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预制混凝土梁 |
申请号 | CN200810067079.4 | 申请日期 | 2008-05-0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894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IPC分类号 | E;0;4;C;3;/;2;0;;;E;0;4;C;5;/;0;1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成全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包括由钢筋和包裹所述钢筋的混凝土组成的梁主体,所述梁主体的顶面具有多根底端埋设于混凝土且顶端露出顶面的箍筋、以及多根与所述多根箍筋固接的主筋,所述主筋沿着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最下位置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通过使露出梁主体顶面的主筋与梁主体顶面之间保留间隙,以在现场浇筑时将混凝土填充到上述间隙,从而使该预制混凝土梁与现场浇筑部分紧密结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包括由钢筋和包裹所述钢筋的混凝土组成的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体的顶面具有多根底端埋设于混凝土且顶端露出顶面的箍筋、以及多根与所述多根箍筋固接的主筋,所述主筋沿着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最下位置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梁主体的顶面具有与梁主体一体的架肩,所述架肩由所述梁主体的侧面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架肩的内侧壁垂直于梁主体的顶面,所述箍筋包括垂直于梁主体的顶面且底端埋设于梁主体的混凝土中的支撑部或支撑筋,至少部分所述箍筋的支撑筋或支撑部紧贴所述架肩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在沿梁主体长度方向的同一横截面上每一所述箍筋位于同一平面且箍筋所在平面垂直于梁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多根主筋位于同一平面且该主筋所在平面平行于梁主体顶面,所述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的距离为3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箍筋包括连接所述支撑筋的连接筋,所述支撑筋顶部为开口向下的弯钩,所述主筋中最外侧的主筋固定在弯钩中,所述连接筋架设在所述主筋上且端部在最外侧的主筋位置向下弯折,所述支撑筋顶部的弯钩的低端与梁主体顶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在沿梁主体长度方向的同一横截面上每一所述箍筋位于同一平面且箍筋所在平面垂直于梁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多根主筋分别位于至少两个平行平面,且该至少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梁主体顶面,其中位于最低平面的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的距离为3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箍筋包括高度相同的内侧筋和外侧筋,且所述内侧筋和外侧筋分别包括两根部分埋设于所述梁主体的支撑部以及连接两支撑部的顶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平行于所述梁主体顶面,所述位于最高平面的主筋固接到连接部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最低平面的主筋固接到内侧筋的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的顶端距离梁主体的顶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架肩顶部距离梁主体的顶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中距离梁主体顶面最近的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的表面的距离为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为Φ18-Φ32钢筋,所述箍筋为Φ9-12钢筋。
预制混凝土梁\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梁。\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们对住宅的需求日趋迫切,建筑物的高层化、大型化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而传统的建筑,都是通过现场施工(例如现场浇铸混凝土框架、楼面等)完成的,不仅存在因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而导致的建筑质量风险,而且存在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n[0003] 建筑工业化生产技术,是指把建筑各分部构件(例如柱、梁、楼面等)在工厂集中生产加工,进行现场调运组装施工。采用建筑工业化作业,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效率,而且可最大程度改善结构精度,解决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提高建筑性能,降低使用能耗和建造能耗,保护环境。\n[0004] 然而,在将预制混凝土梁与建筑物其它部分进行组装时,容易出现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不能紧密结合,从而造成预制混凝土梁与现浇层的错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预制混凝土梁在组装到建筑物时与现浇部分结合部紧密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梁。\n[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包括由钢筋和包裹所述钢筋的混凝土组成的梁主体,所述梁主体的顶面具有多根底端埋设于混凝土且顶端露出顶面的箍筋、以及多根与所述多根箍筋固接的主筋,所述主筋沿着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最下位置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梁主体的顶面具有与梁主体一体的架肩,所述架肩由所述梁主体的侧面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架肩的内侧壁垂直于梁主体的顶面,所述箍筋包括垂直于梁主体的顶面且底端埋设于梁主体的混凝土中的支撑部或支撑筋,至少部分所述箍筋的支撑筋或支撑部紧贴所述架肩的内侧壁。\n[0007]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在沿梁主体长度方向的同一横截面上每一所述箍筋位于同一平面且箍筋所在平面垂直于梁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多根主筋位于同一平面且该主筋所在平面平行于梁主体顶面,所述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的距离为30-300mm。\n[0008]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每一所述箍筋包括连接所述支撑筋的连接筋,所述支撑筋顶部为开口向下的弯钩,所述主筋中最外侧的主筋固定在弯钩中,所述连接筋架设在所述主筋上且端部在最外侧的主筋位置向下弯折,所述支撑筋顶部的弯钩的低端与梁主体顶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n[0009]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在沿梁主体长度方向的同一横截面上每一所述箍筋位于同一平面且箍筋所在平面垂直于梁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多根主筋分别位于至少两个平行平面,且该至少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梁主体顶面,其中位于最低平面的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的距离为30-300mm。\n[0010]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每一所述箍筋包括高度相同的内侧筋和外侧筋,且所述内侧筋和外侧筋分别包括两根部分埋设于所述梁主体的支撑部以及连接两支撑部的顶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平行于所述梁主体顶面,所述位于最高平面的主筋固接到连接部的底部。\n[0011]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位于最低平面的主筋固接到内侧筋的支撑部。\n[0012]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箍筋的顶端距离梁主体的顶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架肩顶部距离梁主体的顶面的距离。\n[0013]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主筋中距离梁主体顶面最近的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的表面的距离为50mm。\n[0014] 在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中,所述主筋为Φ18-Φ32钢筋,所述箍筋为Φ9-12钢筋。\n[0015] 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梁,通过使露出梁主体顶面的主筋与梁主体顶面之间保留间隙,以在现场浇筑时将混凝土填充到上述间隙,从而使该预制混凝土梁与现场浇筑部分紧密结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n附图说明\n[0016]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n[0017] 图1是本发明预制混凝土梁第一实施例的垂向截面结构示意图;\n[0018] 图2是本发明预制混凝土梁第二实施例的垂向截面结构示意图;\n[0019] 图3是本发明预制混凝土梁第三实施例的垂向截面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梁,该预制混凝土梁包括由钢筋和包裹上述钢筋的混凝土组成的梁主体,梁主体的顶面具有多根底端埋设于混凝土且顶端露出顶面的箍筋、以及多根与上述多根箍筋固接的主筋,主筋沿着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最下位置主筋的底部与梁主体顶面之间具有间隙。在进行组装时,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浇筑到梁主体顶面与主筋底部之间并包括上述主筋及箍筋,使该梁主体与现浇部分紧密结合,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n[0021]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预制混凝土梁第一实施例的垂直长度方向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该预制混凝土梁可作为建筑物的主梁。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混凝土梁包括由钢筋和包裹该钢筋的混凝土11组成的梁主体10。在梁主体10的顶面具有两个与梁主体10一体的架肩14,用于在现场施工时在其上架设楼板。该两个架肩14分别由梁主体10的两个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且架肩14的内侧壁垂直于梁主体10的顶面(即上表面)。\n[0022] 在两个架肩14的之间设有多个箍筋14,其中每一箍筋14位于一个平面内,且该箍筋14所在平面垂直于梁主体10的长度方向。每一箍筋14包括内侧筋及外侧筋,每一内侧筋和外侧筋分别包括两个支撑部和一个连接部,其中支撑部垂直于梁主体10的顶面且底端埋设于梁主体10的混凝土11中;连接部平行于梁主体10的顶面且连接支撑部的顶端。\n在实现时,箍筋14的连接部和支撑部可由同一根钢筋弯曲而成,并且外侧筋的支撑部紧贴架肩15的内侧壁。\n[0023] 在本实施例中,6根主筋13沿着梁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平行于梁主体10顶面的平面。其中位于较高平面(即第一层)的4根主筋13的顶部分别固接于箍筋14的连接部;2根位于较低平面(即第二层)的主筋13固接于内侧筋的支撑部。由于第二层的主筋13固定于内侧筋的支撑部,方便了绑扎施工以及现场施工时的混凝土填充。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主筋13的数量也可增加或减少,位置也可根据需要调整。此外,主筋13也可在现场施工时绑扎到箍筋14。\n[0024] 在上述预制混凝土梁中,位于较低平面的主筋13的底部与梁主体10顶面之间留有空隙,以在现场浇筑时在该空隙中填充混凝土,从而保证预制的梁主体10与现浇层的紧密结合,避免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的错位。通常上述间隙为30-300mm,即位于较低平面的主筋13的底部距离梁主体10顶面的距离d1是30-300mm。经试验证明,上述距离d1的最佳值为50mm左右。。\n[0025] 如图2所示,是在本发明预制混凝土梁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预制混凝土梁可用作建筑物的次梁。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包括由钢筋以及包裹钢筋的混凝土21组成的梁主体20,梁主体20的顶面包括由侧面向上延伸形成的两架肩25、多根底端埋设于混凝土21的箍筋24以及多根连接箍筋24的主筋23。\n[0026]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箍筋24位于同一平面且箍筋24所在平面垂直于梁主体\n20的长度方向。每一所述箍筋包括底部埋设于梁主体、顶部具有开口向下的弯钩的支撑筋和连接支撑筋的连接筋,其中支撑筋垂直于所述梁主体顶面并紧贴架肩25的内侧壁,连接筋平行于梁主体20的顶面。4根主筋23中最外侧的2根主筋固定在支撑筋的弯钩中,而连接筋架设在主筋上且端部在最外侧的主筋位置向下弯折,支撑筋顶部的弯钩的低端与梁主体顶面的距离d2为30-300mm。经试验证明,上述距离d2的最佳值为50mm左右。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主筋23的数量也可增加或减少,位置也可根据需要调整。并且,主筋23及连接筋也可在现场施工时绑扎到支撑筋。\n[0027]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箍筋的顶端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大于架肩顶部距离梁主体顶面的距离。\n[0028]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预制混凝土梁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的示意图。与第一、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梁主体30的顶面仅包括底端埋设到混宁土31的箍筋34以及连接箍筋34的主筋33,而没有架肩。其中箍筋34、主筋33的结构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类似。\n[0029] 在上述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梁中,主筋为Φ18-Φ32钢筋,箍筋为Φ9-12钢筋,可根据梁的应用位置、建筑物类型的不同在上述范围内选择。\n[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法律信息
- 2012-02-22
- 2010-01-06
- 2009-11-1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8-05-05
| | |
2
| | 暂无 |
1997-05-27
| | |
3
| | 暂无 |
2003-09-09
| | |
4
| | 暂无 |
2004-02-11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