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 |
申请号 | CN200880018520.8 | 申请日期 | 2008-08-01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8833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1B13/00 | IPC分类号 | B;6;1;B;1;3;/;0;0;;;B;2;3;P;1;9;/;0;0;;;B;6;2;D;6;5;/;1;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当前权利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发明人 | 西原重善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适当地活用作为自动车的后装组装设备中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其构成为,在沿着搬运路径上行走的搬运台车(1)上,设有支撑被搬运物用的升降平台(12),在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中,前述升降平台(12)是在其平台本体(13))上,用以支撑被搬运物底部的平台型承台(28,29)是设置成可自由卸下,同时建构成在该平台本体(13)处在下降极限位置时,该平台本体(13)的上面(13a)是与此搬运台车(1)上的平坦的作业地面(2)成为同一平面,当向下俯视此搬运台车(1)时,位在被搬运物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37a,37b)与设在此对支柱构件(37a,37b)用以支撑被搬运物的左右两侧边的承受部(39)所构成的支柱型承台(30),是被安装成当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37a,37b)位在前述升降平台(12)的左右两侧的位置的状态下,可自由卸下的装置。
1.一种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是在沿着搬运路径行走的搬运台车上,设有支撑被搬运物的升降平台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平台在平台本体上装卸自如地设置有用以支撑被搬运物底部的平台型承台,同时建构成当该平台本体处在下降极限位置上时,该平台本体的上面是与该搬运台车上的平坦的作业地面为同一平面的结构,在该搬运台车上,由向下俯视时位在被搬运物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与设在该支柱构件用以支撑被搬运物的左右两侧边的承受部所构成的支柱型承台,是安装成当其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位于前述升降平台的左右两侧的位置的状态下能够自由卸下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上述搬运台车上,设置有无法将前述支柱型承台的各支柱构件以卸下地进行锁定的锁定手段,
在搬运路径中的进行支柱型承台的装卸部位上,配设有用以将设置在前述锁定手段的锁定解除操作部朝解除锁定方向操作的操作手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手段,是由对应于设置在搬运台车侧的定位孔插拔自如且自上述支柱型承台的各支柱构件的底座垂直朝下突设的锁定销、以及对设置在该锁定销的卡止部自由卡脱且通过迫动手段依附于卡止方向上的水平摇动自如的卡止片所构成;
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是由与前述卡止片连动的杆部所构成;
上述操作手段是由具备有对已停止在指定位置的搬运台车的上述杆部进行推压的推压部的可动片、以及驱动该可动片的致动器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销是自一个底座突设有多个支,在以该多个支锁定销所包围的区域内,在搬运台车侧上,设置有可于垂直支轴的周围水平旋转自如的可动板,自此可动板周围,突设有与各锁定销对应的多个前述卡止片,对前述可动板,设置有各一个上述迫动手段和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
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主要是涉及可活用在自动车的组装设备上的一种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在自动车的组装设备中,自车体周围,对该车体的侧部(前后左右的侧面部)进行作业的高架组装作业线(Trim Line)或后装组装作业线(FinalLine)而言,传统是使用自车体的下侧用以支撑车体的平台型承台,将车体保持在低准位支撑的状态下进行。但对作业人员需要进入车体下侧,在车体底部进行作业的底盘组装作业线(Chassis Line)而言,则是使用可分别支撑车体的左右两侧边,具备有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的支柱型承台,将车体的左右两侧边保持在高支撑准位的状态下进行。亦即,需要依组装作业线进行的内容有所变化,而改变车体的支撑准位,同时为确保良好的作业效率,也必须选择可自下侧支撑车体,或是可分别支撑车体的左右两侧边的支撑方法。而且,传统来说,普通的这种设备中,是利用具有不同的车体的支撑准位及不同的支撑方法的搬运载具来构成各组装作业线。另外,也可考虑使用如同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将可对车体的支撑准位进行多个阶段变换的车体支撑手段,设置到搬运台车上,使用上述这种特别的搬运台车的设备。\n[000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53178号公报\n发明内容\n[0004]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n[0005] 当使用前者所述的具有不同的车体的支撑准位及不同的支撑方法的搬运载具以构成各组装作业线的传统的普通设备时,由于搬运载具的种类繁多,且在组装作业线间,需有可乘载车体的移载升降机外,在组装作业线间,另外还需要有车体的搬运装置,因此设备成本将变得较为昂贵。当使用后者所述的可对车体的支撑准位进行多个阶段变换的车体支撑手段,设置到搬运台车上,使用上述特别的搬运台车的设备时,虽然可以克服前者设备中的问题点,但在底盘组装作业线中,为了让作业人员可进到车体的下侧,可进行作业的程度下使车体受到支撑,必需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分别配设可自由伸缩的支柱状的车体支撑手段,相对的为了在高架组装作业线或后装组装作业线的作业中,缩小该车体支撑手段的支撑准位,使支撑着的车体可以降低至接近搬运台车上的地面时,虽然是已经缩小支撑准位的状态,但因仍具有一定大小的车体支撑手段,会自车体的左右两侧露出,使得这个车体支撑手段会使车体周围的作业受到阻碍,作业效率会明显的降低。\n[0006] [解决课题的手段]\n[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公知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所存在的问题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以下,将于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元件符号的标示,来对上述解决问题的手段加以说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是在沿着搬运路径行走的搬运台车1上,设有可支撑被搬运物(车体B)的升降平台12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中,前述升降平台12可在上述平台本体13上,可装卸自如地设置有用以支撑被搬运物(车体B)底部的平台型承台28、29,同时建构成当该平台本体13处在下降极限位置上时,该平台本体13的上面13a是与该搬运台车1上的平坦的作业地面2为同一平面的结构。在该搬运台车1上,安装有可装卸自如的支柱型承台30,上述支柱型承台30是由向下俯视下,前述升降平台12的左右两侧上,安装在搬运台车1上的可装卸自如的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n37a、37b以及设置在上述支柱构件37a、37b上的用以支撑被搬运物(车体B)的左右两侧边的承受部39所构成。\n[0008] 在实施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中,具体来说可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搬运台车1上,设置有锁定手段44,此锁定手段44可在前述支柱型承台30的各支柱构件37a、37b处于安装状态下进行锁定。当搬运路径中,进行支柱型承台30的安装或卸除的场所上,可以配设操作手段57,可藉由此操作手段57将设置在前述锁定手段44的锁定解除操作部55,操作成为朝向解除锁定方向,而可解除锁定。\n[0009] 当采用如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如权利要求3所述,前述锁定手段\n44,可由锁定销45a与卡止片50所构成。此锁定销45a,可自由拔插于设置在搬运台车一侧的定位孔46内外,且自前述支柱型承台30的各支柱构件37a、37b的底座40,垂直朝下地突设着。此卡止片50,是对设置在该锁定销45a的卡止部(啮合沟68)来说,可自由卡脱且可藉由迫动手段51弹推至卡止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可自由摇动的卡止片。前述锁定解除操作部55可以是由与前述卡止片50连动的杆部49b所构成。前述操作手段57可以是由可动片59与可以驱动该可动片59的致动器64所构成,此可动片59是具备有对已停在指定位置的搬运台车1的前述杆部49b推压的推压部59a。再者,如权利要求4所述,是自一个底座40上突设多支前述锁定销45a,由所述多支的锁定销45a-45d所包围的区域内,在搬运台车一侧上,设置有可在垂直支轴48的周围的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的可动板49。自此可动板\n49周围突设与各锁定销45a-45d相对应的多个前述卡止片50,对前述可动板49,可各自设置一个前述迫动手段51与前述锁定解除操作部55。\n[0010] 发明效果\n[00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相关的利用台车的搬运装置中,在自车体等的被搬运物周围,对该被搬运物的侧部进行作业的组装作业线上,藉由卸下支柱型承台,同时在升降平台的平台本体上安装支撑被搬运物的平台型承台以使得被搬运物可适当地被支撑,藉此在升降平台的左右两侧,亦即,在被搬运物的左右两侧上,可以完全没有会使作业受到阻碍的附设物,例如支柱型承台等附设物的状态下,可安全且容易地自搬运台车的作业地面上,对被搬运物的侧部进行所需要进行的作业。而且,平台型承台本身是利用高度较低的精简型机具的同时,藉由使升降平台上升,而可令被搬运物支撑在符合要求的高度状态,所以除了可降低平台型承台的成本外,同时也可以安全且容易地对被搬运物的侧部,进行必要的作业。\n[0012] 此外,当需要进入被搬运物下侧,并对该被搬运物底部进行作业的组装作业线中,将平台型承台自升降平台的平台本体卸下,同时将该平台本体下降至下降极限位置,将平台本体的上面设定成为与搬运台车的作业地面同一平面,接下来将支柱型承台的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安装到升降平台的左右两侧来作为替换,可藉此支柱型承台,而可将被搬运物支撑到适当的高度,此适当的高度是指可让作业人员进入此被搬运物的下侧的高度。这样构成所导致的结果为,可以实现在原本没有升降平台或平台型承台等,具有平坦的作业地面的搬运台车上,安装了支柱型承台时的相同状态,在所支撑的被搬运物的下侧,由于只要存在有下降至下降极限位置为止的升降平台的平台本体上面来形成的与搬运台车的作业地面为同一平面的平坦的作业地面,所以可安全且容易地进到被搬运物的下侧,并对该被搬运物的底部进行作业。\n[0013] 亦即,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对一台的搬运台车而言,可自平台型承台及支柱型承台中选择其中之一来安装,同时在安装平台型承台时,通过应需求使升降平台的平台本体,上升至必要准位,就能简单地选择适合对被搬运物的侧部进行作业的环境与适合作业人员进入被搬运物的下侧进行作业的环境,与传统必须分别使用适合各种不同作业环境的搬运台车(搬运载具)的情况相较下,可大幅地减低设备整体的成本,另外,相较于使用具备有特别的支柱型承台的搬运台车的情况,所有的作业也可经常确保安全且容易进行的良好作业环境。其中该特别的支柱型承台是可大幅改变需要支撑的被搬运物的支撑准位。\n[0014] 此外,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能将移载到搬运台车上的支柱型承台,利用锁定手段可在安装状态下加以锁定,所以可以使本发明的结构与将支撑准位高而不稳定的支柱型承台固定地安装在搬运台车上的状况相等,可提高由此支柱型承台所支撑的被搬运物在进行搬运时的安全性。而且,在交换此承台时,也无需由作业人员进行手动解除锁定,与在各搬运台车侧上,搭载气缸单元等的致动器的情况相较,包括无需对各搬运台车传送锁定解除信号这点,所以可大幅降低设备成本。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成,是通过采用权利要求\n3所述的构成,而可更为简单地实施。此外,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成,能以多支的锁定销与各锁定销啮合的搬运台车侧的多个卡止片,而可确实强力地锁定支柱型承台中的一个支柱构件的底座,而且,由于多个卡止片是被设置在一片可动板上,故构造简单且能廉价地实施。\n附图说明\n[0015] 图1是搬运台车及可与自由装卸交换地安装在搬运台车上的承台的部分纵剖侧视图。\n[0016] 图2是在搬运台车上安装有平台型承台的状态的部分纵剖侧视图。\n[0017] 图3是在搬运台车上安装有平台型承台的状态的后视图。\n[0018] 图4是在搬运台车上安装有平台型承台的状态的俯视图。\n[0019] 图5是在搬运台车上安装有支柱型承台的状态的部分纵剖侧视图。\n[0020] 图6是在搬运台车上安装有支柱型承台的状态的后视图。\n[0021] 图7是在搬运台车上安装有支柱型承台的状态的俯视图。\n[0022] 图8是升降平台的平台本体位在上升极限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视图。\n[0023] 图9是升降平台的平台本体位在下降极限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视图。\n[0024] 图10是与支柱型承台合并使用的锁定手段的锁定状态及其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的部分横剖俯视图。\n[0025] 图11是前述锁定手段的锁定解除状态的部分横剖俯视图。\n[0026] 图12中,图12A是图10的主视图,图12B是锁定销与卡止片的侧视图,图12C是锁定销与卡止片的部分纵剖主视图。\n[0027] B:车体(被搬运物)\n[0028] 1:搬运台车\n[0029] 2:搬运台车的作业地面\n[0030] 11:摩擦驱动手段\n[0031] 12:升降平台\n[0032] 13:平台本体\n[0033] 13a:平台面\n[0034] 14:交叉连杆机构\n[0035] 15、21:凸轮\n[0036] 16a、16b:交叉连杆\n[0037] 19、20b:凸轮从动辊\n[0038] 20:锁定杆\n[0039] 28: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n[0040] 29: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n[0041] 30:支柱型承台\n[0042] 31、39:承台的承受部\n[0043] 32:承台的框架\n[0044] 33:承台的脚部\n[0045] 34、40:承台的底座\n[0046] 35:定位销\n[0047] 36、46:定位孔\n[0048] 37a、37b:承台的支柱构件\n[0049] 38:承台的前后方向横横梁\n[0050] 44:锁定手段\n[0051] 45a-45d:兼定位用的锁定销\n[0052] 49:可动板\n[0053] 50:卡止片\n[0054] 51:迫动手段\n[0055] 55:锁定解除操作部\n[0056] 57: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n[0057] 66:升降导引用辊单元\n具体实施方式\n[0058] 以下将依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搬运台车1是具备有在行走方向上,平面形状为长度较长的矩形的平坦的作业地面2。在搬运台车1的底部上,设有左右一对前后两组的行走车轮3与前后两组的行走方向限制用辊单元4。在此搬运台车1的搬运路径上,敷设有支撑用导引轨道5与限制走向用导引轨道6。其中,导引轨道5是藉由前述行走车轮3而可将搬运台车1水平地支撑的左右一对的导引轨道。限制走向用导引轨道6,则是与单侧的导引轨道5相邻接,并与前述行走方向限制用辊单元4呈啮合状态的导引轨道。此外,行走方向限制用辊单元4是由左右一对的垂直轴辊4a、4b所构成,可自左右两侧夹住限制走向用导引轨道6。此搬运台车1的驱动方式并未特别限定,但在此实施方式中,是采用了传统公知的摩擦驱动方式。\n[0059] 亦即,在搬运台车1的左右两侧上,形成有与行走方向相平行的被摩擦面7a、7b。\n在搬运路径侧上,则配设有支撑辊(backup roller)8、摩擦驱动辊9与摩擦驱动手段11。其中,支撑辊(backup roller)8是与一被摩擦面7a抵接,摩擦驱动辊9是藉摩擦附加力与另一被摩擦面7b压接,摩擦驱动手段11是由可用以旋转驱动此摩擦驱动辊9的马达10所构成。\n[0060] 在搬运台车1上,设置有升降平台12。此升降平台12是嵌入在搬运台车1上的平坦的作业地面2的中央部的平台。装设有升降驱动机构,用以让具备有平面矩形的平坦的台面13a的平台本体13,可平行且垂直直线状地进行升降。此升降驱动机构可利用交叉连杆机构14和敷设在行走路径侧上的凸轮15的构成,是为日本特开2006-44603号公报等所记载的传统公知的技术方案。以下,简单进行说明此升降驱动机构,如图3、图8及图9所示,可用以将平台本体13支撑成可平行且可垂直直线状地进行升降的交叉连杆机构14,是由各连杆的一端侧轴支在指定位置,且同时另一端侧是支撑成可于前后水平方向滑动并相互连动连结的左右一对的交叉连杆16a、16b所构成。构成这些交叉连杆中的各支交叉连杆16a、16b的各两支的连杆中,滑动端是从位在平台本体13侧的连杆17朝下连设有杆部\n18。这些杆部中的各个杆部18的下端上轴支有凸轮从动辊19,在行走路径侧上,敷设有凸轮15。藉由构成此凸轮15的左右一对的凸轮轨道15a、15b,可使左右一对的凸轮从动辊19伴随着搬运台车1的行走而上推,藉此,构成可使平台本体13上升至预设高度的上升极限准位的升降驱动机构。\n[0061] 此外,若要让藉由凸轮15而上升至上升极限准位的平台本体13,可保持在该上升极限准位的一定区间内的话,只需让凸轮15连续通过此一定区间即可。但是在安全对策的考量上,或者是仅需将此凸轮15敷设在前述一定区间的入口部和出口部即可的技术方案,则如图8及图9中的假想线所示,较佳为合并使用锁定杆20与锁定解除凸轮21,其中,锁定杆20是当平台本体13到达上升极限准位时的姿势下,会将两支交叉连杆16a、16b加以锁定。锁定解除凸轮21则是在当平台本体13欲自上升极限准位下降前,可用以解除前述锁定杆20的锁定。具体而言,乃如同特开2006-44603号公报所示,锁定杆20可以在当平台本体13到达上升极限准位时,与位在两交叉连杆16a、16b的搬运台车1侧上的共用滑动轴22自动啮合,藉由水平支轴20a轴支于搬运台车1侧,以阻止该共用滑动轴的后退移动(平台本体13的下降运动)的同时,在朝下的突出部上,具备有凸轮从动辊20b。锁定解除凸轮21则是可通过前述凸轮从动辊20b,将锁定杆20上推,藉此可使该锁定杆20自位在两交叉连杆16a、16b的搬运台车1侧上的共用滑动轴22,而朝上方脱离,藉以容忍该共用滑动轴22所可能发生的后退移动(平台本体13的下降运动)现象。\n[0062] 又,如图8及图9所示,在形成前述平台本体13的台面13a的顶板23的周边部下侧上,可配设运用蛇腹结构的自由伸缩的角筒状盖24。当此平台本体13上升至上升极限位置时,此角筒状盖24可用以覆盖平台本体13的下侧空间,亦即,配设有交叉连杆机构14的空间的周围。此自由伸缩的角筒状盖24的上端,可固定在顶板23的矩形周边部下侧上,该角筒状盖24的下端则可固定在位在前述顶板23的矩形周边部下方的矩形框部25a上,此矩形框部25a是位在支撑交叉连杆机构14的搬运台车1侧用的框架构造体25上。然后,当平台本体13下降到下降极限位置时,该平台本体13(顶板23)会嵌入至矩形框部26的内侧,此矩形框部26是设置在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该矩形框部26所形成的矩形开口部是具有可与平台本体13刚好可嵌合的尺寸。台面13a(顶板23的上面)则可与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成为同一平面的状态,在台面13a(顶板23的上面)和其周围的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间,则形成存在有呈连续的矩形状(例如1cm前后的)的小幅空隙而已的状态。当平台本体13上升后,在此顶板23的周围与作业地面2侧的矩形框部26间,是由已伸长的角筒状盖24所覆盖,不会有异物等落入内建有交叉连杆机构14的空间内的担忧存在。\n[0063] 就此种藉由凸轮15操作交叉连杆机构14,而使平台本体13可上升的升降驱动机构而言,相对于搬运台车1的整体重量,升降平台12的荷载重量较为重视。在此实施方式中,当此平台本体13所需支撑的车体B的重量变重,而欲利用凸轮15朝上推压平台本体13时,可认为当对搬运台车1来说,平台本体13(车体)是未上升的状态下,包含有升降平台\n12的搬运台车1整体,会自行走路径往上浮,所以较佳是合并使用可防止搬运台车1上浮的上浮防止手段。举例来说,可利用例如轴支在搬运台车1侧上的辊或是将重迭在行走车轮\n3上的凸轮轨道,配设在搬运路径侧所形成的简单构成,来作为此上浮防止手段。\n[0064] 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是在未敷设有用以将凸轮从动辊19上推的凸轮轨道15a、15b的行走路径上,虽会因重力而下降到下降极限准位,此时如图9中的假想线所示,可建构成通过搬运台车1侧的框架构造体25所支撑的支撑构件27,用以支撑平台本体\n13(顶板23)的周边部多个部位。在此支撑构件27中,可事先设置高度可自由调整的支撑用螺栓27a。\n[0065] 在上述搬运台车1上,组合装设有如图1所示的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及支柱型承台30。如图1~图4所示,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和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的结构,是将分别用以支撑车体B的左右两侧边的前后两个部位的承受部31配设在框架32上的同时,在该框架32的下侧前后左右四个部位上突设的各脚部33的下端上,分别附设有可载置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的底座34。在这些前后左右四个底座34当中,位在对角方向的两个底座34上,朝下突设有定位销35。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顶板23)上则如图7所示,设置有定位孔36,用以供两支定位销35可分别自由插拔地插入。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和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结构上的差异之处,仅在于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的脚部33比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的脚部33还高(长),除此之外,两者在构造上完全相同。因此,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和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皆可利用底座34,而可载置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但此时通过将定位销35插入定位孔36,进而可将平台本体13上的各承台28、29的位置(姿势)保持一定。\n[0066] 支柱型承台30的结构是如图1及图5~图7所示,是在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37a、\n37b的上端上,将前后方向横梁38以侧面视为T字形的方式附设而成。同时,自该前后方向横梁38的前后两端部,可用以支撑车体B的左右两侧边各自的前后两个部位的承受部39,是朝内侧呈悬臂状延伸般地连设着。并将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37a、37b的下端的底座40,可载置在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上的升降平台12的左右两侧上。以在此状态下的支柱型承台30的各承受部39的构成是,当支撑着车体B的左右两侧边时,会如图6及图7所示,则呈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37a、37b在向下俯视下,是位于车体B的外侧,同时所支撑的车体B的下侧,则可支撑成作业人员可站立进入的高度。\n[0067] 上述支柱型承台30与平台型承台28或平台型承台29相较下,是属于较不稳定的结构,因而并设有锁定手段44,用以在搬运台车1上已载置的安装状态下进行锁定。如图\n10~图12所示,该锁定手段44是依各支柱构件37a、37b所配设,具备有自支柱构件37a、\n37b下端的底座40的四个角落,朝下突设的四支兼定位用的锁定销45a-45d。在搬运台车\n1的作业地面2上,载置有底座40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部位上,亦即,在升降平台12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部位上,如图4所示,设有四个定位孔46,用以使前述锁定销45a-45d可各别自由插拔地插入。与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连同底板同时构成的框架47(参照图10~图\n12)的下侧上,在向下俯视下,以四个定位孔46所包围而成的四角形区域的略中央位置上,设置有可在垂直支轴48的周围的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的可动板49。自此可动板49的周边开始,对应各定位孔46,突设有四个卡止片50。而且,设置有迫动手段51和止动器52。\n当各卡止片50的先端是位在各定位孔46正下方的锁定作用姿势时,可藉由所设置的迫动手段51和止动器52,依附保持住各卡止片50(可动板49)。迫动手段51是由杆部49a、垂直轴辊53与弹簧气缸5所构成。杆部49a,是自可动板49横向朝内突设。垂直轴辊53,则是与轴支在此杆部49a的先端上。弹簧气缸54,可用以推压此垂直轴辊53。藉由以内建的螺旋弹簧54b,推出弹簧气缸54中的推动器(活塞杆)54a,使该推动器54a可通过垂直轴辊53、杆部49a及可动板49,而可使各卡止片50在垂直支轴48的周围于单一方向进行旋动。藉由推动器54a将垂直轴辊53夹住在与止动器52间,而使得各卡止片50可保持在如图10所示的锁定作用姿势。\n[0068] 又,在上述锁定手段44的结构中,设置有可与各卡止片50连动的锁定解除操作部\n55。此锁定解除操作部55是由杆部49b与垂直轴辊56所构成。杆部49b,是自可动板49横向朝外突设。垂直轴辊56,则轴支在杆部49b的先端。另一方面,藉由搬运台车1在搬运路径中所设定的支柱型承台30的装卸作业场所上,可配设如图10~图12所示的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此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是用以操作锁定解除操作部55的手段。此操作锁定解除操作部55是位于停止在装卸前述支柱型承台30的作业场所的指定位置上的搬运台车1的锁定手段44中。此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是由杆状可动片59、弹簧60、被操作杆61、推杆63与致动器(气缸单元)64所构成。杆状可动片59,可藉垂直支轴58轴支成可自由在水平摇动,且可于先端上具备有可用以推压前述锁定解除操作部55的垂直轴辊56的推压部59a。弹簧60,可将此杆状可动片59依附保持在如图10所示的待机位置上。被操作杆61、可与杆状可动片59连动。推杆63、可用以推压轴支在此被操作杆61的先端上的垂直轴辊62。致动器(气缸单元)64,可用以推拉驱动该推杆63。\n[0069] 在搬运台车1停止在装卸支柱型承台30的作业场所的指定位置的状态下,藉致动器64使推杆63进出。藉由在推杆63的先端上通过垂直轴辊62而推压被操作杆61,使杆状可动片59可与弹簧60的附加力相抵抗,而旋动于垂直支轴58的周围时,该杆状可动片\n59的先端推压部59a则会推压,设置在搬运台车1侧的锁定手段44的锁定解除操作部55的杆部49b(垂直轴辊56),使得可动板49可于迫动手段51的附加力相抗衡的方向上旋动。\n其结果为,位在如图10所示的锁定作用姿势的各卡止片50,会被切换至如图11所示的锁定解除姿势。此外,可并设有止动器65,用以承接此时锁定解除操作部55的杆部49b的垂直轴辊56。藉由杆状可动片59的先端推压59a可将垂直轴辊56夹住在与止动器65间,各卡止片50可保持在锁定解除姿势。\n[0070] 在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上所设置的各定位孔46上,可将基于该定位孔46的内径与各锁定销45a-45d的外径间的差所造成的偏位量限缩至容许范围内,同时该锁定销\n45a-45d的插拔运动亦可圆滑地进行,在作业地面2的下侧上,并设有锁定销45a-45d的升降导引用辊单元66。此些升降导引用辊单元的各升降导引用辊单元66,是由与插入定位孔\n46的各锁定销45a-45d的圆周方向的三个部位相接近的三个水平轴辊67所构成,虽然图示已省略,但在设置于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所设置的平台型承台28、29的定位孔\n36,亦可并设在上述构成的升降导引用辊单元66中。再者,虽然图示已省略,但在各定位孔\n36、46上,事先轴支有可利用弹簧朝上运动,并可将此些定位孔36、46自下侧闭塞的盖板,可防止异物落入未被插入定位销35或锁定销45a-45d的定位孔36、46内。此盖板是藉由按压定位销35或锁定销45a-45d,而可自动地朝横侧方开启。定位销35是用以插入于定位孔36、46。\n[0071] 在上述锁定手段44的各锁定销45a-45d中,如图12B、图12C所示,形成有卡止片50的先端部可进入的水平横向的啮合沟68。如图10所示,位在锁定作用姿势的卡止片\n50,可通过卡止片50的先端部嵌合在各锁定销45a-45d的啮合沟68上,而可防止各锁定销\n45a-45d脱落的问题、并且可防止具备有各锁定销45a-45d的支柱型承台30的底座40自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不当地上浮的问题、更可防止锁定销45a-45d自定位孔46脱落,而使支柱型承台30的支柱构件37a、37b倒伏的问题。但若为了将底座40的上下方向的预留空间,达到零间隙或尽最大可能的小间隙的话,则可建构成如图所示,使锁定销45a-45d的啮合沟68的下侧面68a,倾斜成在卡止片50的先端部进入方向的越里侧越高的方式,且可因应需求,使卡止片50的先端部的下侧面50a,亦与前述啮合沟68的下侧面68a,于相同方向上倾斜,而得以使各卡止片50的先端部在水平方向上嵌合于锁定销45a-45d的啮合沟68时,因各卡止片50的先端部下侧面50a与锁定销45a-45d的啮合沟68的下侧面68a间的相对滑接运动,使得各卡止片50会将锁定销45a-45d朝下拉的方向上推压。\n[0072] 就上述结构所构成的搬运台车1而言,如图1~图3所示,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是位在下降极限位置的状态(台面13a与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呈同一平面的状态)时,当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位在该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且该承台28的各定位销35已插入平台本体13侧的定位孔36(参照图7)完成安装的情况,在此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上,利用承受部31所支撑的被搬运物,亦即,车体B,可支撑在相当于此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的高度的最低支撑准位L1,亦即,可支撑在相对于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的高度来说,是最低的最低支撑准位L1。又,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是位在下降极限位置的状态中,以与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同样的方法,将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安装于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的情况下,在此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上,利用承受部31所支撑的车体B,可支撑在相当于此该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的高度的高支撑准位L2。\n[0073] 如上述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安装有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在以交叉连杆机构14和搬运路径侧的凸轮15,将该平台本体13上升至上升极限位置的情况,亦即,搬运台车1行走在敷设有凸轮15的搬运路径上时,以该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所支撑的车体B,虽较前述最低支撑准位L1还高,但还是比使用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时的支撑准位的高支撑准位L2还低,亦即成为支撑在中间支撑准位L1+上。当然,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安装了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以交叉连杆机构14和搬运路径侧的凸轮15,将该平台本体13上升到上升极限位置的情况,亦即,搬运台车1行走在敷设有凸轮15的搬运路径上时,以该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所支撑的车体B的支撑准位,可较高支撑准位L2还高,更可仅升高至平台本体13的上升高度。\n[0074] 在要将利用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或者是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而支撑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的车体B,以搬运台车1进行搬运时,当然由于支柱型承台30尚未安装,因而在所支撑的车体B的周围,仅存在此搬运台车1的平坦的作业地面2,所以自此车体B的周围的作业地面2上,安全且容易地进行对车体B的侧部的组装作业。\n[0075] 再者,如图1、图5及图6所示,在利用支柱型承台30时,是将已安装在升降平台\n12的平台本体13上的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或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卸下,同时将平台本体13下降至下降极限位置为止,并在使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整体平坦的状态下,将支柱型承台30安装在升降平台12的左右两侧上。自此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或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交换成支柱型承台30的承台的交换作业,是在搬运台车1已停在未敷设有凸轮15的搬运路径中的指定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但在此承台交换作业场所上,如先前所说明,是配设有如图10所示的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n[0076] 然后,在搬运台车1停止在此承台交换作业场所的指定位置时,由于前述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相对于配设在该搬运台车1的底部上的左右两侧的锁定手段44的锁定解除操作部55,是位在图10所示的位置关系,所以在搬运台车1停止后,使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的致动器64作动,如图11所示,利用进出移动的推杆63,使杆状可动片59可通过垂直轴辊62和被操作杆61来抵抗弹簧60的附加力,进而旋动于垂直支轴58的周围上,利用先端的推压部59a,使得锁定手段44侧的锁定解除操作部55的垂直轴辊56,推压与止动器\n65间的夹止位置。其结果为,可动板49通过杆部49b,在垂直支轴48的周围,抵抗迫动手段51(弹簧气缸54)的附加力,而仅旋动预设角度,可动板49的周围的各卡止片50,自支柱型承台30侧的插入有各锁定销45a-45d的定位孔46的正下方的位置,切换成朝横侧方逃脱的锁定解除状态。\n[0077] 因此,在搬运台车1上的预设位置上,支柱型承台30解除悬吊时,锁定该搬运台车\n1侧的支柱型承台30的锁定手段44会切换成锁定解除状态,所以支柱型承台30侧的各锁定销45a-45d,可以无阻碍地插入搬运台车1侧的各定位孔46(参照图4)。接着,若支柱型承台30的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37a、37b,自位在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上的预设位置转移成,各锁定销45a-45d插入至各定位孔46,而各底座40停放于作业地面2的状态的话,则会使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的推杆63向后退行移动,如图10所示,通过以弹簧60的附加力,将杆状可动片59回复为原本的退避姿势,锁定手段44中的可动板49即可以迫动手段\n51的附加力,而回复到原本的姿势,亦即,回归成杆部49a的先端的垂直轴辊53是以迫动手段51的推动器(活塞杆)54a和止动器52所夹住并固定的锁定作用姿势。其结果为,各卡止片50的先端部与各锁定销45a-45d的啮合沟68(参照图12B、图12C)啮合,并切换成各锁定销45a-45d无法拔出的状态。对搬运台车1而言,支柱型承台3是锁定着,可确实地防止不当的摇动或倒伏。又,在搬运台车1开始行走时,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的杆状可动片59和搬运台车1侧的锁定手段44的锁定解除操作部55也不会产生干涉的情况发生。\n[0078] 如上所述,当在安装在搬运台车1上的支柱型承台30上,进行支撑车体B时,该车体B的下侧,是成为作业人员可进入的高度,亦即,支撑在适合于车体B底部作业的最高准位L3上。又,支撑在支柱型承台30上的车体B的搬运路径上,未敷设有凸轮15,因而位在藉该支柱型承台30所支撑的车体B的下侧的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是在下降极限位置上,平台本体13的台面13a,则是位在与搬运台车1的作业地面2为同一平面的状态下。\n再者,前述支柱型承台30的左右一对的支柱构件37a、37b是位在所支撑的车体B的左右两外侧的支柱构件,因而支撑在最高准位L3的车体B的下侧所进行的作业,可安全且容易进行。\n[0079] 再者,要将支柱型承台30交换成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或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n29时,是在搬运台车1已停止在此承台交换作业场所的指定位置的状态下,再进行承台的交换作业,在此承台交换作业场所上,如先前所说明,配设有如图10所示的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然后,当搬运台车1停止在此指定位置时,前述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相对于配设在该搬运台车1的底部左右两侧上的锁定手段44的锁定解除操作部55,是位在如图\n10所示的位置关系,所以在搬运台车1停止后,使得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的致动器64作动,而通过进行与先前所说明的锁定解除操作相同的锁定解除操作,则会如图11所示,使各卡止片50自支柱型承台3侧的各锁定销45a-45d朝横侧方脱离移动,解除支柱型承台30的锁定,并切换成可将支柱型承台30朝上方悬吊的状态。\n[0080] 当卸下支柱型承台30后,若将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或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已安装于位在下降极限位置的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的话,则在以该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或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支撑车体B的状态下,使搬运台车1行走,但在行走前,需将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的推杆63先行后退移动,如图10所示,通过使锁定手段44中的各卡止片50事先回归到原本的锁定作用位置上,在搬运台车1开始行走时,就不会有锁定解除用操作手段57的杆状可动片59和搬运台车1侧的锁定手段44的锁定解除操作部\n55产生干涉的情况发生。\n[0081] 此外,在将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或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安装在升降平台12的平台本体13上,并以此低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8或高支撑用平台型承台29支撑车体B进行搬运时,虽可作成因应在搬运路径上对车体B的作业内容,如先前所说明一般择一选择使平台本体13的高度在下降极限位置或上升极限位置,但也可建构成依情况而按照各区间来改变凸轮30的高度等,将平台本体13可依区间不同,而在下降极限位置与上升极限位置间的任意支撑准位进行切换。
法律信息
- 2013-04-17
- 2011-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1B 13/00
专利申请号: 200880018520.8
申请日: 2008.08.01
- 2010-03-2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1996-10-23
|
1995-09-28
| | |
2
| |
2007-07-04
|
2005-08-02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