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 |
申请号 | CN201410442814.0 | 申请日期 | 2014-09-02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5617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IPC分类号 | F;1;7;D;5;/;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姚学军;郑娟;吴凯旋;税碧垣;张妮;曹燕;李云杰 |
代理机构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杰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包括:监测终端、采集器和服务器,其中;所述监测终端包括泄漏监测器、流速监测器、流量监测器、风象监测器和油膜厚度监测器;采集器,用于与所述监测终端中的每一个监测器相连,采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以所述油膜厚度参数;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导入改进Fay模型、改进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和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运算,获取油膜的扩散参数。
1.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终端、采集器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监测终端包括泄漏监测器、流速监测器、流量监测器、风象监测器和油膜厚度监测器,其中,所述泄漏监测器设置在所述管道上,用于采集所述管道的油液泄漏参数;所述流速监测器、所述流量监测器和所述风象监测器设置在与所述管道对应的河道中,用于采集环境参数;所述油膜厚度监测器设置在所述河道中的围控收油点,用于采集油膜厚度参数;
采集器,用于与所述监测终端中的每一个监测器相连,采集所述泄漏监测器发送的所述油液泄漏参数,采集所述流速监测器、所述流量监测器和所述风象监测器发送的所述环境参数,以及采集所述油膜厚度监测器发送的所述油膜厚度参数;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采集器发送的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并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导入改进Fay模型、改进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和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运算,获取油膜的扩散参数;
所述改进Fay模型具体为:
ds=ωσs
dn=ωσn
σs=0.001t1.17
Ds=keq(df+ds)
Dn=keq(df+dn)
A=d×D
其中,s表示油膜的长轴方向;n表示油膜短轴方向;ds用于表示油膜在s方向的自身扩展尺度,dn用于表示油膜在n方向的自身扩展尺度,ω为比例系数,σs用于表示油膜在s方向的质量均方差,σn用于表示油膜在n方向的质量均方差,A′用于监测到的油膜面积,k用于表示溢油挥发和降解的衰减系数,hk用于表示监测到的油膜厚度中的最小油膜厚度,A用于表示油膜的实际面积,keq为比例因子,用于表示油污范围的减小过程和油膜消失的时间,Ds用于表示油膜在s方向的长轴尺度,Dn用于表示油膜在n方向的短轴尺度,将s-n坐标转变为x-y坐标,获取椭圆在x轴上的最大值点,即由油膜扩展导致的油膜迁移到下游距离D,如果Dn大于所述河道的河宽,则A=d×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Navy模型具体为:
其中,k1用于表示所述河道的表面漂流漂移系数, 用于表示所述河道的表面流速,k2用于表示与所述河道对应的风漂流系数,用于表示与所述河道对应的风速;
若溢油响应时间内水流流速与风速没有变化,则
结合油膜扩展阶段模拟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油膜迁移至下游的距离L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具体为:
其中,qt用于表示油膜的吸附时间时的吸附量,k用于表示二级吸附速率常数,qe用于表示油膜的平衡吸附量,t用于表示时间;
根据上述公式,于是得到溢油的岸边吸附量为:
Qt=qt×L×ΔH
其中,ΔH用于表示溢油污染的河岸厚度范围,L用于表示溢油污染的岸线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ingas蒸发方程具体为:
蒸发百分比=[0.165(%D)+0.045(T-15)]lnt
其中,%D用于表示180℃蒸馏时的质量分数,T用于表示油品温度,溢油蒸发量为:Qvam=E×V`。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包括油膜扩展面积、迁移距离、蒸发量、吸附量和残存油量,其中,所述残存油量具体为:Qnow=V-Qt-Qvam其中,Qnow用于表示现存油量,V用于表示溢油体积,Qt用于表示岸边吸附量,Qvam用于表示溢油蒸发量。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户指令终端,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将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用户指令终端;
所述用户指令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并采用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处理方案。
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管道泄漏应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跨区域的全国性管道运输管网已成为我国能源输送的最重要通道,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支撑作用。然而上万公里的长输管道无法避免的需要穿越河流。数量繁多的管道河流穿越点和频繁发生的泄漏对水体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风险,使管道应急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事故紧急状态下,制定快速、合理、有效的应急决策是事故应急救援成败的关键。成功的应急决策包括合理的判断泄漏量和油膜厚度、及时追踪和汇报油头位置、准确的选取围控位置(围油栏布设位置)、合理的选取围控设备等。\n[0003] 但是,现有的管道泄漏的应急决策基本上是依靠主观判断和人工决策,无法保证决策及时性和准确性,造成事故救援的迟缓及后果的严重。不仅如此,泄漏事故情况往往十分复杂,水文条件和泄漏参数变化很快,需要的决策信息及时调整更新,信息量很大,依靠传统的方式已无法及时准确的获取实时现场信息,更无法保证人工决策的可信赖性。\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能够更准确和及时的获取管道泄漏的现场信息,提高了快速处理管道泄漏的能力。\n[00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包括:监测终端、采集器和服务器,其中;\n[0006] 所述监测终端包括泄漏监测器、流速监测器、流量监测器、风象监测器和油膜厚度监测器,其中,所述泄漏监测器设置在所述管道上,用于采集所述管道的油液泄漏参数;所述流速监测器、所述流量监测器和所述风象监测器设置在与所述管道对应的河道中,用于采集环境参数;所述油膜厚度监测器设置在所述河道中的围控收油点,用于采集油膜厚度参数;\n[0007] 采集器,用于与所述监测终端中的每一个监测器相连,采集所述泄漏监测器发送的所述油液泄漏参数,采集所述流速监测器、所述流量监测器和所述风象监测器发送的所述环境参数,以及采集所述油膜厚度监测器发送的所述油膜厚度参数;\n[0008]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采集器发送的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并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导入改进Fay模型、改进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和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运算,获取油膜的扩散参数。\n[0009] 可选的,所述改进Fay模型具体为:\n[0010] ds=ωσs\n[0011] dn=ωσn\n[0012] σs=0.001t1.17\n[0013]\n[0014]\n[0015]\n[0016]\n[0017] Ds=keq(df+ds)\n[0018] Dn=keq(df+dn)\n[0019] A=d×D\n[0020] 其中,s表示油膜的长轴方向;n表示油膜短轴方向;ds用于表示油膜在s方向的自身扩展尺度,dn用于表示油膜在n方向的自身扩展尺度,ω为比例系数,σs用于表示油膜在s方向的质量均方差,σn用于表示油膜在n方向的质量均方差,A′用于监测到的油膜面积,k用于表示溢油挥发和降解的衰减系数,hk用于表示监测到的油膜厚度中的最小油膜厚度,A用于表示油膜的实际面积,keq为比例因子,用于表示油污范围的减小过程和油膜消失的时间,Ds用于表示油膜在s方向的长轴尺度,Dn用于表示油膜在n方向的短轴尺度,将s-n坐标转变为x-y坐标,获取椭圆在x轴上的最大值点,即由油膜扩展导致的油膜迁移到下游距离D,如果Dn大于所述河道的河宽,则A=d×D。\n[0021] 可选的,所述改进Navy模型具体为:\n[0022]\n[0023] 其中,k1用于表示所述河道的表面漂流漂移系数, 用于表示所述河道的表面流速,k2用于表示与所述河道对应的风漂流系数,用于表示与所述河道对应的风速;\n[0024] 若溢油响应时间内水流流速与风速没有变化,则\n[0025]\n[0026] 结合油膜扩展阶段模拟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油膜迁移至下游的距离L为:\n[0027]\n[0028] 可选的,所述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具体为:\n[0029]\n[0030] 其中,qt用于表示油膜的吸附时间时的吸附量,k用于表示二级吸附速率常数,qe用于表示油膜的平衡吸附量,t用于表示时间;\n[0031] 根据上述公式,于是得到溢油的岸边吸附量为:\n[0032] Qt=qt×L×ΔH\n[0033] 其中,ΔH用于表示溢油污染的河岸厚度范围,L用于表示溢油污染的岸线长度。\n[0034] 可选的,所述Fingas蒸发方程具体为:\n[0035] 蒸发百分比=[0.165(%D)+0.045(T-15)]lnt\n[0036] 其中,%D用于表示180℃蒸馏时的质量分数,T用于表示油品温度,溢油蒸发量为:\nQvam=E×V`。\n[0037] 可选的,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包括油膜扩展面积、迁移距离、蒸发量、吸附量和残存油量,其中,所述残存油量具体为:Qnow=V-Qt-Qvam\n[0038] 其中,Qnow用于表示现存油量,V用于表示溢油体积,Qt用于表示岸边吸附量,Qvam用于表示溢油蒸发量。\n[0039]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用户指令终端,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将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用户指令终端;\n[0040] 所述用户指令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并采用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处理方案。\n[0041] 通过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n[0042]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监测终端实时获取管道泄漏时的油液泄漏参数、环境参数和油膜厚度参数,并将上述参数通过采集器传输至服务器,然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导入改进Fay模型、改进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和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运算,获取油膜的扩散参数,使得能够更准确和及时的获取管道泄漏的现场信息,提高了快速反应的能力。\n附图说明\n[004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n[004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n[0045] 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n[0046] 10——监测终端,11——泄漏监测器,12——流速监测器,13——流量监测器,\n14——风象监测器,15——油膜厚度监测器,20——采集器,30——服务器,40——用户指令终端。\n具体实施方式\n[0047]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能够更准确和及时的获取管道泄漏的现场信息,提高了快速处理管道泄漏的能力。\n[004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n[0049]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参见图\n1,包括:监测终端10、采集器20和服务器30,其中;\n[0050] 监测终端10包括泄漏监测器11、流速监测器12、流量监测器13、风象监测器14和油膜厚度监测器15,其中,泄漏监测器11设置在所述管道上,用于采集所述管道的油液泄漏参数;流速监测器12、流量监测器13和风象监测器14设置在与所述管道对应的河道中,用于采集环境参数;油膜厚度监测器15设置在所述河道中的围控收油点,用于采集油膜厚度参数;\n[0051] 采集器20,用于与监测终端10中的每一个监测器相连,采集泄漏监测器11发送的所述油液泄漏参数,采集流速监测器12、流量监测器13和风象监测器14发送的所述环境参数,以及采集油膜厚度监测器15发送的所述油膜厚度参数;\n[0052] 服务器30,用于接收采集器20发送的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并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导入改进Fay模型、改进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和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运算,获取油膜的扩散参数。\n[0053] 其中,泄漏监测器11可以为安装在管道上的声波传感器或管道周围的光纤传感器,每隔一段距离例如50米,20米等均可安装一个泄漏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在管道发生泄漏时,用于采集所述管道的油液泄漏参数。\n[0054] 其次,流速监测器12、流量监测器13和风象监测器14为安装在河道中的监测器组合,沿河道流向每5km-10km设置一组,其中,每一个监测器组合中至少包括一个流速监测器、一个流量监测器和一个风象监测器。\n[0055] 进一步的,油膜厚度监测器15可以为临时设置的传感器,布设在所述围控收油点实时监测油的回收情况,并用于采集油膜厚度参数。\n[0056] 具体的,泄漏监测器11,用于在监测管道发生泄漏时,进行报警;流速监测器12、流量监测器13和风象监测器14分别探测实时泄漏现场信息,其中,水体流速监测12探测所述河道中的水体和泄漏在所述河道中的油液的油膜的流动速度;流量监测器13,还可以用于探测油膜厚度结合预置信息如河道宽度等计算出油膜的流量进而作为泄漏量的评估;以及风象监测器布14设在所述河道上方监测风速、风向等风象信息,如此,使得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所述河道的水体和泄漏在所述河道中的油液的油膜的流动速度、所述油膜的流量、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油膜厚度监测器15布设在所述围控点实时探测随回收进行油膜厚度的变化过程。\n[0057]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集器20可以为单片机或嵌入式芯片,用于与监测终端10中的每一个监测器相连,并可以对从每一个监控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无线或有线或卫星通讯方式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30,服务器30用于接收采集器20发送的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并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导入改进Fay模型、改进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和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运算,获取油膜的扩散参数。\n[0058] 其中,所述改进Fay模型具体为:\n[0059] 由于风场与水流的存在,特别是季节性河流,在丰水期时,水流作用占主导因素,认为油膜在触岸前呈椭圆行,触河流两岸岸边后,油膜形状与河流形状一致,即为条状,宽度等同河宽。\n[0060] 以s表示在风拽曳作用下,油膜的长轴方向,其与风向相同;以n表示油膜短轴方向:\n[0061] ds=ωσs 公式(1)\n[0062] dn=ωσn 公式(2)\n[0063] 公式(1)和公式(2)中:\n[0064] ds用于表示油膜在s方向的自身扩展尺度,dn用于表示油膜在n方向的自身扩展尺度;\n[0065] ω用于表示比例系数,取121/2;\n[0066] σs用于表示油膜在s方向的质量均方差,σn用于表示油膜在n方向的质量均方差。\n[0067] 再根据总结若干现场观测资料,认为扩散导致油膜质量近似正态分布,油膜直径与质量均方差成正比。在各项同性条件下,油膜周边界限保持圆形,可以通过直径度量油膜范围,得出的油膜直径仅与时间有关,因此,σs对应的公式为:\n[0068] σs=0.001t1.17 公式(3)\n[0069] 公式(4)\n[0070] 可观测到的油膜面积按下式计算:\n[0071] 公式(5)\n[0072] 可观测到的油膜面积按下式计算:\n[0073] 公式(5)中:\n[0074] A′用于表示可观测到的油膜面积,单位为m2;\n[0075] k用于表示综合反应溢油挥发和降解的衰减系数,一般取0.5(1/d);\n[0076] hk用于表示可观测油膜的最小厚度,一般取10-4mm~10-3mm,本模型取5×10-4mm。\n[0077] A用于表示油膜的实际面积,单位为m2,按公式(6)计算:\n[0078] 公式(6)\n[0079] keq为比例因子,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反应了油污范围的减小过程和油膜消失的时间,keq取值从1到0,按公式(7)计算:\n[0080] 公式(7)\n[0081] 油膜在s方向的长轴尺度用Ds表示,按公式(8)计算:\n[0082] Ds=keq(df+ds) 公式(8)\n[0083] 油膜在n方向的短轴尺度为Dn表示,按公式(9)计算:\n[0084] Dn=keq(df+dn) 公式(9)\n[0085] 最后将s-n坐标转变为x-y坐标,获取椭圆在x轴上的最大值点,即由油膜扩展导致的油膜迁移到下游距离D,如果Dn大于所述河道的河宽,则A=d×D公式(10)。\n[0086] 其次,所述改进Navy模型具体为:\n[0087] 漂移过程的模拟采用简化的Navy模型,对于普通河流水流流向为自上游至下游,方向固定,得到公式(11)溢油质心经过时间 后的位移为:\n[0088] 公式(11)\n[0089] 公式(11)中:\n[0090] k1用于表示所述河道的表面漂流漂移系数,本模型取1.15;\n[0091] 用于表示所述河道的表面流速;\n[0092] k2用于表示与所述河道对应的风漂流系数,本模型取0.025;\n[0093] 用于表示与所述河道对应的风速。\n[0094] 若溢油响应时间内水流流速与风速没有变化,则\n[0095] 公式(12)\n[0096] 结合油膜扩展阶段模拟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油膜迁移至下游的距离L为:\n[0097] 公式(13)。\n[0098] 进一步的,由于水面受波浪或地势等因素影响,油膜将会与一定厚度的岸边介质发生吸附作用,使得所述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具体为:\n[0099] 公式(14)\n[0100] 公式(14)中:\n[0101] qt用于表示油膜的吸附时间时的吸附量,单位为mL/cm2;\n[0102] k用于表示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单位为mL/(cm2×min);\n[0103] qe用于表示油膜的平衡吸附量,单位为mL/cm2;\n[0104] t用于表示时间,单位为秒(s);\n[0105] 根据公式(11),于是得到溢油的岸边吸附量为:\n[0106] Qt=qt×L×ΔH 公式(15)\n[0107] 公式(15)中,\n[0108] ΔH用于表示溢油污染的河岸厚度范围,单位为m2;\n[0109] L用于表示溢油污染的岸线长度,单位为米(m)。\n[0110] 进一步的,Fingas提出的直接从蒸馏数据计算的蒸发方程为:\n[0111] 蒸发百分比=[0.165(%D)+0.045(T-15)]lnt 公式(16)\n[0112] 公式(16)中,\n[0113] %D用于表示180℃蒸馏时的质量分数;\n[0114] T用于表示油品温度,单位为摄氏度(℃)。\n[0115] 其中,溢油蒸发量为:Qvam=E×V` 公式(17)。\n[0116] 最后进行残存油量计算,具体为:\n[0117] 计算现存油量只需求出油品总泄漏量与岸边吸附量、油品蒸发量之差:\n[0118] Qnow=V-Qt-Qvam 公式(18)\n[0119] 公式(14)中:\n[0120] Qnow用于表示现存油量,单位为m3;\n[0121] V用于表示溢油体积,单位为m3;\n[0122] Qt用于表示岸边吸附量,单位为m3;\n[0123] Qvam用于表示溢油蒸发量,单位为m3。\n[0124] 具体的,服务器30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导入改进Fay模型、改进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和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运算,获取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其中,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包括油膜扩展面积、迁移距离、蒸发量、吸附量和残存油量,其中,所述残存油量具体可以通过公式(18)计算可得,其中,服务器30例如可以是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n[0125] 具体的,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用户指令终端40,服务器30用于根据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生成定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用户指令终端40,用户指令终端40接收到服务器30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之后,并采用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处理方案对所述管道泄漏进行处理,由于服务器30能够更准确和及时的获取管道泄漏的现场信息,使得用户指令终端40也能够及时和快速的接收到控制指令,然后通过所述控制指令,能够及时和快速的对泄漏事故进行处理,使得处理方案能够更好也更准确对所述管道泄漏进行处理,其中,用户指令终端40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n[0126]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参见图2,一种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该系统主体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立体监测网,通信系统,决策系统软件和用户指令终端。\n[0127] 其中,立体监测网由泄漏监测器、流速监测器、流量监测器、风象监测器、油膜厚度监测器和数据采集单元组成,其中,泄漏监测器为安装在管道上的声波传感器或管体周围的光纤传感器;流速监测器、流量监测器、风象监测器为安装在河道中的监测器组合,沿河道流向每5km-10km设置一组;油膜厚度监测器为临时传感器,布设在围控收油点实时监测油的回收情况;每个监测器或监测器组配套布设一个数据采集单元对探测的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通过通信系统传输,数据采集单元可以为单片机或嵌入式芯片,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监测器类型和数量。\n[0128] 进一步的,泄漏监测器可以为安装在管道上的声波传感器或管体周围的光纤传感器,探测管道泄漏信号实现报警功能;流速监测器、流量监测器、风象监测器分别探测实时泄漏现场信息,其中流速监测器探测水体及油膜的流动速度,流量监测器探测油膜厚度结合预置信息如河道宽度等计算出油膜的流量进而作为泄漏量的评估,风象监测器布设在河道上方监测风速、风向等风象信息;油膜厚度监测器布设在围控点实时探测随回收进行油膜厚度的变化过程,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监测器的信号并通过通信系统传输,其中,通信系统可采取卫星通信或无线通信。\n[0129] 决策系统软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软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GIS后台数据库,数据后台运算模块和决策指令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采集通信系统传来的数据信息,并将信息存储至GIS后台数据库,数据后台运算模块从GIS后台数据库自动调用预存和实时数据进行模拟运算,结果在决策指令模块显示,同时决策指令模块自动向用户指令终端发布决策指令。\n[0130] GIS后台数据库预存和采集存储的实时数据可以包括水文信息,气象信息和泄漏油品信息,其中,所述水文信息包括流速、水温、河道形状及走向、岸边植被情况、沿河建筑、桥梁、排污口、河流汇集信息等;所述气象信息包括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等;所述泄漏油品信息包括油膜厚度、油头位置、油流量、回收量和残余油膜厚度等信息。\n[0131] 用户指令终端包括指令反馈模块和指令接收模块,所述指令反馈模块实现用户手动向决策系统软件反馈现场信息,对决策系统软件进行校正;所述指令接收模块接收来自决策系统软件的指令,并在用户指令终端上具体显示指导行动的决策指令。\n[0132] 所述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模拟计算过程如下:系统初始化启动各部分元件,各监测设备收集数据通信传输到自决策系统,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存储数据,数据后台运算模块调用所需数据,导入模型,通过改进的Fay模型、改进的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模拟运算,具体将采集数据代入公式(1)~公式(18)中进行运算,获得油膜的扩散参数,其中,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包括油膜扩展面积、迁移距离、蒸发量、吸附量、残存油量等。\n[0133] 本实施例中进行实验室小型试验模拟,将基于监测网的管道泄漏应急指令自决策系统布设于宽3m的模拟河道中,模拟流速为0.3m/s,水深为1.5m,泄漏监测器采用声波传感器,通信系统为WLAN通信模块。人为给泄漏监测器一个信号,出发报警后,系统自发启动,响应时间<2s。向河道中倾洒5KG原油,油膜迅速扩展完毕后沿河道漂移。监测器监测到油膜流速0.28m/s,油膜厚度1.6um,风速为0.05m/s(视为无风情况)。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数据后通过通信系统传到软件系统中,软件系统记录,响应时间<1s。系统计算后指令如下:使用围油栏<10m,使用吸油毡<3㎡。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部分运转协调,工作情况良好,能够在事故状态下有效工作。\n[0134] 通过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n[0135] 其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监测终端实时获取管道泄漏时的油液泄漏参数、环境参数和油膜厚度参数,并将上述参数通过采集器传输至服务器,然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油液泄漏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油膜厚度参数导入改进Fay模型、改进Navy模型、Fingas蒸发方程和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运算,获取油膜的扩散参数,使得能够更准确和及时的获取管道泄漏的现场信息,提高了快速反应的能力。\n[0136] 其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能够根据所述油膜的扩散参数,生成定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用户指令终端,使得用户指令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之后,并采用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处理方案对所述管道泄漏进行处理,由于所述服务器能够更准确和及时的获取管道泄漏的现场信息,使得所述用户指令终端也能够及时和快速的接收到控制指令,然后通过所述控制指令,能够及时和快速的对泄漏事故进行处理,使得处理方案能够更好也更准确对所述管道泄漏进行处理。\n[0137]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法律信息
- 2021-11-30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11.18
专利权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由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变更为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5号A座6层08-10室
- 2017-02-15
- 2015-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17D 5/02
专利申请号: 201410442814.0
申请日: 2014.09.02
- 2014-12-2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7-08-08
|
2007-02-06
| | |
2
| |
2009-10-14
|
2009-05-21
| | |
3
| | 暂无 |
2012-06-28
| | |
4
| |
2012-08-15
|
2012-03-15
| | |
5
| | 暂无 |
1992-10-16
| | |
6
| |
2011-12-21
|
2011-05-2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