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及系统 |
申请号 | CN201210341754.4 | 申请日期 | 2012-09-14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2632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IPC分类号 | H;0;2;J;3;/;2;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重庆大学 | 申请人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段2080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大学 | 当前权利人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大学 |
发明人 | 王平;罗汉武;孙广;陈辉;李猛克;崔士刚 |
代理机构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4路电压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并计算3相负载的平衡度,并与系统设定的负载电流不平衡度和中线电流的上下限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时刻最佳的相间功率转移控制决策方案,通过控制投切开关从A、B、C三相中负载最轻的相线提取功率,经过隔离变压器升压、整流,滤波后,DSP通过对BUCK变换器和逆变器输出功率进行控制,并控制投切开关将输出功率转移到负载最重的相线上,然后再次对4路电压电流信号进行采集与分析,并对逆变器输出功率进行动态控制,实现动态分配A、B、C三相之间的功率传输,尽可能的降低中线和输电线的电能损耗,且动态分配A、B、C三相之间的功率转移等相关控制信息可通过无线GPRS网络进行远程传输。
1.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根据配电变压器容量及输电线参数,设定负载电流不平衡度阈值EAmax,中线电流的上限阈值Iomax和下限阈值Iomin;
S2:间隔获取一次输电线各相电压电流的取样信号,并对取样的4路电压与电流信号进行滤波预处理;
S3:计算各相线之间的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和中线电流Io,根据当前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与设定负载电流不平衡度阈值EAmax的关系,中线电流Io与设定中线电流的上、下限阈值Iomax、Iomin的关系,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如果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根据取样的电压电流信号计算得到相间最优的转移功率:
ΔPopt=ΔIopt·U;
其中,ΔIopt表示相间转移电流,U表示相电压,并确定三相输电线中负载电流最小的相线为转移功率输出相,负载电流最大的相线为转移功率输入相;
S4:实时监测转移功率输出相的电压过零点,确定投切时间,通过控制投切开关在该相的下一个电压过零点进行投切,将取出的电压经过隔离变压器进行升压,经过桥式二级管整流滤波后,通过BUCK变换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S5:实时监测转移功率输入相的电压过零点,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逆变电压与转移功率输入相的电压相位同步,并控制投切开关在该相电压的下一个电压过零点进行转移功率的接入;
S6:间隔取样3相输电线电压电流的信号和全桥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当前相间转移功率的大小:
ΔP=ΔIoUo;
其中,ΔP表示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Io表示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流;Uo表示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压;
S7:将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与最优的相间转移功率ΔPopt进行比较,调整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的大小,返回步骤S5循环重复动态调节3相输电线之间的功率平衡,直至使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逼近ΔPopt;
所述步骤S3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S31:计算各相线之间的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和中线电流Io;
其中,A相电流为IArms,B相电流为IBrms,C相电流为ICrms,ILmax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的最大值,ILmin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的最小值,ILmid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居中的值,EA表示A、B、C三相负载电流的不平衡度,Io表示中线电流;
S32:如果IoIomax,或者IominEAmax,则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
S33:根据以下约束条件计算得出ΔIopt:
S34:将ILmin对应的相线设定为转移功率输出相,ILmax对应的相线设定为转移功率输入相,ILmid对应的相线负载电流介于最大与最小之间,不做功率调整,ΔIopt即为相间转移电流的大小;
S3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最优中线电流Iomin:
Iomin=|(ILmax-ΔIopt)+ILmid∠120°+(ILmin+ΔIopt)∠-120°|;
其中,Iomin表示最优中线电流;
S36:计算得到最优的相间转移功率ΔPopt=ΔIopt·U,以及最优中线电流Io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相输电线电压电流取样信号的获取是通过设置于输电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来得到的,所述电压互感器分别用于测量相电压和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线电流和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所述取样信号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4路电压和4路电流信号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S22:将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低通滤波;
S23:然后将滤波后的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进行转换;
S24: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来控制AD转换器完成数据的转换与缓存;
S25: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读取缓存数据,然后经比例变换关系,得到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
S26:对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频谱,并计算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在50Hz时的频率分量有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取出转移功率的具体过程如下:
S41:通过测试得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从控制到投切开关实际接入的系统固有延时Δt;
S42:通过实时监测待投切开关对应输出功率的相电压过零时刻,准确计算出该相电压下一个周期过零点的时刻t1;
S43:在t1-Δt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
S44:将取出的电压经过隔离变压器进行升压,然后经过桥式二级管整流滤波后,通过BUCK变换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与转移功率输入的过程如下:
S5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确保输出的电压VO与转移功率输入相的电压保持同频同相,且电压VO的幅度为转移功率输入相电压幅度的
1.05~1.1倍;
S52:通过测试得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从控制到投切开关实际接入的系统固有延时Δt;
S53:通过实时监测转移功率输入相的相电压过零时刻,准确计算出该相电压下一个周期过零点时刻为t2;
S54:在t2-Δt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转移功率输入相线对应的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从而接入转移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动态调节3相输电线之间的功率平衡过程如下:
S71:对取样的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经过快速傅立叶FFT变换计算频谱,并计算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在频率分量为50Hz时的有效值;
S72:根据以下公式比较A,B,C三相负载电流大小:
其中,A相电流为IArms,B相电流为IBrms,C相电流为ICrms;
S73:如果ILmin对应的相线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输出相线需要改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减小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监测到输出ΔIo过零时,控制接入转移功率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并监测转移功率输出相线的电流过零点,控制转移功率输出相线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然后控制流程回到S2;
如果ILmin对应的相线维持不变,ILmax对应的相线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的输入相线需要改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减小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监测到输出ΔIo过零时,控制转移功率接入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控制流程回到S4;
如果ILmin与ILmax对应相线未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输入输出相线维持不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调整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使ΔPo动态逼近ΔPopt,控制流程回到S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逼近ΔPopt,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81:计算得到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与最优相间转移功率ΔPopt的偏差百分比ΔK:
S82:如果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已达控制系统要求上限ΔPomax,停止进行功率转移控制,相关控制参数维持不变;
S83:否则,进行转移功率的调节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S831:根据当前BUCK变换器的输出直流电压为VDC,对BUCK变换器的直流输出电压VDC进行微调修正:
VDC=(1+0.1ΔK)VDC;
S832:使全桥逆变器输出功率ΔPo动态逼近ΔPopt,实现最优的相间功率转移控制,从而使得转移电流ΔIo逼近ΔIopt,且中线电流Io逼近Iomin,达到最优的转移功率控制方案。
7.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预处理电路、AD转换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光电耦合器、整流桥、BUCK变换器、全桥逆变器、隔离变压器和投切控制开关;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输电线电压电流的取样信号;所述信号预处理电路,用于对取样信号进行过压处理、滤波处理;所述AD转换器,用于将预处理后的取样信号转化为数值信号;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用于控制AD转换器完成数据采集与缓存;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用于整个系统的转移功率计算、分析、决策与控制;所述光电耦合器,用于强弱电的隔离与控制信号传递;所述整流桥,用于将交流整流为直流;所述BUCK变换器,用于控制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所述全桥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压逆变为与待接入相线的交流;所述隔离变压器,用于功率的传递与原副边电压的隔离;所述投切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转移功率的输入与输出;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逼近最优相间转移功率ΔPopt,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81:计算得到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与最优相间转移功率ΔPopt的偏差百分比ΔK:
S82:如果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已达控制系统要求上限ΔPomax,停止进行功率转移控制,相关控制参数维持不变;
S83:否则,进行转移功率的调节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S831:根据当前BUCK变换器的输出直流电压为VDC,对BUCK变换器的直流输出电压VDC进行微调修正:
VDC=(1+0.1ΔK)VDC;
S832:使全桥逆变器输出功率ΔPo动态逼近ΔPopt,实现最优的相间功率转移控制,从而使得转移电流ΔIo逼近相间转移电流ΔIopt,且中线电流Io逼近最优中线电流Iomin,达到最优的转移功率控制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GPRS模块,所述无线GPRS模块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电能传输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通信,完成相关参数的设定以及系统工作状态参数的回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集成了一种带硬件误差修正的数据采集控制器,所述的数据采集控制器工作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9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IO口控制继电器导通,将信号输入端接地;
S92: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进行初始化,并将各个通道的修正误差值初始化为“0”;
S93: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启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完成各个通道数据的采集工作;
S94: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读取采样数据,根据通道数目对采样数据进行分离,根据每个通道的采样数据,计算得到各个通道的采样偏差值Δεi,i表示通道数,i=1~8,然后将此偏差Δεi通过IIC总线存入EEPROM中;
S95:正常工作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IO口控制继电器将信号输入端与外接信号连接,然后从EEPROM中读取各个通道的采样偏差Δεi,并写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中,当数据采集状态机读取AD转换器的各个通道数据时,实时调入各个通道相应的修正偏差Δεi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修正与缓存,从而得到较为精确的采集数据。
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及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电能传输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实现中线电流治理的方法及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在我国城乡电网中,多采用三相四线制配电方式。目前的配电网大都运行在三相不平衡的情况下。特别是近年来中高档、大功率电器(大功率空调、带烘干滚筒洗衣机等)进入寻常百姓家。在单相大功率用户迅速增长的情况下,由于用户同时使用电气设备的几率不一致,从而导致三相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n[0003] 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随时存在,中线电流的存在不可避免。中线电流随三相负载不平衡的程度而变化,不平衡越严重,则中线电流越大。过大的中线电流将会使配电变压器的绕组绝缘因过热而加快老化,降低设备寿命。过大的中线电流流过接地电阻将发出热量,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据某供电局调查,仅中线电流引起的损耗造成每台变压器每年损耗掉3万多度电,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在3相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提高输电线的电能传输效率,降低中线电流的方法和系统已经得到电力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n发明内容\n[0004]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可控相间功率转移实现中线电流治理,提高输电线传输效率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动态调整3相输电线之间的电能传输,提高3相负载不平衡时的输电效率、并有效抑制中线电流,降低电力系统中的线损和电力设备的运行风险\n[0005]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实现中线电流治理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出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实现中线电流治理的系统。\n[0006]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n[0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0008] S1:用户根据配电变压器容量及输电线参数,设定负载电流不平衡度阈值EAmax,中线电流的上限阈值Iomax和下限阈值Iomin;\n[0009] S2:间隔获取一次输电线各相电压电流的取样信号,并对取样的4路电压与电流信号进行滤波预处理;\n[0010] S3:计算各相线之间的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和中线电流Io,根据当前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与设定阈值EAmax的关系,中线电流Io与设定中线电流的上、下限阈值Iomax,Iomin的关系,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如果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根据取样的电压电流信号计算得到相间最优的转移功率:\n[0011] ΔPopt=ΔIopt·U;\n[0012] 其中,ΔIopt表示相间转移电流,U表示相电压,并确定三相输电线中负载电流最小的相线为转移功率输出相,负载电流最大的相线为转移功率输入相;\n[0013] S4:实时监测转移功率输出相的电压过零点,确定投切时间,通过控制投切开关在该相的下一个电压过零点进行投切,将取出的电压经过隔离变压器进行升压,经过桥式二级管整流滤波后,通过BUCK变换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n[0014] S5:实时监测转移功率待输入相的电压过零点,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逆变电压与待接入相的电压相位同步,并控制投切开关在该相电压的下一个电压过零点进行转移功率的接入;\n[0015] S6:间隔取样3相输电线电压电流的信号和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当前相间转移功率的大小:\n[0016] ΔP=ΔIoUo;\n[0017] 其中,ΔP表示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Io表示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流;Uo表示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压;\n[0018] S7:将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与最优的相间转移功率ΔPopt进行比较,调整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的大小,返回步骤S5循环重复动态调节3相输电线之间的功率平衡,直至使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逼近ΔPopt。\n[0019] 进一步,所述输电线电压电流取样信号的获取是通过设置于输电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来得到的,所述电压互感器用于分别测量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以及用于测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相线的电流和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所述取样信号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n[0020] S21:将4路电压和4路电流信号输入过压保护电路;\n[0021] S22:将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低通滤波;\n[0022] S23:然后将滤波后的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进行转换;\n[0023] S24: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来控制AD转换器完成数据的转换与缓存;\n[0024] S25: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读取缓存数据,然后经比例变换关系,得到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n[0025] S26:对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频谱,并计算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在50Hz时的频率分量有效值。\n[0026]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包括以下步骤:\n[0027] S31:计算各相线之间的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和中线电流Io;\n[0028] \n[0029] 其中,A相电流为IArms,B相电流为IBrms,C相电流为ICrms,ILmax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的最大值,ILmin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的最小值,ILmid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居中的值,EA表示A、B、C三相负载电流的不平衡度,Io表示中线电流;\n[0030] S32:如果IoIomax,或者Iomin<IoEAmax,则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n[0031] S33:根据以下约束条件计算得出ΔIopt:\n[0032] \n[0033] S34:将ILmin对应的相线设定为转移功率输出相,ILmax对应的相线设定为转移功率输入相,ILmid对应的相线负载电流介于最大与最小之间,不做功率调整,ΔIopt即为相间转移电流的大小;\n[0034] S3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最优中线Iomin:\n[0035] Iomin=|(ILmax-ΔIopt)+ILmid∠120°+(ILmin+ΔIopt)∠-120°|;\n[0036] 其中,Iomin表示最优中线电流;\n[0037] S36:计算得到最优的相间转移功率ΔPopt=ΔIopt·U,以及最优中线电流Iomin。\n[0038]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将取出的功率转移到待投切入相的具体过程如下:\n[0039] S41:通过测试得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从控制到投切开关实际接入的系统固有延时Δt;\n[0040] S42:通过实时监测待投切开关对应输出功率的相电压过零时刻,准确计算出该相电压下一个周期过零点的时刻t1;\n[0041] S43:在t1-Δt时,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n[0042] S44:将取出的电压经过隔离变压器进行升压,然后经过桥式二级管整流滤波后,通过BUCK变换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n[0043] 进一步,所述步骤S5中的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过程如下:\n[0044] S5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确保输出的电压VO与待接入相的电压保持同频同相,且电压VO的幅度为待接入相电压幅度的1.05~1.1倍;\n[0045] S52:通过测试得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从控制到投切开关实际接入的系统固有延时Δt;\n[0046] S53:通过实时监测待输入功率的相电压过零时刻,准确计算出该相电压下一个周期过零点时刻为t2;\n[0047] S54:在t2-Δt时,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待输入功率相线对应的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从而接入转移功率。\n[0048] 进一步,所述步骤S7中的动态调节3相输电线之间的功率平衡过程如下:\n[0049] S71:对取样的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经过快速傅立叶FFT变换计算频谱,并计算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的在频率分量为50Hz时的有效值。\n[0050] S72:根据以下公式比较A,B,C三相负载电流大小:\n[0051] \n[0052] 其中,A相电流为IArms,B相电流为IBrms,C相电流为ICrms;\n[0053] S73:如果ILmin对应的相线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输出相线需要改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减小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监测到输出ΔIo过零时,控制接入转移功率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并监测转移功率输出相线的电流过零点,控制转移功率输出相线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然后控制流程回到S2;\n[0054] 如果ILmin对应的相线维持不变,ILmax对应的相线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的输入相线需要改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减小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监测到输出ΔIo过零时,控制转移功率接入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控制流程回到S4;\n[0055] 如果ILmin与ILmax对应相线未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输入输出相线维持不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调整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使ΔPo动态逼近ΔPopt,控制流程回到S6。\n[0056] 进一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动态输出功率ΔPo逼近ΔPopt,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0057] S81:计算得到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o与最优相间转移功率ΔPopt的偏差百分比ΔK:\n[0058] \n[0059] S82:如果相间转移功率ΔPo已达控制系统要求上限ΔPomax,停止进行功率转移控制,相关控制参数维持不变;\n[0060] S83:否则,进行转移功率的调节控制,具体步骤如下:\n[0061] S831:根据当前BUCK变换器的输出直流电压为VDC,对BUCK变换器的直流输出电压VDC进行微调修正:\n[0062] VDC=(1+0.1ΔK)VDC;\n[0063] S832:使全桥逆变器输出功率ΔPo动态逼近ΔPopt,实现最优的相间功率转移控制,从而使得转移电流ΔIo逼近ΔIopt,且中线电流Io逼近Iomin,达到最优的转移功率控制方案。\n[0064]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n[006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预处理电路、AD转换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DSP控制器、光电耦合器、整流桥、BUCK变换器直流环节、逆变桥、隔离变压器和投切控制开关;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输电线电压电流的取样信号;所述信号预处理电路,用于对取样信号进行过压处理、滤波处理;所述AD转换器,用于将预处理后的取样信号转化为数值信号;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用于控制AD转换器完成数据采集与缓存;所述DSP控制器,用于整个系统的转移功率计算、分析、决策与控制;所述光电耦合器,用于强弱电的隔离与控制信号传递;所述整流桥,用于将交流整流为直流;所述BUCK变换器直流环节,用于控制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所述逆变桥,用于将直流电压逆变为与待接入相线的交流;所述隔离变压器,用于功率的传递与原副边电压的隔离;所述投切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转移功率的输入与输出。\n[0066] 进一步,系统中还包括无线GPRS模块,所述无线GPRS模块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电能传输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通信,完成相关参数的设定以及系统工作状态参数的回传;\n[0067] 进一步,系统中还包括了一种带硬件误差修正的数据采集控制器,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工作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0068] S9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IO口控制继电器导通,将信号输入端接地;\n[0069] S92: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进行初始化,并将各个通道的修正误差值初始化为“0”;\n[0070] S93: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启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完成各个通道数据的采集工作;\n[0071] S94: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读取采样数据,根据通道数目对采样数据进行分离,根据每个通道的采样数据,计算得到各个通道的采样偏差值Δεi(i=1~8),然后将此偏差Δεi通过IIC总线存入EEPROM中;\n[0072] S95:正常工作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IO口控制继电器将信号输入端与外接信号连接,然后从EEPROM中读取各个通道的采样偏差Δεi,并写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中,当数据采集状态机读取AD转换器的各个通道数据时,实时调入各个通道相应的修正偏差Δεi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修正与缓存,从而得到较为精确的采集数据。\n[007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一种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及系统,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EP2C5T144C8)内部的数据采集控制状态机控制AD转换器AD7606完成数据采集与缓存,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对采集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分析,并与设定的负载电流不平衡度和中线电流阈值的上下限进行比对,得出最佳的电能传输与转移控制方案,然后通过控制投切开关,整流桥,BUCK变换器与逆变桥,实现相间功率的最优转移控制,将线路损耗降到最低,并将功率转移控制等相关信息通过无线GPRS网络传送到电能传输的监控中心。\n[0074] 本发明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启迪。本发明的目标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n附图说明\n[007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n[0076] 图1为实现本发明方法总体方框图;\n[0077] 图2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程序流程图;\n[0078] 图3为本发明的带自校准的数据采集预处理原理框图;\n[0079] 图4为本发明的带硬件误差修正的数据采集原理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80]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n[0081] 图1为实现本发明方法总体方框图;图2为实现本发明方法与系统的程序流程图;\n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0082] S1:用户根据配电变压器容量及输电线参数,设定负载电流不平衡度阈值EAmax,中线电流的上限阈值Iomax和下限阈值Iomin;\n[0083] S2:间隔获取一次输电线各相电压电流的取样信号,并对取样的4路电压与电流信号进行滤波预处理;\n[0084] S3:计算各相线之间的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和中线电流Io,根据当前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与设定阈值EAmax的关系,中线电流Io与设定中线电流的上、下限阈值Iomax,Iomin的关系,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如果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根据取样的电压电流信号计算得到相间最优的转移功率:\n[0085] ΔPopt=ΔIopt·U;\n[0086] 其中,ΔIopt表示相间转移电流,U表示相电压,并确定三相输电线中负载电流最小的相线为转移功率输出相,负载电流最大的相线为转移功率输入相;\n[0087] S4:实时监测转移功率输出相的电压过零点,确定投切时间,通过控制投切开关在该相的下一个电压过零点进行投切,将取出的电压经过隔离变压器进行升压,经过桥式二级管整流滤波后,通过BUCK变换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n[0088] S5:实时监测转移功率待输入相的电压过零点,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逆变电压与待接入相的电压相位同步,并控制投切开关在该相电压的下一个电压过零点进行转移功率的接入;\n[0089] S6:间隔取样3相输电线电压电流的信号和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当前相间转移功率的大小:\n[0090] ΔP=ΔIoUo;\n[0091] 其中,ΔP表示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Io表示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流;Uo表示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压;\n[0092] S7:将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与最优的相间转移功率ΔPopt进行比较,调整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的大小,返回步骤S5循环重复动态调节3相输电线之间的功率平衡,直至使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逼近ΔPopt。\n[0093] 所述输电线电压电流取样信号的获取是通过设置于输电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来得到的,所述电压互感器用于分别测量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以及用于测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相线的电流和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所述取样信号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n[0094] S21:将4路电压和4路电流信号输入过压保护电路;\n[0095] S22:将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低通滤波;\n[0096] S23:然后将滤波后的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进行转换;\n[0097] S24: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来控制AD转换器完成数据的转换与缓存;\n[0098] S25: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读取缓存数据,然后经比例变换关系,得到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n[0099] S26:对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频谱,并计算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在50Hz时的频率分量有效值。\n[0100] 所述步骤S3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包括以下步骤:\n[0101] S31:计算各相线之间的负载电流不平衡度EA和中线电流Io;\n[0102] \n[0103] 其中,A相电流为IArms,B相电流为IBrms,C相电流为ICrms,ILmax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的最大值,ILmin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的最小值,ILmid表示A、B、C三相中负载电流居中的值,EA表示A、B、C三相负载电流的不平衡度,Io表示中线电流;\n[0104] S32:如果IoIomax,或者Iomin<IoEAmax,则需要进行相间功率转移控制。\n[0105] S33:根据以下约束条件计算得出ΔIopt:\n[0106] \n[0107] S34:将ILmin对应的相线设定为转移功率输出相,ILmax对应的相线设定为转移功率输入相,ILmid对应的相线负载电流介于最大与最小之间,不做功率调整,ΔIopt即为相间转移电流的大小;\n[0108] S3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最优中线Iomin:\n[0109] Iomin=|(ILmax-ΔIopt)+ILmid∠120°+(ILmin+ΔIopt)∠-120°|;\n[0110] 其中,Iomin表示最优中线电流;\n[0111] S36:计算得到最优的相间转移功率ΔPopt=ΔIopt·U,以及最优中线电流Iomin。\n[0112] 所述步骤S4中将取出的功率转移到待投切入相的具体过程如下:\n[0113] S41:通过测试得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从控制到投切开关实际接入的系统固有延时Δt;\n[0114] S42:通过实时监测待投切开关对应输出功率的相电压过零时刻,准确计算出该相电压下一个周期过零点的时刻t1;\n[0115] S43:在t1-Δt时,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n[0116] S44:将取出的电压经过隔离变压器进行升压,然后经过桥式二级管整流滤波后,通过BUCK变换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n[0117] 所述步骤S5中的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过程如下:\n[0118] S5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确保输出的电压VO与待接入相的电压保持同频同相,且电压VO的幅度为待接入相电压幅度的1.05~1.1倍;\n[0119] S52:通过测试得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从控制到投切开关实际接入的系统固有延时Δt;\n[0120] S53:通过实时监测待输入功率的相电压过零时刻,准确计算出该相电压下一个周期过零点时刻为t2;\n[0121] S54:在t2-Δt时,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待输入功率相线对应的投切开关进行零电压投切,从而接入转移功率。\n[0122] 所述步骤S7中的动态调节3相输电线之间的功率平衡过程如下:\n[0123] S71:对取样的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经过快速傅立叶FFT变换计算频谱,并计算4路电压和4路电流数据的在频率分量为50Hz时的有效值。\n[0124] S72:根据以下公式比较A,B,C三相负载电流大小:\n[0125] \n[0126] 其中,A相电流为IArms,B相电流为IBrms,C相电流为ICrms;\n[0127] S73:如果ILmin对应的相线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输出相线需要改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减小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监测到输出ΔIo过零时,控制接入转移功率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并监测转移功率输出相线的电流过零点,控制转移功率输出相线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然后控制流程回到S2;\n[0128] 如果ILmin对应的相线维持不变,ILmax对应的相线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的输入相线需要改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减小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监测到输出ΔIo过零时,控制转移功率接入的投切开关在下一次电流过零点时刻断开,控制流程回到S4;\n[0129] 如果ILmin与ILmax对应相线未发生改变,则转移功率输入输出相线维持不变,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调整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输出功率ΔPo,使ΔPo动态逼近ΔPopt,控制流程回到S6。\n[0130] 系统中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控制BUCK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的动态输出功率ΔPo逼近ΔPopt,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0131] S81:计算得到当前相间转移功率ΔPo与最优相间转移功率ΔPopt的偏差百分比ΔK:\n[0132] \n[0133] S82:如果相间转移功率ΔPo已达控制系统要求上限ΔPomax,停止进行功率转移控制,相关控制参数维持不变;\n[0134] S83:否则,进行转移功率的调节控制,具体步骤如下:\n[0135] S831:根据当前BUCK变换器的输出直流电压为VDC,对BUCK变换器的直流输出电压VDC进行微调修正:\n[0136] VDC=(1+0.1ΔK)VDC;\n[0137] S832:使全桥逆变器输出功率ΔPo动态逼近ΔPopt,实现最优的相间功率转移控制,从而使得转移电流ΔIo逼近ΔIopt,且中线电流Io逼近Iomin,达到最优的转移功率控制方案。\n[0138] 图3为本发明的带自校准的数据采集预处理原理框图;图4为本发明的带硬件误差修正的数据采集原理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控相间功率转移的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预处理电路、AD转换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DSP控制器、光电耦合器、整流桥、逆变桥、BUCK变换器直流环节、隔离变压器和投切控制开关;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输电线电压电流的取样信号;所述信号预处理电路,用于对取样信号进行过压处理、滤波处理;所述AD转换器,用于将预处理后的取样信号转化为数值信号;\n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用于控制AD转换器完成数据采集与缓存;所述DSP控制器,用于整个系统的转移功率计算、分析、决策与控制;所述光电耦合器,用于强弱电的隔离与控制信号传递;所述整流桥,用于将交流整流为直流;所述逆变桥,用于将直流电压逆变为与待接入相线的交流;所述BUCK变换器直流环节,用于控制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所述隔离变压器,用于功率的传递与原副边电压的隔离;所述投切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转移功率的输入与输出。\n[0139] 还包括无线GPRS模块,所述无线GPRS模块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电能传输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通信,完成相关参数的设定以及系统工作状态参数的回传;还包括了一种带硬件误差修正的数据采集控制器,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工作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0140] S9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IO口控制继电器导通,将信号输入端接地;\n[0141] S92: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进行初始化,并将各个通道的修正误差值初始化为“0”;\n[0142] S93: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启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完成各个通道数据的采集工作;\n[0143] S94: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读取采样数据,根据通道数目对采样数据进行分离,根据每个通道的采样数据,计算得到各个通道的采样偏差值Δεi(i=1~8),然后将此偏差Δεi通过IIC总线存入EEPROM中;\n[0144] S95:正常工作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IO口控制继电器将信号输入端与外接信号连接,然后从EEPROM中读取各个通道的采样偏差Δεi,并写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PGA中的数据采集状态机中,当数据采集状态机读取AD转换器的各个通道数据时,实时调入各个通道相应的修正偏差Δεi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修正与缓存,从而得到较为精确的采集数据。\n[01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法律信息
- 2016-12-07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6.11.14
专利权人由重庆大学变更为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地址由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正街174号变更为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段2080号
专利权人变更为重庆大学
- 2016-12-07
著录事项变更
发明人由王平 高阳 王林泓 刘林生邹强鑫 汪金刚 王思奇变更为罗汉武 王平 孙广 陈辉李猛克 崔士刚
- 2014-10-08
- 2013-0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2J 3/26
专利申请号: 201210341754.4
申请日: 2012.09.14
- 2012-12-1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10-12-14
| | |
2
| |
2011-05-11
|
2009-10-31
| | |
3
| |
2008-05-14
|
2007-12-03
| | |
4
| |
2010-02-10
|
2009-08-31
| | |
5
| | 暂无 |
2010-04-07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