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红外线温度计 |
申请号 | CN96199372.3 | 申请日期 | 1996-12-25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06461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福良正史;山内隆伸;中川朗;卷田茂 |
代理机构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摘要
提供一种防止由于从探头插入对象物(尤其是外耳道)传导至探头的热被传导至波导管以及红外线传感器而产生测定误差的红外线温度计。在探头(20)的内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40)、波导管(60),以及温度传感器(68)的温度检测部分上,在探头(20)和波导管(60)之间,配设与波导管(60)以及红外线传感器(40)隔热的热传导性的第2管。由此,来自探头(20)的热不能传导至波导管(60)和红外线传感器(40)。
1.一种红外线温度计,是在温度计主体的前端部分的探头内,配 设红外线传感器、和将红外线导入该红外线传感器的波导管而构成的红 外线温度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探头和波导管即第1管之间,与所述第1管以及红外线传 感器隔热地配设了热传导性的第2管。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和第2 管,至少有一部分相接触。
3.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温度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管,具有散热部分。
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检测从人的外耳道和鼓膜等的生物表面组织放射出的 红外线测定温度(体温)的红外线温度计,特别涉及插入外耳道等的测定 部位的探头的内部构造。
发明的背景
在红外线温度计(体温计)上,一般设置有从温度计主体突出的,可 以插入到人的外耳道中的探头。在探头内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把 从外耳道和鼓膜等的生物表面组织放射出的红外线导入红外线传感器的波 导管。
图5模式化地展示红外线温度计中的探头的内部构造的一例。在该红 外线温度计中,探头100由圆锥形状的中空圆筒体构成,在被固定在温度 计主体102上的大直径端部的内侧配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04。在红外线传 感器104的检测面上固定着圆筒形的波导管106的一端,该波导管106的 另一端位于探头100的小直径前端部附近。在红外线传感器104上安装着 测定该红外线传感器104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8。红外线传感器104和 温度传感器108,被置于主体102内,并连接在根据传感器104和108的 输出运算测定对象的温度的温度运算部分110。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体温 时,将探头100插入外耳道112。由此,从外耳道112和鼓膜114放射出 的红外线经过波导管106到达红外线传感器104,温度运算部分110根据 该红外线传感器104和温度传感器108的输出运算体温。
在上述红外线温度计中,如果在波导管106和红外线传感器104之间 存在温度差时,则由该温度差在红外线传感器104的测定结果中产生误差。 为了防止此现象,波导管106用热传导性高的金属制造,一般内面加工成 镜面,再在该镜面上镀金。另外,波导管106和红外线传感器104,在两 者之间并不介入隔热材料,是通过加热熔化波导管106的端部而连接的。
但是,当探头100插入外耳道112时,该探头100的一部分外表面不 可避免地接触外耳道112。这时,因为通常探头100的温度比外耳道112 的温度还低,所以外耳道112的热传导到探头100上,进而探头100的热 传导到波导管106,波导管106的温度部分地升高。其结果,红外线传感 器104检测出波导管106的温度升高的部分的温度,在体温测定中产生误 差。
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日本特开昭61-117422中,揭示了这样的测温 方法,其通过在体温测量前预热探头至固定的基准温度,来防止在测定中 波导管的一部分的温度变得比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还高的现象。但是,外 耳道和鼓膜因预热后的探头而被加热,不能测得正确的体温。另外,由于 预热探头,消耗电力增多。特别在使用电池的轻便型温度计中,电池的寿 命显著缩短。
另外,在日本特表平6-502099号(特愿平4-504325号)中,揭 示了这样的红外线体温计,其具备红外线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波导 管温度传感器,利用了在温度计的调整时多点测定环境温度以及目的物的 温度,使用此时各自传感器的输出,和实验地求得的温度换算式,换算目 的物的温度的方法(即,校准变换)。但是,该红外线体温计由于需要多 个温度传感器而使制造成本增高。另外,由于需要在调整时测定多个环境 温度,所以调整需要的时间加长。
发明的概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温度计,通过防止从探头插入对象 物(特别是外耳道)传导到探头的热传导至波导管以及红外线传感器,而 能够正确地测定温度。
为了实现此目的,本发明的红外线温度计,是在温度计主体的前端的 探头内,配置红外线传感器、和向该红外线传感器导入红外线的第1管(波 导管)构成的温度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探头和第1管之间,配置与上 述第1管以及红外线传感器隔热的热传导性的第2管。
如果采用该红外线温度计,则从探头插入对象物(例如,外耳道)传 导至探头的热,被传导至配置在探头和波导管(第1管)之间的第2管。 由于第2管是热传导性的,所以从插入对象物传导至第2管的热,在该第2 管中分散。因此,从第2管进一步传导至第1管(波导管)、波导管和红 外线传感器等的热可以被抑制在最小限度。另外,可以使波导管和红外线 传感器保持在同一温度,稳定地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测定。
在本发明的其它形态中,至少使探头和第2管一部分接触。在此形态 中,从插入对象物传导至探头的热很快地分散到第2管。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在第2管上设置散热部分。在该形态 中,从探头传导至第2管的热很快发散,波导管和红外线传感器不用说, 还可以将对第2管自身的温度影响限制在最小。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是红外线温度计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红外线温度计的温度检测部分的剖面图。
图3是模式化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模式化地展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模式化地展示以往例中的红外线温度计的探头内部构造的剖面 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最佳的实施例。图1展示红外线温度计的外观, 在红外线温度计10的主体12上,设置有,从主体12的箱型平面突出形成 主体12的前端部分的温度检测部分14,和表示用该温度检测部分14测定 的温度的液晶显示部分16。而主体12被描述为箱型,但是,并不限于此, 可以将温度检测部分14设置在前端部分,采用弯曲成“ㄑ字形状”的圆筒 形状,或者手枪(pistol)形状,或其它使用者容易握着的任意的形状。
图2展示温度检测部分14的剖面。温度检测部分14具备探头20。探 头20具有,用合成树脂形成一体的,适合于插入人的外耳道22的大小以 及形状(例如,圆锥形状)的中空圆筒26,和从该圆筒部分26的大直径 基端部分向半径方向伸展的法兰部分28,用法兰部分28固定在温度计主 体12上。
在探头20的内侧同心地配设热扩散套30。热扩散套30,具备一体的 以下部分,配设在探头圆筒部分26的基端一侧的筒形散热部分32、从该 散热部分32的一端延伸至探头前端部分附近的筒型传热部分(第2管) 34、从散热部分32的基端部分向半径方向外方延伸的法兰盘36。热扩散 套30,要使用可以使从探头20传来的热迅速分散放热那样的,热传导率 大的金属,例如最好使用铜、铝、黄铜。另外,为了减轻来自探头20的传 热,热扩散套30的外周面离开探头20的内周面,在它们之间形成隔热空 间38。但是,传热部分34的前端侧外周面与探头20的内面接触,可以使 探头20的热迅速传导至传热部分34进行分散。
在热扩散套30的内侧,设置用于固定红外线传感器40的由合成树脂 构成的传感器盖42。进而,希望传感器盖42尽可能用热传导性低的树脂 形成。传感器盖42,具备与热扩散套30一同用螺丝44固定在体温计主体 12上的外壳46。在外壳46中形成传感器收容室48,在此嵌装红外线传感 器40和安装在该红外线传感器40的外周上的内缸50,通过用弹性橡胶52 使红外线传感器40和内缸50向热扩散套30推压,使红外线传感器40固 定。
另外,在热扩散套30上,内装从红外线传感器40的检测面54延伸至 探头前端的由金属圆筒构成的波导管60。进而,在红外线传感器附近的波 导管60的一端部分靠圆筒形的金属座62保持固定,通过用焊接或粘接剂 将该金属座62固定在红外线传感器40的检测面54上,就可以确定波导管 60的位置使其与探头20以及热扩散套30同心。再有,波导管60离开热扩 散套30,在它们之间形成隔热空间64。同样地,金属座62也离开热扩散 套30,在它们之间形成隔热空间66。
在红外线传感器40上用粘接剂固定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68。该 温度传感器68被连接在运算部分70上,使得用温度传感器68检测出的红 外线传感器40的温度信息被输出到运算部分70。同样地,红外线传感器 40也被连接在运算部分70上,使得用红外线传感器40检测出的温度信息 被输出到运算部分70。再有,如图所示,最好在外壳46上设置多个孔, 通过这些孔引出传感器40、60的引线。
当用该温度计10测量体温时,操作者单手握住主体12,如图所示那 样,将探头20插入患者或自己的外耳道22。于是,外耳道22和鼓膜24 发出的红外线被导入波导管60,由红外线传感器40检测出。而后,红外 线传感器40将对应红外线的强度的信号输出到运算部分70。运算部分70, 根据来自红外线传感器40和来自温度传感器68的输出算出体温,将其结 果显示在显示部分16上。
在体温检测时,被插入外耳道22的探头20,如图所示不可避免地接 触外耳道22。另外,通常,由于探头20的温度比体温还低,所以从外耳 道向接触外耳道22的探头部分(一般是前端部分)传热。
该热被传导至接触探头20的热扩散套30的传热部分34,进而传导至 散热部分32。在此,由于使散热部分32比传热部分34体积大故其热容量 大,所以传热部分34的热很快移动到散热部分32。但是,热扩散套30和 波导管60之间由于靠隔热空间64隔热,所以热扩散套30的热不能传导至 波导管。另外,在红外线传感器附近的波导管部分上外装金属座62,由于 该金属座62和热扩散套30靠隔热空间66隔热,所以热扩散套30的散热 部分32的热不能传导至红外线传感器40和波导管60等。因而,由于波导 管60和红外线传感器40保持同一温度,所以在波导管60的一部分的温度 上升的情况下,不会受该温度上升部分的温度的影响而在体温测定上产生 误差。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波导管60通过金属座62固定在红外线传感 器40上,但也可以通过加热波导管60的端部焊接在红外线传感器40上, 还可以在波导管60的端部一体地设置圆盘型的法兰盘,通过该法兰盘固定 在红外线传感器40上。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热扩散套传热部分34的一部分接触探头 20,但如图3的模式所示,既可以使波导管60与探头20完全不接触,也 可以使传热部分34的整个外周与探头20接触。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传热部分34和散热部分32形成一体,但 如图4所示,也可以分别各自形成它们,把它们组合起来构成热扩散套30。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红外线温度计,则由于在探头 和波导管(第1管)之间,配置了和第1管以及红外线传感器隔热的热传 导性的第2管,所以从探头插入对象物传导至探头的热被传导至第2管, 可以把向波导管以及红外线传感器的热传导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可以 保持波导管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相等,可以进行稳定的温度测定。因而, 测定精度提高。
另外,由于使探头和第2管至少有一部分接触,因此从插入对象物传 导至探头的热可以迅速传导至第2管。
此外,通过在第2管上设置热分散部分,可以迅速地发散从探头传导 至第2管的热,波导管和红外线传感器不用说,还可以将对第2管自身的 温度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
法律信息
- 2016-02-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G01J 5/02
专利号: ZL 96199372.3
申请日: 1996.12.25
授权公告日: 2002.08.14
- 2004-09-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欧姆龙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登记生效日>2004.07.23
- 2004-09-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京都府<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京都<登记生效日>2004.07.23
- 2002-08-14
- 1999-02-10
- 1999-01-2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