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 |
申请号 | CN01818610.6 | 申请日期 | 2001-11-14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473029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吴振东 | 申请人地址 | 北京市密云县经济开发区云腾路13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吴振东 |
代理机构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敏 |
摘要
一种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包括一端置有软质吸收体的管状杆体,管状杆体另一端封闭并有一受力即可破坏的结构,一个囊状容器将该受力即可破坏之结构罩于内腔并通过其端口与管状杆体封闭端部固接密封,置入该囊状容器内的气体和工作液体在使用前被切实封闭,使用时折压囊状容器使得杆体密封端部之受力即可破坏结构被破坏,囊状容器内的工作液体随即流出并经杆体内腔迅速浸入杆体另端的软质吸收体中。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医用及生活用载液擦拭器,尤其涉及一种折压开 启式载液擦拭器。\n背景技术\n用软质吸收体(如棉签的棉体)蘸上药水瓶中的药液涂抹伤 口是用于皮肤消毒的传统方式。其不仅存在不易携带、不易储存 等缺点,更存在着因频繁打开瓶盖而导致的药物组分挥发使得其 有效浓度降低的问题,影响了使用的安全性。\n为解决此类问题,现有技术均是将传统棉签杆体兼作容器, 再将药水灌入其中,但由于其存在着“密封要求严格与开启要求 简单”的矛盾,故无论是用硅油封闭还是用机械密封方式封闭, 都达不到严格密封的要求,因为硅油分子间隙大,酒精及其它物 质分子易从硅油分子间隙中透过而继续挥发;机械密封的效果极 易受到加工精度及装配质量的随机影响。还有的技术方案虽解决 了严格密封的问题,却又导致了开启困难、贮存在杆体中的药液 流不出、流不尽或制造成本高等问题。\n发明内容\n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其克服了 将棉签杆体兼作容器类技术方案而出现的封闭不严、开启困难、 成本过高等问题,使用时只需折压杆体封闭端部的囊状容器,处 于密闭状态的载液擦拭器即被开启,囊状容器中的工作液体流经 杆体管腔迅速浸入软质吸收体中,即可使用。该产品使用前封闭 严格、使用方便、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n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n一种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包括一端置有软质吸收体的管 状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杆体另一端封闭并有一受力即可 破坏之结构;管状杆体封闭端固接密封一个将其受力即可破坏之 结构罩于内腔的囊状容器;囊状容器内同时置有气体和工作液体。\n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n所述管状杆体封闭端之受力即可破坏结构是与管状杆体同质 一体的、一端沿管状杆体轴线方向伸出且外端封闭、另一端伸入 管状杆体内的易折断尾管。\n所述囊状容器是有一端口、其端口内径与管状杆体封闭端外 径相应并固接密封且具有弹性的被封闭的类锥状体容器。\n所述囊状容器中置有的气体是压力为常压的氮气与净化空气 之一。\n所述管状杆体封闭端的管壁上开有通气孔。\n所述管状杆体开口端被软质吸收体包覆的管壁上开有条状通 孔。\n所述管状杆体一端置有的软质吸收体是棉质体、化学纤维体、 海绵体、明胶海绵体之一。\n所述囊状容器是一有一个端口、其内径与管状杆体封闭端外 径相应并固接密封且具有弹性的被封闭的管状容器。\n所述置于管状杆体端部的软质吸收体,是依靠其一部分塞入 并被夹牢在杆体端部一个边际呈锯齿状凸齿的纵向通孔内而连接 于杆体端部的。\n所述管状杆体置有软质吸收体的一端,被用螺纹连接于杆体 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罩子密闭。\n所述管状杆体封闭端之受力即可破坏结构是管状杆体被罩于 囊状容器内腔并封闭的易折断端部。\n所述管状杆体封闭端之受力即可破坏结构,是一端设有通气 孔并插入连接于管状杆体端口、另一端与囊状容器开口端固接密 封的连接件端面上的、被罩于囊状容器内的易折断尾管。\n附图说明\n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n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封闭状态时及开 启状态时的轴向结构剖面示意图;\n图3和图4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在封闭状态时及开 启状态时的轴向结构剖面示意图;\n图5和图6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在封闭状态时及其 端部未置软质吸收体且局部未剖时的轴向结构剖面示意图。\n图7和图8分别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在封闭状态时及开 启状态时的轴向结构剖面示意图。\n图9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在封闭状态时的轴向结构剖面 示意图。\n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各部位名称为:\n10-管状杆体 11-易折断尾管\n12-开口端管壁通孔 13-封闭端通气孔\n20-囊状容器 30-软质吸收体\n60-工作液体 80-气体\n具体实施方式\n实施例之一: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折压开启 式载液擦拭器,包括一端置有软质吸收体30的管状杆体10,其 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杆体10另一端封闭并有一受力即可破坏之结 构;管状杆体10封闭端固接密封一个将其受力即可破坏之结构罩 于内腔的囊状容器20;囊状容器20内同时置有气体80和工作液 体60。\n所述管状杆体10封闭端之受力即可破坏结构是与管状杆体 10同质一体的、一端沿管状杆体轴线方向伸出且外端封闭、另一 端伸入管状杆体内的易折断尾管11。\n所述囊状容器20是有一端口、其端口内径与管状杆体10封 闭端外径相应并固接密封且具有弹性的被封闭的类锥状体容器 20。\n所述囊状容器20中置有的气体80是压力为常压的氮气与净 化气体之一。\n所述管状杆体10封闭端的管壁上开有通气孔13。\n所述管状杆体10开口端被软质吸收体30包覆的管壁上开有 条状通孔12。\n所述管状杆体10一端置有的软质吸收体30是棉质体、化学 纤维体、海绵体、明胶海绵体之一。\n实施例之二:请参阅图3、图4,与实施例之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囊状容器是一有一个端口、其内径与管状杆体10封闭端外径 相应并固接密封且具有弹性的被封闭的管状容器20。\n实施例之三:请参阅图5、图6,与实施例之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置于管状杆体10端部的软质吸收体30,是依靠其一部分塞 入并被夹牢在杆体10端部一个边际呈锯齿状凸齿的纵向通孔12 内而连接于杆体端部的。\n所述管状杆体10置有软质吸收体30的一端,被用螺纹连接 于杆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罩子40密闭。\n实施例之四:请参阅图7、图8,与实施例之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管状杆体10封闭端之受力即可破坏结构是管状杆体被罩于 囊状容器20内腔并封闭的易折断端部11。\n实施例之五:请参阅图9,与实施例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 述管状杆体10封闭端之受力即可破坏结构是插入并固接于管状 杆体10端口、且罩于囊状容器内腔的、端口封闭的易折断尾管 11。所述管状杆体10封闭端之受力即可破坏结构,是一端设有通 气孔13并插入连接于管状杆体10端口、另一端与囊状容器20 开口端固接密封的连接件15端面上的、被罩于囊状容器20内的 易折断尾管11。\n本发明的结构特点、效果及使用方法:\n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的结构特点之一:管状杆体10一 端固接一个囊状容器20并将工作液体60置于封闭的囊状容器20 之中;结构特点之二:管状杆体10的封闭端置有易折断尾管11 并被罩于囊状容器20之内;结构特点之三:管状杆体10的封闭 端设有通气孔13。\n发明的有益效果\n结构的不同,其效果也不同。现有的方案均是将工作液体灌 入杆体内腔使杆体兼作容器,这类技术方案为了使其内腔中的工 作液体在使用时能够流出,需要同时打开两个开启装置,使工作 液体上端面能通大气、下端面能够流出;或者打开工作液体下端 面的开启装置,但需要在工作液体上端的杆体内腔中置有加压的 气体。其问题是需要固接密封点多、工艺复杂且对材料的要求高, 从而降低了使用的方便性或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而本发明将囊 状容器20固接密封于管状杆体10的封闭端,其结构简单且封闭 严格、制作成本低。本发明的管状杆体10的封闭端设置易折断尾 管11并被罩于封闭的囊状容器20中,其不仅便于开启,还可以 利用使用时手指折压囊状容器20时自然产生的压力使囊状容器 内的工作液体60和气体80受压迫,从而使工作液体60在易折断 尾管11被折断后的瞬间迅速从囊状容器20中流出并进入管状杆 体10内腔。由于使用时管状杆体10包覆软质吸收体30端自然朝 下及通气孔13的作用,进入管状杆体10内腔的工作液体60将在 重力的作用下,迅速透过通孔12和管状杆体10的端口全部浸入 软质吸收体30。由于通气孔13的作用,囊状容器20的大小可根 据需要选择,因为只需要将工作液体60挤出囊状容器20,工作 液体60即可经管状杆体10的内腔自然流入软质吸收体30。又由 于通气孔13比易折断尾管11伸入管状杆体10内所处的位置高, 所以,工作液体60不会从通气孔13中溢出。\n请参阅图1、图2,使用时,除去载液擦拭器外部的卫生包装 物,一手折压囊状容器20,所述易折断尾管11受力从根部断裂, 工作液体60受压全部冲入管状杆体10内腔,由于通气孔13的作 用,工作液体60自然流下并透过管壁上通孔12及杆体端口迅速 浸入软质吸收体30,即可使用。由于通气孔13的作用,管状杆 体10内不会残留工作液体60。\n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其囊状容器20内置 有的气体80为氮气或净化空气,氮气属惰性气体,所以不会使工 作液体60发生任何变化;当工作液体60不含有易发生氧化反应 的组分时,也可选择净化空气。还可以根据不得影响工作液体性 状的原则选择其它适宜之气体。\n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其囊状容器20内置 有的工作液体60可根据需要选择与同时置入的气体80所占的体 积比。当气体80所占体积较大时,只需一次折压即可将工作液体 60挤出囊状容器20;若工作液体60所占体积较大直至占满囊状 容器20时,便需在挤压后待囊状容器20恢复原状后再次挤压, 使得工作液体60完全流出,不留残液。在重复挤压的过程中,通 气孔13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亦可分别在囊状容器20中置入 加压气体,效果亦同,但会相应增加制造成本。\n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还在管状杆体10 包覆软质吸收体30的内侧管壁上预划了易折断线,以便在使用后 折断并丢弃棉头后回收;或用竹、木作芯缠绕的棉签以公知的方 式插入管状杆体的开口端代替直接在杆体上缠棉,使用后折断或 拨出并丢弃棉头后回收,以满足环保的要求。\n请参阅图5、图6,本发明实施例之三,使用非缠绕法在管状 杆体10端部连接棉球等软质吸收体30,克服了旋转缠绕对异型 管状杆体的限制。由于软质吸收体良好的弹性以及高分子材料(如 聚乙烯、聚丙烯等)良好的韧性,所以,被塞入杆体10端部受力 发生形变后趋于恢复形变的边际带凸齿的纵向通孔12牢牢夹住, 故软质吸收体30与杆体10端部的连接十分稳固;\n管状杆体10置有软质吸收体30的一端,被用三头螺纹连接 于杆体上的套管状罩子40罩住,当螺纹旋紧后,杆体10与套管 40在a处形成环形端面紧密配合密封,套管40与囊状容器20内 的环形凸筋在b处形成胀紧配合密封,使该载液擦拭器在旋开使 用前,软质吸收体30保持被严格密闭状态,可满足更高的卫生要 求。使用时仅需旋拧90至120度即可轻松打开套管40;由于在 易折断尾管11应力集中的根部设置了周向易折断的凹槽,所以当 折压囊状容器20并触及易折断尾管11时,可顺利将其折断;由 于易折断尾管11的根部较凹,所以使用时囊状容器20内不会残 留液体;由于杆体10螺纹密封处还设有纵向通气槽孔,所以在未 旋开套管前,套管40与杆体间的气体和杆体内腔的气体完全相 通,当液体60从囊状容器20内被挤入管状杆体内腔后,由于气 体在套管40内能顺利循环,所以液体60能迅速进入软质吸收体 30内。\n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其易折尾管在管状 杆体封闭端面所处的位置可根据囊状容器的形状、大小等作相应 选择,管状杆体、囊状容器以及受力即可破坏之结构的形态也可 变化,此类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n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由端部封 闭并置有受力即可破坏之结构的管状杆体以及囊状容器、软质吸 收体组成。其贮存在密封囊状容器中的工作液体被安全、切实地 封闭。使用时,折压其顶部的囊状容器,其立即被开启,囊状容 器内的药液、消毒剂、化妆品靠工作液体便迅速浸入软质吸收体, 即可使用。其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克服 了传统产品的不足。
法律信息
- 2021-11-30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 A61F 13/36
专利号: ZL 01818610.6
申请日: 2001.11.14
授权公告日: 2005.09.07
- 2016-06-01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6.05.12
专利权人由蓝戈药业(江苏)有限公司变更为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由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大道182号变更为101500 北京市密云县经济开发区云腾路13号
- 2015-06-24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 A61F 13/36
合同备案号: 2015990000238
专利号: ZL 01818610.6
申请日: 2001.11.14
让与人: 蓝戈药业(江苏)有限公司
受让人: 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 折压开启式载液擦拭器
申请公布日: 2004.02.04
授权公告日: 2005.09.07
许可种类: 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 2015.04.27
- 2011-11-02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1.09.16
专利权人由吴振东变更为蓝戈药业(江苏)有限公司
地址由222006 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巨龙北路8号变更为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大道182号
- 2005-09-07
- 2004-05-12
发明专利公报更正
发明专利公报更正更正卷=20号=5页码=254更正项目=发明名称误=棉签擦试器正=棉签擦拭器
- 2004-05-12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更正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更正更正卷=20号=5页码=扉页更正项目=发明名称误=棉签擦试器正=棉签擦拭器
- 2004-04-14
- 2004-02-0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