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 |
申请号 | CN201010156064.2 | 申请日期 | 2010-04-27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587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1N23/18 | IPC分类号 | G;0;1;N;2;3;/;1;8;;;G;0;1;N;2;3;/;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曲秋华;马单冬;许占平;孙明光 |
代理机构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国瑞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在检测室两侧墙体上设置进件窗口和出件窗口并在窗口上设置X射线防护窗,检测室底部放置检测车,检测车底部装有检测车行走滑轨并固定于检测室内地面上,位于检测车行走滑轨侧面、检测车行走滑轨正上方的C型臂装置单独安装在检测室地面上,进件车和出件车分别设置在进件窗口和出件窗口处。本发明采用V辊传动为钢瓶运输设备核心部件,由现有检测仪器单开门结构改为方便自动化监测的双侧进出件窗口结构X射线防护检测室作为屏蔽保护,检测室内置有相对独立X射线管及图像增强器可升降夹持装置,通过设备提供的钢瓶运动,配合V轮传动,可对设计直径区间内任意直径尺寸钢瓶进行连续的自适应检测。
1.一种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室、X射线防护窗,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室(1)两侧的墙体上对称设置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在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上设置X射线防护窗(2),在检测室(1)的底部放置检测车(5),检测车(5)的底部装有检测车行走滑轨(19),检测车行走滑轨(19)固定于检测室(1)的地面上,检测车(5)的下方安装有带齿轮的检测车行走电机(9),车架(8)的下方安装抬升导动滑轨(7)和抬升气缸(10),抬升气缸(10)下端固定于车架(8)上,另一端连接抬升架(11),抬升架(11)的上方安装钢瓶旋转辊(18),下方安装钢瓶滚动动力轴(13),钢瓶旋转辊(18)和抬升架(11)中间通过钢瓶滚调节滑轨(16)连接,V辊传动电机(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于抬升架(11)的下方,车架(8)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位于检测车行走滑轨(19)的侧面、检测车(5)行走滑轨的正上方的C型臂装置(4)中的C型臂架体(26)独立固定于检测室(1)内的地面上,C型臂架体(26)的中间处安装图像增强器水平移动调节装置(25),图像增强器水平移动调节装置(25)下悬挂图像增强器(27),C型臂架体(26)上分别安装C型臂升降丝杠(20)、C型臂升降丝母(21)、C型臂升降动力机构(22)、C型臂(23)和C型臂升降导动滑轨(24),C型臂(23)的另一端吊装X射线管水平调整装置(35),X射线管水平调整装置(35)下方吊装X射线管旋转装置(34),X射线管旋转装置(34)下方吊装X射线管(33);进件车(36)和出件车(37)分别设置在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的一侧,进件车(36)固定在进件窗口(3)外的地面上,车架(8)的下方安装抬升导动滑轨(7)和抬升气缸(10),抬升气缸(10)下端固定于车架(8)上,抬升架(11)的上方安装钢瓶旋转辊(18),钢瓶旋转辊(18)和抬升架(11)中间通过钢瓶滚调节滑轨(16)连接,车架(8)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V辊传动电机(12)安装在车架(8)下半部,链条传动机构(15)的一端连接于V辊传动电机(12),另一端连接于V辊(32),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出件车(37)固定在出件窗口(6)外的地面上,车架(8)的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V辊传动电机(12)安装在车架(8)下半部,链条传动机构(15)的一端连接于V辊传动电机(12),另一端连接于V辊(32),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
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无损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X射线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装备制造,仪器仪表,食品生产,医疗安检等诸多领域。\n由于我国在该领域发展较晚,在仪器的设计、工艺,制造和应用等环节与其它行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大型X光射线钢瓶检测装置没有专用的自动化实时检测仪器。通常的拍片检测手段,对于钢瓶繁多的外径变化调整复杂,配合检测所需专用夹具快速设计制造难度大,胶片定影液耗材成本高昂,整体设备外形造型不美观。采用通常的拍片检测手段,每次只能检测一个工件,且需要人工手动安置调整被检测工件,检测自动化程度低,检测速度和成像质量很难达到用户的期望。钢瓶作为存放和运输氧气,乙炔等液化气体的重要承压容器,其焊缝焊接质量在工艺上有着较高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高效率高质量的检测尤其显得重要。\n发明内容\n[0003] 针对现有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为克服钢瓶直径等参数多种多样导致的设备制造标准化困难,提高整体设备成像质量,并且以自动化检测方式提高检测效率,本发明提出一种以V辊传动为核心的钢瓶运输装置,检测室内置有独立安装的X射线管及图像增强器可升降夹持装置的、直径自适应的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n[0004]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n[0005] 一种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室、X射线防护窗,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室\n1两侧的墙体上对称设置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在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上设置X射线防护窗2,在检测室1的底部放置检测车5,检测车5的底部装有检测车行走滑轨19,检测车行走滑轨19固定于检测室1的地面上,位于检测车行走滑轨19的侧面、检测车5行走滑轨的正上方的C型臂装置4单独安装在检测室1的地面上,进件车36和出件车37分别设置在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的一侧。\n[0006] 本方案中,C型臂装置4中的C型臂架体26独立固定于检测室1内的地面上,C型臂架体26的中间处安装图像增强器水平移动调节装置25,图像增强器水平移动调节装置\n25下悬挂图像增强器27,C型臂架体26上分别安装C型臂升降丝杠20、C型臂升降丝母\n21、C型臂升降动力机构22、C型臂23和C型臂升降导动滑轨24,C型臂23的另一端吊装X射线管水平调整装置35,X射线管水平调整装置35下方吊装X射线管旋转装置34,X射线管旋转装置34下方吊装X射线管33。\n[0007] 本方案中,检测车5的下方安装有带齿轮的检测车行走电机9,车架8的下方安装抬升导动滑轨7和抬升气缸10,抬升气缸10下端固定于车架8上,另一端连接抬升架11,抬升架11的上方安装钢瓶旋转辊18,下方安装钢瓶滚动动力轴13,钢瓶旋转辊18和抬升架11中间通过钢瓶滚调节滑轨16连接,V辊传动电机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于抬升架11的下方,车架8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n[0008] 本方案中,进件车36固定在进件窗口3外的地面上,车架8的下方安装抬升导动滑轨7和抬升气缸10,抬升气缸10下端固定于车架8上,另一端连接抬升架11,抬升架11的上方安装钢瓶旋转辊18,钢瓶旋转辊18和抬升架11中间通过钢瓶滚调节滑轨16连接,车架8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V辊传动电机12安装在车架8下半部,链条传动机构15的一端连接于V辊传动电机12,另一端连接于V辊32,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n[0009] 本方案中,出件车37固定在出件窗口6外的地面上,车架8的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V辊传动电机12安装在车架8下半部,链条传动机构15的一端连接于V辊传动电机\n12,另一端连接于V辊32,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n[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V辊传动为钢瓶运输设备核心部件,由现有检测仪器单开门结构改为方便自动化监测的双侧进出件窗口结构X射线防护检测室作为屏蔽保护,检测室内置有相对独立的X射线管及图像增强器可升降夹持装置,通过设备提供的钢瓶运动,配合V轮传动,可对设计直径区间内任意直径尺寸钢瓶进行连续的自适应检测。\n附图说明\n[001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n[0012] 图2为图1的俯视图;\n[0013] 图3为本发明中C型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n[0014] 图4为本发明中检测车的结构示意图;\n[0015] 图5为本发明中进件车的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n[0017] 一种X射线钢瓶无损检测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检测室1两侧的墙体上对称设置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在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上设置X射线防护窗2,将传统单防护窗的检测室改造成两侧对称且设置防护窗的专用检测室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检测过程的自动化,便于检测时更好的隔离X射线。在检测室1的底部放置检测车\n5,检测车5的底部装有检测车行走滑轨19,检测车行走滑轨19固定于检测室1的地面上。\nC型臂装置4单独安装在检测室1的地面上,位于检测车行走滑轨19的侧面、检测车5行走滑轨的正上方、X射线管33和图像增强器27的间隙处。C型臂装置4与检测车5是彼此相互独立的机构,将检测车5设置在检测室内,可以在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之间穿过图像增强器27和X射线管33的间隙进行运动。进件车36和出件车37分别设置在进件窗口3和出件窗口6的一侧。\n[0018] C型臂装置4中的C型臂架体26中间部分安装图像增强器水平移动调节装置25,图像增强器水平移动调节装置25下悬挂图像增强器27,图像增强器27可以在图像增强器水平移动调节装置25的驱动下前后运动。C型臂架体26上分别安装C型臂升降丝杠20、C型臂升降丝母21、C型臂升降动力机构22、C型臂23和C型臂升降导动滑轨24,C型臂23可以在C型臂升降导动滑轨24的导动方向上通过C型臂升降丝母21提供的驱动力进行升降,C型臂升降丝母21的升降动力由安装在C型臂架体26上的C型臂升降丝杠20和C型臂升降动力机构22提供,C型臂23的另一端吊装X射线管水平调整装置35,X射线管水平调整装置35下方吊装X射线管旋转装置34,X射线管旋转装置34下方吊装X射线管33。\nX射线管33可以在X射线管水平调整装置34的驱动下进行摆动动作,通过X射线管水平调整装置35的驱动可以进行X射线管33的前后调整。\n[0019] 检测车5的下方安装有带齿轮的检测车行走电机9,为检测车行走齿轮齿条机构\n31提供动力。车架8的下方安装抬升导动滑轨7和抬升气缸10,抬升气缸10下端固定于车架8上,另一端连接抬升架11。由抬升气缸10提供动力驱动抬升架11沿着抬升导动滑轨7的导动方向进行上下运动。抬升架11的上方安装钢瓶旋转辊18,下方安装钢瓶滚动动力轴13,钢瓶旋转辊18和抬升架11中间通过钢瓶滚调节滑轨16连接,可以在钢瓶辊调整电机17的作用下带动两排钢瓶旋转辊18靠近或者远离,从而适应钢瓶直径的变化。钢瓶滚动动力轴13和钢瓶旋转辊18通过钢瓶转动动力皮带30传动,钢瓶滚动动力轴13可同时带动一组钢瓶旋转辊18转动,钢瓶滚动动力轴13的动力由安装在抬升架11侧面的钢瓶转动电机28提供,两者之间的动力由在钢瓶滚动动力轴13和钢瓶旋转滚18之间张紧的钢瓶转动动力皮带29提供,V辊传动电机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于抬升架11的下方,车架8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由安装于车架8下半部的V辊传动电机12提供的动力,通过一端连接于V辊传动电机12、另一端连接于V辊32的V辊链条传动机构15传递出来,用来使被测钢瓶在检测车5上左右运动,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钢瓶旋转辊\n18可以在需要的位置将钢瓶举起在图像增强器27和X射线管33的间隙处进行转动,检测车5在检测车行走滑轨19上的运动通过检测车行走电机9提供的驱动力量,利用检测车行走齿轮齿条机构31去完成。\n[0020] 进件车36与检测车5的区别在于去掉了使钢瓶可以转动的装置,其中:进件车36固定在进件窗口3外的地面上,车架8的下方安装抬升导动滑轨7和抬升气缸10,抬升气缸10下端固定于车架8上,另一端连接抬升架11,由抬升气缸10提供动力驱动抬升架11沿着抬升导动滑轨7的导动方向进行上下运动。抬升架11的上方安装钢瓶旋转辊18,钢瓶旋转辊18和抬升架11中间通过钢瓶滚调节滑轨16连接,可以在钢瓶辊调整电机17的作用下,带动两排钢瓶旋转辊18靠近或者远离,从而适应钢瓶直径的变化。车架8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由安装于车架8下半部的V辊传动电机12提供的动力,通过一端连接于V辊传动电机12、另一端连接于V辊32的V辊链条传动机构15传递出来,用来使被测钢瓶在检测车5上左右运动,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可以承载被测钢瓶对正窗口,进入检测室1。\n[0021] 出件车37是在进件车36的基础上再去掉钢瓶抬升装置,其中:出件车37固定在出件窗口6外的地面上,车架8的上方固定了一排V辊32,由安装在车架8下半部的V辊传动电机12提供动力,通过一端连接于V辊传动电机12,另一端连接于V辊32的V辊链条传动机构15传递出来,用来使被测钢瓶在检测车5上向左运动,每个V辊32均布置在钢瓶旋转辊18的间隙处,可以承载被测钢瓶对正窗口,运出检测室1。\n[0022] 本发明检测过程如下:进件车将待检钢瓶通过进件窗口传送到检测室内的检测车上,X射线防护窗关闭后,检测车运动于C型臂装置的空隙处,配合C型臂装置的运动和抬升机构上的旋转装置对钢瓶进行全方位的实时成像检测。检测过程结束后,出件车将完成检测的钢瓶从检测车上通过出件窗口运出,在出件车将完成检测的钢瓶从检测车上通过出件窗口运出的同时,进件车将未检测的钢瓶通过进件窗口传送到检测室内的检测车上,实现流水线化的高效自动化检测。
法律信息
- 2013-07-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变更为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由118009 辽宁省丹东市临港产业园区富民大街46号变更为118009 辽宁省丹东市临港产业园区富民大街46号
- 2011-12-07
- 2011-0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1N 23/18
专利申请号: 201010156064.2
申请日: 2010.04.27
- 2010-11-2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8-10-15
|
2007-04-12
| | |
2
| | 暂无 |
2006-12-28
| | |
3
| | 暂无 |
2004-06-18
| | |
4
| | 暂无 |
2010-04-27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