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传送板 |
申请号 | CN201410203543.3 | 申请日期 | 2014-05-14 |
法律状态 | 驳回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422A |
优先权 | 10-2014-0018274 2014.02.18 KR | 优先权号 | KR20140018274 |
主分类号 | B65G17/30 | IPC分类号 | B;6;5;G;1;7;/;3;0;;; ;F;1;6;F;1;5;/;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鲁泓一 | 申请人地址 | 韩国庆尚南道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鲁泓一 | 当前权利人 | 鲁泓一 |
发明人 | 鲁泓一 |
代理机构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青松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为了放置并输送汽车部件、电子部件等物品,而使用在输送线上的传送板,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将形成有突出部和空间部的突出块形成于在所述传送板上常用的防冲击块的一侧,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并降低噪音的传送板,通过仍使用传送板的外形,减少使用者的反感,并且,将形成有突出部和空间部的突出块形成于在所述传送板上常用的防冲击块的一侧,而借助所述突出块吸收传送板之间发生的冲击,具有降低噪音的效果,并将所述防冲击块和突出块制成为一体式,具有节省制造成本和组装费用的效果。
1.一种传送板,是一种用于在输送线(10)上输送物品的传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板包括:
底板(1),与输送机接触而被输送;
防冲击块(5),形成于所述底板(1)的棱角,
其中,所述防冲击块(5)的一侧形成有突出块(6),
所述突出块(6)上形成有向与传送板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一定长度的突出部(7),所述突出部(7)的内侧形成有空间部(8),该空间部与突出部(7)的形状变化对应,并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和防止发生噪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冲击块(5)和突出块(6)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块(6)形成于传送板的输送方向,也可附加形成于传送板的宽幅方向,即输送线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冲击块(5)和突出块(6)形成为一体,所述突出部(7)和空间部(8)形成为棱角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部(8)上填充有与突出块(6)的材质不同材质的合成树脂。
传送板\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为了放置并输送汽车部件、电子部件等物品,而使用在输送线上的传送板,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将形成有突出部和空间部的突出块形成于在所述传送板上常用的防冲击块的一侧,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并降低噪音的传送板。\n背景技术\n[0002] 一般而言,传送板也称为托盘(pallet)或简称为板(board),沿着输送机滑动,且其上面放置有产品,该产品组装或检查依次经过沿着输送机设置的各个阶段的线而进行作业。\n[0003] 为了持续进行该组装或检查作业,将半成品放置于传送板上,通过传送带输送,普通的传送板是在将多个支撑块固定结合于板状的底板上,并将产品固定于所述支撑块的状态下,进行作业。\n[0004] 此类现有传送板是在板的棱角上使用利用氨基甲酸乙酯等合成树脂的防冲击块,以吸收传送板之间发生的冲击,并防止棱角发生破损,但存在了如下问题:该防冲击块不能很好地吸收冲击,噪音严重,并且冲击仍同样地传递至安放于传送板的(板)产品,而使该位置发生扭曲,严重地发生破损。\n[0005] 为解决该问题而研发的有注册实用新型第0136477号中公开的托盘的冲击及反冲力吸收装置和公开实用新型第20-2000-0008854中公开的电视机输送用托盘的防冲击装置。\n[0006] 首先,在所述注册实用新型中,研发了一种托盘的冲击及反冲力吸收装置,是一种在滚筒输送机上移动的托盘的冲击及反冲力的磁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吸收用缓冲棒,为了运输部件或作业物,设置在以在所述滚筒输送机上移动的托盘的双向运行方向形成的中空部;限位销,固定所述缓冲棒;冲击吸收用橡胶,设置于所述缓冲帮的内侧,以吸收产生至托盘的冲击和振动;磁石,设置于所述缓冲棒内的正面部,并借助磁力,阻止托盘的逆向移动,但该装置也存在有如下问题:即使通过托盘和限位器的冲击而产生的反弹力,可阻止托盘由运行方向转向逆向运动,但反而因磁石拉近限位器和托盘时,移动速度提高,使得冲击力上升,并由此,被施加至托盘的冲击只能更大,并产生更大的噪音,而该冲击仍被同样地施加至放置于托盘上的产品。\n[0007] 所述公开实用新型中,研发一种电视机输送用托盘的防冲击装置,是一种电视被放置于通过输送机输送的托盘的上侧,使得作为组装工艺输送而设置的电视机输送用托盘,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结构构成:在供放置所述电视的托盘的两侧设有阻尼器插入槽,所述阻尼器插入槽内部设置有弹簧,以弹射形成有钳口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部向托盘的两侧端部突出一定距离,在托盘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但具有如下问题:将阻尼器插入槽形成于托盘内部,且将弹簧、阻尼器及阻尼器盖安装于所述阻尼器插入槽的作业非常繁琐,由此增加了制造成本。\n[0008] 并且存在如下不合理问题,为了安装阻尼器,基本上,必须要加厚托盘的厚度,因此,就意味着增加该处托盘的重量,由此,增加输送托盘所需要的能量消耗。\n发明内容\n[0009] (技术课题)\n[0010]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传送板,仍使用传送板的外形,将形成有突出部和空间部的突出块形成于在所述传送板上常用的防冲击块的一侧,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并降低噪音。\n[0011] 并且,本发明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传送板,将所述防冲击块和突出块制造为一体式,可节省制造成本和组装费用。\n[0012] (技术方案)\n[0013]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在输送线上输送物品的传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包括:\n底板,与输送机接触而被输送;防冲击块,形成于所述底板的棱角,并且,所述防冲击块的一侧形成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上形成有向与传送板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一定长度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形成有空间部,该空间部与突出部的形状变化对应,并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和防止产生噪音。\n[0014] (有利效果)\n[0015] 本发明的传送板具有如下效果:传送板的外形仍使用传送板的外形,由此可以降低使用者的反感,并且,将形成有突出部和空间部的突出块形成于在所述传送板上常用的防冲击块的一侧,借助所述突出快,吸收传送板之间的冲击并降低噪音。\n[0016] 并且,还具有如下显著效果:将所述防冲击块和突出块制造为一体式,可节省制造成本和组装费用。\n附图说明\n[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n[0018] 图2为图1的一部分放大图;\n[0019] 图3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n[0020] 图4为图3的一部分放大图;\n[0021] 图5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n[0022] 图6为图5的一部分放大图;\n[0023] 图7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n[0024] 图8为图7的一部分放大图;\n[0025] 图9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n[0026] (附图符号说明)\n[0027] 1.底板 2.桩\n[0028] 3.合成树脂块 4.把手\n[0029] 5.防冲击块 6.突出块\n[0030] 7.突出部 8.空间部\n[0031] 9.螺栓孔 10.输送线\n[0032] 11.合成树脂\n具体实施方式\n[0033] 本发明涉及为了放置并输送汽车部件、电子部件等物品,而使用在输送线上的传送板,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将形成有突出部和空间部的突出块形成于在所述传送板上常用的防冲击块的一侧,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并降低噪音的传送板。\n[0034]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在输送线上输送物品的传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包括:\n底板,与输送机接触而被输送;防冲击块,形成于所述底板的棱角,并且,所述防冲击块的一侧形成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上形成有向与传送板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一定长度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形成有空间部,该空间部与突出部的形状变化对应,并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且防止产生噪音。\n[0035] 并且,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击块和突出块形成为一体。\n[0036] 而且,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块形成于传送板的输送方向,也可形成于传送板的宽幅方向,即形成于输送线侧。\n[0037] 另外,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击块和突出块形成为一体,所述突出部和空间部形成为棱角的形状。\n[0038] 并且,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空间部填充有与突出块的材质不同材质的合成树脂。\n[0039]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如下详细说明。\n[0040]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图2为图1的一部分放大图,本发明是一种为了在输送线(10)输送物品而使用的传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包括:底板(1),与输送机接触而被输送;防冲击块(5),形成于所述底板(1)的棱角,并且,所述防冲击块(5)的一侧上形成有突出块(6),所述突出块(6)形成有向与传送板的输送方向相同而突出一定长度的突出部(7),所述突出部(7)的内侧形成有空间部(8),该空间部与突出部(7)的形状变化对应,并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并防止产生噪音。\n[0041] 首先,底板(1)与输送机接触而被输送,借助传送带或滚筒接触并被传送,并用金属或木材等制造心材,心材的外部上涂敷氨基甲酸乙酯等而被制造。\n[0042] 为了提高底板的强度且维持其形状,在所述底板(1)的上部结合有使用铝等金属的桩(2),并且,所述桩(2)的一侧上结合多个合成树脂块(3),以使符合所要放置的产品的形状。\n[0043] 所述底板(1)的棱角上结合有防冲击块(5),但未对所述防冲击块(5)的形状做特别地限制,为了在吸收冲击,和降低噪音,一般使用合成树脂而制成。\n[0044] 所述防冲击块(5)的一侧结合有突出块(6),所述突出块(6)可由与防冲击块(5)相同或相似的材质制成,在一侧向与传送板的输送方向(图1的箭头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有突出部(7),并向所述突出部(7)的内侧,即在传送板的中心侧形成有空间部(8)。\n[0045] 即,所述突出部(7),在传送板之间发生碰撞时,作为最先接触的部分,一般突出有\n2~30mm左右,空间部(8)被制成为空间的结构,以使因突出部(7)受到冲击,其形状也可随之发生变化,未对空间部(8)的形状做特别限制,并且可充分地吸收被施加至突出部(7)的冲击,且突出部(7)和空间部(8)之间维持某一定程度的厚度,以使恢复至原来的形状。\n[0046] 最后,空间部(8)因被施加至突出部(7)的冲击,其形状随之发生扭曲,并吸收冲击,如图1和2所示的空间部(8)为圆形,如图2的箭头所示,向突出部(7)的正面施加冲击时,突出部(7)和空间部(8)全部扭曲为椭圆形并吸收冲击,之后恢复为圆形。\n[0047] 图3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图4为图3的一部分放大图,所述防冲击块(5)和突出块(6)形成为一体。\n[0048] 即,对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情况,是在防冲击块(5)的一侧结合另外的突出块(6)的形状,但第2实施例具有如下特征,将防冲击块(5)和突出块(6)形成为一体式,可节省部件费用并方便组装。\n[0049] 图5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图6为图5的一部分放大图,将防冲击块(5)和突出块(6)形成为一体式,在防冲击块(5)的两端分别形成突出部(7)和空间部(8)。\n[0050] 即,对于第3实施例,仍具有第2实施例的优点,仍可吸收从传送板的侧面所施加的冲击,但传送板在被输送中,与前面停止的传送板发生碰撞时,随着向传送板的运行方向,即纵向施加冲击,也向传送板的宽幅方向施加冲击,由此,传送板也可能与在输送线(10)的侧面形成的框架(未图示)发生碰撞,而吸收该情况发生冲击。\n[0051] 图7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结构示例图,图8为图7的一部分放大图,将防冲击块(5)和突出块(6)形成为一体,所述突出部(7)和空间部(8)形成为棱角的形状。\n[0052] 即,以图8为基准,因传送板的棱角形状为" "字形,防冲击块(5)和突出块(6)全部形成为" "字形,突出部(7)和空间部(8)也形成为" "字形。\n[0053]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突出块(6)由与防冲击块(5)相同或近似的材质制造,更优选地,由包含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树脂制成,也可以使用氨基甲酸乙酯之外的各种合成树脂。\n[0054] 由该合成树脂所制造的突出块(6)具有如下效果:吸收冲击性能优秀,并降低噪音,改善作业环境。\n[0055] 并且,如图9所示,在所述空间部(8)上填充与突出块(6)的材质不同的材质的合成树脂(11)而进行使用,优选地,此情况即供填充空间部的合成树脂的弹性系数(k)低于突出块(6)的弹性系数(k)。即,形成于突出块(6)的突出部(7)因受力,其形状发生变化,并且,填充至空间部(8)的合成树脂只有必须容易被压缩,才能容易的吸收冲击,填充至空间部(8)的合成树脂不能被容易地压缩时,存在不能吸收冲击,并将冲击直接传递至传送板的问题。\n[0056] 并且,所述突出部(7)除了上述实施例的安装部位之外,也可根据作业状况,安装于传送板的棱角所有的部位。\n[0057] 未作说明的符号即把手(4)和螺栓孔(9),把手(4)为用于搬运传送板的结构,螺栓孔(9)为用于将防冲击块(5)及突出块(6)固定于底板(1)的结构,根据结合的方向,形成于防冲击块(5)和突出块(6)的侧面或上面,优选地,在侧面上形成螺栓孔(9)时,与桩(2)结合。\n[0058] 综上,本发明的传送板仍使用传送板的外形,由此减少使用者的反感,并且,将形成有突出部和空间部的突出块形成于在所述传送板上常用的防冲击块的一侧,借助所述突出块吸收传送板之间发生的冲击,具有降低噪音的效果,将所述防冲击块和突出块制成为一体式,具有节省制造成本和组装费用的效果。
法律信息
- 2018-03-06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 B65G 17/30
专利申请号: 201410203543.3
申请公布日: 2015.08.19
- 2015-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G 17/30
专利申请号: 201410203543.3
申请日: 2014.05.14
- 2015-08-1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3-07-03
|
2013-04-18
| | |
2
| | 暂无 |
2012-10-23
| | |
3
| | 暂无 |
2011-11-10
| | |
4
| | 暂无 |
2002-12-12
| | |
5
| |
2011-07-27
|
2011-02-24
| | |
6
| | 暂无 |
2008-08-2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