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转盘柔印机,包括柔印印刷单元,所述柔印印刷单元包括油墨槽、传墨辊和转印版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和安装在转盘外侧并径向分布的
1~96个印刷芯棒,转盘由马达驱动,所述柔印印刷单元为2-8个,它们排列在与转盘同轴的同一圆周上,当印刷芯棒随转盘转动至柔印印刷单元中转印版辊的下方时,转印版辊上的柔印版与印刷芯棒上的软管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转盘柔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管装置和上管传送装置,所述推管装置包括推臂和动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转盘柔印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下管传送装置,所述下管传送装置位于印刷芯棒所在面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转盘柔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芯棒由印刷芯棒座和印刷芯棒轴组成,两者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印刷芯棒座固定在转盘上,印刷芯棒轴通过传动机构与饲服马达连接,每个印刷芯棒轴都有独立的饲服马达驱动,在马达的驱动下可自转。
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转盘柔印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印刷方法及一种转盘柔印机。 \n背景技术\n[0002] 包装塑料软管广泛地应用于化妆品、药品等产品的包装。目前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图案的印刷只有柯印和丝印这两种印刷方式,均使用专色油墨进行印刷,最多只能印刷\n6~8色,印刷图案通常都比较简单和粗糙。多色叠印的柯印方式,调色调版时间长达4小时以上,且印刷色易产生偏差。多色叠印的丝印方式,墨层叠加过厚而开裂,无法保证附着力。因此要达到客户要求的高标准多彩印刷图案,只能通过增加贴标或热转印的加饰工序来实现,生产工序多且生产周期长,生产速度只能做到40~60支/分钟,生产成本高。 [0003] 传统的柔印机是应用于平面印刷上的,不能直接在圆筒形的软管的圆周面上进行印刷,因此目前在包装塑料软管的表面印刷上,没有使用柔印技术的。 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软管表面印刷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印刷图案效果好且印刷效率高的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印刷方法。 \n[0005]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转盘柔印机。 [0006]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是采用柔版印刷技术在软管表面进行印刷。 [0007] 作为较佳方案,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n[0008] (1)将软管套至印刷芯棒上; \n[0009] (2)将套有软管的印刷芯棒传动至柔印印刷单元的位置,油墨从柔印印刷单元的油墨槽经传墨辊转移到转印版辊上的柔印版上,柔印版与软管接触,将柔印版上图案转印到软管的外圆周表面; \n[0010] (3)待上一步软管的外圆周表面上印刷上的油墨干后,将套有软管的印刷芯棒继续传动到下一个柔印印刷单元进行印刷,直到印刷完完整的印刷图案;所述柔印印刷单元的个数为1-8个。 \n[0011] 本发明在上述第(1)步骤之前可将软管经过上管传送装置如传送带装置进行传送,待软管到达预定位置后采用推管装置将软管推至印刷芯棒上,在上述第(3)步骤之后可将软管从印刷芯棒上脱出,落至下管传送装置如传送带装置的传送带上将印刷好的软管送走。 \n[0012] 作为更好的方案,当柔印印刷单元的数量为2-8个时,将它们排列在同一圆周上,印刷芯棒位于圆周的径向上并安装在转盘上,印刷芯棒随转盘转动至柔印印刷单元的位置。 \n[0013] 本发明中的印刷芯棒可在马达带动下自转,从而通过不同的柔印印刷单元可在软管外圆周面上的不同位置印刷上图案。 \n[0014] 本发明的转盘柔印机,包括柔印印刷单元,所述柔印印刷单元包括油墨槽、传墨辊和转印版辊,本发明的转盘柔印机还包括转盘和安装在转盘外侧并径向分布的1~96个印刷芯棒,转盘由马达驱动,所述柔印印刷单元为2-8个,它们排列在与转盘同轴的同一圆周上,当印刷芯棒随转盘转动至柔印印刷单元中转印版辊的下方时,转印版辊上的柔印版与印刷芯棒上的软管接触。 \n[0015] 本发明的转盘柔印机还可设有推管装置和上管传送装置例如传送带装置,所述推管装置包括推臂和动力装置,推臂用于将位于上管传送装置的传送末端位置上的软管推至印刷芯棒上。 \n[0016] 本发明的转盘柔印机还可设有下管传送装置如传送带装置,所述下管传送装置位于印刷芯棒所在面的下方。 \n[0017]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将纸张印刷的柔版印刷技术应用于包装塑料软管印刷,可以使软管印刷的图案更加丰富多彩,采用CMYK(青红黄黑)四原色的标准色油墨,容易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网点叠印图案以及金属色等特殊效果,减少加饰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的转盘柔印机调机时间短,不需调油墨,生产速度可高达150支/分钟。 附图说明\n[0018] 图1是用于纸张印刷的传统柔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转盘柔印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是图2中柔印印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n[0022] 图5是图2中上管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6是图2中推管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n具体实施方式\n[0024] 参见图1,用于纸张印刷的传统柔印机有4个一字排开的柔印印 刷单元1,不适用于塑料软管的圆周面印刷。 \n[0025] 参见图2至图3,本发明的一种转盘柔印机包括柔印印刷单元1、转盘10、印刷芯棒\n2、上管传送装置3、推管装置4和下管传送装置5,柔印印刷单元1的结构为成熟技术,它包括支座11、油墨槽8、传墨辊7和转印版辊6,在转印版辊6上设有柔印版12,本实施例中的印刷芯棒2共设有16个,它们安装在转盘10的外侧并呈径向分布,印刷芯棒2用于支撑承印的塑料软管9,塑料软管9套在印刷芯棒2上,本实施例中柔印印刷单元1设有8个,它们排列在与转盘10同轴的同一圆周上,转盘10由马达驱动,当印刷芯棒2随转盘10转动时,可转至柔印印刷单元1中转印版辊6的下方并且其上的软管9与转印版辊6上的柔印版12接触如图3和图4所示,从而可将柔印版12上的图案印刷到塑料软管9上。印刷芯棒2由印刷芯棒座和印刷芯棒轴组成,两者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印刷芯棒座固定在转盘10上,印刷芯棒轴通过传动机构与饲服马达连接,每个印刷芯棒轴都有独立的饲服马达驱动,在马达的驱动下可自转,这样通过不同的柔印印刷单元1可在软管9的外圆周面上的不同位置印刷上图案。 \n[0026] 参见图2、图5和图6,上管传送装置3采用上管传送带装置,包括上管传送带、支架和马达,传送带向传送末端倾斜设置,塑料软管9经上管传达带由传送起始端传送至传送末端的位置;推管装置4包括气缸42和与之相连的推臂41,转盘转动使位于传送末端位置的塑料软管正好位于一个印刷芯棒2与推臂41之间时,气缸42工作,推动推臂41将传送末端位置的那个塑料软管9推到相应的印刷芯棒2上。上管传送装置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如由倾斜的软管滑道和支架 组成的结构,塑料软管靠自身重量逐个落至传送末端的位置。 [0027] 参见图2,下管传送装置5采用下管传送带装置,其结构参见上管传送装置,下管传送装置5位于印刷芯棒所在面的下方,印刷完成后的塑料软管9转至下管传送装置5的正上方时,印刷芯棒2里瞬间通高压气将塑料软管9从印刷芯棒2上吹出,落在下管传送带上。 \n[0028] 本发明中的柔印印刷单元根据需要设为1-8个,印刷芯棒设为1~96个。本发明中的推管装置也可采用其它动力装置。 \n[0029] 采用上述转盘柔印机对包装塑料软管进行印刷的方法如下: \n[0030] (1)将软管9置于上管传送装置3的上管传送带上,经上管传送装置3传送,并由推管装置4的推臂41推至印刷芯棒2上; \n[0031] (2)转盘10转动,将套有软管9的印刷芯棒9传动至柔印印刷单元1的位置,油墨从柔印印刷单元1的油墨槽8经传墨辊7转移到转印版辊6上的柔印版12上,柔印版12与软管9接触,将柔印版12上的图案转印到软管9的外圆周表面; \n[0032] (3)待上一步软管9的外圆周表面印刷上的油墨干后,将套有软管9的印刷芯棒2继续转动到下一个柔印印刷单元1进行印刷,直到印刷完完整的印刷图案; [0033] (4)将印刷好的软管9转至下管传送装置5的正上方,通过印刷芯棒2里的瞬间高压气将塑料软管9从印刷芯棒2上吹出,落至下管传送装置5的下管传送带上送走。 [0034] 本实施例中印刷芯棒2的自转、转印版辊6的套位调整以及传墨辊7的传墨量都是由饲服马达来控制,得以保证色序间的套位精度为±0.02mm。
法律信息
- 2012-02-15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 B41M 1/40
合同备案号: 2011440020511
专利号: ZL 200810067181.4
申请日: 2008.05.19
让与人: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受让人: 上海通产丽星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 包装塑料软管表面加饰的转盘柔印机
申请公布日: 2008.10.08
授权公告日: 2011.04.06
许可种类: 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 2011.12.21
- 2011-04-06
- 2008-12-03
- 2008-10-0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