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微结构可控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0510094631.5
  • IPC分类号:C01G3/02;B82B3/00
  • 申请日期:
    2005-09-30
  •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微结构可控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0510094631.5申请日期2005-09-30
法律状态权利终止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06-05-31公开/公告号CN1778682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C01G3/02IPC分类号C;0;1;G;3;/;0;2;;;B;8;2;B;3;/;0;0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南京理工大学当前权利人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汪信;朱俊武;刘孝恒;陆路德;杨绪杰;卑凤利;韩巧凤;江晓红;王艳萍;罗元香
代理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代理人朱显国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结构可控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硝酸铜溶于水中,搅拌配成硝酸铜溶液;第二步,将硝酸铜溶液在0~100℃的温度下强烈搅拌;第三步,将氢氧化钠固体一次性快速加入第二步中温度下的硝酸铜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硝酸铜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2~2.5;第四步,将第三步中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悬浮液升温,经搅拌后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悬浮液,将其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纳米氧化铜。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不同微观形貌的纳米CuO均在低于100℃下生成;所得的纳米CuO粒径小,分散均匀、无团聚;不同微结构纳米CuO的形成中无需加入稳定剂或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沉淀剂的加入温度可获得分散性好的棒状、丝状、纺锤状的纳米CuO。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