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 |
申请号 | CN201120034187.9 | 申请日期 | 2011-01-31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1V29/02 | IPC分类号 | F;2;1;V;2;9;/;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戴瑞丰 | 申请人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戴瑞丰 | 当前权利人 | 戴瑞丰 |
发明人 | 戴瑞丰 |
代理机构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灯具包括有一散热座、一光源接座及一灯壳,其中,灯壳于开口处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散热座置入,将使得灯壳的开口内周缘与散热鳍片周缘保持间隔,而在该处形成有一对流通道,又卡掣凸缘两侧与散热座的导热基座周缘保持间隔,而在该处形成有一以上的对流口,再于灯壳邻近顶面处开设有一以上的排气孔,该排气孔是与对流口相对;通过上述结构,进而得以通过烟囱效应形成一热对流回路,以达成提升散热效果的功效。
1.一种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灯具包括有一散热座、一光源接座及一灯壳,其特征在于:
散热座具有一导热基座及一绝缘壳,导热基座的周缘凸设二以上的固定凸缘,该导热基座再于一侧邻近固定凸缘处延伸设有多个散热鳍片,而于各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以及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绝缘壳置入,该容置空间再于开口面凸设有若干嵌柱,并于邻近嵌柱处贯穿设有多个穿孔及若干贯孔,绝缘壳于一侧开口容设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用以提供一稳定电流,该电路板于两端分别接设有二电线及二导电线,该绝缘壳并于另一侧贯穿设有多个穿设孔及若干定位孔,该穿设孔是供导电线穿设,该定位孔是供导热基座的嵌柱嵌设,该绝缘壳再于外周缘凸设有相对的卡合凸缘,该卡合凸缘是于一侧凹设有锁接孔;
光源接座是与电路板的导电线相接,该光源接座于一侧开设有二以上的开孔,该开孔并提供一锁结件,该锁结件锁设于导热基座的贯孔及绝缘壳的锁接孔,该光源接座再于另一侧接设有一以上的发光件;
灯壳于开口端缘突出形成有二以上的卡掣凸缘,该卡掣凸缘挡止于散热座中导热基座的固定凸缘,再于灯壳的开口处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散热座置入,将使得灯壳的开口内周缘与散热鳍片周缘保持间隔,而在该处形成有一对流通道,又卡掣凸缘两侧与散热座的导热基座周缘保持间隔,而在该处形成有一以上的对流口,再于灯壳邻近顶面处开设有一以上的排气孔,该排气孔是与对流口相对,该灯壳更于顶面延伸设有一组接部,组接部是供螺合一电极接头,该组接部于外周缘设有一螺纹段,该螺纹段贯穿设有一以上的通孔,该通孔是供一电线穿设,电极接头具有二电极,并于两电极之间设有一绝缘部,两电极分别供电路板的两电线接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座的散热鳍片为片状,且以环设方式等间距排列,并向上呈一收束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热基座于另一侧接设有一透射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热基座于各散热鳍片之间设有相对的卡合缺口,该卡合缺口是与绝缘壳的卡合凸缘相卡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于邻近卡合凸缘处开设有一流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于邻近穿设孔的内壁凸设有一限位肋,电路板并于两侧周缘形成有一下卡掣缘,该限位肋是供电路板的下卡掣缘卡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源接座的发光件为贴片式LE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灯壳于侧边邻近对流口处开设有一以上的进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灯壳于开口面突出形成有相对的卡合片,该卡合片被卡设于绝缘壳中卡合凸缘的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并于两侧周缘形成有一上卡掣缘,再于组接部的内周缘邻近通孔处凸设有一卡肋,该卡肋是供电路板的上卡掣缘卡设。
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尤指其设计是通过改变灯具结构而可达成热对流散热,以达成提升散热效果的功效。\n背景技术\n[0002] 已知的灯具散热结构多如图8和图9所示,其灯具包括有一散热座40、一光源接座50、一电极接头60及一灯壳70、一透射罩80所构组而成,该散热座40是由一导热基座\n41及二散热鳍片部42及若干锁结件43所构成,其导热基座41为一具有透孔411的盘体,散热鳍片部42于中央开设有贯穿孔421,且于邻近贯穿孔421处开设有螺孔422,光源接座\n50为一具有穿孔51的盘体,于顶面接设有发光件52,并于底面接设有二导电线53,电极接头60是由一螺接部61、一端部62及一绝缘部63所构成,螺接部61于外周缘形成有螺纹,用以螺接于一般灯座,并于螺接部61及端部62之间形成有绝缘部63用以绝缘分隔,灯壳\n70内部为中空状而形成有容置空间71,且于底面开设有锁结孔72,又于顶面端缘处开设有环槽73。\n[0003] 其结构的组合,先以导热基座41的顶面及底面各别接设散热鳍片部42,并将导热基座41的透孔411与散热鳍片部42的贯穿孔421对正,再以锁结件43穿过散热鳍片部42的螺孔422及光源接座50的穿孔51而锁设,且同时将光源接座50的导电线53穿过散热座40中导热基座41的透孔411及散热鳍片部42的贯穿孔421,并分别连接于电极接头60的螺接部61及端部62,继而将散热座40容置于灯壳70的容置空间71,并以部份电极接头\n60的螺接部61锁设于灯壳70的锁结孔72,其余则伸出灯具,再以透射罩80的端缘嵌于灯壳70的环槽73,即完成组合者;于实际使用时,先令灯具以电极接头60的螺接部61螺合于灯座,将使得电极接头60的螺接部61及端部62分别连接于灯座电源的正极、负极,而令光源接座50、二导电线53及灯座的正极、负极形成一电流回路,当发光件52使用时,将使得灯具内部产生热源,而使得内部温度逐渐上升,此时由于灯壳70上方呈封闭状态,将使得热空气积累于灯壳70的容置空间71,而难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导致灯具的散热效率不佳。\n[0004] 有鉴于此,设计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n实用新型内容\n[0005]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n[0006] 已知的灯具散热结构,由于灯壳上方呈封闭状态,将使得热空气积累于灯壳的容置空间,而难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导致其灯具的散热效率不佳,此乃所欲解决的问题点。\n[0007] (二)技术方案\n[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灯具包括有一散热座、一光源接座及一灯壳,其中,散热座具有一导热基座及一绝缘壳,导热基座的周缘凸设二以上的固定凸缘,该导热基座再于一侧邻近固定凸缘处延伸设有多个散热鳍片,该散热鳍片是呈一向上收束状并以等距环设方式排列,而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绝缘壳置入,该容置空间再于开口面凸设有若干嵌柱,并于邻近嵌柱处贯穿设有多个穿孔及若干贯孔,绝缘壳于一侧开口容设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用以提供一稳定电流,该电路板于两端分别接设有二电线及二导电线,该绝缘壳并于另一侧贯穿设有多个穿设孔及若干定位孔,该穿设孔是供导电线穿设,该定位孔是供导热基座的嵌柱嵌设,该绝缘壳再于外周缘凸设有相对的卡合凸缘,该卡合凸缘是于一侧凹设有锁接孔;光源接座是与电路板的导电线相接,该光源接座于一侧开设有二以上的开孔,该开孔并提供一锁结件,该锁结件锁设于导热基座的贯孔及绝缘壳的锁接孔,该光源接座再于另一侧接设有一以上的发光件;灯壳于开口端缘突出形成有二以上的卡掣凸缘,该卡掣凸缘挡止于散热座中导热基座的固定凸缘,再于灯壳的开口处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散热座置入,将使得灯壳的开口内周缘与散热鳍片周缘保持间隔,而在该处形成有一对流通道,又卡掣凸缘两侧与散热座的导热基座周缘保持间隔,而在该处形成有一以上的对流口,再于灯壳邻近顶面处开设有一以上的排气孔,该排气孔是与对流口相对,该灯壳更于顶面延伸设有一组接部,组接部是供螺合一电极接头,该组接部于外周缘设有一螺纹段,该螺纹段贯穿设有一以上的通孔,该通孔是供一电线穿设,电极接头具有二电极,并于两电极之间设有一绝缘部,两电极分别供电路板的两电线接设,以此,以得到一种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n[0009] (三)有益效果\n[0010]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由于灯具中灯壳的开口内周缘设有对流通道,并于灯壳的底部及旁侧设有相对应的对流口及进气口,进而形成烟囱效应,将使得外界环境相对低温的冷空气即可由对流口及进气口抽入灯具内部进行热交换,而使得对流口、进气口、对流通道及排气孔形成一热对流回路,进而达成空气自然对流的功能。\n[0011]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由于导热基座的散热鳍片是呈一向上收束状并以等距环设方式排列,而使气流可以均匀、顺畅的通过散热鳍片,将使得风阻降低,而使得灯具内部气流回路更为顺畅。\n附图说明\n[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n[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n[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n[0015]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状态图。\n[0016]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于图4的局部放大图。\n[0017]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座的气流通道进行对流的状态示意图。\n[0018]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n[0019] 图8是已知的灯具散热结构的立体图。\n[0020] 图9是已知的灯具散热结构的立体分解图。\n[0021]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n[0022] 本实用新型部份:\n[0023] 灯具----1\n[0024] 散热座---10 导热基座-11\n[0025] 透射罩---111 固定凸缘-112\n[0026] 散热鳍片--113 气流通道-1131\n[0027] 容置空间--114 卡合缺口-115\n[0028] 嵌柱----116 穿孔---117\n[0029] 贯孔----118 绝缘壳--12\n[0030] 电路板---121 电线---121A、121B\n[0031] 导电线---1211 上卡掣缘-1212\n[0032] 下卡掣缘--1213 穿设孔--122\n[0033] 定位孔---123 限位肋--124\n[0034] 卡合凸缘--125 流通口--126\n[0035] 锁接孔---127\n[0036] 光源接座--20 开孔---21\n[0037] 锁结件---22 发光件--23\n[0038] 灯壳----30 卡合片--31\n[0039] 卡掣凸缘--32 容置空间-33\n[0040] 对流通道--34 对流口--35\n[0041] 进气口---351 排气孔--36\n[0042] 组接部---37 螺纹段--371\n[0043] 通孔----372 开孔---373\n[0044] 卡肋----374 电极接头-38\n[0045] 电极----381、382 绝缘部--383\n[0046] 已知部份:\n[0047] 散热座---40 导热基座--41\n[0048] 透孔----411 散热鳍片部-42\n[0049] 贯穿孔---421 螺孔----422\n[0050] 锁结件---43\n[0051] 光源接座--50 穿孔---51\n[0052] 发光件---52 导电线--53\n[0053] 电极接头--60 螺接部--61\n[0054] 端部----62 绝缘部--63\n[0055] 灯壳----70 容置空间-71\n[0056] 锁结孔---72 环槽---73\n[0057] 透射罩---80\n具体实施方式\n[0058]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详述如后:\n[0059] 首先,先请由图1及图2搭配图3所示观之,一种热对流式灯具散热改良结构,其灯具1包括有一散热座10、一光源接座20及一灯壳30,其中,该散热座10具有一导热基座\n11及一绝缘壳12,导热基座11于一侧接设有一透射罩111,再于导热基座11的周缘凸设二以上的固定凸缘112,该导热基座11再于另一侧邻近固定凸缘112处延伸设有多个呈薄片状的散热鳍片113,该散热鳍片113是呈一向上收束状并以等间距环设方式排列,且于各散热鳍片113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1131,以及形成一容置空间114及相对的卡合缺口115,容置空间114是供绝缘壳12置入,该容置空间114于开口面凸设有若干嵌柱116,并于邻近嵌柱116处贯穿设有多个穿孔117及若干贯孔118,绝缘壳12于一侧开口容设有一电路板121,该电路板121用以提供一稳定电流,该电路板121于两端分别接设有二电线121A、\n121B及二导电线1211,该电路板121并于两侧周缘分别形成有一上卡掣缘1212及一下卡掣缘1213,该绝缘壳12并于另一侧贯穿设有多个穿设孔122及若干定位孔123,该穿设孔\n122是供导电线1211穿设,于邻近穿设孔122的内壁凸设有一限位肋124,该限位肋124是供电路板121的下卡掣缘1213卡设,该定位孔123是供导热基座11的嵌柱116嵌设,又该绝缘壳12于外周缘凸设有相对的卡合凸缘125,该卡合凸缘125的底段卡设于导热基座11的卡合缺口115,并于邻近卡合凸缘125处开设有一流通口126,再于卡合凸缘125一侧凹设有锁接孔127,光源接座20是与电路板121的导电线1211相接,该光源接座20于一侧开设有二以上的开孔21,该开孔21并提供一锁结件22,该锁结件22锁设于导热基座11的贯孔118及绝缘壳12的锁接孔127,该光源接座20再于另一侧接设有一以上的发光件23,该发光件23可为贴片式LED(如图7所示),以减少灯具1的重量和体积,灯壳30于开口面及开口端缘分别突出形成有相对的卡合片31及二以上的卡掣凸缘32,该卡合片31被卡设于绝缘壳12中卡合凸缘125的顶段,该卡掣凸缘32挡止于散热座10中导热基座11的固定凸缘112,再于灯壳30的开口处设有一容置空间33,该容置空间33是供散热座10置入,将使得灯壳30的开口内周缘与散热鳍片113周缘保持间隔,而在该处形成有一对流通道34,又卡掣凸缘32两侧与散热座10的导热基座11周缘保持间隔,而在该处形成有一以上的对流口35,并于灯壳30侧边邻近对流口35处开设有一以上的进气口351,再于灯壳30邻近顶面处开设有一以上的排气孔36,该排气孔36是与对流口35相对,该灯壳30更于顶面延伸设有一组接部37,组接部37是供螺合一电极接头38,该组接部37于外周缘设有一螺纹段371,该螺纹段371贯穿设有一以上的通孔372及若干开孔373,该通孔372是供电线121A穿设,再于组接部37的内周缘邻近通孔372处凸设有一卡肋374,该卡肋374是供电路板121的上卡掣缘1212卡设,电极接头38具有二电极381382,并于两电极381382之间设有一绝缘部383。\n[0060] 其结构的组合,复请由图3配合图2所示观之,先将电路板121的下卡掣缘1213卡设于绝缘壳12的限位肋124,并令导电线1211穿过绝缘壳12的穿设孔122及导热基座\n11的穿孔117,再将两导电线1211接设于光源接座20,继而将光源接座20的锁结件22锁设于导热基座11的贯孔118及绝缘壳12的锁接孔127,再于光源接座20外部罩设有透射罩111,该透射罩111并接设于导热基座11的一侧,再将散热座10置入灯壳30的容置空间\n33,并令散热座10中导热基座11的固定凸缘112卡设于卡掣凸缘32,且令绝缘壳12中卡合凸缘125的顶段嵌设于卡合片31,并使得电路板121的上卡掣缘1212卡设于灯壳30的卡肋374,再将电路板121的一电线121A自通孔372穿出,再令电路板121的另一电线121B接设于电极接头38的一电极382,继而将电极接头38螺合于组接部37的螺纹段371,而使得电路板121所述的一电线121A接设于电极接头38的另一电极381,继而可将组接部37的开孔373施以冲压,将使得电极接头38的周缘嵌入开孔373而形成限位,据此,即完成组合。\n[0061] 其实际使用的情况,再请由图4及图5所示观之,先将灯具1的电极接头38组接于一供电座,该供电座并供应一电源,将使得灯具1的电极接头38、两电线121A121B、电路板121、两导电线1211及光源接座20的发光件23形成一电流回路,该光源接座20的发光件23并透过电路板121提供一稳定电流,而使得光源接座20的发光件23产生光源并形成有热源,将使得灯具1内部温度逐渐上升,而使得灯具1的内部空气密度降低而逐渐上升至灯壳30的排气孔36,继而排出灯具1,此时,由于灯具1中灯壳30的开口内周缘设有对流通道34,并于灯壳30的底部及旁侧设有相对应的对流口35及进气口351,进而形成烟囱效应,将使得外界环境相对低温的冷空气即可由对流口35及进气口351抽入灯具1内部进行热交换,而使得对流口35、进气口351、对流通道34及排气孔36形成一热对流回路,进而达成空气自然对流的功能,且由于导热基座11的散热鳍片113是呈一向上收束状并以等距环设方式排列,而使得气流可以均匀、顺畅的通过散热鳍片113,将使得风阻降低,而使得灯具\n1内部气流回路更为顺畅者,另一方面,由于散热鳍片113为薄片状,并以等间距方式排列,而于各散热鳍片113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1131,以增进散热座10与外界空气对流散热的效果(如图6所示观之)。\n[0062]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由于灯具1中灯壳30的开口内周缘设有对流通道34,并于灯壳30的底部及旁侧设有相对应的对流口35及进气口\n351,进而形成烟囱效应,将使得外界环境相对低温的冷空气即可由对流口35及进气口351抽入灯具1内部进行热交换,而使得对流口35、进气口351、对流通道34及排气孔36形成一热对流回路,进而达成空气自然对流的功能;(二)由于导热基座11的散热鳍片113是呈一向上收束状并以等距环设方式排列,而使气流可以均匀、顺畅的通过散热鳍片113,将使得风阻降低,而使得灯具1内部气流回路更为顺畅者;(三)由于散热鳍片113为薄片状,并以等间距方式排列,而于各散热鳍片113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1131,以增进散热座10与外界空气对流散热的效果。\n[006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同时又能够达成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恳请钧局审查委员授予合法专利权,至为感祷。\n[0064]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法律信息
- 2014-03-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F21V 29/02
专利号: ZL 201120034187.9
申请日: 2011.01.31
授权公告日: 2011.12.14
- 2011-12-1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3-03-14 | 2013-03-14 | | |
2 | | 2012-03-27 | 2012-03-27 | | |
3 | | 2012-03-27 | 2012-03-27 | | |
4 | | 2012-03-05 | 2012-03-05 | | |
5 | | 2013-03-14 | 2013-03-14 | | |
6 | | 2013-05-28 | 2013-05-28 | | |
7 | | 2012-03-05 | 2012-03-05 | | |
8 | | 2013-05-28 | 2013-05-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