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及使用方法 |
申请号 | CN200410016738.3 | 申请日期 | 2004-03-04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559972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IPC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06;C04B22/14;C04B24/38;C04B26/1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同济大学 | 申请人地址 | 上海市四平路12***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同济大学 | 当前权利人 | 同济大学 |
发明人 | 孙振平;蒋正武;张冠伦;王玉吉 |
代理机构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张磊 |
摘要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由水泥、黄砂、硫铝酸盐膨胀剂、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组成。使用本发明能非常高效率地对现浇混凝土建筑物表面进行饰面装修前的预处理,大幅度提高后续饰面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且本发明具有极好的耐水、耐高温和抗冻融循环性,干收缩率小于0.06%。本发明适用于对现浇混凝土、粘土砖、混凝土砌块、预制混凝土大板和硅酸盐加气砌块表面装饰层施工前的预处理。
1、一种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水泥、黄砂、硫铝酸盐膨胀剂、纤维素、 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组成,各组份的重量比为:
水泥 100
5-15目黄砂 65-108
20-40目黄砂 30-55
100-140目黄砂 40-84
硫铝酸盐膨胀剂 2-8
纤维素 0.10-0.64
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 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比为:
水泥 100
5-15目黄砂 78-103
20-40目黄砂 35-47
100-140目黄砂 49-78
硫铝酸盐膨胀剂 4-7
纤维素 0.12-0.60
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 0-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石灰石水泥和复合水泥之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该材 料重量15%-40%的水,搅拌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
背景技术
目前,政府对传统的实心粘土砖在墙体中的应用严加限制,而现浇混凝土由于强度高、 尺寸稳定性相对较好,成为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结构的主流。与传统的粘土砖砌筑 体相比,混凝土表面硬度高、光滑,混凝土浇注好后进一步进行砂浆抹面(也称抹灰)则十 分困难,抹灰层不容易施作,且抹灰层与混凝土基层表面之间的粘结强度很低,加之抹灰 层干燥收缩,很易引起开裂甚至抹灰层剥落。如果直接在光滑的混凝土表面粘贴瓷砖、大 理石等饰面装饰材料,由于粘结强度低,往往竣工仅二、三年时间便可能会出现饰面层剥 落现象,不仅影响建筑物外观,而且给行人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为了改善混凝土表面与抹 灰层的粘接强度,传统工艺中一般采取对混凝土表面预先凿毛的作法,实践表明,由于混 凝土强度一般高达C30,要对大面积的建筑物墙面进行凿毛施工,不仅耗工、耗时,均匀 性难以保证,而且对混凝土墙体的损伤很大,更重要的是,其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
因此,开发研制并实际生产能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预处理,从而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表面 与后续抹灰(装饰层)之间粘结强度的超强界面剂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
本发明提出的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由水泥、黄砂、硫铝酸盐膨胀剂、纤维素和聚 醋酸乙烯酯乳胶粉组成,各组份的重量比为:
水泥 100
5-15目黄砂 65-108
20-40目黄砂 30-55
100-140目黄砂 40-84
硫铝酸盐膨胀剂 2-8
纤维素 0.10-0.64
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 0-5
各组份较佳的重量比为:
水泥 100
5-15目黄砂 78-103
20-40目黄砂 35-47
100-140目黄砂 49-78
硫铝酸盐膨胀剂 4-7
纤维素 0.12-0.60
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 0-4.1
本发明中,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 灰水泥、石灰石水泥和复合水泥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按前述各重量比例称量各组份,通过物理机械混合均匀,即得 到本产品。
水泥作为无机胶凝材料,能与拌合水水发生化反应,产生水化产物,硬化后产生强度, 并能与基层混凝土之间产生咬合力,形成整体。三种粒级的黄砂均为高强集料,其中较细 的黄砂填充于最粗的黄砂堆积后留下的空隙内,最细的黄砂又填充在前两种黄砂堆积后留 下的空隙内,形成坚实的骨架,其空隙进一步由浆体填充,形成整体。硫铝酸盐膨胀剂掺 入的目的在于能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与水化产物发生反应,产生一定数量的膨胀性产物,补 偿水泥浆干燥所引起的收缩。纤维素作为保水增稠组份,其作用在于能在水泥浆体中溶胀, 产生桥连作用,并通过分子吸附作用将水泥颗粒颗粒连接在一起,避免颗粒沉降;在浆体 流动时,保证浆体成为整体,并不会产生泌水现象;纤维素的作用还在于防止浆体中水分 被混凝土基层吸收或过度蒸发,从而起到良好的自养护作用,使产品涂抹在混凝土表面后, 与混凝土之间产生强有力的粘结作用。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遇水后成为乳液,不仅能增加 浆体的稳定性,而且浆体硬化过程中,乳液逐渐干燥失水,聚醋酸乙烯酯分子相互连接, 形成一层高分子膜层,增强本产品的韧性和抗冲击性,提高本产品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强 度。
本发明为灰色干粉状物质,使用时,加水,搅拌均匀成浆状,适宜的加水量为干粉状 材料重量的15%-40%,具体加水量根据使浆体达到的所需稠度和施工性通过试验确定。
该发明产品广泛适用于对现浇混凝土、粘土砖、混凝土砌块、预制混凝土大板和硅酸 盐加气砌块表面装饰层施工前的预处理。
为了增强混凝土表面与后续饰面层或抹面砂浆的粘结强度,可以采用本发明产品—混 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事先涂抹在混凝土表面,由于该处理剂具有非常好的保水性和粘结强 度,且处理过后本身表面比较粗糙,可以大大改善后续抹面砂浆和饰面层等与混凝土之间 的粘结强度,且处理剂凝结硬化后具有很好的耐水、耐高温和抗冻融循环性,干缩率低, 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开裂、空鼓和起壳。
本发明所得产品使用方便,只要在现场按照推荐用水量直接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施工。
本发明产品广泛适用于对水泥混凝土墙地面表面进行饰面前的预处理,代替了传统的 凿毛、清理、润湿等繁琐的工序。
本发明产品生产中原材料易得,组织尘产后,为生产厂家带来的利润率为售价的25% 左右,市场前景看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按普通硅酸盐水泥32.93%(重量百分比,下同),黄 砂(10目)27.66%,黄砂(26目)11.86%,黄砂(120目)25.01%,硫铝酸盐膨胀剂1.65%,纤维 素0.15%,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0.74%配制而成。所配制产品的粘结抗拉强度为3.2MPa, 压剪胶接强度为4.1MPa,耐水强度3.9MPa,耐温强度3.9MPa,耐冻融强度4.0MPa,收 缩率0.04%。
实施例2,混凝土界面超强处理剂按矿渣水泥33.56%,黄砂(10目)33.56%,黄砂(30 目)13.42%,黄砂(110目)16.78%,硫铝酸盐膨胀剂2.01%,纤维素0.17%,聚醋酸乙烯酯 乳胶粉0.50%配制而成。所配制产品的粘结抗拉强度为3.0MPa,压剪胶接强度为3.8MPa, 耐水强度3.7MPa,耐温强度3.6MPa,耐冻融强度3.7MPa,收缩率0.04%。
法律信息
- 2013-04-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C04B 28/04
专利号: ZL 200410016738.3
申请日: 2004.03.04
授权公告日: 2006.11.22
- 2006-11-22
- 2006-06-14
- 2005-01-0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