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层压至少一个膜A和至少一个膜B,所述膜A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A和任选的至少一种增塑剂WA,所述膜B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B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B和至少一种增塑剂WB,其特征在于,在层压过程之前,
-膜B具有24.1-36.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B和10-2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B,-膜A具有23.9-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A和15-7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膜A具有不大于膜B厚度的30 %的厚度,
在层压前,膜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在层压后由膜A形成的层A高至少5℃。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具有6-16重量%比例的乙烯醇基团的聚乙烯醇缩醛PA,并且膜B包含具有14-26重量%比例的乙烯醇基团的聚乙烯醇缩醛PB。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布置在两个膜A之间,并且两个膜A与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4.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布置在两个膜A之间,并且两个膜A与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
6.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
7.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
8.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包含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0.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1.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2.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3.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4.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5.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6.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边缘区域中膜A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8.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19.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0.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1.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2.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3.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4.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5.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6.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7.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8.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29.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30.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31.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32.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该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
33.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层压后膜A和膜B包含相同的增塑剂WA和WB。
34.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布置在玻璃片材上,随后被至少一个膜B覆盖,在所述至少一个膜B上放置第二玻璃片材。
35.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布置在玻璃片材上,随后被至少一个膜B覆盖,在所述至少一个膜B上放置第二玻璃片材。
36.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与至少一个膜B接触,并且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布置这样得到的膜堆叠。
37.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与至少一个膜B接触,并且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布置这样得到的膜堆叠。
38.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与至少一个膜B接触,并且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布置这样得到的膜堆叠。
39.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A与至少一个膜B接触,并且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布置这样得到的膜堆叠。
40.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
41.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
42.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
43.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
44.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
45.权利要求3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
46.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
47.权利要求3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
48.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49.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0.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1.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2.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3.权利要求3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4.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5.权利要求3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6.权利要求4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7.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8.权利要求4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59.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60.权利要求4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61.权利要求4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62.权利要求4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63.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楔形厚度分布。
64.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65.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66.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67.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68.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69.权利要求3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0.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1.权利要求3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2.权利要求4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3.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4.权利要求4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5.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6.权利要求4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7.权利要求4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8.权利要求4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79.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0.权利要求4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1.权利要求4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2.权利要求5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3.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4.权利要求5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5.权利要求5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6.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7.权利要求5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8.权利要求5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89.权利要求5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90.权利要求5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91.权利要求5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92.权利要求6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93.权利要求6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94.权利要求6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95.权利要求6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B具有色调。
具有基于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层压件、包含低增塑剂\n层的复合层压玻璃的生产方法\n[0001] 说明\n[0002] 用于生产具有隔音性质的层压玻璃层压件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使璃片材与具有低增塑剂含量并且基于聚乙烯醇缩醛的至少一个薄层和由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形成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层粘合结合。\n技术领域\n[0003]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片材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具有不同增塑剂含量的基于对增塑剂具有不同亲和力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层组合,随后增塑剂在层之间迁移。\n[0004] 为了生产具有隔音或防渗透性质的层压玻璃片材,包含基于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多个层的膜层压件为已知的。取决于应用领域,在这些膜层压件中的层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质。通常,用于生产隔音釉的膜层压件因此具有与外层相比柔软的中间层。防渗透膜层压件可具有翻转的结构。\n[0005] 通过组合PVB子膜来生产膜层压件由WO 03/097347 A1、EP 0566890 B1和EP \n0508864 B1已知。在此,组合由含有不同增塑剂的相同PVB聚合物形成的子膜(WO 03/\n097347 A1、EP 0508864 B1)或使用具有高残余的乙酸盐含量的PVB聚合物(EP 0566890 B1)。\n[0006] 在这些公布中,提出基于含增塑剂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多个层的组合,用于生产膜层压件。由于具有高增塑剂含量的聚乙烯醇缩醛非常粘和柔软(也就是说在机械上不稳定),组合由该材料形成的层为困难的过程。在工业实践中,因此流行借助共挤出来生产隔音膜。在此,具有高增塑剂含量、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延展性和在室温区域内最大机械阻尼的粘性层被两个较不粘的PVB膜层围绕,使得当缠绕和展开时,当放置在玻璃等上面时,这样的三层膜的处理主要由正常柔软度的PVB膜的两个外层的性质决定。与此相反,由于其强粘性和过低的拉伸强度,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具有高增塑剂含量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的薄PVB层的处理是不可能的。\n[0007] 共挤出的隔音膜可良好处理和在玻璃片材之间层压。由于它们高度受限的再循环能力,这些多层产品的显著缺点显而易见。在彼此接触的膜层之间增塑剂的不等分布是保持两个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需的,这需要在相应的层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缩醛的极性差异,所述极性差异通常通过不同的残余乙酸盐含量和/或聚乙烯醇缩醛的缩醛化程度来调节。然而,极性差异意味着聚乙烯醇缩醛不再能没有相分离地混合,在再次挤出的情况下,其导致这样生产的膜乳状浑浊。\n[0008] 另一缺点在于,当这些是为了具备其它功能时(所述功能通过专门的方法变化同样地引入到产品中),通过共挤出得到的所讨论的多层膜有特别高的成本。特别是,与另外挤出到其中的墨带组合,或与膜网的厚度分布的楔形过程组合,或这两者,导致显著提高生产成本,该成本传递到市场上。\n[0009] 问题\n[0010]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借助该方法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质的层压玻璃层压件,而不必返回到共挤出的多层膜或难以加工的柔软阻尼层。另一问题是说明用于生产具有组合性质(色调、具有楔形厚度分布用于抬头显示器(head-up)、声效)的层压玻璃层压件的成本高效的备选,当前这需要返回到昂贵的专门的PVB膜。\n[0011] 意外地发现,通过使两个玻璃片材与具有24-36重量%的常规增塑剂含量的至少一个较厚PVB膜以及具有较低增塑剂含量的至少一个另外的较薄膜连接,可得到具有良好声学性质的层压玻璃片材。\n[0012] 单独挤出薄膜,并且根本不含增塑剂或具有低增塑剂含量,使得在机械载荷下在生产和进一步加工期间既不过度拉伸也不太粘。\n[0013] 本发明公开内容\n[0014]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层压至少一个膜A和至少一个膜B,所述膜A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A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A和任选的至少一种增塑剂WA,所述膜B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B和含有聚乙烯醇缩醛PB和至少一种增塑剂WB,其中,在层压过程前,\n[0015] -膜A具有24.1-36.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A,\n[0016] -膜B具有23.9-0重量%比例的增塑剂WB,和\n[0017] -膜A具有不大于膜B厚度的30 %的厚度。\n[0018] 下文中,“起始状态”应理解为是指在层压前膜A和B的状态,也就是说膜仍分离时的状态。\n[0019] 单独生产膜A和B。通过堆放(可能通过展开由膜A和B形成的单独的膜卷轴)形成堆叠将膜A和B层压。不通过膜的接合生产(例如借助膜的接合挤出)生产层压件或膜堆叠。当然可再次卷起由堆放的膜A和B形成的膜堆叠,以形成共同的膜卷轴,随后使其部分展开和布置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n[0020] 层A和B可含有单一的增塑剂以及具有不同和相同组成两者的增塑剂的混合物,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和在层压玻璃层压件中布置的中间层堆叠两者之中。增塑剂的类型及其在混合物中的比例两者用术语“不同的组成”表示。在层压后,也就是说在成品层压玻璃中,膜A和膜B优选具有相同的增塑剂WA和WB。\n[0021] 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中,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含增塑剂的膜B含有24.1-36.0重量%,优选25.0-32.0重量%,特别是26.0-30.0重量%的增塑剂。\n[0022] 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中,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膜A可具有\n23.9-0重量%,其中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各自为22重量%,20重量%,18重量%,16重量%,14重量%,12重量%,10重量%,8重量%或甚至无增塑剂(0.0重量%),在每一种情况下彼此独立。\n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膜A特别优选含有5.0-21.0重量%的增塑剂。\n[0023] 分布平衡的位置不仅取决于材料,而且取决于质量。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中,膜A因此具有不大于膜B厚度的30 %,优选25 %,优选不大于20 %的厚度。膜A的厚度的下限应为膜B厚度的至少1 %。膜A的厚度特别优选为膜B厚度的5 %或10 %或15 %。\n[0024] 在层压各层前的起始状态中,膜A的厚度为20-200 µm,优选30-150 µm,优选40-\n120 µm,优选60-100 µm,最优选70-90 µm。在层压玻璃中,通过增塑剂从膜B转移,膜的厚度提高。\n[0025] 在起始状态,膜B的厚度为450-1500 µm,优选600-1000 µm,优选700-900 µm。使用多个膜B,其总厚度也如此。如果在生产夹心结构之前拉伸膜B和/或另外采用弧形方式适应片材(例如挡风玻璃)的形状,在层压时,指定的厚度可再次降低最多20 %。\n[0026] 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至少一个薄膜A相对于玻璃表面取向。\n[0027]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中,也可在两个或更多个具有较高增塑剂含量的较厚的膜之间布置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薄膜A。在两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具有较高增塑剂含量的膜可具有另外的特性,例如带通滤波器、楔形厚度分布、IR-吸收性质、声学性质、色彩等。\n[0028] 在汽车上釉的情况下,出于美学和耐久性原因,不优选使用密封剂密封层压玻璃层压件的边缘。这样促使这样的釉容易遭受形成边缘缺陷,例如层与彼此脱落(脱层),或者由非常柔软的阻尼层造成的气泡出现达到层压件的边缘那么远。\n[0029]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将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膜A切割成为一定尺寸并且布置,使得其不能达到层压玻璃层压件中的边缘那么远。特别是,在边缘区域中膜A可比至少一个玻璃片材小至少1 mm,结果是在该边缘区域中膜B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n[0030] 此外,在插入玻璃/膜夹心结构之前,可将在起始状态具有低增塑剂含量或不含增塑剂的薄膜A穿孔,使得其可具有凹口,例如任意几何图案的孔、洞或裂缝。\n[0031] 膜A可因此具有至少一个凹口,结果是膜B通过所述凹口与至少一个玻璃片材直接接触。一旦与成品层压玻璃粘合结合,在起始状态具有较高增塑剂含量的膜B在这些点与玻璃片材粘合结合,而没有阻断,或者在两个较厚的膜之间布置较薄的膜,在后者之间产生直接接触。可因此选择性地影响振动行为,使得在层压玻璃片材上可获得振动性质,在阻尼层连续位于部件平面中并且一个在另一个之上排列的情况下,所述性质不能得到。\n[0032] 所述方法的另一优点在于以下事实:由于从在起始状态具有较大增塑剂含量的较厚的膜B释放增塑剂到在起始状态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薄膜A,前者在层压玻璃层压件中“后固化”至一定程度。换言之,当在相应的预层压方法中生产、展开、应用、放空和生产边缘层压件时,膜B具有通常的性质并且不具有不利于加工的高硬度。一旦已达到最终状态,由于在层中降低的增塑剂含量,在工作温度下膜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结合同时所得到的柔软层A,导致非常良好的渗透强度和良好的声学性质。\n[0033] 所述方法包含任意数量的层的组合,例如2、3、4、5、6、7、8或9层。\n[0034] 与层的数量及其组成无关,在组合各层以形成膜层压件之后,经过所述方法的过程,增塑剂从较富含增塑剂的层迁移至开始时具有较低含量的增塑剂的层中。由于增塑剂的迁移,在层压玻璃中得到具有不同的机械和/或声学性质的层的中间层序列。\n[0035] 在层压过程期间,例如在高压釜中连结过程期间,与具有较高增塑剂含量的较厚的PVB膜接触时,增塑剂从富含增塑剂的相对厚的PVB膜到薄PVB膜中的迁移开始,从而,在成品层压玻璃的最终状态,由薄PVB膜形成的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变得低于10℃,并且其最大声学阻尼变得在35℃以下。增塑剂含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最大阻尼的最终状态(也就是说,在20℃的工作温度下,在热力学平衡状态)实质上在此取决于位于不同层中的聚乙烯醇缩醛的化学结构、总体上可用的增塑剂的量以及增塑剂的类型。聚乙烯醇缩醛的分子结构决定其极性和对不同增塑剂的亲和力。\n[0036] 在层压玻璃生产中常规的高压釜过程期间,也可引发增塑剂的迁移过程。在此,由两个玻璃片材与中间膜层压件形成的层状主体暴露于100-150℃的温度达1-6小时。\n[0037] 一旦已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则最终的性质确定。在20℃的常规的工作温度下,平衡状态的确定可耗时长达8周。除了高压釜过程以外,如果进行在不大于40℃的温热的温度下储存,则该时间可减少。如果在过高的温度下进行储存,则增塑剂呈现与存在于各层的聚乙烯醇缩醛的极性无关的分布的倾向,这不必对应于在20℃的平衡状态中的分布。\n[0038] 非常柔软的单独的膜的加工缺点得以避免,因为改性性质仅通过在中间层堆叠中增塑剂的迁移确定,所述堆叠在层压玻璃中已固定。\n[0039]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其通过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缩醛化而生产。\n[0040] 层可含有聚乙烯醇缩醛,各自具有不同的聚乙烯醇含量、缩醛化程度、残余的乙酸盐含量、乙烯比例、分子量或缩醛基团的醛的不同链长。\n[0041] 特别是,用于生产聚乙烯醇缩醛的醛或酮化合物可为直链或支化的(也就是说“正”或“异”类型),含有2-10个碳原子,其导致相应的线性或支化缩醛基团。聚乙烯醇缩醛因此称为“聚乙烯醇(异)缩醛”或“聚乙烯醇(正)缩醛”。\n[0042]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聚乙烯醇(正)缩醛特别是由至少一种聚乙烯醇与一种或多种含有2-10个碳原子的脂族未支化酮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为此目的,优选使用正丁醛。\n[0043] 用于在各层中生产聚乙烯醇缩醛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可相同或不同,为纯的或具有不同的聚合度或水解程度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混合物。\n[0044] 在各层中聚乙烯醇缩醛的聚乙酸乙烯酯含量可通过使用皂化至适当程度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来调节。聚乙烯醇缩醛的极性受聚乙酸乙烯酯含量的影响,从而还改变增塑剂相容性和相应的层的机械强度。也可用几种醛或酮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缩醛化。\n[0045] 层优选含有具有0.1-20摩尔%,优选0.5-3摩尔%或5-8摩尔%的聚乙酸乙烯酯基团比例的聚乙烯醇缩醛,取决于层,相同或不同。\n[0046] 在起始状态具有较低增塑剂含量的膜A所用的聚乙烯醇缩醛PA的聚乙烯醇含量可为6-16重量%,8-15重量%,10-14重量%,优选11-13重量%。在起始状态较富含增塑剂的膜B所用的聚乙烯醇缩醛PB的聚乙烯醇含量可为14-26重量%,16-24重量%,18-22重量%,优选19-\n21重量%。\n[0047] 在起始状态膜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 (根据DIN 53765测量Tg)在15-75℃范围,优选17-60℃,优选19-45℃,优选20-40℃,优选21-35℃,优选22-30℃。\n[0048] 由于掺入增塑剂,在成品层压玻璃中,也就是说在层压后,并且一旦热力学平衡已确定,与起始膜的TA相比,在达到平衡状态后由膜A形成的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降低至少5℃,优选降低至少10℃,特别优选降低15℃,特别是降低至少20℃。\n[0049] 在起始状态,至少一个膜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B (根据DIN 53765测量)位于10-25℃范围,优选14-23℃,优选15-21℃,优选16-20℃。\n[0050] 优选组合膜A和B,使得在起始状态,TA大于TB,而在成品层压玻璃中,也就是说在层压后且一旦热力学平衡已确定,由膜A形成的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低于由膜B形成的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B’)。\n[0051] (TA-TB) + (TB’-TA’)的总和优选大于10℃、15℃、20℃或30℃。\n[0052] 层优选含有未交联的聚乙烯醇缩醛。也可使用交联的聚乙烯醇缩醛。交联聚乙烯醇缩醛的方法例如描述于EP 1527107 B1和WO 2004/063231 A1 (含有羧基的聚乙烯醇缩醛的热自交联)、EP 1606325 A1 (与聚醛交联的聚乙烯醇缩醛)和WO 03/020776 A1 (与乙醛酸交联的聚乙烯醇缩醛)。\n[0053]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膜A和/或B可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作为增塑剂:\n[0054] -多价脂族或芳族酸的酯,例如二烷基己二酸酯,例如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己酯环己酯、己二酸庚酯和己二酸壬酯的混合物、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庚酯壬酯;和己二酸与脂环族酯醇或含有醚化合物的酯醇的酯;二烷基癸二酸酯,例如癸二酸二丁酯;以及癸二酸与含有醚化合物的环脂族酯醇或酯醇的酯;邻苯二甲酸的酯,例如邻苯二甲酸丁酯苄基酯或双-2-丁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酯。\n[0055] -带有一个或多个未支化或支化的脂族或芳族取代基的多价脂族或芳族醇或低聚醚二醇的酯或醚,例如二甘醇、三甘醇或四甘醇与线性或支化的脂族或环脂族羧酸的酯;后一类的实例包括二甘醇-双-(2-乙基己酸酯)、三甘醇-双-(2-乙基己酸酯)、三甘醇-双-(2-乙基丁酸酯)、四甘醇-双-正庚酸酯、三甘醇-双-正庚酸酯、三甘醇-双-正己酸酯、四甘醇二甲基醚和/或二丙二醇苯甲酸酯。\n[0056] -带有脂族或芳族酯醇的磷酸酯,例如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TOF)、磷酸三乙酯、二苯基-2-乙基己基磷酸酯和/或磷酸三甲苯基酯。\n[0057] -柠檬酸、琥珀酸和/或富马酸的酯。\n[0058] 膜A和B特别优选含有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壬基酯(DINCH)或三甘醇-双-2-乙基己酸酯(3GO或3G8)作为增塑剂。\n[0059]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彼此接触的至少两个膜A和B之间使用扩散驱动的增塑剂置换,从而在热力学平衡的最终状态中确定与在产生接触前的状态不同的增塑剂含量。\n[0060] 此外,膜A和B可含有其它添加剂,例如残余量的水、UV吸收剂、抗氧化剂、粘合调节剂、光学增亮剂、稳定剂、着色剂、加工助剂、有机或无机纳米颗粒、热解法硅酸和/或表面活性物质。特别是、膜A也可含有荧光添加剂或可提供有IR-吸收或IR-反射涂层。膜A可包含\n0.001-0.1重量%的羧酸的碱盐和/或碱土盐作为粘合调节剂。\n[0061] 优选在根据本发明用于生产层压玻璃的的方法内进行层压步骤,使得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布置膜A和B,并且这样制备的层状主体在提高或降低的压力和提高的温度下压制,以形成层压件。\n[0062] 也可使膜A与至少一个膜B接触,例如卷成共同的膜卷轴,或在两个玻璃片材之间将它作为特制切割的半成品与这样得到的膜堆叠布置在一起。这样制备的层状主体随后在提高或降低的压力和提高的温度下压制,以形成层压件。\n[0063] 为了层压层状主体,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方法,而不带现有的预层压件生产。\n[0064] 已知的是高压釜过程在约10-15巴的升高的压力和130-145℃温度下进行经过约2小时。例如根据EP 1 235 683 B1的真空包或真空环方法在约200 毫巴和130-145℃下起作用。\n[0065] 也可使用已知的真空层压机。这些真空层压机由可加热和抽空的室组成,其中层压釉可在30-60分钟内层压。0.01-300 毫巴的降低的压力和100-200℃,特别是130-160℃的温度已证明它们在实践中的价值。\n[0066]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为了生产层压玻璃层压件,在玻璃片材上布置膜A或B,和同时或随后布置其它膜B或A。随后应用第二玻璃片材,并且生产玻璃膜层压件。借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预层压方法,可随后除去过量的空气。在此,层也已经首先与彼此和与玻璃轻微地粘合结合。\n[0067] 玻璃膜层压件可随后经历高压釜过程。优选在第一玻璃片材上布置膜A,并且在应用第二玻璃片材之前,被较厚的膜B覆盖。所述方法可采用许多可以预想的(原则上可行的)变体来进行。例如,膜A容易从具有适当宽度的辊中除去,而膜B已事先特制切割为待生产的层压玻璃的尺寸。在挡风玻璃和其它汽车上釉零件的情况下,这特别有利。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在特制切割前另外还拉伸较厚的膜B。这能够更经济地利用膜,或者对于膜B具有色调的情况,允许其曲率适应上面的片材边缘。与共挤出的多层隔音膜相反,不存在由已经在膜中的非常柔软的阻尼层的不规则渐细引起的问题。\n[0068] 在汽车领域,特别是用于生产挡风玻璃,通常使用在上面的区域中具有称为墨带的膜。为此目的,膜A和B的任一上部可与适当的有色聚合物熔体共挤出,或者在多层系统的膜A和B之一中可存在不同的着色。在本发明中,通过使膜A和B至少之一完全或部分着色,可实现这一点。\n[0069]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膜B可因此具有色调,特别是在前面的过程步骤已适应挡风玻璃的几何形状。\n[0070]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膜B为市售可得的PVB膜,具有或不具有墨带,并且具有或不具有楔状厚度分布。具有在其中分散用于IR保护的纳米颗粒的膜B也可用作有色膜。当然,膜B也可为具有声学功能的膜,使得通过与膜A组合,得到进一步改进的隔音性质。当然,膜B也可已经组合若干个所提及的功能。\n[0071] 通常使用流延膜线或吹膜形式,通过挤出而生产薄膜A。在此,表面粗糙度还可通过受控的流动缝隙或另外通过使用结构化的冷冻辊使用流延膜方法产生。\n[0072] 此外,在至少一个圆柱对之间,借助压纹过程,已生产的膜可压印规则的非随机的粗糙度。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膜优选在两侧或优选一侧上具有表面结构,粗糙度Rz为1-25 µm,优选Rz为1-20 µm,特别优选Rz为3-15 µm,特别是Rz为4-12 µm。特别优选与玻璃片材接触的膜A的侧面具有不大于其厚度的20 %的表面粗糙度Rz。\n[0073] 测量方法\n[0074] 根据DIN 53765,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膜或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使用10 K/分钟的加热速率,温度区间为-50℃至150℃。实施第一加热坡道,接着冷却坡道,接着第二加热坡道。根据DIN 51007,基于关于第二加热坡道的测量曲线,确立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位置。DIN中点(Tg DIN)定义为位于半步高(half step height)的水平线与测量曲线相交的点。步高定义为在玻璃化转变前后,在测量曲线的中间切线和基线相交的两个点之间的垂直距离。\n实施例\n[0075] 使用指定量和类型的增塑剂,在带有具有指定厚度的35 cm宽的冷却圆柱单元的小挤出机上生产实施例1-8中的膜。对于这些实施例,所用的聚乙烯醇丁缩醛具有12.0重量%的PVOH含量,并且含有8重量%的残余的乙酸盐。对这些膜测量在表I中指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n[0076] TROSIFOL VG R10 0.76为市售可得的标准汽车膜,用于层压760 µm厚度的挡风玻璃,具有27.5重量%的增塑剂含量。用于生产的PVB加料具有20.3重量%的PVOH含量。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B)为19.2℃。\n[0077] 在放置前,将所有膜在23℃/23%相对湿度的气候下储存24小时。\n[0078] 为了生产测试层压件,使用在工业上常规的玻璃洗涤机器洗涤2.1 mm厚度和具有\n30 ×30 cm边缘长度的Planilux®类型的平面玻璃。\n[0079] 较低的片材放置在铺设台上,并且将实施例1-8的膜A从卷绕展开,各自在其上方布置。随后,在上方放置膜VG R10的层,然后在通过铺设上面的Planilux®片材完成夹心结构。用锋利的刀片将突出的膜切掉,与边缘平齐。使用工业上常规的圆柱形预层压系统预层压夹心结构,随后在最大140℃和12巴压力下在高压釜中粘合结合90分钟,以形成最终的层压件。\n[0080] 一旦已除去玻璃,将这些玻璃在20℃下储存在实验室中,根据ISO 16940:2008,对从中除去的测得2.5×30 cm的层压条每周测量振动性能。6周储存后,第一和第二振动模式的损耗因数停止变化,使得可认为有中间层组合位于其中的测试层压件达到平衡。损耗因数以及相应的共振频率的值示于表I。玻璃部件零件振动的可充分感觉到的声学阻尼可假定为损耗因数0.20。如果损耗因数超过0.25,可假定为隔音和振动阻尼可显著感觉到的提高。\n[0081] 通过将实施例1-8的具有低增塑剂含量的薄膜与市售可得的标准膜TROSIFOL VG R10组合,采用简单的方式,从而可生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性质和良好的声学性质的测试层压件。\n[0082] 表2显示根据ISO 16940:2008的振动性质以及TA’和TB’,对在20℃下储存10周后的2.5×30 cm层压条进行测量。\n[0083]\n[0084] 表1。\n[0085]\n[0086] 表2。
法律信息
- 2018-09-21
- 2016-03-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3C 27/12
专利申请号: 201410051465.X
申请日: 2014.02.14
- 2014-08-2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5-08-10
|
2003-05-15
| | |
2
| | 暂无 |
2009-07-24
| | |
3
| | 暂无 |
1973-04-27
| | |
4
| | 暂无 |
2004-11-23
| | |
5
| |
2014-11-12
|
2013-03-08
| | |
6
| | 暂无 |
2004-08-17
| | |
7
| | 暂无 |
2002-10-25
| | |
8
| | 暂无 |
1994-01-24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