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移动终端 |
申请号 | CN201420229081.8 | 申请日期 | 2014-05-06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IPC分类号 | G;0;6;F;2;1;/;3;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道2号南方工厂厂房(一期)项目B2区生产厂房-5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宋刚;朱欣 |
代理机构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楠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PCB,指纹识别器,柔性电路板FPC和连接器;所述壳体侧边具有凹槽,所述指纹识别器嵌套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FPC电连接;所述PCB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FPC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器对手指指纹进行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或者对手指所接触指纹识别器的位置进行识别获取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或位置信息通过所述FPC和连接器传输至所述PCB;当所述PCB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匹配时,释放使用权限,或者所述PCB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进行处理。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PCB,指纹识别器,柔性电路板FPC和连接器;
所述壳体侧边的内侧具有凹槽,所述指纹识别器嵌套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FPC电连接;所述PCB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FPC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被设置在所述PCB上,所述指纹识别器对手指指纹进行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或者对手指所接触指纹识别器的位置进行识别获取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或位置信息通过所述FPC和连接器传输至所述PCB上的所述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中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匹配时,释放使用权限,或者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进行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器是按压式指纹识别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器是划擦式指纹识别器,所述凹槽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指纹识别器部分暴露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利用金属和塑料嵌件注塑制成。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器和所述FPC采用软硬结合板压合方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和所述连接器采用软硬结合板压合方式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具有FR-4补强板,所述连接器贴在FR-4补强板上。
移动终端\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器的移动终端。\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进行指纹识别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之一,当前对智能手机紧凑性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通常都是将指纹识别器放在手机正面与Home键合一,或者将指纹识别器放在手机背面,然而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指纹识别时,操作不便,且手机紧凑性不高。\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操作不便及移动终端紧凑性不高的问题。\n[0004]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PCB,指纹识别器,柔性电路板FPC和连接器;\n[0005] 所述壳体侧边的内侧具有凹槽,所述指纹识别器嵌套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FPC电连接;所述PCB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FPC电连接。\n[0006]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被设置在所述PCB上,所述指纹识别器对手指指纹进行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或者对手指所接触指纹识别器的位置进行识别获取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或位置信息通过所述FPC和连接器传输至所述PCB上的所述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中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匹配时,释放使用权限,或者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进行处理。\n[0007]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器是按压式指纹识别器。\n[0008]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器是划擦式指纹识别器,所述凹槽上设有一通孔,利用所述通孔,所述指纹识别器部分暴露在所述壳体侧边的外表面。\n[0009]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器利用金属和塑料嵌件注塑制成。\n[0010]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器和所述FPC采用软硬结合板压合方式连接。\n[0011]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FPC和所述连接器采用软硬结合板压合方式连接。\n[0012]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FPC具有FR-4补强板,所述连接器贴在FR-4补强板上。\n[0013]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内侧具有凹槽,指纹识别器嵌套在凹槽内,并且指纹识别器与FPC电连接;PCB容置在壳体内,并且通过连接器与FPC电连接;指纹识别器对手指指纹进行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或者对手指所接触指纹识别器的位置进行识别获取位置信息,并将第一指纹信息或位置信息通过FPC和连接器传输至PCB;当PCB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匹配时,释放使用权限,或者PCB根据位置信息调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进行处理,使得操作方便且移动终端的紧凑性高。\n附图说明\n[0014]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背视图;\n[0015]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1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n[0019]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背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1,指纹识别器102,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103,连接器104,印刷电路板105(Printed circuit board,PCB)。\n[0020] 壳体101侧边的内侧具有一凹槽(图中未示出),指纹识别器102嵌套在该凹槽内,指纹识别器102和FPC103电连接,PCB105容置在壳体101内,通过连接器104与FPC103电连接。\n[0021]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被设置在所述PCB105上,指纹识别器102对手指指纹进行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或者对手指所接触指纹识别器102的位置进行识别获取位置信息,并将第一指纹信息或位置信息通过FPC103和连接器104传输至所述PCB105中的处理器;当PCB105将第一指纹信息与存储器中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匹配时,释放使用权限,或者PCB105上的处理器根据位置信息调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进行处理。\n[0022] 具体地,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前,需要通过指纹识别器102输入指纹,经处理器验证通过后,才可以使用移动终端,由于指纹识别器102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侧面,使得移动终端的外观更加美观,而且用户输入指纹时更加方便;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指纹识别器\n102将手指所接触指纹识别器102的位置信息输入至处理器,处理器调取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当处理器获取到该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是移动终端的开关机时,通过按压或者划擦指纹识别器102,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开机或者关机;当处理器获取到该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是移动终端的音量调节时,通过按压或者划擦指纹识别器102,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音量调节;当处理器获取到该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是移动终端的拍照时,通过按压或者划擦指纹识别器102,可以采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n[0023]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104为金属和塑料嵌件注塑制成,FPC103具有FR-4补强板,FPC103和指纹识别器102采用软硬结合板压合工艺连接,连接器104贴在FR-4补强板上,FPC103和连接器104采用软硬结合板压合工艺连接;连接器104和PCB105采用连接器公母座扣合连接。\n[0024] 指纹识别器102可以是划擦式指纹识别器或者按压式指纹识别器,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如图1B所示,当指纹识别器102是划擦式指纹识别器时,所述凹槽上设有一通孔,指纹识别器102部分暴露在壳体侧边的外表面,指纹识别器102利用该通孔,识别划擦式指纹。该通孔的形状不限,可以是任意的。\n[0025] 具体地,当指纹识别器102包括本体封装部分1021和金属框1022(部分指纹识别器没有金属框)时,通过该通孔,指纹识别器的本体封装部分1021和金属框1022暴露在空气中,指纹识别器102可以识别划擦式指纹。\n[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指纹识别器是按压式指纹识别器,图中虚线框表示按压式指纹识别器。\n[0027]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侧边的内侧具有凹槽,指纹识别器嵌套在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FPC电连接;所述PCB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FPC电连接;指纹识别器对手指指纹进行识别获取第一指纹信息,或者对手指所接触指纹识别器的位置进行识别获取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或位置信息通过所述FPC和连接器传输至所述PCB上的处理器;当所述PCB将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存储器中预存的第二指纹信息比对匹配时,释放使用权限,或者所述PCB上的处理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操作进行处理,使得操作方便且移动终端的紧凑性高。所述凹槽可以设有一通孔,使得按压式指纹识别器暴露在壳体侧边的外表面,所述凹槽也可以不设通孔,即手指通过壳体侧边接触按压式指纹识别器。\n[0028]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19-05-2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变更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地址由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道2号南方工厂厂房(一期)项目B2区生产厂房-5变更为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道2号南方工厂厂房(一期)项目B2区生产厂房-5
- 2017-11-24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7.11.06
专利权人由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变更为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地址由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B区2号楼变更为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道2号南方工厂厂房(一期)项目B2区生产厂房-5
- 2014-11-1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5-03-18 | 2015-03-18 | | |
2 | | 2015-05-04 | 2015-05-04 | | |
3 | | 2015-01-03 | 2015-01-03 | | |
4 | | 2015-12-31 | 2015-12-31 | | |
5 | | 2015-03-02 | 2015-03-02 | | |
6 | | 2015-03-18 | 2015-03-18 | | |
7 | | 2015-07-23 | 2015-07-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