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 |
申请号 | CN201220526763.6 | 申请日期 | 2012-09-26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IPC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106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发明人 | 张天时;梁兴明;王晓萍;张雯;仪德华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它包括养殖池、水平排水管、竖直排水管、内套管、排污支管、变径管、总排污管、回水管、水处理装置、蓄水池、进水管和进水支管。本实用新型在竖直排水管内设置内套管代替现有技术在排污支管上的阀门,通过拔出或插入竖直排水管内的内套管可以选择不同的水循环养殖模式,操作简便,快捷。
1.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养殖池、水平排水管、竖直排水管、内套管、排污支管、变径管、总排污管、回水管、水处理装置、蓄水池、进水管和进水支管,水平排水管一端与养殖池底部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管向上与竖直排水管密封连接,三通管另一端口向下紧密插入变径管粗端开口,变径管细端开口紧密插入排污支管,排污支管与总排污管密封连接;内套管经竖直排水管,其下端紧密插入变径管细端开口内,内套管与竖直排水管之间有空隙,且内套管高于竖直排水管,以便于拔出或插入内套管,竖直排水管上端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回水管密封连接,回水管上壁距离养殖池内的养殖水位10-18cm,竖直排水管顶端与空气相通,且竖直排水管顶端高于养殖池,回水管另一端与水处理装置连接,水处理装置连接到蓄水池,进水管一端连接到蓄水池,另一端进入养殖车间,通过进水管上的支管连接到养殖池上或养殖池上方,当内套管从变径管细端开口内拔出时,养殖池里的养殖用水通过水平排水管进入变径管、排污支管,然后流入总排污管,此时为开放式水循环养殖模式;当内套管紧密插入变径管细端开口内时,养殖池里的养殖用水通过水平排水管进入竖直排水管后,养殖用水向上经过内套管与竖直排水管之间的空隙流入回水管,然后进入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养殖用水进入蓄水池,通过进水管、进水支管进入养殖池,此时为封闭式水循环养殖模式。
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鱼类工厂化养殖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水产养殖的朝阳产业。但鱼类工厂化养殖技术仍然存在着能耗大、成本高的问题,成为该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因此解决当前养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已然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n[0003] 我国北方现在采用的养殖方式主要是车间养殖、塑料大棚养殖加保温措施等方式,普遍采用锅炉加热海水、抽取地下海水、利用电厂余热加热海水、太阳能加热海水等手段来升高或降低室内温度和养殖水的水温,达到养殖鱼类的水环境要求。而一些名优鱼类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幼苗期需要长流水培育,锅炉海水加热和长流水排放浪费了大量能源,造成了养殖成本的提高和大量养殖废水的污染。目前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鱼类养殖车间在自然水温适宜的春、秋季节实行开放式水循环养殖模式,需要升高或降低水温的冬、夏季实行封闭式水循环养殖模式,进而节省养殖成本,但由于两种养殖模式,因此需要两种水循环系统,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由于管道铺设太多而占据了养殖空间。\n发明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套供排水系统里同时实现开放式水循环养殖模式和封闭式水循环养殖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养殖名优鱼类养殖车间设置两套水循环系统,从而增加了养殖成本,占用养殖空间的问题。\n[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n[0006] 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它包括养殖池、水平排水管、竖直排水管、内套管、排污支管、变径管、总排污管、回水管、水处理装置、蓄水池、进水管和进水支管,水平排水管一端与养殖池底部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管向上与竖直排水管密封连接,三通管另一端口向下紧密插入变径管粗端开口,变径管细端开口紧密插入排污支管,排污支管与总排污管密封连接;内套管经竖直排水管,其下端紧密插入变径管细端开口内,内套管与竖直排水管之间有空隙,且内套管高于竖直排水管,以便于拔出或插入内套管,竖直排水管上端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回水管密封连接,回水管上壁距离养殖池内的养殖水位10-18cm,竖直排水管顶端与空气相通,且竖直排水管顶端高于养殖池,回水管另一端与水处理装置连接,水处理装置连接到蓄水池,进水管一端连接到蓄水池,另一端进入养殖车间,通过进水管上的支管连接到养殖池上或养殖池上方,当内套管从变径管细端开口内拔出时,养殖池里的养殖用水通过水平排水管进入变径管、排污支管,然后流入总排污管,此时为开放式水循环养殖模式;当内套管紧密插入变径管细端开口内时,养殖池里的养殖用水通过水平排水管进入竖直排水管后,养殖用水向上经过内套管与竖直排水管之间的空隙流入回水管,然后进入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养殖用水进入蓄水池,通过进水管、进水支管进入养殖池,此时为封闭式水循环养殖模式。\n[000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n[0008] 本实用新型使用一套供排水系统集开放式水循环养殖模式与封闭式水循环养殖模式于一体,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占用的养殖空间。。\n[0009] 在工厂化养殖车间内排污管一般设置在地下,每次开关阀门时都要打开地漏,本实用新型在竖直排水管内设置内套管代替现有技术在排污支管上的阀门,通过拔出或插入竖直排水管内的内套管可以选择不同的水循环养殖模式,操作简便,快捷。\n附图说明\n[0010]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1养殖池,2水平排水管,3竖直排水管,4内套管,5排污支管,6变径管,7总排污管,8回水管,9水处理装置,10蓄水池,11进水管,12进水支管。\n具体实施方式\n[0011]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n[0012] 一种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它包括养殖池1、水平排水管2、竖直排水管3、内套管4、排污支管5、变径管6、总排污管7、回水管8、水处理装置9、蓄水池10、进水管11和进水支管12,水平排水管2一端与养殖池1底部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管向上与竖直排水管3密封连接,三通管另一端口向下紧密插入变径管6粗端开口内,变径管6细端开口紧密插入排污支管5,排污支管5与总排污管7通过三通管密封连接,内套管4经竖直排水管3,其下端紧密插入变径管6细端开口内,内套管4与竖直排水管3之间有空隙,且内套管4高于竖直排水管3,以便于拔出或插入内套管的操作,竖直排水管3上端侧壁通过一个三通管与水平方向的回水管密封连接,回水管上壁距离养殖池内的养殖水位\n15cm,竖直排水管3顶端与空气相通,且竖直排水管顶端高于养殖池1,回水管8另一端与水处理装置9连接,水处理装置9连接到蓄水池10,进水管11一端连接到蓄水池10上,另一端进入养殖车间,通过进水支管12连接到养殖池1上或养殖池上方,当内套管4从变径管\n6细端开口内拔出时,养殖池里的养殖用水通过水平排水管2进入变径管6、排污支管5,然后流入总排污管7,此时为开放式水循环养殖模式;当内套管4紧密插入变径管6细端开口内时,养殖池里的养殖用水通过水平排水管2进入竖直排水管3后,养殖用水在水位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上经过内套管与竖直排水管之间的空隙流入回水管8,然后进入水处理装置9,处理后的养殖用水进入蓄水池10,通过进水管11、进水支管12进入养殖池,此时为封闭式水循环养殖模式。\n[0013] 养殖池的规格为25平方米的水泥池(规格5*5米),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管道均为PVC管;水处理装置为购自广州市创领水产工程设备有限公司集蛋白质分离、机械过滤、增氧、消毒灭菌于一体的水产水处理设备。\n[0014] 2011年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海阳市黄海水产养殖公司对半滑舌鳎进行应用性实验,在本实用新型系统中设置20个养殖池,在养殖期间需要对养殖用水控制在14-28℃,在养殖初期,自然水温5-8℃,为了节省养殖成本,把内套管插入竖直排水管内采用封闭式水循环养殖模式,在育苗期间进行水质检测,pH在7.6-8.6,溶氧5mg/L以上,氨氮低于\n0.02mg/L,完全能够满足半滑舌鳎育苗需要;在后期养成过程中,由于自然水温能够满足养殖需要,因此拔掉内套管采用开放式水循环养殖模式。由于半滑舌鳎觅食行动慢、摄食时间长,养成过程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而且不同体长的鱼要投喂不同规格的饲料,每天投喂\n2~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在此养殖条件下,经过2年1个月体长达到50cm以上,体重能达到1Kg以上,成活率达70%以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推广本实用新型工厂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对半滑舌鳎进行养殖。同样也可以在大菱鲆、牙鲆等其它海水名优鱼类的工厂化养殖中推行本实用新型装置。
法律信息
- 2014-11-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01K 61/00
专利号: ZL 201220526763.6
申请日: 2012.09.26
授权公告日: 2013.03.27
- 2013-03-2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8-13 | 2014-08-13 | | |
2 | | 2014-09-19 | 2014-09-19 | | |
3 | | 2015-04-30 | 2015-04-30 | | |
4 | | 2016-01-19 | 2016-01-19 | | |
5 | | 2015-04-30 | 2015-04-30 | | |
6 | | 2014-08-13 | 2014-08-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