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电摄影感光体,使用该感光体的电摄影设备及组件 |
申请号 | CN93106367.1 | 申请日期 | 1993-04-23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26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东京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金丸哲郎;菊地宪裕;妹尾章弘;田中孝和 |
代理机构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汝巽 |
摘要
一种在导电基底上涂覆感光层而构成的电摄影感光体。其特征是感光层含一种特定的芴化合物或含另一种特定的芴化合物以及一种特定的三苯基胺化合物。用于电摄影设备的感光层具有诸如高感度,在反复使用时的良好的电压稳定性,减弱的转印记忆,感光层中无裂纹及电荷转移材料不晶化等优良的电摄影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摄影感光体,特别涉及一种其感光层含特种化 合物的电摄影感光体(下文中有时称作“感光体”)。\n本发明还涉及分别使用上述电摄影感光体的电摄影设备和组件。\n迄今为止,无机感光体的感光层均以诸如硒、氧化锌或镉等无机 光层材料作为主要组分。无机感光体在电摄影的主要性能方面可达到 一定程度,但其存在的问题是成膜性差、塑性低而成本高。无机光导 材料通常毒性较大。因此,在制作感光体和处理无机光导材料时,受 到很大限制。\n另一方面,以有机光导材料作主要成分的许多有机感光体可克服 无机感光体的上述缺陷并已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因而有机感光体正 在被推广并已在一些场合中投入使用。当有机光导材料用于有机感光 体时,要制作一种含诸如聚-N-乙烯咔唑的有机光导材料和诸如 2,4,7-三硝基-9-芴酮的路易斯酸的电荷转移络合物。电荷 转移络合物或有机光导材料有重量轻、成膜性好等优点,但在感光性、 耐用性及抗环境变化的稳定性等方面不如无机感光材料。\n因此,人们提出了一种有叠层结构的感光体,其中感光层包括一 个含有诸如有机光导染料或颜料的电荷发生材料(CGM)的电荷发 生层(CGL)和一个含电荷转移材料(CTM)的电荷转移层 (CTL)(即所谓“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在 感光性和耐用性方面比普通感光体有明显地改善。\n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可在宽的范围内选择CGM和CTM。因此, 可方便地制备具有任意特性的感光体。\n以CGM为例,已知的材料的:偶氮颜料、多环苯酮颜料、花青 染料、方形酸染料及吡喃鎓盐型染料。在上述CGM中,由于偶氮颜 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大的电荷发生能力且容易合成,因此多种偶氮 颜料被用作CGM。\n以CTM为例,已知的材料有:日本专利公布(JP-B)No. 4188/1977中记述的吡唑啉化合物;JP-B42380/ 1980或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JP-A)N0.52063/ 1980中记述的腙化合物;JP-B32372/1983或 JP-A132955/1986中记述的三苯基胺化合物;及 JP-A151955/1979或JP-A198043/1983 中记述的芪化合物。\nCTM应具备下述特性:\n(i) 耐光和/或热的性能;\n(ii) 抗由电晕放电产生的臭氧,有害气体及硝酸的性能;\n(iii) 高的电荷转移能力;\n(iv) 与有机溶剂和/或粘合树脂的良好的相容性;\n(v) 制备简单、价格低廉。\n近年来,人们要求进一步改进感光体的耐用性。为此,在感光层 上涂覆了一个保护层。然而,CTL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在CTL中 的裂纹,CTL的晶化及CTL的相分离。这些缺点会破坏成象质量。\n在适用于近代数字化的反转显影系统中,由于主充电电极与转印 充电电极彼此相对,故其转印充电特性(即,所谓的“转印记忆”现 象)有所不同。因此,在最终图象上极易发生图象密度不均匀的情况。\n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感光性以及既使在反复使用时仍 具有极好的电摄影稳定性的电摄影感光体。\n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感光层的电摄影感光体,该 感光层本上不会产生裂纹且含有基本上不晶化的电荷转移材料。\n本发明的进一步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小的转印记忆的电摄影 感光体。\n本发明再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分别包含所说的电摄影感光体的一 个电摄影设备和一个组件。\n根据本发明的电摄影感光体包括:一个导电的基体和一个位于导 电基体上的感光层,其中所说的感光层满足下列条件(a)或(b):\n(a)所说的感光层含下式(1)的芴化合物:\n式中R1和R2分别代表氢原子、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其条件 是R1和R2不能同时代表氢原子;或\n(b)所说的感光层含式(2)中的芴化合物:\n式中R3,R4,R5和R6分别代表氢原子或烷基,而n和m 分别代表1或2,其条件是R3,R4,R5,R6不能同时代表氢 原子,以及\n含有下式(3)中的其最大熔点为160℃的三芳基胺化合物:\n式中Ar1,Ar2和Ar3分别代表芳基或杂环基,所说的三 芳基胺化合物不同于式(2)中的芴化合物。\n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前述电摄影感光体的电摄影设备和组件。\n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及优点将结合下文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作更 清楚地描述。\n附图说明。\n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电摄影感光体的电摄影设备的示意结构图。\n图2,是使用本发明的电摄影设备作为复印机的传真机的框图。\n本发明的电摄影感光体的特征是:感光层含上述式(1)中所示 的芴化合物或感光层含上述式(2)所示的芴化合物及由上述式(3) 所示的最高熔点为160℃的三芳基胺化合物,其中式(2)中的芴 化合物与式(3)中的三芳基胺化合物不同。\n在上述式(1)到(3)中,R1至R6和Ar1至Ar3可包 括下面的特定的基。适于式(1)和(2)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 丙基,丁基。适于(1)和(3)的芳基或包括:苯基,萘基,蒽基, 芘基。适合于式(1)的芳烷基包括:苄基、苯乙基。适于式(3) Ar1至Ar3的杂环基可包括: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和喹啉基。\n在式(1)的芴化合物中,R1和R2最好同是烷基。\n在式(2)的芴化合物中,R5和R6最好同是烷基。另外,当 n是2和/或m是3时,相应的两个R3基和/或/R4基可以彼此 相同或彼此不同。\n鉴于裂纹和晶化问题,式(3)的三芳基胺化合物的最高熔点 (m.p.)以140℃为隹,而考虑到干燥问题,其熔点应再稍高 以便在室温下呈固态。因此,式(3)的三芳基胺化合物的最高熔点 应为160℃。\n式(1)至(3)的R1至R6及Ar1至Ar3均应有一个取 代基。这些取代基可以是: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芳 烷基,例如苄基,苯乙基或萘甲基;芳基,例如苯基,萘基,蒽基或 芘基;杂环基,例如吡啶基,噻吩基,喹啉基或呋喃基;烷氧基,例 如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芳氧基,例如苯氧基或萘氧基;卤素原 子,例如氟,氯,溴,碘;硫代烷基,例如硫代甲基,硫代乙基;硫 代芳基,例如硫代苯基,硫代萘基;氨基,例如二甲基氨,二乙基氨 或二苯基氨;以及羟基。\n由式(1)的(2)所示的上述芴化合物的特定的及这完备的实 例可由下述结构式所包括。\n合成实施例(1-4号实例化合物的合成)\n将16.9g的二苯基胺,50.0g的9,9-二甲基芴, 10.0g的碳酸钾酐和3.0g的铜粉加入到70ml的邻-二氯苯 中,在180-185℃的温度下搅拌8小时。反应完毕后,冷却反 应混合物并进行过滤。将滤出液低压下浓缩以得到一个固体。把适量 的甲基·乙基酮加到该固体中以获得一晶体。晶体通过过滤还原并用 硅胶柱中色层分离法(洗脱剂:甲苯/己烷)提纯,从而得到28.2g 的2-(N,N-二苯基)氨-9,9-二甲基芴酮(收回率:79 %;熔点:144.2-145.1℃)。\n在下文中,式(3)所示的上述三芳基胺化合物的特定且非完备 的实例可包括下述结构式。 熔点≤160℃ 熔点>160℃(不含式(3)的化合物)\n本发明电摄影感光体的感光层可以包含下述的层结构:\n(1)一个含电荷发生材料的下层和一个含电荷转移材料的上层;\n(2)一个含电荷转移材料的下层和一个含电荷发生材料的上层;\n以及\n(3)一个含电荷发生材料和电荷转移材料的单个层。\n式(1)和(2)的芴化合物及最高熔点为160℃的式(3) 的三芳基胺化合物,均具有强的空穴转移能力,因此很适于用在上述 具有(1),(2)或(3)的结构的感光层中作为电荷转移材料。 用于本发明感光体充电步骤的主充电电极对于结构(1)最好为负, 对于结构(2)最好为正而对于结构(3)则可正可负。\n本发明的感光体可带有一个位于感光层表面的保护层以改善其耐 作性和粘结性。也可在感光层与导电基体之间加入一内涂层(或一基 层)以控制电荷注入特性。\n本发明的感光体可含一个具有上述层结构(1)的感光层。下面, 通过最隹实施例说明含如此感光层的感光体。\n感光体依次包括一个导电基体,一个含电荷发生材料(CGM) 的电荷发生层(CGL),一个含电荷转移材料(CTM)的电荷转 移层(CTL)以及选择地包括上述的内涂层和/或保护层。CGL 和CTL构成整个感光层。\n导电基体可包括:\n(i)一种金属或合金例如铝、铝合金、不锈钢或铜,制成的板 或鼓(或滚筒);\n(ii)一个含非导电物质例如:玻璃、树脂或纸,或上述基体 (i)的叠层或蒸镀的基体;其中每一物质上均涂覆有诸如铝,铝金、 钯、铑、金或铂的金属或合金层;以及\n(iii)一个含非导电物质(如,玻璃、树脂或纸),或上述基 体(i)的涂覆或蒸镀的基体,其中每一物质上均涂覆有诸如导电聚 合物,氧化锡或氧化铜的导电层。\nCGL中的CGM可包括:\n(i)单偶氮型,双偶氮型,三偶氮型的偶氮颜料;\n(ii)金属酞菁及非金属酞菁类的酞菁颜料;\n(iii)靛蓝及硫靛蓝的靛蓝颜料;\n(iv)芘酰亚胺及芘酐的芘的颜料;\n(v)蒽醌及芘-1,8-醌的多环醌;\n(vi)角鲨鎓(Squalium)染料;\n(vii)吡鎓盐(Pysilium salt)及硫代吡鎓盐(thiopyzilium\n salt);\n(viii)三苯甲烷染料;和\n(ix)诸如硒和非晶硅无机物质。\n上述的CGM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材料混合使用。\n在本发明中,最好偶氮颜料(i)和酎菁颜料(ii)作CGM。 下式(A)的酞菁颜料及下式(B-1),(B-2),(B-3) 和C的偶氮颜料很适于作CGM。\n式中,R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氰基或硝基, K代表1-4的整数。\n式中,R′代表烷基,芳烷基,芳基或杂环基;X代表氢原子, 卤素原子,烷氧基,氰基或硝基。\n在式(A)和(C)中,R和R′可包括下列特定的基:卤素原 子,如氟,氯或溴;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烷氧基,如,甲氧 基,乙氧基或丙氧基;芳基,如苯基,萘基或蒽基;芳烷基,如苄基 或苯乙基;以及杂环基,如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或喹啉基。\n颜料(A)和(B)的R或R′均可有取代基。这些取代基可以 包括: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芳烷基,如苄基,苯乙基 或萘甲基;芳基,如苯基,萘基,蒽基或芘基;杂环基,如吡啶基, 噻吩基,喹啉基或呋喃基;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芳 氧基,如苯氧基或萘氧基;卤素原子,如氟,氯,溴,碘;硫代烷基, 如硫代甲基或硫代乙基;硫代芳基,如硫代苯基,硫代萘基;氨基, 如二甲基氨,二乙基氨,二苯基氨;以及氢氧基。 颜料(A)和(C)最好包含下面举出的特种基。 酞菁颜料(A) 颜料例号 R K A-(1) -H 1 A-(2) -CH3 1 A-(3) -Cl 1 A-(4) -Cl 4 A-(5) -Br 1 A-(6) -OCH3 1 A-(7) -CN 1 A-(8) -NO2 1 偶氮颜料(C)\n颜料例号 R′ x C-(1) H C-(2) H C-(3) H C-(4) H C-(5) H C-(6) H C-(7) C1 C-(8) C1 C-(9) Cl C-(10) Cl C-(11) Br C-(12) Br C-(13) F C-(14) F C-(15) OCH3 C-(16) CN C-(17) CN C-(18) NO2 C-(19) NO2 C-(20) NO2\n在本发明中,可通过蒸镀,溅镀或化学蒸镀方法,或将CGM弥 散在含有粘结树脂的溶液中并将得到的涂层液体用已知的诸如热浸, 旋转涂覆,辊涂,线锭涂(Wire bar coating),喷涂或刮涂的涂 镀方法涂覆到导电基体上,然后干燥涂层,从而在导电基体上形成 CGL。使用的粘结树脂可从已知的众多树脂诸如,聚碳酸酯树脂, 聚酸树脂,多芳基化合物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 聚乙烯酵缩醛树脂,二丙烯邻苯二甲酸盐树脂,丙烯树脂,甲基丙烯 树脂,乙烯乙酸盐树脂,苯芳基树脂,硅氧烷树脂,聚砜树脂,丁苯 共聚物,醇酸树脂,环氧树脂,尿素树脂以及氯乙烯-乙烯基乙酸盐 共聚物中选择。这些粘结树脂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CGL中粘结树脂的最大重量百分比以80wt%为好,尤以40wt% 为隹。\n溶剂可从溶解上述粘结树脂的溶剂中选择它们包括:醚,酮,胺, 酯,芳香化合物,醇,以及脂族卤化烃。如果需要CGL可含一种或 多种已知的感光剂。\nCGL的最大厚度最好为5μm,0.01至2μm最隹。\n最好将满足条件(a)或(b)的上述芴化合物或三芳基胺化合 物与粘结树脂一起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将得到的涂覆液即溶液用上 述的涂覆方法涂到预定的表面(例如,导电基体,电荷发生层等和表 面)上,然后干燥得到的涂层即或形成本发明的CTL。\n用于形成CTL的粘结剂可包括:上述用于CGL的树脂;以及 有机光导聚合物,例如,聚-N-乙烯咔唑,聚乙烯蒽。\nCTM(即,芴化合物(1)或芴化合物(2)及三芳基胺 (3))最好以10至500份重量,尤其是50至200份重量, 与100份重量树脂进行混合。化合物(2)/化合物(3)的混合 比例可选为1/9至9/1,以重量计。\nCTL与CGL彼此电连接。因此,在电场的作用下,CTL中 的CTM具有接受发生于CGL中的电荷载流子并将电荷载流子从 CGL或CTL转移到感光层表面的功能。\n当CTL的厚度过大时CTM将不能转移电荷载流子,因此,考 虑到CTM的电荷转移能力,CTL的厚度以5~40μm为好,以 10~30μm最隹。CTL还可含有所需的添加剂,例如,抗氧化 剂、紫外吸收剂及增塑剂。\n单层结构的感光层(即,前述的结构(3))的厚度以5~40 μm为好,10~30μm最隹。\n本发明的电摄影感光体不但可用于普通复印机,而且还用于传真 机,激光打印机,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阴极射线管(CRT) 打印机,液晶打印机,以及其它应用电摄影、例如激光制版等领域。\n图1是使用本发明电摄影感光体的电摄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 1中,作为影象载体的感光鼓(即,感光体)1沿感光鼓1内箭头所 示方向以规定的圆周速度绕轴1a转动。感光鼓表面被充电装置2均 匀充电而带上要求的正或负电压。影象曝光装置(未示出)使感光鼓 1的曝光部分3被影象L曝光(如,通过狭缝曝光或激束扫描曝光),从而使与曝 光影象相应的静电潜影形成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显影装置4使静电 潜影形成调色剂图象。与感光鼓1同步转动的转印充电器5将调色剂 图象转印到由供应部分(未示出)送到感光鼓1与转印充电器之间的 转印材料P上。带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材料P从感光鼓1上分离并被 送到定影装置8,随后,图象被定影在转印材料P上并作为一个拷贝 从电摄影设备输出。转印之后,感光鼓1表面的残余调色剂由清洁装 置6去除以提供一个清洁的感光鼓表面,而鼓1表面上的残余电荷由 预曝光装置7清除以备下一个复印过程。为感光鼓1均匀充电的充电 器2一般为电晕充电器。转印充电器5一般也多是电晕充电器。\n根据本发明的电摄影设备可带有一个组件。该组件包括下述或从 中选择的多个装置,即:感光体(感光鼓),充电器,显影装置,清 洁装置等等,该组件可根据需要在电摄影设备上拆装。例如,该组件 可由感光体至少一个充电器,显影装置及清洁装置构成一个借助电摄 影设备机体内的导向装置(如导轨)在该设备机体上拆装的单个组件。\n电摄影设备用作复印机或打印机时,阅读信息资料的反射光或从 原件发射或利用传感器阅读原件而发射的光将信息资料转换为信号并 驱动激光束扫描LED阵列或液晶快门阵列以产生影象L,并对感光 体曝光。\n本发明的电摄影设备用作传真打印机时,用来曝光的影象光由需 打印的接受到的信息提供。图2是这一实施例的框图,图2中,控制 器11控制影象阅读部件10和印刷器19。CPU(中央处理单元) 17控制控制器11。通过传送电路13来自影象阅读部件的阅读信 息被送到对方处,另一方面来自对方处的所要接受信息通过接受电路 12被送到印刷器19。影象存储器16存储特定的影象信息。印刷器控 制器18控制印刷器19,标号14代表电话听筒。\n经电路15而接受的影象信息(该影象信息从远方与本传真机相 连的传真机的电路发送)由接受电路12解调并在该影象信息的信号 还原处理之后存入影象存储器16。当至少一页影象存入影象存储器 16时,页影象记录启动。CPU17从影象存储器16读出一页影 象信息,并将该页已经完成信号还原处理的影象信息送入印刷器控制 器18。印刷器控制器18从CPU17接受一页影象信息并控制印 刷器19以便进行影象信息记录。在印刷器19记录时,CPU17 将接受后续的影象信息页。影象信息的接受与记录即如上所述。\n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n例1-1\n一种用于电荷发生层(CGL)的涂覆液可通过添加1.0g的 下式的双偶氮颜料: 到含0.4g丁醛树脂(80mol%度的丁醛)的60ml环己酮溶液 中,并用混砂机弥散10小时来制备。\n利用线锭将CGL涂覆液体在铝片上,经干燥而得到0.15 μm厚的CGL。\n然后,1.0g的芴化合物(例如,1-4号化合物)和1.0g 的聚碳酸酯树脂(平均分子量,Mw=20,000)溶解在7.0g 氯苯中而制成涂覆液。\n用线锭把该涂覆液涂在上述制备的CGL上,以干燥而形成厚度 为23μm的电荷转移层(CTL)。这样便制成了电摄影感光体。\n根据静电法,用静电复印机试验器(SP-428型,由 Kawaguchi Denki公司制造)以电晕电压(-5KV)对制成的 感光件充负电并在暗处保持1秒钟。然后,以20 Lux的照度对感光 体曝光以检验充电特性。更进一步,通过在初始阶段检测表面电压 (V0),在暗衰减1秒钟后检测得到的表面电压(V1)以及检测 电压V1减为原电压的1/5所需的曝光量(E 1/5:Lux.Sec) (即,感光度),来检验感光体的充电特性。\n为了检测亮区电压(VL)和暗区电压(VD)的波动,应将上述 感光体安装到平纸复印机(PPC)NP-3825(Canon公司 制造)用感光鼓的滚筒上,并在VD和VL的初始阶段电压分别为 -700V的-200V的条件下进行5,000张纸的复印试验(耐 用性试验)。5000张纸复印试验后,分别测试VD和VL以检验 VD和VL的波动并与初始阶段的数据比较。\n上述结果示于表1中。\n 表1 Ex. V0 (-V) V1 (-V) E1/5 (lux.sec) Initial After 5,000 sheets VD (-V) VL (-V) VD (-V) VL (-V) 1-1 715 710 0.95 700 200 700 200\n例1-2到1-8及比较例1-1到1-3\n用与例1-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和检验电摄影感光体,只是将芴 化合物(1-4)分别改为前述的芴化合物(1-1),(1-5), (1-6),(1-7),(1-9),(1-10),(1-11) 或下述的比较化合物(1-1C),(1-2C)和(1-3C)。 比较化合物号 结果示于表2,表3。\n 表2 例 例子的化 合物号 V0 (-V) V1 (-V) E1/5 (lux.sec) 初始阶段 5000张纸后 VD(-V) VL(-V) VD(-V) VL(-V)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1-5 1-6 1-7 1-9 1-10 1-11 710 705 695 715 715 710 705 700 700 680 695 695 699 697 1.22 1.00 1.10 1.20 1.20 1.05 1.11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685 695 690 690 690 695 696 240 205 205 226 210 205 205\n 表3 比较例 比较化合物 V0 (-V) V1 (-V) E1/5 (lux.sec) 初始阶段 5000张纸后 VD(-V) VL(-V) VD(-V) VL(-V) 1-1 1-2 1-3 1-1C 1-2C 1-3C 705 695 670 670 680 650 2.3 2.0 3.4 700 700 700 200 200 200 610 670 650 320 280 340\n从表1-3可知,用于本发明感光体的式(1)芴化合物与比较 化合物相比,在反复使用时,具有高的感光性(即,低的E1/5)和 良好的电压稳定性(即,VD和VL的波动变小)。\n例1-9\n将1.0g τ-型非金属酞菁弥散于含0.4g苯氧基树脂的 50g环己酮溶液中40小时,即可制成CGL涂覆液。把涂覆液用 线锭涂到铝片上,在80℃温度下干燥0.5小时即可形成厚0.2 μm的CGL。\n然后,把1.0g芴化合物(1-5)和1.0g双酚Z-型聚 碳酸树脂(Mw=80,000)溶于7.0g的氯苯中。将得到的溶 液用线性锭涂在CGL上并在120℃条件下干燥1小时而形成20 μm厚的CTL。这样,便制成电摄影感光体。\n用电晕放电(-5KV)对制成的感光体充电以建立初始电压 V0,之后,感光体在暗处滞留1秒钟后,测量感光体的表面电压 (V1),为了检测感光度,需测量把暗衰减后的电压V1减小到其 值的1/6时所需的曝光量(E1/6,μJ/cm2)。光源是激光, 发自锗/铝/砷构成的半导体。\n测量结果如下:\nV0:-700V\nV1:-695V\nE1/6:0.45μJ/cm2\n将上述感光体装入作为电摄影打印机的激光打印机(由Canon公 司生产,商品名为:LBP-CX)中,打印机装配有作反转显影系 统和成象之用的上述半导体激光器。\n其中其成象条件如下:\n主充电后的表面电压: -700V\n影象曝光后的表面电压: -150V\n转印电压: +700V\n显影极性: 负\n工作速度: 50mm/sec\n显影条件(显影偏压): -450V\n影象曝光扫描系统:\n在主充电之前的影象扫描曝光:22.0lux.sec\n(整个表面曝光使用红光)\n在成象复印3000页后,复印质量依然与前3000页一样良 好、稳定。\n例1-10\n把1.0g的4-(4-二甲氨基苯)-2,6-二苯基噻喃鎓 过氯酸盐和10g的芴化合物(1-7)弥散在含10g聚酸共聚物 (Mw=100,000)的100g甲苯/二噁烷(1/1以重量 计)混合溶剂的溶液中,用球磨机搅拌20小时而制成涂覆液。将该 涂覆液用线性锭涂在铝片上,在120℃温度下干燥1小时而形成感 光层,从而制成电摄影感光体。\n用与例1-1中的相同方法检测制成的感光体,其检测结果列于 表4中。\n 表4 例 V0 (-V) V1 (-V) E1/5 (lux.sec) 初始阶段 A:5000页后ts VD (-V) VL (-V) VD (-V) VL (-V) 1-10 670 660 1.20 700 200 650 240\n例1-11\n将醇溶尼龙树脂(尼龙6-66-610-12四聚合物)含量 为2%的甲醇溶液涂在铝基片上并干燥而形成厚0.5μm的内涂层。\n用混砂机将结构式如下的10g三偶氮颜料弥散在20ml四氢呋 喃:\n制备在70g的氯苯/二氯甲烷(4/1的重量计)混合溶剂中 含10g的芴化合物(1-8)和10g的双酚A聚碳酸盐树脂(Mw =20,000)的溶液,并进行前述的弥散,然后再用混砂机弥散 2小时。用线锭将制成的弥散液涂到内涂层上并干燥而制成16μm 厚的感光层,从而制得电摄影感光体。\n用例1-9的方法检测制得的感光体,其结果下:\nV0:-710V\nV1:-690V\nE1/6:0.74μJ/cm2\n例2-1\n在铝片上形成一个含乙烯基氯/马来酐/乙烯基乙酸盐共聚物的 厚0.2μm的内涂层。\n然后,将用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JP-A)N.17066/ 1989中的方法而合成的5g试样颜料A-(1)加到含2g丁缩 醛树脂(丁缩醛度65mol%,数均分子量(Mn=25,000) 的95ml环己酮溶液中,随后用混砂机弥散25小时。用线锭将弥散 液涂到内涂层上,干燥后形成0.5μm厚的CGL。\n将5g芴化合物(1-4)和5g双酚Z聚碳酸盐树脂(粘度平 均分子量=30,000)溶解在70ml氯苯中并用线锭涂在CGL 上,而后经干燥形成18μm厚的CTL。\n除使用-5.5KV的电晕充电及用卤灯获得21ux照度外其余 均采用与例1-1相同的方法测试制得的电摄影感光体的V0,V1 和E1/5。测试结果如下:\nV0:-720V\nV1:-705V\nE1/5:0.45lux.sec\n然后,把该感光体安装在包括电晕充电器(15.6KV),曝 光系统,显影装置,转印充电器,消除残余电荷的曝光系统及清洁器 的电摄影复印设备的一个滚筒上,并在环境条件为10%/5℃、 50%/18℃和80%/35℃(相对湿度(%)/温度(℃)) 的情况下成象复印10,000张。\n在上述三种条件下成象质量清晰良好。即使成象10,000次 后,复印图像依然不会模糊或缺损。这说明本发明的感光体具有良好 的成象特性。\n例2-2至2-10\n除下面表5中所示的颜料和化合物代替示例颜料A-(1)和芴 化合物(1-4)外,用与例2-1相同的方法制备和测试电摄影感 光体。该情况示于表5中。\n为了检测亮区电压(VL)与暗区电压(VD)的波动,将上述感 光体装在一个与例2-1中所用的相同的电摄影复印设备的滚筒上, 并在VD和VL的初始值分别为-700V和-200V的条件下复印 试验10,000张。复印10,000张后,测量VD及VL,并分 别用初始阶段的VD。VL减去测出的VD、VL而得到ΔVD和ΔVL的 波动值。\n其结果示于表6中。\n 表5 例 例颜料 芴化合物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A-1 A-1 A-1 A-1 A-3 A-3 A-7 A-7 A-8 1-12 1-5 1-8 1-14 1-4 1-8 1-4 1-3 1-10\n 表6 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0.54 0.47 0.46 0.60 0.63 0.62 0.60 0.65 0.65 -15 -7 -10 -15 -12 -10 -12 -15 -17 +20 +5 +6 +18 +10 +5 +5 +20 +12\n比较例2-1至2-4\n除了分别用下列比较化合物(2-1C),(2-2C),(2 -3C)和(2-4C)替换芴合物(1-12)外,用与例2-2 相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n比较化合物 测量结果示于表7。\n 表7 比较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2-1 2-2 2-3 2-4 1.8 3.4 2.2 2.6 -60 -48 -68 -45 +62 +55 +80 +70\n比较例2-5至2-10\n除示于下表8内的示例颜料和比较化合物配合使用外,用与例 2-2相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检测结果示于下表9中。\n 表8 比较例 例颜料 芴化合物 2-5 2-6 2-7 2-8 2-9 2-10 A-3 A-3 A-3 A-7 A-7 A-8 2-1C 2-2C 2-4C 2-1C 2-3C 2-2C\n 表9 比较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2-5 2-6 2-7 2-8 2-9 2-10 3.6 4.2 3.8 4.4 4.2 4.9 -60 -40 -80 -55 -72 -60 +75 +85 +40 +115 +80 +60\n例3-1\n在铝片上形成一层厚0.2μm,含乙烯基氯/马来酐/乙烯乙 酸盐共聚物的内涂层。\n然后,把5g示例偶氮颜料B-(1)加到含2g丁缩醛树脂 (丁缩醛度64mol%,Mn=30,000)的95ml环己酮溶液 中,用混砂机弥散16小时。用线锭把弥散液涂在内涂层上并干燥而 形成0.4μm厚的CGL。\n用与例2-1相同的方法在CGL上形成厚19μm的CTL, 这样便制成电摄影感光体。\n用例2-1中的方法测试制成的感光体,其结果如下:\nV0:-705V\nV1:-696V\nE1/5:1.62lux.sec\n在前述三个条件下,可得到良好、准确的复印图象。即使复印 10,000张之后,得到的图象仍不会缺损功模糊。因此,本发明 的感光体具有良好的成象性能。\n例3-2至3-8\n除了配合使用表10中所示的例偶氮颜料(B-1),(B-2), (B-3)及芴化合物外,用例3-1的方法制备并用例2-2和方 法检测电摄影感光体。\n 表10 例 E例偶氮颜料:t I芴化合物mp. 3-2 3-3 3-4 3-5 3-6 3-7 3-8 B-1 B-1 B-1 B-2 B-2 B-3 B-3 1-12 1-5 1-1 1-4 1-1 1-8 1-14 检测结果示于表11。\n 表11 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3-2 3-3 3-4 3-5 3-6 3-7 3-8 1.82 1.59 1.92 1.46 1.92 1.65 1.94 -17 -5 -18 ±0 -16 -2 -15 +26 +1 +25 +2 +22 -8 +18\n比较例3-1至3-4\n除了芴化合物(1-12)被下述比较化合物(3-1C), (3-2C),(3-3C)和(3-4C)分别替换外,用例3- 2中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n比较化合物 检测结果示于表12。\n 表12 比较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3-1 3-2 3-3 3-4 2.9 3.1 7.8 3.3 -32 -26 -35 -40 +105 +53 +80 +75\n比较例3-5至3-10\n除表13中配合使用的示例颜料和比较化合物外,用与例3-2 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检测结果示于表14中。\n 表13 比较例 例,偶氮颜料 比较化合物 3-5 3-6 3-7 3-8 3-9 3-10 B-2 B-2 B-2 B-3 B-3 B-3 (3-1C) (3-2C) (3-3C) (3-2C) (3-3C) (3-4C)\n 表14 比较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3-5 3-6 3-7 3-8 3-9 3-10 6.8 7.4 8.1 7.6 7.9 6.7 -35 -42 -30 -45 -32 -38 +75 +65 +80 +50 +62 +65\n例4-1\n在铝片上形成一层厚0.1μm、含乙烯基氯/马来酐/乙烯乙 酸盐共聚物的内涂层。\n然后,把5g例颜料C-(3)加到含2g丁缩醛树脂(丁缩醛 度63ml%,Mn=20,000)的95ml环己酮溶液中,随后用 混砂机弥散20小时。用线锭把弥散液涂在内涂层上并干燥而形成 0.3μm厚的CGL。\n用与例2-1相同的方法在CGL上形成一层厚19μm的CTL, 这样便制成电摄影感光体。\n用与例2-1相同的方法检测制成的感光体,其结果如下:\nV0:-701V\nV1:-698V\nE1/5:0.85lux.sec\n在上述三个条件下可得到良好、准确的复印图象。即使复印 10,000张之后,得到的图象仍不会缺损或模糊。因此,本发明 的感光体具有良好的成象性能。\n例4-2至4-28\n除使用配合示于表15中的例颜料和芴化合物外,用与例4-1 相同的方法制备并用与例2-2相同的方法检测电摄影感光体。\n 表15 例 例,颜料 芴化合物 4-2 C-1 1-12 4-3 C-1 1-4 4-4 C-1 1-5 4-5 C-1 1-1 4-6 C-2 1-5 4-7 C-2 1-1 4-8 C-2 1-8 4-9 C-3 1-4 4-10 C-3 1-5 4-11 C-3 1-8 4-12 C-3 1-15 4-13 C-5 1-5 4-14 C-5 1-1 4-15 C-5 1-13 4-16 C-6 1-4 4-17 C-6 1-8 4-18 C-6 1-14 4-19 C-8 1-12 4-20 C-8 1-4 4-21 C-10 1-8 4-22 C-12 1-5 4-23 C-16 1-1 4-24 C-18 1-8 4-25 C-18 1-3 4-26 C-19 1-12 4-27 C-19 1-4 4-28 C-20 1-5\n 表16 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4-2 0.98 -17 +20 4-3 0.87 -8 +6 4-4 0.80 -7 +5 4-5 1.01 -16 +18 4-6 0.81 -6 +6 4-7 1.04 -13 +21 4-8 0.92 -5 +8 4-9 0.94 -5 +8 4-10 0.89 -5 -3 4-11 0.95 -8 +10 4-12 1.12 -16 +28 4-13 0.90 +3 +8 4-14 1.15 -16 +15 4-15 1.18 -13 +25 4-16 0.87 -3 -5 4-17 0.88 ±0 +5 4-18 1.14 -15 +17 4-19 0.98 -8 +26 4-20 0.94 +8 +10 4-21 1.06 -6 +8 4-22 0.97 -8 +6 4-23 1.12 -8 +15 4-24 1.10 -5 -5 4-25 1.34 -18 +18 4-26 1.48 -16 +28 4-27 1.12 -5 -5 4-28 0.97 -5 -5\n比较例4-1至4-4\n除了用下列比较化合物(4-1C),(4-2C),(4-3C) 和(4-4C)分别替换芴化合物(1-12)外,用与例4-2中 相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n比较化合物 检测结果示于表17中。\n 表17 比较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4-1 4-2 4-3 4-4 3.6 5.2 3.2 4.8 -45 -40 -30 -38 +60 +55 +88 +105\n比较例4-5至4-16\n除配合使用示于表18中的例颜料和比较化合物外,用与例4- 2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检测结果示于表19中。\n 表18 比较例 例,颜料 比较化合物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C-2 C-2 C-3 C-3 C-3 C-5 C-5 C-6 C-6 C-8 C-8 C-20 4-1C 4-2C 4-1C 4-2C 4-4C 4-2C 4-3C 4-3C 4-4C 4-1C 4-3C 4-2C\n 表19 比较例 E1/5(lux.sec) ΔVD(V) ΔVL·(V)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2 5.6 4.4 5.2 4.0 5.0 4.2 4.6 4.6 4.0 4.4 5.2 -42 -50 -38 -46 -50 -65 -55 -55 -40 -40 -35 -70 +65 +85 +48 +68 +75 +50 +58 +50 +85 +52 +65 +50 例5-1 把结构式为: 的3.9g偶氮颜料加到含2g丁缩醛树脂(丁缩醛度70mol%) 的95ml环己酮溶液中,并用混砂机弥散37小时。\n用线锭把CGL涂覆液涂在铝片上,经干燥制成0.18μm的 厚的CGL层。\n把住含8g芴化合物(2-3),2g三苯胺化合物(3-37) 及8.33g聚碳酸酯树脂(Mn=33,000)的70g氯苯溶液 用线锭涂覆在CGL层上并干燥制成厚19μm的CTL层,从而制 得一电摄影感光体。\n除复印试验3,000张外,用与例1-1中相同的方法检测制 成的感光体。检测结果列于下文的表20中。\n如下文所述,还要对感光体的感光层进行加速抗裂试验,对电荷 转移材料进行加速晶化试验。\n抗裂试验\n将一指形物切触或压在感光体试验表面上以使指形的脂质部分与 感光体表面相接,随后在常温、常压下保持32小时。在达到规定的 保持时间后,用显微镜(由Union Corp制造的VERSAMET 6390型,放大倍数=50)观测感光体的接触部分,检查是否产 生裂纹。\n抗晶化试验\n使上述经指形抗裂试验的感光体在75℃温度下保持两星期。两 星期后,用上述的显微镜(放大率50)观测感光体的接触部分检查 是否发生晶化。\n上述的试验结果均示于表20中。\n例5-2至5-18及比较例5-1至5-13\n除用表20-24所示给定量的化合物分别代替8g的芴化合物 (2-3)和2g的三苯基胺化合物(3-37)外,用与例5-1 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n在比较例5-2中使用下述比较化合物(5-1C)。\n比较化合物 检测结果示于表20-24中。\n 表20 例 示例化合物/重量 (熔点) 初始阶段 3,000张之后 裂纹 晶化 V0(-V) V1(-V) E1/5 (lux.sec) ΔVD(V) ΔVL(V) 1hr 4hr 1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1 No.(2-3) 8g No.(3-37) 2g (mp.129℃) 698 694 1.5 -15 +5 ○ ○ ○ ○ ○ ○ ○ ○ 5-2 No.(2-10) 9g No.(3-6) 1g (mp.82℃) 705 700 1.4 -5 +7 ○ ○ ○ ○ ○ ○ ○ ○ 5-3 No.(2-10) 8g No.(3-17) 2g (mp.143℃) 704 701 1.5 -7 +7 ○ ○ ○ ○ ○ ○ ○ ○ 5-4 No.(2-16) 7g No.(3-4) 3g (mp.70℃) 709 700 1.6 -8 +6 ○ ○ ○ ○ ○ ○ ○ ○ 5-5 No.(2-16) 8g No.(3-20) 2g (mp.108℃) 695 689 1.6 -10 +11 ○ ○ ○ ○ ○ ○ ○ ○ 5-6 No.(2-25) 7g No.(3-24) 3g (mp.116℃) 701 689 1.3 -5 +12 ○ ○ ○ ○ ○ ○ ○ ○ 5-7 No.(2-25) 5g No.(3-23) 1g (mp.116℃) 698 697 1.4 -5 +10 ○ ○ ○ ○ ○ ○ ○ ○ 5-5 No.(2-25) 5g No.(3-43) 5g (mp.137℃) 702 700 1.3 -3 +8 ○ ○ ○ ○ ○ ○ ○ ○ 5-9 No.(2-25) 8g No.(3-46) 2g (mp.142℃) 704 701 1.5 -7 +9 ○ ○ ○ × ○ ○ ○ × ○:在感光层上无裂纹,或CTM不发生晶化。 ×:在感光层上有裂纹,或CTM发生晶化。\n 表21 例 示例化合物/重量 (熔点) 初始阶段 3,000张之后 裂纹 晶化 V0(-V) V1(-V) E1/5 (lux.sec) ΔVD(V) ΔVL(V) 1hr 4hr 1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10 No.(2-25) 8g No.(3-50) 2g (mp.145℃) 705 699 1.4 -10 +3 ○ ○ ○ ○ ○ ○ ○ ○ 5-11 No.(2-43) 7g No.(3-3) 3g (mp.63℃) 694 690 1.4 -10 +3 ○ ○ ○ ○ ○ ○ ○ ○ 5-12 No.(2-43) 8g No.(3-19) 2g (mp.107℃) 698 696 1.4 -8 +5 ○ ○ ○ ○ ○ ○ ○ ○ 5-13 No.(2-43) 2g No.(3-28) 8g (mp.121℃) 699 692 1.7 -7 +8 ○ ○ ○ ○ ○ ○ ○ ○\n 表22 例 示例化合物/重量 (熔点) 初始阶段 3,000张之后 裂纹 晶化 V0(-V) V1(-V) E1/5 (lux.sec) ΔVD(V) ΔVL(V) 1hr 4hr 1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14 No.(2-11) 8g No.(3-2) 2g (mp.oily) 695 690 1.5 -15 +15 ○ ○ ○ ○ ○ ○ ○ ○ 5-15 No.(2-16) 7g No.(3-7) 3g (mp.93℃) 684 682 1.6 -8 +7 ○ ○ ○ ○ ○ ○ ○ ○ 5-16 No.(2-29) 6g No.(3-3) 4g (mp.63℃) 701 699 1.4 -7 +8 ○ ○ ○ ○ ○ ○ ○ ○ 5-17 No.(2-36) 7g No.(3-11) 3g (mp.99℃) 703 699 1.5 -3 +7 ○ ○ ○ ○ ○ ○ ○ ○ 5-18 No.(2-53) 7g No.(3-52) 3g (mp.147℃) 700 669 1.5 -5 +8 ○ ○ ○ × ○ ○ ○ ○\n 表23 比较 例 示例化合物/重量 (熔点) 初始阶段 3,000张之后 裂纹 晶化 V0(-V) V1(-V) E1/5 (lux.sec) ΔVD(V) ΔVL(V) 1hr 4hr 1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1 No.(3-35) 8g No.(3-20) 2g (mp.108℃) +700 +695 1.7 -28 +35 ○ × - - ○ ○ × - 5-2 No.(5-10) 7g No.(3-4) 3g (mp.70℃) +705 +682 1.6 -35 +40 ○ ○ × - ○ ○ × - 5-3 No.(3-55) 9g No.(3-6) 1g (mp.83℃) +703 +691 1.5 -63 +38 ○ × - - ○ × - - 5-4 No.(2-25) 5g No.(3-62) 5g (mp.168℃) +701 +699 1.3 -39 +50 ○ × - - ○ × - - 5-5 No.(2-25) 8g No.(3-65) 2g (mp.177℃) +685 +684 1.4 -50 +40 × - - - ○ × - - 5-6 No.(2-3) 8g No.(3-70) 2g (mp.187℃) +692 +687 1.5 -45 +35 × - - - × - - - 5-7 No.(2-12) 10g +710 +699 1.4 -42 +51 ○ × - - ○ ○ × - 5-8 No.(2-47) 10g +704 +697 1.4 -70 +60 ○ × - - ○ × - - 5-9 No.(3-27) 10g +700 +694 1.5 -60 +50 ○ × - - × - - -\n 表24 比较 例 示例化合物 /重量(熔点) 初始阶段 3,000张之后 裂纹 晶化 V0(-V) V1(-V) E1/5 (lux.sec) ΔVD(V) ΔVL(V) 1hr 4hr 1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10 No.(3-17) 10g +694 +690 1.7 -54 +48 ○ ○ ○ × ○ ○ × - 5-11 No.(3-46) 10g +697 +691 1.4 -48 +55 ○ × - - ○ ○ × - 5-12 No.(3-65) 10g +696 +694 1.7 -52 +58 ○ × - - ○ × - - 5-13 No.(3-80) 10g +710 +700 2.0 -65 +54 × - - - × - - -\n从表2-24可知,与比较例相比,本发明的感光体具有良好的 电摄影性能并可避免感光层产生裂纹和CTM的晶化。\n例5-19\n用线锭把含4.8g N-甲氧甲基6-尼龙树脂(Mw= 35,000)和9.0g醇熔共聚物尼龙树脂(Mw=30,000)的 75g甲醇溶液涂覆在铝基底上,经干燥形成0.9μm厚的内涂层。\n将6g氧化钛酞菁加到含5.0g苯氧基树脂的175g环己酮 溶液中并用混砂机弥散该混合液36小时,用刮片将弥散的液体涂覆 在内涂层上,经干燥形成厚19μm的CGL。\n然后,把7g芴化合物(2-25),3g三苯基胺化合物 (3-3)和8.33g苯乙烯-丙烯酸盐(8∶2)共聚物(Mw =25,000)溶解在65g氯苯中。用刮片将制成的溶液涂在 CGL上,经干燥形成20μm厚的CTL,便制成电摄影感光体。\n用电晕电压(-5KV)给制成的感光体充电以建立初始电压V0, 并在暗处保持1秒钟,而后测量表面电压(V1)。测量V1暗衰为 原值的1/6所需曝光量(E1/6,μJ/cm2′)以检测感光体的感 光度。所用光源是发自含镓/铝/砷的三元半导体的激光(输出: 5mw,发射波长:780nm)。\n将上述感光体装在带有上述半导体激光器且使用反转显影系统的 用作电摄影印刷机的一个激光复印机(名称:LBP-SX,制造厂 家:Canon公司)中,在无转印电流的条件下测量主充电电压 (Vd1)及在有转印电流的条件下测量主充电电压(Vd2)以便检 验转印记忆(Vd1-Vd2),然后进行成象操作。\n使用的成象条件如下:\n主充电之后的表面电压: -700V\n影象曝光之后的表面电压:-150V\n (曝光量:1.0μJ/cm2)\n转印电压:+700V\n显影极性:负\n工作速度:47mm/sec\n显影条件(显影偏压):-450V\n影曝光扫描系统:\n主充电前的影象扫描曝光:8.0lux.sec\n(整个表面曝光用红光)\n线扫描激光束根据特征和影象信号进行成象。即可得到与特征和 影象相应的良好的复印图象。\n另外,按例5-1中的方法检测感光体的裂纹和晶化。\n检测结果示于下文的表25中。\n例5-20至5-30\n除了分别示于表25和26中给定量的化合物替换7g芴化合物 (2-25)和3g三苯基胺化合物(3-3)外,用与例5-1g 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n检测结果示于下文的表25和26中。\n比较例5-14至5-22\n除了用示于表27中给定量的化合物分别代替7g芴化合物(2 -25)和7g三苯基胺化合物(3-3)外,用与例5-19中相 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体。\n在比较例5-21中,使用下列的比较化合物(5-1C)。 比较化合物 检测结果示于下面的表27中。\n 表25 例 示例化合物/重量 (熔点) 初始阶段 转印记忆 裂纹 晶化 V0(-V) V1(-V) E1/6(μJ/cm) Vd1-Vd2 (-V) 1hr 4hr 1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19 No.(2-25) 7g No.(3-3) 3g (mp.63℃) +705 +700 1.4 3 ○ ○ ○ ○ ○ ○ ○ ○ 5-20 No.(2-25) 6g No.(3-19) 4g (mp.107℃) 710 704 1.4 5 ○ ○ ○ ○ ○ ○ ○ ○ 5-21 No.(2-25) 8g No.(3-21) 2g (mp.111℃) 710 707 1.5 5 ○ ○ ○ ○ ○ ○ ○ ○ 5-22 No.(2-25) 2g No.(3-55) 8g (mp.152℃) 700 698 1.7 10 ○ ○ ○ × ○ ○ ○ ○ 5-23 No.(2-16) 7g No.(3-48) 3g (mp.143℃) 704 701 1.6 11 ○ ○ ○ ○ ○ ○ ○ ○ 5-24 No.(2-16) 6g No.(3-51) 4g (mp.146℃) 703 698 1.7 10 ○ ○ ○ × ○ ○ ○ × 5-25 No.(2-10) 3g No.(3-49) 7g (mp.145℃) 701 695 1.7 12 ○ ○ ○ ○ ○ ○ ○ × 5-26 No.(2-15) 8g No.(3-34) 2g (mp.129℃) 700 690 1.4 8 ○ ○ ○ ○ ○ ○ ○ ○ ○:在感光层中无裂纹,或CTM不发生晶化。 ×:在感光层中有裂纹,或CTM发生晶化。\n 表26 例 示例化合物/重量 (熔点) 初始阶段 转印记忆 裂纹 晶化 VD(-V) V1(-V) E1/6(μJ/cm) Va1-Vd2 (-V) 1hr 4hr 1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27 No.(2-20) 8g No.(3-5) 2g (mp.81℃) 685 680 1.6 5 ○ ○ ○ ○ ○ ○ ○ ○ 5-28 No.(2-23) 7g No.(3-9) 3g (mp.96℃) 695 694 1.7 0 ○ ○ ○ ○ ○ ○ ○ ○ 5-29 No.(2-44) 6g No.(3-18) 4g (mp.106℃) 700 697 1.6 4 ○ ○ ○ ○ ○ ○ ○ ○ 5-30 No.(2-50) 5g No.(3-58) 5g (mp.157℃) 705 703 1.9 15 ○ ○ ○ × ○ ○ ○ ×\n 表27 比较 例 示例化合物/重量 (熔点) 初始阶段 转印记忆 裂纹 晶化 VD(-V) V1(-V) E1/6(μJ/cm) Vd1-Vd2 (-V) 1hr 4hr -1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14 No.(3-7) 8g No.(3-21) 2g (mp.111℃) +707 +687 1.9 27 ○ × - - ○ ○ × - 5-15 No.(3-55) 7g No.(3-3) 3g (mp.63℃) 708 691 1.8 35 ○ ○ × - ○ × - - 5-16 No.(2-25) 7g No.(3-71) 3g (mp.188℃) 700 690 1.9 39 ○ × - - ○ × - - 5-17 No.(2-10) 7g No.(3-75) 3g (mp.195℃) 700 688 1.8 40 × - - - ○ × - - 5-18 No.(2-48) 10g 700 695 1.6 20 ○ × - - ○ × - - 5-19 No.(3-52) 10g 701 690 1.7 32 ○ × - - ○ × × - 5-20 No.(3-76) 10g 697 692 2.0 31 ○ × - - ○ ○ - - 5-21 No.(5-10) 10g 695 688 1.9 40 ○ × - - ○ × - - 5-22 No.(3-7) 8g No.(3-21) 2g (mp.111℃) 699 691 2.1 42 ○ × - - ○ × - -\n例5-31至5-39\n除了使用表28中给定的例5-19、5-20和5-24中使 用的化合物外,用与例5-19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并检测电摄影感光 体。\n检测结果示于下面的表28中。\n 表28 例 示例化合物/重量 (熔点) 初始阶段 转印记忆 裂纹 晶化 VD(-V) V1(-V) E1/6(μl/cm) Vd1-Vd2(-V) 1hr 4hr 6hr 32hr 1day 3day 7day 14day 5-31 No.(2-25) 8g No.(3-3) 2g (mp.63℃) +701 +699 1.4 3 ○ ○ ○ ○ ○ ○ ○ × 5-32 No.(2-25) 5g No.(3-3) 5g (mp.63℃) +705 +699 1.4 4 ○ ○ ○ ○ ○ ○ ○ ○ 5-33 No.(2-25) 2g No.(3-3) 8g (mp.63℃) +702 +701 1.5 6 ○ ○ ○ ○ ○ ○ ○ ○ 5-34 No.(2-25) 7g No.(3-19) 3g (mp.107℃) +699 +691 1.4 5 ○ ○ ○ ○ ○ ○ ○ ○ 5-35 No.(2-25) 5g No.(3-19) 5g (mp.107℃) +700 +697 1.4 5 ○ ○ ○ ○ ○ ○ ○ ○ 5-36 No.(2-25) 3g No.(3-19) 7g (mp.107℃) +691 +690 1.6 7 ○ ○ ○ ○ ○ ○ ○ ○ 5-37 No.(2-16) 9.5g No.(3-51) 0.5g(mp.146℃) +698 +696 1.7 3 ○ ○ ○ × ○ ○ ○ × 5-38 No.(2-16) 7g No.(3-51) 3g (mp.146℃) +699 +691 1.7 3 ○ ○ ○ ○ ○ ○ ○ ○ 5-39 No.(2-16) 3g No.(3-51) 7g (mp.146℃) +701 +700 1.9 4 ○ ○ ○ × ○ ○ ○ ○\n例5-40\n用球磨机把4g的4-(4-二甲氨基苯)-2,6-二苯基噻 喃鎓高氯酸盐,1.8g的芴化合物(1-7)和3.2g的三苯基 胺化合物(3-5)弥散在含15g聚酯共聚物(Mw=48,000)的 100g甲苯/二噁烷(1/1重量比)混合溶剂的溶液中16小时 而制成涂覆液。用线锭把涂覆液在铝片上并在120℃下干燥1小时 而形成感光层。这便制成电摄影感光体。\n用与例5-1中相同的方法检测该制成的感光体,得到下列结果。\nV0:-700V\nV1:-690V\nE1/5:3.51lux.sec\n32小时后无裂纹产生,两周后未发现晶化。\n例5-41\n把含25%醇溶尼龙树脂(尼龙6-66-610-12四元聚 合物)的甲醇溶液涂到铝基底上,经干燥形成厚1.7μm的内涂层。\n在70g氯苯/二氯甲烷(重量比6/1)的混合溶剂中加入2g 三苯基氨化合物(3-15),8g芴化合物(2-46)和10g 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Mw=30,000)制成溶液并将该溶液涂 到上述的内涂层上,经干燥形成厚18μm的CTL。\n然后,把4g下式的颜料: 加到含2g丁缩醛树脂(丁缩醛度=63mol%)的75ml四氢呋喃 溶液中,并在混砂机中搅拌20小时。用线锭把制得的涂覆液涂到 CTL上,经干燥形成厚0.90μm的CGL,便制成了电摄影感 光体。\n除了对感光体充正电外,用与例5-1中相同的方法检测制成的 感光体。检测结果如下。\nV0:+700V\nV1:+697V\nE1/5:2.51lux.sec\n例5-42\n通过浸泡将含5g N-甲氧基甲酯6-尼龙树脂(Mw= 28,000)和10g醇溶共聚物尼龙树脂(Mw=27,000) 的45g甲醇及60g丁醇的混合溶剂加到玻璃基底上,经干燥形成 1μm厚的内涂层。\n随后,把5g芴化合物(2-30),5g三苯基胺化合物(3 -53)和15g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Mw=27,000)溶解 在100g氯苯/二氯甲烷(重量比3/7)混合溶剂中。用线锭把 制得的溶液涂在内涂层上经干燥形成厚15μm的CTL。\n然后,将57g下式的丙烯酸盐单体: 33g的平均粒度400(弥散前)的氧化锡颗粒,2g的2-甲 基噻吨酮和300g的甲基溶纤剂混合,并在混砂机中搅拌64小时。 将制得的混合液加到CTL上并用高压水银灯(光强:8mw/cm2, 照射距离:25cm)光致聚合30秒使该液体固化成2.7μm厚的 保护层,这就制成了用来检测裂纹和晶化的试验结构。\n用透射显微镜(倍率:50)按下文的方式检验试验结构上发生 的裂纹和晶化。\n光从试验结构的背面(玻璃基底侧)发射到感光体上,以形成 75度的入射角(即入射到玻璃基底表面的光线与经入射点垂直该表 面直线夹角)。CTL中的裂纹和晶化将被检测。\n例5-43至5-47和比较例5-23至5-26\n除使用表29中给定的化合物分别取代5g芴化合物(2-30) 和5g三苯基胺化合物(3-53)外,用与例5-42中相同的方 法制备并检测试验结构。检测结果示于表29中。\n 表29 例. 例,化合物 裂纹 晶化 5-42 No.(2-30) 5g No.(3-53) 5g (mp.149℃) 未观测到 未观测到 5-43 No.(2-25) 7g No.(3-11) 3g (mp.99℃) ″ ″ 5-44 No.(2-25) 6g No.(3-43) 4g (mp.137℃) ″ ″ 5-45 No.(2-30) 7g No.(3-3) 3g (mp.63℃) ″ ″ 5-46 No.(2-29) 8g No.(3-12) 2g (mp.100℃) ″ ″ 5-47 No.(2-43) 9g No.(3-1) 1g (mp.oily) ″ ″ 比较例 5-23 No.(3-62) 7g No.(3-11) 3g (mp.99℃) 观测到 观测到 5-24 No.(3-68) 8g No.(3-12) 2g (mp.100℃) ″ ″ 5-25 No.(2-25) 6g No.(3-75) 4g (mp.195℃) ″ 未观测到 5-26 No.(2-29) 7g No.(3-68) 3g (mp.181℃) ″ 观测到\n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摄影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感光层含 有式(1)的芴化合物或含有式(2)的芴化合物以及含有最高熔点 为160℃的式(3)的三苯基胺化合物。该感光体在被反复充电和 曝光而连续成象时,显示出高的感光度并且亮区电压及暗区电压的电 压降稳定,因此具有很好的耐用性。当使用反转显影系统时,该感光 体还减少转印记忆。且该感光体可基本消除感光层中的裂纹和电荷转 移材料的晶化等造成最终图象缺陷的因素。
法律信息
- 2013-06-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G03G 5/06
专利号: ZL 93106367.1
申请日: 1993.04.23
授权公告日: 2002.06.12
- 2002-06-12
- 1994-02-23
- 1994-02-0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