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 |
申请号 | CN202221153431.8 | 申请日期 | 2022-05-13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IPC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0;4;;;F;1;6;M;1;1;/;1;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黄明明 | 申请人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沿江大道15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黄明明 | 当前权利人 | 黄明明 |
发明人 | 黄明明 |
代理机构 | 武汉泰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谷孝东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磁波测距仪,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防护箱的内壁右侧,所述蜗杆的左侧贯穿并延伸到防护箱的左侧,所述蜗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旋钮。该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以带动夹持机构和电磁波测距仪进行升降,将电磁波测距仪从防护箱的内部移出,或将电磁波测距仪收纳到防护箱的内部时,操作较为简单,省时又省力,提高了使用效率,从而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提高了实用性能。
1.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2),所述防护箱(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4),所述夹持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电磁波测距仪(5);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蜗杆(31),所述蜗杆(31)转动安装在防护箱(2)的内壁右侧,所述蜗杆(31)的左侧贯穿并延伸到防护箱(2)的左侧,所述蜗杆(3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旋钮(32),所述防护箱(2)的内底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33),所述第一螺纹杆(3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蜗杆(31)相啮合的蜗轮(34),所述第一螺纹杆(33)的外部螺纹安装有螺纹管(35),所述螺纹管(35)位于蜗轮(34)的上方,所述夹持机构(4)固定连接在螺纹管(35)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自锁轮(12),所述防护箱(2)固定连接在移动板(11)的顶部,所述移动板(11)的顶部且位于防护箱(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扶手(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2)的顶部嵌设有箱门(21),所述蜗杆(31)和第一螺纹杆(33)均通过轴承与防护箱(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2)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蜗杆(31)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35)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杆(33)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51),所述螺纹管(3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到限位槽(351)内部的限位杆(352),所述限位槽(351)与限位杆(352)的移动范围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横板(41),所述横板(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竖板(42),所述竖板(42)相背的一侧螺纹安装有第二螺纹杆(43),所述第二螺纹杆(43)相对的一侧贯穿并延伸到竖板(42)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43)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转盘(44),所述第二螺纹杆(43)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持板(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4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第二螺纹杆(43)相匹配,所述横板(41)固定连接在螺纹管(35)的顶部,所述横板(4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竖板(42)之间开设有凹槽,所述电磁波测距仪(5)与凹槽的内底壁相接触,两个所述夹持板(45)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电磁波测距仪(5)的左右两侧相接触。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建筑工程测量是指为建筑工程所进行的控制、放样和竣工验收等的测量工作。与一般的测图工作相反,建筑工程放样是按照设计图纸将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以便根据这些标定的点线进行建筑工程;工程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会先去往实地进行测量观察,通过专用测量装置对实地进行测量观察。\n[0003] 根据中国专利CN202020472090.5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可以打开箱门,通过拉块先上推动限位杆,使限位杆在连接槽内向上滑动,此时卡槽与限位杆分离,活动杆会受重力作用在活动槽内向下滑动,通过固定板将电磁波测距仪收至防护箱内,通过关闭防尘盖可以有效避免大量灰尘附着,提高电磁波测距仪的使用寿命,且确保电磁波测距仪检测的精确度,可是将电磁波测距仪从防护箱的内部移出,或将电磁波测距仪收纳到防护箱的内部时,操作较为麻烦,费时又费力,降低了使用效率,需要进行改进,故提出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具备便于使用等优点,解决了将电磁波测距仪从防护箱的内部移出,或将电磁波测距仪收纳到防护箱的内部时,操作较为麻烦,费时又费力,降低了使用效率的问题。\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磁波测距仪;\n[0006]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防护箱的内壁右侧,所述蜗杆的左侧贯穿并延伸到防护箱的左侧,所述蜗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防护箱的内底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螺纹安装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位于蜗轮的上方,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在螺纹管的顶部。\n[0007] 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自锁轮,所述防护箱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顶部,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且位于防护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扶手。\n[0008] 进一步,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嵌设有箱门,所述蜗杆和第一螺纹杆均通过轴承与防护箱转动连接。\n[0009] 进一步,所述防护箱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蜗杆相匹配。\n[0010] 进一步,所述螺纹管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杆相匹配。\n[0011] 进一步,所述防护箱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到限位槽内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杆的移动范围相匹配。\n[0012]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竖板,所述竖板相背的一侧螺纹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侧贯穿并延伸到竖板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持板。\n[0013] 进一步,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第二螺纹杆相匹配,所述横板固定连接在螺纹管的顶部,所述横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竖板之间开设有凹槽,所述电磁波测距仪与凹槽的内底壁相接触,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电磁波测距仪的左右两侧相接触。\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n[0015] 1、该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以带动夹持机构和电磁波测距仪进行升降,将电磁波测距仪从防护箱的内部移出,或将电磁波测距仪收纳到防护箱的内部时,操作较为简单,省时又省力,提高了使用效率,从而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提高了实用性能。\n[0016] 2、该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可以对电磁波测距仪进行夹持,便于将电磁波测距仪拆下进行清理维护,提高了维护效率,从而具备便于维护的优点,提高了实用性能。\n附图说明\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n[0019] 图中:1移动机构、11移动板、12自锁轮、13扶手、2防护箱、21箱门、3升降机构、31蜗杆、32旋钮、33第一螺纹杆、34蜗轮、35螺纹管、351限位槽、352限位杆、4夹持机构、41横板、\n42竖板、43第二螺纹杆、44转盘、45夹持板、5电磁波测距仪。\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21]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移动机构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2,防护箱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4,夹持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电磁波测距仪5;\n[0022] 升降机构3包括蜗杆31,蜗杆31转动安装在防护箱2的内壁右侧,蜗杆31的左侧贯穿并延伸到防护箱2的左侧,蜗杆3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旋钮32,防护箱2的内底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33,第一螺纹杆3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蜗杆31相啮合的蜗轮34,第一螺纹杆\n33的外部螺纹安装有螺纹管35,螺纹管35位于蜗轮34的上方,夹持机构4固定连接在螺纹管\n35的顶部。\n[0023] 具体的,通过转动旋钮32,旋钮32带动蜗杆31进行旋转,蜗杆31带动蜗轮34进行旋转,蜗轮34带动第一螺纹杆33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33带动螺纹管35进行移动,当螺纹管35向上进行移动时,螺纹管35带动夹持机构4和电磁波测距仪5向上进行移动,使电磁波测距仪5从防护箱2的内部移出,当螺纹管35向下进行移动时,螺纹管35带动夹持机构4和电磁波测距仪5向下进行移动,使电磁波测距仪5收纳到防护箱2的内部,操作较为简单,省时又省力,提高了使用效率。\n[0024] 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1包括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自锁轮12,防护箱2固定连接在移动板11的顶部,移动板11的顶部且位于防护箱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扶手13,推动扶手13,扶手13带动移动板11和四个自锁轮12进行移动,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对自锁轮12进行自锁。\n[0025] 本实施例中,防护箱2的顶部嵌设有箱门21,箱门21与防护箱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增强了防护箱2的密封性,减少了灰尘进入到防护箱2内部的量,降低了对电磁波测距仪5造成的污染,打开箱门21,电磁波测距仪5可以从防护箱2的内部移出,蜗杆31和第一螺纹杆33均通过轴承与防护箱2转动连接。\n[0026] 本实施例中,防护箱2的左侧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蜗杆31相匹配,蜗杆31通过通孔延伸到防护箱2的左侧。\n[0027] 本实施例中,螺纹管35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杆33相匹配,第一螺纹杆33旋转时通过螺纹槽可以带动螺纹管35向上进行移动或向下进行移动。\n[0028] 本实施例中,防护箱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51,螺纹管3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到限位槽351内部的限位杆352,限位槽351与限位杆352的移动范围相匹配,螺纹管35移动时带动两个限位杆352在两个限位槽351的内部进行移动,限位槽351对限位杆352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使螺纹管35不易发生自旋。\n[0029] 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4包括横板41,横板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竖板\n42,竖板42相背的一侧螺纹安装有第二螺纹杆43,第二螺纹杆43相对的一侧贯穿并延伸到竖板42相对的一侧,第二螺纹杆43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转盘44,第二螺纹杆43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持板45,通过转动两个转盘44,两个转盘44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43在两个竖板42的内部进行相背移动,使两个第二螺纹杆43带动两个夹持板45进行相背移动,使两个夹持板45与电磁波测距仪5分离,结束对电磁波测距仪5的夹持。\n[0030] 本实施例中,竖板4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第二螺纹杆43相匹配,第二螺纹杆43旋转时通过螺纹孔可以向左进行移动或向右进行移动,横板41固定连接在螺纹管35的顶部,横板4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竖板42之间开设有凹槽,电磁波测距仪5与凹槽的内底壁相接触,两个夹持板45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电磁波测距仪5的左右两侧相接触,电磁波测距仪5放置在凹槽的内底壁上,通过两个夹持板45对电磁波测距仪5进行夹持。\n[0031]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n[0032] (1)工作人员先推动扶手13,扶手13带动移动板11和四个自锁轮12进行移动,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对自锁轮12进行自锁,然后打开箱门21,通过转动旋钮32,旋钮32带动蜗杆\n31进行旋转,蜗杆31带动蜗轮34进行旋转,蜗轮34带动第一螺纹杆33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n33带动螺纹管35进行移动,螺纹管35移动时带动两个限位杆352在两个限位槽351的内部进行移动,限位槽351对限位杆352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使螺纹管35不易发生自旋;\n[0033] (2)当螺纹管35向上进行移动时,螺纹管35带动横板41和电磁波测距仪5向上进行移动,使电磁波测距仪5从防护箱2的内部移出,当螺纹管35向下进行移动时,螺纹管35带动横板41和电磁波测距仪5向下进行移动,使电磁波测距仪5收纳到防护箱2的内部,通过关闭箱门21,防护箱2可以对电磁波测距仪5进行防护,操作较为简单,省时又省力,提高了使用效率,从而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提高了实用性能;\n[0034] (3)当电磁波测距仪5从防护箱2的内部移出时,通过转动两个转盘44,两个转盘44带动两个第二螺纹杆43在两个竖板42的内部进行相背移动,使两个第二螺纹杆43带动两个夹持板45进行相背移动,使两个夹持板45与电磁波测距仪5分离,结束对电磁波测距仪5的夹持,便于将电磁波测距仪5拆下进行清理维护,提高了维护效率,从而具备便于维护的优点,提高了实用性能。\n[003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n[003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