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 |
申请号 | CN201420233310.3 | 申请日期 | 2014-05-08 |
法律状态 | 放弃专利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IPC分类号 | B;2;5;J;9;/;0;8;;;B;2;5;J;1;5;/;1;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申请人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当前权利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王学军;王建军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机械手手臂、机械手手爪三大部件;其中底座与机械手手臂通过内六角螺钉Ⅰ连接在一起,机械手手臂与机械手手爪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机械手手爪具有四个自由度、结构轻巧能够迅速响应控制命令,提高工作精度和生产效率;负载能力强,工作过程安全可靠;机械手末端执行装置与工件接触处嵌有聚酯橡胶垫,能够很好地保护工件的表面;末端执行器机械手手爪的姿态控制采用一种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替代了姿态控制伺服系统,提高了工作精度,机械手更加便于控制。
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大量的采用流水线高度自动化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被应用在流水线车间参与生产,而机械手在流水线成产上占着绝大比例,例如目前各种搬用机械手、焊接机械手、汽车喷漆机械手等等,由于这些自动化的机械手的大量应用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成倍的提高,产品加工质量也得到质的飞越。使得企业的效益迅速增长,使得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n[0003] 现有的大量机械手由于末端执行机构要随着机械臂连杆的运动来控制执行机构的运行姿态,因此就需要除了各关节驱动需伺服电机外还得加执行机构姿态控制电机。控制结构复杂,控制量数量增多就必定会降低精度,降低系统的可靠性。\n[0004]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伺服驱动结合气动装置驱动的新型机械手,其针对末端执行器的姿态控制采用一种串联平行四杆机构,该机构使得机械手末端执行器姿态始终处于水平工作姿态。此外,气动装置驱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克服了传统伺服驱动方式手臂结构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缺点。机械手采用四个自由度控制,结构轻巧利于快速响应,提高了执行速率。\n发明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以用于解决传统伺服机械手控制结构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可靠性低的问题。\n[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包括底座1、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三大部件;其中底座1与机械手手臂3通过内六角螺钉Ⅰ2连接在一起,机械手手臂3与机械手手爪5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为一体。\n[0007] 所述底座1包括伺服电机6、驱动齿轮7、底座体8、锁紧螺母Ⅰ9、大齿轮10、轴套\n11、推力轴承12、定位隔套13、旋转主轴14、角接触轴承15、轴承端盖Ⅰ16;其中伺服电机\n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体8上,驱动齿轮7套装于伺服电机6的驱动轴端,推力轴承12装于底座体8上孔腔内,定位隔套13装于推力轴承12上方,角接触轴承15装于定位隔套\n13上方,旋转主轴14装于推力轴承12与角接触轴承15内孔并定位,轴承端盖Ⅰ16装于角接触轴承15上方并对旋转主轴14进一步固定,安装轴套11于推力轴承12正下方,安装大齿轮10于旋转主轴14下轴端并通过轴套11进行轴向定位,安装锁紧螺母Ⅰ9于旋转主轴\n14上并对大齿轮10进行轴向锁紧固定。\n[0008] 所述机械手手臂3包括旋转座下盖17、铰销Ⅰ18、旋转座上盖19、内六角螺钉Ⅱ20、大臂驱动气缸21、机械手大臂22、铰销Ⅱ23、铰销Ⅲ24、小臂驱动气缸25、平衡拉杆\n26、铰销Ⅳ27、铰销Ⅴ28、拉杆连接板29、小臂转轴30、轴承端盖Ⅱ31、铰销Ⅵ32、平行拉杆\n33、机械手小臂34、铰销Ⅶ35、机械手连接杆Ⅰ36、手爪固定环Ⅰ37、手爪固定环Ⅱ38、机械手连接杆Ⅱ39、铰销Ⅷ40、轴承端盖Ⅲ41、大臂主轴42、铰销Ⅸ43、大臂轴承44、小臂轴承\n45;其中旋转座下盖17上安装铰销Ⅰ18,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于铰销Ⅰ18上,安装一对大臂轴承44台阶定位到大臂主轴42,安装机械手大臂22于大臂主轴42上,大臂主轴42的轴中心与旋转座下盖17槽中心面重合,大臂主轴42左右安装一对轴承端盖Ⅲ41,安装旋转座上盖19于旋转座下盖17上方,通过一组内六角螺钉Ⅱ20连接紧固二者,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槽孔并通过铰销Ⅱ23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尾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小槽孔并通过铰销Ⅲ24铰接装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旋转座上盖19并通过铰销Ⅸ43铰接装配,安装一对拉杆连接板29及机械手小臂34于机械手大臂22端部槽中并通过小臂转轴30铰接装配,同时安装一对小臂轴承45及轴承端盖Ⅱ31于小臂转轴30两端台阶轴上并进行定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拉杆连接板29上并通过铰销Ⅴ28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小臂34尾部槽中并通过铰销Ⅳ27铰接装配,安装平行拉杆33于拉杆连接板29并与铰销Ⅵ32铰接装配,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Ⅰ36在平行拉杆33尾部并通过铰销Ⅶ35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Ⅰ37与机械手连接杆Ⅰ36配对安装,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小臂34端部并通过铰销Ⅷ40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Ⅱ38与机械手连接杆Ⅱ39配对安装。\n[0009] 所述机械手手爪5包括手爪驱动气缸46、手爪连接座47、推拉杆48、推拉头49、锁紧垫50、锁紧螺母Ⅱ51、手爪安装座52、聚酯橡胶垫53、铰销Ⅹ54、铰销Ⅺ55、机械手卡爪\n56、机械手副指节57、机械手指节58、铰销Ⅻ59、铰销ⅩⅢ60、铰销ⅩⅣ61、铰链62、安装套筒63、松弛弹簧64、接头座65、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其中手爪驱动气缸46安装在手爪连接座47上,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与推拉杆48通过接头座65连接;安装套筒63位于接头座65外部,松弛弹簧64安装于安装套筒63内并同时与推拉杆48及安装套筒63接触;推拉头49装于推拉杆48下端并通过锁紧垫50及锁紧螺母Ⅱ51将其紧固在推拉杆48上,安装三个铰链62于推拉头49上并通过铰销ⅩⅣ61铰接安装,安装手爪安装座52于手爪连接座47上,安装三个机械手指节58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ⅩⅢ60铰接安装,安装三个机械手副指节57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Ⅻ59铰接安装,连接三个机械手卡爪\n56并通过铰销Ⅹ54及铰销Ⅺ55分别与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铰接安装,聚酯橡胶垫53贴于机械手卡爪56的工作面。\n[0010] 所述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可实现工件转动角度为0°~360°。\n[0011] 所述拉杆连接板29、平行拉杆33、机械手小臂34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n[0012] 所述机械手连接杆Ⅰ36、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水平姿态。\n[0013] 所述手爪安装座52、机械手卡爪56、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用于控制机械手手爪5运行姿态。\n[0014] 所述机械手卡爪56工作面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竖直姿态。\n[00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n[0016] 底座1之伺服电机6驱动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机械手手臂3并带动机械手手爪5及工件在360°范围内转动,同时通过大臂驱动气缸21,小臂驱动气缸25,带动机械手大臂\n22、机械手小臂34绕铰销转动,使末端执行装置可在水平及竖直方向移动。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底座1之伺服电机6接受系统指令,通过驱动齿轮7驱动大齿轮10,带动旋转主轴\n14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在旋转主轴14上的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实现工件转动角度为0°~360°;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杆伸出时,驱动机械手大臂22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大臂主轴42顺时针旋转,并实现末端执行装置沿水平及竖直方向向下向外围移动,相反地,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杆收缩时,末端执行装置沿水平及竖直方向向上向中心移动;同理,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杆伸出时,驱动机械手小臂34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小臂转轴30顺时针旋转,并实现末端执行装置沿水平及竖直方向向下向外围移动,相反地,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杆收缩时,末端执行装置沿水平及竖直方向向上向中心移动;手爪驱动气缸46之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向下驱动推拉杆48,带动铰链62推动机械手指节58围绕铰销ⅩⅢ60旋转,从而夹紧工件,反之松开工件。其中,平衡拉杆26的作用是实现机械手大臂22及机械手小臂34的运动同步。\n[0017] 机械手工作过程:初始工位——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手手爪旋转到指定工位上方——机械手手爪张开——气缸驱动机械手手臂下降——机械手手爪合拢夹持工件——气缸驱动机械手手臂上升——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手手爪旋转到目标工位上方——气缸驱动机械手手臂下降——机械手手爪张开放下工件——气缸驱动机械手手臂上升——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手手爪旋转至初始工位。\n[0018] 因此,末端执行装置可到达其有效工作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地方完成搬运工作。\n[0019] 一种可具体的工作方案为:将机械手的底座1安装在两工业流水线之间负责把某目标工件从当前流水线的搬运到另一条流水线。\n[0020] 当目标工件到达始发区域后,底座1之伺服电机6接受系统指令,通过驱动齿轮7驱动大齿轮10,带动旋转主轴14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在旋转主轴14上的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实现工件旋转至始发区域目标工件上方;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杆伸出,驱动机械手大臂22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大臂主轴42顺时针旋转,同时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杆伸出,驱动机械手小臂34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小臂转轴30顺时针旋转,机械手手爪5(手爪张开)下降至始发区域目标工件上方抓取位置;手爪驱动气缸46之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向下驱动推拉杆48,带动铰链62推动机械手指节58围绕铰销ⅩⅢ60旋转,从而夹紧工件;\n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杆收缩,驱动机械手大臂22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大臂主轴42逆时针旋转,同时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杆收缩,驱动机械手小臂34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小臂转轴30逆时针旋转,机械手手爪5(手爪夹紧)上升至始发区域目标工件上方安全位置;底座1之伺服电机6接受系统指令,通过驱动齿轮7驱动大齿轮10,带动旋转主轴14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在旋转主轴14上的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实现工件旋转至目标区域上方;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杆伸出,驱动机械手大臂22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大臂主轴42顺时针旋转,同时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杆伸出,驱动机械手小臂34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小臂转轴30顺时针旋转,机械手手爪5下降至目标区域上方安全位置;手爪驱动气缸46之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向上驱动推拉杆48,带动铰链62推动机械手指节58围绕铰销ⅩⅢ60旋转,从而松弛放开工件;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杆收缩,驱动机械手大臂22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大臂主轴42逆时针旋转,同时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杆收缩,驱动机械手小臂34并带动相关部件绕小臂转轴30逆时针旋转,机械手手爪5(手爪夹紧)上升至目标区域上方安全位置;底座\n1之伺服电机6接受系统指令,通过驱动齿轮7驱动大齿轮10,带动旋转主轴14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在旋转主轴14上的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旋转至始发区域目标工件上方安全位置等待下一次工作指令;依上述过程循环操作不断的将目标工件从当前流水线搬到另一流水线。\n[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n[0022] 1、机械手手爪具有四个自由度、结构轻巧能够迅速响应控制命令,提高工作精度和生产效率。\n[0023] 2、机械臂采用气动装置,其负载能力强,工作过程安全可靠。\n[0024] 3、机械手末端执行装置与工件接触处嵌有聚酯橡胶垫,能够很好地保护工件的表面。\n[0025] 4、末端执行器机械手手爪的姿态控制采用一种串联平行四杆机构替代了姿态控制伺服系统,提高了工作精度,机械手更加便于控制。\n附图说明\n[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图轴测图;\n[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图正视图;\n[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手臂与机械手手爪连接示意图;\n[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n[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手臂装配示意图;\n[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手臂装配剖面A-A图;\n[0032]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手臂装配剖面B-B图;\n[0033] 图8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手爪装配示意图;\n[0034] 图中各标号:1为底座、2为内六角螺钉Ⅰ、3为机械手手臂、4为连接螺栓、5为机械手手爪、6为伺服电机、7为驱动齿轮、8为底座体、9为锁紧螺母Ⅰ、10为大齿轮、11为轴套、12为推力轴承、13为定位隔套、14为旋转主轴、15为角接触轴承、16为轴承端盖Ⅰ、17为旋转座下盖、18为铰销Ⅰ、19为旋转座上盖、20为内六角螺钉Ⅱ、21为大臂驱动气缸、22为机械手大臂、23为铰销Ⅱ、24为铰销Ⅲ、25为小臂驱动气缸、26为平衡拉杆、27为铰销Ⅳ、\n28为铰销Ⅴ、29为拉杆连接板、30为小臂转轴、31为轴承端盖Ⅱ、32为铰销Ⅵ、33为平行拉杆、34为机械手小臂、35为铰销Ⅶ、36为机械手连接杆Ⅰ、37为手爪固定环Ⅰ、38为手爪固定环Ⅱ、39为机械手连接杆Ⅱ、40为铰销Ⅷ、41为轴承端盖Ⅲ、42为大臂主轴、43为铰销Ⅸ、\n44为大臂轴承、45为小臂轴承、46为手爪驱动气缸、47为手爪连接座、48为推拉杆、49为推拉头、50为锁紧垫、51为锁紧螺母Ⅱ、52为手爪安装座、53为聚酯橡胶垫、54为铰销Ⅹ、55为铰销Ⅺ、56为机械手卡爪、57为机械手副指节、58为机械手指节、59为铰销Ⅻ、60为铰销ⅩⅢ、61为铰销ⅩⅣ、62为铰链、63为安装套筒、64为松弛弹簧、65为接头座、66为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n具体实施方式\n[0035] 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包括底座1、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三大部件;其中底座1与机械手手臂3通过内六角螺钉Ⅰ2连接在一起,机械手手臂\n3与机械手手爪5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为一体。\n[0036] 所述底座1包括伺服电机6、驱动齿轮7、底座体8、锁紧螺母Ⅰ9、大齿轮10、轴套\n11、推力轴承12、定位隔套13、旋转主轴14、角接触轴承15、轴承端盖Ⅰ16;其中伺服电机\n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体8上,驱动齿轮7套装于伺服电机6的驱动轴端,推力轴承12装于底座体8上孔腔内,定位隔套13装于推力轴承12上方,角接触轴承15装于定位隔套\n13上方,旋转主轴14装于推力轴承12与角接触轴承15内孔并定位,轴承端盖Ⅰ16装于角接触轴承15上方并对旋转主轴14进一步固定,安装轴套11于推力轴承12正下方,安装大齿轮10于旋转主轴14下轴端并通过轴套11进行轴向定位,安装锁紧螺母Ⅰ9于旋转主轴\n14上并对大齿轮10进行轴向锁紧固定。\n[0037] 所述机械手手臂3包括旋转座下盖17、铰销Ⅰ18、旋转座上盖19、内六角螺钉Ⅱ20、大臂驱动气缸21、机械手大臂22、铰销Ⅱ23、铰销Ⅲ24、小臂驱动气缸25、平衡拉杆\n26、铰销Ⅳ27、铰销Ⅴ28、拉杆连接板29、小臂转轴30、轴承端盖Ⅱ31、铰销Ⅵ32、平行拉杆\n33、机械手小臂34、铰销Ⅶ35、机械手连接杆Ⅰ36、手爪固定环Ⅰ37、手爪固定环Ⅱ38、机械手连接杆Ⅱ39、铰销Ⅷ40、轴承端盖Ⅲ41、大臂主轴42、铰销Ⅸ43、大臂轴承44、小臂轴承\n45;其中旋转座下盖17上安装铰销Ⅰ18,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于铰销Ⅰ18上,安装一对大臂轴承44台阶定位到大臂主轴42,安装机械手大臂22于大臂主轴42上,大臂主轴42的轴中心与旋转座下盖17槽中心面重合,大臂主轴42左右安装一对轴承端盖Ⅲ41,安装旋转座上盖19于旋转座下盖17上方,通过一组内六角螺钉Ⅱ20连接紧固二者,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槽孔并通过铰销Ⅱ23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尾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小槽孔并通过铰销Ⅲ24铰接装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旋转座上盖19并通过铰销Ⅸ43铰接装配,安装一对拉杆连接板29及机械手小臂34于机械手大臂22端部槽中并通过小臂转轴30铰接装配,同时安装一对小臂轴承45及轴承端盖Ⅱ31于小臂转轴30两端台阶轴上并进行定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拉杆连接板29上并通过铰销Ⅴ28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小臂34尾部槽中并通过铰销Ⅳ27铰接装配,安装平行拉杆33于拉杆连接板29并与铰销Ⅵ32铰接装配,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Ⅰ36在平行拉杆33尾部并通过铰销Ⅶ35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Ⅰ37与机械手连接杆Ⅰ36配对安装,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小臂34端部并通过铰销Ⅷ40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Ⅱ38与机械手连接杆Ⅱ39配对安装。\n[0038] 所述机械手手爪5包括手爪驱动气缸46、手爪连接座47、推拉杆48、推拉头49、锁紧垫50、锁紧螺母Ⅱ51、手爪安装座52、聚酯橡胶垫53、铰销Ⅹ54、铰销Ⅺ55、机械手卡爪\n56、机械手副指节57、机械手指节58、铰销Ⅻ59、铰销ⅩⅢ60、铰销ⅩⅣ61、铰链62、安装套筒63、松弛弹簧64、接头座65、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其中手爪驱动气缸46安装在手爪连接座47上,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与推拉杆48通过接头座65连接;安装套筒63位于接头座65外部,松弛弹簧64安装于安装套筒63内并同时与推拉杆48及安装套筒63接触;推拉头49装于推拉杆48下端并通过锁紧垫50及锁紧螺母Ⅱ51将其紧固在推拉杆48上,安装三个铰链62于推拉头49上并通过铰销ⅩⅣ61铰接安装,安装手爪安装座52于手爪连接座47上,安装三个机械手指节58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ⅩⅢ60铰接安装,安装三个机械手副指节57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Ⅻ59铰接安装,连接三个机械手卡爪\n56并通过铰销Ⅹ54及铰销Ⅺ55分别与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铰接安装,聚酯橡胶垫53贴于机械手卡爪56的工作面。\n[0039] 所述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可实现工件转动角度为0°(即360°)。\n[0040] 所述拉杆连接板29、平行拉杆33、机械手小臂34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n[0041] 所述机械手连接杆Ⅰ36、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水平姿态。\n[0042] 所述手爪安装座52、机械手卡爪56、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用于控制机械手手爪5运行姿态。\n[0043] 所述机械手卡爪56工作面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竖直姿态。\n[0044] 实施例2: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包括底座1、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三大部件;其中底座1与机械手手臂3通过内六角螺钉Ⅰ2连接在一起,机械手手臂\n3与机械手手爪5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为一体。\n[0045] 所述底座1包括伺服电机6、驱动齿轮7、底座体8、锁紧螺母Ⅰ9、大齿轮10、轴套\n11、推力轴承12、定位隔套13、旋转主轴14、角接触轴承15、轴承端盖Ⅰ16;其中伺服电机\n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体8上,驱动齿轮7套装于伺服电机6的驱动轴端,推力轴承12装于底座体8上孔腔内,定位隔套13装于推力轴承12上方,角接触轴承15装于定位隔套\n13上方,旋转主轴14装于推力轴承12与角接触轴承15内孔并定位,轴承端盖Ⅰ16装于角接触轴承15上方并对旋转主轴14进一步固定,安装轴套11于推力轴承12正下方,安装大齿轮10于旋转主轴14下轴端并通过轴套11进行轴向定位,安装锁紧螺母Ⅰ9于旋转主轴\n14上并对大齿轮10进行轴向锁紧固定。\n[0046] 所述机械手手臂3包括旋转座下盖17、铰销Ⅰ18、旋转座上盖19、内六角螺钉Ⅱ20、大臂驱动气缸21、机械手大臂22、铰销Ⅱ23、铰销Ⅲ24、小臂驱动气缸25、平衡拉杆\n26、铰销Ⅳ27、铰销Ⅴ28、拉杆连接板29、小臂转轴30、轴承端盖Ⅱ31、铰销Ⅵ32、平行拉杆\n33、机械手小臂34、铰销Ⅶ35、机械手连接杆Ⅰ36、手爪固定环Ⅰ37、手爪固定环Ⅱ38、机械手连接杆Ⅱ39、铰销Ⅷ40、轴承端盖Ⅲ41、大臂主轴42、铰销Ⅸ43、大臂轴承44、小臂轴承\n45;其中旋转座下盖17上安装铰销Ⅰ18,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于铰销Ⅰ18上,安装一对大臂轴承44台阶定位到大臂主轴42,安装机械手大臂22于大臂主轴42上,大臂主轴42的轴中心与旋转座下盖17槽中心面重合,大臂主轴42左右安装一对轴承端盖Ⅲ41,安装旋转座上盖19于旋转座下盖17上方,通过一组内六角螺钉Ⅱ20连接紧固二者,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槽孔并通过铰销Ⅱ23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尾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小槽孔并通过铰销Ⅲ24铰接装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旋转座上盖19并通过铰销Ⅸ43铰接装配,安装一对拉杆连接板29及机械手小臂34于机械手大臂22端部槽中并通过小臂转轴30铰接装配,同时安装一对小臂轴承45及轴承端盖Ⅱ31于小臂转轴30两端台阶轴上并进行定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拉杆连接板29上并通过铰销Ⅴ28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小臂34尾部槽中并通过铰销Ⅳ27铰接装配,安装平行拉杆33于拉杆连接板29并与铰销Ⅵ32铰接装配,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Ⅰ36在平行拉杆33尾部并通过铰销Ⅶ35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Ⅰ37与机械手连接杆Ⅰ36配对安装,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小臂34端部并通过铰销Ⅷ40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Ⅱ38与机械手连接杆Ⅱ39配对安装。\n[0047] 所述机械手手爪5包括手爪驱动气缸46、手爪连接座47、推拉杆48、推拉头49、锁紧垫50、锁紧螺母Ⅱ51、手爪安装座52、聚酯橡胶垫53、铰销Ⅹ54、铰销Ⅺ55、机械手卡爪\n56、机械手副指节57、机械手指节58、铰销Ⅻ59、铰销ⅩⅢ60、铰销ⅩⅣ61、铰链62、安装套筒63、松弛弹簧64、接头座65、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其中手爪驱动气缸46安装在手爪连接座47上,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与推拉杆48通过接头座65连接;安装套筒63位于接头座65外部,松弛弹簧64安装于安装套筒63内并同时与推拉杆48及安装套筒63接触;推拉头49装于推拉杆48下端并通过锁紧垫50及锁紧螺母Ⅱ51将其紧固在推拉杆48上,安装三个铰链62于推拉头49上并通过铰销ⅩⅣ61铰接安装,安装手爪安装座52于手爪连接座47上,安装三个机械手指节58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ⅩⅢ60铰接安装,安装三个机械手副指节57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Ⅻ59铰接安装,连接三个机械手卡爪\n56并通过铰销Ⅹ54及铰销Ⅺ55分别与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铰接安装,聚酯橡胶垫53贴于机械手卡爪56的工作面。\n[0048] 所述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可实现工件转动角度为120°。\n[0049] 所述拉杆连接板29、平行拉杆33、机械手小臂34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n[0050] 所述机械手连接杆Ⅰ36、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水平姿态。\n[0051] 所述手爪安装座52、机械手卡爪56、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用于控制机械手手爪5运行姿态。\n[0052] 所述机械手卡爪56工作面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竖直姿态。\n[0053] 实施例3: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包括底座1、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三大部件;其中底座1与机械手手臂3通过内六角螺钉Ⅰ2连接在一起,机械手手臂\n3与机械手手爪5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为一体。\n[0054] 所述底座1包括伺服电机6、驱动齿轮7、底座体8、锁紧螺母Ⅰ9、大齿轮10、轴套\n11、推力轴承12、定位隔套13、旋转主轴14、角接触轴承15、轴承端盖Ⅰ16;其中伺服电机\n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体8上,驱动齿轮7套装于伺服电机6的驱动轴端,推力轴承12装于底座体8上孔腔内,定位隔套13装于推力轴承12上方,角接触轴承15装于定位隔套\n13上方,旋转主轴14装于推力轴承12与角接触轴承15内孔并定位,轴承端盖Ⅰ16装于角接触轴承15上方并对旋转主轴14进一步固定,安装轴套11于推力轴承12正下方,安装大齿轮10于旋转主轴14下轴端并通过轴套11进行轴向定位,安装锁紧螺母Ⅰ9于旋转主轴\n14上并对大齿轮10进行轴向锁紧固定。\n[0055] 所述机械手手臂3包括旋转座下盖17、铰销Ⅰ18、旋转座上盖19、内六角螺钉Ⅱ20、大臂驱动气缸21、机械手大臂22、铰销Ⅱ23、铰销Ⅲ24、小臂驱动气缸25、平衡拉杆\n26、铰销Ⅳ27、铰销Ⅴ28、拉杆连接板29、小臂转轴30、轴承端盖Ⅱ31、铰销Ⅵ32、平行拉杆\n33、机械手小臂34、铰销Ⅶ35、机械手连接杆Ⅰ36、手爪固定环Ⅰ37、手爪固定环Ⅱ38、机械手连接杆Ⅱ39、铰销Ⅷ40、轴承端盖Ⅲ41、大臂主轴42、铰销Ⅸ43、大臂轴承44、小臂轴承\n45;其中旋转座下盖17上安装铰销Ⅰ18,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于铰销Ⅰ18上,安装一对大臂轴承44台阶定位到大臂主轴42,安装机械手大臂22于大臂主轴42上,大臂主轴42的轴中心与旋转座下盖17槽中心面重合,大臂主轴42左右安装一对轴承端盖Ⅲ41,安装旋转座上盖19于旋转座下盖17上方,通过一组内六角螺钉Ⅱ20连接紧固二者,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槽孔并通过铰销Ⅱ23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尾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小槽孔并通过铰销Ⅲ24铰接装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旋转座上盖19并通过铰销Ⅸ43铰接装配,安装一对拉杆连接板29及机械手小臂34于机械手大臂22端部槽中并通过小臂转轴30铰接装配,同时安装一对小臂轴承45及轴承端盖Ⅱ31于小臂转轴30两端台阶轴上并进行定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拉杆连接板29上并通过铰销Ⅴ28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小臂34尾部槽中并通过铰销Ⅳ27铰接装配,安装平行拉杆33于拉杆连接板29并与铰销Ⅵ32铰接装配,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Ⅰ36在平行拉杆33尾部并通过铰销Ⅶ35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Ⅰ37与机械手连接杆Ⅰ36配对安装,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小臂34端部并通过铰销Ⅷ40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Ⅱ38与机械手连接杆Ⅱ39配对安装。\n[0056] 所述机械手手爪5包括手爪驱动气缸46、手爪连接座47、推拉杆48、推拉头49、锁紧垫50、锁紧螺母Ⅱ51、手爪安装座52、聚酯橡胶垫53、铰销Ⅹ54、铰销Ⅺ55、机械手卡爪\n56、机械手副指节57、机械手指节58、铰销Ⅻ59、铰销ⅩⅢ60、铰销ⅩⅣ61、铰链62、安装套筒63、松弛弹簧64、接头座65、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其中手爪驱动气缸46安装在手爪连接座47上,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与推拉杆48通过接头座65连接;安装套筒63位于接头座65外部,松弛弹簧64安装于安装套筒63内并同时与推拉杆48及安装套筒63接触;推拉头49装于推拉杆48下端并通过锁紧垫50及锁紧螺母Ⅱ51将其紧固在推拉杆48上,安装三个铰链62于推拉头49上并通过铰销ⅩⅣ61铰接安装,安装手爪安装座52于手爪连接座47上,安装三个机械手指节58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ⅩⅢ60铰接安装,安装三个机械手副指节57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Ⅻ59铰接安装,连接三个机械手卡爪\n56并通过铰销Ⅹ54及铰销Ⅺ55分别与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铰接安装,聚酯橡胶垫53贴于机械手卡爪56的工作面。\n[0057] 所述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可实现工件转动角度为240°。\n[0058] 所述拉杆连接板29、平行拉杆33、机械手小臂34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n[0059] 所述机械手连接杆Ⅰ36、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水平姿态。\n[0060] 所述手爪安装座52、机械手卡爪56、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用于控制机械手手爪5运行姿态。\n[0061] 所述机械手卡爪56工作面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竖直姿态。\n[0062] 实施例4: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气动机械手,包括底座1、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三大部件;其中底座1与机械手手臂3通过内六角螺钉Ⅰ2连接在一起,机械手手臂\n3与机械手手爪5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为一体。\n[0063] 所述底座1包括伺服电机6、驱动齿轮7、底座体8、锁紧螺母Ⅰ9、大齿轮10、轴套\n11、推力轴承12、定位隔套13、旋转主轴14、角接触轴承15、轴承端盖Ⅰ16;其中伺服电机\n6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体8上,驱动齿轮7套装于伺服电机6的驱动轴端,推力轴承12装于底座体8上孔腔内,定位隔套13装于推力轴承12上方,角接触轴承15装于定位隔套\n13上方,旋转主轴14装于推力轴承12与角接触轴承15内孔并定位,轴承端盖Ⅰ16装于角接触轴承15上方并对旋转主轴14进一步固定,安装轴套11于推力轴承12正下方,安装大齿轮10于旋转主轴14下轴端并通过轴套11进行轴向定位,安装锁紧螺母Ⅰ9于旋转主轴\n14上并对大齿轮10进行轴向锁紧固定。\n[0064] 所述机械手手臂3包括旋转座下盖17、铰销Ⅰ18、旋转座上盖19、内六角螺钉Ⅱ20、大臂驱动气缸21、机械手大臂22、铰销Ⅱ23、铰销Ⅲ24、小臂驱动气缸25、平衡拉杆\n26、铰销Ⅳ27、铰销Ⅴ28、拉杆连接板29、小臂转轴30、轴承端盖Ⅱ31、铰销Ⅵ32、平行拉杆\n33、机械手小臂34、铰销Ⅶ35、机械手连接杆Ⅰ36、手爪固定环Ⅰ37、手爪固定环Ⅱ38、机械手连接杆Ⅱ39、铰销Ⅷ40、轴承端盖Ⅲ41、大臂主轴42、铰销Ⅸ43、大臂轴承44、小臂轴承\n45;其中旋转座下盖17上安装铰销Ⅰ18,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于铰销Ⅰ18上,安装一对大臂轴承44台阶定位到大臂主轴42,安装机械手大臂22于大臂主轴42上,大臂主轴42的轴中心与旋转座下盖17槽中心面重合,大臂主轴42左右安装一对轴承端盖Ⅲ41,安装旋转座上盖19于旋转座下盖17上方,通过一组内六角螺钉Ⅱ20连接紧固二者,安装大臂驱动气缸21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槽孔并通过铰销Ⅱ23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尾部耳环于机械手大臂22中部小槽孔并通过铰销Ⅲ24铰接装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旋转座上盖19并通过铰销Ⅸ43铰接装配,安装一对拉杆连接板29及机械手小臂34于机械手大臂22端部槽中并通过小臂转轴30铰接装配,同时安装一对小臂轴承45及轴承端盖Ⅱ31于小臂转轴30两端台阶轴上并进行定位,安装平衡拉杆26于拉杆连接板29上并通过铰销Ⅴ28铰接装配,安装小臂驱动气缸25活塞端部耳环于机械手小臂34尾部槽中并通过铰销Ⅳ27铰接装配,安装平行拉杆33于拉杆连接板29并与铰销Ⅵ32铰接装配,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Ⅰ36在平行拉杆33尾部并通过铰销Ⅶ35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Ⅰ37与机械手连接杆Ⅰ36配对安装,安装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小臂34端部并通过铰销Ⅷ40铰接装配,手爪固定环Ⅱ38与机械手连接杆Ⅱ39配对安装。\n[0065] 所述机械手手爪5包括手爪驱动气缸46、手爪连接座47、推拉杆48、推拉头49、锁紧垫50、锁紧螺母Ⅱ51、手爪安装座52、聚酯橡胶垫53、铰销Ⅹ54、铰销Ⅺ55、机械手卡爪\n56、机械手副指节57、机械手指节58、铰销Ⅻ59、铰销ⅩⅢ60、铰销ⅩⅣ61、铰链62、安装套筒63、松弛弹簧64、接头座65、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其中手爪驱动气缸46安装在手爪连接座47上,手爪驱动气缸活塞杆66与推拉杆48通过接头座65连接;安装套筒63位于接头座65外部,松弛弹簧64安装于安装套筒63内并同时与推拉杆48及安装套筒63接触;推拉头49装于推拉杆48下端并通过锁紧垫50及锁紧螺母Ⅱ51将其紧固在推拉杆48上,安装三个铰链62于推拉头49上并通过铰销ⅩⅣ61铰接安装,安装手爪安装座52于手爪连接座47上,安装三个机械手指节58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ⅩⅢ60铰接安装,安装三个机械手副指节57于手爪安装座52并通过铰销Ⅻ59铰接安装,连接三个机械手卡爪\n56并通过铰销Ⅹ54及铰销Ⅺ55分别与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铰接安装,聚酯橡胶垫53贴于机械手卡爪56的工作面。\n[0066] 所述机械手手臂3、机械手手爪5可实现工件转动角度为221°。\n[0067] 所述拉杆连接板29、平行拉杆33、机械手小臂34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n[0068] 所述机械手连接杆Ⅰ36、机械手连接杆Ⅱ39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水平姿态。\n[0069] 所述手爪安装座52、机械手卡爪56、机械手副指节57及机械手指节58通过铰销铰接装配形成平行四杆机构,用于控制机械手手爪5运行姿态。\n[0070] 所述机械手卡爪56工作面在机械手工作时始终保持竖直姿态。\n[007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法律信息
- 2015-11-25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
申请日: 2014.05.08
授权公告日: 2014.11.05
放弃生效日: 2015.11.25
- 2014-11-0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5-08-31 | 2015-08-31 | | |
2 | | 2014-12-17 | 2014-12-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