程对于用户而言,与常规呼叫及通信过程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但可利用价值 在多个方面则超出常规呼叫与通信方式。\n本发明之“被动定向交换”功能单元,是位于无线寻呼系统中心的交换 平台基本功能单元,其主要功能为:\n1).常规交换系统的交换过程,是在收到呼叫信号后按主叫信令呼叫被 叫终端,当被叫终端摘机后,完成主叫与被叫之间的链路接续。但本发明配 套之“被动定向交换”功能单元则是首先将主叫信息通过寻呼平台及其无线 同播网络发送给被叫终端,然后接收被叫终端通过其所属(网络)系统所发 的呼叫,从而被动响应并完成主叫与被叫之间的链路接续。\n2).“定向交换”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特性:一是指被动接收被叫终端 的交换请求,这一请求是前一主叫过程的延续,因此是定向的。二是指交换 功能单元具有支持上述“统一通信号”应用模式的功能。对于多终端用户, “定向交换”功能单元可以根据用户的指定方式采取三种呼叫方式(群呼、 轮呼及指定呼)中的一种来实现交换功能。就如常规电信用户环端连接一用 户交换设备一样,可以将主叫信息有针对地发送到同一内部交换设备的某部 分终端上。对于本发明而言,这种类似用户交换设备的功能单元设置在无线 寻呼系统中心(而非用户端)。\n本发明之通信方式,除建立在上述应用模式及其功能支持单元基础上 外,还需要相关系统协议来支持配套终端中的“双模”功能单元的同步漫游, 以保证通信方式无论在“呼叫转移”应用模式下还是在“统一通信号”应用 模式下,无线寻呼系统中心均能及时完成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链路接 续,即:被叫终端无论位于何处,除原功能终端在其所属(网络)系统有效 服务区域内具有漫游登记功能外,其内嵌的无线寻呼接收单元也能够在同地 区的寻呼中心实现漫游登记。\n图7为本发明配套之交换平台的典型实施例原理图。交换平台是寻呼中 心的主要部分之一,其工作流程可参看图4和图6。它包括:中央控制与处 理单元,与中央控制与处理单元相应端口连接的内部定向交换数据库、漫游 登记数据库,依次连接的呼叫接收平台、线路控制单元、寻呼信息接口、寻 呼中心平台和寻呼同播网络,呼叫接收平台、线路控制单元和寻呼信息接口 分别与中央控制与处理单元的相应的端口连接。其主要功能为:\n①.在“呼叫转移”应用模式下,寻呼中心收到终端所属系统转移的呼 叫后首先先保持线路,然后根据被呼终端的漫游登记查询结果,将呼叫方的 基本信息发送到终端内嵌的寻呼接收单元,然后可以按“回复”键而发起对 相应寻呼中心的呼叫(对于无线移动终端,则此时应处于相应系统的有效服 务区域内),再由寻呼中心配置的本发明配套之交换功能单元完成主叫与被 叫之间的线路接续。完成转移呼叫接收、线路保持、寻呼转发、接收回复呼 叫、线路接续共五个基本步骤所体现的功能单元,配置在寻呼中心。\n②.在“统一通信号”应用模式下,寻呼中心接收呼叫发起终端通过所 属系(网络)统直接发出的呼叫,后续对被呼终端发送信息、接收呼叫、完 成线路接续等过程与上述“①”项所陈述的过程一致。\n如上所述本发明“双模功能”终端是在原有通信终端内增加无线寻呼接 收单元而成,寻呼接收单元与原终端部分在功能上有机结合,寻呼单元和原 终端所具备的全部原始功能均保留不变。\n图8为本发明“双模功能”终端之一个实施例,其工作流程可参看图4 和图6。图8所示终端由原有终端部分和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组成,无线寻呼 接收单元用于处理寻呼信息和控制终端呼叫寻呼中心。无线寻呼接收单元由 中央控制处理单元,连接在中央控制处理单元相应端口的键盘和LCD显示 屏,寻呼信息接收,目标号码处理单元以及功能接口组成;寻呼信息接收和 目标号码处理单元分别接于中央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端,目标号码处 理单元通过功能接口与原终端部分连接。\n如图所示,终端在接收到寻呼中心转发的呼叫信息后,由本发明所配套 之终端完成对呼叫方信息的提取、对发出寻呼之寻呼中心号码的提取、完成 对相应寻呼中心的呼叫共三个功能步骤所对应的功能单元,被集成到相应的 通信终端里。\n本发明“双模功能”终端的自动漫游登记作如下说明。这里所涉及的自 动漫游登记,是指本发明“双模功能”终端内嵌寻呼接收单元的登记。对于 原终端的移动漫游登记方式,仍然保持原模式不变。\n(I)人工漫游登记\n对各种类型终端所嵌入之寻呼接收单元,均可进行人工漫游登记。登记 操作方式与常规无线寻呼系统同类服务的操作方式相同。\n(II)无绳通信系统模式下的自动漫游登记\n将多个由无绳基站与若干终端构成的无线本地环通过网络管理中心联 结起来便构成一个无绳系统组成的本地网,将若干个此类本地网以广域形式 连接起来,便构成可以跨地区实现漫游的广域网。此类模式下,终端可以实 现自动漫游登记,即一旦进入系统基站有效服务半径,便可完成自动登记并 上传网络管理中心;而一旦离开系统基站有效服务范围,则基站取消登记记 录并上传网络管理中心。对于整个网络系统,由于每一基站具有确切的位置 编码信息,因此登记(或撤消登记)的终端通过基站上传到网络管理中心后, 便可完成准确的漫游位置登记(或撤消登记),然后由网络管理中心将登记 信息(或撤消登记)传送到终端内嵌的寻呼单元原始登记的寻呼中心(后续 漫游转移过程按寻呼漫游登记处理协议方式完成,此处略),从而完成终端 的漫游登记过程。\n(III)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模式下的自动漫游登记\n由终端定时显示“是否发生跨区漫游?”的提示,一旦发生,则用户按 “确定”键后并在依次显示的“输入漫游地区区号”提示下完成输入,则终 端即以短消息形式向寻呼中心发送漫游确认及目的地区区号信息,从而完成 漫游登记。\n对于其它公用或专用移动通信终端内嵌寻呼接收单元的自动漫游登记 方式,与公众蜂房移动通信终端之方式相同,但前提是:该终端必须在漫游 当地拥有同一系统网络并支持原终端在既定协议下的漫游登记。
法律信息
- 2022-07-26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 H04Q 7/14
专利号: ZL 02134352.7
申请日: 2002.07.10
授权公告日: 2008.07.16
- 2015-03-1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注销
合同备案号: 2010990000319
让与人: 协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受让人: 协同迅达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解除日: 2014.12.15
- 2015-03-1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变更
合同备案号: 2010990000319
变更日: 2014.12.15
变更事项: 让与人
变更前: 协同智迅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变更后: 协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2014-09-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协同智迅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变更为协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由518015 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东路5015号金丰城大厦A-12-C变更为518023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一路北腾邦大楼3层A区、5-11层A区、B栋2层A区、4层A区
- 2010-07-21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Q 7/14
合同备案号: 2010990000319
专利号: ZL 02134352.7
申请日: 2002.07.10
让与人: 协同智迅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受让人: 协同迅达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 在终端中增加寻呼接收单元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申请公布日: 2004.01.14
授权公告日: 2008.07.16
许可种类: 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 2010.05.26
- 2008-07-16
- 2004-03-17
- 2004-01-14
- 2002-10-16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1998-12-16
|
1998-03-06
| | |
2
| |
2002-07-03
|
2001-11-09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