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对照明光提供图象信息并将其作 为光图象信号发送的发送装置及接收上述光图象信号并根据上述图象 信息显示图象的显示装置,该图象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由反射 上述光图象信号的反射部及当上述反射部具有畸变象差时对上述畸变 象差进行校正并将上述光图象信号投影到上述反射部的折射光学部构 成的投影光学装置,上述显示装置,通过上述投影光学装置接收上述 光图象信号;
在构成上述折射光学部的多个透镜中,使从离发送装置光出射面 最近的透镜到上述发送装置光出射面的后侧焦距与从上述发送装置光 出射面到上述折射光学部的入射光瞳位置的距离大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射光 学部,具有通过对由偶次项构成的多项式附加奇次项而求得的奇次非 球面形状的折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射光 学部,备有用于抵消反射部的像面弯曲的像面弯曲补偿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射光 学部,备有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及具有负放大率且其折射率小于 上述正透镜的折射率的负透镜构成并用于补偿反射部的珀兹伐和作用 分量的珀兹伐和补偿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投影光 学装置,在从发送装置投影到反射部的光图象信号的主光线的发散部 位和/或主光线的会聚部位备有非球面形状光学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射光 学部,包括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组和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组构 成的反向光学系统、及对来自上述反向光学系统的光图象信号对反射 部的出射角度进行微调的折射光学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向光 学系统,由2个正透镜组及1个负透镜组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向光 学系统,由1个正透镜组及1个负透镜组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折 射光学部,由折射率平均值在1.43~1.722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 负透镜及折射率平均值在1.722~1.9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 镜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折射光学部,由阿贝数平均值在25~38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 透镜及阿贝数平均值在38~60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折射光学部,由构成正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 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之差在0.04~1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 成。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折射光学部,由构成正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 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之差在0~16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 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投影 光学系统,在边缘光线低的部位备有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射光 学部,在边缘光线高的部位备有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射光 学部,当设入射到上述折射光学部的光的边缘光线的高度为hi、配置 在上述折射光学部中央部的正透镜的边缘光线的最大高度为hm、从上 述折射光学部射出的光的边缘光线的高度为ho时,满足1.05hi<hm <3hi及0.3hi<ho<1hi的关系。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将被赋予了图象信息的光图象信号投影到显示装置上 从而显示图象的图象显示装置及在该图象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光学系统 构成要素的定位调整方法。\n背景技术\n图1是表示现有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1是输出光的发光 体,2是将从发光体1输出的光反射为基本平行的光的抛物面反射镜, 3是对由抛物面反射镜2反射的光进行聚光的聚光透镜。由发光体1、 抛物面反射镜2及聚光透镜3构成照明光源系统。\n4是根据图象信息对由聚光透镜3会聚后的光在空间上进行强度调 制的光阀,5是将由光阀4进行了强度调制的光投影在屏幕6上的投影 光学透镜,6是将从投影光学透镜5投影的光显示为图象的屏幕。光路 用箭头表示。\n以下,对动作进行说明。\n从发光体1输出发出的光,由抛物面反射镜2进行反射,并由聚 光透镜3会聚在光阀4上。光阀4,根据图象信息对会聚后的光在空间 上进行强度调制。进行了强度调制的光由投影光学透镜5从后方(图1 的左方)投影在屏幕6上,并显示为图象。图象显示装置的使用者, 从图1的屏幕6的前方(图1的右方)观看图象。图1的图象显示装 置的厚度,相当于从由发光体1、抛物面反射镜2、聚光透镜3构成的 照明光源系统到屏幕6的距离。如果是可显示大小相同的图象的图象 显示装置,则该厚度最好构成为尽可能薄。为此,在图1所示的现有 图象显示装置中,采用广角的投影光学透镜5将图象显示在屏幕6上, 以便能尽量减小图象显示装置的厚度从而实现薄型化。\n但是,在投影光学透镜5的广角上,存在着限制,所以,为使图1 的图象显示装置进一步薄型化,如图2所示,在结构上设置一个相对 于水平方向倾斜了45°的平面镜7,使投影光学透镜5之后的光路折 曲后对屏幕6进行投影。\n在图2的图象显示装置中,将照明光源系统、光阀4及投影光学 透镜5等各构成要素配置在图象显示装置的高度方向(图2的上下方 向),因而可以实现图象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这种情况下的图象显示装 置的厚度,相当于从平面镜7到屏幕6的距离。如果使平面镜7的倾 斜度大于45°,则能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厚度更薄,但这将使光阀4及 光源部分与投影光发生干扰并使光被遮挡,因而将使光路偏离屏幕6。\n另外,在特开平6-1176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用凸面镜代替图2 的平面镜7对光进行反射从而将图象在屏幕6上放大显示的图象显示 装置,但在屏幕6上将显示出畸变的图象。\n由于现有的图象显示装置按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所以在图象显 示装置的薄型化上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存在着不可能进一步薄型化的 课题。\n本发明是为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 够进行放大显示而不会使图象发生畸变同时与以往相比可以进一步薄 型化的图象显示装置。\n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述图象显示装置的光学系 统构成要素进行定位调整的定位调整方法。\n发明的公开\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由反射光图象信号的反射部及当反 射部具有畸变象差时对畸变象差进行校正并将光图象信号投影到反射 部的折射光学部构成的投影光学装置,并使显示装置通过投影光学装 置接收光图象信号。\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对由反射部接收被赋予了图象信息的光 图象信号时的畸变象差进行校正而将放大图象显示在显示装置上,因 而可以将显示装置配置在对图象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最佳的位置上,与 以往相比,能取得可以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由具有反射光图象信号的反射面的 反射部及具有将光图象信号投影到反射部的折射面的折射光学部构成 的投影光学装置,并使显示装置通过投影光学装置接收光图象信号, 同时,反射面及折射面的至少一个面按非球面形状形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薄型化并可以对投影 到显示装置的光的畸变象差进行校正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发送装置由发射照明光的照明光源部 及接收从照明光源部发出的照明光并对照明光提供图象信息而将其作 为光图象信号进行反射的反射型图象信息提供部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将照明光源部配置在射出光图象信号的反射 型图象信息提供部的反射面侧,与采用液晶等透射型光空间调制元件 的现有图象显示装置相比,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了的图象显 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发送装置由发射照明光的照明光源部 及接收从照明光源部发出的照明光并对照明光提供图象信息而将其作 为光图象信号进行反射的反射型图象信息提供部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将照明光源部配置在射出光图象信号的反射 型图象信息提供部的反射面侧,与采用液晶等透射型的光空间调制元 件的现有图象显示装置相比,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了的图象 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备有对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光图 象信号进行反射的旋转非球面。\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很容易地用镜面车床制作反射部,因而能取 得可以大幅度地削减制造成本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备有对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光图 象信号进行反射的旋转非球面。\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很容易地用镜面车床制作反射部,因而能取 得可以大幅度地削减制造成本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为具有负放大率的凸面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使反射部的制造变得容易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为具有负放大率的凸面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使反射部的制造变得容易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为具有负放大率的菲涅尔反射 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将图象放大而无需由折射光学部校正畸变象 差,因而能取得使图象显示装置的设计、制造变得容易的效果,同时 还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为具有负放大率的菲涅尔反射 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将图象放大而无需由折射光学部校正畸变象 差,因而能取得使图象显示装置的设计、制造变得容易的效果,同时 还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由在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光图象 信号透过的方向上层叠的低分散介质及高分散介质构成,并使反射部 备有具有负的放大率并对透过低分散介质及高分散介质后的光图象信 号进行反射的反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由平缓的凸面形状以广角对光信号进行投影, 并可以通过调整低分散介质或高分散介质的厚度而在光学元件的内部 对由反射面产生的畸变象差进行校正,因而能取得易于校正畸变象差 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由在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光图象 信号透过的方向上层叠的低分散介质及高分散介质构成,并使反射部 备有具有负的放大率并对透过低分散介质及高分散介质后的光图象信 号进行反射的反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由平缓的凸面形状以广角对光信号进行投影, 并可以通过调整低分散介质或高分散介质的厚度而在光学元件的内部 对由反射面产生的畸变象差进行校正,因而能取得易于校正畸变象差 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具有形成为在光轴的周围具有 大的凸曲率而越靠近周边曲率越小的反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校正投影到显示装置的光的畸 变象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具有形成为在光轴的周围具有 大的凸曲率而越靠近周边曲率越小的反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校正投影到显示装置的光的畸 变象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具有通过对由偶次项构成的多 项式附加奇次项而求得的奇次非球面形状的反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实现既能进行畸变象差校正又使轴外 投影光具有良好的成像特性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具有通过对由偶次项构成的多 项式附加奇次项而求得的奇次非球面形状的反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实现既能进行畸变象差校正又使轴外 投影光具有良好的成像特性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具有通过对由偶次项构成 的多项式附加奇次项而求得的奇次非球面形状的折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够局部地改变折射面的形状,并可以很容易地 减小畸变象差,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改善轴外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具有通过对由偶次项构成 的多项式附加奇次项而求得的奇次非球面形状的折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够局部地改变折射面的形状,并可以很容易地 减小畸变象差,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改善轴外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或折射光学部以避开反射部或 折射光学部的光轴附近区域的方式引导光图象信号。\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实现良好的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或折射光学部以避开反射部或 折射光学部的光轴附近区域的方式引导光图象信号。\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实现良好的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或折射光学部以避开反射部或 折射光学部的光轴附近区域的方式引导光图象信号。\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实现良好的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或折射光学部以避开反射部或 折射光学部的光轴附近区域的方式引导光图象信号。\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实现良好的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用于抵消反射部的像 面弯曲的像面弯曲补偿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畸变象差并可以显示对像面弯曲 进行了补偿的图象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用于抵消反射部的像 面弯曲的像面弯曲补偿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畸变象差并可以显示对像面弯曲 进行了补偿的图象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 透镜及具有负放大率且其折射率小于正透镜的折射率的负透镜构成并 用于补偿反射部的珀兹伐和作用分量的珀兹伐和补偿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校正畸变象差并能通过满足珀兹伐条件而补 偿像面弯曲,因而能取得可以提高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 透镜及具有负放大率且其折射率小于正透镜的折射率的负透镜构成并 用于补偿反射部的珀兹伐和作用分量的珀兹伐和补偿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校正畸变象差并能通过满足珀兹伐条件而补 偿像面弯曲,因而能取得可以提高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 透镜及具有负放大率且其折射率小于正透镜的折射率的负透镜构成并 用于补偿反射部的珀兹伐和作用分量的珀兹伐和补偿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校正畸变象差并能通过满足珀兹伐条件而补 偿像面弯曲,因而能取得可以提高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从发送装置投影到反 射部的光图象信号的主光线的发散部位和/或主光线的会聚部位备有非 球面形状光学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有效地在主光线会聚部位上减小像面 弯曲、在主光线发散部位上减小畸变象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从发送装置投影到反 射部的光图象信号的主光线的发散部位和/或主光线的会聚部位备有非 球面形状光学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有效地在主光线会聚部位上减小像面 弯曲、在主光线发散部位上减小畸变象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备有将光图象信号从折 射光学部反射到反射部的光路折曲装置,并使折射光学部的光轴方向 在包含着反射部的光轴的水平面内折曲适当的角度。\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且使屏幕下部高度 减低的图象显示装置。\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备有将光图象信号从折 射光学部反射到反射部的光路折曲装置,并使折射光学部的光轴方向 在包含着反射部的光轴的水平面内折曲适当的角度。\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且使屏幕下部高度 减低的图象显示装置。\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将光图象信号从第1 透镜装置反射到第2透镜装置的光路折曲装置。\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且使屏幕下部高度 减低的图象显示装置。\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将光图象信号从第1 透镜装置反射到第2透镜装置的光路折曲装置。\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且使屏幕下部高度 减低的图象显示装置。\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具有由合成树脂制造的至 少一个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提高折射光学部的生产率并降低图象 显示装置的成本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具有由合成树脂制造的至 少一个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提高折射光学部的生产率并降低图象 显示装置的成本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以共用光轴的方式按旋转对称形构成折 射光学部及反射部。\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很容易通过旋转成型制造折射光学部及反 射部而且也易于调整定位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以共用光轴的方式按旋转对称形构成折 射光学部及反射部。\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很容易通过旋转成形制造折射光学部及反 射部而且也易于调整定位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来自投影光学装置的光图象信号 反射到显示装置的平面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最大限度地利用图象显示装置的空间从而 使图象显示装置薄型化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来自投影光学装置的光图象信号 反射到显示装置的平面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最大限度地利用图象显示装置的空间从而 使图象显示装置薄型化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显示装置的光接收面与平面镜的反射 面保持彼此平行的关系。\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在结构上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薄型化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显示装置的光接收面与平面镜的反射 面保持彼此平行的关系。\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在结构上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薄型化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包括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 透镜组和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组构成的反向光学系统、及对来自反 向光学系统的光图象信号对反射部的出射角度进行微调的折射光学透 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构成 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包括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 透镜组和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组构成的反向光学系统、及对来自反 向光学系统的光图象信号对反射部的出射角度进行微调的折射光学透 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构成 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向光学系统由2个正透镜组及1个 负透镜组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向光学系统由2个正透镜组及1个 负透镜组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向光学系统由1个正透镜组及1个 负透镜组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向光学系统由1个正透镜组及1个 负透镜组的反向光学系统。\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折射率 平均值在1.45~1.722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折射率平均 值在1.722~1.9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折射率 平均值在1.45~1.722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折射率平均 值在1.722~1.9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折射率 平均值在1.45~1.722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折射率平均 值在1.722~1.9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折射率 平均值在1.45~1.722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折射率平均 值在1.722~1.9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折射率 平均值在1.45~1.722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折射率平均 值在1.722~1.9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阿贝数 平均值在25~38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阿贝数平均值在 38~60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阿贝数 平均值在25~38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阿贝数平均值在 38~60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阿贝数 平均值在25~38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阿贝数平均值在 38~60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阿贝数 平均值在25~38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阿贝数平均值在 38~60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阿贝数 平均值在25~38范围内并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及阿贝数平均值在 38~60范围内并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 均值之差在0.04~1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 均值之差在0.04~1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 均值之差在0.04~1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 均值之差在0.04~1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 均值之差在0.04~1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 均值之差在0~16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 均值之差在0~16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 均值之差在0~16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 均值之差在0~16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的反向光学系统由构成正 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 均值之差在0~16范围内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在构成折射光学部的多个透镜中,使从 离发送装置光出射面最近的透镜到发送装置光出射面的后侧焦距与从 发送装置光出射面到折射光学部的入射光瞳位置的距离一致。\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透镜的大小即直径为最小值,并将光的遮 挡减小到最低限度,因而能取得提高照明效率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在构成折射光学部的多个透镜中,使从 离发送装置光出射面最近的透镜到发送装置光出射面的后侧焦距与从 发送装置光出射面到折射光学部的入射光瞳位置的距离一致。\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透镜的大小即直径为最小值,并将光的遮 挡减小到最低限度,因而能取得提高照明效率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系统在边缘光线低的部位备 有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生成用于抵消投影光学系统的正珀兹伐 和作用分量的负珀兹伐和作用分量很容易地满足珀兹伐条件,而无需 考虑负透镜对透射光的透镜效应,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使像面弯曲减 小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系统在边缘光线低的部位备 有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生成用于抵消投影光学系统的正珀兹伐 和作用分量的负珀兹伐和作用分量很容易地满足珀兹伐条件,而无需 考虑负透镜对透射光的透镜效应,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使像面弯曲减 小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光轴方向的折曲角度设定为使折射光 学部在不遮挡从光路折曲装置到反射部的光路的范围内靠近光路。\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光轴方向的折曲角度设定为使折射光 学部在不遮挡从光路折曲装置到反射部的光路的范围内靠近光路。\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光轴方向的折曲角度设定为使第1透 镜装置在不遮挡从光路折曲装置到第2透镜装置的光路的范围内靠近 光路。\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光轴方向的折曲角度设定为使第1透 镜装置在不遮挡从光路折曲装置到第2透镜装置的光路的范围内靠近 光路。\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折射光学部到反射部设置面相隔的 最短距离在厚度极限值以下的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幕 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折射光学部到反射部设置面相隔的最 短距离在厚度极限值以下的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反射部设置面到光路折曲装置的最 长距离或从反射部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部的最长距离中的较长的最长距 离等于厚度极限值。\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反射部设置面到光路折曲装置的最 长距离或从反射部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部的最长距离中的较长的最长距 离等于厚度极限值。\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反射部设置面到光路折曲装置的最 长距离或从反射部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部的最长距离中的较长的最长距 离等于厚度极限值。\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反射部设置面到光路折曲装置的最 长距离或从反射部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部的最长距离中的较长的最长距 离等于厚度极限值。\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减小屏 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区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反射部设置面到光路折曲装置的最 长距离与从反射部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部的最长距离彼此相等。\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屏幕下部高度减小到最低限度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反射部设置面到光路折曲装置的最 长距离与从反射部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部的最长距离彼此相等。\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屏幕下部高度减小到最低限度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反射部设置面到光路折曲装置的最 长距离与从反射部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部的最长距离彼此相等。\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屏幕下部高度减小到最低限度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从反射部设置面到光路折曲装置的最 长距离与从反射部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部的最长距离彼此相等。\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屏幕下部高度减小到最低限度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光图象信号不通过的非透过部分 从折射光学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更加靠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 反射部的光路,因而能取得可以进一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能进 一步减小屏幕下部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不向显示装置反射光图象信号的 非反射部分从反射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构成将非反射部分除去的小的反射部,因而 能取得削减图象显示装置的成本并能有效地利用图象显示装置内部的 构成空间的效果,进一步还能取得可以将旋转成型的1个凸面镜二等 分后应用于2台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将不向显示装置反射光图象信号的 非反射部分从反射部除去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构成将非反射部分除去的小的反射部,因而 能取得削减图象显示装置的成本并能有效地利用图象显示装置内部的 构成空间的效果,进一步还能取得可以将旋转成型的1个凸面镜二等 分后应用于2台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折射光学部和反射部作为整体保 持的保持机构。\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折射光学部和反射部的相互位置关系固定 并能使构成要素之间的光路保持对准状态,因而能取得可以使图象显 示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折射光学部和反射部作为整体保 持的保持机构。\n按照这种结构,通过使折射光学部和反射部的相互位置关系固定 并能使构成要素之间的光路保持对准状态,因而能取得可以使图象显 示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装置和反 射部作为整体保持的保持机构。\n按照这种结构,通过使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装置和反射部的相 互位置关系固定并能使构成要素之间的光路保持对准状态,因而能取 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装置和反 射部作为整体保持的保持机构。\n按照这种结构,通过使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装置和反射部的相 互位置关系固定并能使构成要素之间的光路保持对准状态,因而能取 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装置和反 射部作为整体保持的保持机构。\n按照这种结构,通过使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装置和反射部的相 互位置关系固定并能使构成要素之间的光路保持对准状态,因而能取 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装置和反 射部作为整体保持的保持机构。\n按照这种结构,通过使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装置和反射部的相 互位置关系固定并能使构成要素之间的光路保持对准状态,因而能取 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在边缘光线高的部位备有 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透镜作用而抑制投影光学系 统的正珀兹伐和作用分量,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使像面弯曲减小了的 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在边缘光线高的部位备有 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透镜作用而抑制投影光学系 统的正珀兹伐和作用分量,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使像面弯曲减小了的 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当设入射到折射光学部的光的边缘光线 的高度为hi、配置在折射光学部中央部的正透镜的边缘光线的最大高 度为hm、从折射光学部射出的光的边缘光线的高度为ho时,使折射光 学部满足1.05hi<hm<3hi及0.3hi<ho<1hi的关系。\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投影光学系统的正珀兹伐和作用 分量并可以构成使像面弯曲减小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同时还可 以减小折射光学部出射部分的透镜直径,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在光路 折曲反射镜的插入范围上具有余量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当设入射到折射光学部的光的边缘光线 的高度为hi、配置在折射光学部中央部的正透镜的边缘光线的最大高 度为hm、从折射光学部射出的光的边缘光线的高度为ho时,使折射光 学部满足1.05hi<hm<3hi及0.3hi<ho<1hi的关系。\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投影光学系统的正珀兹伐和作用 分量并可以构成使像面弯曲减小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同时还可 以减小折射光学部出射部分的透镜直径,因而能取得构成在光路折曲 反射镜的插入范围上具有余量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不使用的光轴中心附 近区域上使光学性能恶化,而在光轴外的使用区域上提高其成像性能。\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用不符合珀兹伐条件的透镜,并能缓和对 构成折射光学部的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及分散特性的限制条件从而使设 计的自由度增加,因而能取得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不使用的光轴中心附 近区域上使光学性能恶化,而在光轴外的使用区域上提高其成像性能。\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用不符合珀兹伐条件的透镜,并能缓和对 构成折射光学部的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及分散特性的限制条件从而使设 计的自由度增加,因而能取得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像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光轴中心的成像位置 与光轴周边的成像位置不存在于同一平面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增加折射光学部的设计上的自由度并 可以构成具有优良成像性能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光轴中心的成像位置 与光轴周边的成像位置不存在于同一平面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增加折射光学部的设计上的自由度并 可以构成具有优良成像性能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光轴中心附近容许有 畸变象差,从而使所使用的大部分区域的成像性能得到提高。\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减小除离光轴最近的矩形画面的一边以外的 其他边所对应的相对畸变量,因而能取得边界部很难变成曲线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光轴中心附近容许有 畸变象差,从而使所使用的大部分区域的成像性能得到提高。\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减小除离光轴最近的矩形画面的一边以外的 其他边所对应的相对畸变量,因而能取得边界部很难变成曲线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光轴中心附近容许有 畸变象差,从而使所使用的大部分区域的成像性能得到提高。\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减小除离光轴最近的矩形画面的一边以外的 其他边所对应的相对畸变量,因而能取得边界部很难变成曲线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在光轴中心附近容许有 畸变象差,从而使所使用的大部分区域的成像性能得到提高。\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减小除离光轴最近的矩形画面的一边以外的 其他边所对应的相对畸变量,因而能取得边界部很难变成曲线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将光学性能恶化的范围 限制在只与画面底边有关的视场角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畸变象差的影响仅限定在光轴中心 附近的底边而其他三个边可以按精确的矩形形状形成画面的效果,在 构成纵向2个面、横向多个面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在画面的 连接部分不发生画面重叠、画面间隙等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将光学性能恶化的范围 限制在只与画面底边有关的视场角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畸变象差的影响仅限定在光轴中心 附近的底边而其他三个边可以按精确的矩形形状形成画面的效果,在 构成纵向2个面、横向多个面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在画面的 连接部分不发生画面重叠、画面间隙等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将光学性能恶化的范围 限制在只与画面底边有关的视场角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畸变象差的影响仅限定在光轴中心 附近的底边而其他三个边可以按精确的矩形形状形成画面的效果,在 构成纵向2个面、横向多个面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在画面的 连接部分不发生画面重叠、画面间隙等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将光学性能恶化的范围 限制在只与画面底边有关的视场角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畸变象差的影响仅限定在光轴中心 附近的底边而其他三个边可以按精确的矩形形状形成画面的效果,在 构成纵向2个面、横向多个面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在画面的 连接部分不发生画面重叠、画面间隙等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将光学性能恶化的范围 限制在只与画面底边有关的视场角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畸变象差的影响仅限定在光轴中心 附近的底边而其他三个边可以按精确的矩形形状形成画面的效果,在 构成纵向2个面、横向多个面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在画面的 连接部分不发生画面重叠、画面间隙等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将光学性能恶化的范围 限制在只与画面底边有关的视场角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畸变象差的影响仅限定在光轴中心 附近的底边而其他三个边可以按精确的矩形形状形成画面的效果,在 构成纵向2个面、横向多个面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在画面的 连接部分不发生画面重叠、画面间隙等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将光学性能恶化的范围 限制在只与画面底边有关的视场角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畸变象差的影响仅限定在光轴中心 附近的底边而其他三个边可以按精确的矩形形状形成画面的效果,在 构成纵向2个面、横向多个面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在画面的 连接部分不发生画面重叠、画面间隙等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投影光学装置将光学性能恶化的范围 限制在只与画面底边有关的视场角范围内。\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畸变象差的影响仅限定在光轴中心 附近的底边而其他三个边可以按精确的矩形形状形成画面的效果,在 构成纵向2个面、横向多个面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在画面的 连接部分不发生画面重叠、画面间隙等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将光图象信号从投影光学装置反射到 显示装置的平面镜具有校正投影光学装置的畸变象差的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校正整个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折射光学部构成为使射向反射部的光 轴附近的出射光的射出光瞳与射向反射部的周边的出射光的射出光瞳 位置错开,从而调整出射光对反射部的入射位置及入射角。\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反射部周边部分翘起的影响,因而能取 得可以抑制像面弯曲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折射光学部构成为使射向反射部的光 轴附近的出射光的射出光瞳与射向反射部的周边的出射光的射出光瞳 位置错开,从而调整出射光对反射部的入射位置及入射角。\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反射部周边部分翘起的影响,因而能取 得可以抑制像面弯曲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从作为反射光图象信号的反射面的正 面到设在正面背后的背面的反射部厚度形成为均等厚度。\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温度变化引起的正面形状变化,因而能 取得可以提高图象显示装置的环境特性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从作为反射光图象信号的反射面的正 面到设在正面背后的背面的反射部厚度形成为均等厚度。\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温度变化引起的正面形状变化,因而能 取得可以提高图象显示装置的环境特性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备有以反射部的光轴为中心设 在不反射光图象信号的非投影正面的平面形低反射面、及面积小于低 反射面并以光轴为中心设在低反射面之内的平面形高反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检测器的放大率监测及运算处理而形成 虚拟光轴,因而能取得在图象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中可以很容易地进 行反射部、折射光学部的定位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备有以反射部的光轴为中心设 在不反射光图象信号的非投影正面的平面形低反射面、及面积小于低 反射面并以光轴为中心设在低反射面之内的平面形高反射面。\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检测器的放大率监测及运算处理而形成 虚拟光轴,因而能取得在图象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中可以很容易地进 行反射部、折射光学部的定位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发送装置备有保护图象信息光的出射 面的玻璃盖片及光学厚度随玻璃盖片的光学厚度的增减变化而相反地 减增变化的补偿玻璃,并由发送装置将光通过玻璃盖片及补偿玻璃出 射到折射光学部。\n按照这种结构,通过抵消玻璃盖片的厚度变化而可以看作是由始 终具有固定光学厚度的玻璃介质保护着发送装置的出射面,因而能取 得无需进行设计变更即可利用照明光源系统和折射光学部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发送装置备有保护图象信息光的出射 面的玻璃盖片及光学厚度随玻璃盖片的光学厚度的增减变化而相反地 减增变化的补偿玻璃,并由发送装置将光通过玻璃盖片及补偿玻璃出 射到折射光学部。\n按照这种结构,通过抵消玻璃盖片的厚度变化而可以看作是由始 终具有固定光学厚度的玻璃介质保护着发送装置的出射面,因而能取 得无需进行设计变更即可利用照明光源系统和折射光学部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在来自发送装置的照 明光的入射侧进行补偿玻璃的拆装的补偿玻璃拆装机构。\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根据玻璃盖片的厚度变更或厚度变化 更换为具有适当的最佳厚度的补偿玻璃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折射光学部备有在来自发送装置的照 明光的入射侧进行补偿玻璃的拆装的补偿玻璃拆装机构。\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根据玻璃盖片的厚度变更或厚度变化 更换为具有适当的最佳厚度的补偿玻璃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与平面镜的反射面及显示装置的光 接收面正交的底面,并将构成要素配置在用线段分别连接以下的各点 而形成的配置空间内,即,存在于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方形图象的底 边并离图象中心最远的第1点、反射射向第1点的光线的平面镜上的 第2点、反射射向第2点的光线的反射部上的第3点、将第1点从底 面的法线方向投影到底面上的第1投影点、将第2点从底面的法线方 向投影到底面上的第2投影点、将第3点从底面的法线方向投影到底 面上的第3投影点。\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在由平面镜和显示装置限定的图象显 示装置的薄的尺寸范围内抑制屏幕下部的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与平面镜的反射面及显示装置的光 接收面正交的底面,并将构成要素配置在用线段分别连接以下的各点 而形成的配置空间内,即,存在于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方形图象的底 边并离图象中心最远的第1点、反射射向第1点的光线的平面镜上的 第2点、反射射向第2点的光线的反射部上的第3点、将第1点从底 面的法线方向投影到底面上的第1投影点、将第2点从底面的法线方 向投影到底面上的第2投影点、将第3点从底面的法线方向投影到底 面上的第3投影点。\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在由平面镜和显示装置限定的图象显 示装置的薄的尺寸范围内抑制屏幕下部的高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发送装置包括: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 由发射照明光源的照明光源部、将照明光源部的出射光依次着色的彩 色轮盘、使来自照明光源部的照明光的照度在出射端面均匀分布的杆 状光学积分器、转发来自杆状光学积分器的照明光的中继透镜构成; 场透镜,用于使来自各中继透镜的主光线方向一致;及反射型图象信 息提供部,对来自场透镜的照明光提供图象信息而将其作为光图象信 号进行反射;将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作为构成要素配置在配置空间内, 同时还备有将来自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照明光依次反射到场透镜的 第2光路折曲装置及第3光路折曲装置。\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由配置在配置空间内的聚光光学系统 主要部将光会聚在反射型光空间调制元件上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发送装置包括: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 由发射照明光源的照明光源部、将照明光源部的出射光依次着色的彩 色轮盘、使来自照明光源部的照明光的照度在出射端面均匀分布的杆 状光学积分器、转发来自杆状光学积分器的照明光的中继透镜构成; 场透镜,用于使来自各中继透镜的主光线方向一致;及反射型图象信 息提供部,对来自场透镜的照明光提供图象信息而将其作为光图象信 号进行反射;将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作为构成要素配置在配置空间内, 同时还备有将来自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照明光依次反射到场透镜的 第2光路折曲装置及第3光路折曲装置。\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由配置在配置空间内的聚光光学系统 主要部将光会聚在反射型光空间调制元件上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设置成使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轴与 显示装置的光接收面及底面平行。\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不会缩短照明光源部的寿命并可以抑制屏 幕下部的高度从而构成能够适应各种使用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设置成使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轴与 显示装置的光接收面及底面平行。\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不会缩短照明光源部的寿命并可以抑制屏 幕下部的高度从而构成能够适应各种使用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设置成使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轴与 显示装置的光接收面平行,并倾斜成使照明光源部与光轴的交点在铅 直方向上比中继透镜与光轴的交点高。\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不会缩短照明光源部的寿命并可以抑制屏 幕下部的高度从而构成能够适应各种使用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设置成使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轴与 显示装置的光接收面平行,并倾斜成使照明光源部与光轴的交点在铅 直方向上比中继透镜与光轴的交点高。\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不会缩短照明光源部的寿命并可以抑制屏 幕下部的高度从而构成能够适应各种使用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 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发送装置备有设置聚光光学系统主要 部及场透镜的调整台,在调整台上备有安放第3光路折曲装置的安放 孔,\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构成使屏幕下部的高度得到进一步抑 制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发送装置备有设置聚光光学系统主要 部及场透镜的调整台,在调整台上备有安放第3光路折曲装置的安放 孔,\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构成使屏幕下部的高度得到进一步抑 制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使第2光路折曲 装置或第3光路折曲装置的至少一个的光学面为曲面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对该曲面形状进行设计而为光线的控制 提供自由度,因而能取得可以改进各种光学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使第2光路折曲 装置或第3光路折曲装置的至少一个的光学面为曲面形状。\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对该曲面形状进行设计而为光线的控制 提供自由度,因而能取得可以改进各种光学性能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用合成树脂制造。\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很容易使其形状成型并能以低的成本 进行大量生产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用合成树脂制造。\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很容易使其形状成型并能以低的成本 进行大量生产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不向显示装置反射光图象信号的非反 射部分从反射部除去,以使反射部从其光轴方向看去时正面形状为长 方形,并备有在长方形的底边上以规定的偏心距离靠近光轴设置并以 枢轴方式固定于第1反射部安装结构的第1螺纹固定部、设置在长方 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第2反射部安装机构上 的第2螺纹固定部、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 式保持在第3反射部安装机构上的第3螺纹固定部。\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膨胀、热收缩所 造成的反射部形状的变形和光轴的偏移,因而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 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不向显示装置反射光图象信号的非反 射部分从反射部除去,以使反射部从其光轴方向看去时正面形状为长 方形,并备有在长方形的底边上以规定的偏心距离靠近光轴设置并以 枢轴方式固定于第1反射部安装结构的第1螺纹固定部、设置在长方 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第2反射部安装机构上 的第2螺纹固定部、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 式保持在第3反射部安装机构上的第3螺纹固定部。\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膨胀、热收缩所 造成的反射部形状的变形和光轴的偏移,因而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 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第1反射部安装结构和第1螺纹固定部, 用锥形螺钉进行螺纹固定,而且各自都具有与锥形螺钉的锥体部分一 致的锥形螺孔。\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进行可靠的枢轴方式固定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第1反射部安装结构和第1螺纹固定部, 用锥形螺钉进行螺纹固定,而且各自都具有与锥形螺钉的锥体部分一 致的锥形螺孔。\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进行可靠的枢轴方式固定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不向显示装置反射光图象信号的非反 射部分从反射部除去,以使反射部从其光轴方向看去时正面形状为长 方形,并备有在长方形的底边上以规定的偏心距离靠近光轴设置的凹 部、使其曲面嵌入凹部的圆柱支承体、其一端分别固定于凹部的左右 并对反射部提供牵拉力的2个弹簧、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 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第2反射部安装机构上的第2螺纹固定部、 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第3反射部 安装机构上的第3螺纹固定部。\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膨胀、热收缩所 造成的反射部形状的变形和光轴的偏移,因而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 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不向显示装置反射光图象信号的非反 射部分从反射部除去,以使反射部从其光轴方向看去时正面形状为长 方形,并备有在长方形的底边上以规定的偏心距离靠近光轴设置的凹 部、使其曲面嵌入凹部的圆柱支承体、其一端分别固定于凹部的左右 并对反射部提供牵拉力的2个弹簧、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 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第2反射部安装机构上的第2螺纹固定部、 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第3反射部 安装机构上的第3螺纹固定部。\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膨胀、热收缩所 造成的反射部形状的变形和光轴的偏移,因而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 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不向显示装置反射光图象信号的非反 射部分从反射部除去,以使反射部从其光轴方向看去时正面形状为长 方形,并备有在长方形的底边上以规定的偏心距离靠近光轴设置的凸 部、使凸部嵌接于其V形沟槽的V形沟槽支承体、其一端分别固定于 凸部的左右并对反射部提供牵拉力的2个弹簧、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 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第2反射部安装机构上的第2螺 纹固定部、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 第3反射部安装机构上的第3螺纹固定部。\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膨胀、热收缩所 造成的反射部形状的变形和光轴的偏移,因而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 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不向显示装置反射光图象信号的非反 射部分从反射部除去,以使反射部从其光轴方向看去时正面形状为长 方形,并备有在长方形的底边上以规定的偏心距离靠近光轴设置的凸 部、将使凸部嵌接于其V形沟槽的V形沟槽支承体、其一端分别固定 于凸部的左右并对反射部提供牵拉力的2个弹簧、设置在长方形的底 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第2反射部安装机构上的第2 螺纹固定部、设置在长方形的底边以外的边上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 在第3反射部安装机构上的第3螺纹固定部。\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膨胀、热收缩所 造成的反射部形状的变形和光轴的偏移,因而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 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备有其一端分别固定在第1螺 纹固定部的左右而另一端固定于一个公用点并对反射部提供牵拉力的2 个弹簧。\n按照这种结构,在将图象显示装置上下倒置地使用时,可以将集 中于第1螺纹固定部的应力分散给弹簧,因而能取得使第1螺纹固定 部的可靠性提高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备有其一端分别固定在第1螺 纹固定部的左右而另一端固定于一个公用点并对反射部提供牵拉力的2 个弹簧。\n按照这种结构,在将图象显示装置上下倒置地使用时,可以将集 中于第1螺纹固定部的应力分散给弹簧,因而能取得使第1螺纹固定 部的可靠性提高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 螺纹固定部,使反射光图象信号的反射部的正面一侧分别与第1反射 部安装机构、第2反射部安装机构及第3反射部安装机构保持接触。\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高精度地配置反射部的反射面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第1螺纹固定部、第2螺纹固定部及第3 螺纹固定部,使反射光图象信号的反射部的正面一侧分别与第1反射 部安装机构、第2反射部安装机构及第3反射部安装机构保持接触。\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高精度地配置反射部的反射面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设置在保持机构上并以滑动的方式 支承折射光学部的所有透镜组或折射光学部的一部分透镜组的2个滑 动支承柱、位于2个滑动支承柱之间并固定在保持机构上的第1安装 板、位于2个滑动支承柱之间并固定在构成折射光学部的所有透镜组 或其一部分透镜组的下部的第2安装板、以接触的方式保持在第1安 装板和第2安装板之间并随着所施加的控制电压的增减而在折射光学 部的光轴方向伸缩的压电元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偏差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设置在保持机构上并以滑动的方式 支承折射光学部的所有透镜组或折射光学部的一部分透镜组的2个滑 动支承柱、位于2个滑动支承柱之间并固定在保持机构上的第1安装 板、位于2个滑动支承柱之间并固定在构成折射光学部的所有透镜组 或一部分透镜组的下部的第2安装板、以接触的方式保持在第1安装 板和第2安装板之间并随着所施加的控制电压的增减而在折射光学部 的光轴方向伸缩的压电元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设置在保持机构上并由齿轮机构将 反射部、折射光学部的所有透镜组或折射光学部的一部分透镜组中的 任何一个在折射光学部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齿轮支承柱。\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设置在保持机构上并由齿轮机构将 反射部、折射光学部的所有透镜组或折射光学部的一部分透镜组中的 任何一个在折射光学部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齿轮支承柱。\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对保持在保持机构上的折射光学部 或保持机构中的任何一方进行加热冷却的加热冷却器。\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在使用环境下产生的温度梯度并 可以调整焦点失调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对保持在保持机构上的折射光学部 或保持机构中的任何一方进行加热冷却的加热冷却器。\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抑制在使用环境下产生的温度梯度并 可以调整焦点失调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折射光学部的镜筒温度的温度 传感器、检测保持机构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从镜筒温度及 内部温度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 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折射光学部的镜筒温度的温度 传感器、检测保持机构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从镜筒温度及 内部温度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 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折射光学部的镜筒温度的温度 传感器、检测保持机构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从镜筒温度及 内部温度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 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折射光学部的镜筒温度的温度 传感器、检测保持机构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从镜筒温度及 内部温度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 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折射光学部的镜筒温度的温度 传感器、检测保持机构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从镜筒温度及 内部温度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 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折射光学部的镜筒温度的温度 传感器、检测保持机构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从镜筒温度及 内部温度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 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调整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 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 将上述环境温度代入从至少2个以上的不同焦点调整点得到的线性插 补式而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 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在环境温度与焦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而能取得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焦点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 将上述环境温度代入从至少2个以上的不同焦点调整点得到的线性插 补式而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 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在环境温度与焦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而能取得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焦点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 将上述环境温度代入从至少2个以上的不同焦点调整点得到的线性插 补式而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 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在环境温度与焦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而能取得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焦点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 将上述环境温度代入从至少2个以上的不同焦点调整点得到的线性插 补式而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 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在环境温度与焦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而能取得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焦点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 将上述环境温度代入从至少2个以上的不同焦点调整点得到的线性插 补式而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 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在环境温度与焦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而能取得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焦点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 将上述环境温度代入从至少2个以上的不同焦点调整点得到的线性插 补式而求得的焦点补偿量对压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 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在环境温度与焦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而能取得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焦点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接收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 区域的光并检测焦点信息的CCD元件、根据焦点信息的分析结果对压 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进行焦点调 整而无需使用温度等二次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接收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 区域的光并检测焦点信息的CCD元件、根据焦点信息的分析结果对压 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进行焦点调 整而无需使用温度等二次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接收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 区域的光并检测焦点信息的CCD元件、根据焦点信息的分析结果对压 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进行焦点调 整而无需使用温度等二次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接收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 区域的光并检测焦点信息的CCD元件、根据焦点信息的分析结果对压 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进行焦点调 整而无需使用温度等二次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接收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 区域的光并检测焦点信息的CCD元件、根据焦点信息的分析结果对压 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进行焦点调 整而无需使用温度等二次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接收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 区域的光并检测焦点信息的CCD元件、根据焦点信息的分析结果对压 电元件、齿轮机构或加热冷却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进行焦点调 整而无需使用温度等二次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区 域的光反射到CCD元件的小型反射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即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区域在壳体的限制下 已达到最大限度时也能检测焦点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区 域的光反射到CCD元件的小型反射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即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区域在壳体的限制下 已达到最大限度时也能检测焦点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区 域的光反射到CCD元件的小型反射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即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区域在壳体的限制下 已达到最大限度时也能检测焦点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区 域的光反射到CCD元件的小型反射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即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区域在壳体的限制下 已达到最大限度时也能检测焦点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区 域的光反射到CCD元件的小型反射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即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区域在壳体的限制下 已达到最大限度时也能检测焦点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将入射到显示装置的非图象显示区 域的光反射到CCD元件的小型反射镜。\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即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区域在壳体的限制下 已达到最大限度时也能检测焦点信息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峰值,从而进行使峰值增大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峰值,从而进行使峰值增大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峰值,从而进行使峰值增大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峰值,从而进行使峰值增大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峰值,从而进行使峰值增大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峰值,从而进行使峰值增大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规定电平的宽度,从而进行使规定 电平的宽度减小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规定电平的宽度,从而进行使规定 电平的宽度减小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规定电平的宽度,从而进行使规定 电平的宽度减小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规定电平的宽度,从而进行使规定 电平的宽度减小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规定电平的宽度,从而进行使规定 电平的宽度减小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规定电平的宽度,从而进行使规定 电平的宽度减小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肩部的斜度,从而进行使斜度增大 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肩部的斜度,从而进行使斜度增大 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肩部的斜度,从而进行使斜度增大 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肩部的斜度,从而进行使斜度增大 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肩部的斜度,从而进行使斜度增大 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控制单元将由CCD元件接收的光强度分 布作为焦点信息并分析焦点信息的肩部的斜度,从而进行使斜度增大 的控制。\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而进行焦点 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保持机构备有分别支承折射光学部及 反射部的多个支承柱,在所有的支承柱上,其铅直方向的高度与线膨 胀系数的乘积都相等。\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防止铅直方向上的光轴偏移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保持机构备有分别支承折射光学部及 反射部的多个支承柱,在所有的支承柱上,其铅直方向的高度与线膨 胀系数的乘积都相等。\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防止铅直方向上的光轴偏移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备有具有高反射面及低反射面 或全部为高反射面的反射凸部或反射凹部。\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光学系统构成要素的定 位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备有具有高反射面及低反射面 或全部为高反射面的反射凸部或反射凹部。\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光学系统构成要素的定 位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在作为反射光图象信号的反射 面的正面备有透镜层。\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增加光路设计的自由度并可以进行更 精密的光线控制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使反射部在作为反射光图象信号的反射 面的正面备有透镜层。\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增加光路设计的自由度并可以进行更 精密的光线控制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设在壳体的底面上并具有显示装置 的前部壳体、设在底面上的后部壳体、设在从前部壳体到后部壳体之 间并与底面一起形成安放空间的上部斜面、左部斜面及右部斜面,左 部斜面及右部斜面,在前部壳体的背面留有与显示装置平行的平行面, 并在后部壳体的侧面留有与显示装置垂直的垂直面。\n按照这种结构,能以高的精度将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从 而能取得使设置作业效率提高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备有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具有与图象 显示装置的左右任何一侧的平行面连接的第1端面、连接于与该平行 面在同一侧的垂直面的第2端面、与第2端面平行的连接面,该连接 面与其他连接构件的连接面连结。\n按照这种结构,与将安放在长方形壳体内的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 重结构时一样,能以高的精度将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从而能 取得使设置作业效率提高的效果。\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具有与图象显示装置高度相同的连接构 件,连接构件,备有分别与第1端面及第2端面正交并与其他连接构 件连结的第3端面。\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将图象显示装置在上下方向形成多重结构。\n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将排气、排热或电缆类从壳体内部通过 左部斜面及右部斜面通向外部。\n按照这种结构,能取得可以将图象显示装置紧贴房间的墙壁等设 置的效果。\n本发明的定位调整方法,包括:使直线传播光入射到反射部并进 行反射部的姿态调整从而使入射到高反射面的直线传播光的行进路与 由高反射面反射的直线传播光的返回路一致的步骤;使通过了折射光 学部的行进路直线传播光入射到高反射面同时使由高反射面反射后的 返回路直线传播光从折射光学部射出并进行折射光学部的姿态调整从 而使从折射光学部射出的返回路直线传播光的光强为最大值的步骤。\n按照这种方法,能取得可以很容易系统地进行光学系统构成要素 定位调整的效果。\n本发明的定位调整方法,包括:由高反射面反射垂直入射到定位 基点显示装置后透过了第1透过孔的平行光束并使平行光束的行进路 和返回路在高反射面与第1透过孔之间一致的步骤;将以折射光学部 的理想光轴为中心的平行光束从光路折曲反射镜依次反射到高反射面 并使平行光束的行进路和返回路在高反射面与光路折曲反射镜之间一 致的步骤;将具有与折射光学部的光轴对应设置的第2透过孔的开孔 反射镜设置在透镜保持法兰上而将以折射光学部的理想光轴为中心的 平行光束通过第2透过孔从光路折曲反射镜依次反射到高反射面并使 由开孔反射镜反射后的平行光束与从高反射面依次反射到光路折曲反 射镜的返回路平行光束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步骤;将开孔反射镜从透镜 保持法兰拆下而设置折射光学部的步骤;设置照明光源部及图象信息 提供部并由图象信息提供部将从照明光源部发出的光形成为光图象信 号而通过折射光学部、光路折曲反射镜及反射部使光图象信号在定位 基点显示装置的正常位置上成像的步骤。\n按照这种方法,能取得可以很容易系统地进行光学系统构成要素 定位调整的效果。\n附图的简单说明\n图1是表示现有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2是表示追加了平面镜的现有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4是概念性地说明由折射光学透镜的桶形畸变象差补偿凸面镜 的枕形畸变象差的动作的图。\n图5是概念性地示出通过光路跟踪求得由凸面镜或平面镜通过无 象差折射光学透镜反射光时的图象的方法的图。\n图6是表示追加了平面镜的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图象显示装置的 结构的图。\n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8是将凸面镜和菲涅尔反射镜放大后的图。\n图9是将凸面镜和菲涅尔反射镜的畸变象差的不同进行比较的图。\n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11是将光学元件放大后的图。\n图12是表示在光学元件的内部的入射光路的图。\n图13是将由反射面折返的光学元件内的光路在一个方向上展开后 的图。\n图14是将光学元件放大后的图。\n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20是表示正透镜、负透镜的放大率随阿贝数之比的变化情况的 图。\n图21是说明由非球面凸面镜产生的向内像面弯曲的图。\n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23是将非球面应用于光的会聚部位和发散部位的图。\n图24的表示图23的数值计算结果的一例的图。\n图2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26是用于说明图25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的图。\n图27是用于说明图25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的图。\n图2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29是表示反向光学系统的结构的图。\n图30是表示数值实施例8A的数值数据的图。\n图31是表示数值实施例8A的结构的图。\n图32是表示数值实施例8B的数值数据的图。\n图33是表示数值实施例8B的结构的图。\n图34是表示数值实施例8C的数值数据的图。\n图35是表示数值实施例8C的结构的图。\n图36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A的数值数据的图。\n图37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A的结构的图。\n图38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B的数值数据的图。\n图39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B的结构的图。\n图40是表示数值实施例7A的数值数据的图。\n图41是表示数值实施倒7A的结构的图。\n图42是表示后侧焦距、入射光瞳位置及折射光学透镜之间的关系 的图。\n图4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44是用于说明光路折曲反射镜的配置条件的图。\n图45是表示用于保持折射光学透镜、光路折曲反射镜及凸面镜的 保持机构的图。\n图46是用于说明光路折曲反射镜的配置条件的图。\n图4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1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48是表示本实施形态11的数值实施例11A的图。\n图49是表示一般光学系统的成像关系的图。\n图50是表示像面发生了弯曲的光学系统的例的图。\n图5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3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5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53是表示按多重结构使用时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图。\n图54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4A的数值数据的图。\n图55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4A的结构图。\n图56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4A的畸变象差的数值计算结果的图。\n图57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A的畸变象差的数值计算结果的图。\n图5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5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59是用于说明温度变化引起的凸面镜厚度方向的形状变化的 图。\n图60是表示采用了凸面镜的定位调整方法的图。\n图6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6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62是表示玻璃盖片厚度与补偿玻璃厚度之间的关系的图。\n图63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6A的数值数据的图。\n图64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6A的结构的图。\n图65是表示采用了平面镜、光路折曲反射镜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 构的图。\n图6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7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67是分别表示与屏幕正交的A-A’、B-B’平面的图象显示装置 的断面的图。\n图68是表示光轴倾斜了的照明光源系统的状态的图。\n图69是表示图象显示装置的各种使用形态的图。\n图70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7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71是表示设有用于安放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的安放孔的调整台 的图。\n图7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8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73是用于说明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膨胀的凸面镜的动作的图。\n图74是用于说明当以偏心距离为EXC的第1螺纹固定部为中心使 凸面镜转动了角度θ时的光轴偏移Δ(θ)的图。\n图75是表示对温度变化采取了对策的凸面镜的结构变化的图。\n图76是表示用于上下倒置时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温度变化对策用凸 面镜的结构变化的图。\n图7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7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7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80是表示控制单元的焦点信息分析方法的图。\n图8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82是表示通过移动折射光学透镜的一部分透镜组而补偿焦点偏 差的一例的图。\n图8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84是表示应用于本发明实施形态20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凸面镜 的结构的图。\n图8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0的定位调整方法流程图的图。\n图86是根据定位调整方法依次配置光学系统构成要素的情况的 图。\n图87是根据定位调整方法依次配置光学系统构成要素的情况的 图。\n图88是根据定位调整方法依次配置光学系统构成要素的情况的 图。\n图89是根据定位调整方法依次配置光学系统构成要素的情况的 图。\n图90是根据定位调整方法依次配置光学系统构成要素的情况的 图。\n图9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1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n图92是表示将各实施形态中示出的图象显示装置安放在以往的壳 体内时的概观的图。\n图9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2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壳体概观的图。\n图94是表示将2台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时的图。\n图95是表示将2台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时的图。\n图96是表示将4台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时的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n以下,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本发明,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 最佳形态进行说明。\n实施形态1\n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11是 发射光(照明光)的发光体,12是将从发光体11发出的光反射为基本 平行的光的抛物面反射镜,13是对由抛物面反射镜12反射的光进行聚 光的聚光透镜。由发光体11、抛物面反射镜12及聚光透镜13构成照 明光源系统(发送装置、照明光源部)。\n14是作为反射型的光空间调制元件的微型反射镜器件(发送装置、 反射型图象信息提供部、数字微型反射镜器件,简称为DMD,为美国得 克萨仪器公司(TI)的注册商标),微型反射镜器件14,以其反射面将 由聚光透镜13会聚后的光在空间上进行强度调制,并将强度调制光反 射为被赋予了图象信息的光图象信号。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备有任何型 式的光空间调制元件的图象显示装置,但在下文中用微型反射镜器件14 进行说明。15是具有桶形畸变象差(补偿象差)的折射光学透镜(折 射光学部),16是具有枕形畸变象差的凸面镜(反射部),17是由折射 光学透镜15和凸面镜16构成的投影光学系统(投影光学装置)。投影 光学系统17,用于将由微型反射镜器件14在空间上进行了强度调制的 光投影到屏幕18上,由微型反射镜器件14进行了强度调制的光,由 折射光学透镜15投影到凸面镜16上而进行反射。凸面镜16的反射面, 具有负放大率,因而将入射光的图象放大投影到屏幕18上。18是接收 从投影光学系统17投影的光并显示图象的屏幕(显示装置)。光路用 箭头表示。\n在本实施形态1中,使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反射面与屏幕18的 光接收面平行,从而可以将图象显示装置的厚度尺寸设置为最小。此 外,为使投影光不受遮挡,配置成使微型反射镜器件14与屏幕18在 高度方向上彼此不重叠。进一步,将投影光学系统17配置成在满足上 述的微型反射镜器件14与屏幕18的配置条件的同时使微型反射镜器 件14的图象与屏幕18的图象保持共軛关系。\n以下,对动作进行说明。\n从发光体11输出的光,由抛物面反射镜12反射后,通过聚光透 镜13从斜的方向入射到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反射面上。微型反射镜 器件14,根据图象信息对入射光在空间上进行强度调制。进行了强度 调制的光,由投影光学系统17投影到屏幕18上,从而显示图象。图 象显示装置的使用者,从图3的屏幕18的左方观看图象。\n这里,对微型反射镜器件14进行说明。\n微型反射镜器件14,具有将16μm见方的小反射镜以17μm的间 距按二维阵列状配置的反射面,该小反射镜与图象格式通常是一一对 应的。例如,由从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器施加的电压分别改变各小反射 镜的倾斜度,即可分别改变从各小反射镜反射的光的方向。\n就是说,在将来自某个小反射镜的反射光投影到屏幕18时,改变 该小反射镜的倾斜度,以使光向投影光学系统17的孔阑方向反射。而 当不使来自某个小反射镜的反射光投影到屏幕18时,控制该小反射镜 的倾斜度,以使光向投影光学系统17的孔阑以外的方向反射。为改变 小反射镜的倾斜度所需的时间在10μsec(微秒)以下,因而微型反射 镜器件14能以高速对光进行强度调制。\n微型反射镜器件14,为反射型的光空间调制元件,所以,可以对 从斜的方向入射到其反射面的光进行强度调制后反射。作为光空间调 制元件,例如当采用液晶时,如考虑到必须使光从液晶的背面基本垂 直地入射因而配置在背面的照明光源系统将限制着图象显示装置的薄 型化,则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本实施形态1 所示,通过采用微型反射镜器件14,可以将照明光源系统配置在微型 反射镜器件14射出光的一侧,因而可以将照明光源系统配置在光空间 调制元件与使射向屏幕18的光路折曲的凸面镜之间,所以能有效地利 用图象显示装置的高度方向的空间,并可以防止照明光源系统的伸出。\n以下,说明投影光学系统17。\n由微型反射镜器件14进行了强度调制的光,被反射到投影光学系 统17。如图3所示,折射光学透镜15的光轴,垂直于微型反射镜器件 14的反射面及屏幕18的光接收面,而且,以偏离微型反射镜器件14 的中心及屏幕18的中心的方式设置。因此,仅使用折射光学透镜15 的视场角的一部分对来自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进行投影。在图3中, 使光从折射光学透镜15的下方入射,并使光在上方射出。\n图4是概念性地说明由折射光学透镜15的桶形畸变象差补偿凸面 镜16的枕形畸变象差的动作的图。如图4所示,折射光学透镜15,设 计成具有桶形畸变象差,在将显示栅格状图象(图4(a))的光从微型 反射镜器件14投影到折射光学透镜15时,该栅格状图象变形为桶形 (图4(b))。该桶形畸变象差,具有对由凸面镜16产生的枕形畸变象 差(图4(c))进行补偿的特性(补偿象差),因而是根据凸面镜16的 枕形畸变象差设计的。\n因此,在将对畸变进行了校正的光投影在屏幕18上时,可以无畸 变地显示放大了的栅格状图象(图4(d))。一般来说,通过信号处理 也能校正在光学系统中产生的畸变,但这将使图象清晰度恶化,所以, 在本实施形态1中,以光学方式对畸变象差进行校正。\n这里,说明凸面镜16的枕形畸变象差。\n图5是概念性地示出通过光路跟踪求得由凸面镜16或平面镜21 通过无象差折射光学透镜19反射光时的图象的方法的图。在图5中, 用实线表示由平面镜21反射后的光路,用虚线表示由凸面镜16反射 后的光路。\n当从微型反射镜器件14射出具有栅格状图象(图5(a))的光时, 透过了无象差折射光学透镜19的光的图象不产生畸变(图5(b))。因 此,由平面镜21反射透过了无象差折射光学透镜19的光,当在垂直 于折射光学透镜19的光轴的A-A’断面上观察时,黑点(●)等间隔 地存在(图5(d))。就是说,在由无象差折射光学透镜19和平面镜21 构成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情况下,在保持原有的栅格状图象的状态下没 有显示出畸变象差。\n另一方面,当由凸面镜16反射透过了无象差折射光学透镜19的 光时,由于凸面镜16的反射面上的光轴方向的反射位置在每个光路都 不相同,所以在A-A’断面上如白点(○)所示产生枕形畸变象差(图 5(c))。该枕形畸变象差,在决定凸面镜16的形状时可以通过光路跟 踪计算,所以只需根据该计算结果设计图3的折射光学透镜15的畸变 象差即可。关于畸变设计方法,可以根据现有的折射光学系统设计方 法进行,因而这里将其省略。\n如上所述,由于采用具有能对凸面镜16的枕形畸变象差进行补偿 的桶形畸变象差的折射光学透镜15,所以可以在屏幕18上显示放大了 的无畸变图象,因而可以构成为使屏幕18相对于图象显示装置的各构 成要素的位置薄型化。\n另外,凸面镜16,其反射面的形状可以形成为使二次曲线绕轴旋 转而得到的旋转非球面,所以可以很容易地用镜面车床制作,因而可 以大幅度地削减制造成本。凸面镜16可以根据图象显示装置的规格自 由设计,因而只需设计具有能对凸面镜16的枕形畸变象差进行补偿的 桶形畸变象差的折射光学透镜15即可。\n另外,在现有技术中,除投影光学系统17以外还需要像图2的平 面镜7那样的使光路折曲的装置,但在本实施形态1中使投影光学系 统17的一部分也具有使光路折曲的作用,所以,可以减少光学部件数, 并因此能缩短屏幕18与凸面镜16之间的距离。\n另外,如图6所示,当照明光源系统伸出很多时,通过追加对来 自投影光学系统17的光进行反射的平面镜22而使射向屏幕18的光路 折曲,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图象显示装置的空间。另外,也可以将平 面镜22与投影光学系统17互换位置,还可以代替平面镜22而采用与 投影光学系统17不同的投影光学系统。\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由于备有由照明光源系统及微型反 射镜器件14构成并射出根据图象信息进行了强度调制的光图象信号的 发送装置、接收光图象信号并根据图象信息显示图象的屏幕18、具有 负放大率并将根据图象信息进行了强度调制的光反射到屏幕18的凸面 镜16、具有能对凸面镜16所具有的枕形畸变象差进行补偿的桶形畸变 象差并设置成将来自发送装置的光投影到凸面镜16的折射光学透镜 15,所以可以对由凸面镜16接收根据图象信息进行了调制的光时产生 的枕形畸变象差进行补偿并将放大图象显示在屏幕18上,因而可以将 屏幕18配置在对图象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最佳的位置,与以往相比,能 取得可以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1,发送装置包括由发光体11、抛物面反 射镜12及聚光透镜13构成的照明光源系统及根据图象信息对从照明 光源系统入射的光进行调制后反射的微型反射镜器件14,所以,可以 将照明光源系统配置在微型反射镜器件14射出光的一侧,因而与采用 液晶等透射型的光空间调制元件的现有图象显示装置相比,能取得可 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由投影光学系统17将从微型反射镜 器件14反射的光反射到屏幕18,所以无需另行设置用于使射向屏幕18 的光路折曲的光学部件,因而能取得可以减少光学部件数并能缩短屏 幕18与凸面镜16之间的距离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1,由于使凸面镜16为旋转非球面形状, 所以可以很容易地用镜面车床制作,因而能取得可以大幅度地削减制 造成本的效果。\n实施形态2\n在实施形态1中,由具有桶形畸变象差的折射光学透镜15和具有 枕形畸变象差的凸面镜16构成投影光学系统17,但在本实施形态2中, 说明由可以在与凸面镜同样短的投影距离上将图象放大而且没有畸变 象差的菲涅尔反射镜构成投影光学系统的情况。\n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7 中,23是无象差折射光学透镜(折射光学部),24是对来自折射光学 透镜23的光进行反射并将其投影到屏幕18的菲涅尔反射镜(反射部), 25是由折射光学透镜23和菲涅尔反射镜24构成的投影光学系统(投 影光学装置)。与凸面镜16一样,菲涅尔反射镜24的反射面具有负的 放大率。此外,这里,在图中省略了照明光源系统。\n图8是将菲涅尔反射镜24放大后的图。在图8中,还同样示出了 在实施形态1中示出的凸面镜16。如图8的凸面镜16与菲涅尔反射镜 24的对应关系所示,如将凸面镜16的反射面划分为各个小区间,则菲 涅尔反射镜24的反射面形状为,在与每个划分后的位置对应的部分上 具有相同的倾斜度,而且具有周期性的结构。从图8可以看出,在形 状上菲涅尔反射镜24比凸面镜16薄。\n图9是将凸面镜16和菲涅尔反射镜24的畸变象差的不同进行比 较的图。如实施形态1中所述,由凸面镜16反射微型反射镜器件14 和无象差折射光学透镜23的栅格状图象(图9(a)、(b))后的光路(图 9中的虚线),因凸面形状所引起的各光路的反射位置的不同而在与折 射光学透镜23的光轴27垂直的A-A’断面上产生枕形畸变象差(图9 (c)、○)。而当采用菲涅尔反射镜24时,由于光轴方向的反射位置 完全相同,所以与图5的平面镜21一样不产生畸变象差(图9(d)、 ●)。因此,通过用菲涅尔反射镜24构成投影光学系统25,无需考虑 畸变象差的校正,可以直接使用无象差的折射光学透镜23。关于其他 结构和动作,因与实施形态1相同,所以将其说明省略。\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2,利用可以在与凸面镜同样短的距离 上将图象放大而且不会使所透过的光的图象产生畸变的菲涅尔反射镜 24及无象差折射光学透镜23构成投影光学系统25,所以,无需用折 射光学透镜补偿实施形态1的凸面镜16的枕形畸变象差,并可以将图 象放大显示在屏幕18上,因而能取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的设计、制 造变得容易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2,由于在投影光学系统25中使用了结构 比凸面镜16薄的菲涅尔反射镜24,所以与实施形态1相比,能取得可 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实施形态3\n在本实施形态3中,说明由以凸面形状的反射面形成与光入射面 相反一侧的面的光学元件及折射光学透镜构成投影光学系统的情况。\n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 10中,28是折射光学透镜(折射光学部),29是由分散特性不同的两 种光学材料构成的光学元件(反射部),30由折射光学透镜28和光学 元件29构成的投影光学系统(投影光学装置)。此外,这里,在图中 省略了照明光源系统。\n图11是将光学元件29放大后的图。31、33分别为低分散玻璃(低 分散介质)、高分散玻璃(高分散介质),32是低分散玻璃31与高分散 玻璃33的边界面,34是构成高分散玻璃33与空气的边界的反射面。 当从光入射侧观察时,边界面32构成为具有正放大率的凹面形状。反 射面34为具有负放大率的凸面形状。与棱镜的原理一样,由于光入射 到光学元件29或从其射出时产生色象差,所以通过将低分散玻璃31 与高分散玻璃33组合而进行消色差。\n以下,对其动作进行说明。\n图12是表示在光学元件29的内部的入射光路的图。在图12中, 边界面32的左侧相当于低分散玻璃31(折射率n1),右侧相当于高分 散玻璃33(折射率n2)。n1、n2可以任意选择,但这里为n1<n2。此外, 准备一个与反射面34具有相同形状的凸面镜,将该凸面镜作为反射面 34并用虚线表示仅使入射光折曲后的光路。\n将实线与虚线比较后可以看出,与仅由凸面镜折曲时的光路相比, 构成为依次透过低分散玻璃31、高分散玻璃33而入射到凸面形状的反 射面34的光学元件29的光路,能以更大的角度使光路折曲,因而可 以将角度更宽的图象投影到屏幕18上。\n当采用该光学元件29时,与实施形态1的凸面镜16相比,因能 以更宽的角度投影图象因而可以使反射面34的凸面形状相应地平缓, 所以能够减小反射面34的枕形畸变象差。此外,通过调整低分散玻璃 31或高分散玻璃33的光学材料的厚度,可以控制光的出射位置,所以, 可以在光学元件29的内部校正由反射面34产生的畸变象差。\n以下,对光学元件29的消色差原理进行说明。图13是将由反射 面34折返的光学元件29内的光路在一个方向上展开后的图。在图13 中,分别用实线、虚线表示红、蓝光路。将与波长差对应的折射率变 化大的情况称为高分散,将变化小的情况称为低分散。一般,玻璃材 料,具有波长短时折射率变高的特性。\n因此,如图13所示,在由低分散玻璃31折射后的光中,短波长 的蓝色折射程度大,长波长的红色达不到蓝色的折射程度。在高分散 玻璃33内,对各色的折射程度与低分散玻璃31不同,所以,即使放 大率比低分散玻璃31低,也能提供可以校正由低分散玻璃31产生的 色象差的分散作用。因此,通过将二者组合可以构成正放大率消色差 透镜。当需要负放大率消色差透镜时,只需将低分散玻璃31与高分散 玻璃33反过来组合即可。\n另外,在图11中将低分散玻璃31配置在光入射侧,但如图14所 示,当构成为在光入射侧使用高分散玻璃36、在其后依次为低分散玻 璃38、具有负放大率的反射面39的光学元件35时,在某些情况下也 可以取得高的消色差效果。这些结构在设计时可以自由选择。\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3,利用由在光的透过方向上层叠的低 分散玻璃31和高分散玻璃33构成并形成了具有负放大率并对透过低 分散玻璃31及高分散玻璃33后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面34的光学元件 29将光投影到屏幕18上,所以,能以更平缓的凸面形状对具有与实施 形态1的凸面镜16同样宽的视场角的光进行投影,并可以通过调整低 分散玻璃31或高分散玻璃33的厚度而在光学元件29、35的内部校正 由反射面34产生的畸变象差,因而能取得很容易对由反射面34产生 的枕形畸变象差进行校正的效果。\n实施形态4\n在本实施形态4中,对在折射面和反射面采用了非球面形状的折 射光学透镜、凸面镜的畸变象差校正进行说明。\n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 15中,40是具有正放大率的折射光学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 部),41是具有非球面形状的反射面的非球面凸面镜(投影光学装置、 反射部),42是具有非球面形状的折射面的非球面透镜(投影光学装置、 折射光学部),43是具有球面形状的反射面的球面凸面镜(投影光学装 置、反射部),44是折射光学透镜40、非球面凸面镜41、非球面透镜 42、球面凸面镜43共有的光轴。此外,这里,在图中省略了照明光源 系统、屏幕。\n如根据费马原理进行分析,则已知当透镜的折射面或反射镜的反 射面为球面形状时不能消象差,与此相反,当透镜的折射面或反射镜 的反射面为非球面形状时可以减小象差。在本实施形态4中,通过在 主光线的发散部位采用具有该非球面形状的光学元件,校正畸变象差。\n例如,如图15(a)所示,将来自作为光空间调制元件的微型反射 镜器件14的光通过折射光学透镜40而由非球面凸面镜41反射,并将 光投影到图中未示出的屏幕18。\n另外,如图15(b)所示,在折射光学透镜40与球面凸面镜43之 间的主光线的发散部位设置非球面透镜42,将来自微型反射镜器件14 的光通过折射光学透镜40、非球面透镜42而由球面凸面镜43反射, 并将光投影到屏幕18。\n由于非球面凸面镜41的反射面形状及非球面透镜42的折射面形 状与畸变象差一一对应,所以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光路跟踪 对其形状进行设计以减小畸变象差。\n因此,由于在图15(a)、(b)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具有 非球面形状的折射光学透镜40、非球面透镜42而将光投影到屏幕18, 所以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为薄型化结构,并能校正投影到图中未示出 的屏幕18上的图象的畸变。\n另外,如图15(c)所示,也可以同时备有非球面透镜42、非球 面凸面镜41.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更容易校正畸变象差。\n进一步,图中虽然省略,但非球面透镜42不限定于1个,也可以 在折射光学透镜40与非球面凸面镜41(或球面凸面镜43)之间备有 多个非球面透镜42,因而可以进一步校正畸变象差。\n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如上所述的非球面形状校正畸变象差,可以考 虑以下的三种方法。\n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照明 光源系统、屏幕在图中省略。在图16中,45是具有在光轴44的中心 形成大的凸曲率而越靠近周边曲率越小的反射面的非球面凸面镜(投 影光学装置、反射部)。为进行比较,在图中示出了球面凸面镜43(虚 线)及球面凸面镜43的反射光线(虚线箭头)。\n如实施形态1中所述,在球面凸面镜43内产生枕形畸变象差并成 为使图象畸变的原因。该枕形畸变象差由球面凸面镜43的周边形状产 生,所以采用具有在光轴44的中心形成大的凸曲率而越靠近周边曲率 越小的反射面的非球面凸面镜45对球面凸面镜43的周边形状进行补 偿。按照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小畸变象差。\n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照明 光源系统、屏幕在图中省略。在图17中,46是具有奇次非球面作为反 射面的非球面凸面镜(投影光学装置、反射部)。\n一般,三次曲面利用由偶次项构成的多项式表示。通过将奇次项 与该多项式相加并使各非球面系数为适当的值,即可形成图17的非球 面凸面镜46的奇次非球面。如与图16的非球面凸面镜45的非球面(虚 线)相比,则从图17可以看出,非球面凸面镜46的奇次非球面在光 轴44附近形成凸状的凸出部(或凹状的凹入部)。\n光轴44附近的凸状的凸出部(或凹状的凹入部),通过加上奇次 项而形成,因而如图17所示在将微型反射镜器件14配置在偏离光轴44 的位置时,靠近该光轴44的反射面不进行光的投影。因此,即使因非 球面凸面镜46的中心部分的曲率不连续性使光轴附近的投影成像性能 恶化,在显示性能上也不存在问题。在使用非球面凸面镜46的情况下, 可以实现既能校正畸变象差又能使轴外的投影光具有良好成像特性的 投影光学系统。\n包含一次奇数项的奇次非球面反射镜、非球面透镜的中心部,在 原理上,将因曲率的不连续而产生对反射光/折射光的干扰,并使成像 性能恶化。\n因此,在本实施形态4中,通过使反射/透射避开上述奇次非球面 的中心部(光轴上的点)而将投影光束(光图象信号)引导到屏幕18 上,从而实现良好的成像性能。此外,为此应将微型反射镜器件14偏 心地配置成使有效显示面偏离到光轴之外。\n也可以将奇次非球面应用于折射光学透镜。\n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 18中,47是将朝向非球面凸面镜45的折射面形成为奇次非球面的非 球面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n特别是,折射光学透镜的折射面的出射部分离非球面凸面镜45越 近,主光线的发散程度越大,所以,可以局部地变更该出射部分的形 状,从而通过控制其形状而减小畸变象差。\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4,由于备有具有非球面形状的反射面 的非球面凸面镜41,所以能取得可以校正投影到屏幕18的光的畸变象 差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4,由于在折射光学透镜40与凸面镜之间 的主光线的发散部位至少设置一个具有非球面形状的折射面的非球面 透镜42,所以能取得可以校正投影到屏幕18的光的畸变象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4,由于备有在光轴44的中心具有大的 凸曲率而越靠近周边曲率越小的非球面凸面镜45,所以能取得可以校 正投影到屏幕18的光的畸变象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4,由于备有将通过使奇次项与表示偶次 非球面的偶次多项式相加而形成的奇次非球面作为反射面的非球面凸 面镜46,所以能取得可以实现既能校正畸变象差又可以使轴外的投影 光具有良好的成像特性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4,由于备有将通过使奇次项与表示偶次 非球面的偶次多项式相加而形成的奇次非球面作为折射面的非球面透 镜47,所以能取得通过局部地改变折射面形状而很容易减小畸变象差 并使轴外的成像特性进一步改善的效果。\n此外,上述的用于折射光学透镜和凸面镜的各种形状,可以在设 计图象显示装置时任意选择,并可以选择适当的组合。\n另外,通过对例如以聚碳酸酯、丙烯等为代表的塑料合成树脂进 行注射成型加工,可以用所需非球面形状的模具大批量地生产折射光 学透镜40、非球面透镜42、非球面透镜47等折射光学部的一部分、 即构成折射光学部的至少一个折射光学透镜。一般来说,用作透镜材 料的玻璃的熔点约为700℃,模制用玻璃的熔点为500℃,与此不同, 塑料合成树脂的熔点比这些材料低,所以如用塑料合成树脂制造折射 光学透镜,则能取得可以提高生产率并可以降低图象显示装置的成本 的效果。\n当然,非球面透镜42、47等也可以用众所周知的玻璃模制法成型 制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非球面透镜用玻璃材料构成,所以与用塑 料材料制造时相比可以提高环境特性(使用温度范围、湿度范围等)。 折射光学部的透镜材料,可以充分地考虑各种材料的优点并根据图象 显示装置的目的、用途、规格选定。\n实施形态5\n如实施形态4所示,可以用具有非球面形状的反射面的非球面凸 面镜或具有非球面形状的折射面的折射光学透镜校正畸变象差,但这 时在投影到屏幕18的图象上将产生像面弯曲,并产生所谓的焦点失调 现象。在本实施形态5中,说明减小像面弯曲的方法。\n在对像面弯曲的大小的考察上,一般经常采用的是珀兹伐和P,该 珀兹伐和P由如下的式(1)表示。\nP=∑Pi\n =∑[1/(ni·fi)]\n =∑[φi/ni] (i=1、…、N) (1)\n在式(1)中,∑为表示与和的指数i有关的总和的运算符。i为 光学元件的序号,N为光学元件的总数。Pi为第i个光学元件的珀兹 伐和作用分量。ni为第i个光学元件的折射率,fi为第i个光学元件 的焦距,φi为第i个光学元件所具有的放大率。\n用于对平面物体求得无像面弯曲的平面像的条件,称作珀兹伐条 件。当P=0时,满足珀兹伐条件。就是说,在图象显示装置中,通过 使珀兹伐和趋近0,即可在屏幕18上显示像面弯曲减小了的图象。\n如图19所示,考虑例如将折射光学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 学部、珀兹伐和补偿透镜)48应用于图15(a)的情况。折射光学透 镜48是由正透镜48A和负透镜48B构成的消色差透镜。\n这里,当考虑非球面凸面镜41(i=3)时,因折射率n3=-1、且具 有绝对值大的负放大率φ3(<0),所以通过两负值的相除很容易使对 珀兹伐和P起作用的非球面凸面镜41的珀兹伐和作用分量P3为正值。\n因此,如设计出抵消非球面凸面镜41的作用分量P3的折射光学 透镜48,则可以补偿像面弯曲。即,利用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48A (i=1)和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48B(i=2)构成的折射光学透镜48, 使对珀兹伐和P起作用的分量P1+P2为负值,从而可以抵消非球面凸 面镜41的分量P3。\n首先,由于正透镜48A具有正的放大率φ1(>0),所以通过增大 正透镜48A的折射率n1而使作用分量P1=φ1/n10,因而可以减小对 珀兹伐和P的影响。\n另外,由于负透镜48B具有负的放大率φ2(<0),所以通过减小 负透镜48B的折射率n2可以生成绝对值大的负值作用分量P2=φ2/n2。\n如上所述,在使正透镜48A、负透镜48B的折射率为n1>n2的情 况下,可以使P1+P2尽可能地趋近于负值,从而减小与P3对应的P1+P2 的影响。\n进一步,通过将正透镜48A的阿贝数ν1和负透镜48B的阿贝数ν 2设定为相近的值,可以进一步满足珀兹伐条件。一般来说,如设波长 变化引起的折射率变化为Δn,则阿贝数由ν=(n-1)/Δn(n为折射 率)定义,当阿贝数小时,意味着分散值高的光学材料。\n如设图19中的折射光学透镜48的正透镜48A、负透镜48B的合成 放大率为Φ,则从合成放大率的式Φ=∑(φi)和消色差条件的式∑ (φi/νi)=0可得式(2)、(3)。\nφ1=Φ·ν1/(ν1-ν2) (2)\nφ2=-Φ·ν2/(ν1-ν2) (3)\n在图20中示出将式(2)、(3)分别变形为式(4)、(5)时(φ1/ Φ)、(φ2/Φ)的绝对值随(ν1-ν2)变化的情况。\nφ1/Φ=1/[1-(ν2/ν1)] (4)\nφ2/Φ=-(ν2/ν1)/[1-(ν2/ν1)] (5)\n在图20中,横轴表示(ν2/ν1),纵轴表示式(4)、(5)的绝对 值|φ1/Φ|、|φ2/Φ|。从图20可以看出,随着(ν2/ν1)的值 趋近于1、即随着ν1、ν2的值为相近的值,正透镜48A、负透镜48B 的放大率φ1、φ2增大。\n通过利用上述情况而增大构成折射光学透镜48的正透镜48A、负 透镜48B的放大率,可以进一步满足珀兹伐条件。就是说,通过增大 正透镜48A的折射率n1、减小负透镜48B的折射率n2,将正透镜48A 的阿贝数ν1和负透镜48B的阿贝数ν2设定为相近的值。\n例如,如将正透镜48A、负透镜48B的折射率分别设定为 n1=n2=1.6、将正透镜48A、负透镜48B的阿贝数分别设定为ν1=50、 ν2=30、并假定式(2)、(3)中合成放大率Φ=1,则φ1=50/(50-30) =2.5,φ2=-30/(50-30)=-1.5,因而此时的珀兹伐和为P1+P2= (2.5/1.6)+(-1.5/1.6)=0.625。\n为了从这种状态起趋近于珀兹伐条件,可增大正透镜48A的折射 率,而减小负透镜48B的折射率。例如,当使正透镜48A的折射率大 于负透镜48B的折射率、即n1=1.8、n2=1.6时,珀兹伐和P1+P2= (2.5/1.8)+(-1.5/1.6)=0.4514,与改变折射率n1、n2之前相比 趋近于负的值,因而使珀兹伐和P得到得到改善。\n然后,将正透镜48A、负透镜48B的各阿贝数ν1、ν2设定为相 近的值。例如,设定为ν1=45、ν2=43而使阿贝数之差(ν1-ν2)减 小时,从式(2)、(3)可得φ1=45/(45-43)=22.5,φ2=-43/(45-43) =-21.5(假定Φ=1),珀兹伐和为P1+P2=(22.5/1.8)+(-21.5/1.6) =-0.9375,因而可以使折射光学透镜48的珀兹伐和P1+P2变为负值。 因此,可以使包含了非球面凸面镜41的图19的珀兹伐和P的值趋近 于0,因而可以减小像面弯曲。\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5,由于备有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 48A和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48B构成并将正透镜48A的折射率设定为 大于负透镜48B的折射率、将正透镜48A的阿贝数设定为与负透镜48B 的阿贝数相近的值的折射光学透镜48,所以能补偿畸变象差并可以通 过满足珀兹伐条件而补偿像面弯曲,因而能取得使成像性能提高的效 果。\n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将图19的折射光学透镜48应用于图15 (a),但本实施形态5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其应用于实施形态4 中示出的其他结构。\n实施形态6\n在本实施形态6中,说明为补偿由非球面凸面镜产生的像面弯曲 而由折射光学透镜产生向外像面弯曲的方法。\n图21是说明由非球面凸面镜产生的向内像面弯曲的图。在图21 (a)中,49是折射光学透镜,50是折射光学透镜49的光轴,51是垂 直于光轴50的平面。透过折射光学透镜49后的光在平面51上成像, 因而在图21(a)中可以得到平的图象。\n在将光通过该折射光学透镜49投影到实施形态4的非球面凸面镜 上时,由于在非球面凸面镜上产生的向内像面弯曲使最佳像面变成了 其凹面朝向投影光学系统的曲面。\n例如,如图21(b)所示,在使光从折射光学透镜49出射到非 球面凸面镜41时,反射后的光显示出如像面52所示的像面弯曲,因 而在屏幕18上显示出焦点失调的图象。为补偿该非球面凸面镜41的 向内像面弯曲,由折射光学系统产生向外像面弯曲,从而使投影像面 变得平坦。\n即,如图22所示,由设在微型反射镜器件14和非球面凸面镜41 之间的折射光学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像面弯曲补偿透 镜)54产生离光轴44的距离越大到焦点的距离越远的向外像面弯曲, 并使折射光学透镜54的向外像面弯曲与非球面凸面镜41的向内像面 弯曲相抵消。按照这种结构,可以补偿用于校正畸变象差的非球面凸 面镜41的向内像面弯曲,因而可以显示无畸变象差且不产生像面弯曲 的图象。\n折射光学透镜54的折射面形状,通过使用计算机的光路跟踪的数 值计算,可以决定最佳的折射面形状。\n另外,从光路跟踪的数值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将非球面形状的 光学元件应用于主光线的发散部位或主光线的会聚部位的情况下,可 以有效地在主光线的发散部位减小畸变象差、在主光线的会聚部位减 小像面弯曲。在图23中示出其一例。\n图23是示出光路跟踪数值计算结果的图,在来自图中未示出的微 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的会聚部位设置非球面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 射光学部、非球面形状光学元件)55,在来自非球面透镜55的光的发 散部位设置非球面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非球面形状光 学元件)56A、56B,在来自非球面透镜56B的光的发散部位设置非球 面凸面镜(投影光学装置、反射部、非球面形状光学元件)57,从而 将由非球面凸面镜57反射后的光投影到图中未示出的屏幕18。非球面 透镜55能有效地减小像面弯曲,而非球面透镜56A、56B、非球面凸面 镜57能有效地减小畸变象差。\n<数值实施例6A>\n图24中示出图23的数值计算结果的一例。在图24中使用的非球 面形状的定义式,如式(6)、(7)所示。式中,z为从通过光学面的旋 转中心的切平面的下垂度,c为面顶点处的曲率(曲率半径的倒数),k 为圆锥系数,r为与Z轴的距离。图24的各参数为,f=5.57mm(波长 546.1nm时的焦距)、NA=0.17(微型反射镜器件侧的数值孔径)、 Yob=14.22mm(微型反射镜器件侧物体高度)、M=86.3×(投影倍率)。\nz=cr2/[1+{1-(1+k)c2r2}0.5]\n +Ar4+Br6+Cr8+Dr10+Er12\n +Fr14+Gr16+Hr18+Jr20 (6)\nz=cr2/[1+{1-(1+k)c2r2}0.5]\n +AR1r+AR2r2+AR3r3+…\n +ARnrn+…+AR30r30 (7)\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6,由折射光学透镜54产生与非球面 凸面镜41的向内像面弯曲相抵消的向外像面弯曲,所以能取得可以显 示既可校正畸变象差又可以补偿像面弯曲的图象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6,由于将非球面形状的光学面应用于主光 线的发散部位或主光线的会聚部位,所以能取得可以有效地在主光线 的会聚部位减小像面弯曲、在主光线的发散部位减小畸变象差的效果。\n此外,折射光学透镜54,也可以应用于实施形态4中所示的其他 非球面凸面镜,并能取得同样的效果。\n实施形态7\n图2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5 (a)、(b)、(c)分别为图象显示装置的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在 图25中,58是传播来自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的折射光学透镜(投 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相当于在各实施形态中说明过的折射光学 透镜。59是对来自折射光学透镜58的光进行反射的光路折曲反射镜(光 路折曲装置),60是具有负放大率的凸面镜(投影光学装置、反射部), 即在各实施形态中说明过的凸面镜。61是凸面镜60的光轴。此外,在 图25中,省略了照明光源系统的图示。\n图25的折射光学透镜58和凸面镜60以共用光轴的方式制造,为 了形成图25的配置结构,利用光路折曲反射镜59将折射光学透镜58 的光轴方向在包含凸面镜60的光轴61的水平面内折曲适当的角度。 换句话说,使折射光学透镜58的光轴从折射光学透镜58和凸面镜60 的光轴一致的状态围绕包含凸面镜60的光轴61的水平面的法线转动 到适当的方位,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将折射光学透镜58配置在图象显 示装置的空余空间内。\n在图25中,首先由光路折曲反射镜59将透过了折射光学透镜58 的来自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反射到凸面镜60侧,并由凸面镜60对 该反射光进行反射,然后由在实施形态1中说明过的平面镜22反射来 自凸面镜60的反射光,从而以广角投影到屏幕18。特别是,通过将平 面镜22的反射面与屏幕18的光接收面(或图象显示面)配置成彼此 平行,可以构成厚度最薄的图象显示装置。本实施形态7的要点在于, 由光路折曲反射镜59将来自配置在图象显示装置的空余空间内的折射 光学透镜58的光反射到凸面镜60。由于可以将折射光学透镜58和图 中未示出的照明光源系统配置在空余空间内,所以能减小图象显示装 置的厚度。\n该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作用,可以从图25与图26、图27的比较 看出。\n就是说,在图26中,由于没有设置光路折曲反射镜59,所以透过 折射光学透镜58后的光直接出射到凸面镜60,这就必须将微型反射镜 器件14、折射光学透镜58等配置在由屏幕18、平面镜22、凸面镜60 限定的位置上,因而具有比图25的图象显示装置厚的结构。\n另外,在图27中,虽然设置着光路折曲反射镜59,但由于将折射 光学透镜58的光轴方向折曲到包含凸面镜60的光轴的水平面以外的 面内(在图27中为垂直面内)内,所以必须将微型反射镜器件14、图 中未示出的照明光源系统等配置在凸面镜60的下侧,因而将具有屏幕 下部高度比图25的图象显示装置高的结构。\n因此,如图25所示,通过采用将来自配置在图象显示装置的空余 空间内的折射光学透镜58的光反射到凸面镜60的光路折曲反射镜59, 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进一步薄型化,并能减低屏幕下部的高度。\n另外,图中虽然省略,但也可以将光路折曲反射镜应用于由多个 透镜构成的折射光学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就是说,将 光路折曲反射镜插入到构成折射光学透镜的多个透镜中的第1透镜装 置与第2透镜装置之间,并通过光路折曲反射镜的反射而传播2个透 镜之间的光。第1透镜装置、第2透镜装置,是至少由一个折射光学 透镜构成的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无需构成为使第1透镜装置 的光轴与第2透镜装置的光轴为同轴,所以可以将2个光轴折曲后构 成折射光学透镜。按照这种结构,与图25一样,也可以使图象显示装 置薄型化。\n此外,当折射光学透镜由多个透镜构成时,也可以根据透镜的个 数使用多个光路折曲反射镜。\n另外,也可以将使来自折射光学透镜的光反射到凸面镜的光路折 曲反射镜与使来自折射光学透镜的任意一个透镜的光反射到另一个透 镜的光路折曲反射镜组合使用,并可以根据图象显示装置的规格进行 设计。\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7,由于备有将折射光学透镜58的光 轴方向在包含凸面镜60的光轴61的水平面内折曲适当的角度以便将 折射光学透镜58出射的光反射到凸面镜60的光路折曲反射镜59,所 以可以将折射光学透镜58和照明光源系统配置在图象显示装置的空余 空间内,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且使屏幕下部高度减低的 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7,备有将来自构成折射光学透镜的第1透 镜装置的光反射到第2透镜装置的光路折曲反射镜,所以可以将第1 透镜装置的光轴和第2透镜装置的光轴折曲后构成折射光学透镜,因 此可以利用空余空间配置透镜,从而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化且 使屏幕下部高度减低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此外,本实施形态7,可以应用于各实施形态1~6。\n实施形态8\n如实施形态6的数值实施例6A中所述,通过使用计算机的光路跟 踪的数值计算,可以具体地求得用于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光学系统的最 佳结构。在本实施形态8中,公开该数值计算结果。\n图2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使用 了数值实施例6A(图23)。与图3相同的符号14,是微型反射镜器件。 在图28中,62是由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组及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 组构成的反向光学系统(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63是对光的出 射角度进行微调的折射光学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64是 反射来自折射光学透镜的光并校正畸变象差的非球面凸面镜(投影光 学装置、反射部)。照明光源部、屏幕在图中省略。\n来自图中未示出的微型反射镜器件的光透过反向光学系统62,并 通过折射光学透镜63出射到凸面镜64,然后投影到图中未示出的屏幕。 这时,反向光学系统62具有聚光作用,同时还具有使投影到屏幕的光 线的视场角扩大的辅助作用。此外,折射光学透镜63,具有对不能由 非球面凸面镜64校正的畸变象差进行校正的作用。反向光学系统62 和折射光学透镜63,包括在各实施形态中说明过的各种折射光学透镜。\n更具体地说,分别由图29(a)的2个正透镜组62A、62B及1个 负透镜组62C、图29(b)的2个正透镜组62D、62E及1个负透镜组62F、 图29(C)的1个正透镜组62G及1个负透镜组62H构成反向光学系统 62。\n以上的结构,是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而根据数值计算导出的结构, 通过用各数值实施例中给出的数值计算结果再次进行数值计算,能够 很容易地理解可以构成能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且薄型化了的图象 显示装置的效果。具体的数值计算结果分别以数值实施例8A、8B、8C 示出。\n<数值实施例8A>\n图30、图31分别为表示数值实施例8A的数值数据、结构的图, 与图29(a)相对应。正透镜组62B,是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的消色 差透镜。\n <数值实施例8B>\n图32、图33分别为表示数值实施例8B的数值数据、结构的图, 与图29(b)相对应。这里,正透镜组62E由1个透镜构成。\n<数值实施例8B>\n图34、图35分别为表示数值实施例8C的数值数据、结构的图, 与图29(c)相对应。\n进一步,分别在图36~图39公开了与实施形态4有关的数值实施 例4A、4B,在图40、图41中公开了与实施形态7有关的数值实施例7A。\n<数值实施例4A、4B>\n图36、图37分别为表示数值实施例4A的数值数据、结构的图, 图38、图39分别为表示数值实施例4B的数值数据、结构的图。各实 施例都对应于实施形态4,2个非球面透镜47中,离非球面凸面镜46 近的一个由丙烯制造,远的一个由聚碳酸酯制造。\n一般地说,塑料的折射率温度系数、线膨胀率温度系数约为比玻 璃大两位数的值,所以,在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下使用时,对使用方法 必须予以特别的考虑。因此,特别是在数值实施例4B中,在2个非球 面透镜47的形状上,使中心部分的厚度与周边部分的厚度大致相等, 因而可以减小非球面透镜47的形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影响,从而使 环境特性提高。\n<数值实施例7A>\n图40、图41分别为表示数值实施例7A的数值数据、结构的图。 本例对应于实施形态7,相当于将光路折曲反射镜插入到图中的折曲位 置而实现图象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情况。\n另外,与上述所有数值实施例有关的各个参数和非球面形状计算 式,除波长546.1nm时的焦距f的值外,与数值实施例6A相同。各数 值实施例的焦距f如下。\n数值实施例4A:f=5.3881mm\n数值实施例4B:f=4.9898mm\n数值实施例7A:f=4.8675mm\n数值实施例8A:f=5.2190mm\n数值实施例8B:f=5.0496mm\n数值实施例8C:f=5.5768mm\n当检验以上各数值实施例中给出的数值数据时,可以发现反向光 学系统62的透镜具有如下的特征。 (特征1)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的折射率平均值ave-Nn、具有正放 大率的正透镜的折射率平均值ave-Np,分别为1.45≤ave-Nn≤ 1.722、1.722<ave-Np≤1.9。 (特征2)负透镜的阿贝数平均值ave-νdn、正透镜的阿贝数平均值 ave-νdp、分别为25≤ave-νdn≤38、38<ave-νdp≤60。 (特征3)构成正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 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之差dif-ave-N,为0.04≤dif-ave-N≤1。 (特征4)构成正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 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之差dif-ave-νd,为0≤dif-ave-N≤16。\n特征1、2,相当于在实施形态5所示的折射光学透镜48(珀兹伐 和补偿透镜)中将正透镜48A的折射率提高、而将负透镜48B的折射 率减小。此外,在消色差等用途中,一般也采用阿贝数为70~90的材 料,但从特征2可以看出,阿贝数的值在60以下。\n以上,是通过使用计算机的光路跟踪的数值计算导出的数值实施 例的结果。\n另外,在本发明中,将微型反射镜器件14配置在偏离投影光学系 统的共用光轴以外的位置,并使光倾斜地入射到光学系统,所以必须 注意防止光线的一部分被透镜框等遮挡从而不使有效光束减少。在本 实施形态8中,为了不使光被遮挡,采用了图28所示的结构。\n即,在图28的结构中,使从与微型反射镜器件14最近的透镜到 微型反射镜器件14(发送装置光出射面)的距离即后侧焦距(Back focal length,简称为BFL)与从微型反射镜器件14到反向光学系统62的入 射光瞳位置的距离一致。按照这种结构,能使光的遮挡为最小限度, 因而可以提高对屏幕的照明效率。以下对其原因进行说明。\n由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小反射镜分别反射后的主光线,会聚到入 射光瞳位置。由于从各小反射镜反射的光的发散角度保持一定,所以 如图42(a)所示当入射光瞳位置与BFL一致时,光线大部分会聚在BFL 的位置,因此可以使配置在BFL位置的折射光学透镜66的尺寸(直径) 为最小值。另外,这时,将来自图中未示出的照明光源系统的光传播 到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折射光学透镜65,不会遮挡从微型反射镜器件 14射向折射光学透镜66的光。\n与此不同,例如,如图42(b)所示,折射光学透镜65、66、微 型反射镜器件14的尺寸和配置保持不变,而当使入射光瞳位置偏离BFL 时,来自各小反射镜的主光线将会聚到偏离后的入射光瞳位置,而且 光的发散角度保持一定,所以,与图42(a)相比,BFL位置的光线的 发散程度大,因而接收该光线的透镜直径增大。此外,从微型反射镜 器件14入射到折射光学透镜66的光将受到折射光学透镜65的遮挡。 这种情况将导致有效光束的减少,因而使照明效率恶化。\n根据如上所述的原因,应使从微型反射镜器件14到入射光瞳位置 的距离与BFL相等,按照这种结构,既可使折射光学透镜的尺寸(直 径)为最小值,又可以减小光的遮挡,从而可以提高照明效率。当然, 这里给出的使遮挡为最小限度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形态。 此外,在数值实施例4A、4B中,为入射光瞳位置与BFL大致一致的状 态,但如果完全一致,则能取得最佳的效果。\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8,由于备有由正透镜组及负透镜组构 成的反向光学系统62、对光的出射角度进行微调的折射光学透镜63、 校正畸变象差的非球面凸面镜64,所以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 面弯曲并可以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8,由正透镜组62A(62D)、正透镜组62B (62E)、负透镜组62C(62F)构成反向光学系统62,所以能取得可以 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 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8,由正透镜组62G、负透镜组62H构成 反向光学系统62,所以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 具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8,由于负透镜的折射率平均值在1.45~ 1.722范围内而正透镜的折射率平均值在1.722~1.9范围内,所以能 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 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8,由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 平均值在25~38范围内而构成正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在 38~60范围内,所以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 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8,由构成正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 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平均值之差在0.04~1范围内 的透镜玻璃材料构成折射光学透镜,所以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 像面弯曲并可以更具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8,由构成正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 均值与构成负透镜的玻璃材料的阿贝数平均值之差在0~16范围内的 透镜玻璃材料构成折射光学透镜,所以能取得可以抑制畸变象差和像 面弯曲并可以更具体地构成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8,由于使从与微型反射镜器件14最近 的透镜到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BFL与从微型反射镜器件14到反向光 学系统62的入射光瞳位置的距离一致,所以能取得既可使折射光学透 镜的尺寸(直径)为最小值、又可以使光的遮挡为最小限度从而可以 提高照明效率的效果。\n实施形态9\n在本实施形态9中,说明在从微型反射镜器件到反射镜之间的边 缘光线(marginal ray)低的部位配置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以满足 珀兹伐条件的方法。\n图4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43 (a)、(b)分别为总体图、放大图。照明光源部、微型反射镜器件、 屏幕等在图中省略。在图43中,67、68分别为折射光学透镜,69是 具有正珀兹伐和作用分量的凸面镜,70是折射光学透镜67、68共有的 光轴,71是从图中未示出的微型反射镜器件传播到凸面镜69的边缘光 线,72是配置在边缘光线71低的部位的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n如实施形态5中所述,由于凸面镜69具有正珀兹伐和作用分量, 所以由折射光学透镜67、68、凸面镜69构成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总体的 珀兹伐和易于趋向于正值,因而将产生像面弯曲。因此,如通过追加 一个具有绝对值大的负放大率的负透镜72而提供负的珀兹伐和作用分 量并使光学系统的总体珀兹伐和趋于0,则可以减小像面弯曲。\n当配置该负透镜72时,将边缘光线71低的部位选择为负透镜72 的配置部位,是本实施形态9的要点。就是说,在本实施形态9中, 将负透镜72配置在从图中未示出的微型反射镜器件到凸面镜69之间 的边缘光线71低的部位。在边缘光线71低的部位,光集中在光轴70 的周围。\n按照这种结构,由于可以使光集中在负透镜72的中心周围的微小 部分透过,所以几乎可以将负透镜72对光的透镜效应忽略。因此,无 需考虑负透镜72对以折射光学透镜67、68、凸面镜69为基础的光路 设计的影响,而且可以抵消投影光学系统的正珀兹伐和作用分量。由 于不需要考虑对光路的影响而只须通过对负放大率的绝对值及玻璃材 料的折射率的考虑以满足珀兹伐条件,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减小像面弯 曲。\n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在实施形态8的反向光学系统62中设置负透 镜72,另外,由于微型反射镜器件的反射面(在液晶等透射型光空间 调制元件的情况下为出射面)相当于边缘光线71低的部位,所以也可 以在靠近反射面(出射面)的部位备有聚光透镜(平场透镜)用作负 透镜72。\n特别是,负透镜72的结构,不限定于1个透镜,也可以备有由多 个透镜构成的负透镜72。\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9,由于将具有负放大率的负透镜72 配置在边缘光线71低的部位,所以无需考虑负透镜72对透射光的透 镜效应并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提供与投影光学系统的正珀兹伐和作用分 量抵消的负珀兹伐和作用分量而满足珀兹伐条件,因而能取得可以构 成使像面弯曲减小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实施形态10\n在实施形态7中,为了将图象显示装置的厚度及屏幕下部高度都 减小到最低限度,在折射光学透镜58与凸面镜60之间插入光路折曲 反射镜59,以使光路在包含光轴61的水平面内折曲。在本实施形态10 中,说明实施形态7中示出的光路折曲反射镜59和折射光学透镜58 相对于凸面镜60的配置条件。\n图44是用于说明光路折曲反射镜的配置条件的图,图44(a)、(b) 分别为侧视图、俯视图,图44(c)为凸面镜60的正视图。对与图25 相同或相当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在图44中,73是折射光学透镜58 的光轴,58z是假定将光路折曲反射镜59去掉而使凸面镜60的光轴61 与光轴73一致时的折射光学透镜58。\n光轴61与光轴73在水平面内以折曲角度θ相互交叉。光轴73, 如图44(b)所示从与光轴61一致的状态在水平面内转动180-θ度。 P、Q分别为包含光轴73的水平面与折射光学透镜58的相交线上的2 个点,并假定与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射向凸面镜60的光路最靠近的 点为P,假定与设有平面镜22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平面镜设置面最靠近 的点为Q。\n另外,从设有凸面镜60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凸面镜设置面(反射部 设置面)到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位置(光轴61与光轴73的交点)的 距离为b,如将在包含光轴61的水平面与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相交线 上的点中与凸面镜设置面最靠近的点称作最近点、将离凸面镜设置面 最远的点称作最远点,则从最近点到凸面镜设置面的距离为a,从最远 点到凸面镜设置面的距离为c。距离c为从凸面镜设置面到光路折曲反 射镜59的最长距离。\n进一步,设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最高点到光轴61的高度为m、 从点Q到凸面镜设置面的距离为g、从折射光学透镜58z的出射光瞳位 置到凸面镜设置面的距离为f。距离g为从凸面镜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透 镜58的最长距离。因此,从折射光学透镜58z的出射光瞳位置到光路 折曲反射镜59的位置的距离与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位置到凸面镜 设置面的水平方向的距离的合计距离也等于f。\n从图44(a)可以看出,为使从屏幕18的最下端到光轴61的距离 即屏幕下部高度为最小值,一种有利的方式是使射向屏幕18的最下端 的凸面镜60的反射光线75尽可能从与光轴61接近的低的位置通过。 而从另一方面看,如使光路从过低的位置通过,则光路将受到光路折 曲反射镜59的遮挡而使屏幕18上出现阴影,因而将产生不能进行显 示的部分,从而不能供实际使用。因此,必须确定光路折曲反射镜59 的尺寸和位置,以防止射向屏幕18的最下端的凸面镜60的反射光线 被光路折曲反射镜59遮挡。\n关于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位置,为使凸面镜60的反射光线沿尽 可能低的光路通过,应尽量增大距离a距离。另一方面,由于在图象 显示装置的厚度上存在着根据薄型化的规格决定的极限值,所以必须 将距离c限制在该厚度极限值以下。\n当在上述条件下使光路折曲时,如距离f过短,则折射光学透镜58 的包含点P的部分将遮挡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到凸面镜60的光线。 或者,当设定为使折射光学透镜58的包含点P的部分不遮挡从光路折 曲反射镜59到凸面镜60的光线时,将使距离a缩短到小于必要的值。 另一方面,如距离f过长,则根据凸面镜60的光接收面及光路折曲反 射镜59的位置条件将使折射光学透镜58的位置与光路折曲反射镜59 的距离超过必要的值,因此必须使光路折曲反射镜59增大,因而必须 使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高度m的值增加,这将会遮挡从凸面镜60射 向屏幕18的最下端的反射光线75。因此,距离f存在着最佳值。\n关于折曲角度θ,从图44(b)可以看出,如将折曲角度θ设定得 过大,则将使距离g或距离c超过厚度的极限值,同时使距离a缩短, 因而将使从凸面镜60射向屏幕18的最下端的反射光线的高度提高。\n相反,如使折曲角度θ减小,则距离g或距离c也减小,所以折 射光学透镜58或光路折曲反射镜59从厚度的观点看是有利的。但是, 如使折曲角度θ过小,由于使折射光学透镜58的包含点P的部分进入 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到凸面镜60的光路并使光受到遮挡,因而将产 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部分。因此,折曲角度θ也存在着最佳值。\n根据上述的情况,应将折曲角度θ决定为使点P在不遮挡光的范 围内尽可能接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到凸面镜60的光路。\n另外,在决定了折曲角度θ后,由于距离g或距离c限制着此时 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厚度,所以将距离f设定为使这两个距离中的较长 的一方为厚度极限值。特别是,如将距离g和距离c设定为相等的值, 则可以将屏幕下部高度减小到最低值。\n另外,折曲角度θ,有时可以根据图象显示装置的其他条件预先 决定,但也可以按与上述情况相同的方式考虑。\n将上述的结果概括为以下的1~3。通过使距离f及折曲角度θ为 如下的1~3所述的最佳值,能取得可以满足厚度极限值的限制并可以 减小屏幕下部高度而不会产生不能投影图象的阴影的效果。\n1.当由光路折曲反射镜59使光路折曲时,将折曲角度θ设定为 使折射光学透镜58的点P在不遮挡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到凸面镜60 的光路的范围内尽可能接近上述光路。\n2.当根据图象显示装置的其他条件预先决定着折曲角度θ时,将 距离f设定为使折射光学透镜58的点P在不遮挡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 到凸面镜60的光路的范围内尽可能接近上述光路并使距离g或距离c 为厚度极限值。\n3.为将屏幕下部高度减小到最低值,将折曲角度θ设定为使折射 光学透镜58的点P在不遮挡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到凸面镜60的光路 的范围内尽可能接近上述光路,同时将距离f设定为使距离c和距离g 相等、且使距离c及距离g为厚度极限值。\n当通过将包含了光线不通过的点P的透镜部分(非透过部分)从 折射光学透镜58去掉而使点P接近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到凸面镜60 的光路时,与不去掉该部分时相比,可以使折射光学透镜58更加接近 从光路折曲反射镜59到凸面镜60的光路。\n另外,例如从图3和图6可以看出,并不是将凸面镜的反射面全 部用于将光投影到屏幕,而是仅用凸面镜的一半以下的反射面进行投 影。因此,例如,如采用像图44(c)的凸面镜60那样的将具有不向 屏幕投影光的无用反射面的部分(非反射部分)除去的结构,则可以 构成将无用部分除去的小的凸面镜,因而能取得削减图象显示装置的 成本并可以有效地利用图象显示装置内部的构成空间的效果,进一步, 还可以对旋转成型的1个凸面镜进行二等分分割并将二等分后的各凸 面镜应用于2台图象显示装置,因而能取得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制造工 序简化的效果。\n在本发明中,为了校正畸变象差而进行光路跟踪,并在决定了折 射光学透镜58、光路折曲反射镜59、凸面镜61等各构成要素的形状 后对其进行配置,所以必须保持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并精确地形成光 路。为此,设置如图45(a)、(b)((a)为俯视图,(b)为斜视图)所 示的保持机构74,从而将折射光学透镜58、光路折曲反射镜59、凸面 镜60保持为一个整体。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固定 并能以高的精度形成构成要素之间的光路,因而即使从光学系统的外 部施加的应力及各种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发生变化,也很难改 变折射光学透镜58、光路折曲反射镜59、凸面镜60的相互位置关系, 所以能取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的效果。当然,在没 有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保持机构仅保持折射光学透 镜58和凸面镜60。\n另外,也可以不用如实施形态7中所述的在折射光学透镜58与凸 面镜60之间配置光路折曲反射镜59的结构,而是通过在构成折射光 学透镜58的第1透镜装置与第2透镜装置之间设置光路折曲反射镜使 光路折曲,并减小图象显示装置的厚度。图46是表示此时的图象显示 装置的结构的图。对与图44相同或相当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来自 图中未示出的微型反射镜器件的光,透过折射光学透镜58的第1透镜 装置,在由光路折曲反射镜59反射后,透过折射光学透镜58的第2 透镜装置并传播到凸面镜60。\n在这种情况下,距离g为从凸面镜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透镜的最长 距离。此外,为使从屏幕18的最下端到光轴61的距离即屏幕下部高 度为最小值,最好使折射光学透镜58尽量远离凸面镜60,以便设定为 应使射向屏幕18的最下端的凸面镜60的反射光线75尽可能从与光轴 61接近的低的位置通过。特别是,当反射光线75从比折射光学透镜58 的出射面的最高部R低的位置通过时,光路将被折射光学透镜58遮挡。 因此,应配置成在距离g不超过厚度的范围内使从凸面镜设置部到折 射光学透镜58的最短距离a尽可能长。根据以上的条件,在图46的 情况下,从凸面镜设置面到折射光学透镜58的出射光瞳的距离f也存 在着最佳值。\n另外,光路的折曲角度θ,与在透镜和凸面镜之间使用光路折曲 反射镜时一样,从薄型化的观点来看,应设定为尽可能小的值。但是。 如折曲角度θ过小,则从光路折曲反射镜到第2透镜装置的光路将被 遮挡。因此,可以看出,在图46的情况下,也存在着折曲角度θ的最 佳值。\n此外,在实施形态7、10中,也可以代替光路折曲反射镜而将棱 镜用作光路折曲装置,并能取得同样的效果。\n实施形态11\n在本实施形态11中,说明通过将从微型反射镜器件到反射镜之间 的折射光学透镜的入射光侧及出射光侧的透镜直径构成为比透镜中央 部小而构成满足珀兹伐条件并有利于折曲条件的光学系统的方法。\n图4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1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照 明光源部、屏幕等在图中省略。在图47中,14是微型反射镜器件,76 是折射光学透镜(折射光学部),77是具有正珀兹伐和作用分量的凸面 镜,78是折射光学透镜76和凸面镜77共有的光轴,79是从微型反射 镜器件14向凸面镜77传播的光的边缘光线。\n在折射光学透镜76中,80是配置在边缘光线79高的部位的具有 正放大率的正透镜,81和82分别为正透镜80的入射侧透镜组和出射 侧透镜组,来自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依次透过入射侧透镜组81、 正透镜80、出射侧透镜组82后射向凸面镜77。\n如实施形态5中所述,由于凸面镜77具有正珀兹伐和作用分量, 所以投影光学系统的总体的珀兹伐和易于趋向于正值,因而将产生像 面弯曲。因此,如使构成折射光学透镜76的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80 的放大率尽可能减小,则可以抑制珀兹伐和的增加。\n将正透镜80配置在边缘光线79高的部位,是本实施形态11的要 点。就是说,当考虑到珀兹伐条件而减小正透镜80的放大率时,正透 镜80的透镜作用效果也与之相应地减小,但如将从光轴看去时扩展开 的边缘光线高的部位选择为小放大率的正透镜80的配置部位,则在正 透镜80的入射面、出射面的各微小面积与透过这些面积的各光线之间 很容易建立相互对应的关系。因此,能够更精密地设计与透射光对应 的正透镜80的入射面、出射面的形状,并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小放大率 的正透镜80的透镜作用。\n在这种与将负透镜72配置在边缘光线71低的部位而几乎可以将 透镜作用效果忽略的实施形态9相反的构思中,通过将具有正的小放 大率的正透镜80配置在边缘光线79高的部位,可以抑制珀兹伐和的 增加而不影响正透镜80的透镜作用。\n用图47进行具体的说明。在图47中,折射光学透镜76的中央部 的正透镜80,是本实施形态11的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设置在边缘 光线79高的部位。通过设置正透镜80的入射侧透镜组81及出射侧透 镜组82,形成将正透镜80处的边缘光线79抬高的结构。\n<数值实施例11A>\n图48是表示本实施形态11的数值实施例11A的图。图48的各参 数为,f=-0.74mm(波长546.1nm时的焦距)、NA=0.17(微型反射镜器 件侧的数值孔径)、Yob=14.2mm(微型反射镜器件侧物体高度)、M=86.3 ×(投影倍率)。图48中的非球面形状的定义与数值实施例6A所述相 同。\n当检验该数值计算的结果时,如设入射到折射光学透镜76的光的 边缘光线79的高度为hi、通过折射光学透镜76的中央部的正透镜80 的光的边缘光线79的最大高度为hm、从折射光学透镜76射出的光的 边缘光线79的高度为ho,则该hi、hm、ho具有满足1.05hi<hm<3hi 及0.3hi<ho<hi的关系。就是说,由于0.3hi<ho<hi<hm/1.05 <3/1.05·hi,所以在满足以上2个不等式的hi、hm、ho中,ho最 小。\n另外,图47所示的结构,通过减小出射部分的透镜直径,不仅可 以满足上述的珀兹伐条件,而且还可以如实施形态7所述在不遮挡从 光路折曲装置到反射部的光路的范围内使折射光学部比透镜直径大时 更接近光路,所以在光路折曲装置的插入范围上也可以提供余量。此 外,正透镜80,如后文将要说明的数值实施例14A的图55所示,也可 以由多个透镜构成。\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1,将具有正放大率的正透镜80配置 在从微型反射镜器件14到凸面镜77之间的边缘光线79高的部位,并 将正透镜80的放大率减小以抑制光学系统的珀兹伐和的增加,所以, 能有效地利用正透镜80的透镜作用,并可以抑制投影光学系统的正珀 兹伐和作用分量,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使像面弯曲减小了的图象显示 装置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11,由于使入射到折射光学透镜76的光的 边缘光线79的高度hi、通过折射光学透镜76的中央部的正透镜80的 光的边缘光线79的最大高度hm、从折射光学透镜76射出的光的边缘 光线79的高度ho满足1.05hi<hm<3hi及0.3hi<ho<hi,所以 可以抑制投影光学系统的正珀兹伐和作用分量,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 使像面弯曲减小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1,如满足1.05hi<hm<3hi及0.3hi <ho<hi的关系,则可以减小折射光学透镜76的出射部分的透镜直径, 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在光路折曲反射镜的插入范围上具有余量的图象 显示装置的效果。\n实施形态12\n在实施形态4中,将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有效显示面偏心地配置 成偏离到奇次非球面的光轴之外,并通过使反射/透射避开奇次非球面 的中心部(光轴上的点)而将投影光束(光图象信号)引导到屏幕18 上。由于不使用靠近光轴的区域,所以可以使用奇次非球面,并由此 而可以增加非球面凸面镜的自由度,从而提高成像性能,但在本实施 形态12中说明通过采用使周边部的光轴方向成像位置偏离光轴中心的 光轴方向成像位置的结构而提供光学系统的自由度并使成像性能提高 的例。\n图49是表示一般光学系统的成像关系的图。在图49中,14是相 对于光轴偏心地配置的微型反射镜器件,83是折射光学透镜(折射光 学部),84是凸面镜(投影光学装置),85是包含光轴中心的成像位置 并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即成像面,86A和86B是光轴外的成像面85上的 成像位置。\n在图49的光学系统中,设计成当以光轴中心成像位置为基准取与 光轴垂直的平面并将其作为成像面85时使轴外的成像位置86A和86B 也存在于成像面85上。但是,在广角光学系统中很难使成像位置都在 同一平面内,而且成像位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因而像面将发生 弯曲。作为对策,给出了实施形态5、实施形态9、实施形态11等所 述的满足珀兹伐条件的光学系统条件,并说明了减小像面弯曲的方法。\n另一方面,在本实施形态12中,由于不使用光轴中心,所以即使 该部分的成像位置与实际使用的轴外成像位置不同也无关紧要。图50 是表示像面发生了弯曲的光学系统的例的图,在该图中,87是折射光 学透镜,88是凸面镜,89是弯曲了的像面,90A和90B是轴外成像位 置。\n应注意到,如图50所示,允许产生由曲线状的像面89显示出的 像面弯曲,是本实施形态12的要点。在该条件下,可以形成不符合珀 兹伐条件的透镜结构,因而使构成折射光学透镜87的光学材料的折射 率及分散特性的限制条件得到缓和,所以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由此 可以看出,很容易获得更高的成像性能。\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2,由于使光轴中心的成像位置与光 轴周边的成像位置不在同一平面,所以增加了折射光学透镜87在设计 上的自由度,因而能取得可以构成具有优良成像性能的图象显示装置 的效果。\n实施形态13\n在本实施形态13中,说明除实施形态5中所示的减小像面弯曲的 方法以外的使像面弯曲进一步减小的方法。\n如上述数值实施例中所示的凸面镜的形状,其周边部很容易变成 翘起的形状。当观察该凸面镜的局部的曲率时,虽然光轴中心部分的 凸面镜曲率是凸的,但翘起部分的凸面镜曲率则是凹的。在凸曲率的 反射镜上光是发散的,而在凹曲率的反射镜上则使光会聚,所以,为 了在屏幕上成像,入射到凸面镜的从折射光学部射出的光,在光轴中 心必须是会聚光,而在周边部必须是发散光。\n如考虑到在光轴中心产生会聚光的透镜在周边部也产生会聚光, 则很容易想到设计符合上述条件的透镜非常困难。换句话说,当使用 一般的折射光学透镜时,必将产生很大的像面弯曲。因此,如能抑制 凸面镜周边部翘起的影响,则在抑制像面弯曲上是非常有效的。在本 实施形态13中,通过使折射光学部的射出光瞳具有光瞳象差,可以抑 制该凸面镜的翘起的影响。以下,说明其原理。\n图5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3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在 图51中,91是折射光学透镜(折射光学部),92是周边部翘起的凸面 镜,93是周边部的翘起被改善后的凸面镜,94是折射光学透镜91和 凸面镜92、93共有的光轴,95是靠近光轴的出射光,96是周边部的 出射光,97是折射光学透镜91的对靠近光轴的出射光95的射出光瞳, 98是折射光学透镜91的对周边部的出射光96的射出光瞳,99是从射 出光瞳97出射时的周边部的出射光。\n从折射光学透镜91射出的光,像图51中的靠近光轴94通过的出 射光95和周边部的出射光96那样,一般都要从射出光瞳97出射。这 里,从图51的出射光96、凸面镜92及凸面镜93的关系可以看出,在 由凸面镜92反射出射光96并对畸变象差进行了校正的状态下,射出 光瞳可以是符号97的位置,但在如凸面镜93所示满足了无翘起的形 状且出射光96由凸面镜93反射并对畸变象差进行了校正的状态下, 只需像射出光瞳98那样将光轴94的中心附近的射出光瞳97与周边部 出射光的射出光瞳98如图51所示有意地错开即可。\n如上所述,通过调整射向凸面镜93的光的入射位置和入射角,可 以像凸面镜93那样抑制端部的翘起,因而能取得可以抑制像面弯曲的 效果。此外,这一特征,是在上述所有数值实施例中已被确认的特征。\n实施形态14\n在本实施形态14中,说明在投影光学部中容许光轴中心附近的畸 变象差从而使成像性能提高的方法。\n图5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4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在 图52中,100是屏幕,101是图中未示出的投影光学系统与屏幕100 共有的光轴,102表示以光轴101为中心的圆仅与屏幕100的底边相交 的最大范围。\n在光学系统中,畸变象差的制约是限定成像性能的最主要原因, 如能消除这种制约则可以提高成像性能。但是,当产生畸变象差时, 屏幕周边的图象将显示出相对于屏幕边框倾斜的畸变,或产生图象比 屏幕边框过大或过小的不正常显示。为了尽量减少这些不正常显示, 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小受畸变象差影响的部分。\n如图52中的屏幕100上的范围102所示,当以光轴101为中心画 出一个圆时,在与屏幕100的底边相交但与另一边不相交的范围内, 使投影光学部产生的畸变象差的绝对值大,而在该圆外的区域上将畸 变象差抑制得很小,即可将畸变象差的影响只限定在屏幕100的底边, 其他3边可以形成精确的矩形形状。\n另外,在光学系统中产生的畸变象差,定义为畸变与离光轴的距 离的比值。就是说,即使畸变象差的值相同,但离光轴距离越近实际 的畸变量越小。此外,从视觉的观点来看,图象的畸变在画面内部的 映像上很难感觉出来,但如在画面的最外周部因畸变而使本来为直线 的画面边界部变成曲线时则可以很容易地辨别。按照本发明,在靠近 光轴的一边产生畸变并使该边失去直线性,但因从光轴到该边的距离 短,所以对其他边的相对的畸变量减少,因而能取得很难使边界部变 为曲线的效果。进一步,如光轴在该边上,则与外部的边界部将不会 失去直线性。\n当该特征应用于将显示器组合的多重结构中时,尤为有效。图53 是表示按多重结构使用时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图。在图53中,100A~100F 是屏幕,101A~101F是各图象显示装置的图中未示出的投影光学部与 屏幕100A~100F共有的光轴,102A~102F表示以光轴101A~101F为 中心的圆只与屏幕100A~100F的底边相交的最大范围。\n如图53所示,即使构成纵向2面、横向多面的多重显示器时,如 抑制除底边以外的部分的畸变象差,则在画面的连接部分上几乎不产 生图象的重叠及图象的间隙。\n以上结构是通过数值计算导出的结果。具体的数值结算结果,在 数值实施例14A中给出。\n<数值实施例14A>\n图54、图55分别为表示数值实施例14A的数值数据、结构的图。 图54的各参数为,f=3.31mm(波长546.1nm时的焦距)、NA=0.17(微 型反射镜器件侧的数值孔径)、Yob=14.65mm(微型反射镜器件侧物体 高度)、M=86.96×(投影倍率)。\n该数值实施例14A的畸变象差的数值计算结果示于图56.作为与 容许畸变象差的设计的对比,在图57中示出数值实施例4A的畸变象 差。从图57可以看出,数值实施倒4A的畸变象差大约在0.1%以下, 与此不同,从图56所示可以看出,数值实施例14A的畸变象差,在表 示离光轴的距离的图象高度小的范围内容许最大约为2%的畸变象差。\n另外,在进行了容许畸变象差的设计后的光学系统中产生的畸变 象差,可以通过使应用于光路折曲等的镜面形状变形而进行校正。就 是说,为校正上述畸变象差,如使对来自投影光学系统17的光进行反 射并使光路折曲到屏幕18的平面镜22的形状变形,则可以校正整个 图象显示装置的畸变象差。\n实施形态15\n在本实施形态15中,对凸面镜进行两种设计。通过其中一种设计 可以提高对温度变化的环境特性,通过另一种设计可以使图象显示装 置组装工序中的定位调整容易进行。\n图5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5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58 (a)是图象显示装置的侧视图,照明光源系统及屏幕等在图中省略。 而图58(b)、图58(c)分别为凸面镜的俯视图、正视图。在图58中, 分别设凸面镜具有的光轴的方向为z轴、在包含光轴的水平面上与z 轴正交的为x轴,与x轴及z轴正交的为y轴。\n在图58中,14是微型反射镜器件,103A、103B分别为各实施形 态中示出的折射光学透镜(折射光学部),104是具有本实施形态15的 特征的凸面镜,105是折射光学透镜103A、103B和凸面镜104共有的 光轴。凸面镜104,从以光轴105为中心的旋转对称形的凸面镜1040 去掉非反射部分104C后构成(参照图58(b)、(c)、实施形态10)。\n在凸面镜104上,104F是作为对来自折射光学透镜103A、103B 的光进行反射的凸面镜104的反射面的正面,104R是设在正面104F的 背后的凸面镜104的背面。\n在本发明中,为校正畸变象差而通过精密的光路跟踪对凸面镜104 的正面104F的非球面形状进行设计,所以,当因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 而使凸面镜104的每个部位产生程度不同的收缩或膨胀时,正面104F 的形状如发生微细的变化都会影响对畸变象差的校正。作为对该温度 变化的对策,使从正面104F到背面104R的厚度均匀,是对凸面镜104 进行的第1设计。\n图59是用于说明温度变化引起的凸面镜厚度方向的形状变化的 图,图59(a)表示收缩的凸面镜104,图59(b)表示膨胀的凸面镜 104。对与图58相同或相当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n由于用线膨胀系数均匀的材质制造凸面镜104,所以,通过使从正 面104F到背面104R的厚度均匀,可以使凸面镜104的厚度随温度变 化而发生的变化在各个部位完全相等。因此,通过光路跟踪设计和形 成了表面形状后的正面104F(虚线)、背面104R(虚线)的各个部位, 以与光轴105平行的方式收缩、膨胀并变成正面104F’(实线)、背面 104R’(实线)。由于凸面镜104的厚度变化在各部位都相等,因而正 面104F’保持着正面104F的形状,从而可以抑制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 正面104F的形状变化。\n对凸面镜104进行的另一种设计的要点,是在正面104F的光轴105 附近形成低反射面104L及高反射面104H(图58)。低反射面104L的 反射率,设定为低于高反射面104H的反射率。\n在使微型反射镜器件14相对于光轴105偏心地配置的本发明的图 象显示装置的凸面镜104上,使正面104F的光轴105附近(非投影正 面)不用于对屏幕或平面镜的光的反射,所以在正面104F的光轴105 附近设置低反射面104L、高反射面104H。\n正面104F的光轴105的附近区域,在包含光轴105的与x轴正交 的图58(a)的断面图中,相当于比通过折射光学透镜103B~凸面镜104 之间的最靠近光轴105的光路的光线106在正面104F上的反射点106P 低的部分。\n低反射面104L、高反射面104H不是非球面形状,而都是在以光轴 105为中心的圆形(半圆)形状与光轴105正交的小平面上形成。如设 从正面104F与光轴105的交点到反射点106P的距离为R,则按照分别 以小于R的值rL、rH为低反射面104L、高反射面104H的半径、以光 轴105为中心的同心圆(半圆)分别形成低反射面104L、高反射面104H。 由于设定为rL>rH,所以使高反射面104H存在于低反射面104L的内 部,因而高反射面104H比低反射面104L更靠近光轴105。\n图60是表示采用了凸面镜104的定位调整方法的图。与图58相 同的符号为相同的结构。\n在图60中,107是输出直线传播性强的激光(直线传播光)的激 光器,108是使来自激光器107的激光只沿一个方向通过从而防止激光 返回激光器107的隔离器,109是设在隔离器108与凸面镜104之间的 半透半反镜,110是检测来自半透半反镜109的激光的光强的检测器。 此外,标以符号111、112的箭头分别为定位调整时的行进路、返回路 的激光,标以符号113的2点锁线是由激光111、112形成的虚拟光轴。\n首先,第1步,按照图60(a)的结构设定与凸面镜104对应的虚 拟光轴113。从激光器107以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式射出的激光,通过隔 离器108、半透半反镜109后射向凸面镜104。这时,用操纵装置等对 与x轴方向的平移调整Mx、围绕x轴的转动调整Rx、y轴方向的平移 调整My、围绕y轴的转动调整Ry有关的凸面镜104的姿态进行微调, 以便由高反射面104H将激光111反射到半透半反镜109,并使由检测 器110检测的由半透半反镜109反射的激光112的光强为最大。\n检测到最大光强的状态,正是将凸面镜104调整到最希望的姿态 的时刻,就是说,此时从半透半反镜109至凸面镜104的行进路的激 光111与从凸面镜104至半透半反镜109的返回路的激光112完全一 致。当使具有高反射率的平面镜的高反射面104H与激光111正交时, 因激光具有很强的直线传播性,所以使激光111、112完全一致,从而 可以形成虚拟光轴113。\n当凸面镜104的姿态有较大偏差时,凸面镜104反射的激光112 由半透半反镜109反射后不会入射到检测器110,所以检测器110检测 不到光强。此外,即使凸面镜104的姿态接近于最希望的姿态,但如 存在光轴偏差,将由平面镜的低反射面104L将激光111反射到半透半 反镜109。由于低反射面104L的反射率低,所以由检测器110检测出 的由半透半反镜109反射的激光112的光强低,因此可以检测到光轴 偏差。从这种方法可知,高反射面104H的半径rH的值可以根据光轴 偏差的容许范围确定。\n另外,由4个光接收元件110A、110B、110C、110D将检测器110 的光接收面划分为「田字形」(2行2列矩阵,图60(c)),通过对各 光接收元件110A~110D的输出信号进行差动运算,能以高的精度检测 和调整凸面镜104的倾斜度Rx、Ry。\n进一步,根据分成4个的光接收元件110A~110D的输出的加法运 算,既可以求得入射到光接收元件的总光强,又能检测光轴偏差Mx、My。 因此,按照这种结构,可以进行Mx、My、Rx、Ry的综合调整。\n按照上述方式,可以一面监视由检测器110检测的激光112,一面 对凸面镜104的姿态进行微调,从而可以由激光111、112形成虚拟光 轴113。\n接着,按照图60(b)的结构对折射光学透镜103A、103B进行定 位调整。在形成图60(a)的虚拟光轴113的结构中插入折射光学透镜 103A、103B。在这种情况下,当折射光学透镜103A、103B的姿态调整 到希望的状态时,也是使激光111、112通过折射光学透镜103A、103B 的中心。\n就是说,当激光111、112正交地通过折射光学透镜103A、103B 的中心时,由于折射光学透镜103A、103B对激光112不产生透镜作用, 所以可以由检测器110测得最大光强。这种希望的状态,对应于折射 光学透镜103A、103B的光轴与虚拟光轴113一致时的状态。\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5,由于备有使从正面104F到背面104R 的厚度均等的凸面镜104,所以可以抑制温度变化引起的正面104F的 形状变化,因而能取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的环境特性提高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15,由于在凸面镜104上备有在正面104F 的光轴105附近形成的低反射面104L及比低反射面104L更靠近正面 104F的光轴105且其大小根据光轴偏差的容许范围确定的高反射面 104H,所以通过对由检测器110检测出的光强进行监视和运算处理, 可以形成虚拟光轴113,因而能取得在图象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中很容 易进行凸面镜104、折射光学透镜103A、103B的定位调整的效果。\n实施形态16\n图61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6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照 明光源系统、平面镜和屏幕等在图中省略。\n在图61中,14是微型反射镜器件(发送装置),114是用于保护 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反射面(出射面)的玻璃盖片(发送装置),115 是用于补偿玻璃盖片114的厚度变化的补偿玻璃(发送装置),76和77 分别为各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折射光学透镜(折射光学部)及凸面镜(反 射部),78是折射光学透镜76、凸面镜77的光轴。\n在微型反射镜器件14上,安装着用于保护由多个小反射镜构成的 反射面的玻璃盖片114。来自由发光体、抛物面反射镜及聚光透镜等构 成的图中未示出的照明光源系统的光,通过玻璃盖片114入射到反射 面。而由反射面进行了强度调制的光,在通过玻璃盖片114后射向折 射光学透镜76、凸面镜77。\n可是,玻璃盖片114的厚度不总是限定为一定的基准值,而是在 容许的最大厚度尺寸和最小厚度尺寸之差、即所谓的公差范围内制造。 因此,玻璃盖片114的厚度一般都会产生个体差。此外,也应考虑到 厚度的基准值将来要进行规格变更的情况。由于在图象显示装置中使 用的光肯定要通过玻璃盖片114,所以因厚度的个体差或基准值的变更 所引起的厚度变化将对通过玻璃盖片114的光产生影响,因而整个光 学系统的光路设计将受到玻璃盖片114的厚度的个体差的支配。\n在本实施形态16中,为补偿玻璃盖片114的厚度变化,在图中未 示出的照明光源系统或折射光学透镜76与玻璃盖片114之间设置补偿 玻璃115。\n用图62说明用补偿玻璃115补偿玻璃盖片114的厚度的个体差的 方法。\n图62是表示玻璃盖片114的厚度与补偿玻璃115的厚度之间的关 系的图。这里,为简化说明,设玻璃盖片114的折射率n1与补偿玻璃 115的折射率n2相等(设n1=n2=n),但如后文所述,折射率n1、n2 也可以不同。\n*基准状态\n图62(a)表示玻璃盖片114的厚度t1为基准值的情况。这时, 使入射到安装了玻璃盖片114的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和由其反射的 光都通过厚度t2=T2的补偿玻璃115。因此,可以等效地使该光通过厚 度为t=T1+T2、折射率为n的玻璃介质。照明光源系统及折射光学透镜 76、凸面镜77等其他光学系统,可以在假定存在着厚度t=T1+T2、折 射率n的玻璃介质的条件下进行设计。\n*补偿例1\n图62(b)表示从基准值T1偏离个体差ΔT(ΔT包括正负号)后 玻璃盖片114的厚度t1变为T1+ΔT的情况。这时,使入射到安装了 玻璃盖片114的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和由其反射的光都通过厚度 t2=T2-ΔT的补偿玻璃115。\n即,玻璃盖片114的厚度t1=T1+ΔT与补偿玻璃115的厚度t2=T1- ΔT的合计值,仍为与上述基准状态相同的厚度t=T1+T2,所以仍可以 等效地使入射到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和由其反射的光通过厚度为 t=T1+T2、折射率为n的玻璃介质。因此,尽管因玻璃盖片114的厚度 t1的个体差产生了偏差ΔT,但由于通过变更补偿玻璃115的厚度t2 而将该偏差ΔT抵消,所以仍可以利用基准状态的光学系统而无需进行 设计变更。\n*补偿例2\n图62(c)表示将玻璃盖片114的厚度t1按规格从基准值T1变更 为基准值T3的情况。这时,可以将T3-T1看作补偿例1的ΔT,并使 入射到安装了玻璃盖片114的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光和由其反射的光 都通过厚度t2=T2-(T3-T1)=T2-ΔT的补偿玻璃115。\n与补偿例1一样,玻璃盖片114的厚度t1=T1+(T3-T1)=T1+Δ T与补偿玻璃115的厚度t2=T2-(T3-T1)=T2-ΔT的合计值,仍为 与上述基准状态相同的厚度t=T1+T2,所以仍可以等效地使入射到微型 反射镜器件14的光和由其反射的光通过厚度为t=T1+T2、折射率为n 的玻璃介质。因此,尽管因对玻璃盖片114的厚度t1按规格从基准值 T1变更为基准值T3而产生了厚度偏差ΔT,但由于通过变更补偿玻璃 115的厚度t2而将该厚度偏差ΔT抵消,所以仍可以利用基准状态的 光学系统而无需进行设计变更。\n从以上的基准状态、补偿例1、2可以看出,在本实施形态16中, 随着从玻璃盖片114的具有厚度t1的基准值T1的增减变化(或厚度 偏差)ΔT,使补偿玻璃115的厚度t2的基准值T2产生相反的减增变 化(或厚度偏差)ΔT,从而使合计值t=T1+T2保持不变,所以可以看 作是在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反射面上安装了厚度t=T1+T2的玻璃介 质,因而仍可以利用原有的基准状态的光学系统,而不会受到厚度变 化(或厚度偏差)的影响。当然,不限于微型反射镜器件14,也可以 将本实施形态16应用于液晶等其他光空间调制元件。\n在上文中,讨论了玻璃盖片114与补偿玻璃115具有相等的折射 率n的情况,但更为一般的情况是使玻璃盖片114与补偿玻璃115分 别具有不同的折射率n1、n2,从而考虑在加入了折射率n1、n2的条 件下的光学厚度。\n就是说,假定玻璃盖片114的光学厚度为t1/n1、补偿玻璃115的 厚度为t2/n2,并通过选定补偿玻璃115的厚度t2、折射率n2,以满 足「t1/n1+t2/n2=恒定值」的条件。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补偿玻璃115 的厚度t1、折射率n1的变化。\n另外,如采用可以在用于保持折射光学透镜76(折射光学部)的 图中未示出的镜筒的入射侧(微型反射镜器件14侧)进行补偿玻璃115 的拆装的结构(补偿玻璃拆装机构),则可以根据玻璃盖片114的厚度 变更或厚度变化更换为具有适当的最佳厚度的补偿玻璃115。\n<数值实施例16A>\n这里也公开了采用补偿玻璃115时的数值计算结果。\n图63、图64分别为表示数值实施例16A的数值数据、结构的图。 与图41、图61相同的符号是相同或相当的结构要素。图63的各参数 为,f=3.39mm(波长546.1nm时的焦距)、NA=0.17(微型反射镜器件 侧的数值孔径)、Yob=14.65mm(微型反射镜器件侧物体高度)、M=86.96 ×(投影倍率)。由于将玻璃盖片114包括在补偿玻璃115内进行计算, 所以在图64中示出了合在一起的结构。\n在图63所示的数值数据中,将第2面的厚度4.5mm表示为玻璃盖 片114与补偿玻璃115之和。例如,这是假定玻璃盖片114的基准厚 度为3mm、补偿玻璃的厚度为1.5mm并进行了象差校正后的结果。\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6,在安装于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反 射面的玻璃盖片114与折射光学透镜76或照明光源系统之间,设置光 学厚度随着因制造上的公差或设计变更而增减的玻璃盖片114的光学 厚度变化而与该变化相反地减增的补偿玻璃115,并使入射到微型反射 镜器件14的光和由其反射的光都通过该补偿玻璃115,所以,能够抵 消玻璃盖片114的厚度变化,从而可以看作是由始终具有固定光学厚 度的玻璃介质保扩着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反射面,因而能取得无需进 行设计变更即可利用照明光源系统、折射光学透镜76及凸面镜77的 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16,由于备有可以在用于保持折射光学透 镜76(折射光学部)的图中未示出的镜筒的入射侧(微型反射镜器件 14侧)进行补偿玻璃115的拆装的结构,所以能取得可以根据玻璃盖 片114的厚度变更或厚度变化更换为具有适当的最佳厚度的补偿玻璃 115的效果。\n实施形态17\n图65是表示采用了实施形态1的平面镜22(图6)、实施形态7、 10的光路折曲反射镜59(图25等)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而 且是图象显示装置的透视斜视图。对与图6、图25相同或相当的结构 标以相同的符号。此外,在图中省略了包含照明光源系统的聚光光学 系统、微型反射镜器件、折射光学透镜等。\n在图65中,116是长方体形状的图象显示装置,117是图象显示 装置116的屏幕下部,118是图象显示装置116的水平底面,设有屏幕 18及凸面镜60的面和设有平面镜22的面与底面118正交。在图65中, 由包含光轴61并与底面118正交的平面将图象显示装置116分割为两 半。设屏幕18的法线方向为ξ轴、底面118的法线方向为ψ轴、与ξ、 ψ轴正交的方向为ζ轴。\n119是由凸面镜(反射部)60上的点P(第3点)反射后射向平面 镜22上的点Q(第2点)的光线,120是由平面镜22上的点Q反射后 射向屏幕(显示装置)18上的点R(第1点)的光线。点R存在于显 示在屏幕18上的方形图象的底边(与底面118平行且靠近底面118的 边)上,是离图象中心最远的点。此外,121、122分别为将光线119、 120从ψ轴方向投影到底面118上时的线段,点P’、Q’、R’(分别为 第1、2、3投影点)分别为将点P、Q、R从ψ轴方向投影到底面118 上时的点。\n这时,如将由点P、Q、R、P’、Q’、R’构成的空间(配置空间)S 抽出,则如图65(b)所示。在本实施形态17中,着眼于作为聚光光 学系统等的配置空间的空间S,并设法使屏幕下部117的高度不增加。 由于光线119、120是与点R对应的光线,所以在将聚光光学系统的构 成要素配置在空间S内时,如注意不使光线119、120受到遮挡,则也 不会遮挡其他所有光线。\n图6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7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66 (a)是从ξ轴方向看去时图象显示装置116的屏幕下端以下的部分的 正视图,图66(b)是从ψ轴方向看去时图象显示装置116的俯视图。 与图3、图6、图25、图65相同的符号为相同或相当的结构。另外, 图67(a)、(b)是分别表示与屏幕18正交的A-A’、B-B’平面的图 象显示装置116的断面的图。B-B’平面,是比A-A’平面更为靠近线 段Q-Q’的面。\n在图66中,123是由发光体11、抛物面镜12及聚光透镜13构成 的照明光源系统(发送装置、照明光源部、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124 是将来自照明光源系统123的光(照明光)依次着色为三基色的彩色 轮盘(发送装置、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125是由入射面接收来自彩 色轮盘124的光并将使照度分布均匀化了的光从出射面射出的杆状光 学积分器(发送装置、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126是转发来自杆状光 学积分器125的光的中继透镜(发送装置、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n另外,127和128分别为具有本实施形态17的特征的第2光路折 曲反射镜(第2光路折曲装置)及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第3光路折 曲装置),129是用于使来自各中继透镜129的主光线方向一致后入射 到微型反射镜器件(反射型图象信息提供部)14的场透镜(发送装置)。 来自中继透镜126的光,由第2、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127、128依次 反射后射向场透镜129。\n使光会聚到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聚光光学系统,由彩色轮盘124、 杆状光学积分器125、中继透镜126、第2光路折曲反射镜127、第3 光路折曲反射镜128、场透镜129构成,特别是,将照明光源系统123、 彩色轮盘124、杆状光学积分器125、中继透镜126称作聚光光学系统 主要部。\n130是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共有的光轴,131是图象显示装置116 的剩余空间,当构成通常的图象显示装置116时,都是将剩余空间131 去掉,而不考虑将其作为构成要素的配置空间。在图66中,以使光轴 130与图象显示装置116的底面118及屏幕18的光接收面平行的方式 将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配置在空间S内。\n其原因之一是,如图68所示,当具有位于水平面上的光轴130的 照明光源系统123倾斜而变成具有光轴123A的照明光源系统123A时, 如光轴130与光轴130A所成的角度θ超过规定值(15°),则使构成 照明光源系统123的发光体11(短弧放电灯)的内部温度分布偏离规 定状态,因而将缩短照明光源系统123的寿命。但当以光轴130为中 心转动时,照明光源系统123不会发生发生问题。\n另一个原因是,如图69所示,当图象显示装置116不限于使底面 118为水平的使用形态(图69(a))、例如作为壁挂式图象显示装置使 用时,可能有使底面118从水平面倾斜若干角度的使用形态(图69(b)) 或上下倒置并使底面118倾斜若干角度的使用形态(图69(c))等。\n除上述2个原因外,为实现图象显示装置116的薄型化(使ξ轴 方向的尺寸为最小值)或抑制屏幕下部117的高度(使屏幕下部117 的ψ轴方向为最小值)而采用图66的配置结构。按照这种结构,即使 如图69(b)、(c)所示使图象显示装置116倾斜时,由于对照明光源 系统123来说只是以光轴130为中心的转动,所以无损于照明光源系 统123的寿命,因而能适应于图象显示装置116的各种使用形态。这 时,如图67所示,为使从凸面镜60射向屏幕18的光(斜线部分)不 受遮挡,应将大的构成要素配置在离B-B’平面比A-A’平面更近的区 域。\n可是,如实施形态7、10所述,将平面镜22与屏幕18平行地设 置,并根据已相对于该平面镜22正确配置的光路折曲反射镜59、凸面 镜60的位置决定折射光学透镜58、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位置。因此, 在中继透镜126与场透镜129之间设置第2、3光路折曲反射镜127、 128,对光进行传播,以便使来自配置在空间S内的聚光光学系统主要 部的光入射到微型反射镜器件14。为使凸面镜60的出射光不受遮挡, 将位于比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128高的位置上的第2光路折曲反射镜 127尽可能设置在低的位置。\n将第2、3光路折曲反射镜127、128的位置选择在中继透镜126 与场透镜129之间的原因在于,与其他构成要素的相互位置关系由成 像等光学条件决定不同,通过调节中继透镜126的焦距及场透镜129 的焦距,可以适当地决定从中继透镜126到场透镜129的光路长度。\n如上所述,以使光轴130与图象显示装置116的底面118及屏幕18 平行的方式将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配置在空间S内,并由第2、3光路 折曲反射镜127、128传播从中继透镜126射向场透镜129的光,从而 可以使来自空间S内的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会聚到作为反射型光 空间调制元件的微型反射镜器件14。\n进一步,为了抑制屏幕下部117的高度,可采用如下所述的方式。 就是说,在将光轴130设置成与屏幕18平行时,也可以考虑由照明光 源系统123及彩色轮盘124等直径大的构成要素决定屏幕下部117的 高度(屏幕18的ψ轴方向位置)。因此,如图70所示,使由照明光源 系统123B、彩色轮盘124B、杆状光学积分器125B、中继透镜126B构 成的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轴130B倾斜一个角度θ。当然,倾斜角 θ应在照明光源系统123B的规定值以内。\n在使光轴130B与屏幕18的光接收面平行的状态下将其倾斜到使 照明光源系统123B与光轴130B的交点在ψ轴方向(铅直方向)上高 于中继透镜126B与光轴130B的交点。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使倾斜 角θ保持在规定值内,并使照明光源系统123B及彩色轮盘124B不遮 挡光线119、120。随着光轴130B的倾斜,使第2光路折曲反射镜127 的ψ轴方向的位置降低,而使照明光源系统123B及彩色轮盘124Bψ轴 方向的位置升高。于是,屏幕下部117的高度,可以由位于最低位置 的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128决定。\n进一步,在上述状态下,也可以在配置于聚光光学系统下部的用 于保持各构成要素并对其进行设置位置调整的调整台132上设置安放 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128的安放孔133(图71)。按照这种结构,可以 进一步抑制屏幕下部117的高度。\n在以上的说明中,第2、3光路折曲反射镜127、128使用的是平 面镜,但本实施形态17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2个或1个曲面镜。 通过使第2、3光路折曲反射镜127、128的至少一个为曲面镜并对其 曲面形状的反射面进行设计,可以提高光线控制的自由度。\n另外,与实施形态7、10的光路折曲反射镜59一样,也可以使第 2、3光路折曲反射镜127、128的至少一个为具有平面或曲面形状的折 射面(光学面)的棱镜。\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改善对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照明效率、杆状 光学积分器125的出射面对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成像条件、中继透镜 126系统的傅里叶变换面对折射光学透镜58的入射光瞳的成像条件、 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照明光的照度均匀分布等各种光学性能。\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7,由于将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在 图66的例中,为从照明光源系统123至中继透镜126的部分)配置在 通过用线段分别连接存在于显示在屏幕18上的方形图象的底边上并离 图象中心最远的点R、从平面镜22射向点R的光线120在平面镜22上 的反射点Q、从凸面镜60射向反射点Q的光线119在凸面镜60上的反 射点P、将P、Q、R从水平的底面118的法线方向分别投影到底面118 上的P’、Q’、R’而形成的空间S内,所以能取得可以在由平面镜22和 屏幕18限定的图象显示装置的薄的尺寸范围内抑制屏幕下部117的高 度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17,由于备有对来自从照明光源系统123 至中继透镜126的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进行反射的第2光路折曲 反射镜127、及使来自第2光路折曲反射镜127的反射光通过场透镜129 入射到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128,所以能取得可 以由配置在空间S内的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将光会聚到作为反射型光 空间调制元件的微型反射镜器件14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7,由于使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轴 130与屏幕18及底面118平行地设置,所以能取得不会使照明光源系 统123的寿命缩短并可以抑制屏幕下部117的高度从而可以构成能够 适应各种使用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116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7,由于使聚光光学系统主要部的光轴 130B与屏幕18平行并使光轴130B在照明光源系统123B的倾斜角的规 定值以内倾斜到使照明光源系统123B的发光体11B的ψ轴方向位置高 于中继透镜126B的ψ轴方向位置,所以能取得不会使照明光源系统123 的寿命缩短并可以抑制屏幕下部117的高度从而可以构成能够适应各 种使用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116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7,由于备有设置聚光光学系统的调整 台132并在调整台132上设有安放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128的安放孔 133,所以能取得可以构成进一步抑制了屏幕下部117的高度的图象显 示装置116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7,由于使第2光路折曲反射镜127、 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128的至少一个为曲面镜,所以通过对其曲面形 状进行设计可以提高光线控制的自由度,因而能取得可以改善各种光 学性能的效果。\n另外,由于将图65(a)的图象显示装置116分割为两半,所以在 一台图象显示装置116内存在着相互构成对称形的2个S空间,因而 可以将聚光光学系统配置在其中一个S空间内,而将电源等其他构成 要素配置在另一个S空间内。\n另外,当在该图象显示装置内使用液晶等透射型光空间调制元件 时,可以不使用第2、3光路折曲反射镜127、128,而将共用光轴130 的从照明光源系统123至场透镜129的聚光光学系统配置在S空间内, 并根据图66和图70使光轴130与ξ-ζ面基本平行,以使光直接入 射到微型反射镜器件14。\n进一步,通过设置用于传播从第3光路折曲反射镜128到微型反 射镜器件14的光及从微型反射镜器件14到折射光学透镜58的光的众 所周知的TIR棱镜(全反射棱镜),也可以将本实施形态17应用于折 射光学透镜58的入射光瞳位置在表观上位于无限远点的远心投影光学 系统。\n实施形态18\n在实施形态4中,说明了用塑料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型加工的折 射光学透镜,但也可以用塑料合成树脂制造各实施形态的凸面镜(投 影光学装置、反射部),与折射光学透镜的情况一样,能取得很容易将 凸面镜成型为非球面形状并以低成本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效果。\n可是,当以合成树脂制作应用于图象显示装置的凸面镜时,图象 显示装置对使用环境下的温度变化的对策,成为一个要点。其原因是, 当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热收缩使凸面镜的非球面形状变化、或 产生光轴偏移时,将使图象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以下,在本实 施形态18中,说明对温度变化采取了对策的凸面镜。\n图72是表示应用于本发明实施形态18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凸面镜 的结构的图,图72(a)、(b)分别为正视图、侧视图。\n在图72中,134是合成树脂制凸面镜(投影光学装置、反射部), 该凸面镜与各实施形态中所示相同。135是凸面镜134的光轴。凸面镜 134,成型为从以光轴135为中心而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形状的凸面镜 1340将不向屏幕投影光(光图象信号)的非反射部分去掉后的形状(参 照图72(a)、实施形态10),并使从正面134F到背面134R的厚度均 等(参照图72(b)、实施形态15)。\n另外,在将非反射部分去掉时,在凸面镜134上设置分别具有螺 孔136H、137H、138H的第1螺纹固定部136、第2螺纹固定部137、 第3螺纹固定部138,通过按以下所述的方式在第1~第3螺纹固定部 136~138三个点进行螺纹固定,可以将凸面镜134保持于图象显示装 置装置。此外,为了将凸面镜134的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螺纹固定 部136~138及其螺孔136H~138H,最好与凸面镜134同时成型。\n第1螺纹固定部136,设在光轴135附近。就是说,在从光轴135 的方向看去时在正视图(图72(a))上呈现为长方形的凸面镜134上, 使第1螺纹固定部136位于离由正面134F与光轴135构成的凸面镜顶 点135P(图72(a)中的符号×)最近的底边上,从而使从光轴135 到螺孔136H的中心的偏心距离在该底边处为最短。偏心距离的容许范 围,将在后文中说明。\n另外,第1螺纹固定部136,由固定于图象显示装置的凸面镜安装 机构(第1反射部安装机构)140、锥形螺钉139、垫圈139W及螺母139N 以使垂直于凸面镜134的光轴135的面内位置绕枢轴(Pivot:枢轴) 转动的方式固定于凸面镜安装机构140的安装面。通过进行枢轴方式 的固定,除以锥形螺钉139对螺孔136H的插入方向为轴的转动外,将 凸面镜134的自由度完全固定。\n为进行这种枢轴方式的固定,将凸面镜安装机构140的通孔及第1 螺纹固定部136的螺孔136H加工为与锥形螺钉139的锥形部分一致的 形状(锥形形状),锥形螺钉139,穿过凸面镜安装机构140后穿过螺 孔136H,例如用垫圈139W及螺母139N紧固。通过使凸面镜安装机构 140的通孔及第1螺纹固定部136的螺孔136H为锥形形状,可以进行 可靠的枢轴方式的固定。在螺纹固定后,使锥形螺钉139的锥形部分 留在凸面镜安装机构140内部,从凸面镜安装机构140伸出的部分则 用垫圈139W及螺母139N固定。\n与上述的第1螺纹固定部136不同,第2螺纹固定部137、第3螺 纹固定部138,分别设在图72(a)的凸面镜134正视图的左边和右边, 并尽可能使以线段连接第2螺纹固定部137的中心点、第3螺纹固定 部138的中心点及凸面镜顶点135P而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最 大。\n该第2螺纹固定部137、第3螺纹固定部138,分别用直螺钉141 以滑动方式保持在图象显示装置的凸面镜安装机构(分别为第2反射 部安装机构、第3反射部安装机构)142的安装面上,所谓滑动保持, 是指当凸面镜134发生热膨胀、热收缩时,可以使第2螺纹固定部137、 第3螺纹固定部138分别沿凸面镜安装机构142的安装面移动。\n为进行这种滑动保持,应使第2螺纹固定部137的螺孔137H、第 3螺纹固定部138的螺孔138H都具有大于直螺钉141的螺纹直径的孔 径,同时使凸面镜安装机构142的安装面具有大的面积和向滑动方向 的倾斜度,并与第2螺纹固定部137、第3螺纹固定部138保持接触。 直螺钉141,穿过凸面镜安装机构142后穿过螺孔137H(138H),例如 用垫圈141W及螺母141N紧固到使松紧强度为当凸面镜134发生热膨 胀、热收缩时能够沿凸面镜安装机构142的安装面滑动的程度。此外, 为保证平滑地滑动,可根据需要而在凸面镜安装机构142的安装面与 螺纹固定部137(136)之间设置由润滑剂构成的润滑层。\n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18的特征在于,由第1~第3螺纹固定部 136~138在三个固定点将凸面镜134固定于图象显示装置,从而对凸 面镜134采取了适应温度变化的对策。以下,说明温度变化时凸面镜134 的动作。\n图73是表示常温下的凸面镜134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膨胀的情况 的图。与图72相同的符号为相同的构成要素。在图73中,将常温下 的凸面镜134与温度从常温上升后发生了热膨胀的凸面镜134’重叠在 一起示出。没有标记「’(撇号)」的符号,表示常温的凸面镜134的 构成要素,标有「’(撇号)」的符号,表示热膨胀的凸面镜134的构 成要素。\n在图73(a)中,由于第1螺纹固定部136以枢轴方式将相对于光 轴135的面内位置固定,所以成为应力变形的不动点,并使热膨胀的 形变应力施加于凸面镜134的其他部分。这时,由于第1螺纹固定部136 以规定的偏心距离靠近光轴135设置,所以能够将光轴135的偏移抑 制到最小限度。\n另外,因温度变化引起热膨胀时产生的应力,转换为以滑动方式 保持的第2螺纹固定部137、第3螺纹固定部138的移动。图73(b) 是将常温下的第3螺纹固定部138(虚线)及最大热膨胀时的第3螺纹 固定部138’(实线)放大后的图。\n如上所述,第3螺纹固定部138的螺孔138H(137H),其孔径形 成为大于直螺钉141的螺纹直径,所以第3螺纹固定部138沿凸面镜 安装机构142的安装面滑动,并使凸面镜134的正面134F在常温下和 热膨胀后仍保持其形状而相似地变化,因而可以抑制温度变化所引起 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的恶化。当然,发生热收缩时也可以按同 样的方式考虑。\n从图73(c)可以看出,螺孔138H的孔径与直螺钉141的螺纹直 径的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图象显示装置的温度规格而根据最大膨胀时 的螺孔138H’及最小收缩时的螺孔138H”的移动位置关系(移动量) 决定。螺孔137H的孔径与直螺钉141的螺纹直径的大小,也可以按同 样的方式决定。\n另外,第1螺纹固定部136从凸面镜顶点135P的偏心距离,例如 可以按如下方式决定。图74是用于说明当以偏心距离为EXC的第1螺 纹固定部136为中心使凸面镜134转动时的凸面镜顶点135P的偏移Δ (θ)的图。与图72相同的符号为相同的构成要素。\n由于用第1螺纹固定部136对凸面敬134进行枢轴方式的固定, 所以凸面镜134的凸面镜顶点135P也同时由第1螺纹固定部136决定。 因此,在图象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中,在由第1螺纹固定部136进行 枢轴方式的固定时,将产生凸面镜顶点135P的偏移Δ(θ)。\n就是说,如图74(a)所示,当凸面镜134以从凸面镜顶点135P 的偏心距离为EXC的螺孔136H为中心转动了角度θ时,因组装误差而 使铅直方向的凸面镜顶点135P产生偏移Δ(θ)。考虑到这种情况, 可以根据凸面镜134的大小及组装工序中的转动误差θ的可调范围决 定第1螺纹固定部136的偏心距离EXC,以便将偏移Δ(θ)保持在容 许的范围内。\n这里,在图74(a)中,光轴135的偏移Δ(θ),可以按Δ(θ) =EXC·[1-cos(θ·π/180)]求得。根据该式,在图74(b)中示出 例如当假定偏心距离EXC=20mm时的转动误差θ与偏移Δ(θ)的关系。 横轴、纵轴分别为转动误差θ、偏移Δ(θ)。\n作为一例,如假定转动误差θ的可调范围为2度、偏移Δ(θ) 的最大容许值为0.1mm,则从图74(b)的曲线可知,θ=2度时,Δ(θ) <0.02mm,所以,可以看出,按照第1螺纹固定部136的偏心距离为 EXC=20mm制作的凸面镜134,具有5倍以上的充分的组装余量。\n另外,也可以使EXC=0mm,就是说,使螺孔136H的中心与凸面镜 顶点135P一致。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产生上述的凸面镜顶点 135P的偏移Δ(θ),所以可以将凸面镜134保持在更理想的状态。\n另外,在图72中,使第1~第3螺纹固定部136~138比凸面镜安 装机构140、142更靠近背面134R一侧进行螺纹固定,其原因是,由 凸面镜安装机构140、142保持以高精度成型的正面134F的形状及位 置,从而使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凸面镜134的应力转换为背面134R的 形状变化。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正面134F的形状变化。\n以上,说明了对温度变化采取了对策的凸面镜134,但其形状并不 限定于图72所示的形状,例如也可以考虑如图75所示的凸面镜134。\n图75是表示对温度变化采取了对策的凸面镜134的结构变化的 图,都是正视图。与图72相同的符号为相同或相当的构成要素。\n在图75(a)中,形成凹部144,用以代替第1螺纹固定部136, 并将圆柱支承体145的曲面嵌入凹部144。这时,由于必需使凹部144 与圆柱支承体145压紧,所以在凹部144的左右设置将凸面镜134向 铅直下方牵拉的弹簧143。\n在图75(b)中,形成凸部146,用以代替第1螺纹固定部136, 并将凸部146嵌接于V形沟槽支承体147的V形沟槽部分。与图75(a) 一样,由于必需使凸部146与V形沟槽支承体147压紧,所以在凸部146 的左右设置将凸面镜134向铅直下方牵拉的2个弹簧143。在这种情况 下,如使凸面镜顶点135P位于圆弧状的凸部146的中心,则在图74 中说明过的偏心距离为0,因而可以将凸面镜134保持在更理想的状态。\n另外,如图75(c)所示,可以将第2螺纹固定部137、第3螺纹 固定部138设置在与设有第1螺纹固定部136的一边相对的上边上, 并能取得与图72的情况相同的效果。\n进一步,由于也设想到将图象显示装置上下倒置使用的情况(参 照实施形态17),所以这时如图76的正视图所示,在上下倒置的凸面 镜134上,也可以将2个弹簧143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第1螺纹固定部136 左右的弹簧固定部146A、146B并将弹簧143的另一端都固定于1点Ps, 从而由弹簧143牵拉凸面镜134。\n这时,弹簧143的单点固定位置高于第1螺纹固定部136,因而可 以使弹簧143对凸面镜134的牵拉力在左右达到良好的平衡。按照这 种结构,可以将集中于第1螺纹固定部136的应力分散到弹簧143,因 而可以提高第1螺纹固定部136的可靠性。\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8,由于用塑料合成树脂制造凸面镜, 所以可以很容易对其形状进行成型,同时能取得以低成本进行大批量 生产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18,由于在凸面镜134上设有在凸面镜134 的正面下边以规定的偏心距离EXC设在凸面镜顶点135P附近并以枢轴 方式固定的第1螺纹固定部136、以滑动方式保持在凸面镜134的正面 左边的第2螺纹固定部137、以滑动方式保持在凸面镜134的正面右边 的第3螺纹固定部138,所以可以抑制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或热收 缩而造成的凸面镜134的形状的变形及凸面镜顶点135P的偏移,因而 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化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8,凸面镜安装机构140及第1螺纹固 定部136,用锥形螺钉139进行螺纹固定,并具有与锥形螺钉139的锥 形部分一致的锥形孔,所以能取得可以进行可靠的枢轴方式固定的效 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8,由于在凸面镜134上设有在凸面镜 134的正面下边以规定的偏心距离EXC设在凸面镜顶点135P附近的凹 部144、其曲面嵌入凹部144的圆柱支承体145、其一端分别固定于凹 部144的左右并具有牵拉力的2个弹簧143、以滑动方式保持的第2螺 纹固定部137、以滑动方式保持的第3螺纹固定部138,所以可以抑制 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或热收缩而造成的凸面镜134的形状的变形 及光轴135的偏移,因而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恶 化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8,由于在凸面镜134上设有在凸面镜 134的正面下边以规定的偏心距离EXC设在凸面镜顶点135P附近的凸 部146、将凸部146嵌接于其V形沟槽部分的V形沟槽支承体147、其 一端分别固定于凸部146的左右并具有牵拉力的2个弹簧143、以滑动 方式保持的第2螺纹固定部137、以滑动方式保持的第3螺纹固定部 138,所以可以抑制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或热收缩而造成的凸面镜 134的形状的变形及光轴135的偏移,因而能取得可以防止图象显示装 置的光学性能恶化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8,由于备有其一端分别固定于第1螺 纹固定部136左右而另一端规定在共同的一点并具有牵拉力的2个弹 簧143,所以在将图象显示装置上下倒置使用时可以将集中于第1螺纹 固定部136的应力分散到弹簧143,因而可以提高第1螺纹固定部136 的可靠性。\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8,由于使螺纹固定部136、137、138 的在凸面镜134的反射面即正面134F的一侧与凸面镜安装机构140、142 保持接触,所以能取得可以高精度地配置凸面镜134的反射面的效果。\n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使凸面镜134为围绕光轴135旋转对称 的形状,但本实施形态18,也可以应用于非旋转对称的合成树脂制构 成要素。\n此外,第2螺纹固定部137、第3螺纹固定部138,并不限定于各 为一个,也可以各设置2个以上。\n实施形态19\n继实施形态18之后,本实施形态19也说明对温度变化采取了对 策的图象显示装置。\n图7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 中省略了照明光源系统、凸面镜及其后的结构。\n在图77中,148是微型反射镜器件(发送装置、图象信息提供部), 149是各实施形态的折射光学透镜,150是折射光学透镜149的光轴, 151是设置微型反射镜器件148及折射光学透镜149等光学系统的光学 基座(保持机构)。光学基座151,相当于图45所示的保持机构74(参 照实施形态10),用于将折射光学透镜149和图中未示出的光路折曲反 射镜、凸面镜保持为一个整体,同时,还用其保持微型反射镜器件148。\n152、153是固定于光学基座151并以滑动方式支承折射光学透镜 149的2个滑动支承柱。折射光学透镜149,可以在滑动支承柱152、153 上沿光轴150的方向滑动。\n154是固定在光学基座151上的安装板,155是固定于折射光学透 镜149的下部的安装板,156是根据从图中未示出的电源施加的直流控 制电压而改变光轴150方向的长度的压电元件。安装板154、155,都 设在滑动支承柱152与滑动支承柱153之间,并以彼此相对的面将压 电元件156正好夹在中间,从而分别与压电元件156保持接触。\n从微型反射镜器件148射出的光(光图象信号),如各实施形态所 示,通过折射光学透镜149,依次向图中未示出的凸面镜、平面镜、屏 幕传播。这时,即使例如在常温下对显示在屏幕上的图象的焦点进行 了初始调整,但由于图象显示装置的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也将会使图 象的焦点发生失调现象。\n这种焦点的失调,是由折射光学透镜149内的各透镜组及各透镜 的间隔、以及光学基座151和光学基座151上的各光学系统构成要素 的温度分布及线膨胀率的差异而引起的,即起因于光轴150方向上的 热膨胀、热收缩的程度不同而使光学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 发生了偏差。尤为重要的是,从微型反射镜器件148到折射光学透镜149 的光轴150方向的长度L0的变化,从数值分析等的结果可以看出这种 变化对焦点失调的严重影响。这种变化主要基于2个原因,一个是因 透镜本身的温度变化而使对焦点为最佳的L0值发生变化并使最佳值L0 变为L0A,另一个是在物理结构上因温度变化而使L0值本身发生变化 并使物理距离L0变为L0B。这里,如即使温度变化而仍能保持L0A=L0B 的关系,则不会发生焦点失调。但是,当L0A≠L0B时,将发生焦点失 调。\n为补偿该长度L0B-L0A的变化,在图77中设置可以根据控制电压 对光轴150方向的长度进行调整的压电元件156。就是说,在对压电元 件156施加了控制电压的初始偏置的状态下进行最初的焦点调整。然 后,根据图象显示装置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增减施加于压电元件156 的控制电压。\n这样,当压电元件156的光轴150方向的长度改变并使与压电元 件156保持接触的安装板154、155之间的距离改变时,使折射光学透 镜149在滑动支承柱152、153上沿光轴150滑动。\n例如,当因温度变化而使长度L0B-L0A比初始调整状态长时,减 小控制电压以减小压电元件156的长度。因此,折射光学透镜149在 滑动支承柱152、153上滑动,并沿光轴150方向接近微型反射镜器件 148,所以能使受温度变化影响的长度L0恢复初始调整状态。\n相反,当长度L0B-L0A缩短了时,提高控制电压以增加压电元件156 的长度。因此,折射光学透镜149在滑动支承柱152、153上滑动,并 沿光轴150方向远离微型反射镜器件148,所以能使受温度变化影响的 长度L0恢复初始调整状态。\n如上所述,在图77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调整对压电元件156的控 制电压补偿对焦点失调影响很大的长度L0的变化,因而能够调整因温 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n另外,在对焦点失调采取的温度变化对策中,也可以考虑如图78 所示的结构。图7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 的图。与图77相同的符号为相同的构成要素,图中省略了照明光源系 统、凸面镜及其后的结构。\n在图78中,157是固定在光学基座151上的齿轮支承柱,由包括 电机等的齿轮机构157G以精密且在光轴150方向的游隙小的方式使折 射光学透镜149沿光轴150方向移动。158、159是温度传感器,温度 传感器158用于检测折射光学透镜149的镜筒温度T1,温度传感器159 用于检测光学基座151的温度T2。\n另外,160是加热和冷却光学基座151的加热冷却器,其代表例为 珀耳帖元件。161是CPU等控制单元,根据温度T1、T2对齿轮机构157G 及加热冷却器160进行反馈控制。\n在图77中,由压电元件156对长度L0B-L0A进行了调整,但在图 78中则由齿轮机构157G使折射光学透镜149沿光轴150方向移动,从 而进行长度L0B-L0A的调整。按照这种方式,也能取得与图77相同的 结果。\n另外,图78结构的特征在于,由温度传感器158、159分别实时 地检测折射光学透镜149、光学基座151的温度T1、T2,并由控制控 制单元161根据该温度T1、T2对齿轮机构157G、加热冷却器160进行 反馈控制。\n现假定折射光学透镜149的镜筒的线膨胀率、光学基座151的线 膨胀率分别为ρ1、ρ2、从其光入射端到齿轮支承柱157的位置的光 轴150方向上的折射光学透镜149的长度为L1(L0+L1=L2)、焦点初始 调整时的折射光学透镜149、光学基座151的各自温度均为T0。\n然后,将图象显示装置置于使用环境下使其内部产生温度梯度, 当长度L0改变为L0B=L0+ΔL0时,假定由温度传感器158、159分别 检测的折射光学透镜149、光学基座151的温度为T1、T2(T1≠T2)。 这时,变化量ΔL0B可以按ΔL0B=L2.ρ2·(T2-T0)-L1.ρ1·(T1-T0) 求得。此外,将与透镜镜筒温度对应的使焦点为最佳的L0值的变化量 ΔL0B预光存储在控制单元161内。\n控制单元161计算该长度L0的物理变化量ΔL0B,并由控制单元161 通过调整齿轮机构157G而补偿L0的长度,以使光学的焦点移动量Δ L0B-ΔL0A变为0。按照这种方式,可以由齿轮机构157G使折射光学 透镜149沿光轴150方向移动,使其抵消光学的焦点移动量ΔL0B-ΔL0A (焦点补偿量),从而可以保持显示在图中未示出的屏幕上的图象的焦 点,而不受使用环境下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当然,与压电元件156一 样,齿轮机构157G根据控制电压进行动作。\n另外,控制单元161,当从温度传感器158、159接收到温度T1、 T2时,可以根据要求设定为由加热冷却器160加热冷却光学基座151 并利用光学基座151的热膨胀、热收缩控制L2的长度,而不是通过调 整齿轮机构157G来调整L0的长度。按照这种方式,可以抑制造成焦 点失调的温度梯度,因而可以保持显示在图中未示出的屏幕上的图象 的焦点,而不受使用环境下的温度变化的影响。\n另外,由温度传感器158、159、控制单元161及齿轮机构157G 构成的温度变化对策、及由温度传感器158、159、控制单元161及加 热冷却器160构成的温度变化对策,既可以只执行其中一种,也可以 两者并用。\n另外,温度传感器158、159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同样,加热冷 却器160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也没有限定温度传感器158、159及 加热冷却器160的位置。\n进一步,在图象显示装置的性能上不会发生任何特殊问题的范围 内,也可以考虑由加热冷却器160对折射光学透镜149进行加热冷却。\n进一步,也可以将图78的温度传感器158、159、控制单元161应 用于图77的压电元件156。\n进一步,由温度传感器158、159测得的温度T1、T2,不一定仅限 于反映图象的焦点,所以,也可以在控制单元161内设置学习功能并 利用该学习功能实现温度变化对策。\n就是说,由调整人员在某个环境温度T3下进行图象显示装置的焦 点初始调整,并将此时的长度[L0]T3存储在控制单元161内。接着,按 同样方式,在环境温度T4(≠T3)下也进行焦点初始调整,并将此时 的长度[L0]T4存储在控制单元161内。\n然后,控制单元161,根据(T3、[L0]T3)、(T4、[L0]T4)两个焦 点调整点,导出对该2点进行线性插补的插补关系式。接着,控制单 元161,以温度传感器检测置于实际环境下的图象显示装置的任意环境 温度Tx,并从插补关系式求出与环境温度Tx对应的最佳长度[L0]Tx), 从而由压电元件156或齿轮机构157G对长度L0(焦点补偿量)进行补 偿。\n另外,假定学习次数为3次以上的n次(使焦点调整点在3个以 上),如根据与各个温度对应的最佳长度的n个值与温度的关系导入插 补关系式,则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焦点补偿。\n在这种学习控制方式的情况下,由调整人员凭视觉使环境温度与 焦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并由控制单元161对该结果进行学习, 所以能够进行更精确的焦点调整。此外,这时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 图象显示装置内,用于检测环境温度。\n进一步,根据与上述学习控制方式同样的原因,也可以直接检测 由图象显示装置显示的图象的焦点并进行反馈控制,而不是检测不一 定反映焦点失调的温度T1、T2。\n图7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9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与 图77、图78相同的符号为相同或相当的构成要素。\n在图79中,162是各实施形态的凸面镜(投影光学装置、反射部), 163是平面镜(实施形态1),164是屏幕(显示装置)。屏幕164上的 显示图象,进行过扫描显示并划分为图象显示区域165和非图象显示 区域166。例如,在1024×768的XGA标准中,当从图象的上下左右各 去掉12点时,图象显示区域165为1000×744,非图象显示区域166 为画有斜线的12点宽的带。\n另外,167是小型反射镜,168是CCD元件。小型反射镜167对从 平面镜163向图象显示区域165投影的光进行反射,CCD元件168,当 接收由小型反射镜167反射后的光时,将从该光取得的焦点信息输出 到控制单元161。\n这里,通过控制微型反射镜器件148的小反射镜,使CCD元件168 总是接收例如与单象点显示图象相当的光。此外,CCD元件168的光接 收面和屏幕164的图象形成面,配置在与折射光学透镜149、凸面镜162 构成的投影光学系统之间的光路长度相等的位置上。\n以下,对其动作进行说明。\n来自微型反射镜器件148的大部分光,依次向折射光学透镜149、 凸面镜162、平面镜头63、屏幕164传播,并将图象显示在图象显示 区域165内。按同样顺序入射到屏幕164的非图象显示区域166的单 象点显示图象的光,由小反射镜167反射后入射到CCD元件168。\n在CCD元件168中,参照CCD元件内的所有象素并从单象点显示 图象的光取得显示在图象显示区域165内的图象的焦点信息,将其作 为第1次焦点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161。控制单元161,对第1次焦点 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备有图77或图78的结构的折射光学透镜149进 行反馈控制,从而进行图象的焦点调整。\n一般地说,当进行焦点调整时,由于光学的不均匀性有时会使焦 点在画面上的最准确的位置有若干移动。因此,每次进行焦点调整时, 通过参照CCD元件内的所有象素,即可补偿CCD元件168上的焦点位 置偏差。\n来自进行了反馈控制的折射光学透镜149的大部分光,将图象显 示在图象显示区域165内。射向非图象显示区域166的单象点显示图 象的光,由小型反射镜167、CCD元件168作为第2次焦点信息进行检 测,并用于控制单元161对折射光学透镜149进行的反馈控制。接着, 第3次及其后也反复进行同样的动作。\n如上所述,由CCD元件168从入射到非图象显示区域166的单象 点显示图象的光检测焦点信息,因此可以进行直接反映焦点失调的焦 点调整,而无需使用温度等二次信息。\n当对投影光学系统进行焦点调整时,有时会使投影光学系统产生 若干机械移动或使畸变特性发生微小变化,因而使CCD元件168上的 单象点显示图象位置稍有移动。此外,当图象显示装置整体移动时, 从外部施加于图象显示装置的应力的变化有时也会使投影光学系统产 生微小的机械变形,因而使单象点显示图象位置稍有移动。\n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CCD元件168的大小对图象的移动范围来 说足够大(使其大小满足图象移动量及测定区域),因而即使单象点显 示图象移动也不会超出CCD元件168的范围。按照这种结构,如在每 次测定中都对单象点显示图象位置及其周边信息进行测定,则即使发 生图象的移动(偏移)也不影响测定结果,因而可以进行精确的焦点 调整。\n以下,对上述动作中的控制单元161的焦点信息分析方法再稍加 说明。\n图80是表示控制单元161的焦点信息分析方法的图,图80(a)~ (c)示出3种方法。横轴为CCD元件168的光接收面的位置坐标,实 际上是二维坐标。而纵轴表示光的强度。\n在图80(a)~(c)中,Cm、Cm+1分别为第m次、第m+1次(m=1、 2、…)焦点信息,表示光的强度分布特性。具体地说,Cm、Cm+1是 从二维阵列状CCD元件168的各单位光接收元件取得的电气信号,具 有与入射到CCD元件168上的单象点显示图象的光的照度分布成比例 的分布特性。\n另外,图80(a)的Peakm、peakm+1,分别为焦点信息Cm、Cm+1 的强度峰值,图80(b)的FWHMm、FWHMm+1,分别为焦点信息Cm、Cm+1 的半值全宽(Full Width Half Maximum)。\n另外,图80(c)的GRADm、GRADm+1,分别为从焦点信息Cm、Cm+1 的峰值换算的肩部斜度的大小,例如表示连接焦点信息Cm、Cm+1上的 可以得到峰值强度10%、90%的特定点的直线的斜率。所谓肩部的斜度, 是指连接可以得到峰值的α、β%(0%<α、β<100%,α≠β)的2 点的直线的斜率。\n当按照图80(a)的分析方法时,控制单元161对折射光学透镜149 进行反馈控制,以使从第m+1次焦点信息得到的峰值peakm+1大于第m 次焦点信息的峰值peakm。\n当按照图80(b)时,控制单元161对折射光学透镜149进行反馈 控制,以使从第m+1次焦点信息得到的半值全宽FWHMm+1小于第m次 焦点信息的半值全宽FWHMm,当按照图80(c)时,控制单元161对折 射光学透镜149进行反馈控制,以使从第m+1次焦点信息得到的肩部 斜度GRADm+1大于第m次焦点信息的肩部斜度GRADm+1。\n另外,当然也可以使焦点信息的半值全宽以外的宽度、例如1/10 强度的宽度或1/e2强度的宽度等焦点信息中提供规定电平时的宽度(规 定电平的宽度)为最小值。\n在图80(a)~(c)的任何一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由CCD元件168 取得的焦点信息对显示在图象显示装置上的图象进行焦点调整。\n另外,在图79(a)中,将小型反射镜167、CCD元件168配置在 非图象反射区域,但如图79(b)所示,当图象显示区域165在图象显 示装置的壳体的限制下已达到最大限度(如2点锁线所示)时,小型 反射镜167显示出非常有效的作用。就是说,在壳体的限制下,将小 型反射镜167、CCD元件168配置在壳体内部,可以检测焦点信息而不 会遮挡投影到图象显示区域165的光线。\n关于小型反射镜167、CCD元件168的配置位置,应满足以下的配 置条件。\n·将小型反射镜167配置在与屏幕有一定距离的位置;\n·小型反射镜167与CCD元件168的间隔,等于从小型反射镜167 到屏幕164的光路长度。\n当然,如图81所示,也可以只将CCD元件配置在非图象显示区域 166的任意部位,并直接检测与单象点相当的光的照度分布。\n另外,用于焦点调整的显示模式,除单象点显示图象以外,也可以 采用线状或十字线之类的显示图象。\n这里,说明一个与温度变化对策有关的数值实施例。\n在以上的说明中,通过使折射光学透镜149整体移动而进行与温 度变化对应的焦点调整,但本实施形态19并不限定于此。如本说明书 的各部分所述,由于折射光学透镜149由多个透镜构成,所以也可以 按照与图77~图80相同的方法使构成折射光学透镜149的所有透镜组 的一部分或凸面镜162移动。当移动凸面镜162时,只需将备有齿轮 机构157G的齿轮支承柱157用于保持凸面镜并对齿轮机构157G进行 驱动控制即可。\n例如,在图82中再次示出在数值实施例14A中示出的图象显示装 置的结构(图55)。\n在构成折射光学透镜149的所有透镜组中,当使与图中未示出的 凸面镜最靠近的折射光学透镜149A、在透镜149A之后靠近凸面镜的折 射光学透镜149B、在透镜149B之后靠近凸面镜的折射光学透镜149C 沿光轴150的方向移动时,从数值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可以补偿从 微型反射镜器件148到折射光学透镜149的距离L0的变化,同时可以 将成像性能的恶化抑制到最低限度。\n在本实施形态19的最后,说明各构成要素的铅直方向上的温度变 化对策。\n如图83所示,对于光学基座(保持机构)151上的各构成要素因 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铅直方向(光学基座151的法线方向)的偏移,可 以将折射光学透镜149的滑动支承柱152、153、使凸面镜161固定支 承在光学基座151上的固定支承柱169设计成使滑动支承柱152、153、 固定支承柱169的铅直方向的高度与线膨胀率的乘积相等。\n按照这种结构,可以使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偏移在任何一个构成要 素上都是一定的,因而能够防止光轴150在铅直方向上的偏移。此外, 在图83中,省略了折射光学透镜148的支承柱,但对折射光学透镜148 的支承柱也应使其铅直方向的高度与线膨胀率的乘积与其他支承柱相 等。\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9,由于备有设在光学基座151上并 以滑动方式支承折射光学透镜149的所有透镜组或一部分透镜组的2 个滑动支承柱152、153、分别固定在光学基座151上及折射光学透镜 149的所有或其一部分透镜组的下部并位于滑动支承柱152、153之间 的安装板154、155、由安装板154、155夹在中间而保持接触并根据控 制电压的增减沿光轴150方向改变其长度的压电元件156,所以能取得 可以调整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19,由于备有设在光学基座151上并由齿 轮机构157G使折射光学透镜149的所有或其一部分透镜组沿光轴150 方向移动的齿轮支承柱157、所以能取得可以调整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 焦点失调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由于对光学基座151或折射光学透 镜149中的至少一方设置加热冷却器160,所以能取得可以通过抑制在 使用环境下产生的温度梯度对焦点失调进行调整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由于备有用于检测折射光学透镜149 的镜筒温度T1的温度传感器158、用于检测光学基座151的内部温度 T2的温度传感器159、根据镜筒温度T1及内部温度T2计算长度L0的 最佳值或温度差ΔT并对压电元件156、齿轮机构157G或加热冷却器160 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反馈控制的控制单元161,所以能取得可以调整因温 度变化而引起的焦点失调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由于备有检测使用环境下的温度的 温度传感器、根据对焦点初始调整的环境温度T3的长度[L0]T3及焦点 初始调整的环境温度T4的长度[L0]T4进行了线性插补的线性插补式计 算适应于使用环境下的温度的长度L0并对压电元件156或齿轮机构 157G进行反馈控制的控制单元161,所以能在环境温度与焦点之间建 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能取得可以进行更精确的焦点调整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由于备有从入射到屏幕164的非图 象显示区域166的光检测焦点信息的CCD元件168、对从CCD元件168 得到的焦点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压电元件156或齿轮机构157G进行反馈 控制的控制单元161,所以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调进行焦 点调整而无需使用温度等二次信息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由于备有将入射到非图象显示区域 166的光反射到CCD元件168的小型反射镜167,所以能取得即使图象 显示装置的区域165在壳体的限制下已达到最大限度时也能检测焦点 信息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控制单元161,将入射到CCD元件168 的光的强度分布特性曲线作为焦点信息而进行反馈控制,以使焦点信 息的峰值peakm尽可能增大,所以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的失 调而进行焦点调整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控制单元161,将入射到CCD元件168 的光的强度分布特性曲线作为焦点信息而进行反馈控制,以使焦点信 息的半值全宽FWHMm尽可能减小,所以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 的失调而进行焦点调整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控制单元161,将入射到CCD元件168 的光的强度分布特性曲线作为焦点信息而进行反馈控制,以使焦点信 息的肩部斜度GRAD)m尽可能增大,所以能取得可以通过直接反映焦点 的失调而进行焦点调整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19,由于使折射光学透镜149的滑动支 承柱152、153、凸面镜161的固定支承柱169的铅直方向的高度与线 膨胀率的乘积都相等,所以能取得可以防止铅直方向上的光轴150的 偏移的效果。\n另外,在上文中,以微型反射镜器件作为光空间调制元件进行了 说明,但采用透射型或反射型液晶等其他光空间调制元件也可以取得 同样的效果。\n实施形态20\n图84是表示应用于本发明实施形态20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凸面镜 的结构的图。在图84中,170是各实施形态的凸面镜(投影光学装置、 反射部),成型为从以光轴171为中心的旋转对称的凸面镜1700去掉 非反射部分的形状,并在凸面镜170的正面的靠近光轴171的部分(非 投影正面)具有反射凸部172。\n反射凸部172,可以形成为具有实施形态15中所示的凸面镜104 的高反射面104H及低反射面104L的凸形或将整个面作为高反射平面, 并从凸面镜170的正面伸出,在进行如下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定位 调整方法时使用。代替反射凸部172,也可以如图84(b)所示在凸面 镜170上设置反射凹部173。当然,反射凹部173,也可以形成为具有 实施形态15中所示的凸面镜104的高反射面104H及低反射面104L的 凹形或将整个面作为高反射平面。反射凸部172、反射凹部173的反射 面为平面,该平面的法线与光轴171平行。\n图8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0的定位调整方法流程图的图。另 外,图86~图90是根据图85的定位调整方法的各步骤依次配置光学 系统构成要素的情况的图。与图84相同的符号为相同的构成要素。\n<步骤ST1:凸面镜相对于定位基点屏幕(定位基点显示装置)的定位 调整>\n在图86(a)中,设置成使从激光源174射出的平行光束,与定位 基点屏幕(定位基点显示装置)176的法线平行。从激光源174射出其 断面积大于反射凸部172的平行光束,并使该平行光束通过光束分离 器175垂直入射到定位基点屏幕176。\n在定位基点屏幕176的光轴周围设有透过孔(第1透过孔)176H (图86(b)),透过光束分离器175的平行光束的一部分,从透过孔176H 透过后向设置在光学基座177(保持机构,参照45、实施形态10)上 的凸面镜170的反射凸部172传播。\n在凸面镜170上,由反射凸部172对平行光束进行反射,并以与 行进路的平行光束相反的方向从透过孔176H透过。该返回路的平行光 束,从透过孔176H透过后,入射到光束分离器175,并沿着与来自激 光源174的平行光束正交的方向传播,然后由聚光透镜178将其会聚 在四分割检测器179(图60(c)的检测器)的中心。\n当通过调整凸面镜170的姿态而使由四分割检测器179的4个光 接收元件分别检测的各光强相等时,可达到使透过孔176H-反射凸部 172之间的平行光束的行进路及返回路与光轴171一致的状态(虚拟光 轴),从而结束凸面镜170相对于定位基点屏幕176的定位调整。\n<步骤ST2:光路折曲反射镜相对于凸面镜的定位调整>\n从图86(a)的状态将激光源174、光束分离器175、聚光透镜178 及四分割检测器179在保持相互关系不变的条件下移动,以使来自激 光源174、光束分离器175的平行光束的中心与折射光学透镜的理想光 轴180一致。然后,进行光路折曲反射镜(参照图25等、实施形态7、 10)181相对于凸面镜170的定位调整(图87)\n在图87中,从激光源174通过光束分离器175射出其断面积大于 反射凸部172的平行光束,并由配置在规定位置的光路折曲反射镜181 反射到反射凸部172。由于反射凸部172的反射面小于入射的平行光束, 所以只将平行光束的一部分反射到光路折曲反射镜181。\n来自反射凸部172的平行光束,由光路折曲反射镜181反射后射 向光束分离器175,并在通过聚光透镜178后由四分割检测器179检测。 与图86(a)的情况一样,当光路折曲反射镜181相对于凸面镜170的 定位调整达到理想状态时,由四分割检测器179的各光接收元件分别 检测的各光强全部相等。\n这时,反射凸部172-光束分离器175之间的平行光束,其通过光 路折曲反射镜181的行进路和返回路一致,因而可以由激光源174的 光束形成光路折曲反射镜181的虚拟光轴。\n<步骤ST3:采用开孔反射镜的透镜保持法兰的定位调整>\n在图87中形成的理想光轴180上,设置用于保持折射光学透镜的 透镜保持法兰182、及安装在透镜保持法兰182上的替代折射光学透镜 的开孔反射镜183(图88(a))。开孔反射镜183,在其中心具有透过 光的透过孔(第2透过孔)183H,用于使来自激光源174、光束分离器 175的平行光束透过。透过孔183H的周边为反射面。\n在图88(a)中,透过了透过孔183H的平行光束,从光路折曲反 射镜181射向反射凸部172。由反射凸部172反射后的平行光束,由光 路折曲反射镜181反射,在透过开孔反射镜183的透过孔183H后射向 光束分离器175,并通过聚光透镜178而由四分割检测器179检测。\n另外,由开孔反射镜183的透过孔183H周边的反射面反射后的光 束,也同时重叠地入射到四分割检测器179。当透镜保持法兰182、开 孔反射镜183相对于凸面镜170的定位调整(透镜保持法兰182的2 轴摆动调整)达到理想状态时,由四分割检测器179的各光接收元件 分别检测的各光强全部相等。\n<步骤ST4:在透镜保持法兰上设置折射光学透镜>\n将开孔反射镜183从达到理想定位状态的透镜保持法兰182拆下, 并设置所替代的折射光学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184,将 激光源174、光束分离器175、聚光透镜178及四分割检测器179也拆 下(图89)。\n<步骤ST5:将微型反射镜器件的图象投影到定位基点屏幕>\n在图90中,将微型反射镜器件(发送装置、图象信息提供部)185 设置在规定的位置,并使来自照明光源系统(发送装置、照明光源部) 186的光照射微型反射镜器件185。由微型反射镜器件185将已取得图 象信息的来自照明光源系统186的光通过折射光学透镜184、光路折曲 反射镜181、凸面镜170投影到定位基点屏幕176。\n在进行照明光源系统186、微型反射镜器件185的定位调整(调整 主要包括:微型反射镜器件185的①面内位置的2个轴、②绕面的法 线转动的1个轴、③2个摆动轴、④沿面的法线移动的1个轴,其中, ①和②是用于确保显示位置的重要调整,③和④是用于确保成像性能 的重要调整)以使投影的光在定位基点屏幕176上成像于屏幕面内的 正常位置后,完成一系列的定位调整。\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20,由于在凸面镜170的正面的靠近 光轴105的部分设置反射凸部172或反射凹部173,所以能取得在图象 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中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光学系统构成要素的定位调 整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20,由于备有由反射凸部172(或反射凹 部173)反射透过定位基点屏幕176的透过孔176H后的平行光束从而 使反射凸部172(或反射凹部173)与透过孔176H之间的行进路和返 回路一致的步骤ST1、依次由光路折曲反射镜181、反射凸部172(或 反射凹部173)反射与折射光学透镜的理想光轴180一致的平行光束从 而使反射凸部172(或反射凹部173)与光路折曲反射镜181之间的行 进路和返回路一致的步骤ST2、使入射到光路折曲反射镜181的平行光 束从安装在透镜保持法兰182上的开孔反射镜183的透过孔183H透过 并使由开孔反射镜183的透过孔183H的周边部反射的光束与由光路折 曲反射镜181和反射凸部172(或反射凹部173)往复反射的光束的传 播方向一致的步骤ST3、将开孔反射镜183从透镜保持法兰182拆下而 设置所代替的折射光学投镜184的步骤ST4、通过折射光学投镜184、 光路折曲反射镜181、凸面镜170使来自照明光源系统186及微型反射 镜器件185的光在定位基点屏幕176的正常位置上成像的步骤ST5,所 以能取得在图象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中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光学系统构 成要素的定位调整的效果。\n另外,在步骤ST1~ST5中,给出了通过使四分割检测器179的各 检测器的输出相等而进行多要素的定位调整的例,但除此以外也可以 在四分割检测器179的位置配置画有用作定位目标的十字线等的磨砂 玻璃定位基点,并用通过目镜等对会聚到该磨砂玻璃定位基点的光束 进行目视观测的目视观测装置进行调整。\n另外,以上示出的定位调整,由于给出的是调整反射面的角度偏 差的方法,所以也可以使用能够以同样的定位基点测定面的倾斜度的 设备(例如光学测角仪等)进行调整。\n当然,本实施形态20中示出的定位调整方法,也可以用实施形态 15的凸面镜104进行,而实施形态15中示出的定位调整方法,也可以 用实施形态20的凸面镜170进行。\n实施形态21\n图9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1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照 明光源系统、平面镜、屏幕等在图中省略。\n在图91中,187是微型反射镜器件,188是各实施形态的折射光 学透镜(投影光学装置、折射光学部),189是各实施形态的凸面镜(投 影光学装置、反射部),190是折射光学透镜188及凸面镜189的光轴, 191是与凸面镜189的正面189F结合形成的由玻璃或合成树脂等构成 的透镜层。\n在图91中,来自微型反射镜器件187、折射光学透镜的光(光图 象信号),首先由透镜层191的入射出射面191Iφ折射,并在透过透镜 层191的内部后入射到凸面镜189的正面189F。然后,由凸面镜189 的正面189F反射的光,再次透过透镜层191的内部并由其入射出射面 191Iφ折射后射向图中未示出的平面镜或屏幕。\n就是说,对凸面镜189入射的光和由其反射的光,根据入射出射 面191Iφ的形状及其介质受到光学作用。因此,通过适当地设计透镜 层191的表面形状、构成材料(折射率、分散)等,可以进行更精密 的光路控制。\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21,由于在凸面镜189的正面189F设 置了透镜层191,所以通过适当地设计透镜层191本身的入射出射面 191Iφ的形状及其折射率和分散特性能取得增加光路设计的自由度并 可以进行更精密的光路控制的效果。\n实施形态22\n当设计图象显示装置的壳体时,经常采用能有效利用多个斜面的 形状。按照这种结构,在视觉上能使已薄型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看上 去显得更薄。\n图92是表示将各实施形态中示出的图象显示装置安放在以往的壳 体内时的概观的图。图92(a)、(b)、(c)分别为壳体的正视图、侧视 图、俯视图。从照明光源系统到凸面镜的光学系统结构要素在图中省 略。\n在图92中,192是屏幕,193是安放图中未示出的光学系统结构 要素的屏幕下部,194是由屏幕192及屏幕下部193构成的壳体前部, 195是与屏幕192平行设置的平面镜(图6的平面镜22,参照实施形 态1),196是安放了平面镜195的壳体后部,而197U、197L、197R为 分别形成图象显示装置壳体的上部及左右部的斜面(上部斜面、左部 斜面、右部斜面),198是图象显示装置的底面。\n在图92的情况下,壳体前部194的高度,由屏幕192的铅直方向 设置高度及屏幕下部193的高度决定,壳体前部194的宽度,由屏幕192 的水平方向长度决定。此外,壳体后部196的高度及宽度,分别由平 面镜195的铅直方向设置高度及水平方向长度决定(但决定壳体后部196 尺寸的不限定于平面镜195,例如当根据图象显示装置的结构而不使用 平面镜195时,有时也可以改为由凸面镜等决定。)\n如对壳体前部194和壳体后部196的高度及宽度进行比较,则由 于在壳体前部194设置着屏幕192,所以可以说壳体后部196小于壳体 前部194。对一般的图象显示装置来说,也都是这种情况。\n图92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壳体,设计成由3个斜面197U、197L、197R 及水平底面198包围从大的壳体前部194到小的壳体后部196的空间。 这里,壳体前部194和壳体后部196,形成为由左右斜面197L、197R 从长方体将其棱角截去的形状(图92(c))。\n按照这种结构,当对一个图象显示装置从斜的方向(图92(c)的 空心箭头的方向)看去时,可以没有任何遮挡地一眼看到壳体后部196, 因而从视觉上给人一个图象显示装置薄型化的印象。但是,当与使长 方体壳体形成多重结构的情况比较时,采用了斜面197U、197L、197R 的图象显示装置,如使各屏幕192保持在同一平面,则各斜面彼此都 不接触,因而存在着很难实现多重结构(实施形态4)的困难。\n可是,本实施形态22的图象显示装置,在实现多重结构的构思中, 对图92的壳体进行了如下的设计。\n图9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2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壳体概观的图, 图92(a)、(b)、(c)分别为壳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对与图 92相同或相当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n图93的特征在于,壳体前部194的棱角194C、壳体后部196的 棱角196C都没有被斜面197L、197R截去,在壳体前部194的背面(壳 体后部196侧)留有平行于屏幕192的平行面194P,在壳体后部196 的两侧留有垂直于屏幕192的垂直面196V(图93(c))。\n按照这种结构,在保持给人以薄型化的印象的视觉效果的同时, 当使图象显示装置为多重结构时,可以取得如下的效果。\n图94、图95是表示将2台图93的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时 的图,图93、图95图分别为俯视图、斜视图。对与图93相同或相当 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这里的多重结构,将2台图象显示装置上下 位置相同地相邻连接,从而在横向显示大的图象。\n在图94、95中,199是L字形断面的连接构件,用于按多重结构 连接和保持图象显示装置。在形成多重结构的图94(a)左边的图象显 示装置上,将位于图象显示装置右侧的平行面194P与连接构件199的 端面(第1端面)199A连接,同样将位于图象显示装置右侧的垂直面 196V与连接构件199的端面(第2端面)199B连接(图94(b))。然 后,在图94(a)左边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左侧,按同样的方式与另一个 连接构件199连接,并用连接面199C将2个连接构件199连接在一起。\n端面199A、199B相互正交,而且平行面194P、垂直面196V各自 的面积基本相等,而端面199B与连接面199C为平行关系,所以,与 使安放在长方体壳体内的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时一样,能以高 的精度使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因而能取得使设置作业效率提 高的效果。\n这种效果,是由于在图象显示装置的壳体上设有平行面194P及垂 直面196V因而能使用连接构件199而取得的,但在图92的壳体的情 况下,由于斜面197L、197R对连接构件施加的力作用在使其发生错动 的方向,因而很难简单地取得同样的效果。\n另外,也可以使连接构件199的连接面199C和背面199D具有贯 通孔199H,从而可以利用由连接构件199及斜面197L、197R形成的空 间并通过孔199H进行排气、排热或电缆类的引入引出等。\n这时,可以将排气、排热或电缆类从斜面197L、197R引向图象显 示装置的壳体外部。当从斜面197L、197R通过孔199H进行电缆类的 引入引出时,图象显示装置的背面完全是平面,因而可以使图象显示 装置的背面紧贴例如房间的墙壁等。\n另外,对连接构件199的铅直方向的高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在 图象显示装置的高度以下。\n图96是表示将4台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时的图,图96(a)、 (b)分别为正面斜视图、背面斜视图。与图92~图95相同的符号为 相同的构成要素。这里的多重结构,备有两组各自上下位置相同地相 邻连接的2台图象显示装置,其中的一组上下倒置地设在另一组的上 部,从而能显示横向、纵向都大的图象。\n在图96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由上下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各斜面197U 构成的空间内进行排气、排热或电缆类的引入引出等。在这种情况下, 也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与房间的墙壁等完全贴紧。而且,通过将上下 的图象显示装置的连接配置成使连接构件199的斜面197U侧的端面相 互接触,能以高的精度在短时间内简单地完成上下的图象显示装置的 排列。为了能通过使连接构件199的第3端面相互接触而进行连接, 应使连接构件199的高度与图象显示装置的高度相等,并形成为使第3 端面垂直于屏幕(第3端面与端面199A、199B的任何一个都正交)。\n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22,备有设在底面198上并设有屏幕 192的前部壳体194、设在底面198上并用于安放平面镜195的后部壳 体196、设在从壳体前部194到壳体后部196之间的斜面197U、197L、 197R,将斜面197L、197R形成为在壳体前部194的背面的壳体后部196 一侧留有平行于屏幕192的平行面194P并留有垂直于屏幕192的垂直 面196V,所以能以高的精度将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从而能取 得使设置作业效率提高的效果。\n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22,由具有与图象显示装置的左右任何一 侧的平行面194P连接的端面199A、连接于与平面侧194P在同一侧的 垂直面196V的端面199B、与端面199B平行的连接面199C的连接构件 199与连接于其他图象显示装置的连接构件199的连接面199C连结, 所以,与使安放在长方体壳体内的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时一样, 能以高的精度使图象显示装置形成多重结构,因而能取得使设置作业 效率提高的效果。\n进一步,按照本实施形态22,通过斜面197U、斜面197L及斜面 197R,将排气、排热或电缆类从图象显示装置的壳体内部通向外部, 所以能取得可以使图象显示装置与房间的墙壁等完全贴紧的效果。在 使背面靠紧墙壁且使上部和下部敞开的状态下,由连接构件199及斜 面197R(197L)围出的三角柱形区域,可以用作上下方向的排热用通 道。按照这种结构,可以获得与烟囱一样的作用,因而能提高排热效 果。\n在以上的各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将微型反射镜器件用作光空间调 制元件的情况,但也可以将液晶用作光空间调制元件而构成图象显示 装置,与使用液晶的现有的图象显示装置相比,可以构成进一步薄型 化了的图象显示装置。\n另外,如实施形态1中已说明过的那样,本发明对微型反射镜器 件、液晶以外的光空间调制元件当然都可以适用,因而能够发挥可以 构成薄型化的图象显示装置的效果。\n进一步,如图5和图15等各图所示,在本发明中,通过使折射光 学透镜与凸面镜共用光轴而能以旋转对称形构成整个光学系统。如考 虑到当不是共用光轴时将发生对光轴的非对称性,因而通过共用光轴 能取得可以很容易按旋转成型法制造折射光学透镜和凸面镜并使定位 调整也很容易进行的效果。\n产业上的可应用性\n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如以与以往一样薄的尺寸构 成,则可以显示更大的图象,而当以与以往相同的尺寸显示图象时, 适用于能使结构更薄的图象显示系统。
法律信息
- 2021-04-09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 G02B 27/18
专利号: ZL 01801225.6
申请日: 2001.03.22
授权公告日: 2006.01.04
- 2006-01-04
- 2003-02-05
- 2002-11-20
- 2002-10-3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