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具体(1)和下模具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体(1)的底端与下模具体(2)合模连接,所述下模具体(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两个所述支撑块(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模具支撑座(4),所述上模具体(1)的正面和下模具体(2)的正面均开设有热气出孔(5),两个所述热气出孔(5)的内部均安装有导气管(6),两个所述导气管(6)的一端与保温加热罩(7)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加热罩(7)的正面活动连接有保温罩门(8),两个所述模具支撑座(4)顶端的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套杆(13),四个所述下套杆(13)的内部均活塞连接有支撑连杆(14),四个所述支撑连杆(14)与上模具体(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相对的所述下套杆(13)的之间固定安装有T形管道(11),两个所述T形管道(11)的进气管均连接有单体气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体(2)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件(15),四个所述导向杆件(15)均与上模具体(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块(3)之间固定设有加强连接片(16),两个所述加强连接片(16)之间固定设有气囊体(17),两个所述气囊体(17)的一端与设有的连接座(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20)的顶端连接有顶针(19),所述顶针(19)与下模具体(2)的模腔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气囊体(17)之间固定连接有充气管道(18),所述充气管道(18)通过气路支管(12)与对应的T形管道(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气管(6)与对应热气出孔(5)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螺纹密封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注射孔位(9)。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n[0003] 然而现有的模具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模具大都不具备余热回收结构,模具在定位成型配件产生的热量大都浪费掉,无法进行回收利用,同时现有的模具不便于开模和顶模,使用不便。\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具体和下模具体,所述上模具体的底端与下模具体合模连接,所述下模具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模具支撑座,所述上模具体的正面和下模具体的正面均开设有热气出孔,两个所述热气出孔的内部均安装有导气管,两个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保温加热罩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加热罩的正面活动连接有保温罩门,两个所述模具支撑座顶端的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套杆,四个所述下套杆的内部均活塞连接有支撑连杆,四个所述支撑连杆与上模具体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相对的所述下套杆的之间固定安装有T形管道,两个所述T形管道的进气管均连接有单体气泵。\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具体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件,四个所述导向杆件均与上模具体滑动连接。\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固定设有加强连接片,两个所述加强连接片之间固定设有气囊体,两个所述气囊体的一端与设有的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顶端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与下模具体的模腔对应。\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气囊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充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通过气路支管与对应的T形管道连通。\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导气管与对应热气出孔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螺纹密封连接结构。\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具体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注射孔位。\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n[0012] 1.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通过设有的导气管、保温加热罩和保温罩门,模具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热气出孔流动到保温加热罩的内部,便于热量的回收利用,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热能利用效率。\n[0013] 2.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通过设有的单体气泵、T形管道、气路支管、气囊体和充气管道,单体气泵产生的气体通过T形管道进入到下套杆的内部,进而推动支撑连杆实现上模具体和下模具体分开,便于快速的开模,同时气路支管将部分气体输送到气囊体,带动顶针顶出加工好的模胚,实现开模顶模一体化,操作方便。\n附图说明\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n[0017] 图中:1、上模具体;2、下模具体;3、支撑块;4、模具支撑座;5、热气出孔;6、导气管;\n7、保温加热罩;8、保温罩门;9、注射孔位;10、单体气泵;11、T形管道;12、气路支管;13、下套杆;14、支撑连杆;15、导向杆件;16、加强连接片;17、气囊体;18、充气管道;19、顶针;20、连接座。\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19]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的技术方案:\n[0020] 根据图1‑3所示,包括上模具体1和下模具体2,上模具体1的底端与下模具体2合模连接,下模具体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两个支撑块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模具支撑座4,上模具体1的正面和下模具体2的正面均开设有热气出孔5,两个热气出孔5的内部均安装有导气管6,两个导气管 6的一端与保温加热罩7固定连接,保温加热罩7的正面活动连接有保温罩门8,两个模具支撑座4顶端的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套杆13,四个下套杆13的内部均活塞连接有支撑连杆14,四个支撑连杆14与上模具体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相对的下套杆13的之间固定安装有T形管道11,两个T形管道 11的进气管均连接有单体气泵10。\n[0021] 根据图1和图2所示,下模具体2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件15,四个导向杆件15均与上模具体1滑动连接,提高安装对接的精度,避免模腔对应产生偏差,两个支撑块3之间固定设有加强连接片16,两个加强连接片16之间固定设有气囊体17,两个气囊体17的一端与设有的连接座 20固定连接,连接座20的顶端连接有顶针19,顶针19与下模具体2的模腔对应,两个气囊体17之间固定连接有充气管道18,充气管道18通过气路支管12与对应的T形管道11连通,便于采用气动的方式推动顶针19运动,进而出料,两个导气管6与对应热气出孔5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螺纹密封连接结构,方便拆卸,同时保证密封性,上模具体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注射孔位9。\n[0022]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将上模具体1 与下模具体2合模连接,将两个导气管6与对应的热气出孔5连接,模具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热气出孔5流动到保温加热罩7的内部,便于热量的回收利用,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通过注射孔位9注塑入原料,得到原料冷却成型后即可,开模时,单体气泵10产生的气体通过T 形管道11道进入到下套杆13的内部,进而推动支撑连杆14实现上模具体1 和下模具体2分开,便于快速的开模,同时气路支管12将部分气体输送到气囊体17,带动顶针19顶出加工好的模胚,实现开模顶模一体化,操作方便。\n[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n[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n[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