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可控硅整流稳压装置 |
申请号 | CN201020531930.7 | 申请日期 | 2010-09-10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2P9/48 | IPC分类号 | H;0;2;P;9;/;4;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衡阳中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开发区长丰大道创业大厦313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衡阳中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衡阳中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振峰;胡海洋 |
代理机构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小强 |
摘要
一种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可控硅整流稳压装置,包括可控硅半控桥式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双级直流稳压电路、可控硅门极控制电路、电压取样控制电路和同步电路。整流装置中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和双级直流稳压电路构成的电源向嵌入式微控制器及可控硅门极控制电路供电。本实用新型采用高精度A/D转换技术、数字电压比较技术和同步开关技术调节永磁发电机稳压装置的输出电压,实现了可控硅的同步触发,大大提高了稳压装置的电压控制精度。
1.一种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可控硅整流稳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由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单向可控硅(4)、单向可控硅(5)、单向可控硅(6)、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和滤波电容器(34)组成的三相可控硅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由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整流二极管(10)、整流二极管(11)和二整流极管(12)组成的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由滤波电容器(14)、电阻(15)、晶体三极管(16)、稳压二极(17)、滤波电容器(18)、三端稳压器(19)和滤波电容器(18)组成的双级直流稳压电路;由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触发二极管(9)、限流电阻(31)、晶体三极管(30)、电阻(28)、电阻(29)、晶体三极管(27)、电阻(25)和电阻(27)组成的可控硅门极控制电路;由嵌入式微控制器(21)、取样电阻(32)、取样电阻(33)和滤波电容器(34)组成的电压取样控制电路;
由二极管(13)、电阻(22)、稳压二极管(23)、电阻(24)组成的同步电路;
在电路中,输入端子(38)、输入端子(39)、输入端子(40)端加载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相交流电压,输入端子(38)连接整流二极管(1)的负极、单向可控硅(4)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0)的正极,输入端子(39)连接整流二极管(2)的负极、单向可控硅(5)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1)的正极,输入端子(40)连接整流二极管(3)的负极、单向可控硅(6)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10)的负极、整流二极管(11)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12)的负极与滤波电容器(14)的正极、电阻(15)、晶体三极管(16)的集电极、晶体三极管(30)的集电极、电阻(29)连接,电阻(29)另一端与电阻(28)、晶体三极管(27)的集电极连接,晶体三极管(27)的基极与电阻(25)、电阻(26)连接,电阻(25)的另一端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阻(15)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17)的负极和晶体三极管(16)的基极,晶体三极管(16)的发射极与滤波电容器(18)的正极和三端稳压器(19)电压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器(19)电压输出端与滤波电容器(20)的正极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单向可控硅(4)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7)的负极,单向可控硅(5)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8)的负极,单向可控硅(6)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9)的负极,单向可控硅(4)的阴极、单向可控硅(5)的阴极、单向可控硅(6)的阴极与取样电阻(32)、滤波电容器(35)的正极及输出端子(36)连接,触发二极管(7)的正极、触发二极管(8)的正极和触发二极管(9)的正极与限流电阻(31)连接,限流电阻(31)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30)的发射极连接,嵌入式微控制器器AD端与取样电阻(32)、取样电阻(33)及滤波电容器(34)连接,整流二极管(1)的正极、整流二极管(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3)的正极、滤波电容器(14)负极、稳压二极管(17)的正极、滤波电容器(18)的负极、三端稳压器(19)接地端、滤波电容器(20)的负极、晶体三极管(27)的发射极、电阻(26)另一端、嵌入式微控制器(21)接地端、稳压二极管(23)的正极、取样电阻(33)另一端、滤波电容器(34)另一端、滤波电容器(35)另一端及输出端子(37)接地。
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可控硅整流稳\n压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压技术,特别是一种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可控硅整流稳压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在航空器、轮船、汽车、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的供电中,采用永磁发电机越来越普遍。 永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是随着转速变化的,因其工作转速变化范围大,因而输出电压变化范围也大,转速高时输出电压高,转速低时输出电压低,有时甚至相差1-3倍。 为了稳定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目前普遍采是:一、机械或电子开关并联短路电能泄放法;二、机械或电子调节串联电阻降压法;三、单相或三相半控可控硅桥式整流电路稳压法等稳压方式。 上述稳压方式的稳压精度均不高,不能完全满足永磁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的要求。\n发明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路工作可靠、稳压精度高的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可控硅整流稳压装置。\n[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可控硅整流稳压装置,包括由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单向可控硅4、单向可控硅5、单向可控硅6、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和滤波电容器34组成的三相可控硅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由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整流二极管\n10、整流二极管11和二整流极管12组成的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由滤波电容器14、电阻15、晶体三极管16、稳压二极17、滤波电容器18、三端稳压器19和滤波电容器\n18组成的双级直流稳压电路;由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触发二极管9、限流电阻\n31、晶体三极管30、电阻28、电阻29、晶体三极管27、电阻25和电阻27组成的可控硅门极控制电路;由嵌入式微控制器21、取样电阻32、取样电阻33和滤波电容器34组成的电压取样控制电路;由二极管13、电阻22、稳压二极管23、电阻24组成的同步电路。\n[0005]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中,输入端子38、输入端子39、输入端子40端加载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相交流电压,输入端子38连接整流二极管1的负极、单向可控硅\n4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0的正极,输入端子39连接整流二极管2的负极、单向可控硅5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1的正极,输入端子40连接整流二极管3的负极、单向可控硅6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10的负极、整流二极管11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12的负极与滤波电容器14的正极、电阻15、晶体三极管16的集电极、晶体三极管30的集电极、电阻29连接,电阻29另一端与电阻28、晶体三极管27的集电极连接,晶体三极管27的基极与电阻25、电阻26连接,电阻25的另一端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阻15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17的负极和晶体三极管16的基极,晶体三极管16的发射极与滤波电容器18的正极和三端稳压器19电压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器19电压输出端与滤波电容器20的正极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单向可控硅4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7的负极,单向可控硅5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8的负极,单向可控硅6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9的负极,单向可控硅4的阴极、单向可控硅5的阴极、单向可控硅6的阴极与取样电阻32、滤波电容器35的正极及输出端子36连接,触发二极管7的正极、触发二极管8的正极和触发二极管9的正极与限流电阻31连接,限流电阻31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30的发射极连接,嵌入式微控制器器AD端与取样电阻32、取样电阻\n33及滤波电容器34连接,整流二极管1的正极、整流二极管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3的正极、滤波电容器14负极、稳压二极管17的正极、滤波电容器18的负极、三端稳压器\n19接地端、滤波电容器20的负极、晶体三极管27的发射极、电阻26另一端、嵌入式微控制器21接地端、稳压二极管23的正极、取样电阻33另一端、滤波电容器34另一端、滤波电容器35另一端及输出端子37接地。\n[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硅整流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永磁发电机开始运转时,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整流二极管10、整流二极管11和整流二极管12构成的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再经由滤波电容器14、电阻15、晶体三极管16、稳压二极17、滤波电容器18、三端稳压器19和滤波电容器18组成的双级直流稳压电路滤波稳压,然后向由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触发二极管9、限流电阻\n31、晶体三极管30、电阻28、电阻29、晶体三极管27、电阻25和电阻27组成的可控硅门极控制电路、嵌入式微控制器21、取样电阻32、取样电阻33和滤波电容器34组成的电压取样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电路开始工作。二极管13、电阻22、稳压二极管23、电阻24组成的同步电路向嵌入式微控制器21提供同步信号。\n[0007] 取样电阻28和取样电阻29从输出电压Uout分压取得的电压Ui送入嵌入式微控制器AD输入端,当同步信号到来时,计算机进入中断服务程序,这时开始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值与片内EEPROM中预存的设定目标稳压值U对应的数值进行运算,根据运算结果从微控制器控制端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晶体三极管30,按照一定的要求开通或者关断可控硅,从而实现了可控硅的同步触发。 嵌入式微控制器内部的单片计算机执行预先编制的程序。\n[0008] 永磁发电机运转时,如果整流稳压装置的输出电压Uout低于设定的目标稳压值U,嵌入式微控制器21控制输出端为低电平,晶体三极管22截止,晶体三极管30导通,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整流二极管10、整流二极管11和整流二极管12构成的三相全波桥式整流电源正极通过晶体三极管14、电阻13、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触发二极管9分别向单向可控硅4、单向可控硅5、单向可控硅6的门极提供触发电流,可控硅导通,单向可控硅4、单向可控硅5、单向可控硅6与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构成的三相可控硅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工作,输出端子32输出的直流电压Uout上升趋向设定的目标稳压值U。\n[0009] 如果整流稳压装置的输出电压Uout高于设定的目标稳压值U,这时Ui高于Uw,嵌入式微控制器21控制输出端为高电平,晶体三极管27导通,晶体三极管30截止,三相全波桥式整流电源正极不再通过晶体三极管14、电阻13、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触发二极管9分别向单向可控硅4、单向可控硅5、单向可控硅6的门极提供触发电流,可控硅截止,单向可控硅4、单向可控硅5、单向可控硅6与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构成的三相可控硅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停止工作,输出端子32输出的直流电压Uout下降趋向设定的目标稳压值U。 当输出电压Uout下降到低于设定的目标稳压值U时,电路又重复上述工作过程,三相可控硅半控桥式整流电路恢复工作,输出端子32输出的直流电压Uout重新上升趋向设定的目标稳压值U。 电路不断重复上述工作过程,使得输出端子32输出的直流电压Uout稳定在设定的目标稳压值U。\n[00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n[0011] 1、采用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内部的单片计算机芯片集成了ROM/EPROM、RAM、总线、总线逻辑、定时/计数器、看门狗、I/O、串行口、脉宽调制输出、A/D、D/A、Flash RAM、EEPROM等各种必要功能和外设,片上外设资源丰富,其最大特点是单片化,体积减小,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大大提高,尤其适合于永磁发电机整流稳压装置输出电压的控制。\n[0012] 2、采用高精度A/D转换技术、数字电压比较技术和同步开关技术调节永磁发电机稳压装置的输出电压,大大提高了输出电压的调节精度。\n[0013] 3、当同步信号到来时,嵌入式微控制器内部的计算机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开始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值与片内EEPROM中预存的设定目标稳压值U对应的数值进行运算,根据运算结果驱动晶体三极管30,开通或者关断可控硅,从而实现了可控硅的同步触发。\n[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n附图说明\n[0015]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6] 如附图1所示:一种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可控硅整流稳压装置,包括由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单向可控硅4、单向可控硅5、单向可控硅6、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和滤波电容器34组成的三相可控硅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由整流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整流二极管3、整流二极管10、整流二极管11和二整流极管12组成的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由滤波电容器14、电阻15、晶体三极管16、稳压二极17、滤波电容器18、三端稳压器19和滤波电容器18组成的双级直流稳压电路;由触发二极管7、触发二极管8、触发二极管9、限流电阻31、晶体三极管30、电阻28、电阻29、晶体三极管27、电阻25和电阻27组成的可控硅门极控制电路;由嵌入式微控制器21、取样电阻32、取样电阻33和滤波电容器34组成的电压取样控制电路;由二极管13、电阻22、稳压二极管23、电阻24组成的同步电路。\n[0017]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中,输入端子38、输入端子39、输入端子40端加载永磁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相交流电压,输入端子38连接整流二极管1的负极、单向可控硅\n4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0的正极,输入端子39连接整流二极管2的负极、单向可控硅5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1的正极,输入端子40连接整流二极管3的负极、单向可控硅6的阳极和整流二极管1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10的负极、整流二极管11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12的负极与滤波电容器14的正极、电阻15、晶体三极管16的集电极、晶体三极管30的集电极、电阻29连接,电阻29另一端与电阻28、晶体三极管27的集电极连接,晶体三极管27的基极与电阻25、电阻26连接,电阻25的另一端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控制端,电阻15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17的负极和晶体三极管16的基极,晶体三极管16的发射极与滤波电容器18的正极和三端稳压器19电压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器19电压输出端与滤波电容器20的正极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单向可控硅4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7的负极,单向可控硅5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8的负极,单向可控硅6的门极连接触发二极管9的负极,单向可控硅4的阴极、单向可控硅5的阴极、单向可控硅6的阴极与取样电阻32、滤波电容器35的正极及输出端子36连接,触发二极管7的正极、触发二极管8的正极和触发二极管9的正极与限流电阻31连接,限流电阻31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30的发射极连接,嵌入式微控制器器AD端与取样电阻32、取样电阻\n33及滤波电容器34连接,整流二极管1的正极、整流二极管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3的正极、滤波电容器14负极、稳压二极管17的正极、滤波电容器18的负极、三端稳压器\n19接地端、滤波电容器20的负极、晶体三极管27的发射极、电阻26另一端、嵌入式微控制器21接地端、稳压二极管23的正极、取样电阻33另一端、滤波电容器34另一端、滤波电容器35另一端及输出端子37接地。
法律信息
- 2013-11-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H02P 9/48
专利号: ZL 201020531930.7
申请日: 2010.09.10
授权公告日: 2011.04.13
- 2011-04-13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10-31 | 2012-10-31 | | |
2 | | 2012-10-31 | 2012-10-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