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 |
申请号 | CN202220139287.6 | 申请日期 | 2022-01-19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IPC分类号 | B;6;0;N;2;/;2;2;;;B;6;0;N;2;/;3;0;;;B;6;0;N;2;/;9;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康安路66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龚陈希;刘文涛;郭建红;胡苏锡;彭刚 |
代理机构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伴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包括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第一、第二靠背骨架转轴和传感器传感器,在该脚支架焊接分总成上同轴设置有第一、二异形通孔且在脚支架焊接分总成内具有一容纳空间;第一靠背骨架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靠背骨架上且跟随第一靠背骨架翻转而转动,另一端由第一异形通孔插入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内;第二靠背骨架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靠背骨架上且跟随第二靠背骨架翻转而转动,另一端由第二异形通孔插入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内;传感器安装在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中,第一、第二靠背骨架转轴转动时均可触发传感器,实现第一、第二靠背骨架的翻折提醒功能。
1.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脚支架焊接分总成,在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上同轴设置有第一异形通孔和第二异形通孔且在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内具有一容纳空间;
一端固定在第一靠背骨架上且跟随第一靠背骨架翻转而转动的第一靠背骨架转轴,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异形通孔插入到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内;
一端固定在第二靠背骨架上且跟随第二靠背骨架翻转而转动的第二靠背转轴,所述第二靠背转轴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二异形通孔插入到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内;
一安装在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中的传感器,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和所述第二靠背转轴转动时均可触发所述传感器,实现第一靠背骨架和第二靠背骨架限位和翻折提醒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采用紧固件固定在车身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由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和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对焊而成并且在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与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异形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上,所述第二异形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上,其中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面向所述容纳空间这一侧的内表面上;在所述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上对应所述传感器的位置开设有一传感器出线孔,以便于传感器出线。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套在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的另一端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异形通孔插入到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触发件跟随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同步转动;在所述触发件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的这一端外缘配置有一触发头,所述触发件跟随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同步转动到第一触发位置时,所述触发头能够触发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触发件跟随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没有同步转动到第一触发位置时,所述触发件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的这一端外缘与所述传感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不会触碰到所述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件没有插入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这一端设置有一触发件凸缘,所述触发件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最大外径,以限制所述触发件插入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极限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凸缘与触发头之间为触发件外缘,所述触发件外缘呈圆周形状,该圆周形状至少有一部分是可转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异形通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孔缘卡入一第一塑料衬套,所述第一塑料衬套的内径与所述圆周形状的外径转动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衬套呈开口环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锁紧螺栓并在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的另一端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紧螺栓旋入所述内螺纹中并且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栓头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最大外径,从而将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轴向限制在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上。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靠背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转轴凸缘部,在所述转轴凸缘部的外周至少设置有一转轴凸耳,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相适配,并且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略小于与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同时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中的最大尺寸应小于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的最小尺寸,这样当所述第二靠背转轴转动至插入位置时,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能穿过所述第二异形通孔插入到所述容纳空间内,而在所述转轴凸耳跟随所述第二靠背转轴转动至除所述插入位置的其余位置时,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受所述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的阻挡无法拔离所述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背转轴还具有一转轴圆周部,所述转轴圆周部从转轴凸缘部朝向所述第二靠背转轴的一端方向的端面开始向所述第二靠背转轴的一端方向延伸,该转轴圆周部至少有一部分是可转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二异形通孔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孔缘卡入一第二塑料衬套,所述第二塑料衬套的内径与所述转轴圆周部的外径转动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料衬套呈开口环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塑料衬套的内径上设置有一导向斜面,对所述传感器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穿过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过程中进行导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背转轴上套有一第二转轴限位垫片,所述第二转轴限位垫片位于所述转轴圆周部靠近车身的一侧。
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布置在汽车后排位置上的后排座椅装置,多采用螺栓连接的形式进行装配。\n即将座椅分别以独立总成形式分别使用螺栓铰链在车体地板上,座椅靠背、座垫、儿童座椅锚点(ISOFIX)等部件分别拆装,从而实现不同功能需求与设定。在车辆开发过程中,目前常规结构由于构成零件较多而增加了整车重量,不仅增加了构成组件的数量与采购成本,而且增加了装配人员的装配难度,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装配,不利于今后车辆轻量化与集成化的设计发展趋势。\n[0003]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592330U公开的用于汽车后排座椅后背的快速安装结构,参见图1至图4,该用于汽车后排座椅后背的快速安装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支撑部、插装部和承接部,通过插装部穿过连接通孔与承接部相连,使汽车后排座椅的左靠背和右靠背快速安装在一起。\n[0004] 支撑部为一体化设置的底座1.1和安装面1.2组成,底座1.1通过螺栓连接在车身地板上,安装面1.2位于左靠背和右靠背之间,且安装面1.2上开设有连接通孔1.3。\n[0005] 插装部为焊接在左靠背骨架侧面的高强度钢销轴2.1,销轴2.1头部为扁平箭头\n2.2,销轴2.1尾部套接有外径与连接通孔1.3相适配的树脂衬套2.3,该树脂衬套2.3通常选用具有高机械强度、刚性和较高耐疲劳强度的改性POM 材料制成,其既能增加汽车座椅靠背翻转过程中的润滑性又能避免金属制件因为转动摩擦而产生的震动异响。上述树脂衬套\n2.3与扁平箭头2.2之间存在间隙,使该段的销轴2.1相比整体构成了直径较小的台阶状结构,当其卡入右靠背后,能够避免车辆发生撞击时因座椅骨架受力变形而引起的轴销脱出隐患。\n[0006] 承接部为开设在右靠背骨架侧面的蝶形孔3.1,该蝶形孔3.1的长轴与扁平箭头\n2.2的宽度相适配,蝶形孔3.1的中间圆孔直径与销轴2.1直径相适配,使销轴2.1只能在特定角度下才能与蝶形孔3.1进行装配和拆卸,有效避免了座椅靠背在正常使用中发生两者脱开的意外现象。右靠背骨架上还焊接有位于蝶形孔3.1背面的钣金加强板3.2,该加强板\n3.2增加了座椅边板骨架自身强度和轴销受力面积,避免了座椅骨架受力时由于边板料厚过薄引起的局部应力过大的问题。\n[0007] 包含CN211592330U的汽车后排座椅采用如下步骤进行装配:\n[0008] 第一步,通过安装螺栓将支撑部底座1.1固定在车身地板上,使其安装面1.2恰好位于左靠背M和右靠背N之间;\n[0009] 第二步,将左靠背M上的销轴2.1穿过安装面1.2上的连接通孔1.3,使插装部与支撑部连接在一起,此时,树脂衬套2.3的外周面与连接通孔1.3 相接触;然后,用螺栓将左靠背M外侧第一铰链4固定在车身上,并将左靠背M向后锁止在第一车身靠背锁扣5上,完成左靠背M的安装;\n[0010] 第三步,将右靠背N上的蝶形孔3.1对准左靠背M上的销轴2.1进行插接安装,然后,用螺栓将右靠背N外侧第二铰链6固定在车身上,并将右靠背N向后锁止在第二车身靠背锁扣7上,完成右靠背N的安装;\n[0011] 第四步,将座垫8后端插入左靠背M和右靠背N下方,然后将坐垫8前端扣入车身地板上对应的卡扣中,完成汽车后排座椅安装。\n[0012] 上述专利只能针对40‑60骨架,40‑20‑40骨架如果采用类似结构无法单人完成安装,且只能先拆左侧靠背。\n[0013] 另外有些上锁骨架需要将左靠背、第一靠背骨架和右靠背先统一装配,然后作为后排靠背总成安装进车身,由于此类靠背重,必须使用机械臂安装,设备成本高。还有就是这类上锁骨架就没有足够布置空间,因此传感器布置于脚支架内侧,容易对发泡和面套造成损伤,一般会额外安装一个塑料罩盖遮挡。\n[0014] 另外,上锁后排座椅传感器一般布置于第一靠背骨架、第二靠背骨架和第三靠背骨架的锁上,为了实现第二靠背骨架和第一靠背骨架提醒功能,通常需要同时布置两个传感器。\n实用新型内容\n[001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用于汽车后排座椅后背的快速安装结构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人工直接完成安装,不需要机械臂辅助安装,节约了设备成本,同时在减少了一个传感器且不需要塑料罩盖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第一靠背骨架和第二靠背骨架限位和翻折提醒功能的带限位和提示功能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n[001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包括:\n[0017] 脚支架焊接分总成,在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上同轴设置有第一异形通孔和第二异型通孔且在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内具有一容纳空间;\n[0018] 一端固定在第一靠背骨架上且跟随第一靠背骨架翻转而转动的第一靠背骨架转轴,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异形通孔插入到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内;\n[0019] 一端固定在第二靠背骨架上且跟随第二靠背骨架翻转而转动的第二靠背骨架转轴,所述第二靠背骨架转轴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二异形通孔插入到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内;\n[0020] 一安装在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容纳空间中的传感器,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和所述第二靠背骨架转轴转动时均可触发所述传感器,实现第一靠背骨架和第二靠背骨架限位的翻折提醒功能。\n[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采用紧固件固定在车身上。\n[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由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和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对焊而成并且在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与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异形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上,所述第二异形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上,其中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面向所述容纳空间这一侧的内表面上;在所述第二异型通孔脚支架上对应所述传感器的位置开设有一传感器出线孔,以便于传感器出线。\n[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套在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的另一端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异形通孔插入到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触发件跟随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同步转动;在所述触发件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的这一端外缘配置有一触发头,所述触发件跟随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同步转动到第一触发位置时,所述触发头能够触发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触发件跟随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没有同步转动到第一触发位置时,所述触发件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的这一端外缘与所述传感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不会触碰到所述传感器。\n[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触发件没有插入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这一端设置有一触发件凸缘,所述触发件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最大外径,以限制所述触发件插入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极限位置。\n[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凸缘与触发头之间的一段为触发件外缘,所述触发件外缘呈圆轴形状,该圆周形状至少有一部分是可转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异形通孔内。\n[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孔缘卡入一第一塑料衬套,所述第一塑料衬套的内径与所述圆周形状的外径转动接触。\n[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塑料衬套呈开口环状。\n[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锁紧螺栓并在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的另一端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紧螺栓旋入所述内螺纹中并且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栓头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异形通孔的最大外径,从而将所述第一靠背骨架转轴轴向限制在所述脚支架焊接分总成上。\n[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靠背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转轴凸缘部,在所述转轴凸缘部的外周至少设置有一个转轴凸耳,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相适配,并且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略小于与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同时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中的最大尺寸应小于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的最小尺寸,这样当所述第二靠背转轴转动至插入位置时,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能穿过所述第二异形通孔插入到所述容纳空间内,而在所述第二靠背转轴转动至除所述插入位置的其余位置时,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受所述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的阻挡无法拔离所述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n[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靠背转轴还具有一转轴圆周部,所述转轴圆周部从转轴凸缘部朝向所述第二靠背转轴的一端方向的端面开始向所述第二靠背转轴的一端方向延伸,该转轴圆周部至少有一部分是可转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二异形通孔内。\n[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孔缘卡入一第二塑料衬套,所述第二塑料衬套的内径与所述转轴圆周部的外径转动接触。\n[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塑料衬套呈开口环状。\n[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塑料衬套的内径上设置有一导向斜面,对所述转轴凸耳和转轴凸缘部一起穿过所述第二异形通孔的过程中进行导向。\n[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靠背转轴上套有一第二转轴限位垫片,所述第二转轴限位垫片位于所述转轴圆周部靠近车身的一侧。\n[0035]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使用本实用新型在整车座椅安装时,两个本实用新型的带限位和提示功能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中的脚支架焊接分总成可以通过第一靠背骨架转轴先和第一靠背骨架进行装配,然后两个第二靠背骨架通过两个本实用新型的带限位和提示功能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中的第二靠背转轴与脚支架焊接分总成装配,这样可以通过人工直接完成安装,不需要通过机械臂辅助安装,节约了设备成本。\n[0036] 本实用新型将传感器布置在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安装空间中,可以由跟随第一靠背骨架同步转动的第一靠背骨架转轴上的触发件,只需要布置一个传感器就能实现第一靠背骨架和一个第二靠背骨架的翻折提醒功能,相比于传感器布置在锁上的方案,减少了一个传感器,降低了成本。\n[0037] 本实用新型将传感器布置在脚支架焊接分总成的安装空间中,依靠脚支架焊接分总成保护,可以不需要额外增加塑料罩盖对传感器进行遮挡。\n附图说明\n[0038] 图1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592330U公开的用于汽车后排座椅后背的快速安装结构中的结构示意图。\n[0039] 图2是图1的装配示意图。\n[0040] 图3和图4是包含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592330U公开的用于汽车后排座椅后背的快速安装结构的汽车后排座椅的装配示意图。\n[004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限位和提示功能的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n[0042]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脚支架焊接总成结构示意图。\n[0043]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转轴与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的连接示意图。\n[0044]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转轴与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的连接剖视图。\n[0045] 图9为本实用新型触发件的结构示意图。\n[0046]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容纳空间的半剖示意图。\n[0047]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容纳空间的半剖放大图。\n[0048]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展开状态下各零件示意图。\n[0049]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展开状态下K部放大图。\n[0050]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翻折状态下各零件示意图。\n[0051]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翻折状态下L部放大图。\n[0052]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衬套的结构示意图。\n[0053]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衬套、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和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n[0054]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靠背转轴与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一。\n[0055]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靠背转轴与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二。\n[0056]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靠背转轴与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三。\n[0057]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靠背转轴与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四。\n[0058]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图21的A1处剖视图。\n[0059]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后排靠背展开状态示意图。\n[0060]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后排靠背展开状态下M部放大图。\n[0061]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后排靠背翻折状态下M部放大图。\n[0062]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与脚支架焊接总成的装配示意图。\n[0063]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脚支架焊接总成与后排车身的装配示意图一。\n[0064]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靠背骨架、脚支架焊接总成与后排车身的装配示意图二。\n[0065]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靠背骨架通过第二靠背转轴与脚支架焊接总成的装配示意图。\n[0066] 图3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靠背骨架右侧与车身装配示意图。\n[0067]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靠背骨架装配完成后与第一靠背骨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n[0068] 图3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和第三靠背骨架装配完成后的位置关系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6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纵向(X向)”“侧向(Y向)”“垂向(Z向)”为汽车领域空间坐标系术语,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的专业术语,以上描述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n[0070] 第一靠背骨架210、第二靠背骨架215、第三靠背骨架216分别依次指代汽车后排的\n20%靠背骨架以及右、左两侧的40%靠背骨架。\n[007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n[0072] 参考图9所示的一种后排座椅转轴安装结构,主要由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20、触发件30、第一衬套40、传感器60、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70、第二衬套80、第二转轴限位垫片90和第二靠背转轴100 组成。\n[0073] 其中,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20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一异形通孔21。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70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二异形通孔71,一传感器出线孔72开设在第二异形通孔71的下方。第一衬套40为环状,其周向上开设有一第一衬套开口41。第二靠背转轴100的端部设置有转轴凸缘部101,转轴凸缘部101 的周向两侧分别都各设置有一转轴凸耳103,转轴凸缘部101朝向第二靠背转轴100的另一端方向延伸行程转轴圆周部104,转轴圆周部104的外径略大于第二靠背转轴100的外径同时略小于第二异形通孔71的内径。\n[0074] 参考图10,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20和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70通过焊接组成脚支架焊接分总成220,并且使第一异形通孔21和第二异型通孔71的侧向位置度是同轴的,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20和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70内构成了有一容纳空间22。脚支架焊接分总成\n220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车身213(图 31)上并承接其两侧靠背骨架的下端固定点。\n[0075] 参考图11至图13,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的内端与第一靠背骨架210(图 30)相连且跟随第一靠背骨架210翻转而转动,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触发件30和第一衬套40插入至第一异形通孔21中。其中,触发件30是套设在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的另一端上的,当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 跟随第一靠背骨架210转动时,触发件30跟随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同步转动。触发件30由触发件凸缘31、触发件外缘32和触发头33组成。触发件外缘\n32位于触发件凸缘31和触发头33之间呈圆周形状,圆周形状使得触发件外缘32至少有一部分是可转动地配置在第一异形通孔21内。触发头33设置在触发件外缘32靠近容纳空间22的这一端。触发件凸缘31的外径大于第一异形通孔21的最大外径,以限制触发件30插入第一异形通孔21的极限位置。在触发件外缘32的外周还卡接有一第一衬套40,第一衬套40上的第一衬套开口41使得环状的衬套能适应触发件外缘32的周向尺寸,当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装入第一异形通孔21内时在触发件30和第一异形通孔21之间的缝隙起到缓冲过渡的作用。\n第一衬套40的材质为弹性材料,优选为塑料。\n[0076] 参考图14至图15,当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连同触发件30和第一衬套 40一同插入第一异形通孔21后。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的端部内设置有内螺纹11(图26),锁紧螺栓50旋入内螺纹11中且锁紧螺栓50的螺栓头51外径大于第一异形通孔21的最大外径,从而将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轴向限制在脚支架焊接分总成220上。一传感器60设置在容纳空间22中,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异形通孔脚支架20的内侧面上,传感器60的下部从第二异形通孔脚支架70上的传感器出线孔72中伸出,便于与外部线路连接。\n[0077] 参考图16和图17,当第一靠背骨架210位于展开的锁止设计位置处时,触发头33并未与传感器60上的传感器触点61相接触。当触发件30随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做一般翻转时,触发件外缘32在容纳空间22内的这一端与传感器触点61持续保持有间隙H,不会触碰到传感器触点61。\n[0078] 参考图18和图19,当第一靠背骨架210翻转并接近座椅翻倒报警的设计角度时,触发件30跟随第一靠背骨架转轴10同步转动到第一触发位置,触发头33能触碰传感器触点61引发报警。\n[0079] 参考图20和图21,一第二衬套80卡接在第二异形通孔71上.第二衬套 80呈环状,其周向上设置有一第二衬套开口82,使得第二衬套80的周向尺寸能做一定的伸缩,方便卡接进第二异形通孔71。第二衬套80的内径上设置有一过渡面81,过渡面81为斜面,主要在第二靠背转轴100与第二异形通孔 71的接触过程中起到导向和缓冲的作用。第二衬套80的材质也为弹性材料,优选为塑料。\n[0080] 参考图22至图26,第二靠背转轴100的一端与第二靠背骨架215相连,且跟随第二靠背骨架215翻转同步转动。转轴凸耳103和转轴凸缘部101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与第二异形通孔71的径向截面形状相适配,并且转轴凸耳 103和转轴凸缘部101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略小于与第二异形通孔71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同时转轴凸耳103和转轴凸缘部101一起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中的最大尺寸应小于第二异形通孔71的径向截面形状的外形尺寸的最小尺寸。当第二靠背转轴100插入至脚支架焊接分总成 220中时,转轴圆周部104与第二衬套80搭接。在第二靠背转轴100上还套设有一第二转轴限位垫片90,第二转轴限位垫片90具体位于转轴圆周部104 靠近车身213的一侧。\n[0081] 结合参考图27至图29,当第二靠背转轴100转动至插入位置时,转轴凸耳103和转轴凸缘部101一起能穿过第二异形通孔71插入到容纳空间22内。当转轴凸耳103跟随第二靠背转轴100转动至除上述插入位置的其余位置时,转轴凸耳103和转轴凸缘部101受第二异形通孔71的阻挡无法拔离。\n[0082] 参考图30至图32,装配时,先将第一靠背骨架210通过锁紧螺栓50从两侧固定在2个脚支架焊接分总成220上,然后将2个脚支架焊接分总成220 固定在车身213的指定位置。\n第二靠背骨架215通过第二靠背转轴100将其靠近第一靠背骨架210的一端固定在1个脚支架焊接分总成220上,其另一端通过一弹性组件214固定在车身213上。弹性组件214使得第二靠背骨架 215相对于其侧部的车身213始终保持被侧向推离的趋势,确保与第二靠背骨架215相连的第二靠背转轴100始终保持侧向向脚支架焊接分总成220压紧的趋势,避免其从第二异形通孔71中脱出。第一靠背骨架210通过上位锁与第二靠背骨架215锁紧,使得后排靠背骨架安装完成后,第二靠背骨架215 只能与第一靠背骨架210一同翻折放倒。故,无论第一靠背骨架210单独放倒还是第二靠背骨架215与第一靠背骨架210一同放倒时,都能触发传感器 60报警。第三靠背骨架216以相同的方式,镜像的结构固定在第一靠背骨架 \n210的另一侧。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