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多节副车、车体轨道、卷扬机、地面固定架、重锤拉紧装置和固定漏斗,主车与副车之间及副车与副车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主车和副车安装在车体轨道上,主车后方设有地面固定架,卷扬机与主车头部连接,重锤拉紧装置通过胶带与主车、副车连接,车体轨道底端设有固定漏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车侧面安装有传动装置,主车头部安装动滑轮组,主车中部安装传动滚筒,传动滚筒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滚筒后面与其并列的设有改向滚筒,改向滚筒通过胶带与重锤拉紧装置连接;主车上安装头部漏斗,主车后部上端安装三组主车上托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减速机、联轴器、电动机和底座,减速机一端与主车上的传动滚筒同轴连接,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连接;底座下部安装一个支撑轮,传动装置通过支撑轮在传动装置轨道上行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的底座的末端安装有连杆机构,传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主车相连,形成四连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车上设有防倾翻定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节副车上包括上托辊组、摆动式下托辊组、副车限位装置和车轮组,上托辊组设置在副车上端,摆动式下托辊组设置在副车下端,摆动式下托辊组下方设有副车限位装置,副车底端设有车轮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轨道分为上部段、中间过渡段、下部段,车体轨道前部设有轨道限位装置;车体轨道采用角钢制成也可采用轻轨制成;车体轨道的上部段可以为一整体,或者分为两部分并分别与主车、副车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车前方设有定滑轮组,卷扬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之间通过钢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固定架包括托辊支架、槽型梁上托辊组、地面固定下托辊组和支撑轨道,托辊支架顶端固定安装槽型梁上托辊组,托辊支架底端安装地面固定下托辊组,槽型梁上托辊组下方设有支撑轨道,支撑轨道的高度与摆动式下托辊组高度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重锤拉紧装置包括导向轮组、重锤箱、重锤改向滚筒、张紧改向滚筒、导向轨道和检修平台,导向轨道垂直的安装在地面上,导向轮组两侧与导向轨道相配合,重锤箱与导向轮组连接,重锤改向滚筒通过胶带与张紧改向滚筒连接,重锤拉紧装置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安全栏杆的检修平台,检修平台与重锤箱连接。
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在散装物料运输领域,当生产工艺需要一点分别给二点供料时,通常采用:(1)三通分料的方式;(2)移动溜槽;(3)可逆皮带。由于物料的流动性不同,三通分料、移动溜槽给料需要增加很高的落差,才能满足物料流动要求,物料落差很大,即增加土建投资又增加了物料破碎损耗,造成生产不必要的浪费。可逆皮带需要增加一层转运,土建费用即高又增加一次物料破碎损耗。\n[0003] 当生产工艺需要一点分别给三点或多点供料时必须采用移动皮带完成,此种方式转运站长度、高度都要增加很多,增加一次物料破碎损耗,移动皮带如可逆运行,容易跑偏,造成撒料。\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n[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n[0006] 一种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包括主车、多节副车、车体轨道、卷扬机、地面固定架、重锤拉紧装置和固定漏斗,主车与副车之间及副车与副车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主车和副车安装在车体轨道上,主车后方设有地面固定架,卷扬机与主车头部连接,重锤拉紧装置通过胶带与主车、副车连接,车体轨道底端设有固定漏斗。\n[0007] 主车侧面安装有传动装置,主车头部安装动滑轮组,主车中部安装传动滚筒,传动滚筒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滚筒后面与其并列的设有改向滚筒,改向滚筒通过胶带与重锤拉紧装置连接;主车上安装头部漏斗,主车后部上端安装三组主车上托辊。\n[0008]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减速机、联轴器、电动机和底座,减速机一端与主车上的传动滚筒同轴连接,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连接;底座下部安装一个支撑轮,传动装置通过支撑轮在传动装置轨道上行走。\n[0009] 所述的传动装置的底座的末端安装有连杆机构,传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主车相连,形成四连杆机构。\n[0010] 主车上设有防倾翻定位装置。\n[0011] 每节副车上包括上托辊组、摆动式下托辊组、副车限位装置和车轮组,上托辊组设置在副车上端,摆动式下托辊组设置在副车下端,摆动式下托辊组下方设有副车限位装置,副车底端设有车轮组。\n[0012] 车体轨道分为上部段、中间过渡段、下部段,车体轨道前部设有轨道限位装置;车体轨道采用角钢制成也可采用轻轨制成;车体轨道的上部段可以为一整体,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并分别与主车、副车相对应。\n[0013] 主车前方设有定滑轮组,卷扬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之间通过钢绳连接。\n[0014] 所述的地面固定架包括托辊支架、槽型梁上托辊组、地面固定下托辊组和支撑轨道,托辊支架顶端固定安装槽型梁上托辊组,托辊支架底端安装地面固定下托辊组,槽型梁上托辊组下方设有支撑轨道,支撑轨道的高度与摆动式下托辊组高度一致。\n[0015] 重锤拉紧装置包括导向轮组、重锤箱、重锤改向滚筒、张紧改向滚筒、导向轨道和检修平台,导向轮组两侧与导向轨道相配合,重锤箱与导向轮组连接,重锤改向滚筒通过胶带与张紧改向滚筒连接,重锤拉紧装置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安全栏杆的检修平台,检修平台与重锤箱连接。\n附图说明\n[0016]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n[0017] 图2为图1俯视图;\n[0018] 图3为主车部分结构示意图;\n[0019] 图4为图3俯视图;\n[0020] 图5为图4的A-A向视图;\n[0021] 图6一节副车的结构示意图;\n[0022] 图7为车体轨道结构示意图;\n[0023] 图8为重锤拉紧装置结构示意图;\n[0024] 图9为图8右视图;\n[0025] 图10为地面固定架结构示意图;\n[0026] 图11为图10的B-B向视图;\n[0027] 图12为图10的C-C向视图;\n[0028] 图13为防倾翻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n[0029] 图中:1、主车 2、连接杆 3、副车 4、固定漏斗 5、车体轨道 6、重锤拉紧装置 7、卷扬机 8、定滑轮组 9、轨道限位装置 10、传动装置轨道 11、头部漏斗 12、防倾翻定位装置 \n13、主车上托辊 14、动滑轮组 15、传动滚筒 16、传动装置 17、该向滚筒 18、底座 19、减速机 20、支撑轮 21、联轴器 22、电动机 23、连杆机构 24、上托辊组 25、摆动式下托辊组 \n26、副车限位装置 27、车轮组 28、上部段29、中间过渡段 30、下部段 31、竖直爬梯 32、重锤改向滚筒 33、张紧改向滚筒 34、检修平台 35、导向轮组 36、重锤箱 37、导向轨道 38、地面固定架 39、托辊支架40、槽型梁上托辊组 41、地面固定下托辊组 42、支撑轨道 43、限位装置固定架 44、限位块 45、销轴\n具体实施方式\n[0030] 见图1、图2,一种固定式胶带机头部移动供料装置,包括主车1、多节副车3、车体轨道5、卷扬机7、地面固定架38、重锤拉紧装置6和固定漏斗4,主车1与副车3之间及副车3与副车3之间通过连接杆2相连,主车1和副车3安装在车体轨道5上,主车1后方设有地面固定架38,卷扬机7与主车1头部连接,重锤拉紧装置6通过胶带与主车1、副车3连接,车体轨道5底端设有固定漏斗4。\n[0031] 见图3、图4,主车1侧面安装有传动装置16,主车1头部安装动滑轮组14,主车1中部安装传动滚筒15,传动滚筒15与传动装置16连接,传动滚筒15后面与其并列的设有改向滚筒17,改向滚筒17通过胶带与重锤拉紧装置6连接;主车1上安装头部漏斗11,主车1后部上端安装三组主车上托辊13。主车1上设有防倾翻定位装置12,防倾翻定位装置\n12由限位装置固定架43、限位块44和销轴45组成(图13)。主车1前方设有定滑轮组8,卷扬机7、定滑轮组8和动滑轮组14之间通过钢绳连接。\n[0032] 见图5,传动装置16包括减速机19、联轴器21、电动机22和底座18,减速机19一端与主车1上的传动滚筒15同轴连接,一端通过联轴器21与电动机22连接;底座18下部安装一个支撑轮20,传动装置16通过支撑轮20在传动装置轨道10上行走。传动装置16的底座18的末端安装有连杆机构23,传动装置16通过连杆机构23与主车1相连,形成四连杆机构。\n[0033] 见图6,每节副车3上包括上托辊组24、摆动式下托辊组25、副车限位装置26和车轮组27,上托辊组24设置在副车3上端,摆动式下托辊组25设置在副车3下端,摆动式下托辊组25下方设有副车限位装置26,副车3底端设有车轮组27。\n[0034] 见图7,车体轨道5分为上部段28、中间过渡段29、下部段30,车体轨道5前部设有轨道限位装置9,车体轨道5可采用角钢制成也可采用轻轨制成。当主车1较重时,采用轻轨安装,采用轻轨安装时,车体设置水平导向轮限位。轨道的上部段28可以为一整体,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并分别与主车1、副车3相对应。分开时主车1轨道高度不变、副车3轨道分为上部段28、中间过渡段29、下部段30,分开时主车1、副车3轨道与合并为同一轨道时使用功能相同。\n[0035] 见图10、图11,地面固定架38包括托辊支架39、槽型梁上托辊组40、地面固定下托辊组41和支撑轨道42,托辊支架39顶端固定安装槽型梁上托辊组40,托辊支架39底端安装地面固定下托辊组41,固定下托辊组41可沿底部铰轴转动,当副车3不在轨道下部段\n30时,固定下托辊组41处于垂直位置,否则处于水平位置。槽型梁上托辊组40下方设有支撑轨道42,支撑轨道42的高度与摆动式下托辊组25高度一致。\n[0036] 见图8、图9,重锤拉紧装置6包括导向轮组35、重锤箱36、重锤改向滚筒32、张紧改向滚筒33、导向轨道37和检修平台34,导向轨道37垂直的安装在地面上,导向轮组35两侧与在导向轨道37相配合,重锤箱36与导向轮组35连接,重锤改向滚筒32通过胶带与张紧改向滚筒33连接,重锤拉紧装置6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带安全栏杆的检修平台34,检修平台34与重锤箱36连接。重锤拉紧装置6做上、下运行时,靠导向轮控制运行方向,检修平台34与重锤箱36连接并随重锤箱36一起升降,检修人员可通过设在地面上的竖直爬梯\n31进入检修平台34,检修重锤拉紧装置6。重锤拉紧装置6行程高度应为胶带延伸长度和胶带机头部移动行程之和。当行程高度不够时,可采用二套重锤拉紧装置6来实现。\n[0037] 见图1、图2,主车1与副车3向前运行靠一台固定卷扬机7牵引钢绳,通过一套定滑轮组8牵引主车1上的动滑轮组14带动主车1和副车3向前运行,主车1与副车3向前运行时,胶带伸长是靠重锤拉紧装置6的张紧改向滚筒33向上运行来实现的;主车1与副车3向后运行时,卷扬机7反转,车体移动的动力是靠重锤拉紧装置6自动向下拉紧力,通过胶带牵引主车1上传动滚筒15,从而达到牵引主车1和副车3运动的目的。\n[0038] 见图6、图7,由于副车3在上部段28、中间过渡段29和下部段30的轨道面上运行,因此摆动式下托辊组25辊面高度是变化的,为了保持胶带的下带面支撑高度不变,在摆动式下托辊组25的支架尾部设一对固定铰点,摆动式下托辊组25绕铰点进行摆动,当副车3在上部轨道上时,摆动式下托辊组25的支撑是靠副车上支架完成,当副车向下部轨道运行时,摆动式下托辊组25的支撑轮在支撑轨道42上行走,从而保持胶带的下带面高度不变。
法律信息
- 2016-03-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5G 15/26
专利号: ZL 200910010059.8
申请日: 2009.01.12
授权公告日: 2012.04.18
- 2012-04-18
- 2010-09-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G 15/26
专利申请号: 200910010059.8
申请日: 2009.01.12
- 2010-07-1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1998-06-29
| | |
2
| | 暂无 |
2009-01-12
| | |
3
| | 暂无 |
1996-11-14
| | |
4
| | 暂无 |
2001-10-3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12-31 | 2012-12-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