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电动机端盖铆接设备 |
申请号 | CN200920255477.9 | 申请日期 | 2009-11-20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IPC分类号 | H;0;2;K;1;5;/;1;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访高路5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纯鑫;王利;贺良秋 |
代理机构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哲华 |
摘要
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端盖铆接设备涉及电动机生产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用滚珠轴承的电动机端盖铆接及其检测波形垫片漏放或错放的设备,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17)、导向装置及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楔连接装置、工件精定位收紧装置、轴导正与波形垫片探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机构简单、紧凑,能够保证铆接过程中电动机端盖与壳体的同心度,从而保证电动机铆接质量,并加入检测防错装置,有效防止电动机内波形垫片的漏放与控制压缩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设计新颖,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确保产品质量。
1.一种电动机端盖铆接设备,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17)、导向装置及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楔连接装置、精定位收紧装置、轴导正与波形垫片探测装置;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柱(14)、导套(2)、导柱座(16),导套(2)与上模板(1)固定连接,导柱(14)与下模板(17)固定连接,并与导柱座(16)滑配连接,导柱座(16)固定在下模板(17)上,复位弹簧(15)装在导套(2)与导柱座之间(16);
所述铆接装置包括上模(9)、铆刀(5),上模(9)与上模板(1)固定连接,铆刀(5)固定连接在上模(9)上;
所述斜楔连接装置包括斜楔(4)、轴承(27)、轴承座(26)、弹簧(25)、支撑座(10)、推轴(11)、轴销(12),斜楔(4)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模板(1)上,支撑块(10)通过螺钉固定在下模板(17)上,推轴(11)与支撑座(10)滑配连接,且一端连接轴承座(26),而轴承(27)安装在轴承座(26)上,轴承座(26)与支撑块(10)之间设有弹簧(25),推轴(11)另一端有U形槽与精定位收紧装置铰链连接;
所述精定位收紧装置包括连接块(13)、转动圈(19)、下模(24)、复位小弹簧(21)、下垫块(18)、涨紧块(23),连接块(13)的一端与转动圈(19)固定连接,而另一端通过轴销(12)与斜楔连接装置的推轴(11)铰链连接,转动圈(19)套在下模(24)外,与下模(24)滑动配合,转动圈(19)型腔内孔设有三个凹部份,其凹部份与型腔内孔是圆弧过渡,通过凹部份自锁在下模(24)上,涨紧块(23)通过螺钉与下模(24)活套连接,它们之间设有复位小弹簧(21),安装在下模(24)上的涨紧块(23),其一端设有凸台且与转动圈(19)的内孔抵顶,另一端也有小凸台,下模(24)和下垫块(18)固定在下模板(17)上;
所述轴导正与波形垫片探测装置包括聚氨酯橡胶块(6)、导正套(7)、探测头(8)、接触开关、传感器装置,聚氨酯橡胶块(6)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导正套(7)套在聚氨酯橡胶块(6)里,探测头(8)穿入导正套(7),外接接触开关与传感器装置。
一种电动机端盖铆接设备\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机端盖铆接设备。\n背景技术\n[0002] 电动机在实际使用中,对于采用滚珠轴承的电动机端盖铆接过程中,两端端盖轴承室与壳体的同心度要求极其关键,偏移过大往往会产生轴承噪音,甚至损坏轴承,从而影响到电动机的平稳运行,对电动机的平衡性能等方面产生不良作用。特别是在使用精密设备或配备微型电动机的情况下,影响较为严重。对于采用滚动轴承的电动机,波形垫片是调节电动机轴向串动的重要零部件,压缩量一般要求控制在1/3H-2/3H(H为波形垫片波峰到波谷的高度)之间,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电动机的轴向串动量从而影响电动机性能一致性。在现有的电动机生产过程中,对于滚动轴承式电动机端盖的铆接,基本采用以壳体外圆粗定位,依靠电动机零件(壳体与端盖)自身配合而铆接。这样的工艺无法保证前后端盖与壳体同心度与一致性,导致无法保证装配时转子在壳体内的同心度问题,从而影响电动机的性能与产品的合格率。此外,波形垫片的漏放或压缩量也无法有效的控制在最佳范围内。\n发明内容\n[0003] 针对上述现有采用滚珠轴承的电动机端盖铆接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机端盖铆接设备,其通过简单的机械装置,保证铆接过程中电动机端盖与壳体的同心度,从而保证电动机铆接质量,并能有效防止电动机内波形垫片的漏放与控制压缩量。\n[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机端盖铆接设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向装置及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楔连接装置、精定位收紧装置、轴导正与波形垫片探测装置;\n[0005]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套、导柱、导柱座、复位弹簧,导套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导柱与下模板固定连接,并与导柱座滑配连接,导柱座固定在下模板上,复位弹簧装在导套与导柱座之间;\n[0006] 所述铆接装置包括上模、铆刀,上模与上模板固定连接,铆刀固定连接在上模上;\n[0007] 所述斜楔连接装置包括斜楔、轴承、轴承座、复位小弹簧、支撑座、推杆,斜楔固定在上模板上,支撑座固定在下模板上,推杆与支撑座滑配连接,且一端连接轴承座,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复位小弹簧,推杆另一端与精定位收紧装置连接;\n[0008] 所述精定位收紧装置包括连接块、转动圈、下模、复位小弹簧、下垫块、涨紧块,连接块的一端与转动圈固定连接,而另一端通过轴销与斜楔连接装置的推轴铰链连接,转动圈套在下模外,与下模滑动配合,转动圈型腔内孔设有三个凹部份,其凹部份与型腔内孔是圆弧过渡,通过凹部份自锁在下模上,涨紧块通过螺钉与下模活套连接,它们之间设有复位小弹簧,安装在下模上的涨紧块,其一端设有凸台且与转动圈的内孔抵顶,另一端也有小凸台,下模和下垫块固定在下模板上;\n[0009] 所述轴导正与波形垫片探测装置包括聚氨酯橡胶块、导正套、探测头、接触开关、传感器装置,聚氨酯橡胶块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导正套套在聚氨酯橡胶块里,探测头穿入导正套,外接接触开关与传感器装置。\n[0010] 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端盖铆接工装或设备,结构合理,机构简单、紧凑,能够确保端盖轴承室与壳体同心度满足要求,能够准确判断是否漏放波形垫片。本实用新型工装只需放在气压机或油压机等压机上,简单地固定下模板,确保对上模板有一个向下在压力即可,换模方便。本实用新型利用斜楔与凸轮结构相结合,及外加接触开关与传感器装置,设计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确保产品质量。\n附图说明\n[0011]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n[0012]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斜楔连接装置局部示意图;\n[0013] 图三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剖视示意图。\n[0014] 附图中:1-上模板;2-导套;3-挡块;4-斜楔;5-铆刀;6-聚氨酯橡胶块;7-导正套;8-探测头;9-上模;10-支撑块;11-推轴;12-轴销;13-连接块;14-导柱;15-导柱弹簧;16-导柱座;17-下模板;18-垫块;19-转动圈;20-螺钉;21-复位小弹簧;22-电机;\n23-涨紧块;24-下模;25-弹簧;26-轴承座;27-轴承。\n[0015] 下面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n具体实施方式\n[0016]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端盖铆接设备,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17、导向装置及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楔连接装置、精定位机械收紧装置、轴导正与波形垫片探测装置。\n[0017] 为保证铆接设备上下部分同心,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柱14、导套2、导柱座16,导套2与上模板1紧配连接,导柱14与下模板17紧配连接,并与导柱座16滑配连接,导柱座\n16通过螺钉及销钉固定在下模板17上,复位弹簧15装在导套7与导柱座10之间,当上模\n1下压后返回时起到复位作用;\n[0018] 所述铆接装置包括上模9、铆刀5,上模9与上模板1固定连接,铆刀5固定连接在上模9上,并配做限位柱及调节螺母,从而调节铆接高度,确保产品的铆接质量;\n[0019] 所述斜楔连接装置包括斜楔4、轴承27、轴承座26、弹簧25、支撑座10、推轴11、轴销12,斜楔4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模板1上,支撑块10通过螺钉固定在下模板17上,推轴11与支撑座10滑配连接,且一端连接轴承座26,而轴承27安装在轴承座26上,轴承座26与支撑块10之间设有弹簧25,推轴11另一端有U形槽与精定位收紧装置铰链连接。当上模板1下压时,斜楔4会随着向下运动,当其斜面接触到轴承27时,会推动推轴11向右运动,弹簧25压缩,当斜楔4返回向上时,弹簧25会将推轴11复位;\n[0020] 所述精定位收紧装置精定位工件电机壳体,包括连接块13、转动圈19、下模24、复位小弹簧21、下垫块18、涨紧块23,连接块13的一端与转动圈19固定连接,而另一端通过轴销12与斜楔连接装置的推轴11铰链连接,转动圈19套在下模24外,与下模24滑动配合,转动圈19型腔内孔设有三个凹部份,其凹部份与型腔内孔(缘)是圆弧过渡,通过凹部份自锁在下模24上,涨紧块23通过螺钉与下模24活套连接,它们之间设有复位小弹簧\n21,安装在下模24上的涨紧块23,其一(外)端设有凸台且与转动圈19的内孔抵顶,另一(内)端也有小凸台,是用来定位工件22(电动机)。下模24和下垫块18固定在下模板17上。按附图的方向所示,当推轴11向右运动时,会通过连接块13带动转动圈19做顺时针方向转动,涨紧块23外端的凸台初始位于转动圈19内孔的凹部份位置,而转动圈19的凹部份和凹部份与其内孔的圆弧面过渡部份连接形成涨紧块23活动的轨迹面,转动圈19转动时,所述轨迹面推动涨紧块23外端的凸台,使涨紧块23向圆心方向(向内)运动,从而精确定位收紧工件,达到精定位收紧的目的,当推轴11返回时会带动转圈19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涨紧块23会在复位小弹簧21作用下复位;设备精定位收紧装置可根据不同产品型号的外径整套快速更换,适合多型号电动机铆接。\n[0021] 所述轴导正与波形垫片探测装置包括聚氨酯橡胶块6、导正套7、探测头8、接触开关、传感器装置;聚氨酯橡胶块6起压紧端盖作用,与上模板1直接连接,导正套7套在聚氨酯橡胶块6里,探测头8穿入导正套7,外接接触开关与传感器装置。探测头8及外接的传感装置用来检测电动机轴伸端高度,探测头8分上下片,中间以小拉簧连接,初始为闭合状态;设备上模板1下行过程中,电动机轴伸端高度若无法达到要求使将探测头8上下片分开,传感器传动报警,设备停止下行,设备复位,达到检测波形垫片漏放错放的功能。\n[0022] 本实施例压装工件电动机壳体组件(已装转子总成)与端盖组件(已装刷架总成),波形垫片在装转子工序中是否已经放入尚未知。\n[0023] 1、在使用该设备之前,应将其下模架17固定在压机的工作台面板下,上模板1与压机的压头相连接,确保压机工作时对上模板1有向下的压力,压机的压机大于2000kg(千克),小于6000kg,设备各部份固定好后先试压一下,确保各装置工作正常。\n[0024] 2、设备准备好后,将端盖组件与壳体组件套好,将未铆接的工件电动机放入下模\n24,依靠下模24内径凸点粗定位;\n[0025] 3、工件电动机放好后,再启动压机,上模板1开始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斜楔4、铆接装置、导向装置及波形垫片探测装置向下运动,在上模板1下行一定高度时(尚未铆接),斜楔连接装置先带动精定位收紧装置,将电动机壳体抱紧,上模板1持续下行,若电动机轴将探测头8上下两片顶开在一定范围之内,则证明波形垫片已经放入且压缩量合格,设备通过铆接装置完成铆接;若电动机轴未将探测头上下两片顶分开或超过顶开的范围,则证明波形垫片漏放或者压缩量不够(太紧),此时传感器报警,压机返回,各装置复位,取走电动机进行返工。\n[0026] 4、可再进行下一个工件压装。\n[0027] 除以上所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15-01-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H02K 15/14
专利号: ZL 200920255477.9
申请日: 2009.11.20
授权公告日: 2010.09.01
- 2010-09-0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10-29 | 2012-10-29 | | |
2 | | 2012-07-17 | 2012-07-17 | | |
3 | | 2015-07-31 | 2015-07-31 | | |
4 | | 2011-05-10 | 2011-05-10 | | |
5 | | 2011-08-30 | 2011-08-30 | | |
6 | | 2014-10-20 | 2014-10-20 | | |
7 | | 2012-07-17 | 2012-07-17 | | |
8 | | 2012-10-29 | 2012-10-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