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及其固定结构 |
申请号 | CN202122860397.X | 申请日期 | 2021-11-20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D07B1/16 | IPC分类号 | D07B1/16;D07B1/14;B65D71/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浙江飞豹工贸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秋滨街道南二环西路318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浙江飞豹工贸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浙江飞豹工贸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宏;徐元仙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及其固定结构,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绳子上摩擦系数较小使得绳子与固定物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绳体,绳体采用高强纱以及粗糙纱加捻而成,粗糙纱设置在高强纱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绳体的外侧设置固定部,固定部上设置有凸起,使得绳体受到径向作用力时,固定部上的凸起插入至绳体中,使得固定部与绳体难以发生相对移动,同时凸起增加固定部与接触物品的摩擦系数,使得绳体难以与接触物品发生相对位移,使得绳体达到防滑的功能,粗糙纱采用醋酸纤维,使得绳体的表面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使得绳体固定时更加稳固,难以发生滑动。
1.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包括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1)采用高强纱(2)以及粗糙纱(3)加捻而成,所述粗糙纱(3)设置在高强纱(2)的外侧,所述绳体(1)上设置有若干固定部(4),当所述固定部(4)受到作用力时,所述固定部(4)上存在有接触面,所述固定部(4)上设置有若干凸起(5),所述固定部(4)上开设有供凸起(5)穿过的穿槽(6),所述凸起(5)的长度大于固定部(4)的厚度,当所述固定部(4)受到作用力时,所述凸起(5)受到一个靠近绳体(1)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纱(2)采用尼龙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粗糙纱(3)采用醋酸纤维加捻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纱(3)的捻度小于高强纱(2)的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的摩擦系数大于粗糙纱(3)的摩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及其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及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绳子,通过将纤维加捻在一起,使得纤维形成股线,再将股线加捻,使得股线形成绳子,在生活中,绳子一般用于捆绑、升调的作用。
[0003]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绳子一般只是单根绳子,且绳子基本只采用尼龙纤维,使得绳子不仅较硬,而且其上摩擦系数较小,致使捆绑时容易使得固定的物品与绳子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致使绳子的固定效果较差。
[000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绳子上摩擦系数较小使得绳子与固定物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及其固定结构,通过将绳体的外侧设置为粗糙纱以及固定部,使得固定部与粗糙纱难以发生相对滑动,固定部上设置有凸起,在按压时凸起增加摩擦系数,使得绳子达到防滑功能,通过设置高强纱并且使得高强纱的捻度大于粗糙纱的捻度,使得凸起插入至绳体当中,防止固定部与绳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包括绳体,所述绳体采用高强纱以及粗糙纱加捻而成,所述粗糙纱设置在高强纱的外侧。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高强纱,使得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通过设置粗糙纱,使得绳体的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使得绳体达到防滑的效果。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强纱采用尼龙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粗糙纱采用醋酸纤维加捻而成。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纤维加捻而成的高强纱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使得绳体在各种使用环境中均能保证较好的工作性能,醋酸纤维加捻而成的粗糙纱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固定时绳体难以与物品发生相对移动。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糙纱的捻度小于高强纱的捻度。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糙纱的捻度小于高强纱的捻度,在接触物品时,较为松散的外周发生变形,使得绳体与接触物品的接触面积增大,在产生摩擦时,需要不断使得绳体变形,从而使得需要的力更大,从而提高绳体的防滑功能。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绳体上设置有若干固定部,当所述固定部受到作用力时,所述固定部上存在有接触面。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部,并且使得固定股接触时为面接触,由于绳体与物品发生相对位移时,一般为滚动,使得绳体与物品较为简单发生滑动,通过设置固定部,使得固定部与物品接触时为面接触,从而使得固定部与物品发生移动时需要较大摩擦,使得绳体达到防滑的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的摩擦系数大于粗糙纱的摩擦系数。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的摩擦系数大于粗糙纱的摩擦系数,使得固定部与外界物品接触时具有更大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得固定部能够具有更好的防滑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供凸起穿过的穿槽,所述凸起的长度大于固定部的厚度,当所述固定部受到作用力时,所述凸起受到一个靠近绳体的作用力。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优先与凸起接触,由于凸起受到一个靠近绳体的作用力,使得凸起上的作用力作用在接触物品上,凸起增加摩擦系数,由于凸起的长度大于固定部的厚度,使得凸起在接触时,凸起存在部分插入绳体上的粗糙部中,使得绳体不仅难以沿其径向滑动,而且使得难以沿其长度方向滑动。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材料制成的固定部容易发生弹性变形,不仅使得固定部容易贴合在接触面上,同时使得凸起挤压时受到一个靠近绳体的作用力。
[00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通过设置固定部以及固定部上的凸起,使得固定部与物品接触时拥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同时通过设置供骨气穿过的凹槽,使得凸起在接触时刻穿过凹槽,使得凸起卡接在绳体与固定部之间,使得绳体与固定部难以发生沿绳体长度方向的位移,固定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固定部更能贴合接触面,增大固定部与物品的接触,绳体通过设置高强纱以及粗糙纱,使得绳体具有较好的强度,并且使得绳体与固定部难以发生相对滑动,同时粗糙纱采用较低的捻度,方便凸起插入,使得固定部与绳体难以发生相对位移。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部的剖视图。
[0025] 图中:1、绳体;2、高强纱;3、粗糙纱;4、固定部;5、凸起;6、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7] 实施例:一种防滑防散固定绳及其固定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绳体1,绳体1采用高强纱2以及粗糙纱3加捻而成,粗糙纱3设置在高强纱2的外侧,绳体1上还设有固定部4,固定部4上设置有若干凸起5。
[0028] 如图1所示,若干股高强纱2加捻形成绳体1的芯纱,保证绳体1的抗拉强度,使得绳体1难以断裂,高强纱2采用尼龙纤维加捻而成,使得绳体1具有较好的强度,同时在绳子发生微量变形时,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率,粗糙纱3设置在高强纱2的外侧,使得绳体1的外周具有较好的粗糙纱3,从而使得绳体1与固定部4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使得绳体1与固定部4之间难以发生相对移动,粗糙纱3采用醋酸纤维加捻而成,使得粗糙纱3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同时醋酸纤维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固定时粗糙纱3难以在外部磨断。
[0029]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部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使得固定股具有弹性,从而使得固定部4能够贴合在接触物品上,橡胶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使得固定部4与绳体1难以发生相对位移,与物品接触时也能防止固定部4与物品发生相对位移,固定部4上设置有若干凸起
5,固定部4上开设有供凸起5穿过的穿槽6,凸起5的长度大于固定部4的厚度,使得在固定部
4受到作用力时,凸起5穿过穿槽6,使得凸起5穿插在粗糙纱3上,从而使得凸起5限制固定部
4与绳体1之间的位移,完成固定部4与绳体1的限制,粗糙纱3的捻度小于高强纱2的捻度,使得凸起5较为简单的插入至粗糙纱3之间,使得粗糙纱3与固定部4难以发生相对位移。
[0030] 工作原理
[0031] 工作时,调节固定部4所在位置,使得固定股位于绳体1的位置,完成调节后,将绳体1以及固定部4缠绕在物品上,使得固定部4上的凸起5与物品接触,凸起5受到作用力缩回,使得凸起5部分插入至绳体1上,使得绳体1与固定部4难以发生相对移动,此时由于固定部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固定部4与物品接触更加充分,同时凸起5在固定部4的弹性作用下靠近物品,使得捆绑后更加稳固,也使得绳体1在长久拉动变得松垮的情况下,绳体1依然紧贴物品,保证一定的摩擦力,使得绳体1难以发生相对移动。
[00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