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婴儿枕 |
申请号 | CN201520475734.5 | 申请日期 | 2015-07-03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IPC分类号 | A;4;7;G;9;/;1;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无锡美莱茵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春笋东路8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无锡美莱茵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无锡美莱茵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学庆 |
代理机构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欢勇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枕,包括枕芯(1),所述枕芯(1)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枕芯(1)的通气孔(2),所述枕芯(1)中央的通气孔(2)的孔径大于枕芯(1)四周的通气孔(2)的孔径,所述枕芯(1)上端面的中央处具有一个向下凹陷的弧形槽(3),所述枕芯(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排气槽(4),每个所述排气槽(4)与至少一个通气孔(2)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气槽的设置,空气从通气孔通过,并从排气槽排出,进一步使得通气孔能保证婴儿枕能达到较佳的软和透气性能,解决了因枕芯的底部与床紧密接触,而使得通气孔内的气体无法从底部排出,继而导致中央的通气孔丧失软和透气性能、四周的通气孔丧失缓解透气和回弹性能的问题。
1.一种婴儿枕,包括枕芯(1),所述枕芯(1)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枕芯(1)的通气孔(2),所述枕芯(1)中央的通气孔(2)的孔径大于枕芯(1)四周的通气孔(2)的孔径,所述枕芯(1)上端面的中央处具有一个向下凹陷的弧形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排气槽(4),每个所述排气槽(4)与至少一个通气孔(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枕套(5),所述枕套(5)具有一个枕套开口(6),所述枕芯(1)能从枕套开口(6)塞入枕套(5)内,所述枕套开口(6)处的枕套(5)上设置有凉席垫(7),所述凉席垫(7)与枕套(5)分体设置或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开口(6)能容凉席垫(7)通过,所述凉席垫(7)能从枕套开口(6)塞入枕套(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枕套(5)紧贴的凉席垫(7)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松紧带(8),每根所述松紧带(8)能扣住内设有枕芯(1)的枕套(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护棒(9),所述防护棒(9)的材质为海绵,每个所述防护棒(9)的外表套设有防护棒套(10),所述防护棒套(10)与枕套(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棒套(10)与枕套(5)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护遮挡片(12),所述防护遮挡片(12)位于防护棒套(10)与枕套(5)的可拆卸连接处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护棒套(10)具有防护棒套开口(11),所述防护棒(9)能从防护棒套开口(11)塞入防护棒套(10)内,所述防护棒套开口(11)处设置有用以开启和闭合防护棒套(10)的隐形拉链(13),所述隐形拉链(13)具有拉链头,所述防护棒套(10)上设置有拉链头防护套(14),所述拉链头能嵌入拉链头防护套(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护棒(9)呈实心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护棒(9)呈中空结构,所述防护棒(9)内部填充有助于睡眠或/和驱蚊的中药包(15)。
婴儿枕\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枕。\n背景技术\n[0002] 于2014年11月26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39531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纠正偏头的透气型婴儿枕,包括枕头本体和枕套,枕头本体中部设有一个凹槽,枕头本体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枕头本体中央的通气孔比枕头本体外缘的通气孔大。该透气型婴儿枕在使用时,枕头本体的底面与床紧密接触,从通气孔排出的空气无法完全排出,继而导致无法达到有效的通气效果。\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达到较好通气效果的婴儿枕。\n[0004]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枕,包括枕芯,所述枕芯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枕芯的通气孔,所述枕芯中央的通气孔的孔径大于枕芯四周的通气孔的孔径,所述枕芯上端面的中央处具有一个向下凹陷的弧形槽,所述枕芯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排气槽,每个所述排气槽与至少一个通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央的通气孔的设置让婴儿脑袋在中间的位置会比较软和透气,中央的通气孔的地方凹陷比较多,就自然形成圆形凹陷,为婴儿脑袋塑形或定型,四周和上下的通气孔是为了缓解透气和回弹效果;通过排气槽的设置,使得枕芯与放置枕芯的床之间留有缝隙,可以供空气从通气孔通过,并从排气槽排出,进一步使得通气孔能保证婴儿枕能达到较佳的软和透气性能以及缓解透气和回弹效果,解决了因枕芯的底部与床紧密接触,而使得通气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出,继而导致中央的通气孔丧失软和透气性能、四周的通气孔丧失缓解透气和回弹性能的问题。\n[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婴儿枕还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具有一个枕套开口,所述枕芯能从枕套开口塞入枕套内,所述枕套开口处的枕套上设置有凉席垫,所述凉席垫与枕套分体设置或可拆卸连接。当进入夏季时,使用者可以将凉席垫覆盖在装有枕芯的枕套上使用,给婴儿带来凉爽;将凉席垫与枕套分体设置,符合市面人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通过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无需再寻找凉席垫,就可立即使用,并且凉席垫一旦损坏或弄脏即可更换,增加了该婴儿枕的使用寿命。\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枕套开口能容凉席垫通过,所述凉席垫能从枕套开口塞入枕套内。当进入春季或秋季或冬季时,可以将凉席垫从枕套开口处塞进枕套内即可,之所以在不使用时将凉席垫塞进枕套内,是可以便于下次使用可立即翻出,方便下次使用且能防止丢失;同时,将凉席垫塞入后不影响婴儿枕的使用和整体美观性。\n[0007] 优选地,与所述枕套紧贴的凉席垫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松紧带,每根所述松紧带能扣住内设有枕芯的枕套。松紧带的设置可以防止凉席垫在使用时移位。\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为了解决凉席垫损坏或弄脏后,无法使用的问题,则所述凉席垫与枕套可拆卸连接。\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枕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护棒,所述防护棒为海绵,每个所述防护棒的外表套设有防护棒套,所述防护棒套与枕套连接。两端的防护棒用以保证婴儿的头部始终在枕芯上,解决了因婴儿转身时脱离枕头,继而影响睡眠及头型的问题;此外,防护棒的材质为海绵,海绵能给婴儿在靠向防护棒时提供缓冲作用。\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防护棒套与枕套可拆卸连接。当婴儿较小时,加装两个防护棒,当婴儿长大时,可以自主躺在枕头上时,将防护棒拆除即可,增加了该婴儿枕的适用性。\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为了解决防护棒套与枕套的可拆卸连接处给婴儿造成的不适问题,则所述枕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护遮挡片,所述防护遮挡片位于防护棒套与枕套的可拆卸连接处的上方。通过两块防护遮挡片的设置,可以防止可拆卸连接处不会刮伤婴儿,增加了该婴儿枕的安全性能,且较为美观。\n[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防护棒套具有防护棒套开口,所述防护棒能从防护棒套开口塞入防护棒套内,所述防护棒套开口处设置有用以开启和闭合防护棒套的隐形拉链,所述隐形拉链具有拉链头,所述防护棒套上设置有拉链头防护套,所述拉链头能嵌入所述拉链头防护套内。隐形拉链的设置,可以保证婴儿不与该拉链接触,不会造成婴儿的不适,且较为美观,拉链头防护套的设置可保护婴儿不被拉链头刮伤。\n[0013] 优选地,每个所述防护棒呈实心结构。\n[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每个所述防护棒呈中空结构,所述防护棒内部填充有助于睡眠或/和驱蚊的中药包。可以促进婴幼儿的睡眠质量或/和驱蚊保证婴儿远离蚊虫的叮咬。\n附图说明\n[0015] 图1为本实施例中枕芯的俯视图;\n[0016] 图2为本实施例中枕芯的仰视图;\n[0017] 图3为本实施例中枕芯的侧视图;\n[0018] 图4为本实施例中枕套或内置有枕芯的枕套的俯视图;\n[0019] 图5为本实施例中枕套连接有防护棒以及凉席垫,且凉席垫呈打开状态的俯视图;\n[0020] 图6为本实施例中枕套连接有防护棒以及凉席垫,且凉席垫在使用时的俯视图;\n[0021] 图7为本实施例中枕套连接有防护棒以及凉席垫,且凉席垫在使用时的主视图;\n[0022] 图8为本实施例中防护棒套与实心结构的防护棒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n[0023] 图9为本实施例中呈中空结构的防护棒的结构示意图;\n[0024] 图10为本实施例中防护棒套与中空结构的防护棒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n[0025] 图11为本实施例中防护棒套的侧示图;\n[0026] 图12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n[0027] 图中:\n[0028] 1-枕芯;2-通气孔;3-弧形槽;4-排气槽;5-枕套;6-枕套开口;7-凉席垫;8-松紧带;9-防护棒;10-防护棒套;11-防护棒套开口;12-防护遮挡片;13-隐形拉链;14-拉链头防护套;15-中药包。\n具体实施方式\n[002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n[0030] 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婴儿枕,包括枕芯1,枕芯1的厚度控制在\n2.0cm-2.5cm左右,枕芯1的个数可以更具实际所需的厚度而定,可以设定为一个、两个或三个或更多,若设置两个上的枕芯1,则将多个枕芯1叠加起来,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一个枕芯1,枕芯1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枕芯1的通气孔2,枕芯1中央的通气孔2的孔径大于枕芯1四周的通气孔2的孔径,婴儿脑袋在中间的位置会比较软和透气,四周通气孔2可缓解透气和保证枕芯1能回弹,中央的通气孔2凹陷比较多,枕芯1上端面的中央处具有一个向下凹陷的弧形槽3,枕芯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排气槽4,每个排气槽4与至少一个通气孔\n2连通,排气槽4供通过通气孔2的空气从排气槽4排至外部,避免出现因枕芯1与床过于紧密接触,而导致空气无法从枕芯1的底部排出,使得通气孔2丧失了软和透气性能以及缓解透气和回弹性能的问题。\n[0031] 如图4所示,婴儿枕还包括枕套5,枕套5具有一个枕套开口6,枕芯1能从枕套开口6塞入枕套5内,如图5所示,枕套开口6处的枕套5上设置有凉席垫7,凉席垫7可以与枕套5分体设置(图中未示出),便于市面上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在夏天使用时,无需再寻找凉席垫,可立即使用,并且凉席垫一旦损坏或弄脏即可更换。分体式的凉席垫7在使用时,仅需将凉席垫覆盖在枕套5上即可;如图6所示,可拆卸连接的凉席垫7在使用时,也仅需将凉席垫7覆盖在装在有枕芯1的枕套5上即可,但是枕套5与凉席垫7之间有连接,具体的枕套5与凉席垫7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按扣、拉链或是魔术贴等方式。\n[0032] 本实施例中的枕套开口6能容凉席垫7通过,在不使用时,枕套5与凉席垫7不管采用分体式设置或是可拆卸连接,凉席垫7能从枕套开口6塞入枕套5内,防止丢失,且下次可快速取出使用。\n[0033] 为了避免凉席垫7在使用时产生移动,如图5所示,与枕套5紧贴的凉席垫7的端面上设置有两根松紧带8,使用时,将每根松紧带8扣住内设有枕芯1的枕套5,此时,凉席垫7通过松紧带8的设置不会产生移动。\n[0034] 为了便于凉席垫7损坏或弄脏后,易于更换,则凉席垫7与枕套5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凉席垫7可以采用拉链、按扣、魔术贴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用户组装拆卸,本实施例中采用拉链连接。\n[0035] 为了防止婴儿的头部在翻转时脱离枕芯1,如图5、6、7所示,枕芯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护棒9,防护棒9的材质为海绵,每个防护棒9的外表套设有防护棒套10,防护棒套\n10与枕套5连接,如图8、10所示,当婴儿转至防护棒9时,海绵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可防止婴儿因翻转力度过大而受到伤害,防护棒套10与枕套5可拆卸连接,保证婴儿在较小时,可以加装两个防护棒9,防止婴儿在转头时脱离枕芯1;婴儿长大时,可以卸掉两个防护棒\n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防护棒套10与枕套5可以通过拉链、按扣、魔术贴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n[0036] 为了避免因防护棒套10与枕套5的可拆卸连接处和婴儿接触,继而给婴儿带来不适,如图5、6、7所示,枕套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护遮挡片12,如图7所示,防护遮挡片12位于枕套5防护棒套10与枕套5的可拆卸连接处的上方。使用时,婴儿不直接与防护棒套\n10与枕套5的可拆卸连接处接触,而是与防护遮挡片12接触,防护遮挡片12的设置给婴儿带来了舒适感。\n[0037] 此外,如图11、12所示,防护棒套10具有防护棒套开口11,防护棒9能从防护棒套开口11塞入防护棒套10内,防护棒套开口11处设置有用以开启和闭合防护棒套10的隐形拉链13,隐形拉链的设置不会造成婴儿的不适,且较为美观,隐形拉链13具有拉链头,防护棒套10上设置有拉链头防护套14,拉链头能嵌入拉链头防护套14内,这样隐形拉链13的拉链头不会弄伤皮肤较薄的婴儿,且较为美观。\n[0038] 其中,如图8所示,每个防护棒9可以呈较为普通的实心结构;如图9所示,每个防护棒9还可以设置呈中空结构,如图10所示,防护棒9内部还填充一些有助于睡眠或/和驱蚊的中药包15,有助于睡眠或/和驱蚊的中药包15可采用市面上一些现有的中草药。\n[0039]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法律信息
- 2020-06-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47G 9/10
专利号: ZL 201520475734.5
申请日: 2015.07.03
授权公告日: 2015.10.28
- 2015-10-2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