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关黄柏200-600份、茯苓150-600份、熟地黄150-600份、王不留行150-600份、荨麻子100-300份、车前子100-300份、甘草70-2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最佳重量配比为:关黄柏400份、茯苓300份、熟地黄300份、王不留行300份、荨麻子200份、车前子200份、甘草1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工艺为:以上七味药,熟地黄粉碎成最粗粉,车前子粉碎成粗粉,备用;关黄柏加5-10倍量60-85%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3的浸膏,温度为60℃,备用;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混合,加6-10倍量50-80%乙醇回流提取1-2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3的浸膏,温度为60℃,备用;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醇提药渣与茯苓、荨麻子、甘草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药液的重量比为1∶5,然后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为1.1~1.3的浸膏,与关黄柏的醇提清膏和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的醇提清膏合并,混匀,真空干燥,粉碎过筛100目后,与乳糖或者淀粉或者蔗糖或者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混匀,用50-70%乙醇溶液制软材,14目筛制粒,40-60℃干燥,整粒,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2、3任一所述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上七味药,熟地黄粉碎成最粗粉,车前子粉碎成粗粉,备用;关黄柏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2~1.25的浸膏,备用;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混合,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2~1.25的浸膏,备用;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醇提药渣与茯苓、荨麻子、甘草混合,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药液的重量比为1∶5,然后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2~1.25的浸膏,与醇提清膏合并,混匀,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后与乳糖混匀,用60%乙醇溶液制软材,14目筛制粒,50℃干燥,整粒,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经过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制备工艺,所取得的中间体,与合适的药用辅料混合,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滴丸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制剂的制药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用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疾病。
一种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治疗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n背景技术\n[0002]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在3-16%,其中90%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前列腺炎多发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多在50岁以后发病,男性从年轻到年老,都会受到前列腺疾病的困扰。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它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近年来药物研究人员对前列腺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治疗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n[0003] CAP属中医“精浊”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其多由房事过度,或强忍精出、酒色劳倦、淋漓日久、体质虚弱,劳伤精气,以致肾精亏损、肾气虚弱;或因平素饮酒过度、嗜食辛辣厚味,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或因所愿不遂,情志郁闷,化热生火;或因手淫频繁、入房忍精不泄,败精留滞,化热于下焦;或因湿热长期不清,相火久遏不泄,精道气血瘀滞,而致疴惰迁延难愈。\n[0004] 中医对于本病证型的认识不统一,谭新华将本病分为7个证型: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阴虚火旺证;肾虚不固证;湿浊内阻证;肝气郁滞证。徐福松将本病分为4个证型:湿热证;瘀血证;中虚证;肾虚证。鲍严钟将本病分为3型:瘀血凝结型;阴虚火旺型;肾精亏虚型。\n[0005] CAP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的疾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腺体长期充血,腺小管阻塞和腺体功能低下,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滴白,甚至各种类型的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着男性的健康,威胁着家庭的稳定和谐。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通常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活血化瘀法,清热利湿通淋法,补肾法,这几种方法有较好的疗效。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清热利湿通淋、补肾为辅。活血祛瘀能改善前列腺微循环,使充血水肿之腺体消退,腺管引流通畅,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对临床症状改善、局部炎症的消退等方面有明显的疗效。\n发明内容\n[0006]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中药原料药组成,其重量配比如下:关黄柏200-600份、茯苓150-600份、熟地黄150-600份、王不留行\n150-600份、荨麻子100-300份、车前子100-300份、甘草70-280份。\n[0007] 最佳重量配比为:关黄柏400份、茯苓300份、熟地黄300份、王不留行300份、荨麻子200份、车前子200份、甘草140份。\n[0008] 它的制备工艺为:以上七味药,熟地黄粉碎成最粗粉,车前子粉碎成粗粉,备用。关黄柏加5-10倍量60-85%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60℃)的浸膏,备用。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混合,加\n6-10倍量50-80%乙醇回流提取1-2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60℃)的浸膏,备用。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醇提药渣与茯苓、荨麻子、甘草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药液1∶5,然后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60℃)的浸膏,与醇提清膏合并,混匀,真空干燥,粉碎过筛(100目)后与乳糖或者淀粉或者蔗糖或者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混匀,用50-70%乙醇溶液制软材,14目筛制粒,40-60℃干燥,整粒,即得。也可以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滴丸等剂型。\n[0009] 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上七味药,熟地黄粉碎成最粗粉,车前子粉碎成粗粉,备用。关黄柏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1.25(60℃)的浸膏,备用。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混合,加\n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1.25(60℃)的浸膏,备用。车前子、熟地黄、王不留行醇提药渣与茯苓、荨麻子、甘草混合,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药液1∶5,然后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1.25(60℃)的浸膏,与醇提清膏合并,混匀,真空干燥,粉碎过筛(100目)后与乳糖混匀,用60%乙醇溶液制软材,14目筛制粒,50℃干燥,整粒,即得。也可以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滴丸等剂型。\n[0010] 临床服用量为每天3次,每次12克,两周至一个月为一个疗程。\n[0011] 临床疗效观察\n[0012] 共观察治疗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8岁:\n平均为(36.6±14.54)岁,病程为(3.31±2.8)年。瘾清片对照组3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为(36.4±13.40)岁,病程为(2.61±3.5)年。两组在年龄及病程分布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n[0013] 治疗方法:\n[0014] 治疗组:给予治疗组汤剂(关黄柏40g茯苓30g熟地黄30g王不留行30g荨麻子\n20g车前子20g甘草14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n[0015] 对照组:口服隆清片(天津隆顺榕制药厂生产)每日3次,每次6片。\n[0016] 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前列腺液-WBC变化、对部分病人进行了B超前列腺大小和残余尿量的测定观察。使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0017] 结果:\n[0018] 1.总疗效比较\n[0019] 表1总疗效比较\n[0020] \n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愈率(%) 有效率(%)\n 治疗组30 12 10 6 2 40.0 93.3\n 对照组30 4 8 9 9 13.3 70.0\n[0021] 经x2检验,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n治疗效果评价:根据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分为: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部分好转;\n无效:症状无任何好转。\n[0022] 2.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n[0023] 表2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n[0024] \n[0025]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改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不畅症状最为突出。治疗效果评价:根据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分为: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部分好转;无效:症状无任何好转。\n[0026] 3.中医症状积分比较\n[0027] 表3中医症状积分比较\n[0028] \n 组别 N 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n 治疗组 30 17.68±3.56 8.52±5.13\n 对照组 30 15.48±3.24 12.60±3.81\n[0029] 经t检验,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二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组织专家制定并提出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客观评分标准(NIH-CPSI)评估疗效。\n[0030] 4.前列腺液-WBC比较\n[0031] 表4前列腺液-WBC比较\n[0032] \n 组别 N 治疗前(109/L) 治疗后(109/L)\n 治疗组 30 1.87±0.56 0.77±0.36\n 对照组 30 1.75±0.61 1.53±0.68\n[0033] 经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n[0034] 5.B超检查\n[0035] 5.1B超前列腺大小\n[0036] 对其中的24人进行了治疗前后前列腺B超的检查。\n[0037] 表5B超前列腺大小比较\n[0038] \n 组别 N 治疗前(cm3) 治疗前(cm3)\n 治疗组 16 16.52±2.98 16.82±2.54\n 对照组 8 17.21±2.45 16.92±2.86\n[0039] 经t检验,治疗前后两组B超前列腺大小均无明显改善,P>0.05,无统计学意义。\n[0040] 5.2残余尿改善情况\n[0041] 表6残余尿改善情况\n[0042] \n 组别 N 治疗前(ml) 治疗前(ml)\n 治疗组 10 47.42±49.65 23.90±36.91\n 对照组 7 46.25±36.6 38.02±40.31\n[0043] 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但治疗组减少明显(P<0.01)\n[0044] 6安全性评价\n[0045] 治疗期间除一名治疗组患者出现大便稀软,继续服药后又症状消失情况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n[0046] 药效研究\n[0047] 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n[0048] 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中药复方制剂\n0.65g/kg、1.30g/kg及2.60g/kg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药物或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7天。术次给药后30min,于各组小鼠右耳两侧涂二甲苯0.05ml致炎,3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用8mm打孔器于左右耳相同部位打下耳片,称重,记录左右耳片重量,以左右耳片重量为肿胀度。结果见表1.\n[0049] 表7中药复方制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n[0050] \n[0051]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5,**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1。\n[0052] 由表7可见,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中药复方制剂0.65g/kg、1.30g/kg及\n2.60g/kg组均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n[0053] 2对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n[0054] 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中药复方制剂\n0.65g/kg、1.30g/kg及2.60g/kg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药物或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7天。术次给药30min后,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10g(体重),随即腹腔注射0.6%冰醋酸0.20ml/只,20分钟后脱颈椎处死,抛开腹部皮肤肌肉,用6ml生理盐水分数次洗涤腹腔,吸管吸出洗涤液、合并后加入生理盐水至10ml,3000rpm离心\n15min;取上清液于590nm比色测定之,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2。\n[0055] 表8中药复方制剂对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n[0056] \n* **\n[0057]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5, 表示与空白比较P<0.01。\n[0058] 由表8可见,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中药复方制剂1.30g/kg及2.60g/kg组均能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n[0059] 3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0060] 取SD雄性大鼠60只,体重130-150g,依体重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蒸馏水对照组,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泡腾片组,前列回春胶囊,中药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各给药组灌胃给药,蒸馏水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7天。未次给药\n30min后,无菌操作下,用41/2号针头给大鼠后左足趾腱膜下注射无菌的1/%角叉菜胶溶液0.1ml/只,致炎。采用容积法测量大鼠左后足趾,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0.5h、1h、2h、4h、\n6h左后足趾容积,以致炎前后足趾容积之差作为肿胀度。计算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均值与标准差,并计算抑制率。结果如表9。\n[0061] 表9中药复方制剂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0062] \n[0063]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5,**表示与空白比较P<0.01。\n[0064] 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和中药复方制剂1.60g/kg灌胃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n[0065] 4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n[0066] 取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中药复方制剂0.65g/kg、1.30g/kg及2.60g/kg组,、前列回春胶囊0.25g/kg、阿司匹林泡腾片0.34g/kg及空白组,每组十只,连续灌胃给药\n14d,每天1次,空白组给等体积的蒸馏水。末次给药1h后各鼠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观察小鼠从出现扭体反应开20min内扭体次数。结果见表4。\n[0067] 抑制率(%)=(模型组扭体次数-给药组扭体次数)/模型组扭体次数×100%[0068] 表10中药复方制剂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n[0069] \n* **\n[0070]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5, 表示与空白比较P<0.01。\n[0071] 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制剂0.65g/kg、1.30g/kg及2.60g/kg组、前列回春胶囊0.25g/kg、阿司匹林泡腾片0.34g/kg组小鼠醋酸扭体次数明显减少。说明对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引起急性腹膜炎而产生的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n[0072] 5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n[0073] 取雄性小鼠50只,体重18-22g,随即分为5组,即空白组、中药复方制剂0.65g/kg、1.30g/kg及2.60g/kg组,、及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每组十只,灌胃14d,术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固定,以毫米尺测量鼠尾长度并标记之,然后以手术剪将小鼠尾3mm处剪断,待血液自行溢出开始计时,每隔30s用滤纸吸去血滴1次,直到滤纸吸时无血(血液自然停止)为止,即为出血时间[12]。室内温度为15℃。出血时间延长百分率公式:出血时间百分率(%)=[(给药组平均出血时间-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100%。结果如表5。\n[0074] 表11中药复方制剂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X±S)\n[0075] \n[0076]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5,**表示与空白比较P<0.01。\n[0077] 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制剂2.60g/kg组、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小鼠出血时间明显延长。\n[0078] 6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n[0079] 玻片法:取小鼠50只,体重18-22g,随即分为5组,即空白组、中药复方制剂\n0.65g/kg、1.30g/kg及2.60g/kg组,、及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每组十只,灌胃14d,术次给药30min后,用毛细管自动物眼眶内取血使血液流出,于载玻片两端各滴1滴血,血滴直径约术次给药30min后m,立即用秒表计时。每隔30秒用清洁大头针自血滴边缘向里轻轻挑动一次,并观察有无血丝挑起。从采血开始到挑起血丝止,所经历的时间即为凝血时间。另一滴血供最后复验。室内温度为15℃。凝血时间延长百分率公式:凝血时间百分率(%)=[(给药组平均凝血时间-对照组平均凝血时间)/对照组平均凝血时间]×100%。\n结果如表12。\n[0080] 表12中药复方制剂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n[0081] \n[0082]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5,**表示与空白比较P<0.01。\n[0083] 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制剂2.60g/kg组、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小鼠凝血时间明显延长。\n[0084] 7对小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n[0085] 取小鼠50只,体重18-22g,随即分为5组,即空白组、中药复方制剂0.65g/kg、\n1.30g/kg及2.60g/kg组,、及前列回春胶囊0.25g/kg组,每组10只,灌胃14d,术次给药\n30min后,小鼠颈动脉取血1.2ml,加至预放3.8%枸橼酸钠0.2ml的试管中。混匀后以\n3000r/min的转速离心15min,分离血浆。按照PT试剂盒方法测定PT。结果如表13。\n[0086] 表13中药复方制剂对小鼠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n[0087] \n[0088]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5,**表示与空白比较P<0.01。\n[0089] 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制剂1.13g/kg、2.25g/kg及4.50g/kg组、小鼠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且成浓度依赖性。\n[0090] 8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n[0091] 取雄性小鼠40只,均为雄性,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复方制剂0.65g/kg、\n1.30g/kg及2.60g/kg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d,每天1次,空白组给等体积的蒸馏水。实验前1d所有小鼠均以8%硫化钠脱去耳廓毛,温水清洗。给药前,各小鼠10%乌拉坦麻醉,耳廓平展于耳托上,置目镜10X、物镜4X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寻找毛细血管清晰、分支较多的部位照相并记录。按上述方法灌胃给药,连续7d。在末次给药后0.5h,同法麻醉并测定标记血管管径和毛细血管网交点。以给药前后两次结果差值作为微循环改善情况的指标。\n[0092] 表14中药复方制剂对小鼠耳廓血管管径的影响\n[0093] \n[0094] 结果表明,连续给药7d,各给药组小鼠血管管径明显增加,中药复方制剂三个剂量组对管径增加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均达到显著性差异。\n[0095] 本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通淋,助黄柏增强清热利湿之功,共为君药;王不留行活血通络,行水消肿之功,熟地补肾益精,滋肾水,助下元;而茯苓健脾利水渗湿,荨麻子利尿,助黄柏、车前子利水,茯苓又可健脾护中,固护脾胃,荨麻子消肿、通经,助王不留行活血通络;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共成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补肾益精之剂,因而能有效的治疗前列腺炎。我们利用动物实验在抗炎、镇痛、抗凝和活血化瘀作用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本中药复方制剂对于二甲苯涂于小鼠耳部发生的急性炎性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表明本中药复方制剂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腹腔注射醋酸后,引起腹腔深部大面积持久的疼痛刺激而产生“扭体”反应次数具有明显的减缓作用,说明本品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前列爽颗粒4.50g/kg组、能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本中药复方制剂三个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酶原时间,说明本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本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使给药组小鼠血管口径和毛细血管网交点数明显增加,说明本品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以上结果与其临床应用和功能主治相吻合,为本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了充分的治疗依据。\n[0096] 9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血清中IL-10、TNF-α含量的影响\n[0097] 9.1试验方法\n[0098] 取SD雄性大鼠60只,体重250-300g,驯化喂养一周后,按体重随机选取10只用作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用于造模。1%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于前列腺叶内注入25%消痣灵生理盐水0.2ml,术后恢复一周后,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模型组、前列回春胶囊0.15g/kg组、中药复方制剂0.40g/kg、0.80g/kg及1.60g/kg组,分别灌胃药液或等体积蒸馏水(正常组和模型组),1次/d,共30d,末次给药后24h颈动脉采血,(储存于-80℃),处死动物。细心剥离前列腺组织组织,固定、脱水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心态学变化。\n[0099] 前列腺内白细胞数及卵磷脂小体密度测定:按每1mg前列腺组织加生理盐水4ul,剪碎,充分混匀。取试管1支,加大鼠脏器组织白细胞分离液0.38ml,用移液器准确吸取上述制备好的标本20ul,于试管稀释液底部轻轻放出,吹打3次混匀,充池,用低倍镜计数四\n7\n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数/L=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4×20×10 ;卵磷脂小体密度按临床检验标准分为4级,即满视野为++++,3/4视野为+++,1/2视野为++,\n1/4视野为+。\n[0100] 血清中IL-10,TNF-α含量的测定:按照试剂说明书的方法分别检测IL-10,TNF-α含量。\n[0101] 光镜检查可见:正常组前列腺组织结构正常,腺体排列及分布正常,间质内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前列腺体遭到破坏,部分腺腔内有分泌物。官腔内上皮组织坏死、剥落和消失,间质及腺体充满大量弥散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间质组织明显变宽;前列回春胶囊胶囊组,前列腺组织腺体排列及分布正常,与模型组比较淋巴细胞减少;中药复方制剂各剂量组,随着浓度增加,前列腺腺体组织正常,淋巴细胞减少。\n[0102] 9.2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前列腺内白细胞数及卵磷脂小体密度的影响[0103]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前列腺内白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卵磷脂小体密度降低(P<0.05);中药复方制剂中、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内白细胞数(P<0.01),提高卵磷脂小体密度(p<0.05),见表9、10。\n[0104] 表15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前列腺内白细胞数的影响\n[0105] \n[010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n[0107] 表16中药复方制剂对卵磷脂小体的密度的影响\n[0108] \n[0109]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n[0110] 9.3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血清中IL-10,TNF-α含量的影响\n[0111]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0,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前列回春胶囊组、中药复方制剂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IL-10含量,而中药复方制剂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前列回春组,中药复方制剂各剂量组可降低TNF-α含量。结果见表17。\n[0112] 表17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血清中IL-10,TNF-α含量的影响\n[0113]
法律信息
- 2013-10-16
- 2013-0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61K 36/804
专利申请号: 201210089023.5
申请日: 2012.03.30
- 2012-07-1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