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 |
申请号 | CN202123301744.1 | 申请日期 | 2021-12-2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G13/12 | IPC分类号 | B;6;5;G;1;3;/;1;2;;;B;6;5;G;1;3;/;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南京晨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镇社东村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南京晨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南京晨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春平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建伟;高冰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动筒,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滚动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转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器,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主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和滑轨的配合,使用者能够推动滚动筒,实现对滚动筒间距的调节,同时通过设置连接器,能够在调节间距的同时进行稳定的动力传递,从而满足不同物品的输送需求,更加有利于使用。
1.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板(4),所述主板(4)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动筒(5),所述转杆(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7),所述滚动筒(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8),所述转杆(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器(6),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轨(14),所述滑轨(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主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6)包括套管(61),所述套管(6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63),所述限位槽(6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64),所述限位块(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杆(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4)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抵触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表面滑动连接主板(4),所述螺纹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0),所述握把(10)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筒(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导向块(15),所述导向块(1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板(16),所述壳体(1)和导向板(1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7),所述支撑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筒(5)包括筒体(51),所述筒体(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氟碳面漆层(52),所述氟碳面漆层(5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层(53)。
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辊筒输送装置适用于底部是平面的物品输送,主要由传动滚筒、机架、支架、驱动部等部分组成,具有输送量大,速度快,运转轻快,能够实现多品种共线分流输送的特点,辊筒输送机之间易于衔接过滤,可用多条滚筒线及其它输送设备或专机组成复杂的物流输送系统。\n[0003] 但是现有的装置在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滚筒输送装置,大多难以进行间距调节,难以适应不同物品的输送需求,较不利于使用。\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设备难以调节滚筒间距的问题。\n[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动筒,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滚动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转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器,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主板。\n[0006]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杆。\n[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抵触板。\n[0008]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主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n[0009]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筒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壳体和导向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n[0010]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氟碳面漆层,所述氟碳面漆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层。\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和滑轨的配合,使用者能够推动滚动筒,实现对滚动筒间距的调节,同时通过设置连接器,能够在调节间距的同时进行稳定的动力传递,从而满足不同物品的输送需求,更加有利于使用。\n附图说明\n[001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n[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n[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滚动筒和主板连接关系示意图;\n[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示意图;\n[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动筒结构示意图。\n[0017] 图中:1、壳体;2、电机;3、转杆;4、主板;5、滚动筒;51、筒体;52、氟碳面漆层;53、防滑橡胶层;6、连接器;61、套管;62、套杆;63、限位槽;64、限位块;7、第一伞形齿轮;8、第二伞形齿轮;9、螺纹杆;10、握把;11、抵触板;12、滑杆;13、滑块;14、滑轨;15、导向块;16、导向板;17、支撑腿;18、底板。\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19]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节的包胶滚筒输送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转杆3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板4,主板4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动筒5,转杆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7,滚动筒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8,转杆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器6,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轨14,滑轨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主板4,通过滑块13和滑轨14的配合,使用者能够推动滚动筒5,实现对滚动筒\n5间距的调节,同时通过设置连接器6,能够在调节间距的同时进行稳定的动力传递,从而满足不同物品的输送需求,更加有利于使用。\n[0020] 具体的,连接器6包括套管61,套管6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63,限位槽6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64,限位块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杆62,通过限位槽63和限位块64的配合,使得套管61和套杆62能够进行滑动,同时对转动力进行稳定传递。\n[0021] 具体的,主板4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螺纹杆9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抵触板11,通过螺纹杆9和抵触板11的配合,能够抵触壳体1,实现对主板4的稳定调节。\n[0022] 具体的,抵触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2,滑杆12的表面滑动连接主板4,螺纹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0,握把10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滑杆12和握把10的配合,能够对主板4进行限位,提高主板4运行的稳定性,握把10便于使用者握持进行螺纹杆9的操作。\n[0023] 具体的,滚动筒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导向块15,导向块1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板16,壳体1和导向板1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7,支撑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8,通过导向块15和导向板16的配合,能够提高对滚动筒5的支撑稳定性,底板18和支撑腿17则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结构强度。\n[0024] 具体的,滚动筒5包括筒体51,筒体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氟碳面漆层52,氟碳面漆层5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层53,通过设置氟碳面漆层52,能够提高筒体51的耐酸碱腐蚀性,设置防滑橡胶层53,则提高了滚动筒5对物料传递的稳定性。\n[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者需要调节滚动筒5间距的时候,首先握持握把10并转动,握把10带动螺纹杆9转动,螺纹杆9则通过主板4的螺纹推力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抵触板11下移,当抵触板11远离壳体1的内顶壁时,此时使用者推动主板4至指定位置,然后使用者反向转动握把10,使得抵触板11上移,抵触板11上移至抵触壳体1的内顶壁实现对主板\n4的固定,当主板4移动的时候会同步带动套管61,套管61则带动限位块64,限位块64沿着限位槽63滑动,当启动电机2时,电机2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则带动第一伞形齿轮7和连接器\n6,通过限位槽63和限位块64的配合,能够对电机2输出的动力进行稳定传递,第一伞形齿轮\n7则带动第二伞形齿轮8转动,第二伞形齿轮8带动滚动筒5进行转动,实现对物料的传送。\n[002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n[002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