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 |
申请号 | CN202221818871.0 | 申请日期 | 2022-07-1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IPC分类号 | E;0;4;B;5;/;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惠州市冠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下南村烂涵口十二米路(仅限办公)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惠州市冠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惠州市冠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卓颖兴;张海彬;张文洲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提高了装配式楼盖系统的结构强度,其包括楼盖板以及四个安装座,所述楼盖板的四个边角位置均朝同一侧延伸有插接部,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基体上,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供插接部插入的插接槽,所述楼盖板与四个安装座插接连接后,所述楼盖板与安装座相抵;还包括四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安装座固定连接,四所述支撑梁围合形成矩形结构,所述楼盖板同时与四支撑梁相抵。本申请能够使楼盖板受到的支撑作用更强且更均衡,从而提高了装配式楼盖系统的结构强度。
1.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楼盖板(1)以及四个安装座(2),所述楼盖板(1)的四个边角位置均朝同一侧延伸有插接部(11),所述安装座(2)固定安装于基体上,所述安装座(2)上开设有供插接部(11)插入的插接槽(23),所述楼盖板(1)与四个安装座(2)插接连接后,所述楼盖板(1)与安装座(2)相抵;还包括四个支撑梁(3),所述支撑梁(3)的两端分别与两安装座(2)固定连接,四所述支撑梁(3)围合形成矩形结构,所述楼盖板(1)同时与四支撑梁(3)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的端部具有卡接部(31),所述安装座(2)上相邻的两侧开设有供卡接部(31)卡接的卡接槽(24),所述卡接槽(24)与插接槽(23)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卡接部(31)于插接槽(23)中将插接部(11)围合,所述卡接部(31)远离插接部(11)的端面与插接槽(23)的周侧槽壁贴合相抵,所述卡接部(31)靠近插接部(11)的端面与插接部(11)的周侧端面贴合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安装座(2)、支撑梁(3)以及楼盖板(1)之间形成连接的插销(5),所述安装座(2)于背离卡接槽(24)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插孔(25),所述支撑梁(3)于卡接部(31)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插孔(311),所述楼盖板(1)于插接部(11)上也开设有若干第三插孔(111),所述第一插孔(25)、第二插孔(311)以及第三插孔(111)的孔径相同,所述插销(5)同时穿设于第一插孔(25)、第二插孔(311)以及第三插孔(1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于卡接槽(24)所在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梁(3)位于支撑板(22)的上方,所述支撑梁(3)与支撑板(22)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加强支撑梁(3)与楼盖板(1)之间连接强度的连接组件(6),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螺栓(61)以及连接螺母(62),所述支撑板(22)上开设有第一穿孔(222),所述支撑梁(3)上开设有第二穿孔(32),所述楼盖板(1)上开设有第三穿孔(12),所述连接螺栓(61)同时穿过第一穿孔(222)、第二穿孔(32)以及第三穿孔(12),所述连接螺母(62)与连接螺栓(61)螺纹配合,且所述连接螺母(62)与楼盖板(1)远离安装座(2)的端面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于支撑板(22)所在的端面铰接有支撑件(26),所述支撑件(26)远离其铰接点的一端与支撑板(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支撑件(26)与支撑板(22)连接的连接件(4),所述支撑板(22)背离支撑梁(3)的端面上具有供支撑件(26)连接的连接部(221),所述连接部(22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211),所述支撑件(26)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61),所述连接件(4)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2211)以及第二连接孔(2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与连接部(221)螺纹连接。
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楼盖是指在房屋楼层间用以承受各种楼面作用的楼板、次梁和主梁等所有组成部件的总称。\n[0003] 公告号为CN2159486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包括楼盖板和两个用于支撑楼盖板的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楼盖板的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承载杆和两个支撑块,所述承载杆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卡接配合;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定位块的紧固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杆和螺母,所述承载杆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固定螺杆穿过所述调节槽,所述固定螺杆与所述楼盖板螺纹配合,所述螺母与所述固定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螺母抵接于所述承载杆的下表面。\n[0004] 所述装配式楼盖系统提高了工作人员安装楼盖系统的便捷性,但支撑架对楼盖板的支撑作用集中在楼盖板的两侧,故楼盖板其他位置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影响装配式楼盖系统的结构强度,急需改进。\n实用新型内容\n[0005] 为了提高装配式楼盖系统的结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n[0006]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n[0007] 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包括楼盖板以及四个安装座,所述楼盖板的四个边角位置均朝同一侧延伸有插接部,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基体上,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供插接部插入的插接槽,所述楼盖板与四个安装座插接连接后,所述楼盖板与安装座相抵;还包括四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安装座固定连接,四所述支撑梁围合形成矩形结构,所述楼盖板同时与四支撑梁相抵。\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支撑梁分别对楼盖板的四周侧进行支撑,能够提高支撑梁对楼盖板的支撑作用,同时使支撑梁对楼盖板的支撑作用更加均衡,从而提高装配式楼盖系统整体的结构强度。\n[0009] 可选的,所述支撑梁的端部具有卡接部,所述安装座上相邻的两侧开设有供卡接部卡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插接槽相通。\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梁能够通过安装座确定安装位置,使支撑梁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n[0011] 可选的,两所述卡接部于插接槽中将插接部围合,所述卡接部远离插接部的端面与插接槽的周侧槽壁贴合相抵,所述卡接部靠近插接部的端面与插接部的周侧端面贴合相抵。\n[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盖板以及支撑梁均与安装座连接后,插接部与卡接部共同将插接槽填满,从而减少支撑梁以及楼盖板安装完成后发生晃动,同时能够方便支撑梁安装后楼盖板的安装。\n[0013]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使安装座、支撑梁以及楼盖板之间形成连接的插销,所述安装座于背离卡接槽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插孔,所述支撑梁于卡接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插孔,所述楼盖板于插接部上也开设有若干第三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第二插孔以及第三插孔的孔径相同,所述插销同时穿设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以及第三插孔中。\n[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能够提高安装座、支撑梁以及楼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楼盖系统整体的结构强度。\n[0015]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于卡接槽所在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梁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梁与支撑板相抵。\n[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能够方便支撑梁的安装,同时支撑板能够为支撑梁提供更强的支撑,有效避免支撑梁悬空安装。\n[0017]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加强支撑梁与楼盖板之间连接强度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栓以及连接螺母,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支撑梁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楼盖板上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连接螺栓同时穿过第一穿孔、第二穿孔以及第三穿孔,所述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螺纹配合,且所述连接螺母与楼盖板远离安装座的端面相抵。\n[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能够提高支撑梁与楼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楼盖系统整体的结构强度。\n[0019]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于支撑板所在的端面铰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远离其铰接点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能够进一步对支撑梁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支撑梁对楼盖板的支撑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装配式楼盖系统整体的结构强度。\n[0021]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将支撑件与支撑板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板背离支撑梁的端面上具有供支撑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件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支撑件与支撑板之间形成连接。\n[0023]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与连接部螺纹连接。\n[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支撑件与支撑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降低连接件从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中脱离的概率。\n[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n[0026] 1.四个支撑梁能够对楼盖板提供均衡的支撑作用,提高支撑梁的支撑效果,从而提高装配式楼盖系统整体的结构强度;\n[0027] 2.通过支撑板以及支撑件对支撑梁起支撑作用,从而提高支撑梁对楼盖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楼盖系统整体的结构强度。\n附图说明\n[002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n[0029]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配式楼盖系统的横剖视图;\n[0030]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装配式楼盖系统的纵剖视图;\n[0031]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件位置的剖视图。\n[0032] 附图标记说明:1、楼盖板;11、插接部;111、第三插孔;12、第三穿孔;2、安装座;21、底座;22、支撑板;221、连接部;2211、第一连接孔;222、第一穿孔;23、插接槽;24、卡接槽;\n25、第一插孔;26、支撑件;261、第二连接孔;27、让位槽;3、支撑梁;31、卡接部;311、第二插孔;32、第二穿孔;4、连接件;5、插销;6、连接组件;61、连接螺栓;62、连接螺母。\n具体实施方式\n[0033]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n[003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安装于基体上,基体具体指代各种各样的建筑物。\n[0035] 参照图1和图2,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包括楼盖板1、四个安装座2以及四个支撑梁3,楼盖板1通过四个安装座2与基体形成固定连接,支撑梁3与安装座2固定连接,同时支撑梁3对楼盖板1的边侧提供支撑,从而提高装配式楼盖系统的结构强度。\n[0036] 安装座2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座2的底部具有用于与基体固定连接的底座21,底座21通过若干螺栓与基体形成固定连接。底座2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安装座2其他位置的横截面面积,能够增大安装座2与基体的接触面积。\n[0037] 参照图1和图3,安装座2周侧两个相邻的端面上均向外延伸有支撑板22,四个安装座2上的八个支撑板22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安装座2按矩形阵列进行分布,每个安装座2的两个支撑板22的延伸方向分别朝向另外两个安装座2。\n[0038] 参照图2和图3,安装座2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插接槽23,插接槽23的槽底与支撑板22的上端面齐平。安装座2于支撑板22所在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接槽24,卡接槽24与插接槽23相通,且卡接槽24远离插接槽23开口一端的槽壁也与支撑板22的上端面齐平。安装座2于背离支撑板22的端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插孔25,同一端面的若干第一插孔25沿插接槽23的开设方向等间距分布,第一插孔25贯穿安装座2且第一插孔25的一端与插接槽23相通。本实施例中,附图中以安装座2上同一端面仅开设有一个第一插孔25为例。\n[0039] 参照图1和图3,安装座2于支撑板22所在的端面上均铰接有用于加强支撑板22支撑强度的支撑件26,支撑件26的转动轴线与另一支撑板22的延伸方向平行。支撑件26与安装座2的铰接点位于安装座2靠近底座21的位置,安装座2上开设有让位槽27,支撑件26转动收回时位于让位槽27中。支撑板22下端面向下延伸有供支撑件26连接的连接部221,连接部\n221上贯穿有第一连接孔2211,第一连接孔2211的轴线与支撑件26的转动轴线平行,连接部\n221上还开设有便于支撑件26与支撑板22连接的连接槽,连接槽与第一连接孔2211的中间位置相通。支撑件26远离其自身铰接点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61,第二连接孔261的轴线也与支撑件26的转动轴线平行。\n[0040] 参照图3和图4,装配式楼盖系统还包括用于使支撑件26与支撑板2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的连接件4,支撑件26的端部插入连接槽中至第二连接孔261的轴线与第一连接孔2211的轴线重合时,将连接件4安装插入,使连接件4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2211以及第二连接孔\n261。连接件4的端部具有外螺纹,连接部221于连接槽一侧的第一连接孔2211的孔壁上具有内螺纹,连接件4穿过连接槽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孔2211以及第二连接孔261后与连接部221螺纹连接。连接件4安装完成后,连接件4的外侧与第一连接孔2211以及第二连接孔261的孔壁贴合相抵。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优选为仅尾部具有外螺纹的螺栓。\n[0041] 参照图1和图2,支撑梁3整体为长方体结构,支撑梁3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卡接部\n31,支撑梁3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卡接部31与对应的安装座2形成卡接。插接槽2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支撑梁3与安装座2卡接后,卡接部31一部分位于插接槽23中,且卡接部31位于插接槽23中的部分的横截面为L形;两支撑梁3与同一安装座2卡接后,两卡接部31于插接槽\n23中围合形成横截面为正方形框架的形状,两卡接部31靠近插接槽23槽壁的端面均与插接槽23的槽壁贴合相抵。卡接部31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插孔311,第二插孔311的孔径与第一插孔25的孔径相等,卡接部31卡接进入安装座2的卡接槽24中后,若干第二插孔311与若干第一插孔25一一对齐,第二插孔311的轴线与对应第一插孔25的轴线重合,且第二插孔311与对应的第一插孔25相通。支撑梁3与安装座2卡接后,支撑梁3的下端面与支撑板22的上端面贴合相抵,此时支撑梁3的上端面与安装座2的上端面齐平。\n[0042] 参照图2和图3,楼盖板1为长方体结构,楼盖板1于面积最大端面上的四个边角位置均具有插接部11,插接部11背离其他插接部11的相邻两端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三插孔\n111,第三插孔111的孔径与第一插孔25的孔径也相等,同一端面上的若干第三插孔111沿插接部11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n[0043] 四个插接部11沿垂直于所在端面的方向朝楼盖板1的同一侧向外延伸。四个插接部11与四个安装座2上的插接槽23一一对应,同一插接槽23中的两个卡接部31围合形成供插接部11插接的空间,楼盖板1上四个插接部11分别插入四个所述空间中,插接部11将所述空间填满。\n[0044] 楼盖板1与安装座2插接完成后,第一插孔25的轴线、第二插孔311的轴线以及第三插孔111的轴线均重合。装配式楼盖系统还包括若干用于使安装座2、支撑梁3以及楼盖板1三者形成固定连接的插销5,插销5插入安装后,插销5的外侧面同时与第一插孔25的孔壁、第二插孔311的孔壁以及第三插孔111的孔壁贴合相抵,插销5的一端露出于安装座2的一侧。\n[0045] 参照图1和图3,每个支撑板22于连接部221远离安装座2的一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穿孔222,每个支撑梁3上均贯穿有两个第二穿孔32,楼盖板1上共贯穿有八个第三穿孔12。\n第一穿孔222、第二穿孔32以及第三穿孔12的孔径都相等,八个支撑板22的八个第一穿孔\n222、四个支撑梁3的八个第二穿孔32以及楼盖板1的八个第三穿孔12一一对应且轴线重合。\n装配式楼盖系统还包括用于加强楼盖板1、支撑梁3以及支撑板22之间连接强度的连接组件\n6,连接组件6包括配套的连接螺栓61以及连接螺母62,连接螺栓61从楼盖板1的上方同时穿过第一穿孔222、第二穿孔32以及第三穿孔12后,连接螺母62与连接螺栓61的端部螺纹连接配合,连接螺母62与支撑板22的下端面抵紧,连接螺栓61与楼盖板1的上端面抵紧。\n[0046]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楼盖系统的实施原理为:\n[0047] 首先在基体合适的位点上将四个安装座2固定安装,接着将支撑件26转出与连接部221通过连接件4形成固定连接,然后将四个支撑梁3通过卡接部31与卡接槽24卡接的方式与四个安装座2形成连接,再将楼盖板1通过四个插接部11与安装座2插接形成连接,接着通过若干插销5将安装座2、支撑梁3以及楼盖板1形成固定连接,然后将连接螺栓61同时穿过楼盖板1、支撑梁3以及支撑板22,最后通过连接螺母62与连接螺栓61的螺纹配合加强楼盖板1、支撑梁3以及支撑板22之间的连接。\n[0048]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