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全自动爆米花机 |
申请号 | CN202120766553.3 | 申请日期 | 2021-04-1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23L7/161 | IPC分类号 | A;2;3;L;7;/;1;6;1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胡承勇 | 申请人地址 | 重庆市梁平区袁驿镇国道东路47-2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胡承勇 | 当前权利人 | 胡承勇 |
发明人 | 胡承勇 |
代理机构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兴寰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包括锅体、梯形支架、翻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和开盖装置;所述锅体与梯形支架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梯形支架一侧设有翻转驱动装置以驱动锅体翻转;所述锅体尾部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开盖装置包括开盖板、推动机构和撞击杆,所述开盖板与梯形支架腰部转动连接;所述开盖板远离梯形支架一端设有撞击杆,所述推动机构与开盖板一端连接。通过设置翻转驱动装置以翻转锅体,便于完成爆米花机的进料、炒制和出料三个工序;通过设置旋转驱动装置,以在执行炒制工序时,实现锅体匀速自转,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开盖装置,以在执行出料工序时,实现自动开盖泄压出料,提高了爆米花机的安全性能。
1.一种全自动爆米花机,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外壁设有大弯弓(11)、压盖(12)、小弯弓(13)和传温轴(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形支架(2)、翻转架(3)、翻转驱动装置(4)、旋转驱动装置(5)和开盖装置(6);所述锅体(1)设置在翻转架(3)上,所述翻转架(3)通过两端设置的转轴(31)与梯形支架(2)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梯形支架(2)一侧设有翻转驱动装置(4),所述翻转驱动装置(4)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31)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3)及其上锅体(1)翻转;所述锅体(1)尾部通过传温轴(14)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锅体(1)自转,所述旋转驱动装置(5)也设置在翻转架(3)上;
所述开盖装置(6)包括开盖板(61)、推动机构(62)和撞击杆(63),所述开盖板(61)与梯形支架(2)腰部转动连接;所述开盖板(61)远离梯形支架(2)一端设有撞击杆(63),所述推动机构(62)设置在梯形支架(2)内部并与开盖板(61)靠近梯形支架(2)一端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开盖板(61)翻转以使撞击杆(63)撞击小弯弓(13),以打开压盖(12)完成泄压出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板(61)包括一体设置的推动板(611)和撞击板(612),所述推动板(611)与撞击板(612)形成夹角,所述推动机构(62)与推动板(611)连接,所述撞击板(612)中部设有接料口(613),所述撞击板(612)远离推动板(611)一侧设置所述撞击杆(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612)远离锅体(1)一侧设有接料袋,所述接料袋与接料口(6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612)外缘设有围板(614),所述围板(614)朝向锅体(1)一侧延伸;所述围板(614)上设置所述撞击杆(6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架(2)靠近开盖板(61)一侧的腰部设有缓冲装置(9),以在所述打开压盖(12)完成泄压出料时,减轻所述大弯弓(11)对梯形支架(2)的冲撞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9)包括挡块(91)、导向杆(92)和弹簧(93);所述挡块(91)朝向梯形支架(2)一侧设有导向杆(92),所述导向杆(92)与梯形支架(2)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92)外周套设弹簧(93),所述弹簧(93)夹设于梯形支架(2)与挡块(9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外周设有保护套(7),所述保护套(7)与翻转架(3)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7)下方设有火焰入口,所述保护套(7)内壁与锅体(1)外壁之间留有火焰通道,以便于对锅体(1)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7)外周设有下箍板(32)和上箍板(33),所述下箍板(32)与翻转架(3)连接,所述上箍板(33)与下箍板(32)连接,所述上箍板(33)与下箍板(32)合围以夹持固定所述保护套(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箍板(32)中部设有燃烧器安装孔(321),以便于在所述锅体(1)下方安装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火焰出口与所述保护套(7)的火焰入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位检测组件(8),所述工位检测组件(8)包括检位套(81)、进料工位检测开关(82)、炒制工位检测开关(83)和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4);所述检位套(81)固定安装在所述翻转架(3)一侧的转轴(31)端部,所述检位套(81)外周延伸设置有进料到位杆(811)、炒制到位杆(812)和出料到位杆(813);所述进料工位检测开关(82)、炒制工位检测开关(83)和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4)均安装在梯形支架(2)外侧。
全自动爆米花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米花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爆米花机。\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老式手摇爆米花机,其在使用时,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能欠佳。\n[0003] 如专利号为:201920034865.8,公开了一种爆米花机,包括锅体、压盖和压盖连接结构,在所述锅体的后端设置有传温管、摇手和气压表。其中,压盖连接结构包括:压盖大弯弓,其中部与所述压盖连接,所述压盖大弯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锅体铰接;和小弯弓,其铰接设置在所述锅体上,并与所述压盖大弯弓的第二端部对应扣合。其炒制过程中,需手动持续地旋转摇手,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其炒制结束后,需手动开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爆米花机,解决了现有爆米花机,自动化程度低,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n[0006] 一种全自动爆米花机,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外壁设有大弯弓、压盖、小弯弓、传温轴、梯形支架、翻转架、翻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和开盖装置;所述锅体设置在翻转架上,所述翻转架通过两端设置的转轴与梯形支架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梯形支架一侧设有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翻转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及其上锅体翻转;所述锅体尾部通过传温轴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锅体自转,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也设置在翻转架上;\n[0007] 所述开盖装置包括开盖板、推动机构和撞击杆,所述开盖板与梯形支架腰部转动连接;所述开盖板远离梯形支架一端设有撞击杆,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梯形支架内部并与开盖板靠近梯形支架一端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开盖板翻转以使撞击杆撞击小弯弓,以打开压盖完成泄压出料。\n[0008] 可选地,所述开盖板包括一体设置的推动板和撞击板,所述推动板与撞击板形成夹角,所述推动机构与推动板连接,所述撞击板中部设有接料口,所述撞击板远离推动板一侧设置所述撞击杆。\n[0009] 可选地,所述撞击板远离锅体一侧设有接料袋,所述接料袋与接料口连接。\n[0010] 可选地,所述撞击板外缘设有围板,所述围板朝向锅体一侧延伸;所述围板上设置所述撞击杆。\n[0011] 可选地,所述梯形支架靠近开盖板一侧的腰部设有缓冲装置,以在所述打开压盖完成泄压出料时,减轻所述大弯弓对梯形支架的冲撞力。\n[0012] 可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挡块、导向杆和弹簧;所述挡块朝向梯形支架一侧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梯形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外周套设弹簧,所述弹簧夹设于梯形支架与挡块之间。\n[0013] 可选地,所述锅体外周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翻转架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下方设有火焰入口,所述保护套内壁与锅体外壁之间留有火焰通道,以便于对锅体加热。\n[0014] 可选地,所述保护套外周设有下箍板和上箍板,所述下箍板与翻转架连接,所述上箍板与下箍板连接,所述上箍板与下箍板合围以夹持固定所述保护套。\n[0015] 可选地,所述下箍板中部设有燃烧器安装孔,以便于在所述锅体下方安装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火焰出口与所述保护套的火焰入口连通。\n[0016] 可选地,还包括工位检测组件,所述工位检测组件包括检位套、进料工位检测开关、炒制工位检测开关和出料工位检测开关;所述检位套固定安装在所述翻转架一侧的转轴端部,所述检位套外周延伸设置有进料到位杆、炒制到位杆和出料到位杆;所述进料工位检测开关、炒制工位检测开关和出料工位检测开关均安装在梯形支架外侧。\n[0017]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n[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包括锅体、梯形支架、翻转架、翻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和开盖装置;所述锅体设置在翻转架上,所述翻转架通过两端设置的转轴与梯形支架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梯形支架一侧设有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翻转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及其上锅体翻转;所述锅体尾部通过传温轴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锅体自转,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也设置在翻转架上;所述开盖装置包括开盖板、推动机构和撞击杆,所述开盖板与梯形支架腰部转动连接;所述开盖板远离梯形支架一端设有撞击杆,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梯形支架内部并与开盖板靠近梯形支架一端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开盖板翻转以使撞击杆撞击小弯弓,以打开压盖完成泄压出料。通过设置翻转驱动装置以翻转锅体,便于完成爆米花机的进料、炒制和出料三个工序;通过设置旋转驱动装置,以在执行炒制工序时,实现锅体匀速自转,无须人工手摇,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开盖装置,以在执行出料工序时,实现自动开盖泄压出料,避免人工操作时被烫伤、炸伤,提高了爆米花机的安全性能。\n附图说明\n[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n[0020] 图1为全自动爆米花机处于炒制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1]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n[0022] 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n[0023] 图4为锅体的结构示意图;\n[0024] 图5为翻转架的结构示意图;\n[0025] 图6为检位套的结构示意图;\n[0026] 图7为全自动爆米花机处于进料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7] 图8为图7中C处放大图;\n[0028] 图9为全自动爆米花机处于出料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9] 图10为图9中D处放大图;\n[0030] 图11为全自动爆米花机处于炒制工位的剖视图;\n[0031] 图12为全自动爆米花机处于出料工位的剖视图;\n[0032] 图13为图12中E处放大图;\n[0033] 图14为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n[0034] 附图标记:\n[0035] 1‑锅体、2‑梯形支架、3‑翻转架、4‑翻转驱动装置、5‑旋转驱动装置、6‑开盖装置、\n7‑保护套、8‑工位检测组件、9‑缓冲装置;\n[0036] 11‑大弯弓、12‑压盖、13‑小弯弓、14‑传温轴、15‑旋转接头、31‑转轴、32‑下箍板、\n33‑上箍板、41‑从动链轮、42‑主动链轮、43‑第一电机、51‑从动齿轮、52‑主动齿轮、53‑换向器、54‑第二电机、61‑开盖板、62‑推动机构、63‑撞击杆、81‑检位套、82‑进料工位检测开关、\n83‑炒制工位检测开关、84‑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5‑开关安装板、91‑挡块、92‑导向杆、93‑弹簧;\n[0037] 321‑燃烧器安装孔、611‑推动板、612‑撞击板、613‑接料口、614‑围板、811‑进料到位杆、812‑炒制到位杆、813‑出料到位杆。\n具体实施方式\n[003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n[0039]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爆米花机,包括锅体1、梯形支架2、翻转架\n3、翻转驱动装置4、旋转驱动装置5和开盖装置6和控制器,所述锅体1外壁设有大弯弓11、压盖12、小弯弓13、传温轴14和旋转接头15。其中,旋转接头15选用耐高温高压旋转快速接头,并通过气管与耐高温气压传感器连通,气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n[0040] 所述锅体1设置在翻转架3上,所述翻转架3通过两端设置的转轴31与梯形支架2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梯形支架2一侧设有翻转驱动装置4,所述翻转驱动装置4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31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3及其上锅体1翻转。具体地,所述翻转驱动装置4驱动翻转架3翻转,以使得锅体1的设置位置至少包括如图7所示的进料工位、如图1所示的炒制工位和如图9所示的出料工位。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2,所述翻转驱动装置4包括从动链轮41、主动链轮42和第一电机43,所述从动链轮41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31外周,该所述转轴31下方设有第一电机43,所述第一电机43设置在梯形支架2上,所述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外周套设主动链轮42,所述主动链轮42与从动链轮41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3及其上锅体1翻转。\n[0041] 所述锅体1尾部通过传温轴14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锅体1自转,以便于锅体1处于炒制工位时从锅体1下方对锅体1均匀加热升温,以及便于锅体1处于出料工位时旋转出料,通过旋转出料以使出料更快更彻底,所述旋转驱动装置5也设置在翻转架3上。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3,所述旋转驱动装置5包括从动齿轮51、主动齿轮52、换向器53和第二电机54,所述从动齿轮51套设在锅体1尾部传温轴14外周,所述传温轴14下方设有换向器53和第二电机54,所述换向器53和第二电机54均设置在翻转架3上,所述第二电机54输出端与换向器53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换向器53输出轴外周套设主动齿轮52,所述主动齿轮52与从动齿轮51啮合传动,以用于驱动所述锅体1自转。\n[0042] 请参阅图11,所述开盖装置6包括开盖板61、推动机构62和撞击杆63,所述开盖板\n61与梯形支架2腰部转动连接。所述开盖板61远离梯形支架2一端设有撞击杆63,所述推动机构62设置在梯形支架2内部并与开盖板61靠近梯形支架2一端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开盖板61翻转以使撞击杆63撞击小弯弓13,以打开压盖12完成泄压出料。其中,所述推动机构62优选气缸或油缸。\n[0043]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气压传感器、第一电机43、第二电机54和推动机构62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锅体1在进料工位、炒制工位和出料工位的工位切换;当锅体1处于炒制工位时,控制器还控制燃烧器点火及控制锅体1自转,以完成炒制工序;控制器基于气压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息,判断锅体1从炒制工位切换至出料工位的时机,待锅体1切换至出料工位时,控制器还控制开盖装置6执行开盖动作,实现自动出料。通过设置翻转驱动装置4以翻转锅体1,便于完成爆米花机的进料、炒制和出料三个工序;通过设置旋转驱动装置5,以在执行炒制工序时,实现锅体1匀速自转,无须人工手摇,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开盖装置6,以在执行出料工序时,实现自动开盖泄压出料,避免人工操作时被烫伤、炸伤,提高了爆米花机的安全性能。\n[0044]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11和图14,所述开盖板61包括一体设置的推动板611和撞击板612,所述推动板611与撞击板612形成夹角,所述推动机构62与推动板611连接,所述撞击板612中部设有接料口613,所述撞击板612远离推动板611一侧设置所述撞击杆63。进一步地,所述撞击板612远离锅体1一侧设有接料袋(图中未示),所述接料袋与接料口613连接,以承接锅体1开盖后迸射出的爆米花,并同时吸纳随爆米花喷射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防止高压高温气体四溅伤人。优选地,所述撞击板612外缘设有围板614,所述围板614朝向锅体1一侧延伸;所述围板614上设置所述撞击杆63,围板614的设置进一步阻碍了开盖后迸射物四处飞溅。\n[004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支架2靠近开盖板61一侧的腰部设有缓冲装置9,以在所述打开压盖12完成泄压出料时,减轻所述大弯弓11对梯形支架2的冲撞力。\n开盖时锅体1内部高压瞬间释放,对压盖12及大弯弓11产生大冲力,大弯弓11会快速撞击梯形支架2及开盖板61,通过缓冲装置9避免设备受损。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10、12和13,所述缓冲装置9包括挡块91、导向杆92和弹簧93;所述挡块91朝向梯形支架2一侧设有导向杆92,所述导向杆92与梯形支架2滑动连接,具体是贯穿梯形支架2侧壁,所述导向杆92外周套设弹簧93,所述弹簧93夹设于梯形支架2与挡块91之间。\n[0046]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锅体1外周设有保护套7,以减缓加热时热值散逸量及防止人员被锅体外壁高温烫伤;所述保护套7与翻转架3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7下方设有火焰入口,所述保护套7内壁与锅体1外壁之间留有火焰通道,以便于对锅体1加热。具体地,所述保护套7外周设有下箍板32和上箍板33,所述下箍板32与翻转架3连接,所述上箍板33与下箍板32连接,所述上箍板33与下箍板32合围以夹持固定所述保护套7。其中,所述下箍板32中部设有燃烧器安装孔321,以便于在所述锅体1下方安装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火焰出口与所述保护套7的火焰入口连通,以将高温火焰通入火焰通道内对锅体1加热。所述燃烧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便于控制器控制燃烧器点火或关火。\n[0047]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1‑14,所述全自动爆米花机还包括工位检测组件8,所述工位检测组件8包括检位套81、进料工位检测开关82、炒制工位检测开关83和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4。所述检位套81固定安装在所述翻转架3一侧的转轴31端部,所述检位套81外周延伸设置有进料到位杆811、炒制到位杆812和出料到位杆813。所述进料工位检测开关82、炒制工位检测开关83和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4均安装在梯形支架2外侧,具体是设置在开关安装板85上,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料工位检测开关82和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4选用摆杆式行程开关,所述炒制工位检测开关83选用接近开关;所述进料到位杆811与出料到位杆813等长,所述炒制到位杆812长度短于进料到位杆811,以避免翻转架3翻转时,炒制到位杆812碰撞到进料工位检测开关82或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4的摆杆;请参阅图7‑8,当锅体1切换至进料工位时,所述进料到位杆811与进料工位检测开关82的摆杆接触,控制器基于进料工位检测开关82的反馈信号,控制翻转驱动装置4停止动作,以便于操作人员完成进料工序;请参阅图1‑2,当锅体1切换至炒制工位时,所述炒制到位杆\n812停滞于炒制工位检测开关83上方,当停滞时长超过预设时间值(本实施例采用1s),控制器基于炒制工位检测开关83的反馈信号,控制燃烧器点火及控制锅体1自转,以完成炒制工序;请参阅图9‑10,当锅体1切换至出料工位时,所述出料到位杆813与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4的摆杆接触,控制器基于出料工位检测开关84的反馈信号,控制翻转驱动装置4停止动作,同时控制开盖装置6启动以完成出料工序。\n[004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