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元器件贴标装置 |
申请号 | CN202220814313.0 | 申请日期 | 2022-04-0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C9/18 | IPC分类号 | B;6;5;C;9;/;1;8;;;B;6;5;C;9;/;2;6;;;B;6;5;C;9;/;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无锡基隆电子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建鸿路2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无锡基隆电子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无锡基隆电子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华梦泷;张华 |
代理机构 | 南京协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蒋志栋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元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元器件贴标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表面且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气缸,一级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底座的底端与工作台的顶端滑动连接,工作台的顶端且位于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放卷机构;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放卷机构配合下模对元器件进行双面贴标加工,不需要通过人工对元器件翻边进行二次加工,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上模的作用只是为力将元器件夹持在下模内,因此,不需要向下施加太大的压力,便于元器件的拿取。
1.元器件贴标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外表面且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气缸(3),所述一级气缸(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2)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外表面且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导向杆(4),所述一级导向杆(4)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2)的外表面并延伸至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所述安装架(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9),所述底座(6)的底端与工作台(1)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且位于底座(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放卷机构(7);
所述放卷机构(7)包括支撑台(71)、立柱(72)、安装座(73)、一级传动辊(74)、二级传动辊(75)、导向板(76)、三级传动辊(77)、收卷单元(78)和贴标挤压单元(79),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1),所述支撑台(7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72)和安装座(73),所述安装座(7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76),所述安装座(73)的顶端且位于导向板(76)的两侧设置有一级传动辊(74)和二级传动辊(75),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且位于二级传动辊(75)与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三级传动辊(77),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且远离三级传动辊(77)的一侧设置有收卷单元(78);
所述立柱(72)的外表面通过支架(8)固定连接有贴标挤压单元(7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二级气缸(11),所述二级气缸(11)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5)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上模(10),所述上模(10)与下模(9)相适配,所述上模(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二级导向杆(12),所述二级导向杆(12)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架(5)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安装架(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单元(78)包括机架(781)、电机(782)、安装盘(783)和底盘(784),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机架(781),所述机架(78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782),所述电机(782)的输出端贯穿机架(781)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安装盘(783),所述安装盘(783)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盘(78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器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挤压单元(79)包括三级气缸(791)、连接板(792)、连接杆(793)、固定杆(794)和辊筒(795),所述支架(8)的一端且远离立柱(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级气缸(791),所述三级气缸(7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92),所述连接板(792)的外表面且位于上下两侧通过连接杆(793)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94),且所述固定杆(794)与连接板(792)平行分布,所述固定杆(79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辊筒(7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元器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795)与导向板(76)相适配,且所述辊筒(795)的外表面与导向板(76)的外表面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器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9)的顶端与导向板(76)的底端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器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向板(76)的一端且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为弧形结构。
元器件贴标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元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元器件贴标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而元器件完全组装完成后,需要对元器件进行检测,完成后需要在合格的元器件进行贴标,再进行入库。\n[0003] 目前,现有的对于元器件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对元器件进行贴标,虽然现有的采用贴标机对元器件进行贴标,但是在贴标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将元器件放置在贴标机下方,再启动按钮实现贴标机贴标,而对于需要双面贴标的元器件来说,在人工单面将其放入贴标机下方的模具中后,需要将其再取出,再进行翻转再贴标,该种贴标过程,由于贴标机在贴标时属于下压的过程,且下压产生较大的作用力,因此会使元器件相对“卡”在模具中,不便于元器的轻易取拿,且需要进行二次加工,降低了生产效率。\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元器件贴标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n[0006] 元器件贴标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且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气缸,所述一级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表面且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导向杆,所述一级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的外表面并延伸至远离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所述底座的底端与工作台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且位于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放卷机构;\n[0007] 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支撑台、立柱、安装座、一级传动辊、二级传动辊、导向板、三级传动辊、收卷单元和贴标挤压单元,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安装座的顶端且位于导向板的两侧设置有一级传动辊和二级传动辊,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且位于二级传动辊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三级传动辊,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且远离三级传动辊的一侧设置有收卷单元;\n[0008] 所述立柱的外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贴标挤压单元。\n[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二级气缸,所述二级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相适配,所述上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二级导向杆,所述二级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架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安装架的上方。\n[0010] 优选的,所述收卷单元包括机架、电机、安装盘和底盘,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机架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盘。\n[0011] 优选的,所述贴标挤压单元包括三级气缸、连接板、连接杆、固定杆和辊筒,所述支架的一端且远离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级气缸,所述三级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且位于上下两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与连接板平行分布,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辊筒。\n[0012] 优选的,所述辊筒与导向板相适配,且所述辊筒的外表面与导向板的外表面相切。\n[0013]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顶端与导向板的底端相互平行。\n[0014] 优选的,两组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且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为弧形结构。\n[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n[0016]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放卷机构配合下模对元器件进行双面贴标加工,不需要通过人工对元器件翻边进行二次加工,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上模的作用只是为力将元器件夹持在下模内,因此,不需要向下施加太大的压力,便于元器件的拿取。\n附图说明\n[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贴标装置的立体图;\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安装有标签的结构示意图;\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去掉放卷机构的侧视图;\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其中一组放卷机构的爆炸图。\n[0022] 图中:工作台1、固定板2、一级气缸3、一级导向杆4、安装架5、底座6、放卷机构7、支撑台71、立柱72、安装座73、一级传动辊74、二级传动辊75、导向板76、三级传动辊77、收卷单元78、机架781、电机782、安装盘783、底盘784、贴标挤压单元79、三级气缸791、连接板792、连接杆793、固定杆794、辊筒795、支架8、下模9、上模10、二级气缸11、二级导向杆12、标签纸\n13。\n具体实施方式\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24]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n[0025] 元器件贴标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外表面且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气缸3,一级气缸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2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安装架5的外表面且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级导向杆\n4,一级导向杆4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2的外表面并延伸至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安装架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6,底座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9,底座6的底端与工作台1的顶端滑动连接,工作台1的顶端且位于底座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放卷机构7;\n[0026] 放卷机构7包括支撑台71、立柱72、安装座73、一级传动辊74、二级传动辊75、导向板76、三级传动辊77、收卷单元78和贴标挤压单元79,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1,支撑台7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72和安装座73,安装座7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n76,安装座73的顶端且位于导向板76的两侧设置有一级传动辊74和二级传动辊75,工作台1的顶端且位于二级传动辊75与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三级传动辊77,工作台1的顶端且远离三级传动辊77的一侧设置有收卷单元78,立柱72的外表面通过支架8固定连接有贴标挤压单元79。\n[0027] 当使用者需要对元器件的表面进行贴标加工时,需要先将标签纸13放入到放卷机构7内,首先将装有标签纸13的标签筒套设在立柱72的外表面上,然后将标签纸13的一端从一级传动辊74和导向板76之间穿入,接着,将标签纸13的一端沿着导向板76的外表面绕一圈,再从二级导向辊与导向板76之间穿出,然后将标签纸13的一端穿过三级传动辊77的外表面安装在收卷单元78内,从而完成标签纸13的放卷准备工作;然后将多个元器件放入到下模9内,再控制一级气缸3缩回,使得一级气缸3通过安装架5带动底座6沿着工作台1的顶端向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进行滑动,同时一级导向杆4沿着固定板2的内壁进行滑动,便于对安装架5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n[0028] 等下模9完全通过两组导向板76的一端时,控制一级气缸3伸出,使得一级气缸3通过安装架5带动底座6沿着工作台1的顶端向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进行滑动;同时,控制收卷单元78和贴标挤压单元79进行同步运转,从而可以通过放卷机构7配合下模9对元器件进行双面贴标加工,不需要通过人工对元器件翻边进行二次加工,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n[002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安装架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二级气缸11,二级气缸11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5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上模10,上模10与下模9相适配,上模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二级导向杆12,二级导向杆12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架5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安装架5的上方。\n[0030] 当元器件安装到下模9后,控制二级气缸11伸出,使得二级气缸11带动上模10将元器件抵压在下模9内,该夹紧力只需将元器件抵住在下模9内,因此,不需要向下施加太大的压力,便于元器件的拿取;同时,二级导向杆12沿着安装架5的内壁进行滑动,便于对上模10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上模10在下移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元器件受损;当元器件的表面贴标加工完成后,控制二级气缸11缩回,使得上模10将元器件松开。\n[00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收卷单元78包括机架781、电机782、安装盘783和底盘784,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机架781,机架78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782,电机\n782的输出端贯穿机架781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安装盘783,安装盘783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盘784。\n[0032] 当需要对元器件的表面进行贴标加工时,首先将底盘784旋转下来,然后将用完的标签筒安装在安装盘783的外表面上,再将底盘784安装在安装盘783的底端,然后将标签纸\n13的一端穿过三级传动辊77的外表面并固定在用完的标签筒的外表面上,然后启动电机\n782,使得电机782通过安装盘783带动标签筒将标签纸13绕着标签筒的外表面进行缠绕,从而实现标签纸13的自动送料,同时,能够对用完的标签纸13进行回收。\n[003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贴标挤压单元79包括三级气缸791、连接板792、连接杆793、固定杆794和辊筒795,支架8的一端且远离立柱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级气缸\n791,三级气缸79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92,连接板792的外表面且位于上下两侧通过连接杆793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94,且固定杆794与连接板792平行分布,固定杆79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辊筒795。\n[0034] 当需要对元器件的表面进行贴标加工时,首先控制三级气缸791伸出,使得三级气缸791通过连接板792带动两组连接杆793向靠近导向板76的一侧进行移动,然后两组连接杆793通过固定杆794带动辊筒795向靠近导向板76的一侧进行移动,再通过辊筒795将导向板76向靠近元器件的一侧进行挤压,直至导向板76将标签纸13贴附在元器件的外表面上为止,等下模9内的元器件全部加工完成后,控制三级气缸791缩回。\n[00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辊筒795与导向板76相适配,且辊筒795的外表面与导向板76的外表面相切;便于辊筒795将标签纸13抵住在导向板76的外表面上。\n[003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下模9的顶端与导向板76的底端相互平行;便于标签纸13对元器件进行贴标加工。\n[003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两组导向板76的一端且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为弧形结构;防止标签纸13在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板76将标签纸13切断。\n[0038] 工作原理:当使用者需要对元器件的表面进行贴标加工时,需要先将标签纸13放入到放卷机构7内,首先将装有标签纸13的标签筒套设在立柱72的外表面上,然后将标签纸\n13的一端从一级传动辊74和导向板76之间穿入,接着,将标签纸13的一端沿着导向板76的外表面绕一圈,再从二级导向辊与导向板76之间穿出,然后将底盘784旋转下来,将用完的标签筒安装在安装盘783的外表面上,再将底盘784安装在安装盘783的底端,然后将标签纸\n13的一端穿过三级传动辊77的外表面并固定在用完的标签筒的外表面上,从而完成标签纸\n13的放卷准备工作;\n[0039] 然后将多个元器件依次放入到下模9内,再控制二级气缸11伸出,使得二级气缸11带动上模10将元器件抵压在下模9内,该夹紧力只需将元器件抵住在下模9内,因此,不需要向下施加太大的压力,便于元器件的拿取;同时,二级导向杆12沿着安装架5的内壁进行滑动,便于对上模10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上模10在下移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元器件受损;\n[0040] 等上模10将元器件压紧在下模9内后,再控制一级气缸3缩回,使得一级气缸3通过安装架5带动底座6沿着工作台1的顶端向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进行滑动,同时一级导向杆4沿着固定板2的内壁进行滑动,便于对安装架5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n[0041] 等下模9完全通过两组导向板76的一端时,控制一级气缸3伸出,使得一级气缸3通过安装架5带动底座6沿着工作台1的顶端向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进行滑动;同时,启动电机\n782和控制三级气缸791伸出,然后电机782通过安装盘783带动标签筒将标签纸13绕着标签筒的外表面进行缠绕,从而实现标签纸13的自动送料;同时,能够对用完的标签纸13进行回收;接着,三级气缸791通过连接板792带动两组连接杆793向靠近导向板76的一侧进行移动,然后两组连接杆793通过固定杆794带动辊筒795向靠近导向板76的一侧进行移动,再通过辊筒795将导向板76向靠近元器件的一侧进行挤压,直至导向板76将标签纸13贴附在元器件的外表面上为止;\n[0042] 等下模9内的元器件全部加工完成后,控制三级气缸791缩回;从而可以通过放卷机构7配合下模9对元器件进行双面贴标加工,不需要通过人工对元器件翻边进行二次加工,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n[0043] 当元器件的表面贴标加工完成后,控制二级气缸11缩回,使得上模10将元器件松开,然后将加工完成的元器件从下模9内取出,再对下一组元器件进行贴标加工即可。\n[004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