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 |
申请号 | CN201310145836.6 | 申请日期 | 2013-04-2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519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C21B13/00 | IPC分类号 | C;2;1;B;1;3;/;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石家庄市宏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嘉和城6-4-1904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石家庄市宏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石家庄市宏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段晔;张汝勤;韩彦军 |
代理机构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闻铎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包括将除尘灰均布入微波还原炉的移动床内、对除尘灰进行加热以及冷却的工序,所述的加热工序依次分为烘干、预热、焙烧、烧结四个温区,逐步提高温度进行加热,烘干温区的温度为80~120℃;预热温区的温度为200~600℃;焙烧温区的温度为700~1100℃;烧结温区的温度为1300~1550℃,移动床的输送速度控制在0.8~1.2米/分。微波属于体加热方式,升温迅速、加热均匀、耗能低。除尘灰本身含有碳,无需额外加入碳等还原剂,可直接将氧化铁还原,起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微波是一种清洁型能源,本身不产生任何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1.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包括将除尘灰均布入微波还原炉的移动床内、对除尘灰进行加热以及冷却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工序依次分为烘干、预热、焙烧、烧结四个温区,逐步提高温度进行加热,具体的为:烘干温区的温度为
80~120℃;预热温区的温度为200~600℃;焙烧温区的温度为700~1100℃;烧结温区的温度为1300~1550℃,移动床的输送速度控制在0.8~1.2米/分,所述的除尘灰以
100~200mm的厚度均布入微波还原炉的移动床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灰冷却是在常温下的冷却区冷却20~4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温区的长度为2~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温区的长度为3~8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烧温区的长度为8~12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温区的长度为15~25米。
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涉及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n背景技术\n[0002] 钢厂产生的除尘灰中含有50%的氧化铁,9%的碳,其余的主要由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锌、铟等组成。\n[0003] 目前,采用隧道窑燃烧煤炭加热法从除尘灰中分离铁,该法具有以下不足:a、由于采用发生炉煤气加热方式,热量从物料外部通过对流、传导、辐射等传热方式由表及里的传递,耗时长,同时还需要对较大空间的炉体进行加热,热效率低,存在着工艺时间长、能耗高等缺点;b、容易造成物料分布不均,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易发生欠烧、过烧;c、生产时需要消耗大量煤炭,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采用节能无污染的微波技术,实现提高除尘灰中铁的回收率的目的。\n[0005]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包括将除尘灰均布入微波还原炉的移动床内、对除尘灰进行加热以及冷却的工序,所述的加热工序依次分为烘干、预热、焙烧、烧结四个温区,逐步提高温度进行加热,具体的为:烘干温区的温度为80~120℃;预热温区的温度为200~600℃;焙烧温区的温度为700~1100℃;烧结温区的温度为1300~1550℃,移动床的输送速度控制在0.8~\n1.2米/分。\n[0006] 所述的除尘灰以100~200mm的厚度均布入微波还原炉的移动床内。\n[0007] 所述的除尘灰冷却是在常温下的冷却区冷却20~40分钟。\n[0008] 所述的烘干温区的长度为2~5米。\n[0009] 所述的预热温区的长度为3~8米。\n[0010] 所述的焙烧温区的长度为8~12米。\n[0011] 所述的烧结温区的长度为15~25米。\n[0012] 本发明是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具有以下特点:微波加热是通过微波场在物料内部产生电介质耗散来直接加热物料,属于无温度梯度的体加热方式,升温迅速、加热均匀、耗能低。微波能够同时促进吸热和放热反应,并对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由于除尘灰本身含有碳,因此无需额外加入碳等还原剂,可直接将氧化铁还原,起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微波是一种清洁型能源,本身不产生任何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微波加热灵活,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使用微波加热可以使除尘灰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锌、铟等物质,这些物质均吸收微波,经过烘干、预热、焙烧、烧结四个区间加热,这些杂质挥发最终从微波还原炉中排出,实现了铁的提取。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提取铁的工艺,每小时处理除尘灰量2.5T,产铁1T,年设计能力1万吨生铁。此方法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流程短,效率高,能耗低,无三废排放。\n[0013] 同时,利用鼓、引风机将生产时产生的烟气回收,经冷凝、布袋除尘器回收Zn、In、Pb等贵重金属,再利用化工法分离,实现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n具体实施方式\n[0014] 利用微波加热从炼钢及炼铁除尘灰中提取铁的工艺,包括将除尘灰均布入微波还原炉的移动床内、对除尘灰进行加热以及冷却的工序,所述的加热工序依次分为烘干、预热、焙烧、烧结四个温区,逐步提高温度进行加热,具体的为:烘干温区的温度为80~\n120℃;预热温区的温度为200~600℃;焙烧温区的温度为700~1100℃;烧结温区的温度为1300~1550℃,移动床的输送速度控制在0.8~1.2米/分。\n[0015] 所述的除尘灰以100~200mm的厚度均布入微波还原炉的移动床内。\n[0016] 所述的除尘灰冷却是在常温下的冷却区冷却20~40分钟。\n[0017] 所述的烘干温区的长度为2~5米。\n[0018] 所述的预热温区的长度为3~8米。\n[0019] 所述的焙烧温区的长度为8~12米。\n[0020] 所述的烧结温区的长度为15~25米。\n[0021] 实施例1:将除尘灰以100mm的厚度均布入微波炉的移动床内,移动床的运转速度为0.8米/分,除尘灰首先进入温度为80℃、长度为2米的烘干温区,然后进入温度为\n200℃、长度为3米的预热温区;再进入温度为700℃、长度为8米的焙烧温区;最后温度为\n1200℃、长度为15米的烧结温区;加热完后,在常温下的冷却区冷却20分钟。\n[0022] 实施例2:将除尘灰以125mm的厚度均布入微波炉的移动床内,移动床的运转速度为0.9米/分,除尘灰首先进入温度为90℃、长度为3米的烘干温区,然后进入温度为\n300℃、长度为4米的预热温区;再进入温度为800℃、长度为9米的焙烧温区;最后温度为\n1350℃、长度为18米的烧结温区;加热完后,在常温下的冷却区冷却25分钟。\n[0023] 实施例3:将除尘灰以150mm的厚度均布入微波炉的移动床内,移动床的运转速度为1.0米/分,除尘灰首先进入温度为100℃、长度为4米的烘干温区,然后进入温度为\n500℃、长度为5米的预热温区;再进入温度为800℃、长度为10米的焙烧温区;最后温度为\n1500℃、长度为20米的烧结温区;加热完后,在常温下的冷却区冷却30分钟。\n[0024] 实施例4:将除尘灰以180mm的厚度均布入微波炉的移动床内,移动床的运转速度为0.9米/分,除尘灰首先进入温度为110℃、长度为4米的烘干温区,然后进入温度为\n500℃、长度为6米的预热温区;再进入温度为900℃、长度为11米的焙烧温区;最后温度为\n1400℃、长度为23米的烧结温区;加热完后,在常温下的冷却区冷却35分钟。\n[0025] 实施例5:将除尘灰以200mm的厚度均布入微波炉的移动床内,移动床的运转速度为1.2米/分,除尘灰首先进入温度为120℃、长度为5米的烘干温区,然后进入温度为\n600℃、长度为8米的预热温区;再进入温度为1100℃、长度为12米的焙烧温区;最后温度为1510℃、长度为25米的烧结温区;加热完后,在常温下的冷却区冷却40分钟。\n[0026] 同时,利用鼓、引风机将生产时产生的烟气回收,经冷凝、布袋除尘器回收Zn、In、Pb等贵重金属,再利用化工法分离,实现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
法律信息
- 2014-12-03
- 2014-01-08
著录事项变更
发明人由张淑环 张汝勤 韩彦军变更为段晔 张淑环 张汝勤 韩彦军
- 2013-08-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21B 13/00
专利申请号: 201310145836.6
申请日: 2013.04.25
- 2013-07-1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