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第一导光柱体;
至少一第一点光源,邻近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柱体的至少一端;
第二导光柱体,该第二导光柱体与该第一导光柱体相互平行排列且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以及
至少一第二点光源,邻近设置于该第二导光柱体的至少一端;
其中,该第一导光柱体及该第二导光柱体相交处的部分体积重叠以共同构成一连结柱体,并使该连结柱体的两个相对表面在该二导光柱体的连结处分别形成一条纵向沟,且该两条纵向沟的沟底间隔一预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第一导光柱体及该第二导光柱体皆为圆弧柱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第一导光柱体的截面上具有一第一圆弧状周缘,沿该第一圆弧状周缘延伸形成一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该第一圆弧状周缘与该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界定出一第一虚拟圆形截面,该第一虚拟圆形截面具有一第一直径,该第二导光柱体的截面上具有一第二圆弧状周缘,沿该第二圆弧状周缘延伸形成一第二虚拟圆状周缘,该第二圆弧状周缘与该第二虚拟圆弧状周缘界定出一第二虚拟圆形截面,该第二虚拟圆形截面具有一第二直径,该第一直径的长度实质上等于该第二直径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第一虚拟圆形截面还具有第一圆心,该第二虚拟圆形截面还具有第二圆心,该第一圆心与该第二圆心的距离实质上等于0.7~0.9倍的该第一直径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第一导光柱体的截面上具有第一椭圆弧状周缘,沿该第一椭圆弧状周缘延伸形成一第一虚拟椭圆弧状周缘,该第一椭圆弧状周缘与该第一虚拟椭圆弧状周缘界定出一第一虚拟椭圆截面,该第一虚拟椭圆截面具有第一长轴及第一短轴,该第二导光柱体的截面上具有第二椭圆弧状周缘,沿该第二椭圆弧状周缘延伸形成一第二虚拟椭圆弧状周缘,该第二椭圆弧状周缘与该第二虚拟椭圆弧状周缘界定出一第二虚拟椭圆截面,该第二虚拟椭圆截面具有第一长轴及第一短轴,该第一长轴的长度与该第二长轴的长度实质上相等,该第一短轴的长度与该第二短轴的长度实质上相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第一长轴与该第二长轴实质上平行且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第一导光柱体包括第一反射层,该第二导光柱体包括第二反射层,该第一反射层的表面与该第二反射层的表面实质上位于同一平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第一导光柱体的部分表面镀有一第一反射层,该第二导光柱体的部分表面镀有一第二反射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还包括:
雾化层,包覆于该第一导光柱体及该第二导光柱体的至少部分弧状表面。
照明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柱型导光体的照明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平面显示面板具有「轻、薄、短、小」的优点,使得平面显示面板已经取代映像管显示器,而成为市场上主流。并且多数的电子装置也均搭载平面显示面板。\n[0003] 其中,若以发光源来分类,平面显示面板可分为主动发光式面板及被动发光式面板。被动发光式面板接收一光源所射出的光线后,形成各种画面。为了减少平面显示面板的厚度,发展出一种体积较小的光源,例如是发光二极管。\n[0004] 光源射出的光线可通过导光体的导引,而朝向特定方向射出。然而,为了提高画面的亮度均匀度,导光体必须能够将光源射出的光线导引成较均匀的光线。因此,业界均致力于研发导光体的结构设计,以使平面显示面板能够具有较高的亮度均匀性。\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照明装置,其利用两个导光柱体相互平行排列且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的设计,使得照明装置能减少体积及重量,并提供较高的亮度均匀性。\n[0006]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导光柱体、一第一点光源、一第二导光柱体及至少一第二点光源。第一点光源邻近设置于第一导光柱体的至少一端。第一导光柱体及第二导光柱体相互平行排列且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n第二点光源邻近设置于第二导光柱体的至少一端。其中,第一导光柱体及第二导光柱体共同构成一连结柱体。此连结柱体的二相对表面分别在二导光柱体的连结处形成一条纵向沟,且此二条纵向沟的沟底间隔一预定距离。\n[0007]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n附图说明\n[0008]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n[0009] 图2A为图1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n[0010] 图2B为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n[0011] 图3为图2A的照明装置沿截面线3-3’的剖视图;\n[0012]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n[0013] 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n[0014] 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n[0015]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n[0016] 100:照明装置\n[0017] 200:照明装置\n[0018] 300:照明装置\n[0019] 1001:照明装置\n[0020] 1002:照明装置\n[0021] 110:第一导光柱体\n[0022] 210:第一导光柱体\n[0023] 310:第一导光柱体\n[0024] 111、1112:第一反射层\n[0025] 110a:第一直径\n[0026] 110c:第一圆心\n[0027] 20:第二导光柱体\n[0028] 220:第二导光柱体\n[0029] 320:第二导光柱体\n[0030] 121、1212:第二反射层\n[0031] 120a:第二直径\n[0032] 120c:第二圆心\n[0033] 130:第一点光源\n[0034] 140:第二点光源\n[0035] 210a:第一长轴\n[0036] 210b:第一短轴\n[0037] 220a:第二长轴\n[0038] 220b:第二短轴\n[0039] 330:雾化层\n[0040] B1、B2:沟底\n[0041] C110:第一虚拟圆形截面\n[0042] C120:第二虚拟圆形截面\n[0043] C210:第一虚拟椭圆截面\n[0044] C220:第二虚拟椭圆截面\n[0045] D1:预定距离\n[0046] D10:距离\n[0047] E11:第一圆弧状周缘\n[0048] E12: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n[0049] E21:第二圆弧状周缘\n[0050] E22:第二虚拟圆弧状周缘\n[0051] E31:第一椭圆弧状周缘\n[0052] E32:第一虚拟椭圆弧状周缘\n[0053] E41:第二椭圆弧状周缘\n[0054] E42:第二椭圆弧状周缘\n[0055] G1、G2:纵向沟\n具体实施方式\n[0056] 以下提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n[0057] 第一实施例\n[0058] 请参照图1,其绘示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的立体图。照明装置100包括第一导光柱体110、第一点光源130、第二导光柱体120及第二点光源140。第一导光柱体110与第二导光柱体120相互平行排列(例如皆朝向X轴方向平行排列),且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共同构成一连结柱体,此连结柱体的两个相对表面分别在两个导光柱体110及120的连结处形成一条纵向沟G1、G2。此两条纵向沟G1、G2的沟底B1、B2间隔一预定距离D1,即此两条纵向沟G1、G2不共用同一沟底。换言之,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两条纵向沟G1、G2在不共用同一沟底的情况下,第一导光柱体110与第二导光柱体120有部分体积相互交集,相较于使用两根分开的导光柱体,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具有减少体积及重量等功效。\n[0059] 第一点光源130及第二点光源14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ED)。第一点光源130及第二点光源140分别邻近设置于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至少一端。\n[00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柱体110包括一第一反射层111,第二导光柱体120包括一第二反射层121。第一点光源130及第二点光源140的光线射入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后,将被导引至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中央处。光线再经由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的反射,朝照明装置100的外部射出。其中,第一及第二反射层111、121可以是漫反射或是扩散式反射,以破坏光线的全反射路径。如此一来,第一点光源130及第二点光源140射出的光线原本较为集中,经由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导引后,可以较为均匀的方式射出。\n[0061] 请参照图2A,其绘示图1的照明装置100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包括两个第一点光源130及两个第二点光源140。第一及第二点光源130、140分别设置于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110、120的两端。\n[0062]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B,其绘示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1的俯视图。照明装置1001可以只包括一颗第一点光源130及一颗第二点光源140。在其他实施例中,照明装置也可包括两颗以上的第一及第二点光源130、140,两颗以上的第一及第二点光源130、\n140可以集中设置在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110、120的一端,或者分别设置于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110、120的两端。\n[0063] 请参照图2A及图3,图3绘示图2A的照明装置100沿截面线3-3’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皆为圆弧柱体。第一导光柱体110的截面上具有一第一圆弧状周缘E11,沿第一圆弧状周缘E11延伸形成一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E12。第一圆弧状周缘E11与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E12界定出一第一虚拟圆形截面C110。第一虚拟圆形截面C110具有一第一直径110a。第二导光柱体120的截面上具有一第二圆弧状周缘E21,沿第二圆弧状周缘E21延伸形成一第二虚拟圆状周缘E22。第二圆弧状周缘E21与第二虚拟圆弧状周缘E22界定出一第二虚拟圆形截面C120。第二虚拟圆形截面C120具有一第二直径120a。第一直径110a的长度实质上等于第二直径120a的长度。也就是说,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在形体上相似,使得光线在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内的折射情况类似。如此一来,光线射出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时,可以较为均匀。\n[0064] 如图3所示,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之间并没有任何间隙,图示上所绘的虚线仅代表延伸的第一虚拟圆弧状周缘E12及第二虚拟圆弧状周缘E22。第一虚拟圆形截面C110具有一第一圆心110c,第二虚拟圆形截面C120具有一第二圆心120c。第一圆心110c与第二圆心120c的距离D10实质上等于0.7~0.9倍的第一直径110a(或第二直径120a)的长度。较佳地,第一圆心110c与第二圆心120c的距离D10实质上等于0.8倍的第一直径110a(或第二直径120a)的长度。如此一来,在第一导光柱体110内折射的部分光线,也会进入第二导光柱体120内;而在第二导光柱体120内折射的部分光线,也会进入第一导光柱体110内。\n因此,光线射出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时,可以变得较为均匀。\n[0065] 此外,请再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反射层111的一光反射表面与第二反射层\n112的一光反射表面实质上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连接。如此一来,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之间没有高低落差,可以让光线的反射不会有阻碍。\n[0066]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可以设置于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的表面。例如是贴附(adhesive)与镀膜(coating)等方式来设置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如此一来,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的制作工艺较容易,可节省制作模具的费用。\n[0067] 举例来说,请参照图4,其绘示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2的剖视图。第一反射层1112及第二反射层1212以贴附或镀膜等方式形成时,第一及第二反射层1212、1212则为薄膜状态的结构。\n[0068] 另外,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也可以是挤出的方式来形成。采用这种方式下,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将分别被第一导光柱体110及第二导光柱体120所包覆,外界较不易破坏到第一及第二反射层111、121。\n[0069] 第二实施例\n[0070] 请参照图5,其绘示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00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n200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光柱体210及第二导光柱体220的截面形状,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复叙述。\n[0071] 如图5所示,第一导光柱体210的截面上具有一第一椭圆弧状周缘E31。沿第一椭圆弧状周缘E31延伸形成一第一虚拟椭圆弧状周缘E32。第一椭圆弧状周缘E31与第一虚拟椭圆弧状周缘E32界定出一第一虚拟椭圆截面C210。第一虚拟椭圆截面C210具有一第一长轴210a及一第一短轴210b。第二导光柱体210的截面上具有一第二椭圆弧状周缘E41。沿第二椭圆弧状周缘E41延伸形成一第二虚拟椭圆弧状周缘E42。第二椭圆弧状周缘E41与第二虚拟椭圆弧状周缘E42界定出一第二虚拟椭圆截面C220。第二虚拟椭圆截面C220具有一第一长轴220a及一第一短轴220b,第一长轴210a的长度与第二长轴220a的长度实质上相等,第一短轴210b的长度与第二短轴220b的长度实质上相等。也就是说,第一导光柱体210及第二导光柱体220在形体上相似,使得光线在第一导光柱体210及第二导光柱体220内的折射情况类似。如此一来,光线射出第一导光柱体210及第二导光柱体\n220时,可以较为均匀。\n[0072] 请再参照图5,第一长轴210a与第二长轴220a实质上平行且相连,使得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210、220呈现的较为扁平的状态。如此一来,照明装置200可以具有较宽的出光面。\n[0073] 第三实施例\n[0074] 请再参照图6,其绘示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300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n300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不同之处在于照明装置300更包括一雾化层330,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复叙述。\n[0075] 如图6所示,雾化层330包覆于第一导光柱体310及第二导光柱体320的至少部分弧状表面,较佳是包覆于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310、320的出光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层330所包覆的弧状表面为相对第一反射层111及第二反射层121的出光表面。当运送或组装过程发生刮伤时,雾化层330可以让刮伤所造成的光学影响比较不明显。雾化层330可以是在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310、320的出光面上喷沙而成。其可减轻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310、320的出光表面受刮伤时造成的视校不佳问题。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310、320的出光面的表面上形成粗糙表面。甚至,雾化层330、第一及第二导光柱体310、320、第一及第二反射层111、121等三种结构可以各别采用不同的材质,同时以挤出的方式成型,如此一来,不须再二次加工雾化层330。\n[0076]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雾化层330也可包覆于全部的弧状表面,只要有被雾化层\n330包覆的弧状表面皆具有上述的效果。\n[0077]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雾化层330也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导光体200。雾化层330应用于第二实施例时,具有同样的效果。\n[0078] 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n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法律信息
- 2015-11-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G02F 1/13357
专利号: ZL 201010299768.5
申请日: 2010.10.08
授权公告日: 2013.10.30
- 2013-10-30
- 2012-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1S 8/00
专利申请号: 201010299768.5
申请日: 2010.10.08
- 2012-05-0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0-07-21
|
2010-02-26
| | |
2
| |
2010-03-10
|
2008-09-03
| | |
3
| | 暂无 |
2007-06-05
| | |
4
| | 暂无 |
2007-12-10
| | |
5
| | 暂无 |
2006-09-28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