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包括设于电缆船上的基座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板(10)上设有海缆收放装置(20),所述基座板(10)一端设有海缆入水装置(30),所述海缆收放装置(20)包括延远离所述海缆入水装置(30)方向依序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海缆回拉部件(21)、海缆上挑部件(22)以及海缆下放部件(23);
所述海缆入水装置(30)包括两端通过竖板固定在基座板(10)上表面的方形滑轨杆(31),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31)外部的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设于所述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20)一侧的放缆管(33),对称设于所述放缆管(33)外壁的多个气浮部件(34),以及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且用于向气浮部件(34)内供气的气源部件(35);
电缆船上海缆依次经过海缆下放部件(23)、海缆上挑部件(22)、海缆回拉部件(21)以及放缆管(33)后进入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回拉部件(21)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第一驱动电机(21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1)执行端且固定在基座板(10)上的第一减速机(212),设于所述第一减速机(212)执行端的轴管(213),以及一端转动连接轴管(213)内壁、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基座板(10)上表面的回拉电缆辊(214),所述回拉电缆辊(214)靠近所述轴管(213)的一端设有棘轮(215),所述轴管(213)内壁转动连接多个止动爪(216),所述轴管(213)内壁设有用于迫使止动爪(216)接触棘轮(215)的弹力片(217),所述轴管(213)外壁设有微型驱动缸(218),所述微型驱动缸(218)执行端连接绳子(219)一端,所述绳子(219)另一端贯穿轴管(213)连接止动爪(2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上挑部件(22)包括线性阵列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多个驱动缸(221),设于所述驱动缸(221)执行端的方形支撑架(222),设于所述方形支撑架(222)内壁顶部以及底部的弧形板(223),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方形支撑架(222)内壁两侧且侧壁贯穿弧形板(223)的滑轮(224),所述滑轮(224)位于所述弧形板(223)与所述方形支撑架(222)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下放部件(23)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第二驱动电机(231),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1)执行端且固定在基座板(10)上的第二减速机(232),以及一端连接第二减速机(232)执行端、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基座板(10)上表面的放缆辊(2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包括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31)外壁的滑动管(321),以及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31)外壁且位于所述滑动管(321)两侧的弹簧(3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缆管(33)内壁且延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20)方向依序设有回缆刮水环(331)以及回缆滤污环(332),所述放缆管(33)包括延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20)方向依序设置的硬管(333)以及软管(334),滑动管(321)侧壁通过球面副结构连接硬管(333)一端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部件(35)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储气罐(351),设于所述储气罐(351)顶部的供气气泵(352),对称设于所述放缆管(33)外壁的第一输气管(353),以及一端与储气罐(35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气管(353)相连接的第二输气管(3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部件(34)包括设于所述放缆管(33)侧壁的U形气囊袋(341),以及设于所述U形气囊袋(341)内的气压传感器(342),所述U形气囊袋(341)外壁通过电控阀(343)与所述第一输气管(353)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侧壁设有流量检测部件(36),所述流量检测部件(36)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外壁的流量传感器(36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侧壁套设调温部件(37),所述调温部件(37)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外壁的保温外罩管(371),设于所述保温外罩管(371)内且套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外部的螺旋加热管(37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内壁且位于所述保温外罩管(371)内的温度传感器(373)。
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海缆敷设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n背景技术\n[0002] 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海缆敷设时缆线在海水中将会经历入水、沉降以及沉底敷设,在上述过程中需避免电缆的弯曲半径过小而对电缆造成损伤。\n[0003] 根据申请号为CN201710513907.1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海缆智能收放线架可知,该产品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承重台、导轨和海缆储存池;承重台上设置有过缆孔、牵引台、牵引轨道,牵引台上设置有牵引轮,牵引轮与牵引电机相连,牵引电机与总控制器电性相连,牵引轨道上设置有导轮组;导轨上设置有排线电机组,排线电机组与螺纹杆尾部相连,螺纹杆前端与定滑轮固定相连;海缆储存池内中心位置设置有最小弯曲架。该产品能够实现海缆排线智能化、自动化,同时可防止排线打滑。\n[0004] 上述专利中的产品能够实现海缆排线智能化、自动化,同时可防止排线打滑,但无法避免海缆因弯曲半径过小而造成损伤。\n实用新型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n[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n[0007] 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包括设于电缆船上的基座板,所述基座板上设有海缆收放装置,所述基座板一端设有海缆入水装置,所述海缆收放装置包括延远离所述海缆入水装置方向依序设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的海缆回拉部件、海缆上挑部件以及海缆下放部件;\n[0008] 所述海缆入水装置包括两端通过竖板固定在基座板上表面的方形滑轨杆,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外部的水平位移缓冲部件,设于所述水平位移缓冲部件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一侧的放缆管,对称设于所述放缆管外壁的多个气浮部件,以及设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且用于向气浮部件内供气的气源部件;\n[0009] 电缆船上海缆依次经过海缆下放部件、海缆上挑部件、海缆回拉部件以及放缆管后进入海水。\n[0010] 优选的,所述海缆回拉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的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执行端且固定在基座板上的第一减速机,设于所述第一减速机执行端的轴管,以及一端转动连接轴管内壁、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基座板上表面的回拉电缆辊,所述回拉电缆辊靠近所述轴管的一端设有棘轮,所述轴管内壁转动连接多个止动爪,所述轴管内壁设有用于迫使止动爪接触棘轮的弹力片,所述轴管外壁设有微型驱动缸,所述微型驱动缸执行端连接绳子一端,所述绳子另一端贯穿轴管连接止动爪。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海缆回拉部件便于对海缆的沉降进行控制,避免海缆沉降过快而导致海缆的海底埋入端与海面的入水端弯曲半径过小,通过棘轮机构便于海缆入水时的自由运动,仅在回拉时需电机工作。\n[0011] 优选的,所述海缆上挑部件包括线性阵列设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的多个驱动缸,设于所述驱动缸执行端的方形支撑架,设于所述方形支撑架内壁顶部以及底部的弧形板,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方形支撑架内壁两侧且侧壁贯穿弧形板的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方形支撑架内壁之间。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海缆上挑部件便于在海缆回拉时对回放的海缆进行挑起,以防止海缆的盘结损伤。\n[0012] 优选的,所述海缆下放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的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执行端且固定在基座板上的第二减速机,以及一端连接第二减速机执行端、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基座板上表面的放缆辊。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海缆下放部件便于给予船仓内海缆牵引力,以便于海缆入水。\n[0013] 优选的,所述水平位移缓冲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外壁的滑动管,以及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外壁且位于所述滑动管两侧的弹簧。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水平位移缓冲部件便于对放缆船转向时产生的水平位移力进行缓冲,以对海缆进行保护。\n[0014] 优选的,所述放缆管内壁且延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方向依序设有回缆刮水环以及回缆滤污环,所述放缆管包括延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方向依序设置的硬管以及软管,滑动管侧壁通过球面副结构连接硬管一端外壁。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放缆管便于海缆平稳进入海水中,通过硬管可防止船体移动产生的水面波纹对海缆入水产生影响,通过回缆刮水环以及回缆滤污环防止回拉海缆时将杂质或者海水回带至装置本体上,以对装置整体进行保护。\n[0015] 优选的,所述气源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的储气罐,设于所述储气罐顶部的供气气泵,对称设于所述放缆管外壁的第一输气管,以及一端与储气罐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气管相连接的第二输气管。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气源部件便于向气浮部件内供气。\n[0016] 优选的,所述气浮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放缆管侧壁的U形气囊袋,以及设于所述U形气囊袋内的气压传感器,所述U形气囊袋外壁通过电控阀与所述第一输气管相连接。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气浮部件便于调节放缆管的角度,以便于海缆以合适的入水角进入海水。\n[0017]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气管侧壁设有流量检测部件,所述流量检测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外壁的流量传感器。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流量传感器便于获取气流流量信息,以便于通过时间和气流流量信息计算气体量,以便于对浮力进行估算。\n[0018]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气管侧壁套设调温部件,所述调温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外壁的保温外罩管,设于所述保温外罩管内且套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外部的螺旋加热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内壁且位于所述保温外罩管内的温度传感器。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调温部件便于对气源部件的供气温度进行调节,以便于气浮部件快速膨胀。\n[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n[0020] 本实用新型中的牵引机构可避免海缆敷设时因弯曲半径过小而造成损伤;\n[0021] 通过海缆下放部件便于给予船仓内海缆牵引力,以便于海缆入水,通过海缆回拉部件便于对海缆的沉降进行控制,避免海缆沉降过快而导致海缆的海底埋入端与海面的入水端弯曲半径过小,通过棘轮机构便于海缆入水时的自由运动,仅在回拉时需电机工作,通过海缆上挑部件便于在海缆回拉时对回放的海缆进行挑起,以防止海缆的盘结损伤,通过水平位移缓冲部件便于对放缆船转向时产生的水平位移力进行缓冲,以对海缆进行保护,通过硬管可防止船体移动产生的水面波纹对海缆入水产生影响,通过回缆刮水环以及回缆滤污环防止回拉海缆时将杂质或者海水回带至装置本体上,以对装置整体进行保护,通过气源部件便于向气浮部件内供气,通过气浮部件便于调节放缆管的角度,以便于海缆以合适的入水角进入海水,通过流量传感器便于获取气流流量信息,以便于通过时间和气流流量信息计算气体量,以便于对浮力进行估算,通过调温部件便于对气源部件的供气温度进行调节,以便于气浮部件快速膨胀。\n[0022]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n附图说明\n[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轴测图;\n[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缆上挑部件结构轴测图;\n[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缆回拉部件结构轴测图;\n[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缆入水装置结构轴测图;\n[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n[0028]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n[0029]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n[0030]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图。\n[0031] 附图说明:10、基座板;20、海缆收放装置;21、海缆回拉部件;211、第一驱动电机;\n212、第一减速机;213、轴管;214、回拉电缆辊;215、棘轮;216、止动爪;217、弹力片;218、微型驱动缸;219、绳子;22、海缆上挑部件;221、驱动缸;222、方形支撑架;223、弧形板;224、滑轮;23、海缆下放部件;231、第二驱动电机;232、第二减速机;233、放缆辊;30、海缆入水装置;31、方形滑轨杆;32、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1、滑动管;322、弹簧;33、放缆管;331、回缆刮水环;332、回缆滤污环;333、硬管;334、软管;34、气浮部件;341、U形气囊袋;342、气压传感器;343、电控阀;35、气源部件;351、储气罐;352、供气气泵;353、第一输气管;354、第二输气管;36、流量检测部件;361、流量传感器;37、调温部件;371、保温外罩管;372、螺旋加热管;\n373、温度传感器。\n具体实施方式\n[0032]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n[0033]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n[003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n[0035] 请着重参照附图1、2、3、5、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包括设于电缆船上的基座板10,所述基座板10上设有海缆收放装置20,所述基座板10一端设有海缆入水装置30,所述海缆收放装置20包括延远离所述海缆入水装置30方向依序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海缆回拉部件21、海缆上挑部件22以及海缆下放部件\n23;所述海缆回拉部件21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第一驱动电机21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1执行端且固定在基座板10上的第一减速机212,设于所述第一减速机212执行端的轴管213,以及一端转动连接轴管213内壁、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基座板10上表面的回拉电缆辊214,所述回拉电缆辊214靠近所述轴管213的一端设有棘轮215,所述轴管213内壁转动连接多个止动爪216,所述轴管213内壁设有用于迫使止动爪216接触棘轮215的弹力片217,所述轴管213外壁设有微型驱动缸218,所述微型驱动缸218执行端连接绳子219一端,所述绳子219另一端贯穿轴管213连接止动爪216,所述海缆上挑部件22包括线性阵列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多个驱动缸221,设于所述驱动缸221执行端的方形支撑架222,设于所述方形支撑架222内壁顶部以及底部的弧形板223,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方形支撑架\n222内壁两侧且侧壁贯穿弧形板223的滑轮224,所述滑轮224位于所述弧形板223与所述方形支撑架222内壁之间,所述海缆下放部件23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第二驱动电机231,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1执行端且固定在基座板10上的第二减速机232,以及一端连接第二减速机232执行端、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基座板10上表面的放缆辊233。\n[003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海缆依次经过放缆辊233、多个方形支撑架222、回拉电缆辊214以及放缆管33后进入海水中;\n[0037] 海缆缠绕放缆辊233以及回拉电缆辊214,放缆时,放缆辊233在第二驱动电机231以及第二减速机232的作用下在逆时针旋转,放缆辊233进缆端自放缆穿船舱内拉出海缆,此时回拉电缆辊214在海缆自重入水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以进行放缆;\n[0038] 回缆时,微型驱动缸218制动端下降,绳子219放松,此时止动爪216在弹力片217的带动下贴合棘轮215外壁,第一驱动电机211以及第一减速机212配合带动轴管213顺时针旋转,以进行回缆,回缆时多出的海缆位于海缆回拉部件21与海缆下放部件23之间,通过海缆回拉便于对海缆的沉降进行控制,避免海缆沉降过快而导致海缆的海底埋入端与海面的入水端弯曲半径过小;\n[0039] 进一步的,海缆上挑部件22可在海缆回拉时对回放的海缆进行挑起,以防止海缆的盘结损伤,海缆上挑部件22工作时,驱动缸221执行端带动方形支撑架222升降,方形支撑架222带动海缆升降,弧形板223便于海缆的弧形弯曲,滑轮224便于海缆在方形支撑架222内滑动。\n[0040] 请着重参照附图1、4、5、6、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海缆入水装置30包括两端通过竖板固定在基座板10上表面的方形滑轨杆31,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n31外部的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设于所述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20一侧的放缆管33,对称设于所述放缆管33外壁的多个气浮部件34,电缆船上海缆依次经过海缆下放部件23、海缆上挑部件22、海缆回拉部件21以及放缆管33后进入海水;所述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包括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31外壁的滑动管321,以及套设于所述方形滑轨杆\n31外壁且位于所述滑动管321两侧的弹簧322,所述放缆管33内壁且延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20方向依序设有回缆刮水环331以及回缆滤污环332,所述放缆管33包括延远离所述海缆收放装置20方向依序设置的硬管333以及软管334,滑动管321侧壁通过球面副结构连接硬管333一端外壁,所述气浮部件34包括设于所述放缆管33侧壁的U形气囊袋341,以及设于所述U形气囊袋341内的气压传感器342,所述U形气囊袋341外壁通过电控阀343与所述第一输气管353相连接。\n[00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便于对放缆船转向时产生的水平位移力进行缓冲,缓冲时弹簧322给予滑动管321缓冲力,通过硬管333可防止船体移动产生的水面波纹对海缆入水产生影响,通过回缆刮水环331以及回缆滤污环332可防止回拉海缆时将杂质或者海水回带至装置本体上,以对装置整体进行保护;\n[0042] 气浮部件34便于调节放缆管33的角度,以便于海缆以合适的入水角进入海水,气浮部件34工作时,对应的电控阀343开启,U形气囊袋341充气,提供浮力,PLC控制器接收气压传感器342的压力数据并在压力数据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关闭电控阀343,以对U形气囊袋341进行保护。\n[0043] 请着重参照附图1、4、5、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以及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且用于向气浮部件34内供气的气源部件35,所述气源部件35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10上表面的储气罐351,设于所述储气罐351顶部的供气气泵352,对称设于所述放缆管\n33外壁的第一输气管353,以及一端与储气罐35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气管353相连接的第二输气管354,所述第二输气管354侧壁设有流量检测部件36,所述流量检测部件36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外壁的流量传感器361,所述第二输气管354侧壁套设调温部件37,所述调温部件37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外壁的保温外罩管371,设于所述保温外罩管371内且套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外部的螺旋加热管37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输气管354内壁且位于所述保温外罩管371内的温度传感器373。\n[004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供气时,供气气泵352向储气罐351内输入气体,储气罐351内气体可经第二输气管354以及第一输气管353后进入气浮部件34,PLC控制器接收流量传感器361的流量信息,并在流量信息与时间的乘积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储气罐351的阀门,以完成设定量气体的输入;\n[0045] 进一步的,调节温度时,PLC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373的温度信息并触发螺旋加热管372,直至温度信息达到设定值。\n[004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流程如下:\n[0047] PLC控制器型号为“6ES7216‑2AD23‑0XB8”,气压传感器342型号为“MAT316”,流量传感器361型号为“LWGY‑FMT”,温度传感器373型号为“DS18B20”。\n[0048] 海缆依次经过放缆辊233、多个方形支撑架222、回拉电缆辊214以及放缆管33后进入海水中;\n[0049] 海缆缠绕放缆辊233以及回拉电缆辊214,放缆时,放缆辊233在第二驱动电机231以及第二减速机232的作用下在逆时针旋转,放缆辊233进缆端自放缆穿船舱内拉出海缆,此时回拉电缆辊214在海缆自重入水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以进行放缆;\n[0050] 回缆时,微型驱动缸218制动端下降,绳子219放松,此时止动爪216在弹力片217的带动下贴合棘轮215外壁,第一驱动电机211以及第一减速机212配合带动轴管213顺时针旋转,以进行回缆,回缆时多出的海缆位于海缆回拉部件21与海缆下放部件23之间,通过海缆回拉便于对海缆的沉降进行控制,避免海缆沉降过快而导致海缆的海底埋入端与海面的入水端弯曲半径过小;\n[0051] 海缆上挑部件22可在海缆回拉时对回放的海缆进行挑起,以防止海缆的盘结损伤,海缆上挑部件22工作时,驱动缸221执行端带动方形支撑架222升降,方形支撑架222带动海缆升降,弧形板223便于海缆的弧形弯曲,滑轮224便于海缆在方形支撑架222内滑动;\n[0052] 水平位移缓冲部件32便于对放缆船转向时产生的水平位移力进行缓冲,缓冲时弹簧322给予滑动管321缓冲力,通过硬管333可防止船体移动产生的水面波纹对海缆入水产生影响,通过回缆刮水环331以及回缆滤污环332可防止回拉海缆时将杂质或者海水回带至装置本体上,以对装置整体进行保护;\n[0053] 气浮部件34便于调节放缆管33的角度,以便于海缆以合适的入水角进入海水,气浮部件34工作时,对应的电控阀343开启,U形气囊袋341充气,提供浮力,PLC控制器接收气压传感器342的压力数据并在压力数据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关闭电控阀343,以对U形气囊袋341进行保护;\n[0054] 供气时,供气气泵352向储气罐351内输入气体,储气罐351内气体可经第二输气管\n354以及第一输气管353后进入气浮部件34,PLC控制器接收流量传感器361的流量信息,并在流量信息与时间的乘积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储气罐351的阀门,以完成设定量气体的输入;\n[0055] 调节温度时,PLC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373的温度信息并触发螺旋加热管372,直至温度信息达到设定值。\n[0056]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