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组件,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芯壳和转芯,所述锁芯壳的内壁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槽、沿周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导向槽相交连通,所述转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锁芯壳的内部,且所述转芯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侧面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杆能够相对所述转芯在轴向方向活动,并使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或所述导向槽内;
片弹簧,所述片弹簧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相抵接,并能够产生使所述限位杆相对所述转芯在轴向方向活动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壳的一端开设有解锁孔,且所述锁芯壳开设有所述解锁孔的一端设有围绕所述解锁孔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弯折部相配合,限制所述限位杆相对所述锁芯壳在轴向方向的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上设有解锁头定位部件,所述解锁头定位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凸块和至少一个凹槽,所示凸块和所述凹槽用于解锁头插入时的角度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包括还包括锁胆,所述锁胆包括解锁柱和围绕所述解锁柱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和所述解锁柱之间开设有解锁腔,至少两个所述叶片沿轴向设置,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容纳所述限位杆的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滑动设置,且所述限位杆的周面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的侧面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还包括解锁部和受力部,所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解锁孔内或所述解锁孔向所述锁芯壳内部轴向延伸的空间内,所述受力部设置在与所述解锁部相对的一侧,并与所述弯折部相抵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靠近所述受力部一侧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弹簧上开设有通孔和环绕所述通孔的外侧的环周面设置的至少两个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朝向一侧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弯折部均呈弧形条状,且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形成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限位杆相抵接。
9.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锁芯。
10.一种解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头包括头部,所述头部的端部开设有配合孔和围绕所述配合孔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沿周向设置有突起部和凹陷部。
一种锁芯、锁具及解锁头\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芯、锁具及解锁头。\n背景技术\n[0002] 锁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而锁具\n的核心防盗部位就是锁芯,锁芯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锁具的防盗性能。\n[0003] 锁芯的长度一般都是固定的,为了保护锁芯避免其被破坏,影响防盗的效果,通常\n都选择与门的厚度相匹配的锁芯,使锁芯距离门的前后面板均具有一定的厚度。然而,随着\n简约风格的发展,人们趋向于将各种门的厚度做得更薄,使其所占的空间更小,如此也就要\n求厚度更薄的锁芯。但目前的锁芯厚度较厚,难以适配于超薄门,也极大的影响了超薄门的\n发展。\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锁芯的厚度较厚,难以适配于超薄门。\n[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芯,包括:\n[0006] 锁体组件,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芯壳和转芯,所述锁芯壳的内壁沿轴向开设有限\n位槽、沿周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导向槽相交连通,所述转芯可转动地设置于\n所述锁芯壳的内部,且所述转芯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侧面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杆\n能够相对所述转芯在轴向方向活动,并使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或所述导向槽内;\n[0007] 片弹簧,所述片弹簧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相抵接,并能够\n产生使所述限位杆相对所述转芯在轴向方向活动的弹力。\n[0008] 进一步地,所述锁芯壳的一端开设有解锁孔,且所述锁芯壳开设有所述解锁孔的\n一端设有围绕所述解锁孔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弯折部相配合,限制所述限位杆相\n对所述锁芯壳在轴向方向的活动。\n[0009]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上设有解锁头定位部件,所述解锁头定位部件包括至少一\n个凸块和至少一个凹槽,所示凸块和所述凹槽用于解锁头插入时的角度定位。\n[0010] 进一步地,所述转芯包括还包括锁胆,所述锁胆包括解锁柱和围绕所述解锁柱设\n置的叶片,所述叶片和所述解锁柱之间开设有解锁腔,至少两个所述叶片沿轴向设置,且任\n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容纳所述限位杆的容纳腔。\n[0011]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滑动设置,且所述限位杆的周\n面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的侧面相抵接。\n[0012]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还包括解锁部和受力部,所述解锁部设置在所述解锁孔内\n或所述解锁孔向所述锁芯壳内部轴向延伸的空间内,所述受力部设置在与所述解锁部相对\n的一侧,并与所述弯折部相抵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靠近所述受力部一侧的侧面上。\n[0013] 进一步地,所述片弹簧上开设有通孔和环绕所述通孔的外侧的环周面设置的至少\n两个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朝向一侧弯折。\n[0014]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弯折部均呈弧形条状,且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形\n成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限位杆相抵接。\n[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锁具,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锁芯。\n[001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解锁头,所述解锁头包括头部,所述头部的端部开设有\n配合孔和围绕所述配合孔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沿周向设置有突起部和凹陷部。\n[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芯上设置具有限位块的限位杆,并在锁芯壳的内壁设置与限\n位块配合使用的轴向限位槽和周向导向槽,通过解锁头抵压限位杆,使限位块由轴向限位\n槽滑入周向导向槽内,从而使转芯可以相对锁芯壳转动,并通过设置具有弯折部的片弹簧,\n并使弯折部与限位杆的一端相抵接,在片弹簧复位弹力的作用下,推动限位杆相对转芯在\n轴向方向活动,从而使限位块由周向导向槽滑入轴向限位槽,并嵌入限位槽中,使锁芯无法\n转动,实现闭锁;采用片弹簧压缩后的厚度较低,将片弹簧压缩到极限位置后,仅仅只有一\n个弹簧片的厚度,与使用螺旋弹簧相比,大大降低了弹簧的厚度,能够降低锁芯的厚度,从\n而能够实现制成超薄锁芯;此外,整个锁芯结构简单紧凑,片弹簧的装配简单、成本较低,能\n够降低锁芯的制造成本。\n附图说明\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芯的分解示意图;\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芯壳的结构示意图;\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片弹簧的主视示意图;\n[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片弹簧的侧视示意图;\n[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芯的后视示意图;\n[0024] 图7为锁芯处于解锁状态时沿图6所示锁芯在B‑B向的剖视示意图;\n[0025] 图8为锁芯处于闭锁状态时沿图6所示锁芯在B‑B向的剖视示意图;\n[0026]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锁头的主视示意图。\n[0027] 附图标记说明:\n[0028] 1‑锁芯壳;2‑转芯;3‑片弹簧;4‑解锁头;5‑螺钉;\n[0029] 11‑解锁孔;12‑限位部;13‑导向槽;14‑限位槽;21‑锁胆;22‑限位杆;31‑通孔;32‑弯折部;41‑头部;42‑装配部;\n[0030] 121‑凸块;211‑解锁柱;212‑叶片;213‑容纳腔;221‑解锁部;222‑受力部;223‑限位块;321‑突起;411‑配合孔;412‑解锁部;\n[0031] 4121‑突起部;4122‑凹陷部。\n具体实施方式\n[0032] 锁芯的长度一般都是固定的,为了保护锁芯避免其被破坏,影响其防盗效果,通过\n都选择与门的厚度相匹配的锁芯。然而,随着简约风格的发展,人们趋向于将各种门的厚度\n做得更薄,使其所占的空间更小,如此也就要求厚度更薄的锁芯。但目前的锁芯厚度较厚,\n难以适配于超薄门。\n[0033] 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在锁芯中安装螺旋弹簧,通过压缩弹簧以减小锁芯的厚\n度,但是即便是将螺旋弹簧压缩到极限后,螺旋弹簧仍然具有一定的厚度,降低锁芯厚度的\n幅度有限,制成超薄锁芯也存在一定的困难。\n[003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芯、锁具及解锁头,通过\n在锁芯中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片弹簧,与现有技术中使用螺旋弹簧相比,大大降低了弹簧\n的厚度,能够降低锁芯的厚度,从而能够实现制成超薄锁芯。\n[003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在本实用\n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n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n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n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n[0036]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n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优选实施例或优选\n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n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n式结合。\n[0037]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芯,包括锁芯组件和片弹簧3,其中,锁芯组\n件包括锁芯壳1和转芯2。\n[0038]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锁芯壳1具有前端面(本申请中的前端指供钥匙的解锁头插入\n的端部),其前端面上开设有解锁孔11和围绕解锁孔11的环状限位部12,限位部12和锁芯壳\n1的侧壁一体成型。锁芯壳1的后端(本申请中的后端指远离锁芯壳1前端面的一端)开口,开\n口处设置有片弹簧3。靠近开口处的锁芯壳1的内壁沿周向(本申请中的周向指的是绕锁芯\n壳1圆周的方向)开设有一个导向槽13,导向槽13和限位部12之间的锁芯壳1的内壁沿轴向\n(本申请中的轴向是指锁芯壳1中心轴线所处的方向以及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开设有若\n干限位槽14,且若干限位槽14和导向槽13相交连通。转芯2可转动地设置在锁芯壳1内部,限\n位部12和片弹簧3限制转芯2相对锁芯壳1在轴向方向的活动。\n[0039] 结合图2所示,限位部12上设置有解锁头定位部件,解锁头定位部件包括至少一个\n凸块121和至少一个凹槽(图中未标示),用于钥匙插入时的角度定位。锁芯壳1的内壁沿着\n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14,且每个限位槽14均与凸块121或凹槽一一对应设置(即开设\n有限位槽14的位置对应在限位部12上设置一个凸块121或凹槽)。\n[0040] 结合图1所示,转芯2包括锁胆21和限位杆22,锁胆21包括解锁柱211和环绕解锁柱\n211外侧的环周面设置的叶片212,叶片212和解锁柱211之间开设有解锁腔(图中未标示),\n解锁头由解锁孔11插入解锁腔进行解锁。至少两个叶片212沿轴向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叶\n片之间形成容纳限位杆22的容纳腔213,即限位杆22和叶片212间隔环绕设置在解锁柱211\n外侧的环周面;每个叶片212的截面形状均类似于“扇形”,且每个叶片212的两个侧面均为\n弧形,以形成与限位杆22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容纳腔213,从而能够更好地与限位杆22的\n形状相匹配,使限位杆22滑动设置在容纳腔213内,限位杆22能够相对叶片212在轴向方向\n活动,且限位杆22的周面与叶片212的侧面相抵接,使限位杆22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能够\n带着锁胆21转动,进行解锁。\n[004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限位杆22、叶片212和限位槽14的个数不做进一步地限\n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保证较好地实现锁紧功能,并便\n于开锁即可,但限位杆22、叶片212和限位槽14的个数不低于两个;同样地,对与限位杆22相\n配合的凸块121和凹槽的个数也不做进一步地限定,凸块121和凹槽的个数根据限位杆22的\n个数确定,且凸块121和凹槽的个数均不低于一个。\n[0042]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锁紧作用,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限位杆22、叶片212和限位\n槽14的个数均为四个,凸块121和凹槽的个数均为两个。\n[0043] 结合图3所示,限位杆22包括解锁部221、受力部222和限位块223,其中,限位块223\n设置在限位杆22的侧面,并用于限制限位杆22的位置;解锁部221用于在解锁头插入解锁腔\n时供解锁头抵压,在使用时,解锁头抵压解锁部221并推动限位块223从限位槽14内滑出,并\n滑至导向槽13内,从而使转芯2可以相对锁芯壳1转动,实现解锁;受力部222用于与片弹簧3\n相抵接,以在片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推动限位杆22转动并使限位块223朝着限位部12的方\n向运动,从而使限位块223卡接在限位槽14内,使转芯2无法转动,实现锁紧。\n[0044] 具体地,解锁部221设置在限位杆22的前端面,且解锁部221的一部分设置在解锁\n孔11内或解锁孔11向锁芯壳1内部轴向延伸的空间上(即解锁孔11向锁芯壳1的开口端延伸\n的空间上),且解锁部221正对凸块121或凹槽设置,由此,能够保证解锁头由解锁孔插入时,\n解锁头能够与限位杆22接触并形成抵压作用;受力部222设置在与解锁部221相对的一侧\n上,且受力部222位于锁芯壳1内,由此,通过将限位杆22和锁胆21均设置在锁芯壳1内,能进\n一步减小锁芯的厚度。\n[0045] 限位块223设置在限位杆22的侧面,本申请对限位块223设置在限位杆22侧面的具\n体位置不做进一步地限定,只要能够保证限位杆22在解锁头的推动下滑出限位槽14,并滑\n至导向槽13内,以及在片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从导向槽13内滑入限位槽14即可。为了\n能够进一步减小锁芯的厚度,使其适配于超薄门,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限位块223设置在\n靠近受力部222一侧的侧面上,且限位块223的后端面与受力部222平齐设置。\n[0046]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片弹簧3上开设有通孔31和依次环绕通孔31外侧的环周面设\n置的若干弯折部32,形成类似于“风火轮”的形状,其中,通孔31用于将片弹簧3与锁芯壳1和\n转芯2装配成一体,若干弯折部32均朝一侧弯折,并朝靠近限位部12的一侧弯折,且每个弯\n折部32均与受力部222相抵接,由此,当解锁头抵压限位杆22时,能推动片弹簧3朝着远离限\n位部12的一侧弯曲形变,从而在闭锁状态时,能够产生复位弹力推动限位杆22转动并沿轴\n向方向运动,朝着靠近限位部12的一侧运动,以使限位块223运动至限位槽14中,并卡接在\n限位槽14中。\n[0047]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31为螺纹孔,且螺钉5穿过通孔31将片弹簧和锁芯壳1和转\n芯装配成一体。\n[0048] 每个弯折部32的形状均呈弧形条状,且弯曲部32头部(本申请中的头部指的是靠\n近通孔31的一端)连接于通孔31外侧的环周面上,弯曲部32的尾部(本申请中的尾部指的是\n远离通孔31的一端)的截面面积增大形成突起321,突起321的截面形状类似于“C”字形,由\n此,通过截面面积较大的突起321与受力部222相抵接,以增大弯折部32与限位杆22的接触\n面积,从而能更好地在复位弹力的作用下,推动限位杆22运动。弯折部32的头部至弯曲部32\n的尾部朝一侧弯折预设的角度,本申请中对预设的角度不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n人员可以根据片弹簧3的弹力进行确定,例如,可以将预设角度可以为5度或10度等。\n[0049]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弯折部32的个数与限位杆22的个数相同,且弯折部32\n的个数不低于两个,具体个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n[0050] 本实施例提供的锁芯可以用在各种锁具上,例如可以用在工业防误控制领域使用\n的锁具、电力锁具或者民用锁具等。\n[0051] 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锁头4,包括:头部41和装配部42,头部41\n的端部开设有配合孔411和围绕配合孔411的环状解锁部412,配合孔411设置在远离装配部\n42的一端并向装配部42的方向延伸,用于与解锁柱211配合,解锁部412沿周向设置有突起\n部4121和凹陷部4122,突起部4121和凹陷部4122的个数分别与凸块121和凹槽相同,且各个\n突起部4121和凹陷部4122分别与锁芯的解锁头定位部件中的各个凸块121和凹槽相匹配,\n并用于解锁头4插入解锁孔11后抵压限位杆22;装配部42用于将该解锁头4固定装配于钥匙\n手柄上。\n[0052] 为了更好地实现锁紧功能,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解锁部412沿周向分别设置了两\n个突起部4121和两个凹陷部4122,且两个突起部4121的突起高度(本申请中的突起高度指\n的是沿头部在轴向方向突出的高度)和两个凹陷部4122的凹陷深度(本申请中的凹陷深度\n指的是沿头部在轴向方向凹陷的深度)均不相同,由此,通过设置深浅不一的突起部4121和\n凹陷部4122能够实现区分不同的牙花,更便于解锁头2能准确插入解锁孔11内。\n[0053] 下面结合图6至图8对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锁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其中图6是锁\n芯的后视示意图,图7和图8分别是锁芯处于解锁状态和闭锁状态沿图6所示锁芯在B‑B向的\n剖视示意图:\n[0054] 如图8所示,当转芯相对锁芯壳处于闭锁位置时(本申请的闭锁位置是指钥匙的解\n锁头没有驱动转芯转动前的位置),限位杆的一端与片弹簧的弯折部相抵接,且在片弹簧复\n位弹力的作用下,推动限位杆的另一端与锁芯壳的限位部相抵接,并使限位杆上的限位块\n嵌入并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从而使转芯不能转动;如图7所示,当解锁头插入解锁孔时,解\n锁头前端向后抵压限位杆,使限位杆相对锁芯壳沿着轴向方向向后运动,从而使限位块运\n动至导向槽与限位槽相交连通的位置,从而使限位块进入导向槽,当扭动钥匙时,解锁头带\n动转芯转动,使转芯相对锁芯壳处于解锁位置(本申请中的解锁位置是指解锁头驱动转芯\n转动后的位置)。\n[0055]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n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n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